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因子SP1调控MAP3K1表达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1
作者 黄丹 邓芳祝 +1 位作者 谢功泽 李巧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9-523,共5页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SP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构建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的DR模型,通过转染将细胞分为Control组、HG组、HG+si-NC组、HG+si-SP1组、HG+si-SP1+oe-NC组和HG+si-SP1+oe...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SP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构建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的DR模型,通过转染将细胞分为Control组、HG组、HG+si-NC组、HG+si-SP1组、HG+si-SP1+oe-NC组和HG+si-SP1+oe-MAP3K1组。RT-qPCR检测SP1和MAP3K1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通过生物信息学寻找SP1与MAP3K1启动子间的结合位点,ChIP-qPCR验证SP1与MAP3K1启动子的结合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G处理的hRMECs中SP1和MAP3K1表达均升高(P<0.05)。抑制SP1表达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减少(P<0.05)。抑制SP1可降低MAP3K1表达。进一步过表达MAP3K1逆转了si-SP1对HG诱导的hRMECs凋亡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结论:转录因子SP1通过促进MAP3K1表达促进DR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sp1 MAP3K1 凋亡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骨细胞凋亡和SP1/MEK/ERK轴的影响
2
作者 卢敏 许晓彤 +1 位作者 申楠 张申尧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40,共8页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模型骨细胞凋亡和SP1/MEK/ERK轴的影响。方法通过地塞米松诱导小鼠骨细胞(MLO-Y4)建立SONFH细胞模型,加入300μg/mL黄芪多糖处理后通过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骨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进一步在细...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模型骨细胞凋亡和SP1/MEK/ERK轴的影响。方法通过地塞米松诱导小鼠骨细胞(MLO-Y4)建立SONFH细胞模型,加入300μg/mL黄芪多糖处理后通过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骨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进一步在细胞中过表达或者敲降SP1,通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SP1表达对MEK/ERK通路活性的影响。结果SONFH模型组48 h后光密度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SONFH+黄芪多糖组较SONFH+PBS组升高(P<0.05)。SONFH模型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高(P<0.05),SONFH+黄芪多糖组较SONFH模型组低(P<0.05),SONFH模型组Bax、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高(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低(P<0.05),SONFH+黄芪多糖组Bax、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SONFH模型组低(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较SONFH模型组高(P<0.05)。SONFH模型组SP1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高(P<0.05),SONFH+黄芪多糖组较SONFH模型组低(P<0.05)。SONFH+黄芪多糖组SP1 mRNA相对表达量较SONFH模型组低,SONFH+黄芪多糖+OE-SP1组较SONFH+黄芪多糖+OE-NC组高。SONFH模型组细胞活性较对照组降低(P<0.05),SONFH+黄芪多糖组较SONFH模型组升高(P<0.05),SONFH+黄芪多糖组与SONFH+黄芪多糖+OE-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NFH+黄芪多糖+OE-SP1组较SONFH+黄芪多糖组降低(P<0.05)。SONFH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和Bax、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高(P<0.05),SONFH+黄芪多糖组较SONFH模型组低(P<0.05),SONFH+黄芪多糖+OE-SP1组较SONFH+黄芪多糖+OE-NC组高(P<0.05);SONFH模型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低(P<0.05),SONFH+黄芪多糖组较SONFH模型组低(P<0.05),SONFH+黄芪多糖+OE-SP1组较SONFH+黄芪多糖+OE-NC组低(P<0.05)。OE-SP1组SP1 mRNA相对表达量较OENC组高,sh-SP1组较sh-NC组低。OE-SP1组SP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OE-NC组高(P<0.05),shSP1组较sh-NC低(P<0.05);OE-SP1组MEK、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OE-NC组低(P<0.05),sh-SP1组较sh-NC高(P<0.05)。结论黄芪多糖抑制了SONFH骨细胞活性,并促进了骨细胞凋亡,其治疗作用可能与SP1和MEK/ERK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黄芪多糖 sp1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蛋白在石河子地区口腔鳞癌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卢香云 祖木热提古丽·阿不来提 +1 位作者 姚永坤 徐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目的 探讨石河子地区转录因子SP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22例OSCC和7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P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SP1蛋白的表达与OSCC... 目的 探讨石河子地区转录因子SP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22例OSCC和7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P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SP1蛋白的表达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分析OSCC患者SP1蛋白表达在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SP1蛋白的表达主要位于OSCC的细胞核,少量表达于细胞浆,其在O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SP1蛋白的表达在肿瘤分化程度(P=0.002)、T分期(P=0.044)和TNM分期(P=0.046)有统计学意义(P<0.05)。SP1蛋白预测OSC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诊断灵敏度为93.4%和特异性91.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P1蛋白高表达患者预后相对较差(P=0.002 8)。运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OSCC患者预后的因素,发现肿瘤T分期、SP1蛋白高表达为OS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SP1蛋白在预测OSCC及预后的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SP1蛋白是OSCC潜在的一种新型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1 OSCC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唐诗 王皓飙 +2 位作者 郭维 邹琳 刘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1对支架蛋白ARRB1的转录调节及其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 GL3-ARRB1-luc、p CDNA3.1-SP1及其他可能结合的转录因子质粒,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ARRB1启动子区与转录因子结合;利...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1对支架蛋白ARRB1的转录调节及其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 GL3-ARRB1-luc、p CDNA3.1-SP1及其他可能结合的转录因子质粒,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ARRB1启动子区与转录因子结合;利用慢病毒感染构建SP1过表达的稳定细胞株JK-SP1,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SP1与ARRB1表达的关系;进一步流式细胞术检测SP1对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细胞活性氧含量的作用。构建NCG小鼠异种移植模型,探讨SP1对白血病小鼠成模能力的影响。结果:p GL3-ARRB1-luc、p CDNA3.1-SP1质粒共转入HEK293T细胞后,虫荧光素高表达(P<0.001);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稳定细胞株JK-SP1中ARRB1 m RNA水平、蛋白水平均增加(均P<0.01)。进一步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JK-SP1细胞凋亡比例更高(x=22.78%),细胞周期多阻滞于G1期(63.00%),活性氧含量增加。体内实验证明,尾静脉输注JK-SP1细胞的NCG小鼠生存时间更长(平均33.8 d),肝脾肿瘤细胞浸润相对较少。结论:转录因子SP1通过直接结合于ARRB1启动子区,促进ARRB1转录与表达,进而延缓体内、体外T-ALL疾病进程。本研究完善了ARRB1调控T-ALL进程的机制并为新的靶向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sp1 ARRB1
原文传递
SP1调控碳水化合物分配对穗形态的影响
5
作者 梁成刚 汪燕 +2 位作者 李天 大杉立 青木直大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59,共8页
探讨SP1在水稻“源-库”系统中的调控作用,为解析稻穗形成的机理和青贮饲料稻分子育种提供科学参考。以sp1与WT为材料,进行氮处理和生长分析,表型鉴定、碳水化合物测定和RT-qPCR检测。结果发现,氮处理10 d时,sp1与WT无表型差异,但在高... 探讨SP1在水稻“源-库”系统中的调控作用,为解析稻穗形成的机理和青贮饲料稻分子育种提供科学参考。以sp1与WT为材料,进行氮处理和生长分析,表型鉴定、碳水化合物测定和RT-qPCR检测。结果发现,氮处理10 d时,sp1与WT无表型差异,但在高、中氮条件下,sp1相对生长速率显著提高;24 d时sp1叶鞘、根、植株干重提高,叶鞘氮含量降低、碳/氮比值提高,说明充裕的氮能促进sp1生长,SP1可能影响叶鞘碳-氮平衡。抽穗期sp1株高显著降低,分蘖数显著提高,稻穗变小并伴随高位分蘖发生。孕穗期sp1茎、鞘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与WT差异较小,但抽穗期茎中淀粉、蔗糖和叶鞘中淀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明显提高。SP1在叶鞘基部高表达,推测突变SP1能抑制蔗糖由茎鞘向穗的运输,导致高位分蘖发生和稻穗变小。SP1可应用于青贮饲料稻分子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形态 sp1 碳水化合物 叶鞘 青贮饲料稻
下载PDF
Eg5小分子抑制剂SB-743921通过c-Myc/SP1/CDK1通路抑制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恶性增殖的研究
6
作者 徐礼臻 朱再生 +3 位作者 周鹏飞 刘全启 徐旻 胡亮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5期1609-1614,1625,共7页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Eg5)小分子抑制剂SB-743921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迁移的影响以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CRPC细胞株DU145,设置对照组、NC小干扰RNA(siRNA)组、Eg5 siRNA组、SB-743921(4 ...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Eg5)小分子抑制剂SB-743921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迁移的影响以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CRPC细胞株DU145,设置对照组、NC小干扰RNA(siRNA)组、Eg5 siRNA组、SB-743921(4 nmol/L)组、SB-743921(8 nmol/L)组。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PI单染实验、划痕实验检测SB-743921对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迁移的影响;进一步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SB-743921对细胞中c-Myc、SP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Eg5 siRNA组、SB-743921(4 nmol/L)组、SB-743921(8 nmol/L)组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G_(2)/M期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细胞迁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Eg5 siRNA组、SB-743921(4 nmol/L)组、SB-743921(8 nmol/L)组c-Myc、SP1、CDK1、Viment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SB-743921(8 nmol/L)组CDK1、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Eg5 siRNA组(均P<0.05)。结论SB-743921可通过c-Myc/SP1/CDK1信号通路阻断CRPC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_(2)/M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蛋白5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C-MYC sp1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
下载PDF
长枝木霉SMF2效应蛋白SP1克隆与分析
7
作者 张佳琳 王丽君 +2 位作者 官萌娇 任爱芝 赵培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0073-0075,共3页
转录组分析发现在长枝木霉SMF2与植物互作过程一小分子分泌蛋白SP1表达量显著上调,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功能,通过PCR技术克隆到其全长基因序列,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P1基因自ATG至TAA全长DN... 转录组分析发现在长枝木霉SMF2与植物互作过程一小分子分泌蛋白SP1表达量显著上调,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功能,通过PCR技术克隆到其全长基因序列,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P1基因自ATG至TAA全长DNA序列为483bp,编码138个氨基酸,预测效应蛋白SP1为亲水性蛋白,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含有α-螺旋、β-片层、β-转角以及无规卷曲。其中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最大为40.58%,是构成效应蛋白SP1二级结构中最主要的构成元件。进一步对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SP1含有cerato-platanin保守结构域,推测可能在诱导植物产生防御反应过程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蛋白sp1 长枝木霉SMF2 同源克隆 cerato-platanin(CP)蛋白
下载PDF
Tra2βEnhances Cell Proliferation by Inducing the Ex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SP1 in Cervical Cancer
8
作者 LI Mo Juan XIONG Dan +1 位作者 WANG Shuai HUANG Hao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46-159,共14页
Objective In this study,the rol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transformer 2β(Tra2β)in cervical cancer were explored.Methods The transcriptional data of Tra2β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from Gene Expression Profi... Objective In this study,the rol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transformer 2β(Tra2β)in cervical cancer were explored.Methods The transcriptional data of Tra2β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from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and cBioPortal databases were investigated.The functions of Tra2βwere evaluated by using Western blot,MTT,colony formation,Transwell assays,and nude mouse tumor formation experiments.Target genes regulated by Tra2βwere studied by RNA-seq.Subsequently,representative genes were selected for RT-qPCR,confocal immunofluorescence,Western blot,and rescue experiments to verify their regulatory relationship.Results The dysregulation of Tra2βin cervical cancer samples was observed.Tra2βoverexpression in Siha and Hela cells enhanced cell viability and proliferation,whereas Tra2βknockdown showed the opposite effect.Alteration of Tra2βexpression did not affect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Furthermore,tumor xenograft models verified that Tra2βpromoted cervical cancer growth.Mechanically,Tra2βpositively regulated the mRNA and protein level of SP1,which was critical for the proliferative capability of Tra2β.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Tra2β/SP1 axis in the progression of cervical cancer in vitro and in vivo,which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of cervical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2β Cervical cancer PROLIFERATION sp1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下载PDF
lncRNA NEAT1通过调节miR-27b-3p/SP1轴对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9
作者 谭珍妮 吕春美 邹海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668-676,共9页
[目的]探讨lncRNA NEAT1通过调节miR-27b-3p/特异性蛋白1(SP1)轴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54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n=9):假手术组、AF组、AF+shControl组、AF+shNEAT1组、AF+shNEAT1+anti-miR-Control组、AF... [目的]探讨lncRNA NEAT1通过调节miR-27b-3p/特异性蛋白1(SP1)轴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54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n=9):假手术组、AF组、AF+shControl组、AF+shNEAT1组、AF+shNEAT1+anti-miR-Control组、AF+shNEAT1+anti-miR-27b-3p组。转染上述慢病毒载体2周后,采用连续7天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的方法进行AF大鼠造模。AF的发生率、持续时间采用心电图记录;RT-qPCR检测心房组织内NEAT1、miR-27b-3p、SP1及纤维化相关基因(TGF-β1、CTGF、COLⅠ、COLⅢ)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7b-3p与NEAT1、miR-27b-3p与SP1的靶向关系;TUNEL染色观察心房组织心肌细胞凋亡;Masson染色观察心房组织心肌纤维化;Western blot检测心房组织中SP1、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AF组比较,AF+shNEAT1组AF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降低,心肌纤维化和细胞凋亡减轻,TGF-β1、CTGF、COLⅠ、COLⅢ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NEAT1负调控miR-27b-3p水平。沉默miR-27b-3p可逆转shNEAT1对A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miR-27b-3p直接靶向SP1并抑制其mRNA和蛋白表达(P<0.05)。NEAT1通过下调miR-27b-3p促进SP1的表达。[结论]NEAT1下调可缓解AF和AF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其调控机制与调节miR-27b-3p/SP1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NEAT1 miR-27b-3p/sp1 心房颤动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外泌体miR-20a-5p调控Sp1/CD147信号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骨转移
10
作者 王贇 胡雯 +2 位作者 刘理礼 杨静 张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9期753-759,共7页
目的探究外泌体miR-20a-5p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并鉴定16HBE、A549、PC9、H1299细胞以及转染miR-20a-5p mimic和miR-NC的A549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qRT-PCR检测各种细胞及外泌体中miR-20a-5p的表达。将... 目的探究外泌体miR-20a-5p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并鉴定16HBE、A549、PC9、H1299细胞以及转染miR-20a-5p mimic和miR-NC的A549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qRT-PCR检测各种细胞及外泌体中miR-20a-5p的表达。将A549和RAW264.7细胞分为PBS组、16HBE exo组、A549 exo组、miR-NC exo组和miR-20a-5p exo组。Transwell小室检测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分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RAW264.7细胞Sp1和CD147的表达。6周龄的雌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注射PBS(A组)、16HBE exo(B组)、A549 exo(C组)、miR-NC exo(D组)和miR-20a-5p exo(E组)外泌体4周,构建NSCLC骨转移的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骨转移情况。结果透射电镜下观察到A549 exo、PC9 exo、H1299 exo、16HBE exo为具有双层膜的囊泡样结构,粒径在30~100 nm,且均表达CD9、CD81、HSP70标志蛋白。miR-20a-5p高表达于NSCLC细胞及其外泌体。与PBS组相比,A549 exo组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加(P<0.001),RAW264.7细胞中miR-20a-5p表达上调(P<0.001),破骨细胞分化显著增加(P<0.001),Sp1和CD147表达显著增加(P<0.001)。与miR-NC exo组相比,miR-20a-5p exo组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P<0.001),RAW264.7细胞中miR-20a-5p表达上调(P<0.001),破骨细胞分化显著增加(P<0.001),Sp1和CD147表达显著增加(P<0.001)。在小鼠体内实验中,A组、B组骨组织骨小梁结构完整,组织中有少量肿瘤细胞,骨髓腔相对完整,病变较少;C组小鼠骨组织出现大量肿瘤细胞且细胞紧密排列,骨小梁显著破坏,核浆比例严重失调,病变显著增加;E组小鼠骨组织中出现大量肿瘤细胞,骨小梁破坏严重,病变较D组显著。结论外泌体miR-20a-5p可显著促进NSCLC的体内外转移,其机制可能为激活破骨细胞Sp1/CD147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外泌体 miR-20a-5p 骨转移 裸鼠 sp1/CD147信号通路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与肿瘤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白雪 邓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5-220,共6页
Sp1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重要的生命过程,是目前研究极为广泛和系统的转录因子之一。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Sp1可以通过调控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分子和生长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和细胞的凋亡过程,对... Sp1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重要的生命过程,是目前研究极为广泛和系统的转录因子之一。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Sp1可以通过调控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分子和生长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和细胞的凋亡过程,对各型肿瘤细胞产生重要影响。Sp1的表达水平和活性均受到严格的调控,具体机制包括对Sp1蛋白本身的修饰以及其它分子对Sp1的调控作用等。以Sp1作为靶点的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将会对临床肿瘤化疗策略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转录因子 sp1 sp1 综述[文献类型]
下载PDF
Sp1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洁 余永胜 臧国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60-462,共3页
关键词 肝脏疾病 转录因子sp1 sp1 信号转导通路 生物学效应 细胞癌变 细胞内 新生物
下载PDF
miR-299-5p靶向SP1对帕金森模型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13
作者 张烨君 李倩 +2 位作者 娄展 聂晓慧 宋婕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15-526,共12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99-5p靶向特异性蛋白1(SP1)对帕金森(PD)模型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4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PD组(n=40),PD组小鼠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盐酸盐(MPTP)构建PD模型;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99-5p靶向特异性蛋白1(SP1)对帕金森(PD)模型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4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PD组(n=40),PD组小鼠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盐酸盐(MPTP)构建PD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不同时间小鼠脑组织中miR-299-5p和SP1 mRNA的表达;另取4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PD组、PD+Ad-NC(阴性对照载体)组、PD+SP1过表达腺病毒载体(Ad-SP1)组、PD+miR-299-5p过表达腺病毒载体(Ad-miR-299-5p)组、PD+Ad-miR-299-5p+Ad-NC组、PD+Ad-miR-299-5p+Ad-SP1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制作PD模型,各组小鼠取中脑组织切片、并相应处理;取SH-SY5Y细胞分为空白组、1-甲基-4-苯基吡啶(MPP^(+))组、MPP^(+)+miR-299-5p模拟物阴性对照(mimic-NC)组、MPP^(+)+miR-299-5p模拟物(miR-299-5p mimic)组、MPP^(+)+SP1表达质粒(pc-SP1)的阴性对照质粒(pc-NC)组、MPP^(+)+pc-SP1组、MPP^(+)+miR-299-5p mimic+pc-NC组及MPP^(+)+miR-299-5p mimic+pc-SP1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制作PD模型并相应处理;细胞经质粒转染后分别检测miR-299-5p、SP1 mRNA的表达;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检测小鼠中脑组织及SH-SY5Y的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双萤光素酶报告检测miR-299-5p与SP1的靶向关系,蛋白印迹法检测活化半胱氨酸蛋白3(Cleaved Caspase-3)、SP1、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总AKT(t-AKT)及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总mTOR(t-mTOR)的表达。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D组小鼠中脑miR-299-5p表达下调,SP1表达上调(P<0.01),中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和PTEN蛋白表达上调(P<0.05或P<0.01),p-AKT/t-AKT和p-mTOR/t-mTOR表达水平下调(P<0.05),PD+Ad-miR-299-5p组结果则与PD组结果相反;双萤光素酶实验结果表明miR-299-5p靶向下调SP1的表达;与PD+Ad-miR-299-5p+Ad-NC组相比,PD+Ad-miR-299-5p+Ad-SP1组小鼠中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增加,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0.01);PD+Ad-miR-299-5p+Ad-SP1组较PD+Ad-miR-299-5p组PTEN蛋白表达上调,p-AKT/t-AKT和p-mTOR/t-mTOR表达水平下调(P<0.05);体外细胞实验结果与体内结果一致。结论miR-299-5p靶向SP1可抑制PD模型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TEN/AKT/mTO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细胞凋亡 特异性蛋白1 微小RNA-299-5p 活化的胱天蛋白3 PTEN/AKT/mTOR通路
下载PDF
槲皮素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转录因子Sp1功能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苑辉卿 杨玲玲 +3 位作者 姜安丽 孔峰 张建业 Charles YF YOUNG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3-678,共6页
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作为核转录因子,其高表达、基因突变以及AR辅激活因子的过表达等造成AR的异常激活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恶化转移、多药耐药等密切相关.天然黄酮槲皮素(quercetin),是一很有潜力的预防和治疗前列腺肿... 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作为核转录因子,其高表达、基因突变以及AR辅激活因子的过表达等造成AR的异常激活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恶化转移、多药耐药等密切相关.天然黄酮槲皮素(quercetin),是一很有潜力的预防和治疗前列腺肿瘤的化合物.槲皮素不仅抑制前列腺癌细胞LNCaP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而且下调前列腺癌中AR的表达、抑制AR的转录激活功能.GCbox是AR核心启动子的主要正调控元件,是转录因子Sp1的结合位点.细胞转染结果表明,槲皮素能抑制Sp1蛋白对AR启动子的激活作用,可能是槲皮素下调AR表达的机理之一.进一步研究显示,槲皮素还能明显抑制Sp1蛋白对AR转录激活功能的增强作用.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槲皮素对Sp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但能够诱导c-Jun的高表达,而高表达的c-Jun蛋白能逆转Sp1蛋白对AR的转录激活作用,由此推测,槲皮素可能通过介导c-Jun与Sp1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Sp1的功能,进而起到抑制AR表达和功能的作用.免疫沉淀结果又进一步证实了Sp1与c-Jun二者的相互作用.因此,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中AR的表达和功能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其分子机理可能与槲皮素诱导的c-Jun与Sp1蛋白相互作用、降低Sp1对AR的转录激活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细胞增殖 sp1 前列腺癌细胞 抑制作用
下载PDF
ERα与Sp1相互作用激活LRP16启动子转录活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亚力 韩为东 +7 位作者 母义明 李琦 李雪 宋海静 卢学春 于力 陆菊明 潘长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369,共7页
根据已报道的LRP1 6启动子序列 (2 6kb) ,采用PCR反应获得 6个启动子 5′删除突变体 ,分别插入pGL3 Basic载体 ,构建 6种 5′缺失报告基因表达载体 (pS1 ~pS6) .分别与ERα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MCF 7细胞 .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测定荧... 根据已报道的LRP1 6启动子序列 (2 6kb) ,采用PCR反应获得 6个启动子 5′删除突变体 ,分别插入pGL3 Basic载体 ,构建 6种 5′缺失报告基因表达载体 (pS1 ~pS6) .分别与ERα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MCF 7细胞 .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测定荧光素酶活性 ,以明确LRP1 6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中的雌激素反应序列 .结果显示 ,pS1 ~pS6均有雌二醇反应性 .进而对pS5的 3′端缺失分析发现LRP1 6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 - 2 1 4至 - 2 5 1位置的序列具有雌激素应答 ,序列分析发现该片段序列中包含了一个供转录因子Sp1结合的GC富含位点和一个ERα反应元件的半位点 (1 2ERE Sp1 ) ,进一步突变分析显示这两个元件均为雌激素反应性所必需 .以含这两个顺式元件的序列 (- 2 5 3bp至 - 2 2 4bp)作为探针 ,超级迁移凝胶电泳试验结果表明了ERα和Sp1蛋白均可以和探针结合 .研究发现了雌激素上调LRP1 6基因表达的一个增强子元件— 1 2ERE Sp1 ,ERα和Sp1蛋白需要与DNA结合形成复合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Α LRP16 sp1
下载PDF
Sp1和Sp3介导的转录调控 被引量:10
16
作者 薛丽香 翁默 +2 位作者 吴军峰 张宗玉 童坦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基本转录因子Sp1和Sp3对转录调控区GC盒有很强的亲和力,参与几乎所有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和新生物的转化.但在同一细胞中Sp1和Sp3对不同基因的作用并不相同,二者对基因特异性的转录调控是Sp1和Sp3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近... 基本转录因子Sp1和Sp3对转录调控区GC盒有很强的亲和力,参与几乎所有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和新生物的转化.但在同一细胞中Sp1和Sp3对不同基因的作用并不相同,二者对基因特异性的转录调控是Sp1和Sp3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发现,Sp1和Sp3自身表达水平、结合的靶序列、磷酸化、糖基化等翻译后修饰,其他蛋白质的结合以及染色质结构与修饰等方面均可影响Sp1和Sp3的转录活性.本文从Sp1和Sp3蛋白参与转录调节的机制以及影响其基因特异性转录活性的诸方面因素这两大侧面,介绍了近年来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1 SP3 GC盒 转录调节
下载PDF
太空搭载胡芦巴SP1代生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荣 刘友刚 +4 位作者 孙素琴 于晶 徐江 周峰 陈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2-265,共4页
以阿联酋胡芦巴种质为材料,经"实践八号"返回式卫星搭载进行空间诱变,回收后,与留地面未经搭载的对照在相同环境下同时播种,对诱变后代(SP1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空间诱变对胡芦巴种子... 以阿联酋胡芦巴种质为材料,经"实践八号"返回式卫星搭载进行空间诱变,回收后,与留地面未经搭载的对照在相同环境下同时播种,对诱变后代(SP1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空间诱变对胡芦巴种子发芽和初期幼苗生长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生长一定时间后,植株长势强。空间诱变处理后,果荚由多数单荚变为多数双荚,分枝数、单株粒重以及单株荚数均显著增加。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SP1代葫芦巴种子的品质分析表明,空间诱变并没有对胡芦巴的化学成分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可诱发胡芦巴产生一定的变异,这些变异对获得有价值的高产胡芦巴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芦巴 空间诱变 sp1 品质 红外光谱
下载PDF
阻塞性肝胆汁淤积下转录因子NR5A2和SP1、胆酸转运蛋白MRP3与肝脏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孝崇 柴进 +2 位作者 何宇 王槐志 陈文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474-2478,共5页
目的研究阻塞性胆汁淤积下肝脏中转录因子NR5A2、SP1表达是否上调,以及其表达上调与胆酸转运蛋白MRP3基因的表达是否密切相关;MRP3表达上调是否具有减轻阻塞性胆汁淤积肝脏损伤的作用。方法收集阻塞性胆汁淤积组(胆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 目的研究阻塞性胆汁淤积下肝脏中转录因子NR5A2、SP1表达是否上调,以及其表达上调与胆酸转运蛋白MRP3基因的表达是否密切相关;MRP3表达上调是否具有减轻阻塞性胆汁淤积肝脏损伤的作用。方法收集阻塞性胆汁淤积组(胆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引起的黄疸患者手术切除的肝脏)和正常对照组(排除肝脏疾病的活检肝组织及肝转移癌无黄疸的患者肝脏)肝脏样品各15例。采用半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NR5A2、SP1基因的表达,利用独立样品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阻塞性胆汁淤积肝组织样品中MRP3 mRNA表达上调是否与NR5A2或SP1呈正相关,以及MRP3表达上调与反映肝脏损伤的指标ALT、AST是否存在负相关性。HE染色观察胆汁淤积组肝细胞坏死程度和MRP3蛋白表达高低的关系。结果阻塞性胆汁淤积肝脏中NR5A2和SP1 mRNA表达显著上调,其中NR5A2 mRNA增高3.7倍(P<0.01),SP1 mRNA上升3.2倍(P<0.01)。免疫荧光结果表明,阻塞性胆汁淤积组NR5A2和SP1蛋白表达也显著增加,NR5A2或SP1蛋白与胆酸转运蛋白MRP3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2=0.47,P<0.05和r2=0.51,P<0.01);MRP3蛋白表达与肝细胞坏死程度存在密切相关,并且MRP3蛋白表达量与ALT和AST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2=0.52,P<0.01和r2=0.39,P<0.05)。结论人阻塞性胆汁淤积下NR5A2和SP1表达上调,可诱导胆酸转运蛋白MRP3的表达,而MRP3表达上调可能有减轻肝脏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NR5A2 sp1 MRP3 胆汁淤积
原文传递
人卵巢癌相关候选基因HE4(WFDC2)的转录调控主要由Sp1与位于-71和-48的Egr-1位点结合所介导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莹珺 杨剑峰 朱景德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7-525,共9页
目的 阐明HE4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细节。方法  1.用半定量RT PCR的方法评估HE4基因在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 ;2 .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基础 ,对HE4基因的上游顺序构建了 3′、5′缺失突变和一系列连接体扫描突变 ;3.通过瞬时转染 ... 目的 阐明HE4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细节。方法  1.用半定量RT PCR的方法评估HE4基因在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 ;2 .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基础 ,对HE4基因的上游顺序构建了 3′、5′缺失突变和一系列连接体扫描突变 ;3.通过瞬时转染 /体外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对这些重组质粒中插入片段进行启动子活性的分析 ;4 .针对蛋白和关键顺式区域的结合的特异性和能力 ,开展泳动滞后和抗体介导的超迁移分析。结果 通过对 ( 186 0 /+ 2 9)的HE4基因上游片段及其剪切体的分析 ,将HE4基因最小启动子确定为 10 7/+ 15的DNA片段。通过对连接体扫描突变体的分析 ,将关键的顺式作用元件确定在W4 5 ( 71/ 4 8)片段 ,生物信息学提示该区存在两个Egr 1位点。通过用已知的反式作用因子与报告基因质粒分别进行共转染 ,提示Sp1是最为有效的反式作用因子 ,而不是Egr 1。通过泳动滞后和抗体介导的超迁移实验 ,证实Sp1确实是参与作用的转录因子。结论 HE4基因的转录活性主要是由转录因子Sp1与位于 ( 71/ 4 8)区域的两个Egr 1位点结合所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4基因 转录调控 最小启动子 转染 顺式作用元件 转录因子sp1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卵巢癌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晓冰 彭伟强 +2 位作者 易智君 朱淑玲 甘启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96-100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已知转录因子Sp1参与几乎所有的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和新生物的转化,在恶性肿瘤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同来源肿瘤的Sp1表达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探讨S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 背景与目的:已知转录因子Sp1参与几乎所有的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和新生物的转化,在恶性肿瘤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同来源肿瘤的Sp1表达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探讨S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乳腺癌及12例癌旁乳腺组织中Sp1的表达情况。结果:S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1.67%(43/60),在癌旁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3.33%(4/12)。乳腺癌组织中Sp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TNM分期呈正相关(r=0.349,P<0.05),与癌组织浸润呈正相关(r=0.407,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14,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Sp1阳性组的总生存率低于阴性组(分别为41.86%和82.35%,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Sp1表达、TNM分期、癌组织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Sp1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侵袭与转移,是乳腺癌预后不良因素之一;检测Sp1的表达并结合肿瘤浸润和临床分期分析能提高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sp1 乳腺肿瘤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