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异形柱的稳定验算研究
1
作者 赖程钢 杨文 +3 位作者 朱思其 龙卫国 肖克艰 向新岸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变截面异形柱为例,分别采用计算长度系数法和直接分析法进行整体分析设计。提出了适用于变截面异形柱中不同截面的等效计算长度系数取值方法,并将得到的计算长度系数代入等截面稳定公式进行验算。阐述了直接... 以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变截面异形柱为例,分别采用计算长度系数法和直接分析法进行整体分析设计。提出了适用于变截面异形柱中不同截面的等效计算长度系数取值方法,并将得到的计算长度系数代入等截面稳定公式进行验算。阐述了直接分析法的设计流程,尤其是初始缺陷方向的选取。为验证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将计算长度系数法和直接分析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单根变截面异形柱进行弹塑性失稳分析,探究变截面异形柱失稳特点。结果表明:计算长度系数法与直接分析法的计算结果接近,变截面异形柱的强度和稳定均满足要求,异形柱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 变截面异形柱 直接分析法 计算长度系数法 弹塑性失稳 初始缺陷
下载PDF
裸眼3D技术与古蜀文化融合的应用探究
2
作者 李瑞雪 陈洪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5年第3期97-101,共5页
随着裸眼3D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文化和艺术作品借助数字技术开启了新的展示方式,让人眼前一亮。而古蜀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独特而璀璨的组成部分,也搭上了这辆“技术快车”。该文研究内容聚焦于对古蜀文化的核心特征概述及对裸眼3... 随着裸眼3D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文化和艺术作品借助数字技术开启了新的展示方式,让人眼前一亮。而古蜀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独特而璀璨的组成部分,也搭上了这辆“技术快车”。该文研究内容聚焦于对古蜀文化的核心特征概述及对裸眼3D技术工作原理和流程的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探索古蜀文化元素与裸眼3D技术创新融合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对裸眼3D技术在古蜀文化保护、传承,以及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多角度深入思考。该文分析二者相结合产生的优势,希望为古蜀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工具,也为裸眼3D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实践提供相关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3D技术 古蜀文化 文化传承 文物展示 数字媒体 虚拟展示
下载PDF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大型螺旋坡道结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文 赖程钢 +4 位作者 刘晓舟 龙卫国 肖克艰 向新岸 文见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共6页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中庭的螺旋坡道采用钢箱梁结构体系,最大半径28.7m,水平投影长度118.5m。介绍了大型螺旋坡道结构体系选型和边界条件的对比过程,采用通用计算软件MIDAS Gen建立多尺度整体模型考虑螺旋坡道和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中庭的螺旋坡道采用钢箱梁结构体系,最大半径28.7m,水平投影长度118.5m。介绍了大型螺旋坡道结构体系选型和边界条件的对比过程,采用通用计算软件MIDAS Gen建立多尺度整体模型考虑螺旋坡道和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通过静力分析和反应谱分析考察螺旋坡道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分析模型进行连续倒塌分析。结果表明,螺旋坡道采用钢箱梁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刚度,静力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坡道的应力和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并具有较好的抗连续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 大型螺旋坡道 钢箱梁 结构选型 支座设计 多尺度建模 连续倒塌
下载PDF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结构设计与减震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文 兰天晴 +4 位作者 赖程钢 龙卫国 肖克艰 向新岸 王盼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1-56,70,共7页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采用钢框架结构,展厅区域屋面采用组合网架结构,结构平、立面及空间关系较为复杂。为改善结构抗震性能,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本项目进行了消能减震设计,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及黏滞阻尼器。简要介绍了该项目...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采用钢框架结构,展厅区域屋面采用组合网架结构,结构平、立面及空间关系较为复杂。为改善结构抗震性能,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本项目进行了消能减震设计,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及黏滞阻尼器。简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结构体系及设计重难点,并重点论述了该项目结构减震设计思路,对各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与能量耗散情况、减震结构与非减震结构的地震响应,罕遇地震下结构弹塑性损伤情况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结构的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等结构整体指标明显减小,屈曲约束支撑及黏滞阻尼器滞回曲线饱满,耗散了较多地震能量,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安全储备得到提高,达到了预期的减震设计目标与抗震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 消能减震 钢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 附加阻尼比
下载PDF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大型螺旋坡道结构减震设计与舒适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赖程钢 杨文 +3 位作者 刘晓舟 龙卫国 肖克艰 向新岸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3-98,共6页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中庭的螺旋坡道采用钢箱梁结构体系,其最大半径为28.7m,水平投影长度为118.5m,宽度为4.5~14.5m。介绍了螺旋坡道结构减震(振)设计过程,通过设置黏滞阻尼器和调谐质量阻尼器减小坡道在地震作用和人行激励作用下...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中庭的螺旋坡道采用钢箱梁结构体系,其最大半径为28.7m,水平投影长度为118.5m,宽度为4.5~14.5m。介绍了螺旋坡道结构减震(振)设计过程,通过设置黏滞阻尼器和调谐质量阻尼器减小坡道在地震作用和人行激励作用下的结构响应,采用MIDAS Gen和ANSYS软件建立多尺度整体模型考虑螺旋坡道和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地震作用时程分析和人行激励舒适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水准地震下黏滞阻尼器对螺旋坡道水平加速度减震效率约为45%~50%,水平位移的减震效率约为55%~70%。设置调谐质量阻尼器对螺旋坡道竖向振动加速度减振效率约为55%~60%,有效减小了坡道在人行激励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 大型螺旋坡道 消能减震 人行激励 舒适度分析 黏滞阻尼器 调谐质量阻尼器 减震效率
下载PDF
燎祭对三星堆古象牙周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
作者 吴饶 劳光杰 +6 位作者 周智威 谭雪梅 谢振斌 肖庆 王冲 唐飞 孙群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7,共11页
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象牙表面留有灼烧痕迹,其上附着黑色灰烬.为了解黑色灰烬土对古象牙保存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灰烬土和对照黄土的理化性质,并对其中微生物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和多组学分析.结果发现,灰烬土中水分和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 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象牙表面留有灼烧痕迹,其上附着黑色灰烬.为了解黑色灰烬土对古象牙保存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灰烬土和对照黄土的理化性质,并对其中微生物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和多组学分析.结果发现,灰烬土中水分和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未灼烧黄土(P<0.05).高通量测序显示,灰烬土和黄土中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占优势,灰烬土中含有更高丰度的细菌属Methylotenera、Flavobacterium和Ac⁃idovorax,以及真菌属Mortierella、Penicillium和Aspergillus.代谢组显示,灰烬土中L-苹果酸、泛酸等有机酸显著低于黄土,而对古象牙腐蚀性更强的草酸则显著高于黄土(P<0.05).因此,烧灼引起土壤理化性质的显著变化,使灰烬土中含有更高水分和有机碳,以及更低pH值,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改变导致草酸增高,增加了出土古象牙的腐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古象牙 灰烬土 微生物腐蚀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商周时期古蜀文化区与中原文化区祭祀遗存的比较
7
作者 何晓歌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7,共10页
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区与中原文化区在祭祀遗存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古蜀文化区偏重以神权为核心的统治,鲜有军事活动的遗迹,而中原地区祭祀与军事并重。都城内存在集中祭祀区是古蜀文化区祭祀遗存的重要特点,非集中祭祀区与次级聚落内... 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区与中原文化区在祭祀遗存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古蜀文化区偏重以神权为核心的统治,鲜有军事活动的遗迹,而中原地区祭祀与军事并重。都城内存在集中祭祀区是古蜀文化区祭祀遗存的重要特点,非集中祭祀区与次级聚落内的祭祀遗存较少,而中原地区的祭祀活动与都城及次级聚落内的建筑、墓葬等多种遗迹相关联。祭祀所用器物方面,古蜀地区使用了大量铜、金、玉、象牙等珍贵材料,而中原则以陶器和牲畜为主。古蜀地区以太阳崇拜为核心,而中原的祭祀对象包括祖先和自然神。两者在天地沟通的观念上也存在差异,古蜀依赖宗教神职人员与动物伙伴的能力,而中原强调上帝与祖灵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遗存 古蜀文化区 中原文化区 宗教思想 三星堆遗址 金沙遗址
原文传递
从“文献”到“实物”:近代中国文物保护困境与图书馆的因应
8
作者 张治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4期64-68,共5页
近代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掠夺、官方在文物保护领域的职能缺位、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及地方博物馆建设的滞后,使得众多古籍和古器物流散海外,形成文物保护的现实困境。在此情境中,图书馆团体深刻反思自身肩负的文化使命,积极因应文物流... 近代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掠夺、官方在文物保护领域的职能缺位、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及地方博物馆建设的滞后,使得众多古籍和古器物流散海外,形成文物保护的现实困境。在此情境中,图书馆团体深刻反思自身肩负的文化使命,积极因应文物流失的局面。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级公立图书馆不仅继承了古代藏书楼的传统,不断开展古代典籍版本的征集、保存和出版工作,而且自觉担负古代器物保存和展示的新使命,实现了由保护古代“文献”向保护古代“实物”的深化,扩充了图书馆的文物保护功能,保存和拯救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图书馆作为文物保护的重要力量,积极推动了近代文物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博物馆 藏书楼 文物保护 近代中国 文化使命
下载PDF
故宫学研究的对象与体系 被引量:4
9
作者 章宏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30,共10页
单一字面上的"故宫"并不专指北京紫禁城,而是泛指古代王朝遗留的宫殿。不仅中国有故宫,外国也有故宫。中国的故宫也不只是北京紫禁城一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故宫学"有广义、狭义之分。郑欣淼先生倡导的"故宫... 单一字面上的"故宫"并不专指北京紫禁城,而是泛指古代王朝遗留的宫殿。不仅中国有故宫,外国也有故宫。中国的故宫也不只是北京紫禁城一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故宫学"有广义、狭义之分。郑欣淼先生倡导的"故宫学"是一门以明清紫禁城和故宫博物院为研究核心的学问和学科,由故宫学原理、故宫建筑学、故宫文献学、故宫文物学、故宫历史学、故宫博物馆学组成学科体系。而通过讨论故宫学研究的对象与体系,来回答"故宫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或特征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学 定义 内涵 外延 体系
下载PDF
对茂县营盘山古蜀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构想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文健 庄春辉 +1 位作者 巴桑 李瑞琼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4-8,共5页
营盘山古蜀文化遗址是长江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它代表了5000年前整个长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本文拟就建设营盘山古蜀文化遗址保护展示园区的必要性、旅游前景、设计理念... 营盘山古蜀文化遗址是长江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它代表了5000年前整个长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本文拟就建设营盘山古蜀文化遗址保护展示园区的必要性、旅游前景、设计理念、开发举措、规划构想五个方面的问题略抒管见,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抛砖引玉,进而推进营盘山古蜀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化 遗址保护 旅游 聚落 文化内涵 文化发展 时代 规划构想 展示 面积
下载PDF
三星堆边璋图像与古蜀记事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广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8-81,85,共5页
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边璋,正反两面有四幅相同的五层图像,图像上部第一、二层表明巫师施法动机,迫使山水之神低头,消灾弭祸;下部第四、五层表明对自然神施法须用的装束、体态和全套法器。可见边璋相当于巫师的文书档案。巫文化中手势具... 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边璋,正反两面有四幅相同的五层图像,图像上部第一、二层表明巫师施法动机,迫使山水之神低头,消灾弭祸;下部第四、五层表明对自然神施法须用的装束、体态和全套法器。可见边璋相当于巫师的文书档案。巫文化中手势具有重要作用。图像中巨手压抑大山,意在对山神既崇又压,软硬兼施;下图代替巨手的牙璋插在山坡处,也发挥压的功能,并非祭祀之意。而象牙的巫术功能,是企图使洪水淹没区干涸。牙璋和象牙,分别是弓鱼族巫师镇山和镇水的法器。三星堆有圈手铜人,金沙遗址、宝鸡茹家庄也有。根据这一手势特征及其他线索推测,殷商中晚期三星堆蜀人开始往成都迁移,以金沙为都城;在西周时被封为伯,向渭河南岸迁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边璋图像 金沙 巫文化 古蜀史
下载PDF
对三峡江南入蜀古道的有关认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华 屈定富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12,共8页
长江三峡南岸入蜀古道,是除三峡水道外又一入蜀的重要陆路通道。此道东起湖北宜昌市江南点军区姜诗溪口,西至利川市谋道苏拉口,全长500公里,东连着丰饶的荆楚大地,西可通往“天府之国”的川西平原,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318国道路线大致上... 长江三峡南岸入蜀古道,是除三峡水道外又一入蜀的重要陆路通道。此道东起湖北宜昌市江南点军区姜诗溪口,西至利川市谋道苏拉口,全长500公里,东连着丰饶的荆楚大地,西可通往“天府之国”的川西平原,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318国道路线大致上走的就是三峡南岸的西行入蜀古道。古道始筑于商周时期,沿用于秦汉以后一直到现在。历史上每到朝代更替之际,它都被用作军事通道,而太平盛世之时,它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交通生命线。在古道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遗址、墓葬、窖藏、桥梁、石碑、石板路等各类古文化遗迹向我们叙述着昔日商旅、驿差、军队、部族人群等在古道上往来奔波的繁忙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南岸 入蜀 古道 古文化遗迹
下载PDF
从成都平原考古发现说天府文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剑华 《地方文化研究》 2018年第2期1-20,共20页
古蜀文明与天府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成都平原的考古发现对此便给予了充分的揭示。古蜀文明既是天府文化的根脉所在,也是源流关系。古蜀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与周边区域有着广阔而又活跃的交流,生气勃勃,充满了活力,... 古蜀文明与天府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成都平原的考古发现对此便给予了充分的揭示。古蜀文明既是天府文化的根脉所在,也是源流关系。古蜀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与周边区域有着广阔而又活跃的交流,生气勃勃,充满了活力,既丰富了自身,也辐射出灿烂的光辉。这对后来发展形成的天府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创新发展。概而言之,悠久的历史传承是天府文化的基础,治水精神是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因素,人文的绚丽与厚重是天府文化的主要内涵,重视教育和文化发展是天府文化的重要动力,兼容并蓄与知快守慢是天府文化的个性特色。天府文化迄今仍洋溢着充沛的活力,显示出鲜明而浓郁的地域文化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明 三星堆 金沙遗址 成都根脉 天府文化 城市魅力
下载PDF
金沙遗址出土玉琮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剑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11,共7页
Unearth jade slices from Jinsha relics consists of green and long ones of Liangzhu culture and local yellow ones. Images and decorates on them express special meanings. People of ancient Shu Kingdon accepted and imita... Unearth jade slices from Jinsha relics consists of green and long ones of Liangzhu culture and local yellow ones. Images and decorates on them express special meanings. People of ancient Shu Kingdon accepted and imitated and used large amount of Jade slices of Liangzhu culture that resulted from their good understanding.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learn about Sacrifice-offering activity and advocating sense at tha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遗址 玉琮 古蜀文明 良渚文化 美术考古
下载PDF
伯夷叔齐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5
作者 王芳 秦学武 赵丽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4-38,共5页
伯夷叔齐的历史传说作为河北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重视。通过对伯夷叔齐传说文献的梳理以及物质遗存的文献梳理及实物考证,全面解析伯夷叔齐传说历史发展演变的脉络和当代物质遗存的现状,为保护、利用、... 伯夷叔齐的历史传说作为河北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重视。通过对伯夷叔齐传说文献的梳理以及物质遗存的文献梳理及实物考证,全面解析伯夷叔齐传说历史发展演变的脉络和当代物质遗存的现状,为保护、利用、发扬其价值寻找出更为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夷叔齐传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献 物质遗存 保护 传承
下载PDF
三星堆青铜文明特色与影响
16
作者 黄剑华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三星堆考古发现,揭示了殷商时期古蜀青铜文明的辉煌。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造像,具有鲜明的古蜀地域文化特色,说明古蜀王国在社会结构、礼仪制度、崇尚观念等诸多方面,都与黄河流域殷商王朝不同,在满天星斗多源一统的中华文明起源和发... 三星堆考古发现,揭示了殷商时期古蜀青铜文明的辉煌。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造像,具有鲜明的古蜀地域文化特色,说明古蜀王国在社会结构、礼仪制度、崇尚观念等诸多方面,都与黄河流域殷商王朝不同,在满天星斗多源一统的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中写下了神奇的一页。古蜀与中原有着长期的交往,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不失主体的文化交流中吸纳融汇了许多外来文化因素。三星堆青铜文明对西南夷与滇文化,都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考古 古蜀王国 青铜文明 殷商时期 文化传播与影响
下载PDF
四川烹饪文化溯源——三星堆文物与古蜀国食虫文化探秘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顺斌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61,190,共6页
饮食文化是一切文化的基石,一个民族的食物特征决定其文化色彩,博物馆中的许多文物造型反映着烹饪文化特征。蚕丛时代,以"蚕"为代表的古蜀国昆虫烹饪原料、食虫文化光照千秋,古蜀国食虫文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三星堆 古蜀国 烹饪文化 文物 食虫文化
原文传递
德阳市历史文化主题市政公园景观元素比较分析
18
作者 李渊 吴华 +1 位作者 辜彬 陈佼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92-198,共7页
以三星堆文化为主题的南公园和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北公园是德阳市两座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主题市政公园。笔者对南公园和北公园的建筑雕塑、水景、植物、园林设施及园路等景观元素加以比较分析,发现两座市政公园在满足市政服务与改善... 以三星堆文化为主题的南公园和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北公园是德阳市两座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主题市政公园。笔者对南公园和北公园的建筑雕塑、水景、植物、园林设施及园路等景观元素加以比较分析,发现两座市政公园在满足市政服务与改善生态环境功能需求的同时,通过精细的景观元素实现了现代文明与古蜀文化的融合,使得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市政公园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诠释城市文化形象,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市 三星堆文化 古蜀文化 市政公园 景观元素
下载PDF
博物馆和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对策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3-715,共3页
为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和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结合近年来陕西省消防工作实践,对博物馆和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加强人防、物防和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做好古建筑消防安全工... 为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和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结合近年来陕西省消防工作实践,对博物馆和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加强人防、物防和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做好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文物古建筑 火灾防控 消防监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