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饲养方式、去势对短角牛育肥、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戴思凡 张瑞云 +10 位作者 王梓蓓 志莉 赵敏霖 朱胜全 姚新荣 刘艺端 王莉兴 亐开兴 吴东旺 毛华明 李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17-3827,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去势对短角牛生长育肥、屠宰性能、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17月龄左右体重相近的18头短角牛,其中公牛12头(分为2组:放牧公牛组和育肥公牛组,每组6头)、阉割牛6头(育肥阉牛组)。放牧公牛组采用放牧饲养;...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去势对短角牛生长育肥、屠宰性能、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17月龄左右体重相近的18头短角牛,其中公牛12头(分为2组:放牧公牛组和育肥公牛组,每组6头)、阉割牛6头(育肥阉牛组)。放牧公牛组采用放牧饲养;育肥公牛组和育肥阉牛组围栏式育肥,均自由采食全混合饲粮(TMR)。3组均饲养育肥至24月龄进行屠宰,测定短角牛的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在不同饲养方式下,育肥公牛组短角牛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ADG)、体斜长,胸围和腹围,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胴体产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总肉重,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重量,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放牧公牛组(P<0.01或P<0.05),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剪切力和水分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放牧公牛组(P<0.05或P<0.01)。在相同饲养方式下,育肥公牛组短角牛ADG、眼肌面积、特级肉块和高档肉块重量、心脏和肝脏重量,背最长肌剪切力、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的水分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阉牛(P<0.05或P<0.01),大理石花纹、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股二头肌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育肥阉牛组(P<0.05或P<0.01)。【结论】通过舍饲育肥可提高短角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改善牛肉嫩度、提高牛肉营养水平;去势降低了短角牛的育肥和屠宰性能,提高了短角牛牛肉大理石花纹等级、嫩度,并改善了牛肉品质。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是否去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角牛 饲养方式 去势 育肥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12月龄短角牛体重与主要体尺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叶朗惠 朱胜全 +2 位作者 董正勖 邵学芬 向必勇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本文旨在探究12月龄短角牛体重与主要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研究影响短角牛月龄的主要体尺指标。选取12月龄公牛163头,母牛261头,共424头短角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的体尺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已知数... 本文旨在探究12月龄短角牛体重与主要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研究影响短角牛月龄的主要体尺指标。选取12月龄公牛163头,母牛261头,共424头短角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的体尺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已知数据进行最佳线性拟合,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显示,12月龄短角公牛的体重与各体尺指标的平均值均高于母牛;且体重与各体尺指标的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12月龄短角牛无论公母,其体重与各体尺指标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公牛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高于母牛。12月龄短角公牛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性最大(r=0.902)。12月龄短角母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胸围相关性最大(r=0.823)。12月龄短角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胸围相关性最大(r=0.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角牛 体重 主要体尺指标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通经分析。
下载PDF
牛品种、性别对高档牛肉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喆 袁希平 +6 位作者 王安奎 昝林森 杨世平 金显栋 张继才 付美芬 黄必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3-638,共6页
屠宰经过(13±1)个月育肥、(28±1)月龄的BMY阉公牛15头、云南黄牛9头(母牛4头,阉公牛5头)、短云杂牛阉公牛6头、西云杂牛阉公牛4头,取7~9胸肋眼肉进行粗蛋白、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品种、性别间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 屠宰经过(13±1)个月育肥、(28±1)月龄的BMY阉公牛15头、云南黄牛9头(母牛4头,阉公牛5头)、短云杂牛阉公牛6头、西云杂牛阉公牛4头,取7~9胸肋眼肉进行粗蛋白、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品种、性别间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云南黄牛肉甘氨酸显著高于(P<0.05)BMY,短云杂牛,云南黄牛肉脯氨酸显著高于(P<0.05)BMY,极显著高于(P<0.01)短云杂牛,云南黄牛肉的蛋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显著低于(P<0.05)西云杂牛。短云杂牛肉风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显著低于(P<0.05)西云杂牛。云南黄牛肉必需/总氨基酸显著低于BMY牛、西云杂牛。阉公牛肉的甘氨酸、脯氨酸显著低于(P<0.05)母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Y牛 云南黄牛 短云杂牛 西云杂牛 性别 粗蛋白 氨基酸
下载PDF
牛品种和性别对牛肉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喆 袁希平 +6 位作者 王安奎 昝林森 杨世平 金显栋 张继才 付美芬 黄必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肉牛品种及性别对牛肉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肉牛的品种改良和育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年龄相近((12±1)月龄)的BMY阉公牛15头、云南黄牛9头(母牛4头,阉公牛5头)、短云杂阉公牛6头、西云杂阉公牛4头,在相同... 【目的】研究肉牛品种及性别对牛肉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肉牛的品种改良和育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年龄相近((12±1)月龄)的BMY阉公牛15头、云南黄牛9头(母牛4头,阉公牛5头)、短云杂阉公牛6头、西云杂阉公牛4头,在相同条件下经过12~14个月的强制育肥,取7~9胸肋眼肉进行脂肪及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阉牛和母牛的牛肉脂肪及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个品种牛的牛肉脂肪含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云南黄牛肉的肉豆蔻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短云杂牛和西云杂牛,与BMY牛肉差异不显著(P>0.05);云南黄牛肉的棕榈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3个品种的牛肉。BMY牛肉的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短云杂牛,云南黄牛肉的亚油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短云杂牛。【结论】性别对牛肉的脂肪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品种对牛肉的肉豆蔻酸、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对其他7种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Y牛 云南黄牛 短云杂牛 西云杂牛 性别 脂肪 脂肪酸
下载PDF
肉牛品种、性别对牛肉嫩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喆 李天平 +2 位作者 王安奎 金显栋 黄必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期18-21,共4页
研究肉牛品种及性别对牛肉嫩度的影响,为肉牛品种改良和育肥提供参考。采集经过(13±1)个月育肥的15头BMY阉公牛、9头云南黄牛(母牛4头,阉公牛5头)、6头短云杂阉公牛、4头西云杂阉公牛的肉样,密封冷冻保存,测定肉样的剪切力值。结... 研究肉牛品种及性别对牛肉嫩度的影响,为肉牛品种改良和育肥提供参考。采集经过(13±1)个月育肥的15头BMY阉公牛、9头云南黄牛(母牛4头,阉公牛5头)、6头短云杂阉公牛、4头西云杂阉公牛的肉样,密封冷冻保存,测定肉样的剪切力值。结果表明:不同性别肉牛的肉样剪切力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品种之间:BMY牛胸肉剪切力显著低于(P<0.05)西云杂,BMY牛腩剪切力极显著小于短云杂和西云杂(P<0.01)并显著小于云南黄牛(P<0.05),云南黄牛腩剪切力显著小于短云杂(P<0.05)。说明:性别对牛肉嫩度没有显著影响;品种对牛胸肉、牛腩嫩度有显著影响,而对上脑、眼肉、西冷、枕头肉、尾龙扒、牛领等肉块的剪切力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Y牛(云岭牛) 云南黄牛 短云杂牛 西云杂牛 性别 嫩度
下载PDF
美系短角肉种牛的全日制放牧管理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仕峰 陈松 王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6期15-16,共2页
对美系短角肉种牛自1997年至今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小结,供养殖业界同行参考。
关键词 短角牛 全日制放牧管理 饲养管理 分群管理
下载PDF
美系短角肉种牛生长发育性能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祝勤英 杨勇 +2 位作者 杨国荣 姚新荣 朱胜全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为了确保美系短角牛选育及推广利用工作顺利进行。[方法]对云南省种羊场扩繁选育的全日制放牧条件下短角牛进行体重、体尺测定。采用牛体重、体尺测定的常规方法,分别测定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6月龄和成年等不... [目的]为了确保美系短角牛选育及推广利用工作顺利进行。[方法]对云南省种羊场扩繁选育的全日制放牧条件下短角牛进行体重、体尺测定。采用牛体重、体尺测定的常规方法,分别测定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6月龄和成年等不同发育阶段公母牛的体重和体尺。[结果]短角牛种公牛有两个增重高峰,分别是从初生到6月龄和从36月龄到成年;而短角牛母牛的增重从初生到12月龄增重为最快,以后的增重速度变慢。成年公牛体重821.56±62.67kg,体高143.44±5.00cm,体斜长172.89±7.85cm,胸围207.50±7.98cm;母牛分别为543.14±45.20kg,135.34±4.56cm,160.59±7.90cm和187.96±7.20cm。[结论]美系短角牛在云南省种羊场生长发育良好,具备了一定的供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角牛 体重 体尺 测定
下载PDF
美系短角肉种牛繁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国荣 祝勤英 +9 位作者 姚新荣 李乔仙 王世雄 杨勇 马家能 朱胜全 赵仕峰 王龙 陈松 黄必志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为了掌握短角肉种牛从美国引种到云南纯繁后的繁殖性能。[方法]通过对美系短角肉用种牛自2008年至2011年的参配母牛数、产犊数、成活数进行统计。[结果]四年的平均繁殖成活率69.18%,比驯化期间提高2%;其中以2008年最低(61.84%),2... [目的]为了掌握短角肉种牛从美国引种到云南纯繁后的繁殖性能。[方法]通过对美系短角肉用种牛自2008年至2011年的参配母牛数、产犊数、成活数进行统计。[结果]四年的平均繁殖成活率69.18%,比驯化期间提高2%;其中以2008年最低(61.84%),2010年最高(72.26%)。[结论]美系短角肉种牛的繁殖性能逐年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系短角肉种牛 繁殖性能 研究
下载PDF
建立短角牛焦虫病带病免疫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龙 陈松 +1 位作者 赵仕峰 李维游 《黄牛杂志》 2000年第5期24-26,共3页
在保证低死亡率的前提下,让牛只不断受蜱侵袭,使牛只体内对焦虫病尽快是低带虫状态,中群发病率逐年下降。通过3~5年的时间,可建立全群的焦虫病带虫免疫功能后;在不发生蜱的超量感染或对牛只影响较大的不利因素的情况下;牛群不... 在保证低死亡率的前提下,让牛只不断受蜱侵袭,使牛只体内对焦虫病尽快是低带虫状态,中群发病率逐年下降。通过3~5年的时间,可建立全群的焦虫病带虫免疫功能后;在不发生蜱的超量感染或对牛只影响较大的不利因素的情况下;牛群不会再暴发焦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角牛 焦虫病 带虫免疫功能 发病率 死亡率
下载PDF
短角、安格斯两品种公牛繁殖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绍贵 欧阳晓芳 《黄牛杂志》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短角(DJ)、安格斯(AG)牛原产于英国[1];一九九六年云南省家畜冷冻精液站从澳大利亚分别引进DJ、AG种公牛各4头,一九九七年对8头种公牛采精均获得成功,经过对两品种公牛繁殖性能及适应性分析,DJ种公牛较AG种公牛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种公牛 繁殖性能 品种 采精 冷冻精液 家畜 引进 优势 澳大利亚 成功
下载PDF
短角牛改良秦川牛效果研究
11
作者 邱怀 昝林森 +2 位作者 唐万寿 张英汉 常智杰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61-64,共4页
比较了12月龄的短秦F_1、短秦F_2和秦川牛各4头阉牛的体尺、体重变化及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导入短角牛可使秦川牛后躯发育不良之缺陷得到纠正,腰角宽增加66.37%~68.52%(P<0.01),髋宽增加8.75... 比较了12月龄的短秦F_1、短秦F_2和秦川牛各4头阉牛的体尺、体重变化及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导入短角牛可使秦川牛后躯发育不良之缺陷得到纠正,腰角宽增加66.37%~68.52%(P<0.01),髋宽增加8.75%~11.58%(P<0.05),体重也明显增加(4.17%~6.51%,P<0.01);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和眼肌重等5项指标分别提高8.66%~9.01%(P<0.01)、5.23%~7.66%(P<0.01)、7.23%~47.09%(P<0.01)、27.14%~28.77%(P<0.01)和43.26%~48.88%(P<0.05,P<0.01),并使其胴体的前、后肢及体躯三部分产肉量占胴体总产肉量的比例得以优化,但肉质组成差异不大。改良效果短秦F_1优于短秦F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短角牛 导血杂交 体尺 体重 屠宰性能
原文传递
短角牛级进杂交云南富源山地黄牛的效果观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祥 胡建宏 《黄牛杂志》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2000~2002年集中观测了3代短角牛级进杂交云南富源山地黄牛的改良效果,测定了本地黄牛和短本F1、F2、F3的的初生、6月龄、12月龄、24月龄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选择6月龄断奶牛进行育肥测定,结果显示:日增重短本F1、F2、F3分别比本地... 2000~2002年集中观测了3代短角牛级进杂交云南富源山地黄牛的改良效果,测定了本地黄牛和短本F1、F2、F3的的初生、6月龄、12月龄、24月龄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选择6月龄断奶牛进行育肥测定,结果显示:日增重短本F1、F2、F3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469.1g、603.1g和648.4g。代与代之间的改进提高幅度依次为:F1>F2>F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龄 级进杂交 短角牛 本地黄牛 山地 公母 改良效果 初生 体重 观测
下载PDF
皮埃蒙特牛与秦川牛杂交效果试验报告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明儒 詹守道 +3 位作者 胡文杰 杨忠义 杨厚安 韩立刚 《黄牛杂志》 1999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提高秦川牛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引进意大利著名肉牛品种皮埃蒙特牛与非保种区秦川牛进行杂交试验。并与同期同龄的短角红牛、利木赞牛杂种后代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皮秦F1生长发育、产肉性能明显优于秦川牛。杂交效果也好于短... 为提高秦川牛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引进意大利著名肉牛品种皮埃蒙特牛与非保种区秦川牛进行杂交试验。并与同期同龄的短角红牛、利木赞牛杂种后代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皮秦F1生长发育、产肉性能明显优于秦川牛。杂交效果也好于短角牛和利木赞牛的杂交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埃蒙特牛 秦川牛 杂交 皮秦F1 短秦F1 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