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ategic Planning for Equitable RWIS Implementation:A Comprehensive Study Incorporating a Multi-variable Semivariogram Model
1
作者 Simita Biswa Tae J.Kwo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23年第4期54-72,共19页
This paper extends the previously developed method of optimizing Road Weather Information Systems(RWIS)station placement by unveiling a sophisticated multi-variable semivariogram model that concurrently considers mult... This paper extends the previously developed method of optimizing Road Weather Information Systems(RWIS)station placement by unveiling a sophisticated multi-variable semivariogram model that concurrently considers multiple vital road weather variables.Previous research primarily centered on single-variable analysis focusing on road surface temperature(RST).The study bridges this oversight by introducing a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multiple critical weather variables into the RWIS location allocation framework.This novel approach ensures balanced and equitable RWIS distribution across zones and aligns the network with areas both prone to traffic accidents and areas of high uncertainty.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refinement,the authors applied the framework to Maine’s existing RWIS network,conducted a gap analysis through varying planning scenarios and generated optimal solutions using a heuris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The analysis identified areas that would benefit most from additional RWIS stations and guided optimal resource utilization across different road types and priority locations.A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also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weightings for weather and traffic factors on the selection of optimal locations.The location solutions generated have been adopted by MaineDOT for future implementations,attesting to the model’s practicality and signifying an important advancement for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road weather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WIS Location optimization Multi-variable semivariogram HEURISTICS Spatial simulated annealing(SSA) Collision rate(CR)
下载PDF
Characterizing Fracture Spatial Patterns by Using Semivariograms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建东 LIN Chiente R.D.JACOB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9-99,共11页
Semivariogram is applied to fracture data obtained from detailed scanline surveys of nine field sites in western New York, USA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natural fractures. The length of the scanl... Semivariogram is applied to fracture data obtained from detailed scanline surveys of nine field sites in western New York, USA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natural fractures. The length of the scanline is up to 36 m. How both fracture spacing and fracture length vary with distance is determined through semivariogram calculations.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developed a FORTRAN program to resample the fracture data from the scanline survey. By calculating experimental semivariogram, the authors found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spatial patterns that can be described by linear, spherical, reversed spherical, polynomial I (for a<0) and polynomial II (for a>0) models, of which the last three are newly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he well-structured semivariograms of fracture spacing and length indicate that both the location of the fractures and the length distribution within their structure domains are not rando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lso suggest that semivariograms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in terms of spatial correlation distance for fracture location and fracture length. These semivariograms can also be utilized to design more efficient sampling schemes for further surveys, as well as to define the limits of highly probable extrapolation of a structure dom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 pattern semivariogram FRACTURE spacing FRACTURE LENGTH
下载PDF
Utility of semivariogram for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 nutrients and the robust analysis of semivariogram
3
作者 Guo, X.-d. Fu, B.-j. +1 位作者 Ma, K.-m. Chen, L.-d.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53-458,共6页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 nutrients in topsoil (0—20cm) was analyzed using semivariogram in the Zunhua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China. The effect on semivariogram with randomly deleted data and kriged estimates ...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 nutrients in topsoil (0—20cm) was analyzed using semivariogram in the Zunhua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China. The effect on semivariogram with randomly deleted data and kriged estimates using various reduced sample sizes was also analyzed. The semivariograms of available N, total N, available P, organic matter were best described by a spherical model, except for available K, which best fitted a complex structure of exponential model and linear with sill model. The ratio of nugget to total sample variance ranged from 34.4% to 68.4%, indicating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tested soil nutrients on a large scale was moderately dependent. Among five soil nutrients, available nitrogen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had the shortest spatial correlation range (5 km and 5.5 km), available K had the longest range (25.5 km), whereas total nitrogen and organic matter had intermediate spatial correlation range (14.5 km and 8.5 km). The semivariograms of available N, total N, available P, and organic matter were insensitive to a 50%—60% reduction in original sampling density, while for available K, it is up to 70%. The estimate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otal N by kriging, under various reduced sample sizes, all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 P = 0.001)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original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mivariogram was a relatively robust tool when used in a large region and sufficient spatial variation information could be retained regardless of a higher deletion proportion of the original data. The original sample data could be reduced by kriging and the estimates showed no loss of spatial information, however, the results may be unreliable unless a clearly identified semivariogram model could be obtained. The results may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appropriate sampling densities for these scales of soil surv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variogram robust soil NUTRIENTS SPATIAL VARIATION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semivariogram models for kriging monthly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5
4
作者 汤燕冰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2年第5期584-590,共7页
An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method(ESDA) was designed Apr.28,2002 for kriging monthly rainfall.Samples were monthly rainfall observed at 61 weather stations in eastern China over the period 1961-1998.Comparis... An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method(ESDA) was designed Apr.28,2002 for kriging monthly rainfall.Samples were monthly rainfall observed at 61 weather stations in eastern China over the period 1961-1998.Comparison of five semivariogram models(Spherical,Exponential,Linear,Gaussian and Rational Quadratic)indicated that kriging fulfills the objective of finding better ways to estimate interpolation weights and can provide error information for monthly rainfall interpolation.ESDA yielded the three most common forms of experimental semivariogram for monthly rainfall in the erea.All five models were appropriate for monthly rainflaa interpolation but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Spherical,Exponential and Linear models perform as smoothing interpolator of the data,whereas Gaussian and Rational Quadratic models serve as an exact interpolator.Spherical,Exponential and Linear models tend to underestimate the values,On the contrayr,Gaussian and Rational Quadratic models tend to overestimate the values.On the contrary,Gaussian and Rational Quadratic models tend to overestimate the values,Since the suitable model for a specific month usually is not unique and each model does not show any bias toward one or more specific months,an ESDA is recommended for a better interpolation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ng 空间内插法 月平均降雨量 中国东部地区气候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semivariogram features for objectbased image classifica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Xian WU Jianwei PENG +1 位作者 Jie SHAN Weihong CUI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SCIE EI CSCD 2015年第4期159-170,共12页
Inclusion of textures in image classification has been shown beneficial.This paper studies an efficient use of semivariogram features for object-based high-resolution image classification.First,an input image is divid... Inclusion of textures in image classification has been shown beneficial.This paper studies an efficient use of semivariogram features for object-based high-resolution image classification.First,an input image is divided into segments,for each of which a semivariogram is then calculated.Second,candidate features are extracted as a number of key locations of the semivariogram functions.Then we use an improved Relief algorithm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select independent and significant features.Then the selected prominent semivariogram features and the conventional spectral features are combined to constitute a feature vector for a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lassifier.The effect of such selected semivariogram features i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features and window-based semivariogram texture features(STFs).Tests with aerial and satellite images show that such selected semivariogram features are of a more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spectral features.The described method in this paper yields a highe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than the combination of spectral and GLCM features or ST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ject based image analysis image segmentation image classification texture feature semivariogram
原文传递
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王莉 胡精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1-69,共9页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变异函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本文探讨了2007年以来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的演化特征,为中国政府分区域制定相关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2007—2017年我国居...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变异函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本文探讨了2007年以来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的演化特征,为中国政府分区域制定相关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2007—2017年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我国居民健康水平依然呈现“西部-中部-东部”逐渐升高趋势,各省人民健康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呈现先减少又增大趋势;2007—2017年我国东部省份健康处在较高水平,中部地区各省份健康水平较高的省份有一定增加,西部省份居民健康水平有较大提升;2007—2017年,我国各省居民健康水平空间关系趋于稳定,变化较小,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热点区域呈扩张态势,且较高水平省区向北方扩展,中国北方省区健康水平有所改善,而南方个别地区健康水平有所下降,西部省份还处在冷点区域,而东部各省依然处在热点区域。经济水平、医疗资源可及性、城市化水平和社会环境等关键因素对我国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2012年和2017年城镇化率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大于经济和医疗资源可及性对于健康的影响。将来还需进一步对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发展、空间尺度、驱动力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健康水平 空间格局 变异函数 我国居民
下载PDF
面向矿区地表形变的GPS-InSAR融合方法研究
7
作者 陈月娟 栗向蕾 +3 位作者 黄平平 蔡秋欢 谭维贤 尹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2-188,共7页
煤炭资源高强度的开发与利用容易导致开采沉陷,威胁矿区安全生产。多源监测数据融合是实现矿区地表形变高效监测的关键手段。针对GPS与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融合GPS与InSAR数据的遗传-克里金插值方法对矿区地... 煤炭资源高强度的开发与利用容易导致开采沉陷,威胁矿区安全生产。多源监测数据融合是实现矿区地表形变高效监测的关键手段。针对GPS与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融合GPS与InSAR数据的遗传-克里金插值方法对矿区地表形变进行监测。融合GPS与InSAR数据进行克里金插值,寻找最佳变异函数模型计算研究区的年平均形变速率;随后通过遗传算法对变异函数模型的参数进行寻优,进一步提高插值模型的精度;最后以GPS站点的实测数据,对模型的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融合GPS数据的遗传-克里金插值算法可有效提高地表形变监测的精度。研究成果有望提高地表形变监测的效率,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面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形变监测 数据融合 克里金插值 半变异函数 遗传算法
下载PDF
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特征分析——以某搬迁电镀厂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耿治鹏 宋颉 +2 位作者 王春林 蒋卫国 陈征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5-302,共8页
以某搬迁电镀厂为例,根据污染场地调查报告内的采样数据,按照相关的污染场地污染标准筛选出污染的重金属类别,利用反距离权重法分析重金属在研究区的分布特征,运用莫兰指数进行空间关联分析,运用半变异函数分析重金属污染整体的空间结... 以某搬迁电镀厂为例,根据污染场地调查报告内的采样数据,按照相关的污染场地污染标准筛选出污染的重金属类别,利用反距离权重法分析重金属在研究区的分布特征,运用莫兰指数进行空间关联分析,运用半变异函数分析重金属污染整体的空间结构和趋势,以探究污染场地的重金属污染空间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Ni、Cr、Zn、Cu浓度超过土壤背景值,其最高浓度采样点的风险标准限值倍数分别为9.55、1.35、5.94、10.67;Cu、Zn的浓度在场地范围内东西、南北方向上均呈倒U型趋势,中间高四周低;Ni、Cr浓度在空间分布特征较为相似,高值区域位于场地的东北边界处;4种超标重金属的空间特征差异较大,但均存在聚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空间分析 空间趋势 半变异函数云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半变异函数模型参数估计的综合定权法
9
作者 倪福泽 《北京测绘》 2023年第7期1022-1025,共4页
针对半变异函数参数估计时点对数法定权未能顾及滞后距的影响,可能无法反应滞后距较小几个点重要性的问题,对多项式回归法的权重进行优化。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综合点对数和滞后距的影响,给出一种综合定权法。以球面模型为例,通过不同定... 针对半变异函数参数估计时点对数法定权未能顾及滞后距的影响,可能无法反应滞后距较小几个点重要性的问题,对多项式回归法的权重进行优化。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综合点对数和滞后距的影响,给出一种综合定权法。以球面模型为例,通过不同定权方法估计半变异函数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定权法各点权重更合理,克里金估值也更接近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变异函数 权重 加权总体最小二乘 平行四边形法则 球面模型
下载PDF
地统计分析在海底管道路由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杨肖迪 淳明浩 +1 位作者 徐爽 罗小桥 《石油工程建设》 2023年第2期1-6,19,共7页
随着智慧管道工程的持续推进,对海底管道检测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海底管道路由区三维地质模型可直观显示路由区地层结构以及海底管道与地层的空间关系,对海底管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地统计分析方法,利用高斯半变... 随着智慧管道工程的持续推进,对海底管道检测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海底管道路由区三维地质模型可直观显示路由区地层结构以及海底管道与地层的空间关系,对海底管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地统计分析方法,利用高斯半变异函数计算了海底水深点、地层数据点的块金值、基台值、偏基台值、变程。根据块金值、偏基台值和变程采用克里金模型生成预测海底和地层的预测曲面,通过交叉验证评估了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海底管道路由区海底地形复杂,插值形成的海底面拟合精度0.1 m;地层面整体较平滑,插值形成的地层面拟合精度优于0.04 m。构建的海底管道路由区三维地质模型能够精确反映地层结构以及海底管道与地层的空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变异函数 高斯模型 克里金模型 交叉验证 海底管道
下载PDF
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68
11
作者 刘付程 史学正 +1 位作者 潘贤章 于东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 ,分析了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耕层全磷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并运用块段克立格法进行线性无偏最优插值 ,制作了土壤耕层全磷含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土壤全磷含... 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 ,分析了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耕层全磷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并运用块段克立格法进行线性无偏最优插值 ,制作了土壤耕层全磷含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土壤全磷含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和良好的结构性 ,其自相关距离在 11km左右 ;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斑块状特点 ,沿江平田区、地势低洼的圩田及低平田区磷素的含量相对较高 ,应作为农业面源磷污染的重点监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土壤 半方差函数 空间变异性 地理信息系统 地统计学方法 克拉格法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的锦州湾沿海经济开发区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133
12
作者 高宾 李小玉 +3 位作者 李志刚 陈玮 何兴元 齐善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441-3450,共10页
以辽宁省锦州湾沿海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区,利用1992、2000和2007年3个时期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计算各景观格局指数,引入生态风险指数,利用G IS和地统计学,对生态风险指数进行采样和空间插值,得到基于景观格局的生态风险分布图。运... 以辽宁省锦州湾沿海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区,利用1992、2000和2007年3个时期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计算各景观格局指数,引入生态风险指数,利用G IS和地统计学,对生态风险指数进行采样和空间插值,得到基于景观格局的生态风险分布图。运用相对指标法对生态风险指数进行分级,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低生态风险区、较低生态风险区、中等生态风险区、较高生态风险区和高生态风险区5个等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将不同时期的生态风险图层进行叠加运算,分析了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15 a来研究区生态风险主要以中等程度为主;处于低、较低生态风险程度的区域面积变化不大,空间分布也一直位于西部低山丘陵地区;较高生态风险区域面积增加较为显著,主要发生在兴城市和绥中县东南沿海地区;高生态风险区面积随着未利用地和芦苇湿地等高生态脆弱性景观类型面积的减少而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湾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 变异函数
下载PDF
城市景观多样性的空间尺度分析——以上海市外环线以内区域为例 被引量:46
13
作者 岳文泽 徐建华 +2 位作者 谈文琦 赵晶 苏方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2-128,i005,共8页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就是某一空间尺度范围内的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因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中存在的尺度多样性 ,导致尺度成为理解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关键 ,其已经成为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但是由于理论和方法的限制 ,对...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就是某一空间尺度范围内的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因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中存在的尺度多样性 ,导致尺度成为理解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关键 ,其已经成为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但是由于理论和方法的限制 ,对景观生态学的尺度研究还不够 ,特别是景观格局综合性指标在不同幅度上的变化特征和效应。在 GIS与 RS技术支持下 ,采用基准分辨率为 5 m的 SPOT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 ,对不同幅度下的城市景观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利用半变异函数对其空间异质性进行定量描述。结论揭示 :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 ,景观多样性程度也不断增加 ,另外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也具有显著变化 ,由于受城市发展历史和目前城市扩展方向的影响 ,多样性在总体上是不平衡的 ,尺度越大 ,不平衡越明显 ;不同尺度下景观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变化 ,与城市景观的特点和城市景观的功能息息相关 ,不过其受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影响更大 ;随着尺度增加由于掩盖了更小尺度上的变异 ,导致块金效应增强 ,空间自相关部分对系统总的变异则明显下降 ;景观多样性具有尺度依赖性 ,可以说景观多样性也是尺度的函数 ,在不同的尺度上 ,结果差异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 多样性 空间格局 半变异函数
下载PDF
不同尺度下城市景观综合指数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60
14
作者 岳文泽 徐建华 +2 位作者 徐丽华 谈文琦 梅安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53-2059,共7页
在GIS与RS技术支持下,采用5 m分辨率的SPOT遥感图像数据,从城市土地利用角度,利用半变异函数对不同尺度的景观多样性、聚集度与分维数的空间变异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下3种指数的空间变异具有相似特征,各个尺度上都具有空... 在GIS与RS技术支持下,采用5 m分辨率的SPOT遥感图像数据,从城市土地利用角度,利用半变异函数对不同尺度的景观多样性、聚集度与分维数的空间变异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下3种指数的空间变异具有相似特征,各个尺度上都具有空间依赖性,尺度越小,空间依赖性越大,空间变异的细节更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对总体变异的贡献逐渐增加,但尺度过小,有时会破坏景观内部结构.不同指数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在相同尺度上差异显著,说明不同景观指数在不同尺度下的半变异函数模型不具可比性.就研究上海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而言,1 km的幅度是较合适的空间尺度.景观指数空间变异特征是尺度的函数,尺度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不能忽视.景观综合指数对尺度响应的生态过程揭示了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在小尺度上的复杂无规律性,中尺度上的多中心性和大尺度上的圈层结构性,但各个尺度是相互依赖的,没有绝对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 空间格局 半变异函数
下载PDF
土壤水盐空间变异尺度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96
15
作者 徐英 陈亚新 +1 位作者 史海滨 魏占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水文学和土壤学中的尺度问题是目前水土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该文利用空间信息科学——地质统计学、根据设计的各种田间网格,在一维和二维(平面)空间中初步研究了黄河河套平原长胜试验区中小尺度的土壤水分和盐分随采样尺度所表现... 水文学和土壤学中的尺度问题是目前水土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该文利用空间信息科学——地质统计学、根据设计的各种田间网格,在一维和二维(平面)空间中初步研究了黄河河套平原长胜试验区中小尺度的土壤水分和盐分随采样尺度所表现出的空间变异(结构性)的某些规律,表明采样尺度的划分和选取与水分和盐分的空间变异性大小有密切关系,尺度效应的研究对于指导农业技术研究中野外采样系统设计、节省外业调查的工作量及科学地进行内业计算、评估和揭示农业工程中具有地学特征的区域性自然规律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效应 土壤特性 空间变异性 地质统计学 变异函数
下载PDF
北京市土壤中Cr,Ni含量的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36
16
作者 郑袁明 陈煌 +3 位作者 陈同斌 郑国砥 吴泓涛 周建利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6-445,共10页
本文以一个完整的省级行政单元 (北京市 )为例 ,进行系统的、大尺度的土壤Cr,Ni含量的空间分布与污染评价研究 ,通过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揭示了北京市土壤中Cr,Ni的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 ,并探索其主要成因 ,为全面了解北京市的土壤环境质量... 本文以一个完整的省级行政单元 (北京市 )为例 ,进行系统的、大尺度的土壤Cr,Ni含量的空间分布与污染评价研究 ,通过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揭示了北京市土壤中Cr,Ni的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 ,并探索其主要成因 ,为全面了解北京市的土壤环境质量和开展大规模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等提供方法学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 :土壤Cr,Ni含量的空间结构具有较好的可迁性特点 ;指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变程分别为 1 74.6km和 1 5km ;半变异函数的方向性分析表明 ,Cr,Ni均为各向同性 ,土壤中Cr,Ni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土壤中Cr含量的分布特征为空间相关范围较大 ,从总体趋势来看 ,土壤Cr含量的分布较为连续 ,呈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布趋势 ,大致可以分为 3个大的斑块 ,西北方向 (太行山山脉 )土壤Cr含量较低 ,而东南方向 (冲积平原 )土壤Cr含量相对居中 ,东北部 (燕山山脉 )的土壤Cr含量最高。土壤Ni含量的空间分布比较零散 ,其分布大致表现为东北部地区最高 ,西南部居中 ,中部地区最低。研究还揭示 ,北京市土壤中Cr,Ni含量目前仍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 ,但是个别地区也存在明显的Cr,Ni含量严重偏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土壤 空间结构 分布特征 CR NI 半变异函数 Kriging插值法 成土母质
下载PDF
烟盲蝽及其天敌蜘蛛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赵静 赵鑫 +4 位作者 王玉军 李光强 刘丽平 孟家华 郑方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196-4205,共10页
利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烟草(品种为中烟100)不同生长期烟盲蝽及天敌蜘蛛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烟盲蝽的空间格局随时间的变化呈现为随机、聚集、再随机和再聚集;尽管蜘蛛混合种群的空间格局也依次表现为随机、聚集、随机和聚集分布,... 利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烟草(品种为中烟100)不同生长期烟盲蝽及天敌蜘蛛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烟盲蝽的空间格局随时间的变化呈现为随机、聚集、再随机和再聚集;尽管蜘蛛混合种群的空间格局也依次表现为随机、聚集、随机和聚集分布,但只是在后期与烟盲蝽的空间格局一致。利用BlockKriging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得到的三维空间插值模拟图能很好地反映烟盲蝽和蜘蛛种群的田间分布状况。同时,对烟盲蝽及天敌蜘蛛的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相似。所有结果表明蜘蛛种群在较大程度上与烟盲蝽种群存在跟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烟盲蝽 蜘蛛 空间格局 半方差函数 种群动态
下载PDF
地统计学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59
18
作者 李艳 史舟 +1 位作者 徐建明 黄明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8-182,共5页
地统计学应用于土壤科学中,探索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推崇。半方差函数提供了一个定量工具,可以将土壤某一性质的变异与成土因子和成土过程联系起来,使人们加深对土壤的作用后果的理解,而克立格可以对未采... 地统计学应用于土壤科学中,探索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推崇。半方差函数提供了一个定量工具,可以将土壤某一性质的变异与成土因子和成土过程联系起来,使人们加深对土壤的作用后果的理解,而克立格可以对未采样区的区域化变量的取值进行无偏最优估计。在对地统计学的理论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其近几年的发展,回顾了它在土壤科学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成果,并就地统计学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区域化变量 半方差图 克立格估值
下载PDF
海涂土壤剖面电导率的协同克立格法估值及不同取样数目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李艳 史舟 +1 位作者 王人潮 黄明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4-443,共10页
应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函数和普通克立格法 ,分析了 2 0m× 2 0m的采样间隔上 ,同一剖面0~ 2 0、2 0~ 4 0、4 0~ 6 0、6 0~ 10 0cm四个层次上海涂土壤电导率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并在对协同区域化变量进行交互半方差分析的... 应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函数和普通克立格法 ,分析了 2 0m× 2 0m的采样间隔上 ,同一剖面0~ 2 0、2 0~ 4 0、4 0~ 6 0、6 0~ 10 0cm四个层次上海涂土壤电导率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并在对协同区域化变量进行交互半方差分析的基础上 ,用协同克立格法 ,将 0~ 2 0cm层上的土壤样品作为辅助变量 ,其他三层上初始及减少后的土壤样品作为主变量 ,来对 2 0~ 4 0、4 0~ 6 0、6 0~ 10 0cm土层上的电导率进行估值。同普通克立格法相比 ,协同克立格法在这三层估值所产生的均方根误差 (RMSE)减少了 9%到 2 5 1% ,平均标准误差(ASE)减少了 9 4 %到 2 1 9% ,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协同克立格法比普通克立格法提高了 4 6 %到85 %。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 ,利用协同克立格法 ,深层的样品数目在被减少至 6 0 %的情况下仍能满足精度要求 ,没有明显地导致空间信息的丢失。因此 ,协同克立格作为一种更为精确和经济的方法来对样品少的或难以测试的变量进行估值不但可以大大提高估测精度 ,而且可以减少采样数目 ,节省采样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涂 土壤电导率 协同克立格法 取样数目 空间便宜 估值 半方差分析 预测精度 地统计学
下载PDF
城市污泥与猪粪混合堆肥过程中湿度空间变异 被引量:19
20
作者 罗维 陈同斌 +3 位作者 高定 郑玉琪 李艳霞 郑国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对城市污泥与猪粪混合堆肥过程中堆体内湿度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 ,利用克里格法对湿度进行最优插值 .结果发现 :不同堆肥期湿度半变异函数在堆体水平方向上用对数函数拟合效果较好 ,在垂直方向上用线性函数拟合效果较好 .升温期、降... 对城市污泥与猪粪混合堆肥过程中堆体内湿度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 ,利用克里格法对湿度进行最优插值 .结果发现 :不同堆肥期湿度半变异函数在堆体水平方向上用对数函数拟合效果较好 ,在垂直方向上用线性函数拟合效果较好 .升温期、降温期和腐熟期各剖面的等湿线呈不同的分布特征 ,高温期呈较规则的“拱形”分布 .升温期、高温期及腐熟期 ,仓门附近的湿度变化较大 ,降温期堆体中轴线附近的湿度变化较大 .升温期堆体湿度最佳 ,从高温期开始 ,堆体中下部出现高湿区 ,且不断缩小 ;同时 ,堆体的顶部和两侧壁出现低湿区 ,且向堆体的中下部扩大 .由升温期到降温期 ,湿度空间变异不断增大 ,但腐熟期开始减小 .最后讨论了形成湿度空间变异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提高堆肥效率和质量的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猪粪 混合堆肥 湿度 空间变异 半变异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