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对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毓林 杨军 +3 位作者 王毓琴 罗莉霞 何明光 刘奕志 《眼科学报》 2006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研究3种类型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倾斜度数、偏心值以及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评价其在眼内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前瞻性研究,对109例(117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随机植入一... 目的: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研究3种类型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倾斜度数、偏心值以及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评价其在眼内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前瞻性研究,对109例(117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随机植入一片式AcrysofSA60AT、三片式TecnisZ9001或SensarAR40e人工晶状体,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三组术后1d、1、3、6及12个月人工晶状体的偏心量、倾斜度及前房深度值。结果:分别比较各组在不同时期的平均偏心量与平均倾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d、1、3、6及12个月,分别比较3组的平均偏心量与平均倾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片式AcrysofSA60AT组在不同时期的前房深度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片式TecnisZ9001及SensarAR40e组术后第1天的前房深度大于术后其它时期,也大于一片式AcrysofSA60AT组术后不同时期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可动态客观地评价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稳定性;适当的连续环形撕囊和准确的囊袋内固定能很好地维持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稳定性,且AcrysofSA60AT一片式软性襻人工晶状体的囊袋稳定性略优于三片式硬性襻人工晶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倾斜度 偏心量 scheimpflug摄像法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下载PDF
Pentacam三维前房分析仪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邢晓杰 汤欣 刘五存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Pentacam三维前房分析仪测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与正常组前房形态参数。方法65例急性PACG患者,70例慢性PACG患者,75例正常组行Pentacam检查,记录前房轴深(ACD)、平均和最小前房角(ACA)、前房容积(ACV),进行分析。结果正... 目的分析Pentacam三维前房分析仪测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与正常组前房形态参数。方法65例急性PACG患者,70例慢性PACG患者,75例正常组行Pentacam检查,记录前房轴深(ACD)、平均和最小前房角(ACA)、前房容积(ACV),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测量值均大于PA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ACD、ACV女性较男性前房浅(P<0.05)、前房容积小(P<0.05);各年龄组间ACD、A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A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急性PACG组ACD与ACV线性相关(R2=0.40,P<0.05);慢性PACG组数据间有相关性(P<0.01);正常组ACD与ACV相关(R2=0.85,P<0.01),ACD与ACA线性相关(P<0.05)。结论Pentacam检查为PACG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对青光眼患者随访和正常人群筛查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前房形态参数 Pentacam前房分析仪 scheimpflug摄像法
下载PDF
Pentacam系统、UBM测量白内障患者前房深度结果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彦国 王欢 +1 位作者 张帅 赵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105,共2页
目的比较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Pentacam系统)与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前房深度(ACD)的结果。方法 60例(79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 目的比较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Pentacam系统)与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前房深度(ACD)的结果。方法 60例(79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和术后2个月用Pentacam系统和UBM检测ACD。结果本组患者用Pentacam系统测得术前、术后2个月ACD分别为2.834±0.442、3.928±0.388,UBM测量结果分别为2.823±0.363、3.716±0.230,二者术前ACD测量结果相比P>0.05,术后2个月ACD测量结果相比P<0.05。结论 UBM与Pentacam系统都可以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ACD的测量。Pentacam系统测得的术后ACD值较UBM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 scheimpflug摄像法 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 前房直径
下载PDF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巍华 盛耀华 +1 位作者 岑洁 田林璐 《现代医学》 2009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评价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准确性。方法分别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和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75例(150眼)门诊病人的中央角膜厚度,比较两种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并做相关分析。两种方法测得值相差在±25... 目的评价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准确性。方法分别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和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75例(150眼)门诊病人的中央角膜厚度,比较两种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并做相关分析。两种方法测得值相差在±25μm之内者,认定为结果相符。结果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得中央角膜厚度为(535.42±25.27)μm,A超角膜测厚仪测得中央角膜厚度为(539.65±37.23)μm,两种测量结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显示具有相关性(P<0.01)。结果符合率为94.67%。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结果准确,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超声检查 scheimpflug摄像法
下载PDF
不同角膜厚度下Pentacam系统对压平眼压计测量值的校正 被引量:3
5
作者 邢晓杰 汤欣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比较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ldmannapplanationtonometry,GAT)和Pentacain眼压校正系统在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cornealthickness,CCT)不同的正常眼测量值的差异,评价其校正准确性。方法对69例(69只眼)按CCT不同,分为正常组... 目的比较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ldmannapplanationtonometry,GAT)和Pentacain眼压校正系统在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cornealthickness,CCT)不同的正常眼测量值的差异,评价其校正准确性。方法对69例(69只眼)按CCT不同,分为正常组(520~〈580μm)42只眼、较薄组(450~〈520μm)16眼、增厚组(580~640μm)11只眼。应用Pentacam前房分析仪检查和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并用Pentacam系统所提供的4种校正方法对眼压测量值进行校正。结果角膜正常组和角膜增厚组中,平均GAT、各组眼压校正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AT、各组眼压校正值与CCT之间无线性相关(P〉0.05);角膜较薄组中,平均GAT、各组眼压校正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AT值与CCT之间线性相关(IOP=0.067×CCT-16.582,r2=0.730,P〈0.05),Shah组校正值与CCT之问亦存在线性相关(IOP=0.076×CCT-25.349,r2=0.328,P〈0.05);其余各组与CCT之问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根据角膜厚度校正眼压测量值,尤其对角膜较薄组使用Dresden校正公式,有助于对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前房分析仪 scheimpflug摄像法 中央角膜厚度 眼内压
原文传递
白内障患者应用Pentacam和UBM测量前房直径、前房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帅 张一凡 +3 位作者 李穗苓 穆凤平 赵伟 汤欣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7期489-495,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诊断系统与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前房直径及前房深度(ACD)的变化。比较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临床选取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 目的探讨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诊断系统与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前房直径及前房深度(ACD)的变化。比较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临床选取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60例(79眼)。应用Pentacam测量术前、术后1周、1个月、2个月的水平前房直径和ACD;应用UBM测量术前、术后2个月的水平前房直径、垂直前房直径和ACD。结果 (1)Pentacam测量结果,术后水平前房直径增加(F=7.170,P=0.009),ACD加深(F=26.439,P<0.05),术后1周、1个月、2个月前房直径、ACD进行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UBM测量结果,大部分患眼垂直前房直径大于水平前房直径。(3)Pentacam测量术前、术后2个月的水平前房直径与UBM测量值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231,P=0.818,t=1.017,P=0.311)。Pentacam与UBM测量术前AC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153,P=0.995);而测量术后AC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Pentacam测量结果显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水平前房直径增加,ACD加深,术后1个月前房直径、ACD保持不变。(2)UBM测量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垂直前房直径大于水平前房直径。(3)UBM与Pentacam都可以用于前房直径和ACD的测量,而且对于术前、术后前房直径以及术前ACD的测量结果相似。但测量白内障患者有晶状体眼的ACD时,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不同。两种仪器测量角膜部位不同从而产生差别。但是每一种仪器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不同的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 scheimpflug摄像法 前房直径
原文传递
Pentacam眼前段成像系统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悦 李莹 《国际眼科纵览》 2011年第2期110-114,共5页
Pentacam 是第一台使用旋转Scheimpflug摄像机的眼前段测量及分析系统.它通过旋转测量,获取多重眼前段图像,产生三维立体图,计算眼前段的多个测量值,包括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地形测量、Scheimpflug图像显示、白内障分析和三维前... Pentacam 是第一台使用旋转Scheimpflug摄像机的眼前段测量及分析系统.它通过旋转测量,获取多重眼前段图像,产生三维立体图,计算眼前段的多个测量值,包括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地形测量、Scheimpflug图像显示、白内障分析和三维前房分析等多种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屈光手术、青光眼、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圆锥角膜等临床研究和实践.近年,针对Pentacam和传统眼前段测量仪器的一致性进行了较多研究,并开拓和探索了新的结论和方法,使Pentacam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Pentacam眼前段成像系统 scheimpflug摄像法
原文传递
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对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研究
8
作者 汤欣 邢晓杰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45-948,共4页
目的应用Pentacam术后追踪测量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IOL)中央和周边部与角膜内皮和自然晶体之间的距离,倾斜度、偏心值以及前房深度的变化.评价其在前房的位置。方法收集自2006年1月以来接受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2... 目的应用Pentacam术后追踪测量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IOL)中央和周边部与角膜内皮和自然晶体之间的距离,倾斜度、偏心值以及前房深度的变化.评价其在前房的位置。方法收集自2006年1月以来接受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2例33只眼,术后6个月全部患者行Pentaeam检查,测量VRSM50和VRSM60两组不同类型虹膜夹型PIOL中央和周边部与角膜内皮和自然晶体之间的距离.并测量术后1d、1、3及6个月人工晶状体的偏心量、倾斜度及前房深度值+结果角膜内皮至PIOL光学部前表面距离为(1.94±0.36)mm。PIOL后表面与自然晶状体间的距离为(0.76±0.12)mm。分别比较各组在不同时期的平均偏心量与平均倾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d、1、3及6个月,比较2组的平均偏心量与平均倾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taeami维眼前段分析仪为PIOL植入术后提供高质量的Scheimpflug摄像,可以为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提供精确的眼内定位.在这一方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夹 人工晶状体 倾斜度 偏心量 scheimpflug摄像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