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5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se1L3分泌减少和相关抗体诱发散发性SLE患者NET降解障碍
1
作者 黄建军 毛桐俊 +2 位作者 张军 李志 武其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 探讨DNA酶1(DNase1)和DNA酶1样分子3(DNase1L3)活性改变与散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人群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降解受损相关性及发生机制。方法 募集46例散发性SLE患者和30名正常个体,采用ELISA检测DNase1、 DNase1L3... 目的 探讨DNA酶1(DNase1)和DNA酶1样分子3(DNase1L3)活性改变与散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人群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降解受损相关性及发生机制。方法 募集46例散发性SLE患者和30名正常个体,采用ELISA检测DNase1、 DNase1L3及相应自身抗体,免疫沉淀法分离样本DNase1和DNase1L3,改进的免疫荧光法检测NET和酶降解活性,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 Western blot法和反转录PCR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DNase1L3能力。结果H3-dsDNA和Ela-dsDNA两种复合物在SLE人群中的水平显著升高;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G)在SLE人群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LDG与H3-dsDNA和Ela-dsDNA两种NET复合物具有显著正相关性。SLE患者血浆体外降解NET的能力显著低于正常人群;DNase1和DNase1L3不同比例的综合降解实验显示DNase1L3降低是影响NET残留升高的关键;SLE患者人群DNase1L3自身抗体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SLE患者PBMC分泌DNase1L3的能力相对正常人群减退。结论 DNase1L3分泌减少和相关自身抗体的存在是SLE人群NET降解能力减退的主要因素,为SLE患者病情监测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se1L3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 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CCSDS SLE服务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实现
2
作者 李俊 郭小斌 刘钊 《通讯世界》 2024年第4期7-9,共3页
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航天领域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为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国际测控系统的互联共享,满足航天器相关的空间数据在地面各国之间进行标准化传输和管理,介绍了由空间数据系统协商委员会(CCSDS)发布的国际标准... 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航天领域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为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国际测控系统的互联共享,满足航天器相关的空间数据在地面各国之间进行标准化传输和管理,介绍了由空间数据系统协商委员会(CCSDS)发布的国际标准空间链路扩展(SLE)协议,分析了SLE服务模型,研究了开发实现SLE应用系统的一般性方法,并阐述了如何利用跨平台程序开发语言实现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应用模型的SLE应用系统。该应用已经通过与国内其他测控中心进行联试获得了验证,能够同时满足作为SLE服务提供方和SLE服务使用方的功能要求,并且在软件可移植性和数据传输性能方面具备良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DS sle 航天测控系统
下载PDF
SLE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分析
3
作者 张开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43-0046,共4页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诊断中免疫学联合检验的应用效果及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特征。方法 以本院接诊SLE患者(57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23例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开展对比性临床研究。经采集研究纳入受...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诊断中免疫学联合检验的应用效果及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特征。方法 以本院接诊SLE患者(57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23例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开展对比性临床研究。经采集研究纳入受试者晨间空腹外周静脉血样本后,完成样本实验室免疫学联合检验,并检验SLE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对照组、SLE患者免疫学联合检验指标数据水平差异;分析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SLEDAI评分差异。结果:(1)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IgG、IgA、IgM均高于对照组,活动期SLE患者C3、C4均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SLE患者IgG、IgA、IgM均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且补体C3、C4低于非活动期SLE患者,P<0.05;非活动期SLE患者补体C3、C4水平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活动期SLE患者抗dsDNA抗体、CA125及CA199均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P<0.05;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CEA、CA153水平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3)活动期SLE患者SLEDAI评分(10.15±2.14分)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差异显著,P<0.05。(4)经Pearson检验后可知,SLE患者血清dsDNA抗体、CA125及CA199水平变化呈正相关性。结论 免疫学联合检验的实施可经分析受检者免疫因子及补体C3、C4水平变化,实行对SLE患者的临床筛查诊断,明确患者疾病活动情况,且可经血清肿瘤标记物的辅助检验,完善患者临床健康状况评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免疫学联合检验 肿瘤标记物 sleDAI
下载PDF
Atypical Manifestation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n Elderly Men
4
作者 Naveen Vithanage Ihsan Ul Haq +3 位作者 Nirojan Karunanathan Colm Quigley Aidan Buckley Jabran Hasan Khan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3年第6期135-139,共5页
This case report highlights the rare occurrence of SLE in an elderly male patient. Despite the unusual presentation, the team was able to make a diagnosis of SLE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n atypical clinical picture, wi... This case report highlights the rare occurrence of SLE in an elderly male patient. Despite the unusual presentation, the team was able to make a diagnosis of SLE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n atypical clinical picture, with initial signs and symptoms of weight loss, anemia, leucopenia and arthlagia, in combination with investigation results, including a positive test for anti-dsDNA antibodies. A more indolent disease course, combined with non-specific initial manifestations and low prevalence with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often leads to delayed diagnosis. This case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SLE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even in those who do not fit the typical epidemiological prof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ANA Anti-dsDNA Antibodies C3
下载PDF
SLE(κ,ρ)的可逆轨迹
5
作者 梁静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5-19,共5页
随机洛纳发展(简称SLE)是由O.Schramm引入用来描述格子模型的尺度极限,其尺度极限满足共形不变性和马尔可夫性质,当κ∈(0,4),ρ≥κ-4/2时,起始于(0;b_(0))(b_(0)>0)的通弦SLE(κ,ρ)轨迹满足可逆性。文章在其基础之上,给出了带有力... 随机洛纳发展(简称SLE)是由O.Schramm引入用来描述格子模型的尺度极限,其尺度极限满足共形不变性和马尔可夫性质,当κ∈(0,4),ρ≥κ-4/2时,起始于(0;b_(0))(b_(0)>0)的通弦SLE(κ,ρ)轨迹满足可逆性。文章在其基础之上,给出了带有力点0-,1/c_(0)的退化中间SLE(κ,ρ)轨迹以及当κ>4时,起始于(0;0+,0-)的通弦SLE(κ′,ρ′)的轨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ρ) 可逆 轨迹 时间转换
下载PDF
SLE5000型婴幼儿呼吸机故障维修分析与改进
6
作者 李光杰 姜义兵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7期101-103,共3页
呼吸机是一种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医疗设备,可替代、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维持患者生命,被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麻醉科、急诊科、呼吸科等科室^([1-3])。SLE5000型婴幼儿呼吸机具有常频和高频2种模... 呼吸机是一种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医疗设备,可替代、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维持患者生命,被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麻醉科、急诊科、呼吸科等科室^([1-3])。SLE5000型婴幼儿呼吸机具有常频和高频2种模式,且2种模式使用同一回路,无须更换。常频模式包括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5000型婴幼儿呼吸机 故障分析 维修 压力 检测 管路 改进 湿度
下载PDF
SL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类通识课程“《诗经》选读”创新课改实践
7
作者 何灏 赵印斯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诗经》选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缺乏内在审美驱动、教师教学内容与现实世界和实践距离遥远、学生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津梁、学生审美意识难以“内化”且无法具象性“看见”审美能力提升等问题,运...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诗经》选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缺乏内在审美驱动、教师教学内容与现实世界和实践距离遥远、学生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津梁、学生审美意识难以“内化”且无法具象性“看见”审美能力提升等问题,运用斯坦福大学结构化通识教育(SLE)理念,构建433SLE教学模式,运用多种创新工具,通过重构课程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考核模式,促进学生领悟课程与现实及实践的相关性,实现审美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结构化通识教育 “《诗经》选读” 433sle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下载PDF
SLE伴颅内动脉瘤致右眼睑下垂一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曹思曼 文军 +4 位作者 宋广梅 崔艳杰 乔洁 周毅 朱丽花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75-79,共5页
SLE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伴颅内动脉瘤并不多见,多见于有多年病史且疾病控制不佳的SLE患者,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以头痛、恶心或瘤体压迫颅神经引起相应症状为主要表现。... SLE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伴颅内动脉瘤并不多见,多见于有多年病史且疾病控制不佳的SLE患者,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以头痛、恶心或瘤体压迫颅神经引起相应症状为主要表现。该文报道一例初发SLE的47岁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颅内动脉瘤,并压迫右侧动眼神经引起右眼睑下垂,经规范药物治疗联合介入手术,右眼睑下垂症状得以迅速改善。该例患者的诊治过程提示,当SLE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呕吐或神经压迫症状时,要警惕颅内动脉瘤的可能性;一经确诊,应在积极、规范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及时行手术干预,进而避免患者出现动脉瘤破裂或颈动脉海绵窦瘘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颅内动脉瘤 动眼神经 眼睑下垂
下载PDF
多样径向SLE的紧度问题
9
作者 梁静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7-20,共4页
随机Loewner发展(SLE)是个由通过求解驱使函数是布朗运动的洛纳方程而构造的一元随机平面递增过程参数族,而多样径向SLE是趋向于无穷的曲线数目。在洛纳方程给定的相关过程的紧度的基础上,讨论了当κ=0时,多样径向SLE的紧度问题,即存在T... 随机Loewner发展(SLE)是个由通过求解驱使函数是布朗运动的洛纳方程而构造的一元随机平面递增过程参数族,而多样径向SLE是趋向于无穷的曲线数目。在洛纳方程给定的相关过程的紧度的基础上,讨论了当κ=0时,多样径向SLE的紧度问题,即存在T0>0,使得{α_(N-1,t)}_(N-1)的序列关于M(T0)的拓扑是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Loewne发展 Loewne方程 多样径向sle 紧度
下载PDF
SLE患者CD45RA^+和CD45RO^+T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同 江永梯 +4 位作者 姚建 董德长 石学耕 史桂英 汤雪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74-376,共3页
利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染色法,检测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5RA ̄+和CD45RO ̄+T细胞亚群。结果表明,SLE患者CD4 ̄+细胞降低,CD8 ̄+细胞增高,CD4 ̄+/CD8 ̄+降低;CD... 利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染色法,检测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5RA ̄+和CD45RO ̄+T细胞亚群。结果表明,SLE患者CD4 ̄+细胞降低,CD8 ̄+细胞增高,CD4 ̄+/CD8 ̄+降低;CD4 ̄+CD45RA ̄+细胞在病情活动期降低,在稳定期回升;CD4 ̄+CD45RO ̄+细胞则在活动期有增高倾向,在稳定期下降;CD8 ̄+CD45RA ̄+及CD8 ̄+CD45RO ̄+细胞均在活动期增高,又均在稳定期降至正常水平。提示CD45RA ̄+和CD45RO ̄+T细胞在SLE发病机理中可能占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CD45 流式细胞术 红斑狼疮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分析SLE证候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吴元胜 范瑞强 +2 位作者 陈红 黄咏菁 禤国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16期1683-1684,1686,共3页
目的 用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SLE差异基因 ,比较不同证型的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各组均采集静脉血 5mL ,肝素抗凝备用。提取mRNA后等量混合 ,作基因芯片检测。结果 共发现了涉及细胞因子及受体、免疫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 目的 用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SLE差异基因 ,比较不同证型的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各组均采集静脉血 5mL ,肝素抗凝备用。提取mRNA后等量混合 ,作基因芯片检测。结果 共发现了涉及细胞因子及受体、免疫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蛋白翻译合成、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NA和RNA结合、转录蛋白、细胞的外基质成分等 16大类 5 80条基因有显著差异表达 ;热毒炽盛型和阴虚内热型SLE大部分基因 ,特别是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 SLE的发生是由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sle 证候 基因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0与γ干扰素的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志强 李子仁 +4 位作者 陈若延 范江 王峰来 岳晓玉 徐文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4-76,共3页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TH2/TH1型细胞因子自然表达的趋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0名正常人和15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10(IL10)和γ...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TH2/TH1型细胞因子自然表达的趋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0名正常人和15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10(IL10)和γ干扰素(IFNγ)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10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而IFNγ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表明活动性SLE患者中可能有TH2/TH1型细胞因子网络的变化,并在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sle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苓丹片、青蒿琥酯对SLE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剑勇 钟嘉熙 +1 位作者 戴馨仪 张奉学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8年第6期27-29,共3页
用LPS诱导BALB/C小鼠制备了SLE样模型。苓丹片配青蒿琥酯及少量激素在改善小鼠一般状况、降低死亡率及升高T、Th、Th/Ts水平、降低Ts方面均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苓丹片 青蒿琥酯 sle T淋巴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郑莉 王忠明 林辉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1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SLE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39.0%;SLE合并感染的活动性部位,以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条件... 目的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1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SLE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39.0%;SLE合并感染的活动性部位,以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条件致病菌相对较多;狼疮活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SLE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SLE合并感染症状不典型,控制SLE合并感染要采取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感染
下载PDF
FcγRⅡB_1介导的信号传导异常与SLE患者B细胞的过度活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克军 肖林生 +1 位作者 费樱 王树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9-771,共3页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B细胞表面功能分子表达的特征及其功能状态,评价以FcγRⅡB1(CD32)为代表的B细胞自身抑制调节机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以免疫磁珠法(M...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B细胞表面功能分子表达的特征及其功能状态,评价以FcγRⅡB1(CD32)为代表的B细胞自身抑制调节机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以免疫磁珠法(MACS)分离纯化B细胞。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B细胞受不同激活物刺激后细胞内钙([Ca2+]i)的反应。用ELISA法检测B细胞与刺激物共同培养后所分泌IgG的量。采用流式细胞术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细胞膜表面CD32、CD19及IgM的表达水平。结果:(1)以羊抗人μ链的F(ab′)2片段及完整IgG分别刺激SLE患者B细胞时,其[Ca2+]i反应的比值显著低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P<0.05)及正常人对照(P<0.01)。(2)分别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单独刺激与SPA和羊抗人μ链的完整IgG抗体共同刺激SLE患者的B细胞所分泌的IgG的比值,明显低于RA患者及正常人对照组(P<0.05)。(3)SLE患者与RA患者及正常对照组B细胞上CD19、CD32及IgM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B细胞上CD32抑制性信号传导的异常,可能是导致B细胞过度活化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B细胞 [Ca^2+] FcγRⅡB1(CD32)
原文传递
SLE患者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与Th1、Th2细胞因子偏移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捷 王兰兰 刘瑾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409-411,共3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根据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病例组与对照组T细胞表面标志CD3 ,CD4,CD8的表达情况。用微量反应板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病...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根据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病例组与对照组T细胞表面标志CD3 ,CD4,CD8的表达情况。用微量反应板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IL - 2及IL - 6水平。结果 :SLE患者CD3 + CD4+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1) ,CD3 + CD8+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 (P <0 0 1) ,CD4+ T/CD8+ T细胞比例倒置 ;血清IL - 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1) ,而血清IL - 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SLE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是介导免疫调节紊乱的主要因素 ,CD4+ T/CD8+ T细胞比例倒置 ,而CD4+ 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 ,其Th1,Th2细胞功能也表现明显偏移 ,以Th2细胞亢进为主 ,产生大量Th2细胞因子 ,介导免疫调节反应 ,致B淋巴细胞活跃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同时 ,CD8+ T细胞功能亢进 ,CTL细胞参与机体组织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 TH1 TH2 细胞因子偏移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SLE患者T细胞亚群及CD4^+CD25^+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裘宇容 杨春莉 +3 位作者 李娟 郑磊 王春燕 包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T细胞在SLE病人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68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病人38例,稳定期病人30例)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3+CD4+、CD3+CD8+、CD4+CD45RA+、CD8+CD28+、CD8+CD28-T细胞...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T细胞在SLE病人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68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病人38例,稳定期病人30例)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3+CD4+、CD3+CD8+、CD4+CD45RA+、CD8+CD28+、CD8+CD28-T细胞亚群以及CD4+CD25+T细胞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期SLE病人CD3+CD4+、CD4+CD45RA+细胞亚群的百分率明显降低(P=0.000,P=0.001),CD3+CD8+、CD8+CD28-细胞亚群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00,P=0.000)。稳定期患者CD8+CD28+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活动期和对照组(P=0.011,P=0.435),CD3+CD4+、CD4+CD45RA+水平高于活动期,但无显著性差异(P=0.067,P=0.081),CD8+CD28-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P=0.997)。活动期病人CD4+CD25+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稳定期病人(P=0.000,P=0.000),稳定期病人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72)。结论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是异常的。病人外周血CD8+CD28-T细胞亚群的比例升高与疾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相关联,它的升高在疾病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CD4+CD25+T细胞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机体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功能减弱并引发SLE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sle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SLE病人中的分布特点及与不同人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鞠少卿 朱健华 +2 位作者 钱绩虎 王惠民 张冬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55-857,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TNFβ基因多态性在SLE病人中分布特点 ,并与不同人种进行比较研究。 方法 :收集江苏地区 16 8名无血缘关系健康个体及 6 6例SLE病人的静脉血提取DNA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 ,... 目的 :探讨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TNFβ基因多态性在SLE病人中分布特点 ,并与不同人种进行比较研究。 方法 :收集江苏地区 16 8名无血缘关系健康个体及 6 6例SLE病人的静脉血提取DNA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 ,分析TNFβ基因的多态性。 结果 :中国汉族SLE病人与白种SLE病人TNFβ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中国汉族健康个体TNFβ 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白种健康个体 ;SLE病人TNFβ 2基因频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SLE病人 6 7 4% ,正常人 5 5 1% ,P <0 0 5 ,R =1 6 8) ;中国汉族SLE病人与白种SLE病人TNFβ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TNFβ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人分布具有种族差异 ,但在SLE病人分布无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Β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 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异常及血清中IL-10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娟 刘晓华 +4 位作者 王慧娟 沈友轩 孙可一 王书奎 季晓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62-866,共5页
目的 :研究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凋亡特点。方法 :采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CD19细胞亚群的早期凋亡 ;ELISA法检测PBMCs培养上清中的sFas、sFasL ;实时荧光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细胞内Fasm... 目的 :研究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凋亡特点。方法 :采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CD19细胞亚群的早期凋亡 ;ELISA法检测PBMCs培养上清中的sFas、sFasL ;实时荧光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细胞内Fa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PBMCs中CD3+ 细胞凋亡明显增多 ;CD4 + 和CD8+ 细胞亚群凋亡均有明显增加 ,但以CD4 + 细胞凋亡增多更为明显 ;相应地 ,其PBMCs中CD4 + 、CD8+ 细胞百分率下降 ,CD4 CD8比值降低。SLE患者血清可诱导CD3+ 、CD4 + 、CD8+ T细胞亚群凋亡增多 ,sFas、sFasL水平增高及FasmRNA表达增加 ;抗 IL 10抗体则可中和SLE血清的上述作用。结论 :SLE患者体内T细胞凋亡增多 ,以CD4 + T细胞凋亡增加更为显著 ,导致CD4 CD8比值下降 ;SLE血清中高水平的IL 10可能通过诱导Fas、FasL表达增高而促进T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细胞凋亡 IL-10 FAS
下载PDF
硫唑嘌呤致SLE骨髓抑制者的TPMT酶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程德 郭强 +3 位作者 李挺 鲍春德 顾越英 陈顺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服用硫唑嘌呤后出现骨髓抑制的SLE患者的TPMT酶基因多态性 ,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随访。方法PCR扩增及测序法 ,对硫唑嘌呤引起骨髓抑制的SLE患者的预后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未发现该 2例患者存在已有报道的碱基突变。在骨髓抑制恢复... 目的分析服用硫唑嘌呤后出现骨髓抑制的SLE患者的TPMT酶基因多态性 ,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随访。方法PCR扩增及测序法 ,对硫唑嘌呤引起骨髓抑制的SLE患者的预后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未发现该 2例患者存在已有报道的碱基突变。在骨髓抑制恢复后 ,患者的狼疮活动和狼疮肾炎得到完全缓解。结论可能存在 8种常见的TPMT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以外的变异。超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可能为治疗难治性SLE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抑制 sle 患者 硫唑嘌呤 多态性 酶基因 治疗 碱基突变 SNPS 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