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alon-SiC耐磨陶瓷的制备及液固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宝林 高德利 +2 位作者 杨景周 房明浩 吴小贤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为解决钻探设备关键零部件磨损失效和寿命短的难题,制备新型高耐磨低成本先进陶瓷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以Si,Si3N4,Al2O3,AlN和SiC等为原料,通过氮化反应烧结制备Sialon-SiC复相耐磨陶瓷材料,其主要物相为β-Sialon和α-SiC,其中β-... 为解决钻探设备关键零部件磨损失效和寿命短的难题,制备新型高耐磨低成本先进陶瓷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以Si,Si3N4,Al2O3,AlN和SiC等为原料,通过氮化反应烧结制备Sialon-SiC复相耐磨陶瓷材料,其主要物相为β-Sialon和α-SiC,其中β-Sialon晶粒呈长柱状。加入30%细颗粒SiC可显著提高Sialon-SiC复相陶瓷液固冲蚀磨损性能。SiC细颗粒的"阴影效应"能够保护背向冲蚀面的基体相免受冲蚀破坏。Sialon-SiC复相陶瓷的液固冲蚀磨损主要表现为材料内的气孔边缘、缺陷区域和基体的凿削和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探 泥浆泵缸套 sialon—sic 复相陶瓷 冲蚀磨损
下载PDF
β-SiAlON及β-SiAlON-SiC复合材料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鹏莉 王习东 +1 位作者 张梅 李文超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首先对β-SiAlON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试验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在不同温度、不同z值条件下采用还原氮化法制备了β-SiAlON以及β-SiAlON-SiC复合材料;XRD和SEM分析表明,不管是以Si、Al、Al2O3还是以Si、Al2O3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用Si3N4埋粉... 首先对β-SiAlON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试验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在不同温度、不同z值条件下采用还原氮化法制备了β-SiAlON以及β-SiAlON-SiC复合材料;XRD和SEM分析表明,不管是以Si、Al、Al2O3还是以Si、Al2O3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用Si3N4埋粉,在常温常压下都可以合成较纯的βSiAlON。通过改变z值和控制烧结温度等试验发现,当z=0.6、T=1723K时能合成较纯的β-SiAlON,但随着z值的增加,会有少量的O’SiAlON杂质相生成;通过SEM分析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控制适宜的工艺条件,随着z值的增加,β-SiAlON晶粒间开始析出部分晶须,并逐渐转变为明显交织的棒状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alon β-sialon—sic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凝胶注模Sialon-SiC材料流变性研究及其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巩甘雷 唐骥 吴瑾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4-767,共4页
70vol.%~78vol.%的Sialon-SiC悬浮体在10~160 s-1范围内显示剪切变稀的幂率特征,突出的"切稀"行为满足凝胶注模成型的要求。建立的悬浮体流变模型与试验值吻合,其流变特征符合Sisko模型。氮化烧结材料的XRD检测和SEM观察显... 70vol.%~78vol.%的Sialon-SiC悬浮体在10~160 s-1范围内显示剪切变稀的幂率特征,突出的"切稀"行为满足凝胶注模成型的要求。建立的悬浮体流变模型与试验值吻合,其流变特征符合Sisko模型。氮化烧结材料的XRD检测和SEM观察显示,材料主要由SiC相和Si4Al2O2N6相组成,显微组织中六方柱状Sialon晶体发育完整,形成了Sialon晶体紧密环绕SiC颗粒的均匀结构。材料的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2.69 g/cm3和5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sic材料 凝胶注模成形 悬浮体 固相含量 流变模型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淤泥沙合成O′-Sialon-SiC-Fe_3Si粉的影响
4
作者 唐乃岭 郝洪顺 +3 位作者 王辉利 张作顺 连芳 徐利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11-114,共4页
以天然的可再生资源淤泥沙为主要原料,以固体废弃物金属矿尾矿为调剂料,利用炭黑作还原剂,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O′-Sialon-SiC-Fe3Si粉。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 以天然的可再生资源淤泥沙为主要原料,以固体废弃物金属矿尾矿为调剂料,利用炭黑作还原剂,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O′-Sialon-SiC-Fe3Si粉。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O′-Sialon-SiC-Fe3Si粉体的合成过程影响显著,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产物中O′-Sialon相含量增大,1500℃时O′-Sialon相含量最大,是最佳的合成温度。恒温时间对产物相组成的影响不十分显著,但较长的恒温时间可以使还原氮化反应进行得更充分,恒温6h的试样中O′-Sialon相含量达到了83%,是较理想的恒温时间。合成过程中SiO的挥发导致试样较大的质量损失,且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沙 金属矿尾矿 O'sialon—sic-Fe3 Si碳热还原氮化
下载PDF
无团聚SiC粒子复合Sialon陶瓷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茜 高濂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1-285,共5页
研究致密、无团聚SiC粒子复合Silaon陶瓷的制备.经聚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处理后,SiC粒子表面状态发生变化,可均匀地分散在Sialon基质中.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结果已证实:聚乙二醇分子链被修饰在SiC粒子表面,起空间... 研究致密、无团聚SiC粒子复合Silaon陶瓷的制备.经聚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处理后,SiC粒子表面状态发生变化,可均匀地分散在Sialon基质中.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结果已证实:聚乙二醇分子链被修饰在SiC粒子表面,起空间位阻作用,防止SiC团聚.聚乙二醇分子量、聚乙二醇用量,悬浮液的pH值以及SiC粒子在液体中的浸泡时间均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表面活性剂 分散 碳化硅 复合陶瓷 增韧
下载PDF
Sialon/SiC复相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12
6
作者 茹红强 张宁 +1 位作者 于佩志 孙旭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研究了以粘土直接合成Sialon/SiC复相材料的氧化行为 ,以及Sialon相含量、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Sialon/SiC复相材料的氧化速度与温度成正比、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Sialon相的抗氧化性优于SiC相... 研究了以粘土直接合成Sialon/SiC复相材料的氧化行为 ,以及Sialon相含量、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Sialon/SiC复相材料的氧化速度与温度成正比、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Sialon相的抗氧化性优于SiC相· 这种材料的氧化反应是一种钝化反应 ,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Sialon相含量的增加能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alon/sic 复相材料 高温氧化行为 抗氧化性
下载PDF
Sialon及SiC陶瓷对金属摩擦副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程荫芊 朱张校 +1 位作者 狄向东 汪复兴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96-500,共5页
为了使结构陶瓷能够在汽车发动机的某些摩擦副中得到应用,对Sialon(Si_3N_4基陶瓷)及SiC结构陶瓷对钢的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还作了钢对钢及冷激铸铁对钢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Sialon及SiC陶瓷对钢的摩擦系... 为了使结构陶瓷能够在汽车发动机的某些摩擦副中得到应用,对Sialon(Si_3N_4基陶瓷)及SiC结构陶瓷对钢的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还作了钢对钢及冷激铸铁对钢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Sialon及SiC陶瓷对钢的摩擦系数比钢对钢及冷激铸铁对钢的摩擦系数小。在抗磨损性能方面,Sialon及SiC陶瓷试块即使在试验载荷比钢及冷激铸铁试块大的情况下,不但陶瓷试块的磨损量比金属试块的磨损量要小得多,而且与陶瓷试块相匹配的钢环的磨损量也比与金属试块相匹配的钢环的磨损量要小。用上述结构陶瓷材料制成汽车发动机中的某些零件以代替金属零件,不仅陶瓷零件本身耐磨性好,而且与陶瓷零件匹配的金属零件的磨损也会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 磨损 sialon sic
下载PDF
Ca-α-Sialon/SiC纳米相复合材料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浩 高濂 +1 位作者 冯景伟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0-182,共3页
本文通过反应热压压制备了Ca-α-Sialon/SiC纳米相复合材料.显微结构研究表明,α-Sialon(α’)晶粒细小,成等轴状;SiC颗粒直径在50~150nmn左右,颗粒较大的分布于α’三晶粒的交叉处,颗粒较小... 本文通过反应热压压制备了Ca-α-Sialon/SiC纳米相复合材料.显微结构研究表明,α-Sialon(α’)晶粒细小,成等轴状;SiC颗粒直径在50~150nmn左右,颗粒较大的分布于α’三晶粒的交叉处,颗粒较小的可以被包裹在α-Sialon的晶粒内部.纳米相SiC的加入对裂纹扩展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从而强化晶界,使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碳化硅陶瓷
下载PDF
黄河泥沙非传统资源制备O′-SiAlON/SiC耐火材料 被引量:4
9
作者 程科 徐斌 +2 位作者 徐利华 张菡 刘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369-372,共4页
利用黄河泥沙合成O′-SiAlON/SiC复相耐火材料,着重将胶态成型工艺应用到制备过程中,即利用注浆成型工艺制备坯体,使坯体结构更均匀,同时促进最终产物的生成。探索了注浆成型中各工艺参数对坯体性能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对注浆成型工艺... 利用黄河泥沙合成O′-SiAlON/SiC复相耐火材料,着重将胶态成型工艺应用到制备过程中,即利用注浆成型工艺制备坯体,使坯体结构更均匀,同时促进最终产物的生成。探索了注浆成型中各工艺参数对坯体性能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对注浆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坯体密度最高(1.86 g/cm^3)。最终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制备出O′-SiAlON/SiC复相耐火材料,该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O′-SiAlON/SiC比及较少的杂质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成型 O'-sialon/sic 黄河泥沙 非传统资源
下载PDF
石墨对β-SiAlON-SiC材料抗熔碱侵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会彦 张新华 +3 位作者 黄一飞 王文武 吴吉光 许海洋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1-475,共5页
以SiC颗粒及细粉、Si粉、AlN粉、α-Al_(2)O_(3)微粉、鳞片石墨等为原料制备了β-SiAlON-SiC材料。研究了石墨(粒度为45和300μm,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3.0%、5.5%、7.5%、10.0%)对其抗熔碱侵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7.5%(w)粒度为300μ... 以SiC颗粒及细粉、Si粉、AlN粉、α-Al_(2)O_(3)微粉、鳞片石墨等为原料制备了β-SiAlON-SiC材料。研究了石墨(粒度为45和300μm,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3.0%、5.5%、7.5%、10.0%)对其抗熔碱侵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7.5%(w)粒度为300μm的石墨的β-SiAlON-SiC试样抗熔碱侵蚀性能最佳,熔碱侵蚀后质量变化率最低,常温抗折强度保持率和高温抗折强度保持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alon-sic材料 石墨 抗熔碱侵蚀性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下载PDF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SiAlON-SiC材料料浆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卜景龙 李福燊 +3 位作者 孙加林 巩甘雷 于天来 陈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以Al粉、Si粉、SiO2 微粉和粗细两种粒度的SiC为原料 ,利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了SiAlON与SiC的质量比为 1∶3的SiAlON -SiC材料 ,研究了其料浆的 pH值、固相体积分数以及分散剂加入量、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料浆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以Al粉、Si粉、SiO2 微粉和粗细两种粒度的SiC为原料 ,利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了SiAlON与SiC的质量比为 1∶3的SiAlON -SiC材料 ,研究了其料浆的 pH值、固相体积分数以及分散剂加入量、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料浆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原料料浆的球磨时间在 80min左右 ,pH值为 8.5 ,固相体积分数为 54 % ,分散剂加入量为 0 .6 % (质量分数)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成型 sialon-sic复合材料 流变特性 料浆 PH值
下载PDF
Sialon结合SiC复相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黎 蒋明学 +2 位作者 尹洪峰 陈盼军 李波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2-335,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和热重分析仪等方法,在1100~1500℃范围内研究了Sialon结合SiC复相材料的高温抗氧化行为。结果表明:(1)随氧化温度升高,由于氧化致密层的形成,试样氧化增重速率降低,在1500℃氧化试样由于气泡...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和热重分析仪等方法,在1100~1500℃范围内研究了Sialon结合SiC复相材料的高温抗氧化行为。结果表明:(1)随氧化温度升高,由于氧化致密层的形成,试样氧化增重速率降低,在1500℃氧化试样由于气泡破裂严重,氧化面积增大使氧化增重率有所提高;(2)随氧化温度升高出现氧化钝化现象,使得Sialon结合SiC复相材料表现出很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3)高温氧化使得Sialon结合SiC复相材料常温抗压强度比氧化前提高;随氧化温度升高,氧化膜表面形成较多气泡和开口空洞,使耐压强度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结合sic复相材料 氧化行为 强度 孔径分布
下载PDF
Sialon结合Si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都兴红 隋智通 +1 位作者 张广荣 张伟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14-818,共5页
利用天然高岭土,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β-Sialon(Si_3Al_3O_3N_5)粉体,并制备出Sialon结合SiC复合材料,同时测定该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力学性能,Sialon结合SiC复合材料可在1550~1640℃烧结,烧结体的体积密度可达2.26g/cm3,... 利用天然高岭土,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β-Sialon(Si_3Al_3O_3N_5)粉体,并制备出Sialon结合SiC复合材料,同时测定该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力学性能,Sialon结合SiC复合材料可在1550~1640℃烧结,烧结体的体积密度可达2.26g/cm3,三点抗弯强度42.0MPa,1200℃恒温20min后,经15℃冷水淬冷10次仍保持原有强度,1350℃空气流中灼烧失重率低于0.035%/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碳热还原氮化 烧结 碳化硅 复合材料
下载PDF
Sialon/SiC复相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茹红强 张宁 孙旭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研究了利用粘土、SiC为主要原料 ,直接合成的Sialon/SiC复相耐火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 ,并研究了材料中Sialon含量对复相材料的密度、抗折强度、耐压强度和热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复相材料的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均随Sialon... 研究了利用粘土、SiC为主要原料 ,直接合成的Sialon/SiC复相耐火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 ,并研究了材料中Sialon含量对复相材料的密度、抗折强度、耐压强度和热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复相材料的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均随Sialon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最大抗折强度为87 6MPa ,最大耐压强度为 193MPa ;材料的体积密度随材料中Al2 O3 残余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材料的最大体积密度为 2 6 5 g/cm3;材料的热震稳定性随Sialon相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材料的显微组织为Sialon和Al2 O3 形成的连续基质相包裹着SiC颗粒的显微复合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直接合成工艺 sialon/sic 复相耐火材料 组织 性能 碳化硅
下载PDF
O′-Sialon-ZrO_2-Si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海军 李文超 +1 位作者 姚熹 张良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80-486,共7页
研究了O′-Sialon-ZrO2-SiC复合材料在室温和600℃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O′-Sialon-ZrO2-SiC复合材料的磨损率远低于不锈钢的磨损率,O′-Sialon-ZrO2-SiC/不锈钢摩擦副间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粘着磨损.分形... 研究了O′-Sialon-ZrO2-SiC复合材料在室温和600℃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O′-Sialon-ZrO2-SiC复合材料的磨损率远低于不锈钢的磨损率,O′-Sialon-ZrO2-SiC/不锈钢摩擦副间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粘着磨损.分形结果研究表明,分形维数与磨损存在对应关系,即分形维数越大,材料磨损越严重.复合材料磨损界面的分形维数在1.26~1.3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着磨损 分形维数 复合材料 摩擦 陶瓷
下载PDF
影响凝胶注模成型SiAlON-SiC复相材料坯体性能的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卜景龙 李福燊 +3 位作者 孙加林 巩甘雷 于天来 陈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7,共3页
选用Al粉、Si粉、SiO2 等活性原料与较大颗粒的SiC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了SiAlON-SiC复相耐火材料的坯体 ,并研究了有机单体、分散剂和引发剂的加入量以及催化剂、胶凝温度等因素对坯体性能的影响。最终 ,在有机单体AM加入量为 1.... 选用Al粉、Si粉、SiO2 等活性原料与较大颗粒的SiC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了SiAlON-SiC复相耐火材料的坯体 ,并研究了有机单体、分散剂和引发剂的加入量以及催化剂、胶凝温度等因素对坯体性能的影响。最终 ,在有机单体AM加入量为 1.8% (质量分数 ,下同 ) ,交联剂MBAM加入量为 0 .6‰ ,引发剂过硫酸铵溶液的最佳加入量为 0 .9% (体积分数 ) ,胶凝温度在 6 0℃左右 ,不加催化剂的条件下 ,制备出了抗折强度达到 32MPa ,密度为 2 .5g·cm- 3的均匀致密的SiAlON -SiC复相材料坯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 sialon sic 复相材料 坯体性能 耐火材料 机械强度
下载PDF
O'-Sialon-ZrO_2-SiC复合材料的侵蚀及界面分形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海军 李文超 +2 位作者 丁保华 张良莹 姚熹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6-100,共5页
研究了O′ Sialon ZrO2 SiC复合材料在不锈钢液中的侵蚀行为。造成侵蚀的原因主要是不锈钢液通过侵蚀通道向材料内部扩散。分形研究表明 ,材料侵蚀界面的分形维数在 1 2 5~ 1 30之间且与侵蚀过程存在相应关系。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侵蚀 分形 复合钢板
下载PDF
凝胶注模成型SiAlON-SiC材料的烧结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卜景龙 李福燊 +3 位作者 王创建 孙加林 宋焕巧 李如椿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5-176,179,共3页
以SiC、Si、SiO2 和Al为原料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了SiAlON -SiC材料。研究了SiC的粒度组成、β SiAlON的设计组成 (z值 )及烧成温度等因素对SiAlON -SiC材料的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对于凝胶注模成型的SiAlON -SiC来说 ,当... 以SiC、Si、SiO2 和Al为原料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了SiAlON -SiC材料。研究了SiC的粒度组成、β SiAlON的设计组成 (z值 )及烧成温度等因素对SiAlON -SiC材料的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对于凝胶注模成型的SiAlON -SiC来说 ,当其β SiAlON的设计组成 (z值 )为 2 ,烧成温度为 1 5 70℃时 ,试样具有最佳的烧结性能 ;由两种粒度的SiC配成的试样比由单一粒度的SiC或 3种粒度的SiC配成的试样具有更好的烧结性能 ,所得试样具有最佳的体积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sic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制备方法 温度 烧结性能 碳化硅
下载PDF
SiC加入量对Sialon/SiC复合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阳 韩亚苓 +2 位作者 王辰 白兴亮 吴哲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0,共4页
以Al2O3、Si3N4和Al N为基础,加入Si C、Y2O3,在常压氮气保护条件下完成Sialon陶瓷的烧结。通过对烧结后陶瓷的致密度、电镜照片及能谱分析来判断Si C加入量对Sialon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量加入Si C有助于Sialon柱状晶的形成... 以Al2O3、Si3N4和Al N为基础,加入Si C、Y2O3,在常压氮气保护条件下完成Sialon陶瓷的烧结。通过对烧结后陶瓷的致密度、电镜照片及能谱分析来判断Si C加入量对Sialon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量加入Si C有助于Sialon柱状晶的形成;相同温度下Si C加入量过高会降低Sialon陶瓷的致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陶瓷 sic 柱状晶 致密度
原文传递
O’-Sialon-ZrO_2-Si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海军 李文超 钟香崇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2-85,共4页
研究了O’ Sialon ZrO2 SiC复合材料的氧化过程。结果表明 ,材料的氧化过程呈保护型氧化 ,材料最终的氧化产物为α 方石英、ZrSiO4 、ZrO2 ,且其氧化动力学过程符合氧化前期、中期。
关键词 抗氧化性 sialon陶瓷 氧化锆 碳化硅 耐火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