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8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rague-Dawley大鼠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研究
1
作者 王艺 陈仁金 +3 位作者 陈全刚 胡安康 韩旭峰 郑葵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60,共8页
为了揭示Sprague-Dawley大鼠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情况,探究大鼠胃肠道不同区域的菌群差异,该研究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技术,对Sprague-Dawley大鼠的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的肠腔内容物进行基因组测序和微生物组... 为了揭示Sprague-Dawley大鼠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情况,探究大鼠胃肠道不同区域的菌群差异,该研究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技术,对Sprague-Dawley大鼠的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的肠腔内容物进行基因组测序和微生物组成分析。结果表明:Sprague-Dawley大鼠不同胃肠道区域的细菌群落组成不同;大肠样本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小肠样本;厚壁菌门是各肠道段的优势菌门,乳酸杆菌属是各肠道段的优势菌属;与小肠相比,大鼠大肠微生物菌群更稳定、多样。研究结果揭示了Sprague-Dawley大鼠的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信息,为其作为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微生物 基因组测序 乳酸杆菌 sprague-dawley大鼠
下载PDF
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经口暴露90天对Sprague-Dawley大鼠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章健 韩硕 +1 位作者 郑湃 贾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5-1208,共4页
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 2)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作为食品添加剂[1-2],这已经得到了国际食品卫生及食品添加剂主管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 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 2)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作为食品添加剂[1-2],这已经得到了国际食品卫生及食品添加剂主管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等的批准,其中美国FDA在2002年认可TiO 2为安全物质,对人体并无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结构 大鼠 sprague-dawley 血液学试验
下载PDF
Sprague-Dawley大鼠自发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动物实验研究
3
作者 郭缙 戴顺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SD)大鼠患有自发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情况。方法选取2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雌性4周SD大鼠。通过分析全部大鼠乳腺癌分子分型,找到自发性乳腺肿瘤相关分子分型特点。结果 Luminal A型(55.00%)乳腺癌大鼠显著高于Basal...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SD)大鼠患有自发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情况。方法选取2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雌性4周SD大鼠。通过分析全部大鼠乳腺癌分子分型,找到自发性乳腺肿瘤相关分子分型特点。结果 Luminal A型(55.00%)乳腺癌大鼠显著高于Basal-like型、Luminal B型和Her-2过表达型(P均<0.05),其余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上除常规生化指标及影像学诊断以外,配合ER、Cerb B-2及PR检测对早期鉴别大鼠乳腺癌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ague-dawley大鼠 自发性乳腺癌 分子分型
下载PDF
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的睡眠结构和呼吸暂停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菁 王广发 凌亦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1-624,共4页
目的 :了解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生理状态下的睡眠结构以及清醒 /睡眠状态下的呼吸暂停情况。方法 :对每只SD大鼠进行 6h的睡眠呼吸监测。大鼠的皮质脑电、颈部肌电以及通过微压传感器记录到的呼吸信号经过多导生理仪放大 ,以波形形... 目的 :了解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生理状态下的睡眠结构以及清醒 /睡眠状态下的呼吸暂停情况。方法 :对每只SD大鼠进行 6h的睡眠呼吸监测。大鼠的皮质脑电、颈部肌电以及通过微压传感器记录到的呼吸信号经过多导生理仪放大 ,以波形形式在计算机上同步显示并储存。使用人机交互的方法进行脑电分期和呼吸暂停的判断。SA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2 6只成年雄性SD大鼠的非快动眼睡眠期 (NREM)和快动眼睡眠期 (REM)分别占总睡眠时间的 (83 3± 7 1) %和 (16 2± 7 1) %。全部监测大鼠在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 ,平均睡眠呼吸暂停指数 (AI)为 (11 5± 4 6 )次 /h。其中REM期的呼吸暂停最频繁。且叹息后呼吸暂停主要发生于NREM期 ,而自发呼吸暂停主要发生于REM期。结论 :成年SD大鼠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睡眠结构 ,睡眠中发生的中枢性呼吸暂停现象及其表现特点也与人类SAS患者相似 ,可以作为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中枢发病机制的天然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sprague—Dawley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Sprague-Dawley大鼠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动员、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继英 刘刚 +2 位作者 马栋 付维力 余家阔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1-816,共6页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大鼠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动员、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分析其表面标记和多向分化潜能,为运动创伤中的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产品培育提供新来源的、可以微创获得和自体细胞...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大鼠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动员、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分析其表面标记和多向分化潜能,为运动创伤中的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产品培育提供新来源的、可以微创获得和自体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方法:联合动员大鼠外周血MSC.采集腹主动脉外周血4ml。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至第3代。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和生长状态。取第3代MSC,鉴定其表型并向成骨、成脂和成软骨诱导分化.以证明其干细胞的特性。结果:经淋巴分离液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培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3~5天可见少量长梭形细胞贴壁,7-9天见细胞成簇生长,并形成克隆集落。第3代细胞形态较均一.生长增殖良好;表达典型的MSC标记CD44和CD90,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CD34和CD45。成骨诱导21天后,茜素红和ALP染色阳性,有矿化结节形成。成脂诱导21天后,油红0染色阳性.细胞内有脂滴形成。细胞微团无血清成软骨诱导21天后。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外有蛋白多糖分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特异性软骨基质II型胶原表达阳性。结论:采用联合药物动员方法能促进干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分离培养的外周血干细胞经鉴定为MSC,体外具备三系分化潜能,有望成为运动创伤中新的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产品培育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MSC 动员 多向分化潜能 Sprague—Dawley大鼠
原文传递
4.5与7.5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骨代谢的变化
6
作者 冯有辉 许碧连 +2 位作者 何康 邹丽宜 刘钰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 :观察雌性SD大鼠 4 .5月龄和 7.5月龄时骨代谢的变化。方法 :4月龄雌性SD大鼠 2 0只 ,随机分 2组 ,饲养至 4 .5月龄和 7.5月龄时 ,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别测量胫骨上段 (PTM )、腰椎 (LV)及胫骨中段 (Tx)的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结... 目的 :观察雌性SD大鼠 4 .5月龄和 7.5月龄时骨代谢的变化。方法 :4月龄雌性SD大鼠 2 0只 ,随机分 2组 ,饲养至 4 .5月龄和 7.5月龄时 ,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别测量胫骨上段 (PTM )、腰椎 (LV)及胫骨中段 (Tx)的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结果 :与 4 .5月龄比较 ,7.5月龄大鼠PTM、LV、Tx的骨量无明显变化 ,但LV和Tx的骨形成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 (%L .Pm )、矿化沉积率 (MAR )及骨形成率BFR TV、BFR BV、BFR BS均降低。结论 :SD大鼠在 4 .5~ 7.5月龄时 ,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骨量变化不明显 ,但腰椎和胫骨中段的骨形成随月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大鼠 胫骨上段 腰椎 胫骨中段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族细胞因子受体4轴在缺氧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Sprague-Dawley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7
作者 盛瑾 夏宇 +5 位作者 石蓓 许官学 赵然尊 沈长银 王冬梅 刘志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0-216,I0002,共8页
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入受体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CXC族细胞因子受体(CXCR)4轴在促进Sprague-Dawley(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对SD大鼠的MSCs进行体外培养、鉴定... 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入受体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CXC族细胞因子受体(CXCR)4轴在促进Sprague-Dawley(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对SD大鼠的MSCs进行体外培养、鉴定,并行缺氧预处理。128只SD大鼠被随机分入MSCs移植组(MSCs组)、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组(预处理MSCs组)、AMI组、假手术组,每组32只。MSCs组、预处理MSCs组和AMI组大鼠均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AMI 10min后,预处理MSCs组大鼠在梗死区域、梗死区边缘局部共注射5×105/\mL经缺氧预处理的MSCs,MSCs组大鼠注射5×105/\mL MSCs,AMI组大鼠注射相同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假手术组大鼠仅行开胸处理。造模前和造模后28d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项反映心脏功能的指标。分别于造模后1、7、14和28d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取其心脏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常规病理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梗死区心室壁厚度和心室肌内微血管密度(MVD)。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激光共聚焦定性、定量测定各组心肌组织内SDF-1和CXCR4的表达。结果造模后28d时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预处理MSCs组、MSCs组、AMI组的LVDd和LVDs均显著长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LVEF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MSCs组的LVDd和LVDs均显著短于AMI组(P值均<0.05),LVEF均显著高于AMI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的LVDd和LVDs均显著短于MSCs组(P值均<0.05),LVEF均显著高于MSCs组(P<0.05)。造模后28d,预处理MSCs组、MSCs组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均显著小于AMI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显著小于MSCs组(P<0.05);预处理MSCs组、MSCs组左心室前壁厚度均显著厚于AMI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显著厚于MSCs组(P<0.05)。造模后28d,预处理MSCs组、MSCs组、AMI组心肌梗死区的MVD定量和AMI组梗死边缘区的MVD定量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MSCs组梗死边缘区的MVD定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MSCs组心肌梗死区和梗死边缘区的MVD定量均显著高于AMI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心肌梗死区和梗死边缘区的MVD定量均显著高于MSCs组(P值均<0.05)。造模后1、7、14和28d,预处理MSCs组、MSCs组和AMI组的SDF-1和CXCR4蛋白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MSCs组均显著高于AMI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均显著高于MSCs组(P值均<0.05)。结论SD大鼠AMI区局部注射缺氧预处理的MSCs或MSCs后可使SDF-1和CRCR4在受损组织局部表达上调,同时心功能得到改善。SDF-1/CRCR4轴在心肌梗死区局部表达上调可能是缺氧预处理MSCs或MSCs移植后改善心脏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族细胞因子受体4 缺氧预处理 心肌梗死 Sprague—Dawley大鼠
下载PDF
Sprague-Dawley大鼠肺发育中miR-431的连续表达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沈艳青 杨洋 +3 位作者 孙中怡 李淑君 沈金鑫 周晓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7-293,共7页
目的探讨miR-431在肺发育形态学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根据肺发育分期,选择Sprague-Dawley大鼠孕16 d(E16)、孕19 d(E19)、孕21 d(E21)、生后1 d(P1)、生后3 d(P3)、生后7 d(P7)、生后14 d(P14)及生后10周(P10周)成年大鼠的肺组织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miR-431在肺发育形态学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根据肺发育分期,选择Sprague-Dawley大鼠孕16 d(E16)、孕19 d(E19)、孕21 d(E21)、生后1 d(P1)、生后3 d(P3)、生后7 d(P7)、生后14 d(P14)及生后10周(P10周)成年大鼠的肺组织作为观察点,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及透射电镜方法进行肺组织形态学观察;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发育关键时期(E19、E21及P3)肺组织中miR-431的表达情况。结果 E19组胎肺组织发现关键事件板层小体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出现;随胎龄增加板层小体数量增加,并出现聚集与排出;生后肺泡形成迅速发生,间质变薄,微血管系统逐渐成熟。荧光原位杂交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均显示随着胎龄的增加,miR-431的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结论获得系统而连续的肺发育形态学资料。miR-431在肺发育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负向调控作用,为后续进一步研究肺发育及相关性疾病的机制提供基础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发育 miR-431 肺泡上皮 超微结构 大鼠
下载PDF
喂养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市售花生油对Sprague-Dawley大鼠的慢性作用
9
作者 付德润 《环境卫生学杂志》 1983年第2期95-95,共1页
香港部分市场上出售的花生油经分析平均含黄曲霉毒素(AFTB1)110μg/kg。以5.5%的花生油作为脂肪源加到合成饲料中(该饲料含AFTB15~7μg/kg),喂养断奶后的Sprague-Dawley大鼠,实验期22个月。对照组以不含AFTB1的玉米油作为脂肪源,... 香港部分市场上出售的花生油经分析平均含黄曲霉毒素(AFTB1)110μg/kg。以5.5%的花生油作为脂肪源加到合成饲料中(该饲料含AFTB15~7μg/kg),喂养断奶后的Sprague-Dawley大鼠,实验期22个月。对照组以不含AFTB1的玉米油作为脂肪源,其它成分与实验组同。两组各90只大鼠(60只雄、30只雌)。实验过程中,两组的饲料消耗和体重增长无差异。实验组中14只鼠于实验结束前死去。在第18个月宰杀的大鼠中,发现两只有肉瘤,发生部位一只是结肠壁,另一只是腹股沟皮下组织。结肠瘤是平滑肌肉瘤,具有突起的纺锤状肿瘤细胞和显著的有丝分裂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 香港 食用油 sprague-dawley 黄曲霉毒素 大鼠
下载PDF
TLR4/miR-223/NLRP3信号通路的表达与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炎症反应的关系
10
作者 张珂凡 常昕 +1 位作者 肖智骏 席富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探究Toll样受体4(TLR4)/miR-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表达与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30只3月龄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PSD模型组和TLR4抑制剂组,各10... 目的探究Toll样受体4(TLR4)/miR-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表达与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30只3月龄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PSD模型组和TLR4抑制剂组,各10只。PSD模型组和TLR4抑制剂组建立PSD模型,TLR4抑制剂组给予0.3 mg/kg的TAK-242溶液腹腔注射,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5次/周,连续4周。评定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IL-10的表达水平,RT-PCR测定海马组织中TLR4/miR-223/NLRP3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TLR4/miR-223/NLRP3信号轴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PSD模型组和TLR4抑制剂组大鼠Longa评分以及血清IL-1β和IL-10的表达升高,糖水偏嗜比(SP)、移动情况(LA)显著降低(P<0.05);与PSD模型组相比,TLR4抑制剂组大鼠Longa评分以及血清IL-1β和IL-10的表达表达下降、LA和SP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PSD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 mRNA、miR-223和NLRP3 mRNA以及TLR4、NLRP3、IL-1β和IL-10蛋白的相对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PSD模型组相比,TLR4抑制剂组的TLR4 mRNA和NLRP3 mRNA以及TLR4、NLRP3、IL-1β和IL-10蛋白的相对表达显著降低,miR-223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TLR4/miR-223/NLRP3信号转导通路与PSD海马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通过调控TLR4/miR-223/NLRP3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成为临床防治PSD的新靶位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炎症反应 海马 TLR4/miR-223/NLRP3信号通路 sprague-dawley大鼠
下载PDF
苦参碱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11
作者 孙海东 邓敏 +1 位作者 苏霞 潘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究苦参碱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苦参碱低剂量组(10 mg/kg)、苦参碱高剂量组(20 mg/kg)、苦参碱高剂量+晚... 目的探究苦参碱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苦参碱低剂量组(10 mg/kg)、苦参碱高剂量组(20 mg/kg)、苦参碱高剂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血清蛋白组(20 mg/kg苦参碱+100 mg/kg AGE血清蛋白)和假手术组,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用Longa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检测脑梗死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HMGB1、RAGE蛋白表达。结果苦参碱高剂量组Longa评分、脑梗死面积、IL-1β、IL-6、TNF-α、HMGB1和RAGE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和苦参碱低剂量组(P<0.05)。苦参碱高剂量+AGE血清蛋白组Longa评分、脑梗死面积、IL-1β、IL-6、TNF-α、RAGE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苦参碱高剂量组[(2.93±0.30)分vs(1.10±0.12)分,(38.18±4.04)%vs(15.52±1.74)%,(78.57±8.33)pg/ml vs(39.27±4.76)pg/ml,(203.14±24.39)pg/ml vs(92.45±11.23)pg/ml,(243.53±26.81)pg/ml vs(150.49±18.79)pg/ml,0.73±0.07 vs 0.44±0.04,P<0.05]。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减轻IS大鼠的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卒中 大鼠 sprague-dawley 模型 动物 神经炎 HMGB1-RAGE信号通路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对脑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张秀峰 李小菲 +5 位作者 王静辉 王慧静 王立雯 甄诚 王鹏飞 刘熙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自发性脑出血(ICH)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脑定位注射Ⅳ型胶原酶诱导建立48只ICH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蒲公英提取物组、Nrf2抑制剂(ML385)... 目的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自发性脑出血(ICH)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脑定位注射Ⅳ型胶原酶诱导建立48只ICH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蒲公英提取物组、Nrf2抑制剂(ML385)组和蒲公英提取物+ML385组,每组12只,另选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以药物分组处理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检测大鼠血脑屏障功能、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血清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脑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丙二醛水平和Nrf2/HO-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伊文思蓝渗出量、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血清COX-2、IL-6、iNOS水平、脑组织活性氧、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P<0.05),CAT、GSH-Px、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蒲公英提取物组比较,蒲公英提取物+ML385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2.54±0.23)分vs(1.43±0.19)分]、伊文思蓝渗出量[(22.15±3.61)ng/mg vs(6.54±1.24)ng/mg]、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31.97±5.26)%vs(3.51±0.94)%]、血清COX-2[(5.82±1.16)ng/ml vs(1.34±0.42)ng/ml]、IL-6[(1.47±0.31)ng/ml vs(0.43±0.14)ng/ml]、iNOS[(59.91±10.36)U/ml vs(13.94±3.78)U/ml]、脑组织活性氧[(4.70±0.45)U/kg vs(1.70±0.51)U/kg]、丙二醛水平[(3.72±0.52)nmol/mg vs(1.17±0.34)nmol/mg]显著升高(P<0.05),CAT[(2.54±0.59)U/mg vs(5.68±1.04)U/mg]、GSH-Px[(8.01±0.86)U/mg vs(16.97±3.03)U/mg]、Nrf2(0.67±0.13 vs 1.07±0.19)、HO-1(0.55±0.07 vs 0.86±0.1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蒲公英提取物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ICH大鼠抗氧化活性,阻止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进展,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修复血脑屏障功能,改善大鼠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大鼠 sprague-dawley 蒲公英属 蒲公英提取物
下载PDF
萝卜硫素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器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信号通路对妊娠高血压大鼠妊娠结局的影响
13
作者 马合红 侯秀真 +1 位作者 冯妙肖 张俊峰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66-672,I0001,共8页
目的 探究萝卜硫素(SFN)通过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器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大鼠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70只雌性大... 目的 探究萝卜硫素(SFN)通过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器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大鼠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70只雌性大鼠受孕后分为对照组、HDP组、SFN-L组(SFN 5 mg/kg)、SFN-M(SFN 15 mg/kg)、SFN-H(SFN 30 mg/kg)、硫酸镁组(硫酸镁注射液100 mg/kg)、Compound C组(SFN 30 mg/kg+AMPK抑制剂Compound C 0.25 mg/kg),各组10只。在妊娠第13天起除对照组,其余各组妊娠大鼠尾静脉注射7 mg/kg L-NAME,连续注射4 d,建立HDP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从造模成功后第1天(妊娠第17天)起,各给药组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对照组、HDP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连续给药至妊娠第20天。检测妊娠第17天和第20天各组大鼠尾动脉压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试剂盒法检测大鼠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观察检测大鼠妊娠结局指标;HE染色观察胎盘组织和肾脏组织病理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胎盘组织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eNOs(peNOs)、磷酸化AMPK(p-AMPK)、AMPK、SIRT1、PGC-1ɑ蛋白水平。结果 HDP组大鼠血压[(152.52±4.79)mmHg比(101.63±4.15)mmHg]、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679.38±64.32)mg/L比(123.17±20.19)mg/L]、胎鼠病死率[(28.57±2.08)%比(0.96±0.11)%]、血清SCr和BUN水平、胎盘组织sFLT-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胎鼠质量[(2.32±0.19)g比(4.75±0.43)g]、产仔数[(11.70±0.69)个比(7.10±0.57)个]、胎盘质量[(0.32±0.06)g比(0.58±0.12)g]、胎盘组织PLGF、p-eNOs、p-AMPK、SIRT1和PGC-1ɑ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HDP大鼠胎盘组织绒毛数量减少,胎盘结构缩小,部分绒毛显示纤维蛋白样坏死,肾脏组织内肾小球数目减少,结构异常;SFN-L组、SFN-M组、SFN-H组和硫酸镁组大鼠血压[(136.91±5.16)mmHg、(129.25±4.54)mmHg、(117.33±4.19)mmHg、(121.72±4.61)mmHg比(152.52±4.79)mmHg]、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595.91±53.05)mg/L、(532.23±49.76)mg/L、(461.16±35.15)mg/L、(482.74±39.58)mg/L比(679.38±64.32)mg/L]、胎鼠病死率、血清SCr和BUN水平、胎盘组织sFLT-1表达水平低于HDP组(P<0.05),胎鼠质量、产仔数、胎盘质量、胎盘组织PLGF、p-eNOs、p-AMPK、SIRT1和PGC-1ɑ蛋白表达高于HDP组(P<0.05),胎盘组织和肾脏组织结构异常程度减轻;AMPK抑制剂Compound C减弱了SFN对HDP大鼠血压、肾损伤和妊娠结局的保护作用。结论 SFN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ɑ信号通路改善HDP大鼠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萝卜硫素 AMPK/SIRT1/PGC-1ɑ信号通路 大鼠 sprague-dawley 妊娠结局
下载PDF
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小叶内卵圆细胞总体积与轮廓数密度变化的体视学分析
14
作者 王川林 刘全明 +3 位作者 杨霞 杨正伟 梅小平 彭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 定量研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小叶内卵圆细胞(HOC)总体积和轮廓数密度的变化。方法 将11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肝纤维化组(n=6),每周2次皮下注射CCl4与橄榄油混悬液,每次3 mL/kg。在肝纤维化造模5周后取材,... 目的 定量研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小叶内卵圆细胞(HOC)总体积和轮廓数密度的变化。方法 将11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肝纤维化组(n=6),每周2次皮下注射CCl4与橄榄油混悬液,每次3 mL/kg。在肝纤维化造模5周后取材,从每只大鼠肝脏随机抽选5个大小约1 mm3的肝组织块分别制作1张Epon812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运用体视学方法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大鼠肝小叶内的HOC总体积和轮廓数密度进行定量研究,另从每只大鼠剩余肝脏等距随机抽选4个2 mm厚的肝组织块并分别制作2张石蜡包埋的Masson染色切片,按照肝纤维化Metavir分期标准定性评估每只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 体视学定量研究显示,对照组肝小叶内HOC总体积为(15.40±7.63) mm3,肝纤维化组肝小叶内HOC总体积为(146.80±114.00) mm3,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组大鼠肝小叶内HOC总体积显著增加了8.53倍(t=-2.551,P=0.031);对照组肝小叶内HOC轮廓数密度为(56.20±40.40),肝纤维化组肝小叶内HOC轮廓数密度为(566.50±317.00),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组大鼠肝小叶内轮廓数密度显著增加了9.08倍(t=-3.539,P=0.006);定性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分期按照Metavir评分标准达到Ⅱ~Ⅲ期,大鼠窦周隙内肝星状细胞增生部位周围伴随着HOC的大量增生。结论 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小叶内HOC显著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大鼠 sprague-dawley 肝卵圆细胞 肝星状细胞
下载PDF
探究电针廉泉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15
作者 金海涛 张雯 王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廉泉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PS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潜在对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作用。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仅浅插栓线,未导致脑内动脉闭塞),余48只制作PSD... 目的探讨电针廉泉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PS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潜在对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作用。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仅浅插栓线,未导致脑内动脉闭塞),余48只制作PS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治疗+咖啡酸组,每组12只。记录大鼠吞咽潜伏期和吞咽次数,生物信号采集器检测舌下神经放电、舌肌阈强度和收缩幅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P物质含量,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舌下神经核尼氏体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舌下神经核TRPV1、五羟色胺(5-HT)、磷酸化p38、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吞咽潜伏期、吞咽次数、舌下神经放电积分面积、舌肌收缩幅度、血清P物质含量、舌下神经核尼氏体数目、TRPV1及5-H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舌肌阈强度和舌下神经核磷酸化p38、nNOS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舌肌单收缩幅度、舌肌强直收缩幅度、血清P物质含量、舌下神经核尼氏体数目、TRPV1及5-HT蛋白表达水平增加[2.36±0.26 vs 1.77±0.22、3.46±0.36 vs 2.15±0.18、(3.92±0.38)ng/ml vs(1.69±0.17)ng/ml、(33.60±3.65)个vs(24.60±2.34)个、(19.85±2.11)%vs(9.79±1.07)%、(22.43±2.34)%vs(10.85±1.13)%,P<0.05]。结论电针廉泉穴可能通过激活TRPV1信号通路改善PS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大鼠 sprague-dawley 模型 动物 吞咽障碍 廉泉 电针 香草酸亚型1信号通路
下载PDF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大鼠心肌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静 郭志华 +5 位作者 刘建和 钟森杰 匡慧芳 杨漾 刘祎 张秋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大鼠心肌组织代谢产物谱,探讨其病证生物学基础。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检测舌象色度、心电图、心功能,HE染色、透...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大鼠心肌组织代谢产物谱,探讨其病证生物学基础。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检测舌象色度、心电图、心功能,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心肌组织差异代谢物,并对代谢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舌象色度R、G、B值均显著降低(P<0.05),心电图心率、ST段抬高幅度显著上升(P<0.05),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下降(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上升(P<0.05);心肌组织结构模糊,有炎性细胞浸润,线粒体肿胀、破裂、溶解,嵴结构断裂减少。代谢组学共鉴定出29个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差异显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7个上调、22个下调),主要富集于硫胺素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嘌呤代谢,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糖酵解/糖异生,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三羧酸循环,丙酮酸代谢10条代谢通路。结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可较好地模拟冠心病心血瘀证病理过程,其病理机制涉及葡萄糖代谢、线粒体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蛋白质生物合成、嘌呤代谢等多层次代谢网络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血瘀阻证 生物学基础 代谢组学 大鼠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17
作者 李兆龙 孔祥瑞 +4 位作者 林锋强 王秀萍 赵冉 彭小莉 陈常颂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9-750,共12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黑茶中有益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EC)并揭示该菌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初步机制。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冠突散囊菌;通过形态学和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分类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 本研究旨在筛选黑茶中有益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EC)并揭示该菌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初步机制。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冠突散囊菌;通过形态学和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分类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其增殖条件及增殖的稳定性;采用琼脂扩散抑菌试验、耐酸碱、耐热及紫外光稳定性试验、电镜观察及小鼠动物试验等以评估该Ec-12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的初步机制。结果显示:筛选到一株有较强抑制鼠伤寒沙门菌作用的冠突散囊菌Ec-12,抑菌圈分别为10.4 mm±1.5 mm。根据形态学、生长特征及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冠突散囊菌,并命名菌株Ec-12。粗分离的菌株Ec-12上清在pH近中性条件产生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稳定好。经电镜观察可见粗分离菌株Ec-12上清导致鼠伤寒沙门菌的菌体变形,表层粗糙等抑菌现象。并明显降低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提高小鼠绒毛的完整度和增加黏液蛋白的分泌(P<0.05),减少结肠细胞的凋亡(P<0.05),抑制鼠伤寒沙门菌对小鼠的危害。冠突散囊菌Ec-12菌株上清作用于鼠胃肠道内的鼠伤寒沙门菌,破坏了鼠伤寒沙门菌结构完整性,同时又作用于鼠的肠道,提高肠绒毛完整性,促进结肠黏液蛋白的分泌,减少结肠细胞的凋亡,进而降低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腹泻及死亡,它具备一定益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上清 伤寒沙门菌 抑制
下载PDF
2020-2022年湖南省鼠类钩端螺旋体病监测与菌株分型
18
作者 邱海燕 肖明霞 张翠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湖南省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宿主动物鼠类的流行病学概况及分离菌株血清学和MLST基因型特征。方法2020-2022年在湖南省湘潭、涟源、双峰及浏阳4个钩体病监测点,开展鼠种构成调查、钩体分离培养、菌株鉴定工作。采用暗视野显微... 目的初步了解湖南省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宿主动物鼠类的流行病学概况及分离菌株血清学和MLST基因型特征。方法2020-2022年在湖南省湘潭、涟源、双峰及浏阳4个钩体病监测点,开展鼠种构成调查、钩体分离培养、菌株鉴定工作。采用暗视野显微凝集试验(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MAT)对分离菌株开展血清群鉴定。利用MLST(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方法开展基因分型分析,分别对7个位点(glmU、pntA、sucA、tpiA、pfkB、mreA和caiB)进行普通PCR扩增、测序、序列分析。结果4个湖南钩体病监测点共捕啮齿类和食虫目动物461只,平均鼠密度为2.52%,共分离菌株56株,来源于黑线姬鼠、黄胸鼠和鼩鼱3个种类,钩体分离率是12.15%。湖南省4个监测点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占88.72%。经MAT鉴定显示:56株湖南钩体分离株隶属于黄疸出血群和澳洲群两个血清群,黄疸出血群为当地主要流行血清群,占94.64%。MLST分型结果显示:56株湖南省分离株ST型别包括ST1、ST128和ST1053个基因型,其中ST1(57.14%)和ST128(37.50%)为湖南主要流行ST型。利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显示:56株菌株被分为3个不同Clades,分别对应3个不同ST型,ST型分布在不同动物种类和地域上呈现明显差异。结论黄疸出血群、ST1和ST128为湖南省主要流行型别,初步了解湖南省钩端螺旋体病鼠类动物流行病学概况及流行菌株分子分型特征,对湖南省钩体病的防控和疫苗制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血清群 MLST
下载PDF
余庆县2011—2022年农区鼠种组成与种群数量变化
19
作者 秦治勇 白智江 杨再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探讨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农区鼠类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对贵州省余庆县2011—2022年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鼠情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捕获的3492只样本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10种,即黑... 探讨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农区鼠类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对贵州省余庆县2011—2022年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鼠情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捕获的3492只样本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10种,即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高山姬鼠、社鼠、针毛鼠、白腹鼠、红耳巢鼠、鼩鼱。住宅区鼠种种类有3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8.57%;稻田区、早作区鼠种种类有10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平均占总鼠数的83.42%。不同时期鼠种组成明显不同,住宅区褐家鼠、稻田区和早作区黑线姬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与当地1986—2010年相比,鼠类种群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总平均捕获率为4.79%,其中,住宅区、稻田区、早作区平均捕获率分别为0.24%、6.35%、5.48%。不同年度、月份、季节鼠类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种类 种组成 种群数量 变化规律 余庆县
下载PDF
辐射复合不同减压负荷暴露致大鼠急性损伤的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
20
作者 刘敏 刘光盛 +3 位作者 王杨凯 陈锐勇 何颖 吴文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28,共6页
目的观察特定辐射剂量复合减压暴露致大鼠损伤的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8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9)、单纯辐射组(n=18)、辐射+低负荷减压组(n=18)、辐射+中负荷减压组(n=18)和辐射+高负荷减压组(n=18)。除空白对照组外,... 目的观察特定辐射剂量复合减压暴露致大鼠损伤的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8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9)、单纯辐射组(n=18)、辐射+低负荷减压组(n=18)、辐射+中负荷减压组(n=18)和辐射+高负荷减压组(n=18)。除空白对照组外,大鼠接受4Gy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然后进行快速上浮脱险实验,高气压暴露方案分别为在水下57m停留30min、45min或60min后(30±5)s内减至常压,单纯辐射组不进行高气压暴露。出舱后0.5h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和死亡情况,分别于3h和72h取血(腹主动脉)和肺组织,分析肺湿/干重比(W/D)、肺组织病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栓素B2(TXB2)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辐射组比较,辐射+低负荷减压组大鼠伤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中负荷减压组和辐射+高负荷减压组大鼠伤死率均明显增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减压结束后3h肺W/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结束后72h肺W/D均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辐射组大鼠肺间质轻度水肿;辐射+低负荷减压组大鼠肺组织水肿明显,肺泡腔内可见少量红细胞渗出;辐射+中负荷减压组和辐射+高负荷减压组大鼠肺组织水肿、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更为严重。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辐射组比较,各辐射+减压组血清IL-1β、IL-6、TNF-α、MDA、NO、ICAM-1、TXB2水平均升高(P<0.05),SOD活性均降低(P<0.05);与辐射+低负荷减压组比较,辐射+中负荷减压组和辐射+高负荷减压组大鼠血清IL-1β、IL-6、MDA、ICAM-1、TXB2水平均增高(P<0.05),SOD活性均降低(P<0.05);除空白对照组外,与减压结束后3h比较,各组大鼠减压结束后72 h血清IL-1β、IL-6、TNF-α、MDA、NO、ICAM-1、TXB2水平均降低(P<0.05),SOD活性均增强(P<0.05)。结论高减压负荷可致辐照+高气压暴露的大鼠伤死率增高,辐射和减压复合损伤效应的潜在机制可能与炎症、免疫应激、氧化损伤、血管舒缩活性和凝血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减压病 复合伤 大鼠 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