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Effect of 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on Shoulder Dysfunction in Early Stroke
1
作者 Hui Yan Mingmei Ding +2 位作者 Ye Xu Zhen Ma Xiaoqing Ma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rPMS)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on shoulder dysfunction in early stroke.Methods:60 patients with shoulder dysfunction...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rPMS)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on shoulder dysfunction in early stroke.Methods:60 patients with shoulder dysfunction in early stroke were selected,and all of them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1 to August 2023.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grouped into a control group(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intervention,30 cases)and an intervention group(rPMS an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intervention,30 cases)according to the lottery method.The pain scores,shoulder mobility,and motor functio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pain score was low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and the shoulder mobility and motor function scores were high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P<0.05)a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effect of combining rPMS an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in treating shoulder dysfunction in early stroke was remarkable and should be popul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Early stroke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应用
2
作者 唐德胜 王晓亚 +2 位作者 刘西斌 康永浩 李振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94-98,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行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手术优良率及手术前后疼痛应激介质、肩关节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 d,观察组血清P物质、前列腺素E_(2)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后伸、外旋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能显著提高手术优良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抑制疼痛因子释放,缓解术后早期疼痛,还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肩关节功能 P物质 前列腺素E_(2)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效果
3
作者 顾荣胜 陆华 +4 位作者 陈大志 孟庆国 祁兆建 范广峰 田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近期效果,并探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接受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的22例肩袖全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 目的观察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近期效果,并探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接受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的22例肩袖全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主动前屈角度、外旋角度及Constant-Murley、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时,肩袖全层损伤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术前,肩关节主动前屈角度、外旋角度大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肩袖全层损伤患者的Constant-Murley、UCLA评分高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肩关节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有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小切口修复术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郑康华 林增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各50例。参考组给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 目的:分析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各50例。参考组给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参考组基础上给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两组活动度、功能、肌力、症状评分均升高,研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参考组,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患者可以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肩关节功能 关节腔注射 肩周炎 玻璃酸钠 疼痛
下载PDF
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5
作者 张阿勤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37-40,共4页
目的 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 目的 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施以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肩关节功能(欧美肩关节评分系统C-M)、生活质量(SF-36)、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5个月时,观察组的C-M评分、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4.00%vs. 16.00%,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98.00%vs. 82.00%,P <0.05)。结论 将针对性康复护理用于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能使其肩关节功能得到更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手术 针对性康复护理 肩关节功能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全肩关节镜和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孙羽 孙保安 宁睿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全肩关节镜手术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差异及对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肩袖损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3例,随机分A组和B组,A组47例、B组46例。A组接受关节镜辅助下... 目的探讨应用全肩关节镜手术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差异及对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肩袖损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3例,随机分A组和B组,A组47例、B组46例。A组接受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B组接受全肩关节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失血量、手术用时、住院用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及整体疗效差异。结果术前两组VAS评分、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6月B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UCLA评分均高于A组(P<0.05);B组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少于A组,手术用时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整体疗效相近;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创伤性低,手术用时短;全肩关节镜手术失血量少、住院用时短,且术后疼痛与关节功能恢复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 全肩关节镜手术 关节功能
下载PDF
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在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吕美娜 丁燕 +2 位作者 张红玉 郭爱青 李晖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析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在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9~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 目的探析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在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9~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比较2组的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2组的体侧外旋角度和主动前屈角度均较术后当日增大,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中的5个项目评分均较术后当日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一时期的对照组更优(P均<0.05)。2组间感染、关节肿胀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对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减少、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以及肩关节功能的提升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 早期被动运动 个性化延伸护理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夏云云 余新平 +1 位作者 梁建敏 林昔和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肩周炎患者采用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两组均实行康复训... 目的:观察肩周炎患者采用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两组均实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肩关节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法(CM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MS评分、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前屈、内旋、外展、外旋活动角度高于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周炎患者采用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肩关节疼痛感,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针刀 康复训练 肩关节功能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下载PDF
渐进式康复训练在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黄艳霞 关琪 +2 位作者 梁金兴 林冰莹 罗小茶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分析渐进式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将奇数号纳入对照组,偶数号纳入观察组,各40例。对照... 目的:分析渐进式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将奇数号纳入对照组,偶数号纳入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开展渐进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肩关节活动度、运动耐力、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恢复指标(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肩关节活动度、运动耐力指标、FACT-B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护理前,运动距离长于护理前,心率恢复时间、最大心率时间短于护理前,FACT-B各项评分及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运动距离长于对照组,心率恢复时间、最大心率时间短于对照组,FACT-B各项评分及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开展渐进式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还可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康复训练 乳腺癌手术 上肢功能 生活质量 肩关节功能 运动耐力
下载PDF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王彦芳 王旋 袁小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83-186,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MT)的健康教育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MT)的健康教育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PMT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锻炼依从性,护理前后自我效能[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锻炼依从率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自我减压、自我决策评分及正面态度等各项SUPPH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力、疼痛、功能活动、肩关节活动度等各项CM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MT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提高其锻炼依从性和自我效能,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动机理论 健康教育模式护理 乳腺癌 自我效能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舒筋通络法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11
作者 张湛 钟萍 孙鲁琨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观察舒筋通络法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280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同时配合肩部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筋通络法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 目的:观察舒筋通络法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280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同时配合肩部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筋通络法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简化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实验室指标[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5-羟色胺(5-HT)]的变化情况,并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肌力评分、肩关节局部形态(LF)评分、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总分、肩关节活动度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当前疼痛强度(PPI)评分,以及SP、PGE_(2)、5-H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87.1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通络法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可改善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减少疼痛介质的分泌,缓解肩关节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筋通络法推拿 双氯芬酸钠 肩周炎 肩关节功能 肩关节活动度 P物质 前列腺素E_(2) 5-羟色胺
下载PDF
小针刀联合拉伸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蔡伟 彭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5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拉伸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拉伸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拉伸疗法,观察组给予小针刀联合拉伸疗法治疗,两组均维持治疗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48/51),高于对照组的78.43%(4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SPADI)中的功能问题评分、疼痛问题评分及SPAD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中后伸范围、前屈范围、外展范围、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中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拉伸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症状,提高关节活动度,从而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小针刀 拉伸疗法 肩关节功能 活动度 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英俊 邱丽莎 王勃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2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1...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2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肩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CMS)、美国加州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UCLA)组间、时点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CMS、UCLA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术后2个月的CMS、UCLA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CMS、UCL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肩袖损伤 体外冲击波 关节镜下微创手术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经三角肌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14
作者 杨景瑞 程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经三角肌入路)和对照...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经三角肌入路)和对照组(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各24例。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肩关节功能、凝血指标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Neer肩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IB较术前降低,对照组FIB较术前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选择经三角肌入路方式进行手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凝血指标及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 疼痛程度 经三角肌入路 肩关节功能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早期功能锻炼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黄娟 孙夏雯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功能锻炼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目的:分析早期功能锻炼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功能锻炼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7 d后,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 d后,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护理中应用能改善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度,提升肩关节的能力,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功能锻炼 乳腺癌 术后护理 肩关节 功能恢复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
16
作者 李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0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68例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68例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肩关节功能、实验室指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0(IL-10)高于治疗前,血浆P物质(S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10高于对照组,SP、TNF-α、PGE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周炎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刀治疗,可改善肩关节功能、实验室指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法松解术 小针刀 肩关节功能 复发率
下载PDF
对比Spencer 7步技术和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治疗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的疗效差异
17
作者 邓家丰 高硕 +1 位作者 谭希贤 路继科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6-12,共7页
目的 对比Spencer 7步技术和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治疗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45例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2例未完成8周的治疗,退出统计。故治疗... 目的 对比Spencer 7步技术和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治疗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45例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2例未完成8周的治疗,退出统计。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20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的物理因子治疗和Spencer 7步技术,对照组应用常规的物理因子治疗和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日常生活、肩前曲、肩外展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的肩外旋、肩内旋、肩外展肌力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肩外旋评分(8.20±1.28)分、肩内旋评分(7.60±1.67)分、肩外展肌力评分(17.75±2.55)分高于对照组的(6.60±1.31)、(6.00±1.30)、(15.00±2.8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的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上应用Spencer 7步技术和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治疗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患者均可在疼痛和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方面带来改善,但是对比肩外旋、肩内旋、肩外展肌力方面Spencer 7步技术结合常规的物理因子治疗比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ncer 7步技术 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 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下载PDF
威伐光联合调制中频电疗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
18
作者 谢财忠 刘真真 +1 位作者 史梦琳 丁勤能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威伐光联合调制中频电疗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肩袖损伤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威伐光照射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威伐光联合调制中频电疗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肩袖损伤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威伐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威伐光照射联合调制中频电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降低,且与对照组(3.56±0.96)分相比,观察组VAS评分(2.96±0.73)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CM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CMS评分(78.80±8.36)分较对照组(71.60±7.18)分更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威伐光联合调制中频电疗能够显著缓解肩袖损伤患者的肩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威伐光 调制中频电疗 疼痛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19
作者 王伟 赵敬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217-218,共2页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肩袖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肩袖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肩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的ASE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的A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 <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肩袖损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肩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祖华 刘磊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将通过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患者归为开放组(n=45),应用镜下... 目的探讨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将通过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患者归为开放组(n=45),应用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镜下组(n=5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以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ASES)评分、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肩关节(UCLA)评分以及外展90°外旋、前屈上举、外旋、内旋活动度均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均高于随访6个月时(P<0.05),且镜下组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均高于开放组(P<0.05);两组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均低于随访6个月时(P<0.05),且镜下组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镜下组优良率高于开放组(P<0.05);镜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比较,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的疗效更佳,更有助于改善肩关节功能,提升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下缝线锚钉修复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 盂唇撕裂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