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MS分析南北苍术炮制前后SFE-CO_2萃取物 被引量:12
1
作者 许腊英 田连起 +2 位作者 李凯 陈绍文 毛翼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苍术超临界提取物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方法:采用GC-MS(gas chrom 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分析南北苍术炮制前后的超临界CO2萃取物。结果:从南苍术和北苍术炮制前后SFE-CO2萃取物中分别确定30、33种化合物。在相对含量... 目的:探讨苍术超临界提取物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方法:采用GC-MS(gas chrom 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分析南北苍术炮制前后的超临界CO2萃取物。结果:从南苍术和北苍术炮制前后SFE-CO2萃取物中分别确定30、33种化合物。在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中,南苍术经麸炒后有12个成分含量下降,7个成分含量上升;北苍术经麸炒后有10个成分含量下降,11个成分含量上升。结论:苍术经麸炒后,低沸点的成分含量有下降趋势,高沸点成分含量有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炮制 sfe-co2萃取物 GC—MS
下载PDF
SFE-CO_2等方法提取没药化学成分及其GC-MS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勇 赵艳红 +2 位作者 陈彦 潘国梁 贾晓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1-823,共3页
关键词 sfe-co2 GC-MS 没药 化学成分 提取 COMMIPHORA γ-榄香烯 常用中药 BERG 消肿止痛 有效成分 姜科植物 挥发油 温莪术 温郁金 树脂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试验设计法优化石榴皮中熊果酸的SFE-CO_2萃取工艺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占一 金美花 +3 位作者 王玉海 张立华 毕海丹 李卓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SFE-CO2萃取石榴皮中熊果酸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熊果酸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影响熊果酸得率的显著性因素,最陡爬坡试验逼近熊果酸得率最大区域,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设计对显... 目的:探讨应用SFE-CO2萃取石榴皮中熊果酸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熊果酸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影响熊果酸得率的显著性因素,最陡爬坡试验逼近熊果酸得率最大区域,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设计对显著性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影响熊果酸得率的二阶数学模型,进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SFE-CO2萃取石榴皮中熊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6.29℃,萃取时间91.6 min,萃取压力34.49 MPa,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测得熊果酸得率为12.508 mg/g,与模型预测值12.645 mg/g接近。结论:将PB试验和CCD试验设计联合应用于优化石榴皮中熊果酸SFE-CO2萃取工艺,筛选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工艺操作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sfe-co2萃取 熊果酸 PLACKETT-BURMAN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原文传递
高温致厚朴SFE-CO_2 萃取物中厚朴酚、和厚朴酚降解(英文) 被引量:7
4
作者 苏子仁 董婷霞 +1 位作者 卢振强 詹华强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70-875,共6页
目的 了解影响厚朴中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的不稳定因素。方法 用HPLC法测定在不同实验条件下 ,厚朴SFE CO2 萃取物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 ;用加速实验测定有效期。结果 厚朴酚、和厚朴酚的有效期 (2 5℃ )分别为 387d和 4 76... 目的 了解影响厚朴中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的不稳定因素。方法 用HPLC法测定在不同实验条件下 ,厚朴SFE CO2 萃取物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 ;用加速实验测定有效期。结果 厚朴酚、和厚朴酚的有效期 (2 5℃ )分别为 387d和 4 76d。结论 温度是影响厚朴酚、和厚朴酚有效期的最主要因素 ,降解符合一级速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厚朴 sfe-co2萃取物 厚朴酚 和厚朴酚 降解
下载PDF
SFE-CO_2萃取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钱亚琴 刘汉清 庄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中药挥发油、生物碱、香豆素、黄酮及醌类等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
关键词 sfe-co2 中药 提取分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藿香正气方挥发性药材的SFE-CO_2提取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庆群 黄耀海 +2 位作者 席萍 黄月纯 魏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9-690,共2页
关键词 挥发性药材 藿香正气方 正交试验法 提取工艺 sfe-co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优选 和厚朴酚 有效成分 广藿香醇
下载PDF
SFE-CO_2法与SD法提取杜仲叶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贾智若 李兵 +2 位作者 朱小勇 蔡少芳 胡凌青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625-3628,共4页
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法)与水蒸气蒸馏法(SD法)从杜仲(Eucommia ulmoids Oliv.)叶中提取挥发油,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其进行检测。从SFE-CO2法提取的杜仲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2.57%;从S... 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法)与水蒸气蒸馏法(SD法)从杜仲(Eucommia ulmoids Oliv.)叶中提取挥发油,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其进行检测。从SFE-CO2法提取的杜仲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2.57%;从SD法提取的杜仲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48%。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SFE-CO2法比SD法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杜仲叶药材的挥发油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Eucommia ulmoids Oliv.)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法) 水蒸气蒸馏法(SD法) GC-MS
下载PDF
SFE-CO_2和水蒸汽蒸馏提取胡柚皮精油的抗菌活性比较与GC-MS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丹冬 李庆国 +2 位作者 张会平 李得堂 丘振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2期81-83,共3页
目的考察用SFE-CO2萃取(SFE-CO2)和水蒸汽蒸馏法(HD)提取的胡柚皮精油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二者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连续稀释法检测SFE-CO2和HD胡柚皮精油对八种菌的抗菌活性,采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考察用SFE-CO2萃取(SFE-CO2)和水蒸汽蒸馏法(HD)提取的胡柚皮精油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二者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连续稀释法检测SFE-CO2和HD胡柚皮精油对八种菌的抗菌活性,采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两种提取法得到的精油对所测试的菌种均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SFE-CO2萃取物抗菌作用较HD精油强。GC-MS法分别鉴定出SFE-CO2和HD精油的15种和10种化合物,二者成分差异大,可作为胡柚皮精油提取的互补方法。结论 SFE-CO2和HD胡柚皮精油均对实验菌株有抗菌活性,SFE-CO2法提取的胡柚皮精油抗菌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柚皮 精油 抗菌活性 sfe-co2萃取 GC-MS
下载PDF
回流提取法和SFE-CO_2法结合提取银杏叶中的黄酮和内酯 被引量:4
9
作者 缪菊连 梁晓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5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的:发挥各自提取法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取银杏叶中的各成分及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方法:采用醇回流提取法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h、1h、1h溶剂加入量为8倍、6倍、4倍。采用SFE—CO2法萃取银杏叶中... 目的:发挥各自提取法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取银杏叶中的各成分及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方法:采用醇回流提取法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h、1h、1h溶剂加入量为8倍、6倍、4倍。采用SFE—CO2法萃取银杏叶中的总内酯,较佳工艺为萃取时间2h,压力30Mpa,流量20L/h,温度45℃。结论:回流提取法和SFE—CO2法结合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和总内酯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提取法 sfe-co2 银杏叶 黄酮 内酯 中药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的SFE-CO_2萃取花生油工艺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建章 陈博文 王威强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33-35,共3页
基于均匀设计方法,研究SFE-CO_2萃取花生油工艺。选取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_2流量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十个水平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花生油最大出油率可达48.75%,对应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4.5 MPa、温度45℃、时间140 min,CO_2流... 基于均匀设计方法,研究SFE-CO_2萃取花生油工艺。选取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_2流量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十个水平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花生油最大出油率可达48.75%,对应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4.5 MPa、温度45℃、时间140 min,CO_2流量220 L·h^(-1)·kg^(-1)。通过检测,SFE-CO_2萃取花生油品质好,酸值(0.6 mg·g^(-1))、过氧化值(3.4 mmol·kg^(-1))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9.586%)等各项指标均符合一级食用花生油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 sfe-co2 均匀设计
下载PDF
HPLC测定滇丹参SFE-CO_2和常规提取物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卫强 陈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9年第2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sfe-co2 HPLC测定 丹参酮ⅡA 提取物 《中国药典》 高效液相色谱 质量控制方法 测定方法
下载PDF
超临界CO_2(SFE-CO_2)萃取没药的工艺研究
12
作者 王勇 陈彦 +2 位作者 成旭东 欧阳臻 贾晓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优选SFE CO2萃取没药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正交法设计萃取工艺,GC法测定SFE CO2萃取物中β 榄香 烯的含量,以萃取得率和萃取物中β 榄香烯含量为指标综合评价各工艺。结果:SFE CO2萃取没药最佳工艺条件为:压 力(P)为25MPa,萃取温... 目的:优选SFE CO2萃取没药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正交法设计萃取工艺,GC法测定SFE CO2萃取物中β 榄香 烯的含量,以萃取得率和萃取物中β 榄香烯含量为指标综合评价各工艺。结果:SFE CO2萃取没药最佳工艺条件为:压 力(P)为25MPa,萃取温度(T)为45°C,萃取时间(t)为4h。结论:SFE CO2萃取效率较高,该方法适于没药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药 SFE Β-榄香烯 含量 MP 萃取物 工艺研究 超临界CO2 最佳工艺条件 萃取时间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和BP神经网络的花生油SFE-CO2萃取预测
13
作者 郭建章 陈博文 王威强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8-82,共5页
利用均匀设计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SFE-CO_2萃取花生油工艺。以半烘烤并粉碎之后的花生为原料,针对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_2流量4个因素,每个因素10个水平安排实验,利用均匀设计的实验数据作为网络训练样本,构造花生油SFE... 利用均匀设计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SFE-CO_2萃取花生油工艺。以半烘烤并粉碎之后的花生为原料,针对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_2流量4个因素,每个因素10个水平安排实验,利用均匀设计的实验数据作为网络训练样本,构造花生油SFE-CO_2萃取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萃取过程进行预测,分析各实验因素与出油率之间的关系,确定较优的工艺条件。最后确定4-9-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所得出油率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接近,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2%;构造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萃取过程中各参数影响下花生出油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当萃取压力30 MPa,温度40.5℃,时间125 min,CO_2流量187 L/(h·kg)时花生出油率可达期望值47.5%。该方法为实现预测与控制SFE-CO_2萃取花生油过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 萃取 BP神经网络 sfe-co2 均匀设计
下载PDF
GC法测定一种治疗关节炎成方制剂的SFE-CO_2提取物中桂皮醛含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利杰 王岩 +1 位作者 陆颂规 彭红英 《海峡药学》 2008年第6期81-82,共2页
目的用GC法测定追风透骨方SFE-CO2提取物中桂皮醛含量。方法GC法测定,HP-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结果桂皮醛线性回归方程结论:Y=367.82X+15.799,r=0.9993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灵敏、稳定、可行。
关键词 桂皮醛 含量测定 sfe-co2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姜油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史庆龙 李菁 +3 位作者 童新华 谭晓华 葛发欢 梁洁 《中药材》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4-135,共2页
本文用超临CO_2(SFE-CO_2)流体从于姜中萃取(小试、中试)出姜油,对姜油进行GC-MS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姜油含有49个成分,其中姜的特征成分姜辣素高达22.90%。SFE-CO_2法萃取姜油能保持生姜特有的风味和辣味,油质量显著提高,是姜油生产... 本文用超临CO_2(SFE-CO_2)流体从于姜中萃取(小试、中试)出姜油,对姜油进行GC-MS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姜油含有49个成分,其中姜的特征成分姜辣素高达22.90%。SFE-CO_2法萃取姜油能保持生姜特有的风味和辣味,油质量显著提高,是姜油生产中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e-co2 姜油 GC-MS分析 萃取
下载PDF
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丹参中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霞 唐玉海 +2 位作者 赵新锋 卢宏波 郑晓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4-616,620,共4页
目的 建立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并用高效液相 质谱法进行产物分析。方法 以 95 0mL·L-1乙醇为夹带剂 ,在 2 0MPa、4 5℃条件下 ,萃取丹参药材 1h后 ,再在 30MPa、6 5℃条件下 ,以 10 0mL·L-1的乙醇为... 目的 建立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并用高效液相 质谱法进行产物分析。方法 以 95 0mL·L-1乙醇为夹带剂 ,在 2 0MPa、4 5℃条件下 ,萃取丹参药材 1h后 ,再在 30MPa、6 5℃条件下 ,以 10 0mL·L-1的乙醇为夹带剂萃取 2h ,并将超临界萃取法与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超临界萃取法萃取的成分最多 ,萃取效率也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 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丹参中有效成分耗时少、准确、效率高且提取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CO2超临界萃取 高效液相-质谱法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分子蒸馏制备大蒜注射液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忠义 雷正杰 +2 位作者 黄昌全 古维新 王桂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1-582,共2页
目的 :在低温 (6 0℃以下 )条件下制备大蒜注射液。方法 :超临界CO2 对大蒜有效成分进行萃取 ,用分子蒸馏进行分离纯化 ,用超滤法过滤除菌。结果 :注射液的各项指标符合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附录IB注射剂项下的各项规定。结论 :超临界CO2
关键词 大蒜注射剂 超临界CO2萃取 分子蒸馏 超滤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法研究旱柳叶精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尚珍 郭珍 +3 位作者 戴荣 王进欣 任平 沈序维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40-43,共4页
采用SFE CO2 、SFE CO2 CHCl3、SFE CO2 MeOH方法萃取采自甘肃省天水地区的旱柳叶 (SalixmatsudanK )精油 。
关键词 旱柳叶 sfe-co2 精油 化学成分 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 含量测定 药用有效成分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蛇床子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葛发欢 李菁 +3 位作者 黄晓芬 史庆龙 林秀仙 谭晓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70-571,共2页
本文以蛇床子素等成分为指标,并结合药效学,对超临界CO_2萃取蛇床子有效成分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压力、温度、时间、CO_2流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条件:萃取压力和温度分别为24MPa和51℃;解析釜Ⅰ压力和温度为12MPa和6... 本文以蛇床子素等成分为指标,并结合药效学,对超临界CO_2萃取蛇床子有效成分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压力、温度、时间、CO_2流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条件:萃取压力和温度分别为24MPa和51℃;解析釜Ⅰ压力和温度为12MPa和65℃;解析釜Ⅱ压力和温度为6MPa和44℃;流速为11kg/kg·h原料;时间为3h。结果证明,SFE-CO_2工艺比常规提取收率提高约1倍,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质量可控,外观颜色大为改观,并保持了传统中医的用药效果。证明用SFE-CO_2萃取蛇床子有效成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e-co2萃取 蛇床子有效成分 工艺研究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分子蒸馏对当归的提取分离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守尧 王鹏 +1 位作者 张忠义 吴惠勤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 对当归的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当归中亲脂性成分 ,用分子蒸馏对提取物进行分离 ,用GC 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各自的化学组成 ,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 超临界CO2 萃取物得率 2 .1 5 % ,从中鉴定出3N 丁... 目的 对当归的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当归中亲脂性成分 ,用分子蒸馏对提取物进行分离 ,用GC 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各自的化学组成 ,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 超临界CO2 萃取物得率 2 .1 5 % ,从中鉴定出3N 丁基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等 31种成分 ;萃取物经分子蒸馏的得率为 1 5 .8% ,从中鉴定出 35种成分。结论 超临界CO2 萃取和分子蒸馏可用于当归亲脂性成分的提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亲脂性化学成分 超临界CO2萃取法 分子蒸馏法 GC-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