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西部地区蜱类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现状
1
作者 叶晓磊 谭伟龙 石清明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21-128,共8页
近几十年来,蜱传疾病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被认为是重要的蜱传病原体。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在我国西部地区多次发现蜱传新发再发病原体。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西部地区蜱虫携带... 近几十年来,蜱传疾病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被认为是重要的蜱传病原体。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在我国西部地区多次发现蜱传新发再发病原体。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西部地区蜱虫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期为我国西部地区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疾病的系统研究和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下载PDF
广东省首次发现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健之 郭衍 +2 位作者 贺金荣 许世锷 潘林祥 《疾病监测》 CAS 1998年第8期285-286,共2页
本文采用微量间接免疫荧光方法首次在广东省大埔县、平远县和梅县1012名健康人中进行了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三县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的感染率平均为1699%,其中大埔县为2847%、平远县为... 本文采用微量间接免疫荧光方法首次在广东省大埔县、平远县和梅县1012名健康人中进行了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三县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的感染率平均为1699%,其中大埔县为2847%、平远县为2046%、梅县为68%;康氏立克次体的感染率平均为2263%,其中大埔县为2778%、平远县为1342%、梅县为2559%;三县小蛛立克次体的感染率平均为1828%,其中大埔县为2188%、平远县为1880%、梅县为1549%。健康人群血清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IgG抗体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未见有性别、年龄和职业的差别。上述结果提示在广东省大埔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 血清流行病学 sfgr 感染
下载PDF
应用PCR/RFLP对我国北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离株的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益民 刘昕昕 +2 位作者 魏安明 胡玲美 杨青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8年第2期71-72,共2页
应用立克次体190KD蛋白基因的PCR/RFLP分析我国北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离株的基因型,并和国际标准株作了比较。结果,分离自黑龙江省、内蒙、新疆等地不同蜱类的5个,分离株呈现2种不同的RFLP图谱:JH-74株、... 应用立克次体190KD蛋白基因的PCR/RFLP分析我国北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离株的基因型,并和国际标准株作了比较。结果,分离自黑龙江省、内蒙、新疆等地不同蜱类的5个,分离株呈现2种不同的RFLP图谱:JH-74株、Hu-84株及HL-84株和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相同;黑龙江立克次体54株、36株二者相同,与其它相关菌株均有差异。基因型结构分析证明,我国北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离株存在2个种,即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种和斑点热群新种—黑龙江立克次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 基因型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 sfgr PDR/RFLP
下载PDF
黑龙江蜱传斑点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丽娟 范明远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0-251,201,共3页
关键词 蜱传斑点热 黑龙江 sfgr FEVER GROUP 1984年 斑点热群 立克次体 世界各地 病原体 致病性
下载PDF
中国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媒介和宿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健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斑点热 sfgr 媒介 宿主
下载PDF
广东省大埔县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血清学调查
6
作者 贺金荣 张健之 +2 位作者 郭衍 潘林祥 罗敬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50-452,共3页
目的:调查大埔县健康人群及鼠、牛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布情况。方法:微量室温补体结合法。结果:在282名健康人群血清中,29例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028%(29/282);11例康氏立克次体抗体阳性,... 目的:调查大埔县健康人群及鼠、牛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布情况。方法:微量室温补体结合法。结果:在282名健康人群血清中,29例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028%(29/282);11例康氏立克次体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90%(11/282);16例小蛛立克次体阳性,阳性率为567%(16/282)。30份鼠血清,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为1333%(4/30),康氏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为333%(1/30),小蛛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为1000%(3/30)。25份牛血清,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为800%(2/25),康氏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为400%(1/25),小蛛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为400%(1/25)。结论:广东省大埔县林区存在有斑点热的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 立克次体 血清学调查 sfgr
下载PDF
福建省宁化县斑点热血清学调查
7
作者 林荷 陈振光 +5 位作者 毕德增 贺金荣 张泮河 张茂银 马伟和 钟建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目的:血清学调查人或动物感染斑点热情况。方法:微量补结室温结合法(mCF)、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结果:人群、野鼠、野猪、麂普遍感染,感染率分别为1835%、947%、5833%和1250%。
关键词 斑点热 抗体 MCF 间接免疫荧光法 sfgr
下载PDF
黑龙江立克次体054株单克隆抗体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抗原结合位点及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永国 陈香蕊 +1 位作者 陈万荣 于强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16,共5页
本文利用三株黑龙江立克欢你054株(HLJ-054)的单克隆抗体对四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西伯利亚种(R.s.)246株、精河株(JH-74),立氏立克次体(R.r.)R株及HLJ-054株进行了血清学反应,对其蛋白组成及单抗结合抗原特性等方面进行... 本文利用三株黑龙江立克欢你054株(HLJ-054)的单克隆抗体对四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西伯利亚种(R.s.)246株、精河株(JH-74),立氏立克次体(R.r.)R株及HLJ-054株进行了血清学反应,对其蛋白组成及单抗结合抗原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H-74林与246株在上述三个方面完全一致,不同于HLJ-054及R.r.R株;HLJ-054株与R.r.R株与三株单抗血清学反应高度交叉.但二者在蛋白组成及与单抗反应的抗原组成上均存在差异。该结果支持黑龙江立克次体054株为斑点热群立党次作的一个新成员。单抗F7针对的抗原结合表位为蛋白多肽;而单抗2E1、4G2结合的抗原表位可能为精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 立克次体 单抗 黑龙江 抗原结合位点
下载PDF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PCR/SSCP分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雷 吴益民 +4 位作者 刘昕昕 魏安明 胡玲美 杨青 李忠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2-24,共3页
本文应用PCR/SSCP技术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国际标准株、国内各参考株及黑龙江立克农作54株、36株进行了分型鉴定。结果显示各株之间SSCP图谱差异明显,国内各参考株的SSCP,图谱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的图谱完全一致,黑龙江立克次作的图... 本文应用PCR/SSCP技术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国际标准株、国内各参考株及黑龙江立克农作54株、36株进行了分型鉴定。结果显示各株之间SSCP图谱差异明显,国内各参考株的SSCP,图谱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的图谱完全一致,黑龙江立克次作的图谱与国内各株显著不同。分析表明,我国存在2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即西伯利亚立克农作种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新种-黑龙江立克次体。同时证明应用PCP/SSCP技术分析斑点热群立克农作型别,具有方法简单、经济省时、结果准确等优点。该分型技术应用于立克次体分型国内外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型 PCR 单链构象多态性 sfgr PCR
下载PDF
湖南首次发现斑点热
10
作者 张立新 郑兰香 +2 位作者 李俊华 张建之 毕德增 《实用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5期341-342,共2页
目的 研究湖南是否存在斑点热感染。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检测两县林区工人斑点热感染阳性率。结果 两县林区工人感染阳性率为2000% ,其中宜章县阳性率为2037% ,平江县阳性率为1920% ;蜱... 目的 研究湖南是否存在斑点热感染。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检测两县林区工人斑点热感染阳性率。结果 两县林区工人感染阳性率为2000% ,其中宜章县阳性率为2037% ,平江县阳性率为1920% ;蜱类调查中除有二棘血蜱、越原血啤和微小牛蜱外,新发现有龟形花蜱;经鉴定鼠类有23 种。结论 宜章、平江两县林区工人存在斑点热今后需继续从病人、媒介昆虫、宿主动物分离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 sfgr抗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福建宁化林区动物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振光 张茂银 +5 位作者 贺金荣 毕德增 陈敏 钟建平 林荷 彭一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 :调查宁化林区动物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SFGR)情况。方法 :鼠类、野兔、野猪、麂、狐狸、狗、牛血清学检测 ,采用微量室温补体结合法 (mCF) ;病原分离 :用鸡胚卵黄囊感染法分离SFGR ,并用mCF、PCR/RFLP技术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 目的 :调查宁化林区动物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SFGR)情况。方法 :鼠类、野兔、野猪、麂、狐狸、狗、牛血清学检测 ,采用微量室温补体结合法 (mCF) ;病原分离 :用鸡胚卵黄囊感染法分离SFGR ,并用mCF、PCR/RFLP技术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 :鼠类、野兔、野猪、麂、狐狸、狗等动物存在SFGR感染 ,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11.2 0 %、5 .88%、5 0 .0 0 %、2 0 .0 0 %、5 5 .5 6%、6.67% ,牛血清中未检出SFGR抗体。查出在上述动物体表寄生的蜱类 6属 13种 ,鉴定分类 5 0 0 0余只 ,先后从野兔、麂体表寄生的越原血蜱中分离出 2株SFGR病原体。结论 :从宿主动物、媒介蜱、病原学上进一步证实福建宁化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斑点热群 立克次体 越原血蜱 补体结合试验
下载PDF
福建省宁化林区蜱类及宿主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振光 许荣满 +5 位作者 潘亮 林荷 陈敏 毕德增 张茂银 钟建平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1994~1997年间作者对福建宁化已发现的斑点热疫区内进行蜱类及宿主感染调查。方法:分别在鼠类、野兔、野猪、麂、狗、牛等宿主体表捕捉各种蜱类,用鸡胚卵黄囊感染法分离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用微量室温补体结合、免疫萤... 目的:1994~1997年间作者对福建宁化已发现的斑点热疫区内进行蜱类及宿主感染调查。方法:分别在鼠类、野兔、野猪、麂、狗、牛等宿主体表捕捉各种蜱类,用鸡胚卵黄囊感染法分离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用微量室温补体结合、免疫萤光及PCR/RFLP技术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分类鉴定5000余只蜱类共5属13种。麂、鼠类、野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分别为12.50%,9.47%,58.33%。分别从野兔、麂体表寄生的越原血蜱中分离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结论:从媒介、宿主、病原学上进一步证实福建存在北亚斑点热疫源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 立克次体 蜱类 宿主 PCR RFLP
下载PDF
福建省宁化县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振光 陈敏 +5 位作者 张健之 毕德增 潘亮 贺金荣 张泮河 钟建平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 ]对已知的宁化县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疫源地进行全面系统 SFGR感染情况调研。 [方法 ]采用微量室温补体结合法 (m CF)和间接免疫荧光 (IFA)法 ;鸡胚卵黄囊感染法并用 m CF、PCR/ RFL P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结果 ]人群血清阳性率... [目的 ]对已知的宁化县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疫源地进行全面系统 SFGR感染情况调研。 [方法 ]采用微量室温补体结合法 (m CF)和间接免疫荧光 (IFA)法 ;鸡胚卵黄囊感染法并用 m CF、PCR/ RFL P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结果 ]人群血清阳性率为 12 .7% (12 1/ 95 2 )。宿主动物 SFGR感染 ,抗体阳性率 0~ 5 5 .6 %不等。鉴定分类各种蜱5 6 0 0余只 ,共 6属 13种。从野兔、麂体表寄生的越原血蜱中分离出 2株 SFGR病原体 ,鉴定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结论 ]从人群、宿主动物、媒介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疫源地 蜱类 宿主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Baosteel sintering flue gas recirculating process
14
作者 CUI Jian LI Xianwei +8 位作者 SHI Lei DU Hongjin JIA Xiufeng XI Saifeng YU Bo WANG Ruyi YU Yongmei JIN Chun YANG Yun 《Baosteel Technical Research》 CAS 2014年第4期1-8,共8页
Because of the low temperature,large waste gas volume,high pollutant content,and complicated compositions,waste heat recovery and emission gas treatment of sintering flue gas have always presented a challenge in the s... Because of the low temperature,large waste gas volume,high pollutant content,and complicated compositions,waste heat recovery and emission gas treatment of sintering flue gas have always presented a challenge in the steel industry,and this issue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both locally and abroad. Recently,based on the first domestic pilot plant and demonstration project,Baosteel has performed a series of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s on its sintering flue gas recirculating( SFGR) process,in which the system design and optimization,dioxin-related contaminant source suppression,ore matching structure optimization,wear-resistant design of cycling fans and pipelines,high-efficiency dust removal equipment,system control and stable operation strategy,flue gas mixing and switching control,circular hood sealing,oxygen content conditioning,recirculation sintering system process control,and model development have been studied,and a complete set of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for the SFGR process has been initially developed.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FGR process can not only significantly reduce exhaust gas volume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but also recover low-temperature waste heat and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sintering; therefore,the overall technologies possess great value in energy savings,pollution emission reduction,and sintering ore quality / yield impr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烟气 循环过程 商业应用 宝钢 污染物含量 烧结系统 模型开发 余热回收
下载PDF
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健之 范明远 +7 位作者 毕德增 孙福祥 程昭祥 兰福春 崔文富 孙秀英 只相国 林碧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5-28,共4页
作者首次用来自立氏立克次体(R.rickettsii,Rr)190KDa蛋白抗原基因序列设计的一对引物扩增从黑龙江、河北、海南、北京采集的蜱、蜱卵、幼蜱、蜱粪及啮齿动物脏器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结果从上述标本中均... 作者首次用来自立氏立克次体(R.rickettsii,Rr)190KDa蛋白抗原基因序列设计的一对引物扩增从黑龙江、河北、海南、北京采集的蜱、蜱卵、幼蜱、蜱粪及啮齿动物脏器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结果从上述标本中均检测出了斑点热群立克次特异的532bp大小的DNA片段,该结果部分与同期进行的病原分离结果一致。故认为,PCR技术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酶链 sfgr 立克次体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柴涵婧 方群 罗艳敏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diamniotic,MCDA)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elective{etalgrowthrestriction,sFGR)是指一胎的估重在正常胎儿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这是MCDA双胎sFGR确诊的必要条件,其在单绒毛膜双胎妊娠中的...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diamniotic,MCDA)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elective{etalgrowthrestriction,sFGR)是指一胎的估重在正常胎儿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这是MCDA双胎sFGR确诊的必要条件,其在单绒毛膜双胎妊娠中的发生率为11%~14%,常伴发显著的双胎体重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双胎妊娠 单绒毛膜 双羊膜囊 胎儿体重 sfgr 发生率
原文传递
微小牛蜱立克次氏体的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欢 向亮亮 程天印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为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检测微小牛蜱体内携带立克次氏体的种类,无菌条件下提取微小牛蜱总DNA,以设计的引物RPCS.569P/RPCS.1262n和通用引物RPCS.877P/RPCS.1258GCn扩增立克次氏体gltA基因,DGGE电泳分离,选取条带进行回收克... 为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检测微小牛蜱体内携带立克次氏体的种类,无菌条件下提取微小牛蜱总DNA,以设计的引物RPCS.569P/RPCS.1262n和通用引物RPCS.877P/RPCS.1258GCn扩增立克次氏体gltA基因,DGGE电泳分离,选取条带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微小牛蜱之卵、饱血雌成蜱、半饱血雌成蜱、雄成蜱内均只含2种立克次氏体;测序、分析显示分离菌为立克次氏体属斑点热群。说明微小牛蜱具有潜在斑点热病源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牛蜱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gltA基因 立克次氏体 斑点热群
原文传递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沟硬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汤芳 蒋兰芬 +4 位作者 周磊 杨君 栾进 国文 曹德康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27-429,共3页
斑点热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引起的一类以急性发热和全身皮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近年来,新种SFGR及其所引致的斑点热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不断发现和报道.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是我国蜱媒传染病... 斑点热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引起的一类以急性发热和全身皮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近年来,新种SFGR及其所引致的斑点热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不断发现和报道.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是我国蜱媒传染病主要疫区之一.为进一步了解当地全沟硬蜱中SFGR感染及基因分型情况,我们对该地区进行了选点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大兴安岭林区 全沟硬蜱 内蒙古 调查 sfgr 蜱媒传染病 全身皮疹
原文传递
新疆南疆部分地区蜱种鉴定及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9
作者 郗宇 杜奕州 +2 位作者 韩沙 陈政 武军元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0-747,共8页
为了解新疆南疆部分地区不同蜱种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情况,采用PCR技术扩增16S rDNA基因和SFGR外膜蛋白A(OmpA)基因,进行蜱种鉴定及SFGR检测。对测序阳性样本进行BLAST序列分析,应用DNAStar和Meg... 为了解新疆南疆部分地区不同蜱种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情况,采用PCR技术扩增16S rDNA基因和SFGR外膜蛋白A(OmpA)基因,进行蜱种鉴定及SFGR检测。对测序阳性样本进行BLAST序列分析,应用DNAStar和Mega 6.0软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从新疆南疆9个县市共采集蜱1340只,其种类包括3属4种,分别为图兰扇头蜱、边缘革蜱、银盾革蜱、亚洲璃眼蜱;在随机挑选的90份蜱DNA样本中共检测出57份SFGR阳性样本,其中阿拉尔市十一团、七连地区的阳性样本均来自犬体表寄生蜱,其余地区的阳性样本均来自绵羊体表寄生蜱。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树显示,此次检测的亚洲璃眼蜱、边缘革蜱携带的SFGR与GenBank公布的SFGR疆内株Candidatus R.barbariae(登录号为MG668832.1)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分支;图兰扇头蜱携带的SFGR也同疆内株R.massiliae、R.conorii、Candidatus R.barbariae(MG668831.1、KP214024.1、MG668832.1)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分支;而银盾革蜱携带的SFGR与国外株R.raoultii(KT805295.1)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分支,并首次于新疆南疆绵羊寄生银盾革蜱中检出饶氏立克次体。本试验为该地区蜱传立克次体病的研究及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银盾革蜱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遗传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长角血蜱经卵传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新基因型Candidatus Rickettsia longicornii的研究
20
作者 李基旭 朴文 金光俊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确认长角血蜱是否具有经卵传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新基因型Candidatus Rickettsia longicornii的能力。方法采集牛体表饱血长角血蜱,在实验室诱导产卵,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蜱卵中Candidatu... 目的确认长角血蜱是否具有经卵传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新基因型Candidatus Rickettsia longicornii的能力。方法采集牛体表饱血长角血蜱,在实验室诱导产卵,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蜱卵中Candidatus R. longicornii核酸。扩增长角血蜱母体和蜱卵中Candidatus R. longicornii基因序列,分析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关系。结果共采集55只饱血长角血蜱(雌性成蜱),检测Candidatus R. longicornii核酸,21只阳性,阳性率为38.18%。共收集约2 500只长角血蜱蜱卵,分成50组检测Candidatus R. longicornii,6组阳性,蜱卵最低感染率为0.24%。经同源性分析,长角血蜱母体和蜱卵Candidatus R. longicornii基因序列与首次在韩国发现的蜱源ROK-HL727株Candidatus R. longicornii基因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9.79%以上。母体和蜱卵2个Candidatus R. longicornii基因序列间同源性达到99.69%以上,在系统进化关系上均与ROK-HL727株基因序列处于同一个分支,且遗传关系较近。结论长角血蜱母体SFGR Candidatus R. longicornii基因型感染率较高,且可经卵传播该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角血蜱 蜱卵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Candidatus Rickettsia longicorni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