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n the origin of 5-HMF in Shengmaiyin decoction by RP-HPLC method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英华 吕秀阳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015-1021,共7页
The origin of 5-HMF (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 in a Shengmaiyin decoc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RP-HPLC method below. A C18 column (250 mm×4.6 mm, i.d. 5 μm) with a column temperature of 25 °C was us... The origin of 5-HMF (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 in a Shengmaiyin decoc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RP-HPLC method below. A C18 column (250 mm×4.6 mm, i.d. 5 μm) with a column temperature of 25 °C was used. The mobile phase was a mixture of ultra-pure water-acetonitrile (95:5, V/V) and the flow rate was 1.0 ml/min.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80 nm. The injection volume was 1 μl and the running time was about 20 min. The addition of Schisandra was regulated to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an acid environment to the production of 5-HMF.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role of saccharides in the production of 5-HMF, different amount of fructose was used. The 5-HMF level in decoctions of processed and unprocessed Schisandra was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origin of 5-HM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HMF was derived mainly from the decoction of Schisandra only and not the mixed decoction of Ophionpogon and Schisandra. The appearance of 5-HMF is not simply the result of the decomposition of saccharides under the acid environment created by Schisandra, but the processing proced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of 5-H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ngmaiyin 5-HMF Origin Schisandra PROCESS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的生脉饮(党参方)口服液化学成分分析
2
作者 安琪 武林芝 +3 位作者 侯丽华 刘亮亮 王知平 孙红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期120-136,共17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对生脉饮(党参方)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表征。方法:选择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对生脉饮(党参方)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表征。方法:选择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下采集数据,扫描范围为m/z 50~1500。利用SCIEX OS-Q 1.6软件建立生脉饮(党参方)中单味中药材化学成分的本地数据库,将采集的化合物精确m/z和二级碎片离子信息与本地数据库及SCIEX OS-Q 1.6软件配置的中药二级数据库匹配,结合文献和对照品的相应信息进行化学成分表征。结果:共推断和鉴定了90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皂苷类、苯丙素类、多炔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等类及其他类成分,其中41个化合物来源于党参、33个化合物来源于麦冬、24个化合物来源于五味子。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UPLC-Q-TOF-MS/MS对生脉饮(党参方)口服液中不同类型化合物进行鉴别的有效方法,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提升其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党参方) 口服液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定性分析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生脉饮对劳力性热射病大鼠凝血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窦建林 何龙平 +3 位作者 钟林翠 林青伟 罗竹青 宋景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0-796,共7页
目的探讨生脉饮口服液对劳力性热射病(EHS)大鼠凝血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15只,均完成遥测温度胶囊植入术,术毕恢复1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热射病组、生脉饮组,每组5只。生脉饮组大鼠提前给予生脉饮0.02 ml/(g.d)灌... 目的探讨生脉饮口服液对劳力性热射病(EHS)大鼠凝血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15只,均完成遥测温度胶囊植入术,术毕恢复1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热射病组、生脉饮组,每组5只。生脉饮组大鼠提前给予生脉饮0.02 ml/(g.d)灌胃5 d,热射病组及生脉饮组大鼠均在人工气候舱内(温度40℃,相对湿度70%)跑步,记录核心温度达到42℃时的运动时间及距离。采集3组大鼠血液,检测并比较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及血乳酸(Lac)、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观察3组大鼠肝、肾、肺、肠、心脏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生脉饮组大鼠核心温度达到42℃时的运动距离及运动时间均较热射病组明显延长[(456.3±92.3)m vs.(282.8±87.5)m,P<0.05;(36.3±6.3)minvs.(21.7±7.0)min,P<0.05]。与对照组比较,热射病组大鼠PT及APTT均明显延长[(13.8±0.7)s vs.(9.9±0.7)s,P<0.05;78.3(36.0,120.0)s vs.19.0(16.6,22.5)s,P<0.05],Lac明显升高[(10.5±2.0)mmol/Lvs.(4.0±0.7)mmol/L,P<0.05],PLT明显降低[(590.3±80.2)×10^(9)/Lvs.(1750.3±283.0)×10^(9)/L,P<0.05],血浆TM、vWF、TSP-1及PAI-1水平均明显升高[2.1(1.8,2.7)ng/mlvs.1.6(1.5±1.7)ng/ml,P<0.05;(953.1±60.0)p g/m lv s.(462.3±37.0)p g/m l,P<0.05;(78.1±19.8)n g/m lv s.(59.3±12.0)n g/m l,P<0.05;(1945.7±74.5)ng/mlvs.(1487.6±259.1)ng/ml,P<0.05]。与热射病组比较,生脉饮组大鼠APTT明显缩短[36.6(31.1,46.1)svs.78.3(36.0,120.0)s,P<0.05],PLT明显增高[(980.5±302.4)×10^(9)/Lvs.(590.3±80.2)×10^(9)/L,P<0.05],血浆TM、vWF、PAI-1水平均明显降低[1.7(1.6,1.8)ng/ml vs.2.1(1.8,2.7)ng/ml,P<0.05;(701.6±32.0)pg/ml vs.(953.1±60.0)pg/ml,P<0.05;(1582.8±71.6)ng/mlvs.(1945.7±74.5)ng/ml,P<0.05]。热射病组大鼠的肝、肾、肺、肠、心脏病理学检查均可见血栓形成,生脉饮组大鼠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血栓形成。结论生脉饮可减轻EHS大鼠的血管内皮损伤,减少凝血因子与血小板的消耗,对凝血功能障碍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劳力性热射病 凝血功能障碍 大鼠 预防
下载PDF
基于安全监管的生脉饮中辅料蔗糖投料情况考察
4
作者 胡亮 周明 +4 位作者 罗疆南 孙辉 丁野 罗艳 文庆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55-59,共5页
建立生脉饮中蔗糖、麦芽糖的检查方法,并对其投料情况进行考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示差折光检测器(HPLC-RID)技术,采用Sepax HP-Amino色谱柱(4.6 mm×250.0 mm,5μm),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 建立生脉饮中蔗糖、麦芽糖的检查方法,并对其投料情况进行考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示差折光检测器(HPLC-RID)技术,采用Sepax HP-Amino色谱柱(4.6 mm×250.0 mm,5μm),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10.0μL。结果显示,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分别在19.2726~385.4520μg、21.1456~422.9125μg、20.2680~405.3600μg、19.2868~385.7373μg进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系数r分别为0.9998、0.9997、0.9998、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6%、97.8%、96.4%、97.5%,RSD分别为1.1%、1.3%、1.8%、1.2%。165批次样品中6批次质量不符合规定,可能存在蔗糖投料不足、疑似使用掺杂麦芽糖的劣质糖浆替代蔗糖投料的情况。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为生脉饮中蔗糖、麦芽糖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蔗糖 麦芽糖 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 安全监管
原文传递
生脉饮中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胡亮 周明 +3 位作者 文庆 孙辉 丁野 罗疆南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建立生脉饮中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残留量的检验检测方法。方法应用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采用Welch ultimate LP-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乙腈-0.1%甲酸的5 mmol/L乙酸铵溶液(55∶45)为... 目的建立生脉饮中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残留量的检验检测方法。方法应用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采用Welch ultimate LP-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乙腈-0.1%甲酸的5 mmol/L乙酸铵溶液(55∶45)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3μL,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结果136批次样品中14批次检出多效唑,检出率为10.3%,含量范围为10.2~121.9 ng/mL,未检出丁酰肼、矮壮素、缩节胺。多效唑在5.39~431.2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7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3%,RSD为3.0%。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作为生脉饮中多效唑残留量的检验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量 生脉饮 QUECHERS 植物生长延缓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安全监管
下载PDF
多菌种混合发酵生脉饮药渣生产蛋白饲料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24
6
作者 秦岭 王向东 +3 位作者 潘朝智 刘冬梅 董福顺 谭显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2-128,共7页
以生脉饮药渣为原料,利用康宁木霉(Tk)、产黄纤维单胞菌(Cf)、产朊假丝酵母(Cu)和黑曲霉(An)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先接种20%的Tk+Cf(比例2∶1),发酵2 d后再接种20%的Cu+An... 以生脉饮药渣为原料,利用康宁木霉(Tk)、产黄纤维单胞菌(Cf)、产朊假丝酵母(Cu)和黑曲霉(An)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先接种20%的Tk+Cf(比例2∶1),发酵2 d后再接种20%的Cu+An(比例1:1),在(NH4)2SO4添加量为5 g/dL、初始pH值为6、料水比为1∶2、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发酵5 d,其发酵产物中真蛋白质量分数增加86.96%,粗纤维质量分数降低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种 生脉饮药渣 混合发酵 蛋白饲料 工艺条件优化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晓凤 陈虹 赵志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0,72,共3页
目的 :测定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 :样品减压蒸干 ,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 ,提取液过滤 ,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后 ,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PHENOMENEXC18色谱柱 (4.6mm× 2 5 0mm ,5 μm) ,流动相乙腈 甲醇 水 (15∶15∶10 ... 目的 :测定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 :样品减压蒸干 ,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 ,提取液过滤 ,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后 ,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PHENOMENEXC18色谱柱 (4.6mm× 2 5 0mm ,5 μm) ,流动相乙腈 甲醇 水 (15∶15∶10 ) ,柱温 30℃ ,检测波长 2 5 4nm。结果 :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与其他成分良好分离。五味子醇甲的保留时间为 7.10min ,线性范围 0 .2~ 2 .0 μg ,r =0 .9996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5 % ,RSD为 2 .84%。 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可用于生脉饮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五味子醇甲 HPLC 含量
下载PDF
生脉饮(党参方)中5-羟甲基糠醛的分离及其来源探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颜继忠 陈岑 +2 位作者 楚楚 李行诺 吴琼琼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9-382,共4页
为探讨生脉饮(党参方)的物质基础及配伍规律,采用大孔树脂富集结合中压柱色谱纯化,从生脉饮(党参方)中分离得到5-羟甲基糠醛.通过进一步的拆方研究发现:在含五味子的合煎组中,5-羟甲基糠醛的量均较单煎组有明显提高.推测生脉饮(党参方)... 为探讨生脉饮(党参方)的物质基础及配伍规律,采用大孔树脂富集结合中压柱色谱纯化,从生脉饮(党参方)中分离得到5-羟甲基糠醛.通过进一步的拆方研究发现:在含五味子的合煎组中,5-羟甲基糠醛的量均较单煎组有明显提高.推测生脉饮(党参方)中麦冬及/或党参与五味子的合煎过程可能会产生5-羟甲基糠醛.首次从生脉饮(党参方)中分离鉴定出5-羟甲基糠醛,同时提供了一种从中药复方中快速分离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并对生脉饮(党参方)的配伍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党参方) 5-羟甲基糠醛 分离 配伍规律
下载PDF
复方生脉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玉秋 白令君 何锡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5-47,共3页
利用ESR自旋捕集技术研究了中药复方生脉饮及其组成单味药人参、麦冬和五味子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机理以及各单味药物与复方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方生脉饮具有比各单味药更好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生脉饮 羟自由基 药理学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基础上给予生脉饮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近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0
作者 陆海涛 赵国华 +1 位作者 陈树军 汪海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1期1651-1654,1660,共5页
目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基础上给予生脉饮对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治疗,评估治疗后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计划采取手术治疗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120例(2011年2月~2018年2月),... 目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基础上给予生脉饮对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治疗,评估治疗后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计划采取手术治疗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120例(2011年2月~2018年2月),按照入组先后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型放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脉饮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5周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学指标(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消化道不良反应)。结果:近期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基础上给予生脉饮对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治疗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生脉饮 直肠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药生脉饮对女子散打运动员夏训期体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军 李丽辉 +3 位作者 江岩 杨杰 秦淑娟 董洁琼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夏训期服用中药生脉饮对女子散打运动员体能与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14名女子散打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训练内容相同,实验组饮用含中药生脉饮40ml+酸梅汁160 ml的饮料,对照组只饮用酸梅汁饮料200 ml,每日上... 目的:探讨夏训期服用中药生脉饮对女子散打运动员体能与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14名女子散打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训练内容相同,实验组饮用含中药生脉饮40ml+酸梅汁160 ml的饮料,对照组只饮用酸梅汁饮料200 ml,每日上下午训练结束时各1次,持续4周。4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相关测试,包括体能测试、血常规、生化及免疫指标,采用日常训练状态监控测量表和RPE主观感觉疲劳程度评定量表进行日常机能监控。结果:饮用生脉饮4周后,实验组最大摄氧量、全力击打沙袋运动后7 min血乳酸值、IgG和IgM较实验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肌酸激酶和血清睾酮实验前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日常训练状态监控测量表和RPE主观感觉疲劳程度评定量表数据显示两组运动员均未出现过度疲劳。结论:夏季饮用生脉饮对女子散打运动员有氧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疲劳恢复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提高运动员免疫球蛋白含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女子散打 体能 免疫
原文传递
加味生脉饮注射液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核转录因子-κB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新芳 张宇忠 +5 位作者 任丽薇 贾旭 李姝玉 张银柱 杨莹 庞丹丹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8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生脉饮注射液对内毒素休克肺组织TNF-α、IL-1β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脂多糖(LPS,8.00mg·kg^(-1))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用加味生脉饮注射液作干预治疗,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述因子在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加味生脉饮注射液对内毒素休克肺组织TNF-α、IL-1β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脂多糖(LPS,8.00mg·kg^(-1))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用加味生脉饮注射液作干预治疗,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述因子在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生脉饮组、阳性对照组等各组大鼠肺组织内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肺损伤较重,TNF-α、IL-1β和NF-κB含量明显升高(P<0.05);加味生脉饮组和阳性对照组肺损伤较轻,TNF-α、IL-1β和NF-κB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味生脉饮注射液能减轻内毒素休克时肺损伤和TNF-α、IL-1β和NF-κB表达,提示该药对内毒素休克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通路过度激活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肺损伤 加味生脉饮注射液 核转录因子-ΚB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生脉饮合煎、分煎剂抗心律失常及抗休克作用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婷 秦彩玲 +2 位作者 张毅 王永山 周嘉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1998年第5期36-38,共3页
以同等剂量对生脉饮合煎、分煎剂进行了抗乌头碱诱发小鼠心律失常及抗大鼠失血性休克作用比较。
关键词 生脉饮 心律失常 休克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生脉饮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残留量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莉 尚楚翔 孙成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3-657,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QQQ MS)同时测定生脉饮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PAE)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振摇提取后进行检测。采用 Agilent HP-5MS 毛细管色谱柱(30 m ×0.25 mm ×0.25μm)在程序升温条... 建立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QQQ MS)同时测定生脉饮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PAE)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振摇提取后进行检测。采用 Agilent HP-5MS 毛细管色谱柱(30 m ×0.25 mm ×0.25μm)在程序升温条件下进行色谱分离;质谱以电子轰击( EI)为电离方式,采用多反应监测( MRM)模式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17种 PAE 在0.5~20 mg / L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 均大于0.99;平均加标回收率除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51.9%、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DEP)为77.2%外,其余15种为91.8%~117.2%,RSD( n =6)为0.5%~5.4%。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生脉饮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残留量的检测,以控制生脉饮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邻苯二甲酸酯 塑化剂 生脉饮 中药口服液
下载PDF
黄芪生脉饮合玉屏风散治疗骨科围手术期出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银星 盛娟娟 +3 位作者 姚晓东 朱振康 闵重函 居建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56-157,171,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生脉饮合玉屏风散治疗骨科围手术期出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名围手术期出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生脉饮合玉屏风散,3d为1疗程,若出... [目的]观察黄芪生脉饮合玉屏风散治疗骨科围手术期出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名围手术期出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生脉饮合玉屏风散,3d为1疗程,若出汗停止则停服;若3d后汗出仍较多,继续服药,直到术后第7d停止用药。观察患者止汗情况。[结果]治疗组中临床治愈16例,有效11例,未愈3例。对照组中临床治愈8例,有效15例,未愈7例。[结论]黄芪生脉饮合玉屏风散治疗骨科围手术期出汗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汗 围手术期 气阴两虚 黄芪生脉饮 玉屏风散
下载PDF
生脉液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之炯 王振华 +2 位作者 于淑敏 周宏研 孙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用自身用药前后对照,以超声诊断仪监测生脉液对22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静脉注射生脉液后,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ΔD%),室壁增厚率(ΔT%)均显著增加,全身血管阻... 用自身用药前后对照,以超声诊断仪监测生脉液对22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静脉注射生脉液后,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ΔD%),室壁增厚率(ΔT%)均显著增加,全身血管阻力(SVR)则明显降低,P值均<0.01;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二尖瓣一空间隔间距(EPSS),收缩末期室壁应力(ESS)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结果提示静脉注射生脉液能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波 心肌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脉饮中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1
17
作者 冯雪松 王大成 刘雅茹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76-78,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生脉饮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组分线性关系良好(R≥0.9 9 9 2),精密度、重现性及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误差均小于5.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生脉饮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组分线性关系良好(R≥0.9 9 9 2),精密度、重现性及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误差均小于5.0%。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全面控制和评价生脉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HPLC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RD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乙素 测定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党参方生脉饮煎剂中9种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晨 赵春杰 +2 位作者 刘雅茹 于丽娜 余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11期85-87,共3页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党参方生脉饮煎剂中Ca、Cu、Fe、K、Mg、Mn、Zn、Cd、Na共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溶出率。样品经硝酸-高氯酸(4∶1,体积比)浸泡,置电热板上140℃消解处理。测得线性范围(μg.mL-1)如下:Ca、K为1...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党参方生脉饮煎剂中Ca、Cu、Fe、K、Mg、Mn、Zn、Cd、Na共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溶出率。样品经硝酸-高氯酸(4∶1,体积比)浸泡,置电热板上140℃消解处理。测得线性范围(μg.mL-1)如下:Ca、K为1.0-40.0;Cu为0.1-2.0;Mn为0.2-5.0;Cd为0.0001-0.004;Fe、Mg、Zn、Na为0.5-8.0;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6。回收率在95.1%-104.8%之间;方法精密度RSD在0.57%-3.6%之间。该方法适合中药样品生脉饮中Ca、Cu、Fe、K、Mg、Mn、Zn、Cd、Na的含量测定,并为进一步研究生脉饮中微量元素与其临床疗效的关系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党参方生脉饮 微量元素 溶出率
下载PDF
生脉饮联合辅酶Q10片治疗心律失常60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都虹 郝杰 +3 位作者 陈会强 杨秀春 鲁静朝 刘凡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10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生脉饮联合辅酶Q10片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生脉饮注射液20 m L+5%葡萄糖注射液200 m L,每日1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辅酶Q10... 目的观察生脉饮联合辅酶Q10片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生脉饮注射液20 m L+5%葡萄糖注射液200 m L,每日1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辅酶Q10片口服,每次20 mg,每日3次。两组均持续治疗6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室性早搏及房性早搏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室性早搏及房性早搏次数两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饮联合辅酶Q10片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辅酶Q10片 心律失常 疗效
下载PDF
生脉饮对荷斯坦青年母牛运输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宇 王义翠 +3 位作者 贾荣玲 刘延鑫 付彤 高腾云 《中国奶牛》 2019年第3期28-32,共5页
为了探讨生脉饮对荷斯坦青年母牛运输应激的影响,试验选取15头体重相近的荷斯坦青年母牛随机分成对照组、运输应激组和生脉饮处理组,每组5头牛,对照组牛不进行运输,运输应激组和生脉饮处理组进行3h的60km/h公路运输,生脉饮处理组牛给予1... 为了探讨生脉饮对荷斯坦青年母牛运输应激的影响,试验选取15头体重相近的荷斯坦青年母牛随机分成对照组、运输应激组和生脉饮处理组,每组5头牛,对照组牛不进行运输,运输应激组和生脉饮处理组进行3h的60km/h公路运输,生脉饮处理组牛给予120mL/(头·d)的生脉饮。采集所有试验牛的血样,测定相关生化指标,同时统计奶牛日增重和发病率。结果表明,生脉饮对运输应激荷斯坦青年母牛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够降低运输应激对其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运输应激 荷斯坦牛 小母牛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