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thyl acetate fraction of Sargassum pallidum extract attenuates particulate matter-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in keratinocytes and zebrafish
1
作者 Wook Chul Kim Ji-Won Park +3 位作者 Bohyun Yun WonWoo Lee Kyung-Min Choi Seung-Hong Lee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24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ethyl acetate fraction derived from Sargassum pallidum extract against particulate matter(PM)-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in HaCaT cells and zebrafish.Methods:HaC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ethyl acetate fraction derived from Sargassum pallidum extract against particulate matter(PM)-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in HaCaT cells and zebrafish.Methods:HaCaT cells and zebrafish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ethyl acetate fraction of Sargassum pallidum extract against PM-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The production of nitric oxide(NO),intracellular ROS,prostaglandin E2(PGE2),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OX-2,iNOS,and NF-κB were evaluated in PM-induced HaCaT cells.Furthermore,the levels of ROS,NO,and lipid peroxidation were assessed in the PM-exposed zebrafish model.Results:The ethyl acetate fraction of Sargassum pallidum extrac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roduction of NO,intracellular ROS,and PGE2 in PM-induced HaCaT cells.In addition,the fraction markedly suppressed the levels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OX-2,iNOS,and NF-κB.Furthermore,it displayed remarkable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PM-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oxidative stress,represented by the reduction of NO,ROS,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zebrafish.Conclusions:The ethyl acetate fraction of Sargassum pallidum extract exhibits a 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PM-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has the potential as a candida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ceutical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ulate matter INFLAMMATION Oxidative stress sargassum pallidum Ethyl acetate fraction ZEBRAFISH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提取海蒿子多酚及其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分析
2
作者 谢星 王乐怀 +3 位作者 林文静 刘晓欢 张露 涂宗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200,共9页
海蒿子是一种可药食两用的褐藻,具有多种功能活性。该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海蒿子多酚超声辅助提取的工艺,并测定了海蒿子多酚提取物及其萃取组分的总酚含量、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 海蒿子是一种可药食两用的褐藻,具有多种功能活性。该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海蒿子多酚超声辅助提取的工艺,并测定了海蒿子多酚提取物及其萃取组分的总酚含量、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时间55 min,提取温度42℃,超声功率494 W,海蒿子多酚的含量为1.81 mg GAE/g DM。海蒿子粗提物正丁醇相的总酚含量最高,为24.45 mg GAE/g E。生物活性研究表明,二氯甲烷相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49.34μmol TE/g)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249.22μg/mL)最强。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相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明显高于阿卡波糖,为其9.61和10.33倍。同时,乙酸乙酯相有最强的DPP-Ⅳ酶抑制活性(IC_(50)=25.83μg/mL),该溶剂能很好地富集海蒿子中的抗糖尿病成分。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是海蒿子中主要的抗氧化剂,α-葡萄糖苷酶和DPP-Ⅳ酶抑制活性呈高度相关。该研究发现海蒿子多酚作为多靶点抗糖尿病药物或健康食品的潜力很大,可促进海蒿子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 多酚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抗糖尿病活性
下载PDF
海蒿子多酚组分的化学成分、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星 王思宇 +4 位作者 王佩欣 张露 涂宗财 陈春 扶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1-290,共10页
以海蒿子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中提取游离酚(free phenolics,FP)、酯(esterified-bound phenolics,EP)和糖苷结合酚(glycoside-bound phenolics,GP)3种不同存在形式的可溶性多酚,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分析各多酚... 以海蒿子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中提取游离酚(free phenolics,FP)、酯(esterified-bound phenolics,EP)和糖苷结合酚(glycoside-bound phenolics,GP)3种不同存在形式的可溶性多酚,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分析各多酚组分的化学成分;其次,评价各多酚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发现海蒿子中可溶性多酚以结合态为主,GP的总酚含量(68.30 mg/g)最高,EP的总黄酮含量(83.49 mg/g)最高。从3个多酚组分中共鉴定出22个化合物,其中包括3种酚类化合物、4种黄酮和2种酚酸。生物活性研究表明:GP的细胞抗氧化活性(细胞抗氧化值为18.18μmol/g)、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IC_(50)=84.6μg/mL)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IC_(50)=127.01μg/mL)清除能力最强。EP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5322.85μmol/g)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27.09μg/mL)最强,且其降血糖活性显著强于阿卡波糖。抑制动力学分析表明3个多酚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均为混合型。本研究发现海蒿子结合酚具有很好的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为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降血糖食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 多酚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基于物质基础探析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禁忌
4
作者 安卓佳 张可怡 +2 位作者 周密迦 黄礼杰 修琳琳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2期1435-1440,共6页
目的基于物质基础探析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禁忌,为完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和指导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物质基础角度分析“藻戟遂芫俱战草”甘草组反药组合配伍前后物质基础变化和其对毒效作用的... 目的基于物质基础探析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禁忌,为完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和指导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物质基础角度分析“藻戟遂芫俱战草”甘草组反药组合配伍前后物质基础变化和其对毒效作用的影响。结果海藻、大戟、甘遂、芫花与甘草配伍对反药组合的毒、效成分溶出有影响,配伍后,可能通过促进毒性成分溶出、抑制毒性成分代谢、抑制有效成分溶出、产生新的物质、破坏物质结构等途径产生增毒减效的“毒”或增效减毒的“效”作用。结论甘草组反药组合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还需继续基于物质基础,结合药物毒理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方法及高效技术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海藻 大戟 甘遂 芫花 甘草 物质基础 配伍禁忌 毒效作用
下载PDF
温度对几种大型海藻硝氮吸收及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恒 李美真 +1 位作者 曹婧 徐智广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5,共7页
以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大型褐藻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海黍子Sargassum pallidum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10~25℃不同温度下这几种海藻对硝氮(NO3-N)的吸收和... 以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大型褐藻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海黍子Sargassum pallidum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10~25℃不同温度下这几种海藻对硝氮(NO3-N)的吸收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几种大型海藻对水体中NO3-N的吸收效果明显,其中真江蓠和脆江蓠的吸收速率15℃时最高,为0.507±0.136和0.448±0.095μmol/g·h,蜈蚣藻和鼠尾藻在20℃时最高,为0.614±0.033和0.289±0.019μmol/g·h,海黍子在25℃时吸收速率最高,为0.748±0.015μmol/g·h。结合去除效率常数来看,海黍子对NO3-N有更好的去除效果。温度变化对大型海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在20℃下大部分海藻相对生长速率达到最高,其中以脆江蓠最高,达到4.79%±0.4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江蓠 脆江蓠 蜈蚣藻 鼠尾藻 海黍子 吸收动力学 相对生长率
下载PDF
海藻甘草对甲状腺肿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丁选胜 阚毓铭 李欧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观察海藻、甘草单煎液及其不同比例合煎、单煎后混合液对甲状腺肿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的影响。方法 每日给大鼠 ig丙基硫氧嘧啶 (0 .15 g/ kg) ,连续造模 10 d。给药组动物在造模的同时分别 ig海藻、甘草单煎液及其不同... 目的 观察海藻、甘草单煎液及其不同比例合煎、单煎后混合液对甲状腺肿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的影响。方法 每日给大鼠 ig丙基硫氧嘧啶 (0 .15 g/ kg) ,连续造模 10 d。给药组动物在造模的同时分别 ig海藻、甘草单煎液及其不同比例合煎、单煎后混合液。 15 d后采血 ,处死大鼠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4 )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TM)、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的含量。结果 海藻单煎液及海藻、甘草不同比例合煎及单煎后混合液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TM,TG作用 ,其中 TM的降低幅度大于 TG,且二者合煎液作用大于单煎后混合液 ,当二者为 1∶ 1合煎时作用最显著。但未见对 T3,T4 的影响。结论 海藻及海藻、甘草合用可抑制丙基硫氧嘧啶所致甲状腺肿模型大鼠甲状腺抗体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甘草 甲状腺肿 甲状腺激素 抗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海藻海蒿子褐藻糖胶的分离与组成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魏晓蕾 王长云 +4 位作者 刘斌 方玉春 顾谦群 张姗姗 康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以海藻海蒿子为原料制备褐藻糖胶,并对不同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比较,对多糖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海蒿子脱脂干粉分别经水提取和酸提取以获得粗多糖,粗多糖分别经乙醇沉淀法和CaCl2沉淀法进行纯化。选取多糖组分F4用Q-Sep... 目的以海藻海蒿子为原料制备褐藻糖胶,并对不同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比较,对多糖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海蒿子脱脂干粉分别经水提取和酸提取以获得粗多糖,粗多糖分别经乙醇沉淀法和CaCl2沉淀法进行纯化。选取多糖组分F4用Q-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进行分级分离,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鉴定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气相色谱分析多糖的中性单糖组成。结果F4经分级分离得到3个级分:P1、P2和P3。P1、P2和P3均为均一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94400、61500和167600;P1由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摩尔百分比43.4∶33.3∶6.2∶4.3∶12.8;P2由岩藻糖、木糖、甘露糖和半乳糖构成,摩尔百分比44.4∶15.1∶23.8∶16.7;P3由岩藻糖、木糖和半乳糖构成,摩尔百分比68.9∶3.7∶27.4。结论P1、P2和P3的单糖含量均以岩藻糖为主,但其他单糖组成有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海蒿子 褐藻糖胶
下载PDF
海藻、大戟、甘遂和芫花分别与不同剂量的甘草配伍对小鼠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衡晴晴 卞勇 +4 位作者 李璘 徐立 尚尔鑫 钱大玮 段金廒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海藻、大戟、甘遂和芫花分别与不同剂量的甘草配伍对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进行分组。小鼠分别ig给予海藻甘草、大戟甘草、甘遂甘草或芫花甘草合煎液1次,分别于给药后20,60,30和20min后,再ig给予5%印度墨汁混悬液0.2m... 目的探讨海藻、大戟、甘遂和芫花分别与不同剂量的甘草配伍对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进行分组。小鼠分别ig给予海藻甘草、大戟甘草、甘遂甘草或芫花甘草合煎液1次,分别于给药后20,60,30和20min后,再ig给予5%印度墨汁混悬液0.2ml。给予墨汁20min后处死小鼠,测定小肠推进率(IPR)。结果大戟甘草合煎液组小鼠在总给药剂量0~30g·kg-1范围内且总给药剂量一定时,随甘草剂量的增加小鼠IRP降低(R=0.7853,P<0.05)。芫花甘草合煎液组总给药剂量低于5g·kg-1时,小鼠IRP未见明显变化;总给药剂量>5g·kg-1且一定时,小鼠IRP随甘草呈剂量依赖性增加(R=0.8414,P<0.05)。海藻甘草合煎液和甘遂甘草合煎液组海藻和甘遂与甘草配伍比例的变化对IRP无明显影响。结论在一定的总给药剂量范围内,大戟甘草合煎液对小鼠肠功能的影响与配伍比例密切相关,甘草剂量增加时小鼠肠功能减弱。芫花甘草合煎液对小鼠肠功能的影响也与配伍比例密切联系,甘草剂量增加时肠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大戟 甘遂 芫花 甘草 肠功能
下载PDF
杂合褐藻糖胶寡糖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培培 吕友晶 +4 位作者 曹欢 赵小亮 李广生 吴建东 于广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22-1726,共5页
采用热水提取法从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中得到一个杂合的褐藻糖胶(SPF);采用稀酸水解和低压凝胶渗透色谱(LPGPC)分离得到一系列杂合硫酸寡糖.结合单糖组成、甲基化和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ES-CID-MS/MS)分析表明,所得21个寡糖... 采用热水提取法从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中得到一个杂合的褐藻糖胶(SPF);采用稀酸水解和低压凝胶渗透色谱(LPGPC)分离得到一系列杂合硫酸寡糖.结合单糖组成、甲基化和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ES-CID-MS/MS)分析表明,所得21个寡糖属于杂化岩藻寡糖硫酸酯,主要由α1→3连接的Fuc及少量β1→4连接的Xyl和β1→6连接的Gal组成;硫酸基取代位点主要存在于Fuc的C4或C2位、Xyl的C2位和Gal的C4位;Fuc主要存在于寡糖的非还原端.实验结果表明,ES-CID-MS/MS技术可用于各种杂合褐藻糖胶寡糖的结构序列分析.这些结构多样的硫酸寡糖可进一步点印到糖芯片上,研究其与蛋白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 褐藻糖胶 寡糖 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海蒿子多糖工艺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福泉 冯媛媛 +1 位作者 赵艳景 郭赣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03-106,共4页
目的:建立海蒿子多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提高海蒿子多糖的提取率。方法:利用硫酸-苯酚法考察正交试验在不同粒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条件下多糖提取率,选出最佳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 目的:建立海蒿子多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提高海蒿子多糖的提取率。方法:利用硫酸-苯酚法考察正交试验在不同粒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条件下多糖提取率,选出最佳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粒度40目、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25(g/mL)、超声波功率75%、微波功率200W,其中粒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结论: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能缩短提取时间并提高海蒿子多糖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微波 多糖 提取工艺 海蒿子
下载PDF
马尾藻多糖的膜分离纯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叶红 周春宏 +2 位作者 曾晓雄 孙怡 黄晨聪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5-377,共3页
对膜分离技术分级分离马尾藻多糖提取液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料液比及操作压力对多糖分级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主要包含在分子量大于50kD的截流液中;随着料液比的减小,膜分离后的多糖损失减少,确定最佳料液比为1∶150(W/V,g∶mL);... 对膜分离技术分级分离马尾藻多糖提取液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料液比及操作压力对多糖分级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主要包含在分子量大于50kD的截流液中;随着料液比的减小,膜分离后的多糖损失减少,确定最佳料液比为1∶150(W/V,g∶mL);操作压力对多糖损失无显著影响,在设备允许压力范围内,0.1~0.5MPa都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 多糖 膜分离
下载PDF
大叶海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福泉 冯媛媛 +2 位作者 郭雷 郭赣林 阎斌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5期6658-665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大叶海藻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CI柱层析和半制备液相等方法从大叶海藻提取液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方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经鉴定可知7个化合物分别为bis(2-methylpropyl)ester... [目的]研究分析大叶海藻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CI柱层析和半制备液相等方法从大叶海藻提取液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方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经鉴定可知7个化合物分别为bis(2-methylpropyl)ester(1)、2-cyclohexene-1-acetic acid(2)、calycosin(3)、baicalein(4)、wogonin(5)、24-hydroperoxy-24-vinyl-cholesterol(6)和fucosterol(7)。[结论]化合物4和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海藻 化学成分 BAICALEIN
下载PDF
大叶海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许福泉 郭赣林 郭雷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90-92,共3页
大叶海藻是重要的常见海洋中药,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整理,探讨了大叶海藻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结果发现有关大叶海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与大叶海藻广泛应用的现状不相称。在大叶海藻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有待进一... 大叶海藻是重要的常见海洋中药,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整理,探讨了大叶海藻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结果发现有关大叶海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与大叶海藻广泛应用的现状不相称。在大叶海藻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海藻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海蒿子多糖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扶雄 李湘师 +1 位作者 游丽君 刘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106,共6页
海蒿子多糖是存在于海洋褐藻植物海蒿子细胞内和细胞间的一种天然大分子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比较了传统水提法、柠檬酸提取法、超声法、超声波辅助水提法、超声波辅助柠檬酸提取法五种方法提取海蒿子多糖的性质区别。结果表... 海蒿子多糖是存在于海洋褐藻植物海蒿子细胞内和细胞间的一种天然大分子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比较了传统水提法、柠檬酸提取法、超声法、超声波辅助水提法、超声波辅助柠檬酸提取法五种方法提取海蒿子多糖的性质区别。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法提取海蒿子多糖得率最高,可达5.31%,是传统水提法的1.8倍。并且,不同方法提取的海蒿子多糖分子量大小存在差异性,其中传统水提法提取多糖的分子量为739.663ku,约是超声法提取多糖分子量大小的19倍。通过不同抗氧化能力评价指标的测定表明传统水提法提取多糖的DPPH·清除能力在浓度0.5mg/m L时为54.77%,ABTS+清除能力在浓度0.25mg/m L时为74.59%,还原力在浓度0.3mg/m L时为1.381,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可达5404.90μmol Trolox/g。且硫酸基含量最高,为12.28%,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采用传统水提法工艺来提取多糖更利于维持海蒿子多糖的功能活性,便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 多糖 柠檬酸提取 分子量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中药海蒿子脂肪酸类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景禄 胡永明 陆懋荪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0-41,共2页
从传统中药海蒿子的脂溶性成分中用气相色谱法分离、鉴定出 14种脂肪酸组分 ,并用内标法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海蒿子中含有丰富的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 ,为其药用活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化学基础。
关键词 海蒿子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中药
下载PDF
海蒿子和三价铁溶液绿色制备纳米铁及其去除六价铬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国庆 李文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27-133,共7页
本文首次利用海洋褐藻海蒿子提取液还原三价铁盐制备纳米铁(SP-Fe NPs),并且采用UV-Vis、TEM、SAED、XRD和FTIR等对制备样品的形貌、粒径、晶态、基团组成等特性进行表征分析。以Cr(VI)为目标污染物,对比分析了SPFe NPs悬浊液、固液分... 本文首次利用海洋褐藻海蒿子提取液还原三价铁盐制备纳米铁(SP-Fe NPs),并且采用UV-Vis、TEM、SAED、XRD和FTIR等对制备样品的形貌、粒径、晶态、基团组成等特性进行表征分析。以Cr(VI)为目标污染物,对比分析了SPFe NPs悬浊液、固液分离后的SP-Fe NPs沉淀等对Cr(VI)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SP-Fe NPs呈规则的球形或椭球形,粒径范围为8~28nm,选区电子衍射(SAED)显示制备的纳米颗粒既有晶体也有非晶体。SP-Fe NPs表面包裹着一层有机物,含有多酚、蛋白质以及糖类物质,说明上述有机成分充当还原剂或包覆剂参与了SP-Fe NPs的制备。SP-Fe NPs对Cr(VI)的去除机理主要是氧化还原作用,SP-Fe NPs悬浊液对Cr(VI)的去除效果要远高于SP-Fe NPs沉淀对Cr(VI)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 绿色制备 纳米铁 CR(VI)
下载PDF
海篙子海带混合提取褐藻胶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峡 周鲁宁 +2 位作者 仲娜 王宏霞 管华诗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7-41,共5页
初步研究了海蒿子和海带混合提取褐藻胶的工艺条件;测定了海蒿子和海带不同组成配比制备的一系列混合胶的粘度;对混合胶进行了粘度稳定性和破坏性试验以及金属离子对粘度的影响研究。实验发现,当海带与海蒿子以1:1组成混合时提取的褐藻... 初步研究了海蒿子和海带混合提取褐藻胶的工艺条件;测定了海蒿子和海带不同组成配比制备的一系列混合胶的粘度;对混合胶进行了粘度稳定性和破坏性试验以及金属离子对粘度的影响研究。实验发现,当海带与海蒿子以1:1组成混合时提取的褐藻胶粘度稳定性最差,40℃保存10d后,剩余粘度百分率为74.1%,80℃加速降解时后,剩余粘度百分率为41.0%。金属离子都能降低混合胶的粘度,其中Fe^(3+)影响最大,Ca^(2+)、Mg^(2+)次之,Na^+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 海带 褐藻胶
下载PDF
海蒿子脂溶性物质的抗食物腐败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雄平 陈晓清 +2 位作者 彭彪 陈慧斌 周逢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2644-2644,2647,共2页
[目的]研究海蒿子脂溶性物质的抗食物腐败菌活性。[方法]采用圆形纸片法,对海蒿子脂溶性物质及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的不同洗脱组分进行抗食物腐败菌试验。[结果]海蒿子粗脂对大肠杆菌和假单胞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0和1.5 mm;枯草芽孢杆菌... [目的]研究海蒿子脂溶性物质的抗食物腐败菌活性。[方法]采用圆形纸片法,对海蒿子脂溶性物质及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的不同洗脱组分进行抗食物腐败菌试验。[结果]海蒿子粗脂对大肠杆菌和假单胞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0和1.5 mm;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海蒿子粗脂不敏感。苯洗脱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均为1.0 mm;苯洗脱组分对大肠杆菌和假单胞杆菌无抑菌活性;石油醚洗脱组分对4种腐败菌亦无抑菌活性;乙醇洗脱组分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3.0、4.5、4.0和2.5 mm,空白对照组均无抑菌活性。[结论]海蒿子乙醇洗脱组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多数海藻脂溶性物质的抗菌活性主要体现在其强极性脂成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Tvrn)Ag) 脂溶性化合物 抗菌 圆形纸片法
下载PDF
石花菜和海蒿子提取物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林雄平 周逢芳 +1 位作者 陈晓清 彭彪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年第1期28-30,共3页
采用圆形纸片法,对石花菜和海蒿子粗提取物及萃取得到的不同极性组分进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石花菜和海蒿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海蒿子粗取物的抗细菌活性强于抗真菌活性,而石花菜乙醇提取物抗黑曲霉活性大于抗大肠杆菌、金黄色葡... 采用圆形纸片法,对石花菜和海蒿子粗提取物及萃取得到的不同极性组分进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石花菜和海蒿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海蒿子粗取物的抗细菌活性强于抗真菌活性,而石花菜乙醇提取物抗黑曲霉活性大于抗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杆菌活性,其抑菌圈可达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海蒿子 粗提取物 抗菌 圆形纸片法
下载PDF
海藻、甘草单用及配伍不同比例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纪美琳 许瑞 +4 位作者 王梦 曹琰 徐立 郭建明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2-456,共5页
目的通过海藻-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评价反药组合前后的毒性表征及其特点。方法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通过海藻水煎剂经口给药考察其急性毒性,计算海藻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及95%置信限。根据海藻LD50值,固定海藻用... 目的通过海藻-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评价反药组合前后的毒性表征及其特点。方法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通过海藻水煎剂经口给药考察其急性毒性,计算海藻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及95%置信限。根据海藻LD50值,固定海藻用量,结合中国药典海藻和甘草用量范围,设定海藻-甘草的5个比例:1∶3、1∶2、1∶1、1∶0.33、1∶0.17。同时,设甘草最大用量组90g/kg和海藻30g/kg单药对照组,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症状和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天,进行解剖和观察结果分析。结果海藻-甘草比例为1∶3和1∶1时,小鼠死亡率为100%;比例为1∶2时,死亡率为80%;海藻单药组和比例为1∶0.33时,死亡率为60%;比例为1∶0.17时,死亡率为50%;甘草单药组的死亡率为0。结论药组中甘草大于等于海藻时,表现出增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甘草 反药组合 配伍比例 急性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