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9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肺炎患儿血清sIL-2R、PGRN、Copeptin表达及与其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梁惠如 彭二扣 宋瑞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25-128,13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肽素(Copeptin)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肽素(Copeptin)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n=80)和普通肺炎组(n=103),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比较3组受试者入组时血清sIL-2R、PGRN、Copeptin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预后患儿入组时血清各指标水平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急性生理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水平,并分析入组时血清指标预测预后的危险度。结果:重症肺炎组患儿入院时血清sIL-2R、PGRN、Copeptin水平分别为(648.47±100.27)U/mL、(36.17±10.47)μg/L、(62.77±14.21)pmol/L),高于普通肺炎组患儿入院时的(461.51±79.64)U/mL、(30.66±7.21)μg/L、(47.66±11.47)pmol/L和健康组的(214.79±39.47)U/mL、(26.31±4.14)μg/L、(11.27±6.94)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血清sIL-2R、PGRN、Copeptin水平联合检测诊断重症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预后不良组患儿血清sIL-2R、PGRN、Copeptin水平及APACHEII评分分别为(715.98±79.51)U/mL、(43.79±8.97)μg/L、(68.49±6.79)pmol/L、(22.81±3.79)分,高于预后良好组患儿的(627.44±45.69)U/mL、(33.82±8.46)μg/L、(60.99±7.21)pmol/L、(20.16±3.68)分,PCIS评分为(72.14±6.44)分,低于预后良好组患儿的(81.51±7.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L-2R、PGRN、Copeptin水平与PCIS评分均呈负相关,与APACHEI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入组时血清sIL-2R、PGRN、Copeptin高水平患儿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度是低水平的2.981、4.637、3.45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血清sIL-2R、PGRN、Copeptin表达水平升高,与重症肺炎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sil-2r PGrN COPEPTIN 预后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IL-2R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姚欣 崔亚君 +1 位作者 娄东亮 邓华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sIL-2R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0年7月收治的72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72例MM患者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分析MM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sIL-2R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0年7月收治的72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72例MM患者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分析MM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发生死亡时血清sIL-2R最佳截断值,根据线下面积评估血清sIL-2R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随访3年中,72例MM患者存活45例(62.50%),死亡27例(37.50%)。死亡组MM分期Ⅲ期人数比例高于存活组,β_(2)-微球蛋白水平(β_(2)-MG)、血清钙(Ca)水平、sIL-2R水平及轻链比值(K/λ),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分期、β_(2)-MG、Ca、sIL-2R水平及K/λ值,均为MM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MM患者最佳截断值为328.50,曲线下面积为0.903,灵敏度为86.75%,特异度为88.75%,95%CI(1.27~3.01),提示血清sIL-2R水平可用于预测MM患者的预后情况。结论sIL-2R水平对MM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预测价值,MM分期、β_(2)-MG、Ca水平及K/λ值,均为MM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sil-2r表达情况 预后关系
下载PDF
血清TNF-α、IL-1β、sIL-2R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改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晓霞 董丽 杜晨旭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7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改变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7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疾病状...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改变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7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疾病状态分成活动期组(69例)、缓解期组(38例)。比较两组入院时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及溃疡性结肠炎内窥镜严重指数(UCEIS)评分,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TNF-α、IL-1β、sIL-2R水平,比较两组入院时肠道菌群数量,分析血清TNF-α、IL-1β、sIL-2R水平与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及UCEIS评分相关性。结果:与缓解期组相比,入院时活动期组血清DAO、LPS、PCT、D-乳酸、TNF-α、IL-1β、sIL-2R水平及UCEIS评分较高(P<0.05);活动期组肠道内大肠埃希菌、拟杆菌、肠球菌数量较缓解期组高,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比缓解期组少(P<0.05);入院时血清TNF-α、IL-1β、sIL-2R水平与UCEIS评分、DAO水平、LPS水平、PCT水平、D-乳酸水平、大肠埃希菌、拟杆菌以及肠球菌数量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不同发病状况UC者的肠道菌群不同,且与炎症状态存在相关性,能作为评估病情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IL-1Β sil-2r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血清ICAM-1、SIL-2R、IL-2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王明东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SIL-2R(白介素2受体)、IL-2(白细胞介素-2)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AP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患者病情分为重度组52例、轻度组44例,另选取5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血清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SIL-2R(白介素2受体)、IL-2(白细胞介素-2)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AP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患者病情分为重度组52例、轻度组44例,另选取5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2、SIL-2R、ICAM-1水平、Ranson评分,分析上述血清因子与病情相关性及对AP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SIL-2R、ICAM-1水平较高,血清IL-2水平较低;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血清SIL-2R、ICAM-1水平、Ranson评分较高,血清IL-2水平较低;Ranson评分与血清SIL-2R、ICAM-1呈正相关,与IL-2呈负相关;与生存组比较,病死组入院1周后血清SIL-2R、ICAM-1水平较高,IL-2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周后血清IL-2、SIL-2R、ICAM-1各参数联合预测对AP患者病死预测优于单一参数预测。结论:血清ICAM-1、SIL-2R、IL-2水平变化与AP患者Ranson评分相关,可用于评估AP病情,可作为临床诊断AP病情程度血清学指标,可通过各指标初步预测AP患者预后,以制定相应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 sil-2r IL-2 急性胰腺炎 rANSON评分
下载PDF
CT分级联合血清ICAM-1、SIL-2R对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估的研究
5
作者 田茜 王梦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189-2191,2204,共4页
目的:分析CT分级联合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可溶性白介素-2(SIL-2R)对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1例,纳入研究组。另选择同期轻症胰腺炎患者81例,纳入对照组。CT检... 目的:分析CT分级联合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可溶性白介素-2(SIL-2R)对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1例,纳入研究组。另选择同期轻症胰腺炎患者81例,纳入对照组。CT检查和检测血清ICAM-1、SIL-2R水平。比较两组患者CT分级评分、研究组亚组低级组和高级组ICAM-1、SIL-2R水平和不同预后患者ICAM-1、SIL-2R水平,并分析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组患者CT分级评分(7.02±0.19)、ICAM-1(263.58±14.62)、SIL-2R(53.87±5.2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低级组患者ICAM-1(273.25±14.62)、SIL-2R(59.87±4.69)水平低于高级组(P<0.05)。低级组患者死亡人数为2例,高级组患者中死亡人数为6例。死亡患者的ICAM-1(274.47±10.62)、SIL-2R(58.41±4.14)水平高于生存患者(P<0.05)。CT分级联合血清ICAM-1、SIL-2R能提升预测重症胰腺炎预后价值。结论:重症ICAM-1、SIL-2R和CT评分较高,CT分级联合血清ICAM-1、SIL-2R能提升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分级 ICAM-1 sil-2r 重症胰腺炎 预后
下载PDF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传兵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了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3例支气管肺炎病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并与30例正常... 目的:探讨了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3例支气管肺炎病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并与30例正常儿作比较。结果:支气管肺炎病儿在治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治疗后2周血清SIL-2R水平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IL-2R与T淋巴细胞亚群中CD8细胞比值密切相关。结论:检测支气管肺炎病儿血清中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作为病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T淋巴细胞亚群 血清sil-2r sil-2r水平 T淋巴细胞亚群 支气管肺炎 治疗前后 肺炎患儿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单克隆抗体法
下载PDF
血清Hcy、TNF-α及sIL-2R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王丽杰 李娜 +1 位作者 何君 吕德全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0期1778-1781,1786,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AP患者设为观察组。...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AP患者设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轻症急性胰腺炎)86例及重症组(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2名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人群、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血清Hcy、TNF-α、sIL-2R水平及BISAP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Hcy、TNF-α、sIL-2R水平与BISAP评分的关系。比较重症组不同预后情况一般资料及血清Hcy、TNF-α、sIL-2R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Hcy、TNF-α、sIL-2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症组Hcy、TNF-α、sIL-2R水平及BISAP评分均显著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得:Hcy、TNF-α、sIL-2R水平与BISAP评分呈正相关(P<0.05)。预后良好组16例,预后不良组5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甘油三酯、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C反应蛋白、尿素氮、BISAP评分、Hcy、TNF-α、sIL-2R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预后不良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血肌酐>133μmol/L、C反应蛋白>10 mg/L、尿素氮>7.1 mmol/L、BISAP评分>3分、Hcy≥15μmol/L、TNF-α>8.1 pg/mL、sIL-2R>296 U/mL是影响A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Hcy、TNF-α及sIL-2R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相关,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可尽早评估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三指标可为指导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甲状腺癌不同治疗方法对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影响的结果比较
8
作者 李慧诚 杨清绪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6期2-3,共2页
目的测定甲状腺癌患者不同治疗方法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方法用夹心法ELISA分别对甲状腺癌30例,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正常对照20例进行血清SIL-2R含量测定。结果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SIL-2R明显高于良性... 目的测定甲状腺癌患者不同治疗方法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方法用夹心法ELISA分别对甲状腺癌30例,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正常对照20例进行血清SIL-2R含量测定。结果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SIL-2R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P<0.01);甲状腺癌治疗后5d血清中SIL-2R较治疗前增高,可能与术前血清中SIL-2R高水平及手术干扰机体免疫有关;治疗后30d基本降至正常;良性腺瘤组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癌血清中SIL-2R升高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结论检测血清中SIL-2R含量对判别甲状腺癌治疗效果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腺肿瘤 sil-2r 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甲状腺癌 治疗方法 血清sil-2r 结果比较 结节性甲状腺肿 夹心法ELISA
下载PDF
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力丹 席永昌 +2 位作者 尤立强 张建阳 张建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型6(CD44V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100例DT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TSH抑制疗法(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控制血清TSH水平低于0.1mU/L),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CD4^+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高、CD8^+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TC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后接受TSH抑制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Tg)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 TSGF) 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型6(CD44V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 sil-2r)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生殖器疱疹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IL-2及sIL-2R水平变化 被引量:32
10
作者 刘宝军 陈伟 +2 位作者 董娟 李润江 王晶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生殖器疱疹( GH) 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采用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 及可溶性白介素2 受体(sIL2 R) 水平。结果 27 例GH 患者治疗前IL2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 目的 探讨生殖器疱疹( GH) 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采用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 及可溶性白介素2 受体(sIL2 R) 水平。结果 27 例GH 患者治疗前IL2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sIL2 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经干扰素α2a 治疗后IL2 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sIL2 R 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 GH 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与病程相关。干扰素治疗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减少GH 复发及消除单纯疱疹病毒潜伏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干扰素 IL-2 sil-2r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狼疮静对活动性SLE患者血清sIL-2R、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杨利 金实 +4 位作者 汪悦 张梅涧 叶霜 刘喜德 姚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9期34-35,共2页
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和病情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不少研究结果认为sIL-2R与病情活动呈正相关,TNF-α在活动期明显异常。为了探讨狼疮静的疗效及对病情活动的影响,我们检测了42例中药组和20例西药组SLE患... 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和病情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不少研究结果认为sIL-2R与病情活动呈正相关,TNF-α在活动期明显异常。为了探讨狼疮静的疗效及对病情活动的影响,我们检测了42例中药组和20例西药组SLE患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这二种细胞因子水平都有明显降低,而中药治疗能更好地降低血清sIL-2R的水平,较之单用西药治疗更为有效地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红斑狼疮 狼疮静 sil-2r TNF-αe
下载PDF
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2,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2
作者 贾绮宾 梁学亚 +3 位作者 吴改玲 张小晋 陈绳武 马银龙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43-244,248,共3页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原发性肝癌 33例 ,肝炎后肝硬化 6 0例。分为肝...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原发性肝癌 33例 ,肝炎后肝硬化 6 0例。分为肝癌组 33例 ,肝硬化代偿期组 30例 ,肝硬化失代偿期组 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NF α、IL 2、sIL 2R水平。肝癌组患者追踪 2月至 2年 ,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1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TNF α、sIL 2R水平明显高于各期肝炎后肝硬化组 ,而血清IL 2水平较各期肝炎后肝硬化组显著降低。 2 肝硬化失代偿期组血清TNF α、sIL 2R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期组 ,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IL 2水平低于肝硬化代偿期组。 3 原发性肝癌组经有效手术治疗及导管化疗者血清TNF α及sIL 2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IL 2则较前升高 ,而未经有效治疗或治疗时已是晚期者TNF α及sIL 2R水平逐渐升高 ,IL 2则逐渐降低。结论 本文提示原发性肝癌及肝炎后肝硬化与TNF α、IL 2及sIL 2R有密切相关性。TNF α、IL 2及sIL 2R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了解肝硬化的进展情况 ,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并决定治疗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硬化 血清 TNF-α IL-2 sil-2r 检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sFas和sFasL及sIL-2R的水平 被引量:12
13
作者 葛长江 胡申江 +3 位作者 郑霞 陈治奎 孙坚 武垚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 s Fas、s Fas L和 s IL- 2 R水平与冠心病 (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30例 CHD患者 (CHD组 )和 2 6例非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的血清 s Fas、s Fas L和 s IL - 2 R水平。结果 :CHD组患者 ... 目的 :探讨血清 s Fas、s Fas L和 s IL- 2 R水平与冠心病 (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30例 CHD患者 (CHD组 )和 2 6例非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的血清 s Fas、s Fas L和 s IL - 2 R水平。结果 :CHD组患者 s Fas水平 (ng/ L)为 15 83.4 1± 174 .4 6 ,明显高于对照组 (1374 .5 5± 142 .4 2 ) ,P<0 .0 1。与对照组比较 ,CHD组患者血清 s IL- 2 R水平 (ng/ L)显著增高 (94 4 .5 0± 395 .5 9vs6 5 2 .4 5± 16 3.36 ,P<0 .0 1) ,且 CHD患者血清 s Fas水平与 s IL- 2 R水平呈正相关 (r=0 .4 18,P<0 .0 5 )。两组血清 s Fas L水平差别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高水平的血清 s Fas、s IL- 2 R与 CHD有关。高水平的血清 s Fas有可能通过抑制激活的 T细胞凋亡而导致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 SFAS SFASL sil-2r 诊断
下载PDF
兔肺肿瘤模型射频消融术后血清sIL-2R的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杜铭祥 程庆书 +3 位作者 王云杰 马连君 张卫强 王道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肺肿瘤射频消融(RFA)术后的免疫刺激作用及血清中sIL-2R的变化。方法采用肿瘤细胞VX2悬液种植法建立肺肿瘤模型,进行RFA后,观察原发灶及肿瘤的转移情况,并测定血清sIL-2R的水平。结果RFA治疗后的原发灶生长缓慢,sIL-2R的水... 目的探讨恶性肺肿瘤射频消融(RFA)术后的免疫刺激作用及血清中sIL-2R的变化。方法采用肿瘤细胞VX2悬液种植法建立肺肿瘤模型,进行RFA后,观察原发灶及肿瘤的转移情况,并测定血清sIL-2R的水平。结果RFA治疗后的原发灶生长缓慢,sIL-2R的水平下降,腹腔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RFA后,肿瘤坏死分解产物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射频消融术 血清 sil-2r 热疗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患者IL-2、sIL-2R、IFN-γ和IFN-α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中伟 于长平 +3 位作者 李娜 侯建玲 郑荣涛 周盛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 : 研究和探讨白介素 2 (IL- 2 )、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 2R)、α干扰素 (IFN -α)和γ干扰素 (IFN -γ)等细胞因子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 10 6例初发尖锐湿疣 (CA)患者血浆和疣体组织中IL... 目的 : 研究和探讨白介素 2 (IL- 2 )、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 2R)、α干扰素 (IFN -α)和γ干扰素 (IFN -γ)等细胞因子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 10 6例初发尖锐湿疣 (CA)患者血浆和疣体组织中IL - 2、sIL- 2R、IFN -α和IFN -γ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 CA患者血浆和疣体组织中IL- 2、IFN -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sIL - 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但血浆和疣体组织中IFN -α水平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 CA患者存在全身和局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且病期越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2r IFN-Γ 患者 尖锐湿疣 对照组 疣体组织 血浆 IFN-Α CA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下载PDF
限局性硬皮病血清sIL-2R、TNFα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苏有明 于民 +3 位作者 阎锋 李达 郭翠英 包图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0,共3页
应用免疫学的方法检测了39例限局性硬皮病患者sIL-2R、TNFα、T淋巴细胞正群和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示:(1)限局性硬皮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明显低于正常人,CD4/CD8高于正常对照组;(2)血清sIL-2R、TN-Fα含量较对... 应用免疫学的方法检测了39例限局性硬皮病患者sIL-2R、TNFα、T淋巴细胞正群和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示:(1)限局性硬皮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明显低于正常人,CD4/CD8高于正常对照组;(2)血清sIL-2R、TN-Fα含量较对照组增高;(3)限局性硬皮病患者血清可明显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上述结果的异常可引起免疫功能的紊乱,免疫抑制因子参与了限局性硬皮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是本病的诱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限局性 T细胞亚群 sil-2r TNFΑ
下载PDF
恶性肿瘤、创伤及炎症患者血清TNF-α、IL-6和sIL-2R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喜平 李宗芳 +2 位作者 程琪辉 曾小澜 刘效恭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通过比较恶性肿瘤、创伤及感染性炎症患者血清中 TNF-α、IL-6和 s IL-2 R的含量 ,对这 3类疾病在发病机理上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 1未经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3 7例 ,其中肺癌 1 5例、宫颈癌 1 2例、胃癌 5例、肝癌和食... 目的 :通过比较恶性肿瘤、创伤及感染性炎症患者血清中 TNF-α、IL-6和 s IL-2 R的含量 ,对这 3类疾病在发病机理上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 1未经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3 7例 ,其中肺癌 1 5例、宫颈癌 1 2例、胃癌 5例、肝癌和食管癌各 2例、恶性间皮瘤1例。2未经治疗无并发症的机械性创伤患者 41例 ,创伤严重度评分 ( ISS)为 1 6.81± 1 .74。3急性感染性炎症患者 2 5例 ,其中肺炎及呼吸道感染 1 3例、淋巴结炎和急性胃肠炎各 3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和盆腔脓肿各 2例、输卵管及肝脏脓肿各 1例。 4正常对照组 3 0例。采用 EL ISA法测定血清中 TNF-α、IL -6和 s IL -2 R的含量。结果 :各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0 2~ 0 .0 0 1 ) ,但 3类疾患之间增高的程度不同 ( P<0 .0 5~ 0 .0 1 )。TNF-α和 IL-6增高的顺序皆为炎症 >创伤 >恶性肿瘤 ( P<0 .0 5~ 0 .0 1 ) ;s IL-2 R以炎症增高最显著 ,次为恶性肿瘤 ,创伤最低。结论 :恶性肿瘤、创伤及感染性炎症时 ,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在质上的相同使得这 3类疾病之间可相互影响、相互加重 ,在量上的区别造成各自程度不同的炎症反应与免疫反应的病理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创伤 血液 炎症 TNF-Α IL-6 sil-2r
下载PDF
sIL-2R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8
作者 温剑虎 李良彬 +3 位作者 吴庆琛 秦治明 程凯灵 杜铭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6-37,共2页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8例胸部良性病变和44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sIL-2R水平测定,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组术前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胸部良性病变组;手术切除组术后30d,sIL-2R水平明显下降(P<0...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8例胸部良性病变和44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sIL-2R水平测定,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组术前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胸部良性病变组;手术切除组术后30d,sIL-2R水平明显下降(P<0.02和P<0.05);剖胸探查组较术前升高(P<0.05);肺癌患者各组治疗前后其sIL-2R水平均有显著差异。提示:血清sIL-2R高表达现象对观察肺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sil-2r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乙肝病程发展中CD4/CD8、TNF-α及sIL-2R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8
19
作者 殷缨 张盈华 张利朝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程 CD4/CD8 TNFΑ sil-2r
下载PDF
腹腔热化疗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SIL-2R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冉江华 张家骅 +1 位作者 郭群 王曦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评估腹腔灌注热化疗(IPHC)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腹腔灌注热化疗并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LS)和血清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水平,与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行IPHC前,C... 目的:评估腹腔灌注热化疗(IPHC)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腹腔灌注热化疗并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LS)和血清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水平,与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行IPHC前,CD_3^+、CD_4^+、CD_8^+、CD_4^+/CD_8^+较对照组降低,SIL-2R升高,行IPHC后CD_3^+、CD_4^+、CD_8^+、CD_4^+/CD_8^+明显下降(P<0.01),SIL-2R降低(P<0.01).结论:腹腔灌注热化疗能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灌注热化疔 IPHC 胃肠道 恶性肿瘤 T淋巴细胞 sil-2r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