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代天文机构初探
1
作者 杨茱婕 肖爱民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3-80,共8页
女真人在征战辽宋的过程中逐步吸收天文星占之学,由此探索建立本朝的天文机构。历经多年发展,海陵王“正隆官制”确定的司天台制度标志着金代天文机构最终建成。金朝在借鉴唐、辽、宋相关制度与文化的基础上,历经司天监、太史局至司天... 女真人在征战辽宋的过程中逐步吸收天文星占之学,由此探索建立本朝的天文机构。历经多年发展,海陵王“正隆官制”确定的司天台制度标志着金代天文机构最终建成。金朝在借鉴唐、辽、宋相关制度与文化的基础上,历经司天监、太史局至司天台多种形式,最终经女真人改造形成介于“辽宋之间”的新制,从设置上也并非宋朝的二元体制。天文机构的建立是金朝统治者的必然选择,在维护其政权合法性、正统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代天文机构的发展过程,也揭示出金朝在面对中原制度文化时的态度与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天文机构 正隆官制 司天台 司天翰林官
下载PDF
浅析五运六气与金元四大家学术观点的关系
2
作者 张翔宇 郭海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145-150,共6页
五运六气首见于《黄帝内经》,在宋金元时期蓬勃发展。其中为代表的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被后世誉为金元四大家。他们所处时代前后相距不到300年,学术观点却寒热温凉,各有所宜。本文从金元四大家各自所处“六气... 五运六气首见于《黄帝内经》,在宋金元时期蓬勃发展。其中为代表的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被后世誉为金元四大家。他们所处时代前后相距不到300年,学术观点却寒热温凉,各有所宜。本文从金元四大家各自所处“六气大司天”背景特点的客观和其各自对运气理论阐发的主观两大角度挖掘,研究发现金元四大家学术观点寒热温凉的不同,均与各自所值“六气大司天”特点相契合;金元四大家皆推崇五运六气理论及运气思维下六气与人体经络脏腑气化密切联系的六经气化学说。本文探讨运气学说与金元四大家学术观点的关系,以冀对五运六气与各家学说研究提供一点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金元四大家 六气大司天 六经气化 各家学说
下载PDF
“四天穴”的现代研究及儿科临床新用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峰 李瑞仕 冯兆才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278-1281,共4页
“四天穴”是用于治疗颈椎病的颈部组穴,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与研究,其临床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笔者在多年的儿科临床实践中,在中医传统理论以及现代解剖学、现代康复学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四天穴”的穴位特点,探讨其在儿科临床... “四天穴”是用于治疗颈椎病的颈部组穴,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与研究,其临床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笔者在多年的儿科临床实践中,在中医传统理论以及现代解剖学、现代康复学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四天穴”的穴位特点,探讨其在儿科临床中的新用。文章结合穴名、穴性、经络循行,从中医传统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四天穴”的特殊性,分析了其解剖学特点,整理了“四天穴”目前的临床应用以及在儿科临床中的新用,为传统腧穴在临床拓展应用提供依据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天穴 理论 儿科 新用探讨
下载PDF
浅析《针灸真髓》“卍字疗法”
4
作者 余登帅 李政宇 +2 位作者 马天一 刘纯燕 徐振华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期75-76,80,共3页
泽田健先生一生崇尚古典医学,认为万病皆起源于五脏,重视五脏整体的调和治疗,亦即“太极疗法”,而后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结合太极疗法创立了一种独特的治疗模式——卍字疗法,此疗法在泽田派针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探析“卍字疗... 泽田健先生一生崇尚古典医学,认为万病皆起源于五脏,重视五脏整体的调和治疗,亦即“太极疗法”,而后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结合太极疗法创立了一种独特的治疗模式——卍字疗法,此疗法在泽田派针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探析“卍字疗法”的理论内涵和临床价值,为临床运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田健 针灸真髓 卍字疗法 四灵穴 司天在泉
下载PDF
六气大司天理论历史源流考 被引量:8
5
作者 柯资能 孙明 廖莲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9-1201,共3页
六气大司天理论发端于清初费启泰的临床实践,是一种运气大周期学说,经杨璿、王丙、陆懋修医家引述、阐发和整理提高,成为一种解释历史上各家学说纷争现象的重要理论。费启泰在临床发现,与祖辈所见相比,痘疹病机发生群体性变化,经过反复... 六气大司天理论发端于清初费启泰的临床实践,是一种运气大周期学说,经杨璿、王丙、陆懋修医家引述、阐发和整理提高,成为一种解释历史上各家学说纷争现象的重要理论。费启泰在临床发现,与祖辈所见相比,痘疹病机发生群体性变化,经过反复思索,模仿内经岁气,建立三阴三阳"大运"理论,每气主事60年,提出一系列指导性原则并借以解释东垣、河间、子和之矛盾,这些原则是运气大周期思想的运用大纲;杨璿抄录费氏之文,机械继承了费氏之说,但不能完全理解消化;王丙深受费氏影响,实际上建立了大司天年表,多举若干实例论证之;陆懋修承袭王丙之说名之"六气大司天",更增新例,编制了黄帝甲子以来77个甲子的大司天列表,用于解释史上众多著名学派的产生,六气大司天理论至此完整,并对中医学与医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气大司天 历史源流 周期理论
下载PDF
长春地区气象变化与大司天理论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利锋 苏颖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6期556-557,60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长春地区六十年气象的变化,印证大司天存在的自然科学背景。方法对长春地区六十年气象因素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水汽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 目的通过分析长春地区六十年气象的变化,印证大司天存在的自然科学背景。方法对长春地区六十年气象因素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水汽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与时间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从长春地区六十年气象资料来看,气象因素在六十年内存在着一定规律的变化趋势,可以为大司天的存在提供自然气象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大司天 气象变化
下载PDF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时空背景 被引量:5
7
作者 邹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五运六气理论的时空背景,研究运气理论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方法]以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六气大司天、六十甲子、岁立、四季、昼夜等时间背景和天地、五方、高下等空间背景解读《内经》运气理论理论。[结果]五运六气学说,以六十... [目的]探讨五运六气理论的时空背景,研究运气理论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方法]以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六气大司天、六十甲子、岁立、四季、昼夜等时间背景和天地、五方、高下等空间背景解读《内经》运气理论理论。[结果]五运六气学说,以六十年一个甲子为观察单位,探讨每年五运、六气的运动规律,演绎天体运动与自然气候和人体生命的规律,以天地为空间背景,研究自然气候和生命之间的联系,认为万物天地之气相感而化生,人以天地之气生,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人在天地之间,感受其运动变化。天地运行产生五方五位,以对应不同的气象,不同的地域特点因感受天地之气之不同而异,同一地域高下不同,阴阳之气也不同。[结论]天人相应充分体现在时间空间之中,时间、空间是《内经》运气理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 运气理论 时间 空间 六十甲子 岁立 六气大司天
下载PDF
明清医家对医学思想流变的大周期理论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柯资能 孙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13-17,共5页
在医学流派争鸣的背景下,明清医家开始对医学现象与大周期的关系进行探索.他们或借鉴邵雍的元会运世说、古代术数中的三元紫白说,或受到当时学者关于甲子纪年的讨论的启发而发展了六气大司天理论,并以三种大周期理论为工具具体分析了疾... 在医学流派争鸣的背景下,明清医家开始对医学现象与大周期的关系进行探索.他们或借鉴邵雍的元会运世说、古代术数中的三元紫白说,或受到当时学者关于甲子纪年的讨论的启发而发展了六气大司天理论,并以三种大周期理论为工具具体分析了疾病特点、医家学说的长周期变化.明清医家的大周期思想为认识、评价和继承历代医家学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流派 元会运世说 三元紫白说 六气大司天理论
下载PDF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语义解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恩旭 丁崇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共5页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子夏在劝说司马牛时引用孔子的话。前人多从子夏和司马牛的对话中来解析这句话,得到的只是上下文中临时性的语境意义,因此难免会断章取义。为了获得更加科学的解释,需要将其置于孔子的天命体系之下。研...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子夏在劝说司马牛时引用孔子的话。前人多从子夏和司马牛的对话中来解析这句话,得到的只是上下文中临时性的语境意义,因此难免会断章取义。为了获得更加科学的解释,需要将其置于孔子的天命体系之下。研究发现,孔子"天—命—人"思想体系具有三重性,且三者之间具有动态交互作用。正是在这动态的交互作用中,孔子完成了自己天命体系的构建。作为孔子天命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亦应作如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下载PDF
白术厚朴汤和敷和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兵兵 赵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6期141-143,共3页
白术厚朴汤和敷和汤是十六首三因司天方中的二首,出自宋代医学大家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清代医家缪问总结临床经验,对《三因司天方》加以详细注释,流传于世。清代王旭高总结历代龙砂医家经验,编著《运气证治歌诀》一书传世,至... 白术厚朴汤和敷和汤是十六首三因司天方中的二首,出自宋代医学大家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清代医家缪问总结临床经验,对《三因司天方》加以详细注释,流传于世。清代王旭高总结历代龙砂医家经验,编著《运气证治歌诀》一书传世,至今仍影响后世医家的临床治疗。笔者跟师于顾植山教授,细细揣摩,总结经验,并根据2019年运气特点,运用白术厚朴汤和敷和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厚朴汤 敷和汤 《三因司天方》
下载PDF
沟口雄三对中日思想概念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立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20-27,共8页
中国的思想、文化由朝鲜半岛辗转流传入日本,经由日本民族吸收改造,呈现出崭新的形态。在中日思想比较研究的领域中,日本学者沟口雄三以概念比较为切入点,结合两国文化、社会发展的客观史实,通过文献、语源、社会调查等多元化方法,对中... 中国的思想、文化由朝鲜半岛辗转流传入日本,经由日本民族吸收改造,呈现出崭新的形态。在中日思想比较研究的领域中,日本学者沟口雄三以概念比较为切入点,结合两国文化、社会发展的客观史实,通过文献、语源、社会调查等多元化方法,对中日哲学思想中的"天""公私""理"等概念作出了比较。通过比较,探讨了中日思想概念在文化语境中的不同诠释方式,并以此为基础,试图重新建立起对中国和日本的文化认知,同时,也提供了跨学科、跨领域文化比较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口雄三 中日思想比较 公私
下载PDF
《说文》中古代农牧渔猎文化钩沉——《说文》汉字民俗文化溯源研究之二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宇鸿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40-44,共5页
《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离析其中有关的汉字信息 ,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渔猎业、畜牧业的发展脉络 。
关键词 《说文》 汉字 民俗文化 古代农业 渔猎业 畜牧业
下载PDF
北京广福观明代史事考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桂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103,共9页
北京广福观始建于明代天顺初年,至今有近600年的历史,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什刹海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和北京市西城区道教协会所在地。但是关于广福观的创建历史和性质,历来众说纷纭,疑误较多。以新发现的广福观碑记为主要依据... 北京广福观始建于明代天顺初年,至今有近600年的历史,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什刹海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和北京市西城区道教协会所在地。但是关于广福观的创建历史和性质,历来众说纷纭,疑误较多。以新发现的广福观碑记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文献史料,考证了广福观的明代史事,厘清了一些历史疑误。认为北京广福观创建于明代天顺元年(1457),而非天顺三年(1459);广福观是孙道玉别院,非明代道录司衙址;广福观的名称一直未变,与大德观是两个不同的宫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福观 孙道玉 道录司 大德观 朝天宫 道教
下载PDF
《天净沙·秋思》英译文的关联理论评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彦会 颜静兰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03-107,141,共6页
运用关联翻译理论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四种译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论证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认知环境、交际意图及最佳关联对等等概念在诗歌翻译评论中的可行性,尝试在诗歌文本翻译的多元阐释中为诗词翻译评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天净沙·秋思》 关联翻译理论 最佳关联对等 诗词翻译
下载PDF
试从及物性角度分析对比《天净沙·秋思》几个英译版本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秀芬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62-65,共4页
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为指导,对"天净沙·秋思"的几种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并对比,找出译文与原文在小句过程描述方面的异同,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各个译本的特点,指出用及物性系统来作为翻译的一个评判标准... 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为指导,对"天净沙·秋思"的几种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并对比,找出译文与原文在小句过程描述方面的异同,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各个译本的特点,指出用及物性系统来作为翻译的一个评判标准是可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 《天净沙·秋思》 过程
下载PDF
从模糊性看“天净沙·秋思”的英译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海霞 《巢湖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8-101,121,共5页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文学的载体,因此可以说,模糊亦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文学模糊的审美价值在于其中的不确定性为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激活读者的审美想象,使其在解读与鉴赏中完成对原作的接受。文学模糊主要表现在...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文学的载体,因此可以说,模糊亦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文学模糊的审美价值在于其中的不确定性为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激活读者的审美想象,使其在解读与鉴赏中完成对原作的接受。文学模糊主要表现在语义模糊、意象模糊和句法模糊等方面。对文学翻译应把握原作的意义,适当保留模糊性,以让读者去创造,发现原文的深层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文学翻译 天净沙·秋思
下载PDF
对《天问》与《史记》所述三代史的异同比较
17
作者 董常保 熊刚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0-33,共4页
司马迁曾读屈原的《天问》,而且可能还解说过,应该说司马迁与屈原对三代史的认识大体相同。但是通过研读《天问》和《史记》中所述夏、商、周三代史,发现二者虽然在创作意图上基本相似,但是在材料来源、对天命观的认识等方面却大多相异... 司马迁曾读屈原的《天问》,而且可能还解说过,应该说司马迁与屈原对三代史的认识大体相同。但是通过研读《天问》和《史记》中所述夏、商、周三代史,发现二者虽然在创作意图上基本相似,但是在材料来源、对天命观的认识等方面却大多相异,甚至相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天问》 司马迁 《史记》 三代史
下载PDF
《天问》“肆”字解读
18
作者 翟振业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妹嬉何肆”的“肆”训为杀而陈尸 ,为原始祭俗 ;“负子肆情”的“肆”意为恣肆放纵 ,是对偶婚俗 ;“何肆犬体”的“肆”释为仿照、模拟 。
关键词 文化内涵 问难诗 屈原 《天问》 "肆"
下载PDF
田尔斯《行寸斋词抄》述论
19
作者 郑继猛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1-14,共4页
田尔斯是安康著名的词人,出版有词集《行寸斋词抄》。词集有反映时代发展的喜悦,有对国家建设的热情讴歌,有对不良世风的批判与斥责,还有词人个人的性情趣味。田尔斯的词作意象鲜明,词情肯切,韵调朗畅,有显著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很好的发... 田尔斯是安康著名的词人,出版有词集《行寸斋词抄》。词集有反映时代发展的喜悦,有对国家建设的热情讴歌,有对不良世风的批判与斥责,还有词人个人的性情趣味。田尔斯的词作意象鲜明,词情肯切,韵调朗畅,有显著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很好的发挥了词作为音乐文学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尔斯 《行寸斋词抄》 意象
下载PDF
论王龙溪语境中的“四有说”——兼论钱绪山在王门“天泉证道”中的观点立场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国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125,160,共8页
嘉靖六年'天泉证道'并无'四有说''四无说'的提法,二者是王龙溪后来才提出的事实,形成龙溪语境中'四有说'的特定论题。传统学术和现代学界的相关论述,不仅表明龙溪语境中'四有说'的复杂性和重要... 嘉靖六年'天泉证道'并无'四有说''四无说'的提法,二者是王龙溪后来才提出的事实,形成龙溪语境中'四有说'的特定论题。传统学术和现代学界的相关论述,不仅表明龙溪语境中'四有说'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说明还有待考察的空间与必要。立足嘉靖六年'天泉证道'存在阳明'四句教'、绪山'定本'下对'四句教'的具体理解、龙溪'四无说'三种观点的前提,龙溪语境中的'四有说'不是指绪山的观点,而是指阳明'四句教'。判定'四有说'的依据不在于是'至善无恶',还是'无善无恶',而在于'有善有恶意之动'。相对以'先天正心'为理论基础的'四无说','后天诚意'是龙溪语境中'四有说'的基本内涵。'四有说'体现了龙溪对阳明'四句教'的特定理解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龙溪 “四有说” 钱绪山 “天泉证道” “四句教” “后天诚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