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D-Scid小鼠播散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闻照凤 黄绮堂 +2 位作者 胡泉泉 李雨 李延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3-796,共4页
目的利用免疫缺陷的NOD-Scid小鼠建立播散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小鼠模型,为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新思路。方法先将人源DLBCL细胞OCI-Ly8导入荧光素酶基因,使其长期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再将OCI-Ly8-luc... 目的利用免疫缺陷的NOD-Scid小鼠建立播散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小鼠模型,为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新思路。方法先将人源DLBCL细胞OCI-Ly8导入荧光素酶基因,使其长期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再将OCI-Ly8-luc^(+)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到NOD-Scid小鼠体内,利用生物发光成像系统每隔3天观察1次小鼠体内肿瘤细胞播散情况。结果实验第7天监测到OCI-Ly8-luc^(+)细胞在小鼠体内发生播散,并且进展迅速,20天时出现小鼠死亡。结论利用OCI-Ly8-luc^(+)细胞尾静脉注射成功构建了NOD-Scid小鼠DLBCL模型,为DLBCL的动物模型构建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荧光素酶 NOD-scid小鼠 动物模型 生物发光成像
下载PDF
人肝癌NOD-SCID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冰 姚明 +3 位作者 闫明霞 张杰 刘蕾 顾为望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75-978,共4页
目的:建立人肝癌NOD-SCID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并通过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对两种不同类型免疫缺陷动物在人肝癌异种移植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组织学完整的SMMC-LTNM瘤块植入NOD- SCID小鼠和裸小鼠肝脏... 目的:建立人肝癌NOD-SCID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并通过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对两种不同类型免疫缺陷动物在人肝癌异种移植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组织学完整的SMMC-LTNM瘤块植入NOD- SCID小鼠和裸小鼠肝脏内,观察成瘤率、肿瘤体积和重量、脏器的转移情况以及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γ-GTⅡ)等。结果:NOD-SCID小鼠于移植后5周可扪及肿瘤的生长,成瘤率为100%,11周肿瘤体积为(4.48±0.93) cm^3,瘤重为(7.02±1.15)g,肺部转移率为53.85%;裸小鼠于移植后6~7周可扪及肿瘤的生长,成瘤率为100%,11周肿瘤体积为(1.02±0.70)cm^3,瘤重为(2.87±0.44)g,体内未见转移发生。NOD-SCID小鼠的瘤体积、瘤重、肺转移率均高于裸小鼠(P<0.01)。两者均保持AFP高分泌和γ-GTⅡ同工酶阳性的特性。结论:建立了一个与临床相似的人肝癌动物模型,与裸小鼠相比,NOD-SCID小鼠在建立人肝癌异种移植模型方面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 肿瘤移植 肿瘤转移 小鼠 scid 小鼠 NOD-scid
下载PDF
应用SCID和NOD/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成瘤率的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红 刘建兴 +2 位作者 周泽平 刘琳 张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8-334,共7页
目的:比较应用SCID和NOD/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成瘤率的不同。方法:分别给SCID和NOD/SCID小鼠腹腔注射HL-60细胞,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CD33阳性率,病理学检查鉴定动物模型。结果:应用SCID小鼠构建... 目的:比较应用SCID和NOD/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成瘤率的不同。方法:分别给SCID和NOD/SCID小鼠腹腔注射HL-60细胞,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CD33阳性率,病理学检查鉴定动物模型。结果:应用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成瘤率为30%,而应用NOD/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模型成瘤率为100%。结论:接种HL-60的NOD/SCID小鼠相对于SCID小鼠成瘤率高,小鼠发病率稳定,更适宜应用于白血病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scid小鼠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SCID小鼠-人白血病模型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聂小蒙 楼敬伟 王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9-104,共6页
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是研究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调控机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综述了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的建立及研究进展 ,并对该模型在白血病发病学、白血病细胞生物学、临床诊疗措施和判断病人预后等方面的可能应用进行了... 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是研究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调控机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综述了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的建立及研究进展 ,并对该模型在白血病发病学、白血病细胞生物学、临床诊疗措施和判断病人预后等方面的可能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此模型的应用局限性 ,以便更好的完善该模型 ,用于白血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d小鼠-人白血病模型 NOD/scid小鼠 白血病
下载PDF
对NOD/SCID和SCID小鼠皮下接种的黑色素瘤生长特性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郝智慧 阎一鸣 +1 位作者 孔丽娟 王成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07-611,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免疫缺陷小鼠皮下接种黑色素肿瘤细胞后肿瘤生长及小鼠生存情况。方法 7和17周龄的NOD/SCID及SCID小鼠左腋下接种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接种第8天开始隔1天测量肿瘤长径和短径,计算肿瘤体积,每天观察小鼠生存情况,记录生存...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免疫缺陷小鼠皮下接种黑色素肿瘤细胞后肿瘤生长及小鼠生存情况。方法 7和17周龄的NOD/SCID及SCID小鼠左腋下接种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接种第8天开始隔1天测量肿瘤长径和短径,计算肿瘤体积,每天观察小鼠生存情况,记录生存时间,待1组小鼠完全死亡结束实验。结果 a.7周龄不同品系小鼠接种小鼠黑色素瘤后,NOD/SCID较SCID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更快、中位生存期更长;17周龄2种品系小鼠肿瘤生长情况无显著性差异。b.同品系NOD/SCID和SCID小鼠接种小鼠黑色素瘤后,小周龄较大周龄肿瘤生长速度更快,中位生存期更短。结论与7和17周龄SCID小鼠及17周龄NOD/SCID小鼠相比,7周龄NOD/SCID小鼠肿瘤生长情况更好,生存期较为适当,可能更适合作为黑色素瘤小鼠模型的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免疫缺陷小鼠 NOD/scid小鼠 scid小鼠
原文传递
SCID小鼠-人白血病模型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斌 居颂光(审校) 张学光(审校)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005年第5期266-269,共4页
本文综述了白血病细胞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小鼠体内的增殖、分化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SCID小鼠-白血病模型在白血病发病学、白血病细胞生物学、临床诊疗措施和病人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可... 本文综述了白血病细胞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小鼠体内的增殖、分化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SCID小鼠-白血病模型在白血病发病学、白血病细胞生物学、临床诊疗措施和病人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可能性应用价值,SCID小鼠-人白血病模型为白血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d小鼠 NOD/scid小鼠 白血病
下载PDF
SPF级SCID-BG小鼠与BALB/c裸小鼠、SCID小鼠部分免疫指标的测定与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许文静 郭建光 +3 位作者 吴艳秋 高静华 施美莲 徐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测定SPF级SCID-BG小鼠、BALB/c裸小鼠和SCID小鼠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脏器重量,分析SCID-BG小鼠相较于其他两种小鼠在免疫方面的优缺点。方法(1)随机抽取28、56、112日龄的SCID.BG小鼠、BALB/c裸小鼠和SCID小鼠各30只(... 目的测定SPF级SCID-BG小鼠、BALB/c裸小鼠和SCID小鼠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脏器重量,分析SCID-BG小鼠相较于其他两种小鼠在免疫方面的优缺点。方法(1)随机抽取28、56、112日龄的SCID.BG小鼠、BALB/c裸小鼠和SCID小鼠各30只(雌雄各半),活体称体质量,依次剖取脾脏、胸腺等脏器进行称重比较;(2)将小鼠摘除一侧眼球采血,测定部分血常规和血液生理生化值进行比较。结果(1)脏器:SCID-BG小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明显低于BALB/c裸小鼠和SCID小鼠,112日龄雄性SCID-BG小鼠脾脏与SCID小鼠差异有显著性(P〈0.05);(2)血常规:SCID-BG小鼠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BALB/c裸小鼠和SCID小鼠;(3)血液生化:SCID-BG小鼠免疫球蛋白水平远远低于BALB/c裸小鼠,和SCID小鼠接近。结论从脏器、血常规和血液生化角度发现,SCID-BG小鼠各项免疫指标均低于BALB/c裸小鼠和SCID小鼠,且品系内不同性别闻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d-BG小鼠 scid小鼠 BALB c裸小鼠 免疫指标
下载PDF
小剂量K562细胞NOD/SCID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8
作者 黎阳 张绪超 +4 位作者 黄绍良 魏菁 黄文革 周敦华 吴燕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小剂量(1×106)人急性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NOD/SCID小鼠动物模型及通过流式细胞仪对NOD/SCID小鼠的肿瘤负荷情况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NOD/SCID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接种K562细胞1×106、5×106,... 【目的】探索建立小剂量(1×106)人急性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NOD/SCID小鼠动物模型及通过流式细胞仪对NOD/SCID小鼠的肿瘤负荷情况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NOD/SCID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接种K562细胞1×106、5×106,比较不同剂量接种实验组小鼠的生存时间、组织病理改变及通过流式细胞术对NOD/SCID小鼠体内的肿瘤标记进行检测。【结果】1×106及5×106K562细胞接种的NOD/SCID小鼠的生存时间分别为(30.3±4.3)d和(22.2±3.7)d;其外周血、骨髓及肝、肺组织匀浆中均可发现不同比例的肿瘤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5×106K562细胞接种组NOD/SCID小鼠外周血、肝匀浆中人CD1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106接种组,而肺匀浆的CD13表达水平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1×106)K562细胞NOD/SCID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完全可行的,这有助于降低实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K562细胞 NOD/scid小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人脐血CD34^+细胞植入NOD/SCID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俐君 胡晓霞 +3 位作者 周虹 高磊 邱慧颖 王健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55-359,共5页
为了观察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UCB)CD34+细胞移植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最佳的移植时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分别于c细胞移植同时、移植前48小时及移植后48小时输入经60Coγ射线照射的NOD/SCI... 为了观察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UCB)CD34+细胞移植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最佳的移植时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分别于c细胞移植同时、移植前48小时及移植后48小时输入经60Coγ射线照射的NOD/SCID小鼠,观察共移植后42天内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并于移植后42天处死小鼠,用FACS检测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人源细胞含量。结果表明:(1)MSC和UCB CD34+细胞同时输注可明显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缩短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二者不同时输注均不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且输注UCB CD34+细胞后48小时输注MSC时外周血血小板恢复时间明显晚于同时输注者。(2)与单纯UCB CD34+细胞移植相比较,不同时相输注MSC均可促进UCB CD34+细胞的植入,三个共输注组间促进骨髓各系造血植入效应无明显差异。结论:人骨髓MSC与UCB CD34+细胞共移植时,以同时移植效果最佳,此结果为MSC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CD34^+细胞 共移植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K562/NOD-SCID小鼠白血病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宋艳秋 刘敏 +1 位作者 李薇 王冠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人CML急性变的白血病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建立白血病模型的方法并研究其生长特性。首先将K562细胞接种于全身受照射后的裸鼠,待皮下成瘤后取出局部瘤块,选取无坏死的瘤组织制成瘤细胞悬液,再腹腔接种于全身受照射后的NOD-S... 本研究探讨人CML急性变的白血病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建立白血病模型的方法并研究其生长特性。首先将K562细胞接种于全身受照射后的裸鼠,待皮下成瘤后取出局部瘤块,选取无坏死的瘤组织制成瘤细胞悬液,再腹腔接种于全身受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结果表明:成功建立全身播散的白血病模型,4周时外周血涂片可见白血病细胞,晚期浸润肝、脾、骨髓等造血器官,白细胞上升到接种前的8-10倍,血涂片中白血病细胞达20%-30%。腹腔局部出现瘤块,多位于腹腔内或大网膜,较少累及其他器官。结论:腹腔接种K562瘤细胞于全身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能建成全身播散的白血病模型,该模型较好地反映白血病在体内的演变过程,是进行新药疗效试验、生物导向治疗及基因治疗的理想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NOD—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
下载PDF
人M5型白血病-SCI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白血病病理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斌 居颂光 +2 位作者 居颂文 谢芳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建立人M5型白血病细胞系SHI-1/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模型,探讨白血病细胞的接种密度与SCID小鼠成瘤率及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将不同密度的人白血病细胞SHI-1注射至SCID小鼠腹腔。定期尾静脉取血并以流式细胞术(FCM)监测肿... 目的:建立人M5型白血病细胞系SHI-1/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模型,探讨白血病细胞的接种密度与SCID小鼠成瘤率及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将不同密度的人白血病细胞SHI-1注射至SCID小鼠腹腔。定期尾静脉取血并以流式细胞术(FCM)监测肿瘤细胞表面标志CD14及CD137L的变化。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和FCM分析SCID小鼠的骨髓、肝脏、脾脏和肾脏中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及病理变化。结果:将不同密度的SHI-1细胞移植至小鼠腹腔,均可发现瘤块生长。同时中、高剂量组小鼠的主要组织器官呈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的浸润。最早在移植3周后即可在尾静脉检测到肿瘤细胞,并与注射细胞量相关。结论:建立的SHI-1/SCID小鼠模型为人M5型白血病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scid小鼠 模型
原文传递
人白血病-NOD/SCID小鼠髓外浸润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文华 于文俊 +4 位作者 史哲新 杨向东 高宏 汤毅 吕俊秀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通过给NOD/SCID小鼠尾静脉注射白血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或CEM细胞系的方式,建立人白血病-NOD/SCID小鼠髓外浸润模型,并进行模型鉴定。方法将36只NOD/SCID小鼠经137Cs全身照射270cGy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9只,在24h内尾静脉注... 目的通过给NOD/SCID小鼠尾静脉注射白血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或CEM细胞系的方式,建立人白血病-NOD/SCID小鼠髓外浸润模型,并进行模型鉴定。方法将36只NOD/SCID小鼠经137Cs全身照射270cGy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9只,在24h内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接种白血病人BMMNC或CEM细胞系。(1)实验Ⅰ组:BMMNC1×107/只;(2)实验Ⅱ组:BMMNC2×107/只;(3)实验Ⅲ组:CEM细胞1×107/只;(4)对照组:生理盐水0.2ml/只。持续观察其一般情况和生存时间,监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涂片,并应用组织病理、流式细胞术等监测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表现。结果注射4~8周后,3组实验组均发生髓外浸润,成功建立人白血病-NOD/SCID小鼠髓外浸润模型。实验Ⅰ组有5只成功建立模型;实验Ⅱ组有7只均成功建立模型;实验Ⅲ组9只均成功建立模型。结论应用尾静脉注射白血病人BMMNC或CEM细胞系的方法,均可成功建立人白血病-NOD/SCID小鼠髓外浸润模型,且尾静脉注射白血病人BMMNC成模率高,生存时间长,为白血病髓外浸润机制的研究和抗白血病髓外浸润药物的筛选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NOD/scid 髓外浸润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NOD/SCID小鼠平台上的肿瘤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孙冰 吴世凯 宋三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07-310,共4页
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n-obese diabetes-SCID mice,NOD/SCID)小鼠具有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NK细胞活性低下、无循环补体、巨噬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功能损害等特性,近年已成为人类肿瘤移植瘤的最佳研究模型。NOD/SCID... 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n-obese diabetes-SCID mice,NOD/SCID)小鼠具有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NK细胞活性低下、无循环补体、巨噬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功能损害等特性,近年已成为人类肿瘤移植瘤的最佳研究模型。NOD/SCID鼠的人类血液系统肿瘤模型能够研究造血微环境、白血病细胞的分化调控机制和潜在的治疗靶点,并且建立在此平台上的体内药敏实验,可以指导临床化疗方案设计,目前已显示出突出的疗效。乳腺癌等实体瘤原代肿瘤组织的移植瘤模型,也显示出可复制人类肿瘤特点的优势。此外,NOD/SCID鼠可进行肿瘤干细胞的筛选和鉴定,并寻找针对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治疗靶点。目前的研究已展现了NOD/SCID鼠在肿瘤研究领域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小鼠 scid 小鼠 近交NOD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人源化NOD/SCID小鼠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与鉴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晨 谭玉波 +4 位作者 白雪 陈少华 杨力建 江振友 李扬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6-990,共5页
目的:比较脐血干细胞与单个核细胞移植NOD/SCID鼠所建立的人源化SCID模型,分析人源化淋巴细胞重建。方法:磁珠分选法分离脐血中CD34+细胞,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经尾静脉输入NOD/SCID小鼠。每隔2周采血至10周,流式细胞... 目的:比较脐血干细胞与单个核细胞移植NOD/SCID鼠所建立的人源化SCID模型,分析人源化淋巴细胞重建。方法:磁珠分选法分离脐血中CD34+细胞,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经尾静脉输入NOD/SCID小鼠。每隔2周采血至10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人源淋巴细胞CD45、CD19、CD3抗原。第10周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骨髓、胸腺组织,RT-PCR检测模型鼠组织中人β2M基因及RAG2基因。结果:两种类型细胞移植均可重建人源免疫细胞,人源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均在第8周达高峰。骨髓中人源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RT-PCR在外周血与骨髓检测到人β2M基因及RAG2基因标志。结论:CD34+细胞移植重建人源化NOD/SCID免疫系统模型效果要好于脐血单个核细胞。人源T淋巴细胞在模型鼠骨髓中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NOD/scid CD34^+细胞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应用SCID鼠筛选肝癌转移性亚克隆及M-H7402亚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丽虹 秦宵然 +7 位作者 张晓东 王洪辉 蒋斯明 王长晔 吴晶辉 朱惠芳 赵轼轩 蔡兵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0-124,共5页
本研究应用人肝癌细胞SCID鼠转移模型,筛选和建立肝癌转移细胞系,旨在为肝癌转移研究提供实验材料.采用人肝癌细胞H7402,腋后背部皮下接种SCID鼠,接种后66天时,在荷瘤鼠羸弱时引颈处死,取其肺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获得肝癌... 本研究应用人肝癌细胞SCID鼠转移模型,筛选和建立肝癌转移细胞系,旨在为肝癌转移研究提供实验材料.采用人肝癌细胞H7402,腋后背部皮下接种SCID鼠,接种后66天时,在荷瘤鼠羸弱时引颈处死,取其肺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获得肝癌细胞H7402的亚细胞克隆,命名为M-H7402.然后,对M-H7402细胞进行了生物学鉴定,检测了细胞形态、染色体、细胞动力学、细胞周期、甲胎蛋白表达、癌基因表达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显示,M-H7402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形态等与亲本细胞H7402十分相近,其染色体形态仍为人类核型,众数维持在72~80之间,占75.0%.RT-PCR检测结果显示,M-H7402细胞甲胎蛋白表达为阳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亲本细胞H-7402相比,癌基因C-myc表达水平较高,转移抑制基因nm23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从肺组织中获得的肝癌转移细胞系M-H7402,在体外可连续传代培养,细胞形态不变.应用SCID鼠筛选获得的亚细胞克隆,与亲本细胞形成配对关系,可为肝癌细胞转移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肿瘤转移 scid 细胞系 染色体 癌基因
下载PDF
SCID eige与NOD.CB17-Prkdcscid小鼠主要免疫指标测定
16
作者 袁水娟 施国君 +3 位作者 唐慧青 许文静 符杰 施美莲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 测定SCID Beige(简称SCID.BG)小鼠与NOD.CB 17-Prkdcscid(简称NOD.SCID)小鼠主要免疫球蛋白(Ig)、补体(C)、免疫细胞指标,分析两种免疫缺陷小鼠在免疫方面差异.方法 选择4周龄、8周龄、16周龄的SCID.BG小鼠、NOD.SCID小鼠... 目的 测定SCID Beige(简称SCID.BG)小鼠与NOD.CB 17-Prkdcscid(简称NOD.SCID)小鼠主要免疫球蛋白(Ig)、补体(C)、免疫细胞指标,分析两种免疫缺陷小鼠在免疫方面差异.方法 选择4周龄、8周龄、16周龄的SCID.BG小鼠、NOD.SCID小鼠各30只(雌雄各半),测定主要免疫球蛋白、补体指标;选择8周龄的SCID.BG小鼠、NOD.SCID小鼠各14只(雌雄各半),测定T细胞及亚群、B细胞、NK细胞免疫指标.结果 3个年龄段的SCID.BG在IgG水平上显著低于NOD.SCID,在IgA水平上显著高于NOD.SCID;4周龄、16周龄的SCID.BG在C4水平上显著高于NOD.SCID;8周龄SCID.BG小鼠与NOD.SCID小鼠在IgG水平上均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周龄;T细胞亚群中,8周龄SCID.BG的CD4+CD8+百分比显著低于NOD.SCID;SCID.BG小鼠与NOD.SCID小鼠同品系同周龄在性别上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SCID.BG与NOD.SCID抗体、补体、免疫细胞水平含量均远低于正常小鼠的水平,同属于T、B、NK重度免疫缺陷动物,两品系同周龄同性别比较各项免疫指标各有高低,在实验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d Beige(scid.BG)小鼠 NOD.CB17-Prkdcscid(NOD.scid)小鼠 免疫球蛋白(Ig) 补体(C) 免疫细胞
下载PDF
三种酶联免疫吸附法筛选“渗漏”型SCID小鼠的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艺 崔恒 +1 位作者 叶雪 姚煜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112,共2页
目的 选择简单的方法筛选“渗漏”型SCID小鼠。 方法 采用 3种酶联免疫吸附法 (双抗夹心ELISA、双抗夹心间接ELISA及生物素 亲和素夹心ELISA)测定SCID小鼠血清中IgG含量。 结果 生物素 亲和素夹心ELISA法灵敏度最高 ,用此法共检测... 目的 选择简单的方法筛选“渗漏”型SCID小鼠。 方法 采用 3种酶联免疫吸附法 (双抗夹心ELISA、双抗夹心间接ELISA及生物素 亲和素夹心ELISA)测定SCID小鼠血清中IgG含量。 结果 生物素 亲和素夹心ELISA法灵敏度最高 ,用此法共检测了 4 1只 6~ 8周龄小鼠 ,其中 4 0只的IgG含量为 0 2 4± 0 16mg L ;只有 1只小鼠IgG含量为 2 3mg L ,渗漏比例为 2 4 %。 结论 用生物素 亲和素夹心ELISA法对SCID小鼠“渗漏”进行初筛 ,是简便、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漏 酶联免疫吸附法 scid小鼠
原文传递
应用NB4细胞株建立SCID beige小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理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雁峰 张梅 +2 位作者 程小岩 刘峰 贺鹏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稳定、有效、重复性好的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模型的病程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将3-5周龄SCID beige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鼠尾静脉注射对数生长期的NB4细胞5...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稳定、有效、重复性好的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模型的病程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将3-5周龄SCID beige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鼠尾静脉注射对数生长期的NB4细胞5×106个/只,动态监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外周血涂片中人早幼粒细胞阳性率;应用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认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脾、肺、肾、脑等器官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PML-RARa融合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接种NB4细胞2周内的实验组SCID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涂片姬姆萨染色后镜检未见到NB4细胞;接种第21天和第28天实验组SCID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4.79±1.13)×109/L和(7.62±2.24)×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涂片吉姆萨染色后可见NB4细胞比例分别占(2.14±0.63)%和(6.6±2.76)%;形态学观察显示,接种21 d后实验组SCID小鼠体内出现单个或多个肿瘤实体包块;同时,组织切片HE染色表明,肝、脾、肺、肾、脑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瘤细胞浸润;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CD33表达呈阳性(P<0.05);Western blot数据证实,肝、肾、脑组织中检测到不同水平的PML-RARa融合蛋白表达。结论:SCID小鼠鼠尾静脉注射NB4细胞可成功构建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该模型能模拟临床白血病累及骨髓和弥漫生长特点,是研究人类白血病发病机理及实验治疗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小鼠模型 NB4细胞 scid beige小鼠
下载PDF
NOD/SCID小鼠模型在实验血液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于文俊 杨文华 +2 位作者 史哲新 杨向东 王慧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91-395,共5页
NOD/SCID(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是在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基础上与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NOD/Lt)品系回交的免疫缺陷鼠。NOD/SCID小鼠既有先天免疫缺陷,又有T和B淋巴细胞缺乏,各种肿瘤细胞可以植入,且较少发生排斥... NOD/SCID(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是在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基础上与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NOD/Lt)品系回交的免疫缺陷鼠。NOD/SCID小鼠既有先天免疫缺陷,又有T和B淋巴细胞缺乏,各种肿瘤细胞可以植入,且较少发生排斥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所以NOD/SCID小鼠逐渐成为血液学实验研究的有用工具。本文从NOD/SCID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建立人类白血病模型、干细胞移植、药物研究及NOD/SCID小鼠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良等方面综合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scid小鼠 实验血液学 动物模型
下载PDF
NOD/SCID雌性小鼠动情周期的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甄玉花 宋阳 +3 位作者 关永格 李坤寅 胡光云 廖慧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6-528,545,共4页
目的观察NOD/SCID小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切除术后阴道涂片的变化。方法连续观察9 d NOD/SCID鼠,每日进行两次阴道涂片,计算动情周期时间及发生率。卵巢切除后,阴道涂片并观察阴道涂片变化。结果NOD/SCID小鼠动情周期为4-6 d。有规律动情的... 目的观察NOD/SCID小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切除术后阴道涂片的变化。方法连续观察9 d NOD/SCID鼠,每日进行两次阴道涂片,计算动情周期时间及发生率。卵巢切除后,阴道涂片并观察阴道涂片变化。结果NOD/SCID小鼠动情周期为4-6 d。有规律动情的小鼠占80%。阴道口状态与动情周期无明显相关。卵巢切除术后,阴道涂片呈动情后期或动情间期改变。结论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法可判断NOD/SCID雌性小鼠的动情周期及特点,NOD/SCID雌性小鼠卵巢切除手术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scid小鼠 动情周期 阴道涂片 卵巢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