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Theil指数和Shift-Share模型的2012—2021年中国产业偏离分析
1
作者 高孝伟 张颖昆 +1 位作者 李华 王苏梦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文章首先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针对产业偏离的测算,传统的产业偏离度E系数、Theil指数及Shift-Share模型均存在一定的缺陷,E系数和Theil指数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计算原理方面,而Shift-Share模型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参照系选择的合... 文章首先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针对产业偏离的测算,传统的产业偏离度E系数、Theil指数及Shift-Share模型均存在一定的缺陷,E系数和Theil指数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计算原理方面,而Shift-Share模型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参照系选择的合理性和数据采集的可行性方面。然后,基于现有模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更为合理和更具可操作性的产业偏离测算方法,再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根据2012—2021年的数据,对中国的产业偏离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尽管中国存在产业偏离,但产业偏离度在逐渐减小。最后,基于修正模型的计算结果,并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第一产业要依靠创新和科技引领,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有序转移,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2)第二产业要加快产业的升级换代,建立和保持独立、自主、完整的工业体系,加大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尽早突破美西方的技术封锁;3)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应该在金融和科教两个方面,要进一步提升香港地区、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依靠金融创新来规避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不利约束和影响,同时要将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的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产业 偏离度 THEIL系数 shift-share模型 产业结构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Shift-Share模型的“镰刀弯”地区粮食增产结构变动分析——兼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 被引量:7
2
作者 余晓洋 田帅 +1 位作者 吕一 刘帅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0,共7页
[目的]"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粮食种植结构单一,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多元化发展,需要明确该地区粮食生产结构中不同作物的变化特点和竞争优势。[方法]文章运用ShiftShare模型对"镰刀弯"地区的粮食... [目的]"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粮食种植结构单一,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多元化发展,需要明确该地区粮食生产结构中不同作物的变化特点和竞争优势。[方法]文章运用ShiftShare模型对"镰刀弯"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结构和竞争力优势进行比较,分析了水稻、玉米、薯类、豆类以及其他作物的结构和竞争力优势差异。[结果]"镰刀弯"地区内部不同区域之间不同作物的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增长变动速度不同。[结论]"镰刀弯"地区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尤其是玉米种植面积的调减,应当充分考虑不同作物之间的优势差异,在满足可持续发展和市场需求且不形成过度供给的情况下,增加优势作物的种植,最终形成合理的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增产结构 玉米种植结构 优势差异 shift-share 模型 “镰刀弯”地区
下载PDF
Shift-Share区域经济评价模型及其扩展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董麓 付灵芝 朱少杰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6期9-13,共5页
讨论了Shift-Share模型的经济思想,指出现有研究反映经济信息的片面性。对Shift-Share方法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产业结构效率新概念,并诠释了其经济思想,构造了更具经济评价和政策意义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统计模型,用具体案例介绍了模型使... 讨论了Shift-Share模型的经济思想,指出现有研究反映经济信息的片面性。对Shift-Share方法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产业结构效率新概念,并诠释了其经济思想,构造了更具经济评价和政策意义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统计模型,用具体案例介绍了模型使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ft-share模型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评价
下载PDF
Shift-share Analysis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A Case of Jiangsu Province 被引量:9
4
作者 SHI Chunyun ZHANG Jie +1 位作者 YANG Yang ZHOU Zha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7年第2期173-178,共6页
Shift-share analysis has been confirmed a useful approach in the study of regional economics and many kinds of extended shift-share models have been advanced and put into practice in economic studies, but few have hit... Shift-share analysis has been confirmed a useful approach in the study of regional economics and many kinds of extended shift-share models have been advanced and put into practice in economic studies, but few have hitherto been introduced and applied to the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Moreover understanding the spatially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marketers, developers, and planners involved in tourism strategy development. Based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 receipts from 1995 to 2004, this study aims at probing into the spatial competitiveness of interna- tional tourism in Jiangsu Province in comparison with its neighbors by applying a spatially extended shift-share model and a modified dynamic shift-share model. The empirical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exceptional years may exist in the ap- plication of dynamic shift-share models. To solve this issue, modifications to dynamic shift-share model are put forwar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re not only presented but also explained by the comparison of background conditio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between Jiangsu and its key competitors. Th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that the growth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receipts in Jiangsu mainly attributes to the national component and the competitive component and Zhejia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rival to Jiangsu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5-2004. In order to upgrade th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it is indispensable for Jiangsu to take proper positioning, promoting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to cooperate and integrate with its main riv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旅游业 国际旅游竞争 空间扩展分析模型
下载PDF
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测度及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5
作者 王心怡 《中国商论》 2024年第5期142-146,共5页
文章从四个层次对安徽省2000—2006年、2007—2013年和2014—2021年三个时期的产业转移升级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研究。首先,本文对安徽省及其16个地级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现状以及三大产业的转型升级方向进行分析。其次,综合使用Lilien模型... 文章从四个层次对安徽省2000—2006年、2007—2013年和2014—2021年三个时期的产业转移升级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研究。首先,本文对安徽省及其16个地级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现状以及三大产业的转型升级方向进行分析。其次,综合使用Lilien模型和More值模型对安徽省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进行测度。再次,构建Shift-share模型对安徽省及其16个地级市的劳动生产率进行分解,得出安徽省22年间产业转型升级速度良好且产业内部结构效应是促进安徽省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超前系数 More值 劳动生产率 shift-share模型
下载PDF
基于DSSM的汶川地震灾区经济韧性演化特征研究
6
作者 葛懿夫 翟国方 +1 位作者 杨颖 何仲禹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5-211,共7页
以往的经济韧性测度研究中偏重韧性测度水平的变化,经济韧性的结构对于经济韧性的影响往往受到忽视。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DSSM)提供了分析经济韧性变化与动力机制演变的崭新视角,通过将其运用于经济韧性分析可以将受灾地区局部区域与... 以往的经济韧性测度研究中偏重韧性测度水平的变化,经济韧性的结构对于经济韧性的影响往往受到忽视。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DSSM)提供了分析经济韧性变化与动力机制演变的崭新视角,通过将其运用于经济韧性分析可以将受灾地区局部区域与整体区域变化相联系,准确分析研究期内受灾地区经济韧性的结构优势与竞争力强弱变化。该文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研究对象,测度受灾地区51个区县2003—2017年间经济韧性水平,使用相似系数将灾后经济韧性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使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DSSM)对比分析汶川地震前后经济韧性的结构分量与竞争力分量变化情况,深入探究汶川地震影响受灾地区经济韧性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经济韧性 汶川地震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
下载PDF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的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岩威 王玲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假定国家影响区域而区域之间不相互影响,空间模型考虑了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假设空间权重不随时间变化。文章综合考虑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两类因素,构造了基于可变空间权重系数的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 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假定国家影响区域而区域之间不相互影响,空间模型考虑了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假设空间权重不随时间变化。文章综合考虑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两类因素,构造了基于可变空间权重系数的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对山东省2008—2016年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将测算结果与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空间拓展模型与传统模型测算结果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说明空间拓展模型考虑了空间相关性,揭示了邻近区域对山东省的空间影响。与邻近区域相比,山东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整体上均具有一定的结构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第二产业优势最强,第一产业优势最弱。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提高第一产业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第二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抢占价值链高端”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竞争力 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 传统模型
下载PDF
企业并购动因的变结构协整分析:股权分置改革视角
8
作者 何苏燕 任力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30-39,共10页
从股权分置改革视角探究资本市场流动性、股票市场状况这两大宏观层面经济因素对企业并购动因产生影响发现:并购数量与资本市场流动性以及股票市场状况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发生了结构性突变... 从股权分置改革视角探究资本市场流动性、股票市场状况这两大宏观层面经济因素对企业并购动因产生影响发现:并购数量与资本市场流动性以及股票市场状况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发生了结构性突变。运用面板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也表明资本市场流动性以及股票市状况均会对企业并购动因产生影响,且上述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动因 股权分置改革 变结构协整 面板logit模型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市创新:理论逻辑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浦阳 杨鑫垚 +1 位作者 卢泓宇 牛君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148,共6页
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了Tobit模型、份额移动工具变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城市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将2016年9月《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提出... 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了Tobit模型、份额移动工具变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城市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将2016年9月《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提出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连续型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事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宏观层面上,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地促进城市创新,并且在东部沿海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在结构性差异上,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覆盖广度”和“数字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市创新 份额移动工具变量 连续型广义双重差分模型 TOBIT模型
下载PDF
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及劳动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估测——以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为例 被引量:49
10
作者 谭晶荣 颜敏霞 +1 位作者 邓强 王健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81,共10页
文章从三个层次对长三角地区在2000-2004年和2005-2009年两个时期的产业升级状况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该地区三大产业的转型升级方向及速度进行量化测度。其次,构建了Shift—Share模型对这16个... 文章从三个层次对长三角地区在2000-2004年和2005-2009年两个时期的产业升级状况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该地区三大产业的转型升级方向及速度进行量化测度。其次,构建了Shift—Share模型对这16个城市的劳动生产效率进行了分解,得出产业内效应是促进长三角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运用面板估计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估测。实证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基础要素、政府支出、贸易要素之间呈显著相关。在上述基础上,文章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Shift--Share模型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俞勇军 陆玉麒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45,30,共6页
区域差异历来是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江西省受周边强经济中心的影响,经济区位边缘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江西省突破原来农业大省的发展思路,致力引进发达地区和国外的技术和资金,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目前... 区域差异历来是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江西省受周边强经济中心的影响,经济区位边缘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江西省突破原来农业大省的发展思路,致力引进发达地区和国外的技术和资金,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江西省内部地区差异较1990年明显扩大,而且表现出各地区相对波动较大的特征。本文采用偏离一份额模型,对江西1990--2001年间11年来的发展状况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探讨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结构特征,将江西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江西省各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是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区域经济发展 空间差异 偏高—份额模型
下载PDF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缅甸段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磊 武友德 +1 位作者 李君 李灿松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33,117,共14页
以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缅甸段为例,通过构建土地利用重心测度、动态变化及景观指数等模型,对其1993年~2017年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状况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1)随时间演进,研究区林地显著扩展而草地、耕地、灌丛及... 以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缅甸段为例,通过构建土地利用重心测度、动态变化及景观指数等模型,对其1993年~2017年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状况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1)随时间演进,研究区林地显著扩展而草地、耕地、灌丛及水体等均大幅减少,建筑用地虽扩展显著但比重始终较小;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重心及其转移变化差异显著,24年间,建筑用地、耕地、草地、水体及湿地重心均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而林地与灌丛重心偏向西南。(2)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整体较快但小幅放缓,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剧烈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林地、草地及耕地等用地类型上;随时间演进,各用地类型均发生了较明显的相互转化,其中以林地、草地、耕地及灌丛的间转化最为显著。(3)从斑块类型尺度来看,研究区不同用地斑块间的景观指数及其变动差异悬殊,整体而言,灌丛、草地及耕地的斑块密度明显较高但形状规整程度显著较低,而林地的平均斑块面积远大于其余地类。(4)从景观总体尺度来看,研究区景观的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均持续降低而破碎度指数整体减小,各用地景观面积差异持续扩大且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不断降低,整体呈由分散分布向集中布局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 东掸邦地区
下载PDF
新疆产业结构效益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月兰 李豫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74,78,共5页
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偏离-份额分析模型,从不同角度分析1978-2007年新疆产业结构效益。结果显示:新疆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除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外,其他产业较小;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产值结... 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偏离-份额分析模型,从不同角度分析1978-2007年新疆产业结构效益。结果显示:新疆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除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外,其他产业较小;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极不对称;三次产业均为全国性增长产业,西部大开发以来产业竞争能力有所增强;但区域衰退及夕阳产业的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层次低、效益较差,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效益 比较劳动生产率 偏离-份额模型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娟 万庆 郭文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0-524,共5页
采用静态偏离-份额模型和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武汉城市圈2001年~2009年间的产业结构进行定量诊断,以探讨武汉城市圈及其成员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表明:2008年以后,武汉城市圈整体的产业结... 采用静态偏离-份额模型和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武汉城市圈2001年~2009年间的产业结构进行定量诊断,以探讨武汉城市圈及其成员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表明:2008年以后,武汉城市圈整体的产业结构效应开始彰显,三次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第二、三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但产业结构效应还并未充分发挥,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2001年~2009年间,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整体具有竞争力,第二产业竞争优势尤其显著,第一产业则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缺乏竞争力;2001年~2009年间武汉城市圈9个成员城市产业发展各具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份额模型 产业结构 武汉城市圈
下载PDF
“十五”期间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SS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何龙娟 肖敏 吴殿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431,共8页
采用偏离份额(shift-share,SS)分析法,从经济增长的3个相关因素,即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考察了我国“十五”期间主要是1999—2004年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并对各地区制造业和高新产业的增长差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得到以下... 采用偏离份额(shift-share,SS)分析法,从经济增长的3个相关因素,即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考察了我国“十五”期间主要是1999—2004年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并对各地区制造业和高新产业的增长差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得到以下结论:1)主导因素不同是导致经济增长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2)山东和天津两地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突出;3)中部各省区无论是整体经济还是制造业和高新产业,经济增长的竞争力都很弱.以期为从全国层面把握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 经济增长
下载PDF
农业发展中技术和制度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晨 顾晓君 +1 位作者 俞美莲 高健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4,共5页
利用新古典增长理论,证明在劳动、技术、制度均为外生变量的条件下上海农业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和制度的作用,这两个因素具有独立性。通过偏离-份额分析,将技术和制度对促进上海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程度进行分解,结果表明,1978—2013年间... 利用新古典增长理论,证明在劳动、技术、制度均为外生变量的条件下上海农业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和制度的作用,这两个因素具有独立性。通过偏离-份额分析,将技术和制度对促进上海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程度进行分解,结果表明,1978—2013年间,技术因素的作用强于制度因素的作用,并且只有当制度和技术的作用强度相互匹配时农业才能实现快速发展。进而,按照五年规划分时段测算,发现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技术进步有赖于制度条件的改变。上海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应加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并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制度 农业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偏离-份额分析 上海
下载PDF
基于偏移-份额模型的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解释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瑜嘉 贺灿飞 王伟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81,共6页
外部环境变化促使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不断演变。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运用改进的偏移-份额模型,将1998-2008年中国地级单元的制造业增长量分解为国家分量、省域分量、行业分量和区位分量。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政策推动产业增长... 外部环境变化促使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不断演变。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运用改进的偏移-份额模型,将1998-2008年中国地级单元的制造业增长量分解为国家分量、省域分量、行业分量和区位分量。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政策推动产业增长,促进产业转移;省域政策和邻域的制造业布局影响本地产业结构;行业的要素密集类型和垄断水平导致空间布局差异;区域经济、区域政策以及城市群内部的联系影响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进一步选取代表性行业对偏移-份额模型中的行业分量和区位分量的组合情况进行研究,认为行业特征与区位特征需要相互匹配才能形成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进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空间格局变化 偏移-份额模型 城市区位特征 制造业行业特征
下载PDF
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测度及其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刚 周燕妃 朱艳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0,共5页
文章基于2004—2017年京津冀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超前系数、Moore值和Lilien指数等指标对京津冀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Shift-Share模型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产业结构变化,以衡量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1)京津... 文章基于2004—2017年京津冀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超前系数、Moore值和Lilien指数等指标对京津冀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Shift-Share模型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产业结构变化,以衡量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第一、二产业滞后发展,第三产业超前发展,整体处于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2)京津冀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排序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大区域内部差异较大。(3)北京市TS值呈逐年攀升状态,而天津市和河北省的TS值自2014年后才缓慢上升,北京市产业转型升级高级化明显优于天津市和河北省。(4)北京市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提高不同于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市总结构效应是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推动力是内增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Moore值 Lilien指数 shift-share模型
下载PDF
陕西省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偏离-份额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新才 杨兴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98,共4页
区域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率。以产业结构为切入点,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模型对陕西省和三大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对陕西省产业发展现状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认识,并进行结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区域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率。以产业结构为切入点,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模型对陕西省和三大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对陕西省产业发展现状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认识,并进行结论分析和政策建议,从而为改善陕西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份额模型 份额分量 产业结构分量 竞争力分量 陕西省
下载PDF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泛长三角制造业产业转移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金丽 张落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7-324,共8页
伴随着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泛长三角内部制造业的空间转移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制造业空间格局不断演变.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将泛长三角4省1市分成"核心-边缘-外围"3个圈层,选取2000—2004、2004—2008和... 伴随着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泛长三角内部制造业的空间转移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制造业空间格局不断演变.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将泛长三角4省1市分成"核心-边缘-外围"3个圈层,选取2000—2004、2004—2008和2008—2012年3个时间阶段,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将各研究单元的制造业增长量分解为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绘制出产业部门偏离分量图,对不同圈层之间的产业转移过程进行研究.最后基于"推-拉"模型,对泛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长三角 核心-边缘 产业转移 偏离-份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