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变种及种源紫苏种子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比较 被引量:25
1
作者 周晓晶 李可 +4 位作者 范航 刘通 李椿方 马超 刘玉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6,共9页
采用化学萃取和GC-MS法,对5个变种11个种源地的17个种质的紫苏种子样品开展了种子油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比较和分析。GC-MS结果表明,紫苏油中共发现14种脂肪酸,按相对含量高低划分为6种高含量脂肪酸(〉0.8%)和8种低含量脂... 采用化学萃取和GC-MS法,对5个变种11个种源地的17个种质的紫苏种子样品开展了种子油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比较和分析。GC-MS结果表明,紫苏油中共发现14种脂肪酸,按相对含量高低划分为6种高含量脂肪酸(〉0.8%)和8种低含量脂肪酸(≤0.2%);其中14-甲基-十六烷酸(C17∶0)、十八碳二烯酸(C18∶2n3)、二十三碳酸(C23∶0)3种低含量脂肪酸为首次在紫苏油脂中被报道;高含量脂肪酸中α-亚麻酸的相对含量最高,达51.92%~62.98%;α-亚麻酸、亚油酸与油酸之间存在一定代谢转化相关性。脂肪酸含量外标法计算结果表明,5个变种中白苏变种的含油率和α-亚麻酸含量较高,作为紫苏油生产原料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白苏变种 种子油 Α-亚麻酸 亚油酸 油酸
下载PDF
紫苏子和白苏子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分离与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邹盛勤 曹伟莹 陈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7-79,共3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法(RP-HPLC-PAD)对紫苏子、白苏子中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进行了分离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7:13),检测波长210nm,流速...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法(RP-HPLC-PAD)对紫苏子、白苏子中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进行了分离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7:13),检测波长210nm,流速0.8mL/min,柱温28℃。熊果酸进样量在0.10~4.0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为1.6%;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05~2.0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RSD为1.2%。6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紫苏子和白苏子中2种三萜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 白苏子 熊果酸 齐墩果酸
下载PDF
紫苏子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林文群 刘剑秋 +1 位作者 林文群 陈忠 《海峡药学》 2002年第4期26-28,共3页
对紫苏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含大量脂肪油(含量42.16%),油中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64.752%)、亚油酸(13.802%)、油酸(14.278%)等,总量达94.682%。此外,种子含18种氨基酸和18种矿质元素,表明种子含有种类齐... 对紫苏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含大量脂肪油(含量42.16%),油中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64.752%)、亚油酸(13.802%)、油酸(14.278%)等,总量达94.682%。此外,种子含18种氨基酸和18种矿质元素,表明种子含有种类齐全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因此,种子和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 化学成分 脂肪油成分 氨基酸 矿质元素 含量测定 植物药
下载PDF
福建产青葙子和野生紫苏子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文群 陈忠 刘剑秋 《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 2002年第4期57-59,共3页
初步研究了青葙子和野生紫苏子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分析结果表明青葙子和野生紫苏子中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达42.85%和32.60%。两种种子均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其脂肪油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 初步研究了青葙子和野生紫苏子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分析结果表明青葙子和野生紫苏子中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达42.85%和32.60%。两种种子均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其脂肪油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79.276%和91.020%。两种子亦含有种类较齐全的矿质元素。其种子和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葙子 野生紫苏子 氨基酸 脂肪酸 矿质元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