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GF-AB对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 actin的影响
1
作者 董茂龙 胡大海 +2 位作者 姚庆君 韩军涛 朱雄翔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研究PDGF-AB对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 ac-tin的影响,探讨PDGF-AB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用免疫组化(SABC)观察PDGF-AB对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 actin的影响.结果:PDGF-AB能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 目的:研究PDGF-AB对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 ac-tin的影响,探讨PDGF-AB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用免疫组化(SABC)观察PDGF-AB对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 actin的影响.结果:PDGF-AB能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 actin,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PDGF-AB可能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 actin,促进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增加伤口收缩,促进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GF-AB 成纤维细胞 α-sm actin 细胞表达 伤口愈合
下载PDF
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SMα肌动蛋白和SMemb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琦 温进坤 韩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832-836,共5页
为研究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 VSMC表型转化的规律及机制 ,采用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后血管再狭窄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的 VSMC,通过 Northern印迹分析及 3H- Td R参入实验 ,动态观察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 VSMC表型标志基因α肌动蛋白和 SMem... 为研究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 VSMC表型转化的规律及机制 ,采用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后血管再狭窄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的 VSMC,通过 Northern印迹分析及 3H- Td R参入实验 ,动态观察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 VSMC表型标志基因α肌动蛋白和 SMemb的表达变化及 b FGF、TNF-α和 IL - 1β对两种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与 VSMC增殖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血管内皮剥脱后 3d,分化型标志基因α肌动蛋白表达活性开始降低 ,去分化型标志基因 SMemb表达明显上调 ,至第 7d,前者的下调与后者的上调均达到最大 ,此后 ,两者的表达活性趋于向正常恢复 .b FGF可明显下调 α肌动蛋白的表达和诱导 SMemb表达 ,对分化型和去分化型 VSMC均有促增殖作用 ,但对后者的作用大于前者 ,TNF- α和 IL- 1 β对 VSMC的促转化及促增殖作用较弱 .提示 b FGF等生长因子介导血管内皮损伤所诱发的 VSMC表型转化并促进其增殖 ,内皮损伤 7d后 ,在发生表型转化并进行增殖的 VSMC中 ,一部分细胞再分化 ,一部分细胞仍处于去分化状态并继续进行增殖并持续较长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损伤 血管再狭窄 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下载PDF
芪丹煎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α-S M-ac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俊琴 焦玲霞 +2 位作者 金淑琴 郭淑梅 温瑞书 《河北中医》 2004年第7期557-558,共2页
目的 探讨芪丹煎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 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喂饲家兔高脂饲料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对各组采取不同干预因素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α SM actin在主动脉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芪... 目的 探讨芪丹煎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 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喂饲家兔高脂饲料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对各组采取不同干预因素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α SM actin在主动脉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芪丹煎能显著抑制家兔主动脉α SM actin的表达 (P <0 .0 1 )。结论 对家兔主动脉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丹煎 动脉硬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通过转录因子AP1抑制AS大鼠VSMC增殖及促凋亡
4
作者 李玉媚 王辉 +4 位作者 康敏 张文宇 陈伟 胡楠 欧和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调节及转录因子AP1的作用。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AS组和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组(40和10 mg/kg·d)。用原位TUNEL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检测血管中AP...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调节及转录因子AP1的作用。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AS组和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组(40和10 mg/kg·d)。用原位TUNEL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检测血管中AP1和α-SM-actin蛋白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相关蛋白AP1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高和低剂量组TG、TC和LDL明显下降(P<0.05)。阿托伐他汀抑制AS大鼠VSMC增殖,促进其促凋亡(P<0.05)。阿托伐他汀干预后AS大鼠VSMC中AP1和α-SM-act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下调AP1抑制AS大鼠VSMC增殖及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血管平滑肌细胞 AP1 α-sm-actin
下载PDF
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的表型转换及其鉴定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生兰 苏娟 +2 位作者 徐一洲 谢静 王树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传代培养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确认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不同表型的最佳指标。方法选择以未经培养传代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体外培养的第4代血管平滑肌细胞作对比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 目的探讨体外传代培养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确认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不同表型的最佳指标。方法选择以未经培养传代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体外培养的第4代血管平滑肌细胞作对比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22α、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和骨桥蛋白各目的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确定其表型转换特征及各表型指标的区分效能。结果电镜观察显示,未经培养传代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胞质中肌丝分布丰富、均匀,并可见到收缩表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典型结构—密斑,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相对较少;而体外培养至第4代时血管平滑肌细胞胞质中肌丝明显减少,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明显增多。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且广泛,而体外培养至第4代时α肌动蛋白染色明显变浅、稀疏。第4代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骨桥蛋白mRNA表达量较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显著增高(P<0.01),肌动蛋白22α mRNA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量较原始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但差异不大,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mRNA表达量较未经培养传代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升高(P<0.05)。结论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至第4代,即可从典型的收缩表型转化为合成表型,提示血管平滑肌细胞是一种很容易去分化的细胞。电镜形态观察α肌动蛋白和骨桥蛋白在两型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差异,可作为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区分的有效标志。而肌动蛋白22α和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的表达在两型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虽有一定的差异,但重叠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换 体外培养 Α肌动蛋白 骨桥蛋白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方立 陈美芳 +2 位作者 余国龙 肖智林 谢秀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9-464,共6页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EGM-2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诱导单个核细胞贴壁向内皮祖细胞分化。采用荧光显微镜双染色、流...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EGM-2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诱导单个核细胞贴壁向内皮祖细胞分化。采用荧光显微镜双染色、流式细胞术鉴定内皮祖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标志物平滑肌α-肌动蛋白、钙调节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检测早期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液、晚期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液以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表型标志基因平滑肌α-肌动蛋白以及合成表型标志基因骨桥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10^(-6) mmol/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48 h后,平滑肌α-肌动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而骨桥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提示血管平滑肌细胞从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化;与血管紧张素Ⅱ组比较,早期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液、晚期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液以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处理后均不同程度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平滑肌α-肌动蛋白表达减少和骨桥蛋白表达增加,其中以早期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液的抑制效果最明显。结论内皮祖细胞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从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Α-肌动蛋白 骨桥蛋白
下载PDF
衰老和低氧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沈丹彤 傅向阳 黄巧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衰老及低氧对体外培养的PASMCs形态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年轻常氧组、老年常氧组、年轻低氧组、老年低氧组,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查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低氧状态与常氧条件下培养的PASMCs形态上有明... 目的:探讨衰老及低氧对体外培养的PASMCs形态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年轻常氧组、老年常氧组、年轻低氧组、老年低氧组,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查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低氧状态与常氧条件下培养的PASMCs形态上有明显差别,且胞浆内F-actin分布及排列均有明显差别;老年组PASMCs的SM-α-actin含量减少比年轻组明显;低氧组PASMCs的SM-α-actin含量比常氧组减少明显。结论:衰老及低氧使PASMCs形态发生变化,均能直接刺激PASMCs的转化;衰老的平滑肌细胞受低氧刺激,SM-α-actin变化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细胞 衰老 缺氧 sm-α-actin
下载PDF
中枢性调控对严重烧伤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矫立仁 谢有富 +2 位作者 刘志勇 童仁联 张旭辉 《现代医院》 2013年第8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具有中枢性调控作用的颈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烧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明确颈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烧伤大鼠胃肠运动功能及结肠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将体重约200 g的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烧伤对照组和CSB组,烧伤组和CSB组均... 目的探讨具有中枢性调控作用的颈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烧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明确颈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烧伤大鼠胃肠运动功能及结肠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将体重约200 g的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烧伤对照组和CSB组,烧伤组和CSB组均制作成30%TBSAⅢ度烧伤模型。CSB组通过颈交感神经双侧连续阻滞6 d,正常组和对照组颈部连续注射生理盐水6 d。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大鼠结肠平滑肌α-肌动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实验后的第6天,与正常组(76.23±3.82)%相比,烧伤对照组的炭末推进率(61.14±3.71)%显著降低,而CSB组(73.85±4.10)%无明显变化,但是CSB组炭末推进率要明显高于烧伤对照组。在烧伤对照组(26.75±3.68)中,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表达水平要显著低于正常组(35.13±5.27)和CSB组(32.08±4.53),正常组和CSB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大鼠的胃肠运动功能在烧伤后明显受到了抑制,通过颈交感神经阻滞能够显著改善这种抑制作用。具有中枢性调控作用的颈交感神经阻滞能够提高结肠肌α-肌动蛋白表达,增强结肠平滑肌的收缩功能,这将有利于肠道运动功能的维持,防止肠道缺血,防止细菌的过度繁殖及移位,促进机体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调控 颈交感神经阻滞 严重烧伤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胃肠运动 表型转化
下载PDF
高盐对肉鸡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晓芳 乔健 +5 位作者 王慧煜 高铭宇 利凯 王建琳 徐彤 田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1-294,共4页
观察了高盐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AS)发生发展过程中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SMC)表型转化的规律,旨在探讨肺小动脉中膜SMC表型转化在AS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100只1日龄商品代AA雄性肉仔鸡常规育雏,8日龄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盐... 观察了高盐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AS)发生发展过程中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SMC)表型转化的规律,旨在探讨肺小动脉中膜SMC表型转化在AS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100只1日龄商品代AA雄性肉仔鸡常规育雏,8日龄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盐组(饮水中添加0.30%氯化钠)。分别在15、22、29、36、43、50日龄时每组随机取5只鸡的肺组织并制备石蜡切片,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法测定SMC表型标志蛋白α-SM-actin的表达。结果表明:(1)对照组肉鸡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肺小动脉中膜SMC表型的动态转化,22日龄时发生了由收缩表型向增殖表型的转化,随后逐步向收缩表型回转,且各级肺小动脉SMC转化时间不一致。(2)高盐组SMC表型转化时间(15日龄)较对照组提前了1周,高盐促进了SMC由收缩表型向增殖表型转化。且直径20~50μm的肺小动脉SMC表型转化受高盐影响最大,推测其在高盐诱发肉鸡AS的过程中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sm-actin 表型转化 肉鸡腹水综合征 高盐
下载PDF
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动脉硬化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德增 陶凯忠 张传森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研究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动脉硬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法观察了该方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腹主动脉终末糖化产物(AGES)、腹主动脉α SM 肌动蛋白、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A(PDGF A)及... 目的 :研究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动脉硬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法观察了该方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腹主动脉终末糖化产物(AGES)、腹主动脉α SM 肌动蛋白、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A(PDGF A)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影响。结果 :酸味中药复方有降低血糖、减少AGES 含量、降低PDGF A水平、提高α SM 肌动蛋白水平以及抑制VSMC增生的作用。结论 :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的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味中药复方 终末糖化产物 α-sm-肌动蛋白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 血管平滑肌细胞 大鼠 糖尿病 动脉硬化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CD105与Nestin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志伊 于建宪 《齐鲁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97-199,202,共4页
①目的以CD105为新生血管标记物,研究及特异性识别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②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检测45例新鲜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CD105、Nestin、αSMactin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105与Nestin表达的差异。③结果... ①目的以CD105为新生血管标记物,研究及特异性识别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②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检测45例新鲜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CD105、Nestin、αSMactin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105与Nestin表达的差异。③结果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CD105、Nestin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t=20.70、54.80,P<0.001);肺癌组织中CD105和Nestin表达强度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t=3.08,P<0.01),前者的表达高于后者;肺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t=2.871、3.730,P<0.05),Nestin的表达强度与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αSMactin主要表达于陷于肿瘤组织内及癌旁组织中的原有成熟血管的管壁,而在肿瘤的新生血管区少有阳性表达。④结论CD105可作为新生血管的标记物用于抗肿瘤血管形成的研究和治疗;Nestin临床应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新生血管内皮标记物与αSMactin的免疫组化双标染色可更为直观地显示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05 NESTIN α—smactin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骨架蛋白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杨刚 刘斌 +4 位作者 杨亚安 王旻晨 徐益荣 王晓春 吴开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5-618,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N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骨架蛋白表达与增殖之间的关系,探讨神经因素对VSMC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用BrdU标记增殖的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骨架蛋白SM α—actin、β-tubuli...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N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骨架蛋白表达与增殖之间的关系,探讨神经因素对VSMC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用BrdU标记增殖的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骨架蛋白SM α—actin、β-tubulin和desmin的表达。结果:血清培养对VSMC有明显促增殖作用,而血清饥饿则能可逆性抑制VSMC增殖;NE能明显促VSMC增殖和下调sM22α的表达;随血清培养SMα-actin表达减少,血清饥饿培养可使SMα—actin表达可逆性上调;β-tubulin和desmin随血清培养其表达减少更明显,第6代基本不表达,而血清饥饿也不能上调其表达,NE对SMα-ac—tin、β-tubulin和desmin的表达有下调作用。结论:NE可促进VSMC增殖和下调SMα-actin、β-tubulin和Desmin骨架蛋白的表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细胞骨架 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 Β-微管蛋白 结蛋白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烧伤大鼠结肠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13
作者 矫立仁 谢有富 +2 位作者 刘志勇 童仁联 张旭辉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3年第7期1-3,18,共4页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cervical sympathetic block,CSB)对严重烧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明确颈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烧伤大鼠胃肠运动功能及结肠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将体质量约200g的SD大鼠随即分成正常组、烧伤对照组和CSB组...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cervical sympathetic block,CSB)对严重烧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明确颈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烧伤大鼠胃肠运动功能及结肠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将体质量约200g的SD大鼠随即分成正常组、烧伤对照组和CSB组,烧伤组和CSB组均制作成30%TBSAⅢ度烧伤模型。CSB组通过颈交感神经双侧连续阻滞6d,正常组和对照组颈部连续注射生理盐水6d。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大鼠结肠平滑肌α-肌动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实验后的第6天,与正常组相比,烧伤对照组的炭末推进率(61.14%±3.71%vs 76.23%±3.82%)显著降低,而CSB组无明显变化(73.85%±4.10%),但是CSB组炭末推进率要明显高于烧伤对照组。烧伤对照组中,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表达水平要显著低于正常组(26.75±3.68vs 35.13±5.27)和CSB组(26.75±3.68vs 32.08±4.53),正常组和CSB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大鼠的胃肠运动功能在烧伤后明显受到了抑制,通过颈交感神经阻滞能够显著改善这种抑制作用。严重烧伤后的颈交感神经阻滞能够提高结肠肌α-肌动蛋白表达,增强结肠平滑肌的收缩功能,这将有利于肠道运动功能的维持,防止肠道缺血,防止细菌的过度繁殖及移位,促进机体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交感神经阻滞 严重烧伤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胃肠运动 表型转化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Ⅳ型胶原促进胚胎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晓平 彭程飞 +4 位作者 田孝祥 闫承慧 韩雅玲 张红明 刘大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Ⅳ型胶原(collagenⅣ)能否更好的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m ESC)向平滑肌细胞分化。方法体外培养m ESC,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SSEA1染色和在体成瘤实验检测m ESC全能性。制作胚胎小体(EB)并悬浮3天后分别分为...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Ⅳ型胶原(collagenⅣ)能否更好的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m ESC)向平滑肌细胞分化。方法体外培养m ESC,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SSEA1染色和在体成瘤实验检测m ESC全能性。制作胚胎小体(EB)并悬浮3天后分别分为:无诱导(对照组)、atRA诱导组、Ⅳ型胶原诱导组、atRA联合Ⅳ型胶原诱导组,使其贴壁分化。通过平滑肌细胞抗体(SM-αactin)的Western blot检测及SM-αactin与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免疫荧光双染结果观察比较不同组别的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经m ESC全能性鉴定,提示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成功。发现在第7天及第14天atRA联合Ⅳ型胶原诱导组细胞SM-αactin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同时观察第14天的SM-αactin与SM-MHC双荧光染色,发现atRA联合Ⅳ型胶原诱导组的SM-αactin与SM-MHC表达量也是最高,表明细胞的分化成熟度是最好的,atRA诱导组和Ⅳ型胶原诱导组次之,对照组最差。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Ⅳ型胶原能够更好的促进胚胎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Ⅳ型胶原 smactin sm-MHC
下载PDF
组织块贴壁法和混合酶消化法分离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特征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奇慧 张恂 +2 位作者 申刚义 刘伟志 朱丹 《中国医药导刊》 2019年第5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究组织块贴壁法、混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原代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形态、生长、表型特征蛋白表达方面的不同,为合理使用VSMCs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使用组织块贴壁法和混合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原代VSMCs,进行体外传代培养,观... 目的:探究组织块贴壁法、混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原代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形态、生长、表型特征蛋白表达方面的不同,为合理使用VSMCs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使用组织块贴壁法和混合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原代VSMCs,进行体外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表型特征蛋白免疫荧光亮度。结果:混合酶消化法获得的原代VSMCs特征蛋白SMα-actin表达明显,表明在收缩表型特征方面优于组织块贴壁法,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混合酶消化法在第7代仍部分保留收缩表型特性,而组织块贴壁法在第7代已丧失收缩表型特性,转变为合成型。结论:混合酶消化法在获得较稳定的收缩表型VSMCs方面比组织块贴壁法更具有优势,各实验室应根据自身的实验条件和实验设计准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块贴壁法 混合酶消化法 smα-actin 收缩表型 合成表型
下载PDF
L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非洛地平对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STAT6、SM-α-actin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燕 熊瑛 周庆元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6期8-10,共3页
目的通过卵蛋白致敏大鼠建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重塑模型,探讨非洛地平对气道壁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α-actin)在哮喘气道重塑模型中表达的影响与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 目的通过卵蛋白致敏大鼠建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重塑模型,探讨非洛地平对气道壁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α-actin)在哮喘气道重塑模型中表达的影响与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ASMC)内钙稳态失衡与哮喘气道炎症的病理机制。方法卵蛋白诱发大鼠慢性哮喘模型: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对照组(A)、哮喘组(B)、非洛地平组(C),B组和C组用10%卵蛋白氢氧化铝混合液腹腔注射致敏,1%卵蛋白雾化吸入激发,C组激发前给予非洛地平灌胃,进行4周干预。大鼠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图像分析,STAT6、SM-α-actin原位表达研究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TAT6在A组气道壁有少量表达,B组主要表达在黏膜下层,IOD值测定B组和A组比较表达量显著增多(P<0.01),C组和B组比较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①卵蛋白4周激发致敏SD大鼠可建立慢性哮喘气道重塑模型。②STAT6、SM-α-actin在慢性哮喘气道黏膜下层表达明显增多。③L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非洛地平可减少哮喘气道壁STAT6、SM-α-acti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 慢性哮喘动物模型 STAT6 sm-α-actin
原文传递
Establishment of the Culture Technique o f Pulmonary Vascular Pericytes and Its Identification in Rats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燕 熊密 +1 位作者 车东媛 袁永辉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1999年第1期24-27,共4页
Pericytesareoneofthecomponentsofmicrovascularcels,andtheestablishmentofinvitroculturetechniqueofpericytesiso... Pericytesareoneofthecomponentsofmicrovascularcels,andtheestablishmentofinvitroculturetechniqueofpericytesisofsignificancefo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 CULTURE PERICYTES α sm actin CD 34 S 100
下载PDF
SM-22α、α-SMA的表达与下肢静脉曲张具有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贺新奇 邱会卿 张磊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25-1831,共7页
探讨SM-22α、α-SMA水平变化与下肢静脉曲张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间苯二酚品红染色法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结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正常大隐静脉及曲张大隐静脉切片SM-22α和α-SMA表达情况;利用RT-PCR检测正常大隐静... 探讨SM-22α、α-SMA水平变化与下肢静脉曲张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间苯二酚品红染色法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结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正常大隐静脉及曲张大隐静脉切片SM-22α和α-SMA表达情况;利用RT-PCR检测正常大隐静脉及曲张大隐静脉中SM-22α和α-SMA m RNA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正常大隐静脉及曲张大隐静脉SM-22α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曲张静脉管壁血管平滑肌细胞SM-22α和α-SMA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大隐静脉均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静脉曲张患者血清中SM-22α和α-SMA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血管管壁平滑肌细胞SM-22α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曲张静脉VSMCs有明显向内膜增殖“迁移”现象,且收缩型VSMCs中SM-22α和α-SMA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随VSMCs去分化程度增加而减少,这可能是静脉曲张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22α蛋白(sm-22α) 特异性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下肢静脉曲张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吴茱萸碱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致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化化 徐洋 +2 位作者 张婧怡 林淑娴 孙安盛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球囊损伤所致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吴茱萸碱低剂量(40 mg·kg-1)和高剂量(80 mg·kg-1)组。造...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球囊损伤所致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吴茱萸碱低剂量(40 mg·kg-1)和高剂量(80 mg·kg-1)组。造模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 d。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颈动脉内膜增生状况,并计算颈动脉新生内膜面积(neointima area,NIA)、内膜/中膜(NIA/MA)比值;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颈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表达、计算阳性率,评价吴茱萸碱抑制球囊损伤所致内膜增生效应;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 GMP)含量,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颈动脉血管颈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和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mRNA的表达,探讨作用机制。结果吴茱萸碱40和80 mg·kg-1明显抑制球囊损伤所致血管内膜增生,降低内膜、内膜/中膜比值和颈动脉内膜颈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球囊损伤所致大鼠血浆中一氧化氮和环磷酸尿苷含量的降低;下调颈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mRNA表达,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平滑肌α-肌动蛋白mRNA的表达。结论吴茱萸碱具有明显抑制球囊损伤所致大鼠颈动脉内膜增生的作用,其抑制作用与促进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加一氧化氮的生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球囊损伤 内膜增生 增殖细胞核抗原 平滑肌α-肌动蛋白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