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化隆沙隆卡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1
作者 郭荣臻 肖永明 +4 位作者 靳桂云 梁官锦 卢悦 蔡林海 张占仓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8,共9页
沙隆卡遗址2016年度发掘的浮选结果表明,细石器时期居民对植物资源的利用以野生物种为主;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在当时生业模式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齐家文化时期,作物种类有粟、黍、小麦、大麦、燕麦、大豆等,农业生产呈现出以粟类作物为... 沙隆卡遗址2016年度发掘的浮选结果表明,细石器时期居民对植物资源的利用以野生物种为主;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在当时生业模式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齐家文化时期,作物种类有粟、黍、小麦、大麦、燕麦、大豆等,农业生产呈现出以粟类作物为主的多种旱地作物种植特点;卡约文化时期,作物仅见粟、黍、大麦,仍以粟作为主。粟、黍等本土作物,与小麦、大麦等西来作物在该聚落的交汇可能是史前中西文化交流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隆卡遗址 炭化植物 齐家文化 生业模式
下载PDF
青海化隆沙隆卡遗址生业经济研究--来自淀粉粒的证据 被引量:3
2
作者 赵珍珍 肖永明 +4 位作者 郭荣臻 蔡林海 梁官锦 卢悦 靳桂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125,共6页
通过对沙隆卡遗址陶片及石器表面残留淀粉粒的分析,发现了来自禾本科粟(Setaria italica)、小麦族(Triticeae)、壳斗科栎属(Quercus)、块根块茎类植物的淀粉粒,数量较为丰富,种属来源较为多样,显示了沙隆卡遗址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多... 通过对沙隆卡遗址陶片及石器表面残留淀粉粒的分析,发现了来自禾本科粟(Setaria italica)、小麦族(Triticeae)、壳斗科栎属(Quercus)、块根块茎类植物的淀粉粒,数量较为丰富,种属来源较为多样,显示了沙隆卡遗址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多样性。壳斗科栎属、块根块茎类淀粉粒的发现,弥补了大遗存研究的不足,提供了沙隆卡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新证据,为青海东部地区史前生业经济研究提供了一批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隆卡遗址 淀粉粒 植物资源利用 生业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