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用“三明治”型Si/Fe/Si薄膜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宏芳 伏萍萍 +5 位作者 宋英杰 杜晨树 杨化滨 周作祥 吴孟涛 黄来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65-1070,共6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得到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Si/Fe/Si薄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和能量散射X射线能谱(EDXS)结果表明,该薄膜循环前总厚度为3.2"m,...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得到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Si/Fe/Si薄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和能量散射X射线能谱(EDXS)结果表明,该薄膜循环前总厚度为3.2"m,循环200周后体积膨胀率为265%.在1.5-0.005V(vsLi+/Li)和0.1mA·cm-2条件下,该薄膜电极首次吸锂量为1.85mAh·cm-2,70周后放锂量达最大值0.84mAh·cm-2,200周后放锂量仍维持在0.55mAh·cm-2,为最高放锂量的66%.惰性材料铁的加入一方面提高了薄膜的导电性和电极的面积比容量,有效抑制了电压滞后效应;另一方面有效抑制了活性物质硅的体积膨胀,保持了薄膜较好的循环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磁控溅射 三明治结构 si/fe/si薄膜
下载PDF
超声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SiO_2/Fe_3O_4复合粒子 被引量:2
2
作者 邵义 刘平虎 赵梦琪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防止纳米级Fe3O4的氧化及团聚,在其表面包覆一层二氧化硅,本文设计了Si O2/Fe3O4复合粒子的制备工艺。本论文采用的制备方法是超声波化学共沉淀法,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转换光谱(FTIR)、低温氮吸附比表... 为了防止纳米级Fe3O4的氧化及团聚,在其表面包覆一层二氧化硅,本文设计了Si O2/Fe3O4复合粒子的制备工艺。本论文采用的制备方法是超声波化学共沉淀法,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转换光谱(FTIR)、低温氮吸附比表面积测试仪等研究了粒子晶相、组织形貌及化学键。结果表明,Si O2/Fe3O4复合粒子形貌为球形,表面具有孔隙,颗粒平均尺寸约250 nm。Si O2/Fe3O4复合粒子不仅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为下一步表面修饰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02/fe304复合粒子 超声波化学共沉淀法晶相 组织形貌 化学键 化学稳定性 生物相容性 表面修饰
下载PDF
Si/Mg/Fe掺杂β-Ga2O3单晶拉曼光谱表征及分析
3
作者 张胜男 练小正 +3 位作者 张颖 王健 刘卫丹 程红娟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8-162,共5页
β-Ga2O3单晶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对于其掺杂、能级、电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欠缺。采用导模法分别制备了非故意掺杂β-Ga2O3单晶和Si/Mg/Fe掺杂的β-Ga2O3单晶,对样品进行了拉曼光谱测试和电学性能测试,研... β-Ga2O3单晶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对于其掺杂、能级、电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欠缺。采用导模法分别制备了非故意掺杂β-Ga2O3单晶和Si/Mg/Fe掺杂的β-Ga2O3单晶,对样品进行了拉曼光谱测试和电学性能测试,研究不同掺杂元素对拉曼光谱的影响。对β-Ga2O3单晶的声子谱进行计算,并通过拉曼光谱测试进行了验证,对掺杂元素的取代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掺杂元素会对拉曼峰强度产生显著影响,Si、Mg、Fe均倾向于取代GaⅡO6八面体中心的GaⅡ原子。根据电学性能测试结果,Si掺杂会使β-Ga2O3单晶呈n型导电,Mg或Fe掺杂会使β-Ga2O3单晶呈半绝缘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2O3单晶 拉曼光谱 电学性能 非故意掺杂 si/Mg/fe掺杂
原文传递
Mechanistic insight into Cr(Ⅵ)retention by Si-containing ferrihydrite 被引量:1
4
作者 Ying Hu Qiang Xue +3 位作者 Honghan Chen Huaming Guo Kenneth C.Carroll Song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17-225,共9页
Hexavalent chromium[Cr(Ⅵ)]causes serious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due to its high toxicity,solubility,and mobility.Ferrihydrites(Fh)are the main adsorbent and trapping agent of Cr(Ⅵ)in soils and aquifers,and they usu... Hexavalent chromium[Cr(Ⅵ)]causes serious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due to its high toxicity,solubility,and mobility.Ferrihydrites(Fh)are the main adsorbent and trapping agent of Cr(Ⅵ)in soils and aquifers,and they usually coexist with silicate(Si),forming Si-containing ferrihydrite(Si-Fh)mixtures.However,the mechanism of Cr(Ⅵ)retention by Si-Fh mixtures is poorly understood.In this study,the behaviors and mechanisms of Cr(Ⅵ)adsorption onto Si-Fh with different Si/Fe molar ratios was investigated.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X-ray diffraction,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and other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Si-Fh and Cr(Ⅵ)-loading of Si-Fh.The results show tha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Si-Fh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increasing Si/Fe ratios,but Cr(Ⅵ)adsorption on Si-Fh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i/Fe ratios.This is because with an increase in Si/Fe molar ratio,the point of zero charge of Si-Fh gradually decreases and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between Si-Fh and Cr(Ⅵ)increases.However,the complexation of Cr(Ⅵ)is enhanced due to the increase in adsorbed hydroxyl(A-OH-)on Si-Fh with increasing Si/Fe molar ratio,which partly counteracts the effect of the electrostatic repulsion.Overall,the increase in the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adsorption than the additional complexation with Si-Fh.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 further supports this observation,showing the increases in electron variation of bonding atoms and reaction energies of inner spherical complexes with the increase in Si/Fe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xavalent chromium feRRIHYDRITE si/fe ratio Cr(Ⅵ)Adsorption
原文传递
利用硅溶胶制备硅铁红色料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柯 刘阳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1,共3页
以硅溶胶和氯化铁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制备硅铁红色料,采用正交分析方法探讨了工艺因素对色料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i/Fe比是影响合成硅铁红色料的主要因素。X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的色料主要是SiO2玻璃相对着色剂Fe2O3进行包裹。
关键词 硅铁红色料 si/fe比 沉淀法 siO2玻璃相
下载PDF
聚硅酸铁(PSF)混凝剂硅铁反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付英 于水利 +1 位作者 杨园晶 芦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9-577,共9页
以水玻璃、硫酸亚铁及氯酸钠为原料,用共聚法制备不同Si/Fe比的聚硅酸铁(PSF)混凝剂(PSF0.5、PSF1、PSF3分别指Si/Fe摩尔比为0.5、1、3),同时监测制备过程中pH的变化,并就不同共聚反应时间的样品,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紫外吸收(U... 以水玻璃、硫酸亚铁及氯酸钠为原料,用共聚法制备不同Si/Fe比的聚硅酸铁(PSF)混凝剂(PSF0.5、PSF1、PSF3分别指Si/Fe摩尔比为0.5、1、3),同时监测制备过程中pH的变化,并就不同共聚反应时间的样品,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紫外吸收(UVA)扫描法、透射电镜法(TEM)、光子相关光谱法(PCS)及红外光谱法(IR)对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品质进行多方面表征.结果表明,PSF是硅铁反应的共聚物,而不是简单的原料复配.不同Si/Fe比的PSF具有不同的硅铁成键速度、成键方式及成键稳定性,低Si/Fe比主要生成以Si—O—Fe—O—Fe—O—Si键络合的物种,而高Si/Fe比主要生成以Si—O—Fe—O—Si—O—Si键络合的物种,Fe—O—Fe键的形成速度快并且与Si—O—Fe键的形成可能有相互促进作用,而Si—O—Si键(硅酸聚合)形成速度慢并且与Si—O—Fe键的形成可能有相互阻碍作用,Fe—O—Fe键的稳定性比Si—O—Fe或Si—O—Si键差.对于PSF中硅铁不同成键模式的分析为合成高性能、高稳定性的硅酸铁类混凝剂以及为优势形态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合模式 混凝剂 si fe 络合过程 表征 反应时间 si/fe比
下载PDF
利用工业废料制备硅铁红色料 被引量:1
7
作者 曾昭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59,共2页
以氯氧锆制备过程中的废料作为硅源,添加FeCl3·6H2O着色剂,用氨水作为沉淀剂,制备了硅铁红包裹色料。采用极差分析方法探讨了工艺因素对合成色料的影响。结果表明,Si/Fe比是影响合成硅铁红色料的主要的因素。X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的... 以氯氧锆制备过程中的废料作为硅源,添加FeCl3·6H2O着色剂,用氨水作为沉淀剂,制备了硅铁红包裹色料。采用极差分析方法探讨了工艺因素对合成色料的影响。结果表明,Si/Fe比是影响合成硅铁红色料的主要的因素。X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的色料主要是SiO2玻璃相对着色剂Fe2O3进行包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料 si/fe比 硅铁红色料 siO2 玻璃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