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P-AES法测定丹参中的镉和铅 被引量:24
1
作者 赵爱红 王建华 +2 位作者 宋志刚 樊广华 刘春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37-2139,共3页
建立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丹参中重金属元素Cd和Pb的方法,比较了干灰化法和湿化法两种样品处理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山东一些地区丹参中的Cd和Pb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 建立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丹参中重金属元素Cd和Pb的方法,比较了干灰化法和湿化法两种样品处理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山东一些地区丹参中的Cd和Pb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丹参中的Cd和Pb,最低检出限(DL)分别为1.92和1.07 n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14%和1.83%;回收率分别为103.05%和96.24%。利用湿法消解样品,精密度好,回收率高,优于干灰化法。干灰化法适合测定丹参中Pb,但不适合测定Cd,其回收率仅为0.1%。用湿法消解样品,测定不同产地丹参的Cd和Pb含量,结果表明:所测地区丹参的Cd,Pb含量大大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规定的中药材重金属含量标准,符合GAP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丹参
下载PDF
云南丽江丹参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义平 陈鸿雁 +3 位作者 程伟贤 冯宇 唐智杰 杨丽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研究云南丽江丹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丹参提取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1)阿魏酸;(2)对羟基苯甲酸;(3)原儿茶醛;(4)丹参素;... 目的:研究云南丽江丹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丹参提取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1)阿魏酸;(2)对羟基苯甲酸;(3)原儿茶醛;(4)丹参素;(5)乌索酸;(6)6,7-二甲氧基-5,4’-二羟基黄酮醇-3-O-葡萄糖苷;(7)鼠尾草酚;(8)丹参酮ⅡA;(9)丹参酮Ⅰ;(10)5,6-脱氢柳杉酚;(11)隐丹参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化学成分 分离提纯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小鼠鼠尾表皮细胞分化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健 李东宁 +4 位作者 阎铁夫 何晓南 许薇 杨力 王莉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5-77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丹参注射液对小鼠鼠尾表皮颗粒层形成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丹参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小鼠鼠尾鳞片表皮实验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以丹参注射液或甲氨喋呤腹腔注射,观察其对鼠尾表皮颗粒层细胞生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丹参注射液对小鼠鼠尾表皮颗粒层形成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丹参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小鼠鼠尾鳞片表皮实验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以丹参注射液或甲氨喋呤腹腔注射,观察其对鼠尾表皮颗粒层细胞生成的影响;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4(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丹参治疗组可显著促进小鼠鼠尾表皮颗粒层细胞的形成,显著降低小鼠血清TNF-α,IL-2和IFN-γ的水平(P<0.01),其中高剂量组与MTX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治疗组可显著升高小鼠血清IL-4的水平,与MTX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可能通过调节Thl/Th2细胞因子动态平衡促进小鼠鼠尾表皮颗粒层细胞形成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银屑病 细胞因子Th1 TH2
原文传递
丹参诱导pαMHC-EGFP小鼠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于艳秋 李昆 +3 位作者 卢晓梅 金玉楠 云伟 杜莉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对pαMHC-EGFP小鼠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悬浮法,从拟胚体形成的第4、5、6、7d起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诱导pαMHC-EGFP小鼠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计数第8、9、10、11、12... 目的:观察丹参对pαMHC-EGFP小鼠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悬浮法,从拟胚体形成的第4、5、6、7d起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诱导pαMHC-EGFP小鼠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计数第8、9、10、11、12d心肌细胞的分化率。用RT-PCR方法检测分化的心肌细胞αMHC、Anf、MLC2v基因的表达。结果:10、30、50、70mg/ml丹参在拟胚体形成的第10、11、12d均可明显提高心肌细胞的分化率(P<0.01)。RT-PCR结果αMHC、Anf、MLC2v基因在分化的心肌细胞中表达。结论:丹参可以体外提高pαMHC-EGFP小鼠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胚胎干细胞 心肌细胞 分化
下载PDF
甘西鼠尾草和丹参注射液抗大鼠脑缺血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志勇 程体娟 +1 位作者 高丽萍 刘国卿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 :比较甘西鼠尾草和丹参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MCAO)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 ,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定脑梗塞的体积 ,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在两种药物间进行比较。结果 :... 目的 :比较甘西鼠尾草和丹参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MCAO)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 ,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定脑梗塞的体积 ,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在两种药物间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药物 (6和 12 g/kg)均能明显减少大脑中动脉阻断所致的脑梗塞范围 ,降低大鼠低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 ,两种药物对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甘西鼠尾草提取物和丹参注射液可以明显缩小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 ,并能改善全血粘度等多个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用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 丹参注射液 大鼠 脑缺血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效应 被引量:8
6
作者 冯玲玲 范美华 周吉源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5-27,39,共4页
以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的幼叶、茎、叶柄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2,4-D、NAA、KT、ZT、6-BA及其组合的MS固体培养基上,结果发现单独使用四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均有愈伤组织产生;最佳组合的诱导培养基为MS+2,4-D0.5mg... 以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的幼叶、茎、叶柄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2,4-D、NAA、KT、ZT、6-BA及其组合的MS固体培养基上,结果发现单独使用四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均有愈伤组织产生;最佳组合的诱导培养基为MS+2,4-D0.5mg/L+6-BA1.0mg/L。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黑暗和光照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增殖呈"S"型,且生长周期均为3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诱导 增殖 丹参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RF滑膜细胞VEGF mRNA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清春 储永良 +2 位作者 接力刚 沈鹰 王捷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行关节腔镜手术取R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消化分离滑膜细胞进行分组培养。对照组:含9.0 g/L氯化钠注射液+100 ml/L胎牛血清的...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行关节腔镜手术取R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消化分离滑膜细胞进行分组培养。对照组:含9.0 g/L氯化钠注射液+100 ml/L胎牛血清的达氏修正依氏培养基(DMEM)培养;复方丹参低剂量组:1.5μg/ml复方丹参+100 m 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复方丹参高剂量组:150μg/m l复方丹参+100 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VEGF mRNA的表达。结果:复方丹参高低剂量组VEGFmRNA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以下调RA患者滑膜下细胞VEGF mRNA表达水平,从而可以通过抑制VEGF表达减轻滑膜血管翳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小鼠鼠尾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健 王国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索丹参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及量效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鼠尾鳞片表皮实验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以丹参注射液或甲氨喋呤腹腔注射,观察其对鼠尾表皮颗粒细胞生成的作用;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mg/10g体... 目的探索丹参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及量效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鼠尾鳞片表皮实验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以丹参注射液或甲氨喋呤腹腔注射,观察其对鼠尾表皮颗粒细胞生成的作用;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mg/10g体重);并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结果中、高剂量丹参注射液组和MTX组可显著促进小鼠鼠尾表皮颗粒层细胞的形成并抑制血清TNF-α,IL-2,IFN-γ,sE-selectin的表达,中、高剂量组与MTX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剂量组仅促进表皮颗粒层细胞形成并抑制sE-selectin的表达,与MTX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各组均对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无影响,MTX组可降低小鼠脾指数,显著降低小鼠胸腺指数。结论丹参注射液可能通过阻断多个发病环节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Γ 小鼠
下载PDF
复方丹参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沈为林 卢寿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473-475,共3页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5 2例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 (治疗组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 ,在病程第 3~ 5日时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16~ 2 0 m l(加入液体中静滴 ) ,每日 1次 ,连用2 1日 ,后改为口服复方丹参...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5 2例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 (治疗组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 ,在病程第 3~ 5日时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16~ 2 0 m l(加入液体中静滴 ) ,每日 1次 ,连用2 1日 ,后改为口服复方丹参片 2片 ,每日 3次 ;同期西药常规治疗的 5 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 94 .2 3 %和 80 .3 9% ,P<0 .0 1) ;并且治疗组在促进颅内血肿吸收、消除脑水肿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 P均 <0 .0 1)。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辅以复方丹参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复方丹参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药物干预对6-羟基多巴胺制作帕金森病大鼠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耀 包仕尧 +1 位作者 罗蔚锋 张志琳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675-677,共3页
目的 研究古拉定、川芎嗪、丹参对 6-羟基多巴胺 ( 6-OHDA)制作帕金森病 (PD)大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6-OHDA注入大鼠黑质 ,观察损伤组、古拉定治疗组 ( 12mg/kg·d-1,ip)、川芎嗪治疗组 ( 5 0mg/kg·d-1,ip)、丹参治疗组 ( ... 目的 研究古拉定、川芎嗪、丹参对 6-羟基多巴胺 ( 6-OHDA)制作帕金森病 (PD)大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6-OHDA注入大鼠黑质 ,观察损伤组、古拉定治疗组 ( 12mg/kg·d-1,ip)、川芎嗪治疗组 ( 5 0mg/kg·d-1,ip)、丹参治疗组 ( 2 .5mg/kg·d-1,ip) 14d后的PD模型成功率 ,用阿朴吗啡 (APO)诱发的旋转行为 ( >5r/min)表示PD模型成功。结果 单纯损伤组和 3个治疗组表现明显的APO诱发的旋转行为 ( >5r/min) ,其模型成功率无统计差异 (P >0 .0 5 )。结论 古拉定、川芎嗪、丹参不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干预 6-羟基多巴胺 制作 帕金森病 大鼠 成功率
下载PDF
丹参赤霉素刺激转录基因SmGAST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强毅 王喆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70,共7页
通过对丹参EST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发现一条与GAST基因家族同源性较高的基因序列(CV163373),采用RT-PCR方法从丹参中克隆得到该基因,命名为SmGAST.该基因cDNA序列长406 bp,包含一个303 bp的ORF,编码100个氨基酸残基,推测为GAST基因家... 通过对丹参EST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发现一条与GAST基因家族同源性较高的基因序列(CV163373),采用RT-PCR方法从丹参中克隆得到该基因,命名为SmGAST.该基因cDNA序列长406 bp,包含一个303 bp的ORF,编码100个氨基酸残基,推测为GAST基因家族的一个新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mGAST所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10.5473 kD,理论等电点为9.01,具有信号肽,为定位于胞外的不稳定类蛋白,具有GAST基因家族所特有的功能结构域.实时定量PCR检测的结果显示,SmGAST在丹参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但主要在叶中表达,茎部的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赤霉素刺激转录基因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益气活血复方抗血栓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阮灏 胡桃红 +3 位作者 马晓娟 苗洋 李丹丹 殷惠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10-413,417,共5页
目的借助大鼠颈动脉血栓模型观察益气活血复方有效部位对血栓形成的抑制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丹参、西洋参有效部位提取、纯化后按生药量3:1比例配伍制成益气活血复方。选择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模型组(M)、阿司匹林组... 目的借助大鼠颈动脉血栓模型观察益气活血复方有效部位对血栓形成的抑制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丹参、西洋参有效部位提取、纯化后按生药量3:1比例配伍制成益气活血复方。选择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模型组(M)、阿司匹林组(A)、益气活血复方高剂量组(H)、益气活血复方低剂量组(L)。预防给药7 d后,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其他组别以FeCl3外敷颈总动脉诱导血栓形成法进行造模,继续灌胃给药21 d,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球后静脉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纤溶酶原(PLG)、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M组TXB2含量、TXB2/6-K-PGF1α比值、ET-1含量升高(P<0.05);6-K-PGF1α、PC、AT-Ⅲ、PLG含量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M组比较,H组、L组6-K-PGF1α、PC、AT-Ⅲ、PLG含量升高(P<0.05),TXB2含量、TXB2/6-K-PGF1α比值显著降低(P<0.01);A组TXB2、PLG含量、TXB2/6-K-PGF1α比值显著降低(P<0.01),6-K-PGF1α含量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M组比较,H组、L组ET-1含量虽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由丹参、西洋参3:1配伍组成的益气活血复方,对大鼠颈动脉血栓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并可能对血栓的消除起到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TXB2、升高6-K-PGF1α含量完成的;通过升高血浆PC、AT-Ⅲ含量,增强抗凝系统活性实现;与血浆PLG含量升高,增加纤溶系统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复方 丹参 西洋参 颈动脉血栓
下载PDF
高渗盐水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曼 毕旭东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393-396,399,I0002,共6页
目的本实验研究高渗盐水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高渗盐水组(HTS组)、丹参组(SM组),每组又按再灌注时间(1、3、6、12 h)分为4个亚相,每组各... 目的本实验研究高渗盐水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高渗盐水组(HTS组)、丹参组(SM组),每组又按再灌注时间(1、3、6、12 h)分为4个亚相,每组各亚相为6只。复制70%肝缺血再灌注模型(Pringle's法),测血清ALT、AST水平及肝脏组织MDA水平;常规病理及电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检测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 IR组、SM组及HTS组各时点AST、ALT、MDA及Bax水平较Sham组高,且Bcl-2表达水平较Sham组低,肝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损害明显程度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TS组及SM组各时点AST、ALT、MDA及Bax水平较同时点IR组低,且Bcl-2水平较IR组高,肝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损害明显轻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TS组各时相AST、ALT、MDA及Bax水平较同时相SM组低,且Bcl-2水平较SM组高,肝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损害明显轻于S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M与HTS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后者效果更优,HTS可以通过抑制Bax的表达,促进Bcl-2的表达水平,抑制肝细胞凋亡,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盐水 高渗 大鼠 丹参
下载PDF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丹参注射剂的“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绍英 封亮 +2 位作者 张明华 顾俊菲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375-4378,共4页
从丹参原药材到丹参注射剂制剂成型过程中,涉及工艺复杂,影响质量安全因素较多,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整体质量控制。该文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结合丹参注射剂物质基础,探讨该制剂的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以达... 从丹参原药材到丹参注射剂制剂成型过程中,涉及工艺复杂,影响质量安全因素较多,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整体质量控制。该文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结合丹参注射剂物质基础,探讨该制剂的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以达到对丹参注射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物质基础的质量控制,为丹参注射剂生产质量规范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剂 组分结构理论 物质基础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竹节参与丹参和山楂复方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琴 段丽 +6 位作者 吴利春 石晨 彭晓蔓 佘慧宇 张长城 袁丁 刘朝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532-1535,共4页
目的研究竹节参、丹参和山楂复方(ZDS)对高糖高脂所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竹节参、丹参和山楂提取物,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实验,优化竹节参、丹参和山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复方ZDS。... 目的研究竹节参、丹参和山楂复方(ZDS)对高糖高脂所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竹节参、丹参和山楂提取物,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实验,优化竹节参、丹参和山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复方ZDS。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成4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正常组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用高脂饮食,实验组用混有ZDS药物的的高脂饲料喂养,每只分别给予50,100mg·kg^(-1)。1个月后,用生化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基因的表达。结果 3种药物和降脂复方均有体外抗氧化活性,3种药物DPPH清除率均在50%以上,影响配方药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山楂>丹参>竹节参,且有联合抗氧化活性。给药后,正常组、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的ALT水平(U·L^(-1))分别是31.72±4.53,51.36±5.34,41.59±10.30,44.91±8.64,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4组的MDA浓度(nmol·m L^(-1))分别为7.64±0.85,11.71±1.17,6.51±0.62,4.70±0.34,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的肝组织中p21 mRNA表达水平分别7.44±0.93,1.45±0.18,0.76±0.10;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3组的CDK2 mRNA表达水平分别0.31±0.05,0.33±0.05,0.55±0.06,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节参、丹参和山楂降脂复方通过抗氧化活性,可改善高脂饮食所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竹节参、丹参和山楂复方 氧化应激 脂质代谢
原文传递
丹参对大鼠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中TNF-α及IL-1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王宇 周杰 蒋晓青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缺血-再灌流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IL-1)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丹参组及假手术组,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在供肝灌注冷保存时,以4℃乳酸林格氏液为基液,丹参组灌注保存... 目的探讨丹参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缺血-再灌流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IL-1)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丹参组及假手术组,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在供肝灌注冷保存时,以4℃乳酸林格氏液为基液,丹参组灌注保存液中加丹参注射液(60mL/L),对照组不加丹参。保存5h后置入受体。移植后6h处死大鼠取样,检测血清中AST、ALT水平;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IL-1)的含量,并对比观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对照组、丹参组较假手术组肝移植术后AST、ALT明显升高,肝组织中MDA含量、TNF-α和IL-1明显升高,但丹参组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组较对照组肝组织的再灌注损害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丹参可以降低大鼠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中TNF-α及IL-1水平,对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肝移植 再灌注损伤 大鼠 Sprague-Dawley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在兔眼血液、房水、玻璃体中的浓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晶 徐俭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本研究以家兔为研究对象,探讨丹参静脉给药后其水溶性标志成份丹参素(danshensu,Dhpl)能否通过血-眼屏障到达靶组织直接发挥作用,试图阐述静脉注射中药治疗眼病的作用方式及眼内的代谢,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方法:利用高效液... 目的:本研究以家兔为研究对象,探讨丹参静脉给药后其水溶性标志成份丹参素(danshensu,Dhpl)能否通过血-眼屏障到达靶组织直接发挥作用,试图阐述静脉注射中药治疗眼病的作用方式及眼内的代谢,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Dhpl在血液、房水、玻璃体内的浓度。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Dhpl的保留时间为6.776分钟,无其他峰干扰,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结论:本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血液、房水、玻璃体中Dhpl质量浓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