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6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个绵羊品种DLK1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1
作者 孟泉禄 张明军 +4 位作者 史金平 付玲娟 刘婷 张全伟 成述儒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3-238,共6页
为挖掘与绵羊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基因,探究DLK1多态性与绵羊生长性能之间的关联性。以240头不同品种绵羊(甘肃高山细毛羊、蒙古羊、藏绵羊和小尾寒羊各50头,滩羊40头)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不同品种各年龄段绵羊生长性能指标;采集绵... 为挖掘与绵羊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基因,探究DLK1多态性与绵羊生长性能之间的关联性。以240头不同品种绵羊(甘肃高山细毛羊、蒙古羊、藏绵羊和小尾寒羊各50头,滩羊40头)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不同品种各年龄段绵羊生长性能指标;采集绵羊血液,提取DNA,运用PCR-SSCP方法结合DNA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品种绵羊DLK1基因多态性;SPSS 20.0软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各绵羊品种不同年龄段生长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绵羊DLK1基因均具有多态性,其中共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A和B)和3种基因型(AA、AB和BB),优势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别为B和AB;DLK1基因第5内含子30412 bp处发生G→A单个碱基突变;G30412A突变位点与绵羊1月龄和3月龄的体质量和胸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BB基因型个体表型优于AA基因型个体,突变位点与绵羊体长和体高无相关性(P>0.05)。总之,不同品种绵羊DLK1基因均存在第5内含子上G30412A突变位点,该位点显著影响绵羊1,3月龄的体质量和胸围,其可作为选择甘肃地方绵羊品种生产性状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生长性状 DLK1基因 多态性 PCR-SSCP
下载PDF
绵羊iNOS基因突变与布鲁杆菌侵染率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何营 徐杰 +4 位作者 周永顺 韩凯 李刚 陈福龙 高剑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2,共9页
探究绵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多态性与布鲁菌易感性的关系。使用虎红平板血清凝集试验检测哈萨克羊布鲁菌患病情况。参考GenBank中绵羊iNOS基因序列,针对其15、16、17外显子及其邻近内含子片段设计引物,PCR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 探究绵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多态性与布鲁菌易感性的关系。使用虎红平板血清凝集试验检测哈萨克羊布鲁菌患病情况。参考GenBank中绵羊iNOS基因序列,针对其15、16、17外显子及其邻近内含子片段设计引物,PCR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采用SSCP凝胶电泳检测不同基因型分型,DNA测序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其SNPs与哈萨克羊布鲁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经检测发现阳性羊数67只,占比29.00%。在哈萨克羊iNOS基因的exon 15片段上有F15-C29002T和F15-G29076A两个多态位点。在exon 16片段上有F16-A30045G位点。在exon 17片段上有F17-T31213G位点。卡方检验表明,F15-C29002T和F15-G29076A多态位点与布鲁菌易感性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F16-A30045G和F17-T31213G多态位点与布鲁菌易感性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哈萨克羊iNOS基因F15-C29002T和F15-G29076A与布鲁菌易感性没有相关性,F16-A30045G和F17-T31213G与布鲁菌易感性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羊 INOS基因 PCR-SSCP SNPs 布鲁菌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PIK3CA基因突变与AKT1/2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蒋健坤 莫维光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PIK3CA基因第9、20外显子点突变率及其与AKT1/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和SSCP-PCR(单链构象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42例结直肠癌组织AKT1/2蛋白表达情况和PIK3CA基因第9、20外显子突变...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PIK3CA基因第9、20外显子点突变率及其与AKT1/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和SSCP-PCR(单链构象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42例结直肠癌组织AKT1/2蛋白表达情况和PIK3CA基因第9、20外显子突变情况,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大肠黏膜作对照。结果AKT1/2蛋白在PIK3CA基因突变组中比无突变对照组有更高表达(P<0.05);AKT1/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P<0.05);AKT1/2蛋白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浸润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14.3%(6/42)的结直肠癌存在PIK3CA基因突变;PIK3CA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突变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P<0.05)。PIK3CA基因突变与AKT1/2蛋白阳性表达低度相关。结论PIK3CA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存在高频率突变,该基因的突变导致AKT1/2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在结直肠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PIK3CA基因 AKT1/2 sscp-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人恶性胸膜间皮瘤组织中K-ras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4
作者 刘如爱 杨雪倩 +3 位作者 王播勇 梅雯 周静华 熊伟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3-49,共7页
目的:探究云南省大姚县青石棉污染区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患者组织K-ras基因点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PCR-DNA测序技术联合检测59例MPM患者和13例非MPM患者胸膜间皮组织中K-ras基因密码子12、13和61的... 目的:探究云南省大姚县青石棉污染区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患者组织K-ras基因点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PCR-DNA测序技术联合检测59例MPM患者和13例非MPM患者胸膜间皮组织中K-ras基因密码子12、13和61的点突变情况。结果:59例MPM患者和13例非MPM患者胸膜间皮组织中均没有发生K-ras基因点突变,K-ras基因点突变的检出率为0.0%。结论:云南省大姚县青石棉污染区MPM患者组织K-ras基因突变型的比例较低,提示K-ras原癌基因点突变在此地区MPM的诱导发生中并不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膜间皮瘤 K-RAS基因 点突变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下载PDF
猪PIGR基因多态性分析
5
作者 张言雷 薛亚琴 孙奴奴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9期85-88,共4页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员,在机体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以40个晋汾白猪、40个新山西黑猪、30个杜洛克×晋汾白猪、23个大白×晋汾白猪的猪耳基因组DNA为实验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对PIGR基...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员,在机体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以40个晋汾白猪、40个新山西黑猪、30个杜洛克×晋汾白猪、23个大白×晋汾白猪的猪耳基因组DNA为实验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对PIGR基因多态性位点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IGR基因在晋汾白猪、新山西黑猪、杜洛克×晋汾白猪中有2种基因型:AA、AG,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在大白×晋汾白猪中有一种基因型:AA。应用SAS8.1进行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显示PIGR基因多态位点在晋汾白猪、新山西黑猪、杜洛克×晋汾白猪、大白×晋汾白猪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070,P<0.01)。本试验为发现减轻仔猪腹泻的优势基因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R基因 PCR-SSCP
下载PDF
大肠癌p53基因突变及p16基因缺失检测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刘坤平 钟瑛 莫鉴锋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5-486,共2页
目的 探讨本地区散发性大肠癌p5 3、p16基因改变特点及与p5 3、p16蛋白表达、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SSCP -PCR检测p5 3基因突变、p16基因缺失 ,免疫组化检测p5 3,p16蛋白表达。结果 p16基因缺失率 48%(19/ 40例 ) ,未见突变 ,p1... 目的 探讨本地区散发性大肠癌p5 3、p16基因改变特点及与p5 3、p16蛋白表达、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SSCP -PCR检测p5 3基因突变、p16基因缺失 ,免疫组化检测p5 3,p16蛋白表达。结果 p16基因缺失率 48%(19/ 40例 ) ,未见突变 ,p16蛋白缺失率为 5 5 % (2 2 / 40例 )。p5 3基因突变率 30 %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6 8% (2 7/ 40例 )。组织学分级Ⅱ ,Ⅲ级p16基因缺失率明显高于Ⅰ级 (P <0 0 1) ,临床分期D期p5 3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B ,C期 (P <0 0 5 )。结论 p16基因缺失、p5 3基因突变与大肠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sscp-pcr P16基因缺失 P53基因突变
下载PDF
p53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突变研究
7
作者 宋毅 王炼 +1 位作者 黄光琦 袁淑兰 《四川肿瘤防治》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为探讨 p53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 ,对p53基因第7,8外显子突变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在37例甲状腺癌中有11例在第7.8外显子发生突变 ,突变率为29.9 %。p53... 目的 :为探讨 p53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 ,对p53基因第7,8外显子突变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在37例甲状腺癌中有11例在第7.8外显子发生突变 ,突变率为29.9 %。p53基因突变在复发的患者中显著高于未复发的患者 ;p53基因突变与转移、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状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基因突变 甲状腺癌 sscp-pcr
下载PDF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87
8
作者 张洪勋 王晓谊 齐鸿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88-995,共8页
微生物培养及显微技术作为鉴定微生物种群的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环境中大多数微生物处于“存活但不能培养”的状态。因此 ,不依赖于微生物培养的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正被广泛地用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主要介绍了荧光技术 ,... 微生物培养及显微技术作为鉴定微生物种群的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环境中大多数微生物处于“存活但不能培养”的状态。因此 ,不依赖于微生物培养的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正被广泛地用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主要介绍了荧光技术 ,基于 PCR的分析技术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态学 研究方法 显微技术 微生物培养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方法 PCR PLFA
下载PDF
猪Pit-1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庞瑾 李宏滨 +1 位作者 郑友民 杜立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1-535,共5页
选取7个中国地方猪种和3 个国外引入猪种共473 头,应用PCR SSCP技术在7 个中国地方猪种中检测到1个Pit 1基因第4外显子上的突变;应用PCR RFLP技术在3个国外引入猪种中,扩增长度为1 747 bp的片段中检测到1个RsaⅠ限制性内切酶的多态酶切... 选取7个中国地方猪种和3 个国外引入猪种共473 头,应用PCR SSCP技术在7 个中国地方猪种中检测到1个Pit 1基因第4外显子上的突变;应用PCR RFLP技术在3个国外引入猪种中,扩增长度为1 747 bp的片段中检测到1个RsaⅠ限制性内切酶的多态酶切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外显子4上的突变,在7个中国地方猪种中是A型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占优势。其中沂蒙黑猪和巴马小型猪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北京黑猪、沂蒙黑猪、巴马小型猪、滇南小耳猪和香猪处于中度多态。RsaⅠ酶切多态位点的突变在3个国外引入猪种中也是A型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占优势。其中大白猪和杜洛克猪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3 个国外引入猪种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中度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dy-Weinberg平衡 多态性研究 PCR-SSCP技术 PCR-RFLP技术 中国地方猪种 基因型频率 巴马小型猪 限制性内切酶 多态信息含量 等位基因 沂蒙黑猪 遗传多态性 酶切位点 分析结果 北京黑猪 多态位点 杜洛克猪 外显子 Rsa
下载PDF
绵羊线粒体DNA控制区5’端序列PCR-SSCP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赵兴波 储明星 +2 位作者 李宁 龚国春 吴常信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5-228,共4页
通过绵羊线粒体DNA控制区左功能域(5’端序列)PCR-SSCP和序列分析,发现小尾寒 羊、乌珠穆沁羊、湖羊、萨福克羊和夏洛来羊以及多赛特公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家系共202只绵羊 可归纳为两种类型:突变型和野生型,提示现代... 通过绵羊线粒体DNA控制区左功能域(5’端序列)PCR-SSCP和序列分析,发现小尾寒 羊、乌珠穆沁羊、湖羊、萨福克羊和夏洛来羊以及多赛特公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家系共202只绵羊 可归纳为两种类型:突变型和野生型,提示现代绵羊品种在起源上存在两种主要的进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线粒体DNA PCR-SSCP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哈萨克绵羊MC1R和ASIP基因多态性及表达量与被毛颜色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洪涛 曾献存 +7 位作者 张文祥 赵海璇 惠文巧 刘钢 罗燕 班谦 赵宗胜 贾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6-375,共10页
旨在探究黑色素皮质受体-1基因(MC1R)和刺鼠基因(ASIP)多态性及其mRNA的表达量与哈萨克绵羊被毛颜色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168只哈萨克绵羊(62只黑色被毛,56只白色被毛及50只棕色被毛)的MC1R和ASIP基因的多态... 旨在探究黑色素皮质受体-1基因(MC1R)和刺鼠基因(ASIP)多态性及其mRNA的表达量与哈萨克绵羊被毛颜色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168只哈萨克绵羊(62只黑色被毛,56只白色被毛及50只棕色被毛)的MC1R和ASIP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突变位点与不同毛色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3种毛色皮肤组织中这2个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基因的表达量与不同毛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C1R基因的多态位点(P.M73K)与被毛颜色极显著的相关(P<0.01);ASIP基因的多态位点与被毛颜色没有相关性(P>0.05)。实时定量PCR检测黑色被毛中MC1R基因的表达量与白色被毛中差异极显著(P<0.01),与棕色被毛差异显著(P<0.05),ASIP基因的表达量在不同颜色被毛中没有显著差异(P>0.05)。该研究初步表明,MC1R基因是影响哈萨克绵羊被毛颜色的主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绵羊 MC1R ASIP 被毛颜色 PCR-SSCP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基因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雪 许尚忠 +2 位作者 任红艳 张英汉 陈金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45-1249,共5页
采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分析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I)基因5′侧翼区、第5外显子、第2外显子在南阳牛、鲁西牛、中国西门塔尔牛3个牛品种中的遗传多态。结果表明在IGF-I基因的5′侧翼区、第5外显子上未发现PCR-SSCP或PCR-RFLP遗... 采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分析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I)基因5′侧翼区、第5外显子、第2外显子在南阳牛、鲁西牛、中国西门塔尔牛3个牛品种中的遗传多态。结果表明在IGF-I基因的5′侧翼区、第5外显子上未发现PCR-SSCP或PCR-RFLP遗传多态;在第2外显子中发现PCR-SSCP多态,有3种基因型AA型、AB型、BB型。对第2外显子的多态片段测序分析表明:在35 bp处有碱基A→G的突变,248 bp处有碱基C→T的突变,256 bp处有碱基A→G的突变;35 bp、248 bp的碱基突变都是无义突变,而256 bp处碱基A→G的突变为有义突变,使谷氨酸变为甘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I 遗传变异 PCR-SSCP PCR-RFLP
下载PDF
布鲁氏菌PCR鉴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钟旗 易新萍 +6 位作者 李博 吴冬玲 刘丽娅 叶锋 闫晶华 李金平 王力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采用PCR、PCR-SSCP方法对布鲁氏菌进行快速鉴定,并对其种、型鉴别。方法分析已发表布鲁氏菌属、种、型基因序列,寻找出不同布鲁氏菌的种、型特异性碱基分布规律,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于布鲁氏菌属、种、型的鉴定;根据聚合酶链反应-单... 目的采用PCR、PCR-SSCP方法对布鲁氏菌进行快速鉴定,并对其种、型鉴别。方法分析已发表布鲁氏菌属、种、型基因序列,寻找出不同布鲁氏菌的种、型特异性碱基分布规律,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于布鲁氏菌属、种、型的鉴定;根据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原理,建立PCR-SSCP方法,用于区分牛种A19疫苗株与其他型布鲁氏菌。结果所建立的PCR方法能高效、准确鉴定出布鲁氏菌,并能对其种、型进行区分;PCR-SSCP方法可将A19疫苗株从其他型布鲁氏菌中区分出来。结论利用PCR、PCR-SSCP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布鲁氏菌属、种、型以及疫苗株A19的鉴别,且简便、可靠,便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鉴定 PCR PCR-SSCP
下载PDF
猪雌激素受体基因(ESR)点突变的PCR-SSCP检测 被引量:26
14
作者 姜运良 李宁 +1 位作者 习欠云 吴常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4-216,共3页
雌激素受体基因(ESR)是控制猪高产仔数的主效基因之一,具有明显的基因效应:BB型比AA型母猪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高出1 40~3 37和0 63~3 58头,是目前商品猪育种和生产中重点检测的主要基因之一。常规采用PCR -RFLPs方法区分该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ESR)是控制猪高产仔数的主效基因之一,具有明显的基因效应:BB型比AA型母猪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高出1 40~3 37和0 63~3 58头,是目前商品猪育种和生产中重点检测的主要基因之一。常规采用PCR -RFLPs方法区分该基因由点突变造成的3种不同的基因型。本研究建立1种基于PCR的SSCP(single-strand e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方法对猪ESR该位置的点突变进行检测,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和不需要酶切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R基因 点突变 PCR-SSCP 雌激素受体基因
下载PDF
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与鸡肉品质性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叶满红 文杰 +4 位作者 曹红鹤 李宏滨 陈继兰 赵桂苹 郑麦青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6-532,共7页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A-FABP基因在北京油鸡、矮脚鸡、泰和乌骨鸡、崇仁麻鸡、鹿苑鸡、霞烟鸡等6个地方品种鸡和AA肉鸡中的多态性,发现的3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测序分析表明:多态位点的...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A-FABP基因在北京油鸡、矮脚鸡、泰和乌骨鸡、崇仁麻鸡、鹿苑鸡、霞烟鸡等6个地方品种鸡和AA肉鸡中的多态性,发现的3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测序分析表明:多态位点的产生分别是由碱基C→T、G→A以及C→T的变异引起的。在北京油鸡、矮脚鸡群体中对各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体重、肌内脂肪、腹脂率等脂肪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间在部分肉品质相关性状上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ABP基因 PCR-SSCP
下载PDF
p73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黄立军 王云杰 +2 位作者 崔大祥 刘锟 程庆书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p73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40例肺癌及其癌旁肺组织中p73基因的表达程度;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肺癌与癌旁组织中p73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①定量RT-PCR... 目的:探讨p73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40例肺癌及其癌旁肺组织中p73基因的表达程度;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肺癌与癌旁组织中p73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①定量RT-PCR检出p73基因在24例肺癌中呈中高表达,在癌旁组织中未检出高表达。p73基因在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19例中高分化标本中检出9例呈中高表达,在21例低分化标本中检出15例呈中高表达,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p73基因表达程度在15例肺癌Ⅰ~Ⅱ期标本检出 9例呈中高表达,25例Ⅲ~Ⅳ期标本中检出15例呈中高表达,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②等位基因表达分析示p73基因在12例杂合标本肺癌组织中10例存在G/C:A/T双等位基因表达,在癌旁组织中皆为G/C表达,未见A/T表达。③PCR-SSCP未检出p73基因突变。结论:p73基因mRNA的表达可能与肺癌分化程度有关,与临床分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73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杂合性分析
下载PDF
催乳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多态性及其与济宁青山羊高繁殖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张跟喜 储明星 +2 位作者 王金玉 方丽 叶素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9-336,共8页
设计5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外显子10及部分3′非翻译区在高繁殖力山羊品种(济宁青山羊)和低繁殖力山羊品种(辽宁绒山羊、波尔山羊和安哥拉山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济... 设计5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外显子10及部分3′非翻译区在高繁殖力山羊品种(济宁青山羊)和低繁殖力山羊品种(辽宁绒山羊、波尔山羊和安哥拉山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济宁青山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首次拼接出的山羊PRLR基因外显子10及部分3′非翻译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118bp,与已公布的绵羊、牛、人PRLR基因mRNA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33%、93.92%、74.52%,与已公布的羊驼PRLR基因部分序列的同源性为78.29%。引物P1、P2与P4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其余2对引物的扩增片段不存在多态性。对于P1扩增片段,在济宁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中检测到AA型和AB型,在安哥拉山羊中检测到AA型和AC型,在波尔山羊中只检测到AA型;克隆测序表明AB型与AA型相比有两处突变(186G→A和220T→C),分别导致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胺、亮氨酸变为脯氨酸;AC型与AA型相比有1处突变(140A→G),该突变没有导致氨基酸变化;济宁青山羊AA和AB基因型之间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P2扩增片段,在济宁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波尔山羊中都检测到DD型和DE型,而在安哥拉山羊中只检测到DD型;克隆测序表明DE型和DD型相比有两处突变(52G→A和122G→A),其中122bp处的突变导致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甘氨酸;济宁青山羊DD和DE基因型之间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P4扩增片段,在济宁青山羊中检测到FF型和FG型,在辽宁绒山羊中检测到FF型和GG型,在波尔山羊中只检测到FF型,在安哥拉山羊中检测到FF型、FG型和GG型;克隆测序表明GG型和FF型相比在扩增片段的143bp处发生1处碱基突变(A→G),并导致氨基酸由蛋氨酸变为缬氨酸;FG基因型济宁青山羊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比FF基因型的多0.76只(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PRLR基因可能是控制济宁青山羊多胎性能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高繁殖力 催乳素受体基因 PCR-SSCP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山羊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杨河 王凭青 +5 位作者 杨力 储明星 张宝云 邓腊梅 谭颖 樊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8,共7页
本研究采用候选基因法对与繁殖性能有关的遗传标记进行筛选,旨在为山羊高产仔数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确切的遗传依据。参考牛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基因序列设计4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 本研究采用候选基因法对与繁殖性能有关的遗传标记进行筛选,旨在为山羊高产仔数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确切的遗传依据。参考牛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基因序列设计4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GnRHR基因在波尔山羊以及我国西南地区9个地方山羊品种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同时在川东白山羊、古蔺马羊和贵州白山羊3个群体中研究该基因多态性与山羊产仔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4对引物中只有引物P1扩增片段检测出多态性。对于P1的扩增片段,在不同的山羊品种中检测到AA、GG和AG 3种基因型,测序分析表明GG与AA型相比有一处单碱基突变(154G→A)。AA基因型个体在3个群体中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都显著高于GG和AG基因型个体(P<0.05),GA基因型个体在古蔺马羊中的产羔数显著高于GG型个体(P<0.05),而在其它2个品种中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山羊GnRHR基因的突变与其繁殖性能有关,可能是影响山羊繁殖率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繁殖力 GnRHR基因 PCR—SSCP
下载PDF
PCR-RFLP和PCR-SSCP技术对常见食源性感染致病菌23S rDNA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洪帮兴 江丽芳 +3 位作者 胡玉山 方丹云 晏辉钧 侯红斌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PCR RFLP和PCR SSCP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鉴定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细菌 2 3SrDNA基因作为靶基因 ,设计合适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 ,对 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扩增产物的酶切片段进行RFLP和SSCP分析。结果 通用... 目的 探讨应用PCR RFLP和PCR SSCP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鉴定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细菌 2 3SrDNA基因作为靶基因 ,设计合适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 ,对 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扩增产物的酶切片段进行RFLP和SSCP分析。结果 通用引物可以扩增出 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的 2 3SrDNA基因 ,HpaⅡ酶切产物的RFLP分析表明 ,不同种属的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的RFLP图谱 ;SSCP分析表明 ,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SSCP图谱变异性更大 ,不利于种属间鉴别 ,但有利于种内的鉴定。结论 运用PCR RFLP和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 PCR-RFLP PCR-SSCP技术 RDNA基因 鉴定 通用引物 酶切 种属 扩增产物
下载PDF
秦川牛GHR基因SNPs及其与生长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赵高锋 陈宏 +5 位作者 雷初朝 张春雷 张丽 蓝贤勇 房兴堂 康湘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9-323,共5页
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136头秦川牛GHR基因第10外显子多态性,所研究的秦川牛群体GHR基因该座位存在多态性,发现了A、B、C3个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依次为0.5956、0.2905、0.1140,并且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对纯合基因型个体... 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136头秦川牛GHR基因第10外显子多态性,所研究的秦川牛群体GHR基因该座位存在多态性,发现了A、B、C3个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依次为0.5956、0.2905、0.1140,并且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对纯合基因型个体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该座位存在两个突变位点。通过构建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分析了生长激素受体基因与生长性状的关系,表明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AB基因型效应在部分生长性状上高于其他基因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提示GHR基因有可能作为秦川牛生长性状的侯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PCR-SSCP 生长激素受体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