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子衍宗加味液对肥胖SD雄性大鼠性器官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佐龙 杨若娅 王汇莹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3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五子衍宗加味液对肥胖SD雄性大鼠性器官发育影响的机制。方法:通过该药对实验性大鼠垂体性腺轴功能指标,睾丸质量、附睾质量及提肛肌质量指标观测来阐述其促进生长发育的机理。结果:该药对实验性大鼠出现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指... 目的:探讨五子衍宗加味液对肥胖SD雄性大鼠性器官发育影响的机制。方法:通过该药对实验性大鼠垂体性腺轴功能指标,睾丸质量、附睾质量及提肛肌质量指标观测来阐述其促进生长发育的机理。结果:该药对实验性大鼠出现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指标有调节作用。可增加实验性大鼠的睾丸质量、附睾质量及提肛肌质量。结论:五子衍宗加味液有调节实验性大鼠出现的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可促进实验性大鼠性器官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子衍宗液 肥胖 sd雄性大鼠 性器官发育
下载PDF
不同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主要脏器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尧 唐大轩 +5 位作者 葛麟 熊静悦 王莉 梁娅君 牟道华 谭正怀 《实验动物科学》 2010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提供SPF级SD雄性大鼠的体重、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选用1月龄的SPF级雄性SD大鼠75只,分别于2月、3月、4月、7月和8月时测定其体重及10个主要脏器重量,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在2月龄至8月龄,雄性SD大鼠的心、肝、肺... 目的提供SPF级SD雄性大鼠的体重、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选用1月龄的SPF级雄性SD大鼠75只,分别于2月、3月、4月、7月和8月时测定其体重及10个主要脏器重量,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在2月龄至8月龄,雄性SD大鼠的心、肝、肺、肾、脑、肾上腺及附睾等脏器的重量均逐渐增长,而胸腺重量却逐渐降低。然而随着体重等因素的变化,心、肝、脾、肺、肾、脑及肾上腺等指数均逐渐降低。结论SPF级SD雄性大鼠体重增长、主要脏器重量及其指数与其脏器结构变化以及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雄性大鼠 体重 脏器重量 脏器指数
下载PDF
SD雄性大鼠不同年龄段相关性激素水平
3
作者 张国飞 吴越 +3 位作者 邓玮 陈安龙 丁兴旺 史京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3期4-5,共2页
目的检测SD雄性大鼠不同月龄相关性激素水平变化及规律,探讨影响性激素的因素,为今后雄性激素相关实验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取20只1月龄雄性SD大鼠(体重80~121 g),相同饲养条件下,每5只1笼饲养,所有大鼠均从1月龄(幼年)一直养到实验结... 目的检测SD雄性大鼠不同月龄相关性激素水平变化及规律,探讨影响性激素的因素,为今后雄性激素相关实验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取20只1月龄雄性SD大鼠(体重80~121 g),相同饲养条件下,每5只1笼饲养,所有大鼠均从1月龄(幼年)一直养到实验结束。分别在1、4、24月龄检测20只雄性SD大鼠的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每只均测定2次,比较1、4、24月龄大鼠的性激素水平。结果经检测,1月龄(幼年)、4月龄(成年)、24月龄(老年)SD雄性大鼠的血清FSH、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龄(幼年)、4月龄(成年)、24月龄(老年)SD雄性大鼠的血清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SD大鼠月龄的增加,FSH水平逐渐降低,LH处于低水平且变化不明显,T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先由低逐渐升高,进入成年期后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雄性大鼠 促卵泡刺激素(FSH) 促黄体生成素(LH) 睾酮(T)
下载PDF
双酚A对SPF雄性SD大鼠生殖器官的病理损伤作用及其对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罗冬梅 佘锐萍 +3 位作者 胡艳欣 吴琼 刘天龙 翟利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7期1673-1677,共5页
20只22日龄SPF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双酚A染毒组),每组10只。试验组给按5 mg/kg体重双酚A(BPA)灌胃,对照组按等体积植物油灌胃,1次/d。灌胃28 d后,称量大鼠体重;无痛处死后剖检,取睾丸,称量睾丸湿重并计算睾丸系数;采用... 20只22日龄SPF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双酚A染毒组),每组10只。试验组给按5 mg/kg体重双酚A(BPA)灌胃,对照组按等体积植物油灌胃,1次/d。灌胃28 d后,称量大鼠体重;无痛处死后剖检,取睾丸,称量睾丸湿重并计算睾丸系数;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睾丸、附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睾丸和附睾中Bc1-2及Bax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BPA染毒组睾丸重量和睾丸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BPA染毒组睾丸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明显变性坏死,附睾中精细胞退变、液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发现BPA染毒组睾丸和附睾中Ba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Bc1-2蛋白表达量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c1-2/Bax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上述结果表明BPA可引起SPF雄性SD大鼠生殖器官睾丸和附睾的严重的不可逆损伤,造成损伤的机制一方面是直接引起生精细胞和精细胞的坏死液化,另一方面还可通过促进Bax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以致引起生殖细胞的大量凋亡,结果导致睾丸和附睾结构的严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sd雄性大鼠 生殖器官 组织病理学 Bcl-2 Bax
下载PDF
毒性剂量纳米硒对SD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和玉丹 刘子训 +2 位作者 陈思怡 成楚 王敏奇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3-977,共5页
本试验研究毒性剂量下纳米硒(SeNPs)对SD雄性大鼠睾丸损伤、精子活力及其运动参数的影响。选取6周龄SD大鼠40只分4组,每天分别灌胃剂量为0、2.0、4.0、8.0mg/kg体质量的SeNPs 1次,连续2周,试验结束取睾丸称重,做组织切片进行光镜和电镜... 本试验研究毒性剂量下纳米硒(SeNPs)对SD雄性大鼠睾丸损伤、精子活力及其运动参数的影响。选取6周龄SD大鼠40只分4组,每天分别灌胃剂量为0、2.0、4.0、8.0mg/kg体质量的SeNPs 1次,连续2周,试验结束取睾丸称重,做组织切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并取附睾中的精液上机分析。结果显示,8.0mg/kg体质量剂量的SeNPs使睾丸出现严重萎缩,4.0、8.0mg/kg体质量剂量组的睾丸组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8.0 mg/kg体质量剂量组的睾丸细胞染色质浓染边聚,有细胞凋亡现象。另外4.0、8.0 mg/kg体质量剂量的SeNPs会显著降低精子浓度、精子活力以及精子的运动参数,2.0mg/kg体质量剂量的SeNPs对于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无显著影响,却提高了精子的部分运动参数。本研究提示高于4.0mg/kg体质量的SeNPs对雄性SD大鼠的生殖功能有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SeNPs) 雄性sd大鼠 睾丸 病理损伤 精子活力
原文传递
雄性SD大鼠饮水量及大便量生理值测定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朝晖 于远望 +3 位作者 赵延红 乔文彪 张喜德 邢玉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28-228,共1页
关键词 雄性sd大鼠 饮水量 大便量 生理值测定 医学实验 实验动物
下载PDF
雄性SD大鼠性成熟期营养性肥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7
作者 任亚萍 孙莉 +4 位作者 宫晓洁 邵晓云 陈筠 熊彬 农林琳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建立雄性SD营养性肥胖大鼠动物模型。方法:选用出生后21天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普通饲料喂养)和营养组(15只,用自制的营养性饲料喂养),分别于喂养后第一至五周末,观察大鼠体重、体长,计算Lee's指数,喂养5周后打击头... 目的:建立雄性SD营养性肥胖大鼠动物模型。方法:选用出生后21天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普通饲料喂养)和营养组(15只,用自制的营养性饲料喂养),分别于喂养后第一至五周末,观察大鼠体重、体长,计算Lee's指数,喂养5周后打击头部处死,取附睾脂肪垫称重,睾丸、肝脏做石蜡切片、HE染色,并与普食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喂养5周后,营养组大鼠体重达到(307.38±18.26)g,而普食组大鼠仅为(265.00±22.00)g,Lee's指数前者也明显高于后者(P<0.01);营养组附睾脂肪垫重量为(1.22±0.19)g,高于普食组(0.86±0.14)g(P<0.01),在体重、Lee's和附睾脂肪垫三者中,Lee's指数和附睾脂肪垫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切片行HE染色,发现营养组肝脏呈现严重肝脂变(对照组肝细胞形态正常),与对照组相比营养组睾丸生精小管壁呈现区域性变薄,生精上皮细胞结构紊乱。结论:成功建立了雄性SD大鼠肥胖动物模型,肥胖对雄性SD大鼠的生殖活动造成影响,为男性肥胖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各种相关病症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平台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sd大鼠 性成熟期 营养性肥胖 造模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缓解CCI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痛及其改善中枢海马组织炎性机制研究
8
作者 靳永强 赵年章 +1 位作者 宗银东 谢金发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凝胶(PRP)对CCI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性疼痛进展期痛域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中枢海马组织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其中10只用于制备PRP,其余40只采用随机数... 目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凝胶(PRP)对CCI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性疼痛进展期痛域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中枢海马组织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其中10只用于制备PRP,其余40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CCI组和CCI+PRP组,每组10只。比较各组大鼠在术前1 d、术后6 h、1 d、3 d、7 d足底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辐射缩足潜伏期(TWL)变化;比较术后7 d时各组大鼠海马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及其下游Toll样受体-4(TLR4)、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mRNA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大鼠MMT和TW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I组和CCI+PRP组大鼠术后MMT和TWL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I组和CCI+PRP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MWT和TW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组织的TNF-α、IL-1β、HMGB1含量以及HMGB1、TLR4和RAGE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CI组和CCI+PRP组与对照组或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CCI+PRP组与CCI组大鼠海马组织的TNF-α、IL-1β、HMGB1含量以及HMGB1、TLR4和RAGE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可有效延缓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进展期痛域,抑制中枢海马组织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富血小板血浆通过HMGB1-TLR4/RAGE信号通路抑制TNF-α、IL-1β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sd大鼠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高迁移率组蛋白1 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中枢海马组织 炎性反应 机制
下载PDF
甲烷对雄性SD大鼠一次性力竭运动时间的影响及其生化机制
9
作者 辛磊 孙学军 娄淑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1-785,共5页
目的:观察甲烷生理盐水对SD大鼠一次性力竭运动时间、能量代谢和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配对后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运动安慰剂组(P组)与运动甲烷水组(M组),每组10只。M组和P组于运动前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甲... 目的:观察甲烷生理盐水对SD大鼠一次性力竭运动时间、能量代谢和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配对后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运动安慰剂组(P组)与运动甲烷水组(M组),每组10只。M组和P组于运动前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甲烷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然后进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C组不运动。力竭运动前后称取大鼠体重并记录力竭运动时间,大鼠力竭运动后内眦取血,检测血中尿素氮含量、肌酸激酶活力、血乳酸和血糖浓度以及全血中血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和血小板压积。结果:(1)与P组比较,M组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2)一次性力竭运动后,P组和M组体重均明显下降(P<0.05),但体重下降率的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3)与C组相比,P组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计数有升高的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显著性下降(P<0.05),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压积有下降趋势,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P组相比,M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以及血红蛋白浓度有升高的趋势,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有降低的趋势,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与C组相比,P组血乳酸浓度、血浆肌酸激酶活力和尿素氮浓度显著升高(P<0.01),血糖浓度显著降低(P<0.01);与P组相比,M组血乳酸浓度显著降低(P<0.01),血糖浓度有所降低(P=0.05),肌酸激酶与尿素氮有升高趋势,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雄性SD大鼠注射甲烷生理盐水后可显著延长其力竭运动时间,降低力竭运动的血乳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血糖利用率,能显著提高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雄性sd大鼠 一次性力竭运动 运动时间
原文传递
DEN诱发SD大鼠原发性肝癌形成过程中AFU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谦 刘余静 赵彩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2-533,537,共3页
目的总结探讨a-L-岩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6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诱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于第6,8,11,14,17,20周行尾静脉采血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查,同时进行MR平扫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AFP直到... 目的总结探讨a-L-岩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6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诱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于第6,8,11,14,17,20周行尾静脉采血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查,同时进行MR平扫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AFP直到第18周肝癌演变期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AFU从第14周早期肝癌形成时就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肝癌的动态发展过程进一步升高。结论AFU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AFU 形成过程 sd大鼠 DEN 早期诊断价值 显著性差异 正常对照组 诱发 sd雄性大鼠 岩藻糖苷酶 血清学指标 影像学检查 静脉采血 病理检查 MR平扫 同时进行 早期肝癌 AFP
下载PDF
GH对创伤与感染SD大鼠IGF-1水平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11
作者 蒿汉坤 陈丽莉 +1 位作者 蔡端 张延龄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0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 探讨创伤与感染及外源性生长激素对SD雄性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方法 SD雄性大鼠 6 0只 ,随机分成生长激素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30只 ) ,复制成腹腔感染动物模型 ,治疗组术后第 1天开始给予GH 0... 目的 探讨创伤与感染及外源性生长激素对SD雄性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方法 SD雄性大鼠 6 0只 ,随机分成生长激素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30只 ) ,复制成腹腔感染动物模型 ,治疗组术后第 1天开始给予GH 0 .5U·kg 1·d 1连续 7天 ,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第 1、4、7天血清GH、IGF 1、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糖变化。 结果 术后两组SD大鼠均出现血清IGF 1、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降低和血糖、GH明显提高 ,治疗组大鼠的GH及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两组之间IGF 1及血清蛋白水平于术后第 1、4天差别无显著性。术后第 7天治疗组大鼠IGF 1、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 结论 外源性生长激素能够明显提高血清GH及血糖水平 ,但在术后早期对IGF 1及血清蛋白却未产生显著性影响 ,故认为应在机体度过急性应激期后方适合使用外源性生长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代谢 sd大鼠 创伤 外源性生长激素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sd雄性大鼠 血清IGF-1 血清蛋白水平 血清GH 术前及术后 对照组 治疗组 动物模型 腹腔感染 生理盐水 前白蛋白 血糖变化 转铁蛋白 血糖水平 术后早期 总蛋白
下载PDF
SD大鼠营养性肥胖症模型
12
作者 崔美芝 李春艳 张俊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U004-U004,共1页
关键词 肥胖症 动物模型 sd雄性大鼠 热量 饲养
下载PDF
脂多糖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詹绪新 胡毓安 +5 位作者 卿兴荣 莫敦胜 蔡鸿财 商学军 张琪 黄宇烽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炎症影响雄性生育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400—450g)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对照组(A组)大鼠腹膜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余下3组大... 目的:研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炎症影响雄性生育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400—450g)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对照组(A组)大鼠腹膜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余下3组大鼠腹膜内注射脂多糖(LPS,5mg/kg,溶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分别于注药12h(B组)、24h(C组)和72h(D组)后麻醉处死。取各组大鼠左侧睾丸,制成组织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取各组大鼠血清进行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检测。结果:①大鼠睾丸组织HE染色显示:与A组相比,B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结构清晰,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整齐,部分生精小管管腔内精子数目有所减少,并可见脱落的生精细胞;C组大鼠睾丸生精上皮变薄,生精小管结构较紊乱、不规则,各级生精细胞减少且排列不整齐,生精小管管腔内成熟精子数目减少,并可见脱落的生精细胞;D组大鼠睾丸生精上皮变薄,生精小管结构紊乱、不规则,各级生精细胞明显减少且层次紊乱,生精小管管腔内成熟精子数目减少,可见较多生精细胞脱落并阻塞管腔。②各组大鼠血清T、LH、FSH含量,A组T为(0.490±0.028)ng/ml,LH为(6.290±0.515)ng/L,FSH为(1.837±0.127)IU/L;B组T为(0.460±0.024)ng/ml,LH为(5.881±0.124)ng/L,FSH为(1.707±0.098)IU/L;C组T为(0.417±0.021)ng/ml,LH为(5.123±0.271)ng/L,FSH为(1.620±0.115)IU/L;D组T为(0.378±0.021)ng/ml,LH为(4.504±0.279)ng/L,FSH为(1.562±0.216)IU/L;与A组相比,B组大鼠血清T、LH和FSH含量均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D组大鼠血清T和LH明显降低(P〈0.01),FSH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脂多糖(5mg/kg)腹膜内注射诱导炎症可损害雄性大鼠睾丸组织,并影响大鼠生殖内分泌功能,导致血清T、LH和FSH含量降低,可能影响雄性生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雄性sd大鼠 睾丸 组织病理学 生殖激素
原文传递
雄性2糖尿病大鼠游泳运动后脂肪组织、肝组织RBP4 mRNA表达的时相性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明军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9-611,共3页
为了探索8周游泳运动后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肝组织RBP4mRNA表达时相性变化规律。用高糖高脂肪食物喂养,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健康安静对照组、糖尿病安静组、游泳后0 h组、1 h组、2 h组、4 h组、8 h组... 为了探索8周游泳运动后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肝组织RBP4mRNA表达时相性变化规律。用高糖高脂肪食物喂养,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健康安静对照组、糖尿病安静组、游泳后0 h组、1 h组、2 h组、4 h组、8 h组和12 h组。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肝脏、附睾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游泳运动后0 h组、1 h组、2 h组、4 h组、8 h组和12 h组附睾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糖尿病安静组。肝组织中RBP4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得出结论: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在游泳运动干预后呈时相性变化。游泳运动能够逆转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脂附睾肪组织RBP4mRNA表达上调,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运动 2型糖尿病 雄性sd大鼠 RBP4 MRNA表达 相性变化 胰岛素敏感性
下载PDF
营养性肥胖对SD大鼠睾丸eNOS和PCNA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任亚萍 孙莉 +3 位作者 廖卒 邵晓云 陈筠 熊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2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营养性肥胖对SD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精原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出生后3周雄性SD大鼠2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和营养组(自制的营养性饲料喂养),分别于喂养后第... 目的探讨营养性肥胖对SD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精原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出生后3周雄性SD大鼠2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和营养组(自制的营养性饲料喂养),分别于喂养后第1~5周末测量大鼠体质量、体长,计算Lee’s指数,喂养5周后以营养组致肥成功大鼠8只为肥胖组,继续喂养4周后,打击头部处死,睾丸做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喂养9周后,肥胖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eNOS阳性表达增强,PCNA阳性精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营养性肥胖对雄性SD大鼠的生殖发育产生了影响,可能与睾丸间质细胞NOS和精原细胞PCNA的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sd大鼠 肥胖症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决明子提取物调控骨骼肌LKB1-AMPK-GLUT4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6
作者 靳思思 张一平 靳绵绵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892-2897,共6页
目的 观察决明子提取物调控骨骼肌LKB1-AMPK-GLUT4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择健康大鼠10只为正常组,40只建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高剂量决明子提取物组... 目的 观察决明子提取物调控骨骼肌LKB1-AMPK-GLUT4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择健康大鼠10只为正常组,40只建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高剂量决明子提取物组(高剂量组)、中剂量决明子提取物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决明子提取物组(低剂量组)各10只,高剂量组给予450 mg/(kg·d)、中剂量组给予150 mg/(kg·d)和低剂量组给予50 mg/(kg·d)决明子提取物灌胃,连续治疗12周,正常组及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腓肠肌LKB1-AMPK-GLUT4信号通路的肝脏激酶B1 (LKB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 (GLUT4)基因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高胰岛素-正糖钳夹试验(HEC)、胰岛素耐量试验(IPITT)综合评价胰岛素抵抗水平。采用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腓肠肌(骨骼肌)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决明子各给药组体质量明显增加,空腹血糖及FINS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给药组间比较呈剂量依赖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决明子各给药组GIR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给药组间比较呈剂量依赖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点的胰岛素耐量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决明子各给药组大鼠各时点的胰岛素耐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给药组间比较呈剂量依赖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谷胱甘肽(GS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降低,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决明子各给药组大鼠GSH及SOD水平明显升高,ROS及MD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给药组间比较呈剂量依赖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LKB1、P-AMPKa12、P-AMPKa2和GLUT4的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决明子各给药组大鼠P-LKB1、P-AMPKa12、P-AMPKa2和GLUT4的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给药组间比较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决明子提取物能调控糖尿病大鼠骨骼肌LKB1-AMPK-GLUT4信号通路,修复其骨骼肌氧化应激损伤,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雄性大鼠 决明子提取物 糖尿病 骨骼肌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氯沙坦对糖尿病雄性大鼠早期骨质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柯东鲁 胡小华 +2 位作者 谢琴 艾雯 徐聪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第7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雄性大鼠在氯沙坦干预治疗后其骨质的早期变化情况。方法:将满2月龄的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5只和实验组(B组)30只。A组给予腹腔内注射柠檬酸盐缓冲液,B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经腹腔内注射链尿佐菌素(STZ)... 目的:探讨糖尿病雄性大鼠在氯沙坦干预治疗后其骨质的早期变化情况。方法:将满2月龄的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5只和实验组(B组)30只。A组给予腹腔内注射柠檬酸盐缓冲液,B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经腹腔内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建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B1组)和氯沙坦治疗组(B2组),每组15只。B2组大鼠给予氯沙坦10 mg/(kg·d)灌服,A、B1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1.5 ml/(只·d)。所有大鼠均予以普通饲料喂养,待B2组大鼠灌服药物至14周末,测定三组大鼠骨密度(BMD)后全部处死,取出血液及骨样本,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组织BMP-2基因表达以及血清IL-6等。结果:骨代谢指标,与B1组比较,B2组的血清ALP显著性升高(P<0.05),TRACP显著性降低(P<0.05);骨组织BMP2-mRNA的表达水平,与B1组比较,B2组显著性升高(P<0.05);骨密度测定,与A组比较,B1组显著性降低(P<0.05);与B1组比较,B2组显著性升高(P<0.05);血清IL-6,与B1组比较,B2组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氯沙坦能改善糖尿病雄性大鼠的骨代谢,增加其骨密度,使骨组织BMP-2基因表达增强和血清IL-6减少,较好地改善糖尿病雄性大鼠骨质疏松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糖尿病雄性sd大鼠 氯沙坦 BMD BMP-2 IL-6
下载PDF
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F-κB及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婷 蒋豪 +1 位作者 薛张纲 欧周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400,共7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下核因子-κB(NF-κB)结合活性及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物(CIN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n=30):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下核因子-κB(NF-κB)结合活性及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物(CIN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n=30):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缺血再灌注组(ISO-IR组)和异氟醚组(ISO-C组)。分别在缺血45min、再灌注30、60、120min处死大鼠,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肺组织湿干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NF-κB结合活性和肺组织CINCmRNA的表达、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沉渣白细胞分类和总蛋白(TP)的含量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再灌注后IR组和ISO-IR组的W/D值、MPO活性、NF-κB结合活性和CINCmRNA的表达均高于C组(P<0.05),而再灌注60min后ISO-IR组的以上各指标较IR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②IR组BALF中中性粒细胞(PMN)所占的百分比较C组明显升高(P<0.05),而ISO-IR组的升高并不显著,且较IR组明显降低;③IR组和ISO-IR组BALF中TP含量均较C组升高明显(P<0.05),但ISO-IR组又明显低于IR组(P<0.05);④ISO-IR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异氟醚的应用可以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活化,降低肺组织CINCmRNA的表达上调,减少肺内PMN的浸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异氟醚 核因子-κB(NF-κB)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缺血再灌注模型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细胞因子诱导 结合活性 sd雄性大鼠 动脉血气分析 髓过氧化物酶 CINC mRNA BALF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
下载PDF
三种大鼠脂肪肝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2
19
作者 鲁晓岚 罗金燕 +5 位作者 胡长根 张双保 杜文霞 黄莺 杨会 耿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比较胃造瘘法、酒精灌胃法制作酒精性肝病及高脂营养饮食复制非酒精性肝病的三种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和优缺点,为酒精性肝病的研究奠定更有效的模型基础。方法分别从胃造瘘管内注入56%白酒,至每次18m1/kg·d,和经胃灌入同样白酒16... 目的比较胃造瘘法、酒精灌胃法制作酒精性肝病及高脂营养饮食复制非酒精性肝病的三种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和优缺点,为酒精性肝病的研究奠定更有效的模型基础。方法分别从胃造瘘管内注入56%白酒,至每次18m1/kg·d,和经胃灌入同样白酒16~18ml/kg·d,早、晚各1次,制作胃造瘘和酒精灌胃大鼠模型;又给刚断乳SD雄性大鼠喂养自制营养高脂饲料,复制肥胖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开始后4、8、12、24周,在各实验组中随机取8只大鼠,心包腔穿刺取血,测肝功及血糖、血脂:并取小块肝组织分作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酒精灌胃组大鼠总体死亡率较高,达37.9%。胃造瘘组仅16.0%,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营养性肥胖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迅速,至12周时已达434.6±30.4g,24周时达502.16±16.4g,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6.9±31.4g和433.1±36.9g,T=4.31,P<0.01。也明显高于另两组大鼠体重332.5±24.8g,412.5±34.4g和345.6±25.6g,430.6±26.9g,P<0.01。各模型组肝指数与相应之对照组比较,8周时始有显著差异,P<0.05;24周时差异更加显著,P<0.01。模型组血清肝功转氨酶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4周各模型组白蛋白明显下降,分别为28.04±2.42g/L,29.15±3.21g/L;28.56±193g/L,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均<0.05。肥胖模型组TCH、TG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脂肪肝模型 营养性肥胖模型 非酒精性肝病 sd雄性大鼠 肥胖性脂肪肝 0.05 酒精灌胃模型 动物模型 对照组 肝功转氨酶 制作方法 营养饮食 胃造瘘管 大鼠模型 高脂饲料 穿刺取血 电镜观察 体重增长 大鼠体重 病理改变
下载PDF
大鼠游泳运动后骨骼肌UCP_3mRNA表达的时相性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玉秀 张雪琳 姚玉霞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有氧游泳运动对大鼠骨骼肌UCP3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运动后骨骼肌UCP3mRNA表达的时相性变化规律。方法:SD雄性大鼠4 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游泳结束后即刻组、运动后1小时组、3小时组、6小时组和12小时组。采用RT -PCR法测定... 目的:探讨有氧游泳运动对大鼠骨骼肌UCP3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运动后骨骼肌UCP3mRNA表达的时相性变化规律。方法:SD雄性大鼠4 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游泳结束后即刻组、运动后1小时组、3小时组、6小时组和12小时组。采用RT -PCR法测定各组大鼠骨骼肌UCP3mRNA表达水平。结果:6 0分钟有氧游泳运动后大鼠骨骼肌UCP3mRNA表达增加,且运动结束后即刻和恢复期1、3、6和12小时UCP3mRNA表达呈时相性变化,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5 5 . 8% ,173. 6 % ,2 5 2 . 4 % ,16 5. 8%和12 .9 1%。结论:(1)有氧游泳运动可能通过提高运动时和运动后恢复期大鼠骨骼肌UCP3mRNA的表达,增加能量消耗。(2 )运动后骨骼肌UCP3mRNA过表达的时相性变化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解偶联蛋白 游泳运动 运动后恢复期 mRNA表达 sd雄性大鼠 时相性变化 UCP3 骨骼肌 RT-PCR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