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兰素调节Slit2/Robo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
1
作者 张菊云 陈绵雄 +1 位作者 华炳红 蒙绪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 探讨毛兰素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及slit同源蛋白2(Slit2)/轴突导向受体蛋白1(Robo1)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持续饲养雄性SD大鼠8周,ip给予链脲佐菌素35 mg·kg^(-1)制备DN大... 目的 探讨毛兰素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及slit同源蛋白2(Slit2)/轴突导向受体蛋白1(Robo1)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持续饲养雄性SD大鼠8周,ip给予链脲佐菌素35 mg·kg^(-1)制备DN大鼠模型。将DN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及模型+毛兰素10,20和40 mg·kg^(-1)组(ig给予毛兰素,持续8周),每组10只,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ig给予0.5%羟甲基纤维素钠,持续8周)。尿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和血肌酐(Scr)水平,PAS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31(CD31)和足细胞标志蛋白(PCX)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Slit2和Robo1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PG、Scr和24 h尿蛋白水平以及肾组织CD31、Slit2和Rob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新增肾小球毛细血管,并出现肾小球肥大和系膜面积扩张,存在非管状CD31染色,缺少相邻PCX染色,以及部分CD31管状区域染色也缺乏相邻的PCX染色。与模型组比较,模型+毛兰素10,20和40 mg·kg^(-1)组大鼠FPG、Scr和24 h尿蛋白水平及肾组织CD31、Slit2和Rob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肾组织新增肾小球毛细血管、肾小球肥大和系膜面积扩张现象减轻,CD31管状区域染色与PCX足细胞区域染色基本相邻。结论 毛兰素可能通过抑制Slit2/Robo1信号通路而抑制DN模型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兰素 Slit同源蛋白2 轴突导向受体蛋白1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下载PDF
Slit2在小鼠银屑病样皮炎模型炎性浸润中的作用
2
作者 熊莉 吴倩 +5 位作者 郑云婷 黄珂 顾玉洁 周春丽 李元朝 王儒鹏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7-286,共10页
目的观察分泌型糖蛋白Slit2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观察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中Slit2的定位,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皮损中Slit2的表达。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IMQ模型... 目的观察分泌型糖蛋白Slit2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观察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中Slit2的定位,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皮损中Slit2的表达。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IMQ模型组、Slit2 siRNA组、Slit2蛋白低剂量组(100 ng/ml)、Slit2蛋白高剂量组(300 ng/ml),每组6只小鼠。每天对小鼠皮肤进行PASI评分,HE染色测量表皮厚度,计数各组真皮内炎症细胞数及血管密度,RT-PCR检测各组皮损处IL-23、IL-17A、IL-22 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皮损处Ki67表达及CD3 T细胞数量。结果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炎模型皮损处Slit2的表达升高。相较于模型组,Slit2 siRNA处理后PASI评分增加,表皮变厚、表皮细胞增殖程度增加,真皮炎性细胞浸润增多及血管密度升高,IL-23、IL-17A、IL-22 mRNA水平升高,CD3 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给予重组Slit2蛋白处理后,PASI评分降低,表皮变薄,表皮细胞增殖程度降低,真皮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密度降低,IL-23、IL-17A、IL-22 mRNA水平降低,CD3 T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Slit2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中表达升高,使用Slit2 siRNA抑制皮损处Slit2表达可加重皮炎程度,在皮损处使用重组Slit2蛋白处理可减轻皮炎程度,Slit2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炎具一定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t2蛋白 slit2 siRNA 银屑病 咪喹莫特 炎性浸润
原文传递
Slit2和Robo1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瑞 陈德杰 田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7-22,共6页
目的 观察Slit2和Robo1在浸润性乳腺癌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探讨Slit2/Robo1信号通路对浸润性乳腺癌病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Slit2和Robo1在浸润性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和正常乳... 目的 观察Slit2和Robo1在浸润性乳腺癌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探讨Slit2/Robo1信号通路对浸润性乳腺癌病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Slit2和Robo1在浸润性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和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应用卡方检验或校正的卡方检验分析Slit2和Robo1在各组间阳性率差异;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Slit2和Robo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量差异;采用非参数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Slit2和Robo1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相关性。结果 Slit2定位表达于细胞质;Robo1定位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Slit2和Robo1在浸润性乳腺癌的表达率和表达量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瘤和正常乳腺组织。在浸润性乳腺癌中,Slit2和Robo1具有高度相关性,且Slit2与ER、PR、Her2呈正相关(P<0.05);Robo1与ER、PR呈正相关(P<0.05)。Slit2/Robo1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 Slit2和Robo1在浸润性乳腺癌低表达,且与其发生、发展和预后存在相关性,提示Slit2/Robo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过程,发挥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t2 ROBO1 乳腺癌 临床意义
下载PDF
H9N2禽流感病毒PB2蛋白627位点突变对小鼠肺脏RIP3、Slit2和Robo4表达和分布的影响
4
作者 许丹 邓志乐 +3 位作者 刘瑞东 胡岂铭 宁章勇 范小龙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5期53-58,共6页
PB2蛋白627位点被证实是决定甲型流感病毒宿主范围和致病性的关键因子,为深入探究H9N2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及其PB2蛋白627位点突变株对BALB/C小鼠肺脏RIP3、Slit2和Robo4基因表达和组织分布的影响,该研究使用H9N2 AIV... PB2蛋白627位点被证实是决定甲型流感病毒宿主范围和致病性的关键因子,为深入探究H9N2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及其PB2蛋白627位点突变株对BALB/C小鼠肺脏RIP3、Slit2和Robo4基因表达和组织分布的影响,该研究使用H9N2 AIV(V_(K627))和该毒株PB2蛋白627位点突变株(rV_(K627E))感染BALB/C小鼠,分别在攻毒后第1、3、5、6 d采集肺组织,通过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RIP3、Slit2和Robo4基因在小鼠肺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攻毒组小鼠肺脏RIP3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同时VK627组RIP3的表达量显著高于rV_(K627E)组;Slit2和Robo4的表达量在攻毒后第1 d明显低于对照组,之后rVK627E组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和VK627E组相比显著上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RIP3蛋白主要分布在小鼠肺泡壁上皮细胞以及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呈弱阳性表达,而攻毒组RIP3蛋白在气管粘膜下层细胞也有中至强阳性表达;Slit2蛋白在对照组和rVK627E组小鼠的肺泡上皮细胞以及气管粘膜上皮细胞中呈现中强阳性表达,而在VK627组中呈现弱阳性表达。Robo4蛋白的分布和表达情况与Slit2蛋白相似。综上所述,H9N2 AIVs感染小鼠后,会显著影响RIP3和Slit2/Robo4的表达和分布,且其表达和分布与H9N2 AIVs对小鼠的致病性密切相关;PB2蛋白627位点的突变在H9N2 AIVs影响RIP3、Slit2和Robo4表达和分布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究H9N2 AIVs及其点突变毒株介导宿主病理发生的分子机制和抗炎策略的选择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禽流感病毒 RIP3 slit2 Robo4 表达分布 组织学分布
下载PDF
Slit2蛋白在宫颈癌患者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5
作者 邢燕平 杨建敏 岳洁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7-10,34,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导向因子2(Slit2)在宫颈癌患者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10例宫颈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组织切片的Slit2表达。结果观察组患者Slit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导向因子2(Slit2)在宫颈癌患者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10例宫颈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组织切片的Slit2表达。结果观察组患者Slit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7.2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TNM分期Ⅲ期~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组织患者Slit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79%和13.04%,显著低于Ⅰ期~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组织患者(P<0.05);Slit2阴性表达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21个月和30个月,显著短于Slit2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Slit2在宫颈癌患者中表达下调,与临床病理及预后有一定关系,提示Slit2蛋白在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导向因子2 宫颈癌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Slit2蛋白过表达的阿尔茨海默症杂合子小鼠的构建与鉴定
6
作者 韩露 李江超 +5 位作者 叶宇翔 顾取良 郑凌云 陈卉 何晓东 王丽京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7-20,共4页
目的利用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构建Slit2蛋白过表达杂合子小鼠,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在动物整体水平研究Slit2蛋白过表达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平台。方法将AD模型鼠Tg2576的杂合子小鼠(Tg2576+/-小鼠... 目的利用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构建Slit2蛋白过表达杂合子小鼠,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在动物整体水平研究Slit2蛋白过表达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平台。方法将AD模型鼠Tg2576的杂合子小鼠(Tg2576+/-小鼠)进行繁殖并鉴定,然后将鉴定结果为阳性的子代Tg2576+/-小鼠与Slit2蛋白过表达的Slit2-Tg纯合子小鼠进行杂交,鉴定其子代小鼠的基因型。结果成功繁育Tg2576+/-小鼠和Slit2-Tg小鼠,并通过鉴定得到Tg2576+/-小鼠,与Slit2-Tg小鼠杂交并繁殖,获得基因型为Tg2576+/-;Slit2-Tg小鼠5只。结论本研究利用AD模型鼠成功构建了Slit2蛋白过表达杂合子小鼠,为进一步研究Slit2蛋白过表达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Tg2576 转基因动物 slit2蛋白 slit2-Tg AD
下载PDF
Slit2/Robo1信号通路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军辉 唐璐瑶 +3 位作者 侯世会 官涛 张均 黄云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小球中Slit2和Robo1的表达与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符合Tervaert’s糖尿病肾病病理分型Ⅰ~Ⅱa期,患者24 h尿蛋白>30 mg且<500 mg,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小球中Slit2和Robo1的表达与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符合Tervaert’s糖尿病肾病病理分型Ⅰ~Ⅱa期,患者24 h尿蛋白>30 mg且<500 mg,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90 m L/(min·1.73 m2)等纳入标准的19例2型糖尿病DN标本,以及15例正常肾组织手术标本,采用HE染色、PAS染色和电镜观察DN肾小球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Slit2、Robo1和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分析DN肾小球中Slit2和Robo1与CD3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Slit2、Robo1和CD31的表达与24 h尿蛋白以及e GFR的相关性。结果早期DN存在肾小球肥大、系膜基质轻度增多、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皮细胞增大和增多等典型早期DN病理特征。Slit2表达于肾小球血管内皮、肾小管上皮和系膜细胞区域;Robo1表达于肾小球血管内皮、肾小管上皮和足细胞区域。与正常肾组织相比,早期DN肾小球中CD31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早期DN肾小球中Slit2和Robo1的表达较正常肾组织也显著性增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DN肾小球中Slit2和Robo1的表达与CD3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1;r=0.72,P<0.01);早期DN肾小球中Slit2、Robo1和CD31表达与e GFR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1;r=0.81,P<0.01;r=0.57,P<0.05);早期DN肾小球中Slit2、Robo1和CD31表达与24 h尿蛋白也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5;r=0.49,P<0.05;r=0.47,P<0.05)。结论 Slit2/Robo1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参与早期DN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促进病理性血管生成,从而加速蛋白尿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slit2 ROBO1 CD31
原文传递
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杜旭 王瑞辉 +2 位作者 张秋红 王孟林 陆建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导向因子Slit2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每组24只。后两组大鼠右坐骨神经横断后即刻端对端缝合。电针治疗组取"环跳"、&qu...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导向因子Slit2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每组24只。后两组大鼠右坐骨神经横断后即刻端对端缝合。电针治疗组取"环跳"、"足三里"进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应用免疫组化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段Slit2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电针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鼠损伤的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段中Slit2及其mRNA在第一疗程后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且都高于模型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两组始终都高于空白对照组,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明显增强损伤的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段中Slit1及其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Slit2及SrGA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龙飞 李学智 +3 位作者 龚标 汪莹 代恩泽 郭全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皮质Slit2、SrGAP1的表达和电针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后神经可塑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30)和电针组(n=30),根据电针治疗时间分为0d(n=10)、7d(n=10)、14d(n=10)三个...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皮质Slit2、SrGAP1的表达和电针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后神经可塑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30)和电针组(n=30),根据电针治疗时间分为0d(n=10)、7d(n=10)、14d(n=10)三个亚组。用线栓法栓塞模型组、电针组大鼠大脑中动脉1.5h后恢复血流。在0、7、14d时用尼氏染色观察大脑梗死灶周围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Slit2和SrGAP1的表达。结果神经功能评分(mNSS)结果表明,0d时模型组与电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d时电针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模型组(P<0.01)。尼氏染色表明,0d时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无差异,均有尼氏体数量少、排列紊乱、伴有大脑水肿;7d时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尼氏体增多,但排列紊乱;14d时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尼氏体增多,排列整齐。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表明,0d时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Slit2、SrGAP1荧光强度及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d时电针组荧光强度及灰度值高于模型组(P<0.05),0d模型组低于7d模型组(P<0.05),7d模型组高于14d模型组(P<0.05),0d电针组低于7d电针组(P<0.05),7d电针组高于14d电针组(P<0.05)。结论局灶性脑梗死后,0d组大鼠Slit2、SrGAP1低表达,电针治疗7、14d后可促进Slit2、SrGAP1表达并延长其高表达时间,促进轴突的再生和修复,这可能是电针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电针 slit2 SrGAP1
原文传递
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后Slit2、Robo1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素素 张云云 +4 位作者 孙波 沈华超 曹菁菁 徐德友 丁新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及其受体robo1在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不同时间后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培养乳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OGD模型,并分为OGD 0h组(对照组)、2h组、4h组、6h组...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及其受体robo1在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不同时间后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培养乳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OGD模型,并分为OGD 0h组(对照组)、2h组、4h组、6h组和12h组。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各组的细胞活力,RT-PCR法检测各组slit2mRNA和robo1 mRNA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1)对照组、OGD 2h组、4h组、6h组和12h组的细胞活力(OD值)分别为0.756±0.013、0.681±0.016、0.563±0.033、0.404±0.024和0.222±0.026,细胞活力随着氧糖剥夺时间延长而下降,呈时间依赖性(P<0.01)。(2)氧糖剥夺后,统计结果显示不同组别星形胶质细胞slit2 mRNA和robo1 mRNA表达先逐渐升高,6h组达高峰(与对照组比,P<0.05),12h组明显下降(与6h组比,P<0.01)。结论 slit2/robo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缺血后抑制性微环境的形成,影响神经的再生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t2 ROBO1 星形胶质细胞 氧糖剥夺
下载PDF
Slit2/Robo1蛋白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军 于东风 +1 位作者 刘弋 杨锦雷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735-737,共3页
目的研究直肠癌中Slit2/Robo1蛋白的表达,探讨两者与直肠癌微血管密度(MVD)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直肠癌组织及相应43例对照组织中Slit2/Robo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MVD计数,研究在直肠癌中Slit2/Ro-bo1蛋白的表达强... 目的研究直肠癌中Slit2/Robo1蛋白的表达,探讨两者与直肠癌微血管密度(MVD)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直肠癌组织及相应43例对照组织中Slit2/Robo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MVD计数,研究在直肠癌中Slit2/Ro-bo1蛋白的表达强度与MVD关系,观察不同临床病理学行为下Slit2/Robo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直肠癌组织中Slit2/Robo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6%和78.5%,对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和7.0%,两种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癌组织中MVD显著增高(t=32.09,P<0.01);(2)Slit2与Robo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51,P<0.01),两者表达阳性的癌组织MVD计数明显大于表达阴性的癌组织(t=5.674,P<0.01,t=6.103,P<0.01);(3)Slit2/Robo1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Slit2/Robo1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并与MVD密切相关,推测Slit2/Robo1蛋白在直肠癌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2)直肠癌组织中Slit2/Robo1蛋白及MVD与直肠癌的生长、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临床通过检测Slit2/Robo1蛋白表达强度及MVD计数可作为直肠癌进展程度及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癌 slit2 ROBO1 微血管密度 MVD
下载PDF
脑梗死大鼠缺血脑组织中Slit2蛋白的表达及与血管新生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海燕 娄季宇 +3 位作者 白宏英 曾志磊 闫莹莹 乐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Slit2/Robo1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后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1、3、7天组,每组12只。模型1、3、7天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并分别于造模后第1、3、7天进行指标检测。... 目的:探讨Slit2/Robo1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后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1、3、7天组,每组12只。模型1、3、7天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并分别于造模后第1、3、7天进行指标检测。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Slit2蛋白的表达。应用RT-PCR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Rob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利用CD105标记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大鼠脑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4组大鼠缺血脑组织中Slit2蛋白、Robo1和VEGF mRNA的表达及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4.528、1 058.653、898.938和142.753,P<0.001)。模型1、3、7天组Slit2蛋白、VEGF mRNA表达水平及MVD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并且逐渐升高(P<0.05);Robo1 mRNA的表达水平在3组间逐渐升高(P<0.05),但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大鼠Slit2蛋白表达水平与VEGF mRNA表达水平、MVD呈正相关(r=0.974、0.926,P<0.001)。结论:Slit/Robo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大鼠脑缺血后的血管新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t2 ROBO1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梗死 大鼠
下载PDF
Slit2蛋白对深静脉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勾红菊 王丽京 +6 位作者 兰天 吴腾 吴平香 顾取良 郑凌云 温定文 丁彦青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探讨Slit2过表达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Slit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进行下腔静脉结扎造模,观察血栓形成的情况,测量出血时间、血栓重量长度比,HE染色观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并同时设立C57小鼠对照组。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下... 目的探讨Slit2过表达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Slit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进行下腔静脉结扎造模,观察血栓形成的情况,测量出血时间、血栓重量长度比,HE染色观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并同时设立C57小鼠对照组。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在造模48h后Slit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与C57小鼠相比,裸血栓重量长度比明显减小;出血时间延长;Slit2过表达小鼠形成的血栓中白色血栓所占比例较小,而C57小鼠则白色血栓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Slit2过表达能通过抑制白色血栓形成,从而有效抑制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式 slit2 基因工程小鼠
下载PDF
神经迁移蛋白Slit2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血管再生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莱 张津宁 +3 位作者 柴源 李福春 屈艳萍 马学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7期6034-6039,共6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中非造血干细胞的另一类重要干细胞,它可以促进血管再生,而神经迁徙蛋白Slit经多项研究证实也可促进血管再生。目的: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lit2的生物学功能、临床应用及促血管生成作用做一综述。方法:计...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中非造血干细胞的另一类重要干细胞,它可以促进血管再生,而神经迁徙蛋白Slit经多项研究证实也可促进血管再生。目的: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lit2的生物学功能、临床应用及促血管生成作用做一综述。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1980至2014年期间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lit2的文章。检索词分别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MSCs"及神经迁徙蛋白Slit2。初检得到436篇文献,最终纳入文章65篇。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lit2二者在血管再生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二者促进血管再生是否具有相关性目前还尚有争议。假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Slit2,那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血管再生是否与Slit2相关及Slit2/Robo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从而促进血管再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如若相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Slit2移植将会为治疗脑梗死等中枢神经损伤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神经迁移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slit2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丰富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大鼠Slit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风波 唐明薇 +2 位作者 王琼芬 李飞 张弘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887-3889,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同侧海马区Slit2的表达情况及丰富康复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采用Ⅶ型胶原酶制备诱导尾状核出血模型,模型组又随机分为非干预组和丰富康复训练组,丰富康复训练组大鼠于造模...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同侧海马区Slit2的表达情况及丰富康复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采用Ⅶ型胶原酶制备诱导尾状核出血模型,模型组又随机分为非干预组和丰富康复训练组,丰富康复训练组大鼠于造模成功次日开始进行干预,各组大鼠分别于24 h、7 d、14 d及21 d时相点行出血侧海马区免疫组化Slit2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非干预组、丰富康复训练组大鼠Slit2阳性反应明显增强(P<0.01),丰富康复训练组Slit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干预组(P<0.01),各组Slit2阳性反应均以第7天最为显著。结论丰富康复训练能显著增强脑出血大鼠Slit2的阳性表达,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康复训练 脑出血 slit2
下载PDF
Slit2在化学诱导的小鼠皮肤癌形成过程中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韦平 梁兵 +3 位作者 亓翠玲 杨永霞 王丽京 李卫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Slit2过表达在小鼠皮肤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lit2-Tg转基因小鼠构建DMBA/TPA化学多级皮肤癌模型,测量小鼠背部皮肤肿瘤的长径变化,观察皮肤癌成癌各时期的病理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小鼠皮肤癌模型。Slit2-Tg小鼠皮肤癌... 目的探讨Slit2过表达在小鼠皮肤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lit2-Tg转基因小鼠构建DMBA/TPA化学多级皮肤癌模型,测量小鼠背部皮肤肿瘤的长径变化,观察皮肤癌成癌各时期的病理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小鼠皮肤癌模型。Slit2-Tg小鼠皮肤癌的长径明显比C57小鼠的长,且Slit2-Tg小鼠皮肤癌的形成速度明显增快。结论Slit2促进了小鼠皮肤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癌 slit2-Tg转基因小鼠 DMBA诱导 TPA
下载PDF
电针对脑出血大鼠海马区Slit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风波 唐明薇 董海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924-926,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对大鼠脑出血后同侧海马区Slit2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5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出血组,脑出血组采用Ⅶ型胶原酶脑内注射建立大鼠尾状核出血模型,脑出血组再随机分为非干预组和电针组。电针组于造模...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对大鼠脑出血后同侧海马区Slit2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5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出血组,脑出血组采用Ⅶ型胶原酶脑内注射建立大鼠尾状核出血模型,脑出血组再随机分为非干预组和电针组。电针组于造模次日始行电针干预,非干预组不予任何干预。各组分别于术后24 h、7 d、14 d及21 d,随机取5只大鼠,取出血侧海马区脑组织,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Slit2检测。结果脑出血组右侧尾状核区域有一直径约3 mm的血肿,光镜下见血肿区神经元变性坏死,大量红细胞渗出,血肿边缘有较多中性粒细胞与小胶质细胞浸润。对照组大鼠可见右侧海马区散在分布少量Slit2阳性细胞,而脑出血组Slit2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较之对照组,各时间点非干预组、电针组Slit2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多(P﹤0.01),而电针组又明显多于非干预组(P﹤0.01)。结论电针干预可显著增强脑出血大鼠脑内Slit2的表达水平,有利于脑出血后中枢神经轴突的修复与再生,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海马区 尾状核 出血 slit2 大鼠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USP33通过下调SLIT2/ROBO1信号通路抑制肺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玉环 张淑华 +2 位作者 穆淑坤 张柏深 马树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56-961,共6页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USP33参与调节SLIT2/ROBO1信号通路抑制肺腺癌的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q PCR、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查USP3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利用A549、SPC-A-1细胞,以沉默USP33后作为沉默组,空白组作为对照,72 h后用q PCR与Western ...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USP33参与调节SLIT2/ROBO1信号通路抑制肺腺癌的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q PCR、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查USP3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利用A549、SPC-A-1细胞,以沉默USP33后作为沉默组,空白组作为对照,72 h后用q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USP33的沉默效果,利用划痕实验、细胞迁移和侵袭基质胶法检测USP33沉默后对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USP33的沉默后SLIT2和ROBO1表达,IL6刺激后USP33的表达。结果 q PCR、免疫组化显示与肺腺癌癌组织相比,癌旁组织USP33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组相比,q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沉默组USP33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Boyden侵袭实验提示USP33沉默后细胞迁移、侵袭转移率明显增加(P<0.05);抑制USP33后,SLIT2和ROBO1表达均下调;IL6刺激使USP33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USP33抑制A549、SPC-A-1细胞迁移、侵袭转移,其侵袭转移的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IL6、SLIT2/ROBO1信号通路存在交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泛素特异性蛋白水解酶33 slit2/ROBO1 白介素6
下载PDF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Slit2蛋白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扬梅 李宁 +1 位作者 黄燕 范学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lit2蛋白水平,以及其与患者肝脏损伤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某院感染病科2014年2—7月住院及门诊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慢性肝炎组)患者、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乙型(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纳入研...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lit2蛋白水平,以及其与患者肝脏损伤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某院感染病科2014年2—7月住院及门诊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慢性肝炎组)患者、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乙型(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纳入研究,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再细分为恢复组和未恢复组,比较血清中Slit2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7例(其中慢性肝炎组93例、慢性重型肝炎组64例)和健康志愿者10例(健康对照组),3组之间Slit2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96,P=0.004),慢性肝炎组和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清中Slit2蛋白分别为(4.90±1.07)ng/mL、(3.09±1.00)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10±0.60)ng/mL](均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清Slit2蛋白水平低于慢性肝炎组(P<0.05)。慢性重型肝炎未恢复组患者血清Slit2蛋白水平为(1.88±0.67)ng/mL,低于慢性重型肝炎恢复组[(2.96±1.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9,P=0.03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lit2蛋白水平与PTA呈正相关(r=0.33,P<0.05);与TBIL水平、ALT水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0.32,均P<0.05)。结论血清Slit2蛋白水平是反映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低水平Slit2预示着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肝功能 slit2 蛋白
下载PDF
Slit2、VEGF和VEGF-C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琴伊 卢雪峰 +1 位作者 季锐 杨淑萍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3期48-50,共3页
研究神经迁移因子(Slit2)、血管生成因子(VEGF、VEGF-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和36例癌旁组织中Slit2、VEGF和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三者在大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 研究神经迁移因子(Slit2)、血管生成因子(VEGF、VEGF-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和36例癌旁组织中Slit2、VEGF和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三者在大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和VEGF-C表达水平还与远处转移相关。结果提示Slit2是调节大肠癌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slit2 VEGF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