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migrant Urban Housing and Socio-spatial Structure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1
作者 GU Jingli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1年第3期39-44,50,共7页
Urban housing and socio-spatial attribute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to identify housing and socio-spatial structure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henzhen.The following are the main conclusions.①Principal factors infl... Urban housing and socio-spatial attribute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to identify housing and socio-spatial structure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henzhen.The following are the main conclusions.①Princip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cial area of Shenzhen include housing facilities,highly educated immigrants,migrant population,family structure,housing area and economic income level.②The socio-spatial structure which composed by six types of social areas shows obvious differentiation based on population mobility,housing,educational level and economic income level,forming a typical dual pattern of "urban society_-migrant worker society".③The formation of socio-spatial structure in Shenzhen results from natural conditio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like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land system reform and urban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socio-spatial structure Social area Housing characteristics Immigrant city SHENZHEN
下载PDF
Neighborhood,community and consumption:Study on the socio-spatial structure during two boosting epochs in Shanghai 被引量:3
2
作者 Xiang Zhou Yanbo Li Yuning Cheng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20年第2期419-436,共18页
The modernization of Shanghai has experienced two boosting periods.The first appeared in the 1930s,when it formed the civil society of Shanghai and initially facilitated the trade port into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The modernization of Shanghai has experienced two boosting periods.The first appeared in the 1930s,when it formed the civil society of Shanghai and initially facilitated the trade port into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The second started after the nation’s reform and opening-up,which attempted to promote the city into a global metropolis in the 2010s.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ocio-spatial transitions of communities in Shanghai during the process,Lilong historical neighborhoods in the 1930s and 2010s are successively chosen as research objects.Meanwhile,three specific neighborhoods in each period are selected for case study,so as to depict different symbiosis patterns of the socio-spatial structures under different spatiotemporal conditions by means of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the consumption level.By pointing out Shanghai in the 1930s was marked with social integration and local-based consumption,while it was inundated with administration tendency and global-oriented consumption in the 2010s,the article believes the dual integration of local-based and global-oriented consumptions is an alternative solution for Shanghai.Finally,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Shanghai’s current urban regeneration should rely on the multi-centered symbiotic structure to create a compound network,during which territorial socio-spatial structures and basic living needs of the plebeian can be simultaneously pre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o-spatial structure Lilong historical neighborhood Social integration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Consumption level Symbiosis pattern
原文传递
The socio-spatial dimension of behavior analysis:Frontiers and progress in Chinese behavioral geography 被引量:13
3
作者 柴彦威 塔娜 马静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6年第8期1243-1260,共18页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space and individual behavior has led to essential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Behavioral geography provides a new effectiv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space and individual behavior has led to essential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Behavioral geography provides a new effectiv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to investigate behavior patterns in cities. In recent years, behavior approach has become an influential analytical paradigm in Chinese urban geography.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behavioral geography research in China,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rogress in behavior analysis. It is argued that behavioral approach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ing China's urban sociospatial reconstruction and addressing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at micro scale. Although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still lags behind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ese scholars have made much progress i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of classical socio-spatial behavior theories. 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new trends in Chinese behavioral geography that has started to apply the behavioral approach to urban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social dimensions of behavior should be addressed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rigorously by using inter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Chinese cities and research the critical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havioral geography socio-spatial reconstruction urban sustainability Chinese cities
原文传递
Community Planning Based on Socio-Spatial Production:Explorations in “New Qinghe Experiment” 被引量:1
4
作者 Liu Jiayan Deng Xiangyu Li Caige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17年第2期6-13,共8页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booming of diversifi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have challeng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lanning in China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ommunity planning, especially with localize...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booming of diversifi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have challeng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lanning in China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ommunity planning, especially with localized and practice-oriented characteristics, is now facing many limitations. These include aspects such as traditional urban planning techniques that mainly focus on space, a restricted research perspective, as well as basic planning theories that are mostly imported from the West.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spatial dialectic for refere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 residential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to housing estate planning in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to community planning in the new era, presenting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ransitioning from "producing space" to "production of space," with "society" gradually replacing "space" and returning to the goal of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main limitations and problems in the former work of community planning in China, the paper takes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community planning in the "New Qinghe Experiment"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for an example. Aimed at the prominent problem of an extreme imbalance between "urbanization of space" and "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 in the current Qinghe area, the key objective, means, and technical path of new-type community planning are proposed, within which three significant transition features are demonstrated, including going from "need-oriented" to "capital-oriented," from "interest intervention" to "relationship intervention," and from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o "community buil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planning socio-spatial production New Qinghe Experiment producing space production of space
原文传递
Socio-spatial interactions of a cluster-house concept apartment in mehr als wohnen project in Zurich, Switzerland
5
作者 Maryam Khatibi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22年第2期191-202,共12页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ocio-spatial interactions of a micro-community in a cluster-house concept apartment.The apartment has been designed for retreat and coliving by mehr als wohnen housing cooperative in Zurich,...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ocio-spatial interactions of a micro-community in a cluster-house concept apartment.The apartment has been designed for retreat and coliving by mehr als wohnen housing cooperative in Zurich,Switzerland.The methodology of investigation is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through which housing narratives of three residents as representatives of this communal household are analyzed.In addition,on-site visits and observations,document analyses,and desktop studies are conducted.The originality of the research is in its approach of examining a micro-society through the residential community’s authentic stories,which are in the context of normal times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social bonds of the studied cluster cohousing community are significantly maintained through the intermediate zones of the cluster-house arrangement.This socio-spatial interaction has activated the potentials of social innovation and housing resilience in an urban context.The research also highlights points of conflicts and insights for future cluster-concept apartment develop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 cohousing Cooperative housing Covid-19 crisis Intermediate zones socio-spatial interactions Social bonds RESILIENCE
原文传递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大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格局及调控策略——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宗财 兰志懿 +2 位作者 唐琦婧 袁奇峰 黄铎 《中国名城》 2024年第2期41-51,共11页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是城乡规划领域的经典议题。以广州市为例,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人群画像数据等,聚焦城市内部各街区,通过对居住空间类型与社会群体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关联分析,深入探究中心城区社会空间分异特征及现存问题,进而...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是城乡规划领域的经典议题。以广州市为例,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人群画像数据等,聚焦城市内部各街区,通过对居住空间类型与社会群体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关联分析,深入探究中心城区社会空间分异特征及现存问题,进而提出城市社会空间高质量均衡发展的调控策略。研究发现,广州市中心城区在居住空间类型方面以商品房街区和城中村街区为主,老旧街区占比较小,呈现出明显的居住空间分异特征,且三类街区的居民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消费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方面差异显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在不同社会群体及三类街区之间亦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在城市历史发展惯性、城市规划引导、房地产发展的共同影响下,广州市中心城区呈现出“圈层+斑块”的社会空间结构。为缓解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出现的社会空间维度不均衡发展的问题,从可负担住房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两方面提出相关调控策略,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分异 居住空间 公共服务设施 广州
下载PDF
社会—空间视角下城市层级社区规划研究
7
作者 刘佳燕 沈毓颖 房莉杰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的基本单元,是推进规划建设治理精细化的重要载体和行动单元。近年来大量社区尺度更新和规划实践有效提升了基层人居环境品质,但也暴露出城市宏观战略与基层微观行动之间缺乏有效对接、传统规划技术路径难以应对精... 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的基本单元,是推进规划建设治理精细化的重要载体和行动单元。近年来大量社区尺度更新和规划实践有效提升了基层人居环境品质,但也暴露出城市宏观战略与基层微观行动之间缺乏有效对接、传统规划技术路径难以应对精细化治理要求等突出问题,为社区规划体系建设和规划研究方法带来挑战。提出应构建“市区—街镇—社村”多层级社区规划体系,并聚焦城市层级社区规划,明确其定位、总体思路和工作框架,进而以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社区发展规划项目为例,提出社会—空间视角下全要素综合、多主体联动、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框架和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规划 社区更新 社会-空间分析 社区治理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标准化”水生态韧性研究模式重构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阳力 陈天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国土空间治理向整体性治理转移,国土空间规划向整体性管理规划转变。有必要制定标准化的专项规划研究模式,确保专项规划研究成果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促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提升国土空间...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国土空间治理向整体性治理转移,国土空间规划向整体性管理规划转变。有必要制定标准化的专项规划研究模式,确保专项规划研究成果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促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要求下,重构“标准化”水生态韧性研究模式。首先,回顾现有研究成果,总结水生态韧性评价、规划策略和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不足;其次,总结并分析全过程传导、全域全要素、全空间覆盖、全周期管理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要求;再次,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要求,重构“标准化”水生态韧性研究模式,包括全过程传导的水生态韧性研究步骤、全域全要素的水生态韧性评价体系、全空间覆盖的水生态韧性规划策略、全周期管理的水生态韧性规划实施保障等4部分;最后,提出“标准化”水生态韧性研究模式的技术路径。重构的研究模式为实证研究和其他生态韧性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社会—生态韧性 水生态韧性 研究模式
下载PDF
社会空间分异视角下成都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9
作者 谭晓霜 任青蔓 +2 位作者 巴桑 莫色阿木 任晓晖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社会空间分异视角下城市不同区域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为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利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因子、聚类与判别分析探讨成都市社会空间分异情况;描述社会空间分异视角下... 目的:探讨基于社会空间分异视角下城市不同区域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为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利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因子、聚类与判别分析探讨成都市社会空间分异情况;描述社会空间分异视角下成都市2020年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利用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从人口、经济和地理维度进行公平性评价。结果:在区县尺度成都市社会空间可划分为三类社会区。2020年社会区一每千人口床位数、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为8.82张、13.00人、4.71人、6.38人;社会区二分别为3.90张、5.39人、2.19人、2.47人;社会区三为8.36张、7.16人、2.64人、3.19人;各项卫生资源按人口、经济配置的基尼系数介于0.2~0.4,按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都超过0.5;按人口、地理、经济配置的社会区内部差异贡献率分别介于45.42%~51.23%、30.37%~39.98%、78.81%~93.38%。结论:成都市社会空间分异显著,各社会区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及不同维度公平性存在差异。进行卫生资源规划时,还需考虑人口社会特征、区域经济和地理因素,兼顾不同维度的卫生资源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 社会空间分异 公平性 泰尔指数
下载PDF
国际绅士化实践及其研究进程、特征与展望
10
作者 刘风豹 余思奇 +1 位作者 李建树 操小晋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132,共9页
绅士化是国际上多学科关注的前沿问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揭示国际绅士化实践及其研究进程与特征。结果表明:(1)国际绅士化实践由第一波绅士化浪潮转入第五波绅士化浪潮后,因受全球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而再次进... 绅士化是国际上多学科关注的前沿问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揭示国际绅士化实践及其研究进程与特征。结果表明:(1)国际绅士化实践由第一波绅士化浪潮转入第五波绅士化浪潮后,因受全球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而再次进入调整期;与之相伴随的是,国际绅士化研究在先后经历了概念形成阶段、萌芽起步阶段、波动探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后,几乎同步进入调整期。(2)国际绅士化研究由国外学术期刊引领,并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学、城市研究、环境研究、区域与城市规划等学科属性。(3)西方发达国家走在国际绅士化研究的前列,而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推动国际绅士化研究发展的新兴力量。(4)在国际绅士化研究领域,多个合作团队已初步形成,部分国内学者将研究成果推向世界。研究最后提出了未来绅士化研究应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绅士化 城市更新 社会空间 中产阶层 文献计量
下载PDF
我国城市湖泊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
11
作者 李林森 王涵 +3 位作者 刘凯 宁一航 陈思 宋春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7-601,共15页
城市湖泊作为城市与自然之间进行水气交换的蓝色空间,具有供水、防洪、休闲、气候调节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中国地域辽阔、城市众多,不同区域的城市湖泊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显著的空间... 城市湖泊作为城市与自然之间进行水气交换的蓝色空间,具有供水、防洪、休闲、气候调节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中国地域辽阔、城市众多,不同区域的城市湖泊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特征。目前已有研究对我国省会城市和个别大型城市的湖泊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等开展研究,但全国范围内各行政等级单元内城市湖泊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仍缺乏综合分析。本研究基于中国城市湖泊数据集,从城市分布的地域单元、行政等级、城市规模3个方面对城市湖泊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并结合自然和人类活动要素,初步探讨影响城市湖泊分布规模和丰度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2020年全国共有约11万个面积大于0.001 km 2城市湖泊(不包括太湖、滇池等大型湖泊),总面积约2112 km 2,约占全国城市(遥感城市不透水层区域)面积的1.1%。城市湖泊的分布具有显著的集聚和分异特征,数量超过70%的城市湖泊分布在约20%的县(区)级行政单元,约21%的县(区)级行政单元基本没有(<10 m遥感影像分辨率下10个像元)城市湖泊分布。城市湖泊数量最多的县(区)级单元是天津市滨海新区,数量达到了1846个,而武汉市洪山区拥有的城市湖泊的面积最大,达到了67.2 km 2。总体上,城市等级更高的省会城市拥有更加密集城市湖泊分布,其湖泊密度(湖泊面积/城市面积)达到了1.6%,显著高于地级市的1.3%和县(区)级单元的0.8%。经统计分析,城市湖泊的分布与温度、降水、人口、GDP和城市面积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城市海拔和地形起伏度呈强负相关。统计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面积、降水、GDP和地形起伏度是影响我国城市湖泊空间分异特征的主控因子。本研究将为全面认识我国城市湖泊的分布特征提供科学参考,为城市湖泊的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地理本底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全国尺度 空间分布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
下载PDF
爱德华·苏贾正义理论空间化重构的三重维度及其逻辑展开——以《寻求空间正义》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政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2,共11页
爱德华·苏贾对正义理论的空间化重构围绕三重维度展开:立足“社会−空间辩证法”推进对正义理论“空间缺场”的考察,反思其社会性、历史性与空间性的三元本性,实现正义理论框架的重构与空间正义的构建;聚焦资本主义都市重建过程中... 爱德华·苏贾对正义理论的空间化重构围绕三重维度展开:立足“社会−空间辩证法”推进对正义理论“空间缺场”的考察,反思其社会性、历史性与空间性的三元本性,实现正义理论框架的重构与空间正义的构建;聚焦资本主义都市重建过程中资本积累的空间实现、社会支配权力的扩张和权利的剥夺以及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等问题,推进正义理论重心与问题域的转换;通过激进的空间实践、边缘群体的集体行动与都市社会运动的开展,推进正义由知识到行动、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与现实展开。苏贾正义空间化重构不仅开创了正义新的叙事方法,而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分配正义的空间正义理论框架,对于正义理论的重建及其当代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德华·苏贾 空间化 空间正义 社会−空间辩证法 都市重建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NO_(2)时空变化特征——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雅睿 王美景 +1 位作者 王涛 杨梅焕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4-524,共11页
二氧化氮(NO_(2))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浓度水平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人民生产生活受到限制,进而对NO_(2)的排放产生了重要影响。陕西省作为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前沿、“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黄金要地,开展新冠... 二氧化氮(NO_(2))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浓度水平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人民生产生活受到限制,进而对NO_(2)的排放产生了重要影响。陕西省作为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前沿、“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黄金要地,开展新冠疫情背景下NO_(2)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经济活动变化,对于科学认识陕西省人类活动与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为例,在2020年1月21日-2022年1月22日期间选取同比期、环比期、疫情期I、疫情期II共4个重要时段,基于目前技术性能最先进、空间分辨率最高的Trop OMI数据,利用标准化社会经济活动指数(SSEI)、NO_(2)减排效应估算等方法,开展了陕西省新冠疫情对NO_(2)时空分布特征和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面监测NO_(2)浓度与Trop OMI反演的NO_(2)柱浓度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利用Trop OMI反演的对流层NO_(2)柱浓度数据具有较高可靠性。(2)疫情期I陕西省对流层NO_(2)柱浓度较同比期和环比期分别下降39.15%和55.99%,较疫情期II下降59.29%。新冠疫情导致陕西省对流层NO_(2)柱浓度高的地区下降明显,而低的地区受影响相对较小。对流层NO_(2)柱浓度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关中地区和陕北北部及城市周边高于其他地区的分布特征。(3)陕西省社会经济活动受疫情管控影响较大。2020、2021、2022年春节前5周至春节后7周共13周的SSEI总体变化趋势保持一致。2020年疫情期I陕西省SSEI明显低于2021年同时段无疫情时期和2022年疫情期II。研究结论认为NO_(2)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利用Trop OMI遥感反演的NO_(2)浓度数据可用于开展大范围、多尺度的社会经济活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氮 时空分布 新冠疫情 社会经济活动 TropOMI 陕西省
下载PDF
统筹发展与安全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行动——基于社会空间融合的视角 被引量:4
14
作者 傅婷婷 谷玮 +1 位作者 王梦婧 吴次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0,共10页
研究目的:以建设包容多元差异的社会空间为切入点,探索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下城市更新促进城市共建共享共治的理论和现实路径,以期为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城市更新... 研究目的:以建设包容多元差异的社会空间为切入点,探索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下城市更新促进城市共建共享共治的理论和现实路径,以期为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城市更新是处理城市发展和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社会空间融合是存量发展阶段城市更新促进城市发展与安全统筹的关键工具;(2)社会融合理论和社会空间理论构成社会空间融合问题的认识基础,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社会互动和身份认同是解构社会空间融合问题的4个关键维度;(3)空间融合、资源升级、纽带建立和认同感塑造是城市更新实现社会空间融合目标的4条理论路径;(4)城市更新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现实路径以空间治理为载体,并可以从多尺度共治、多主体合作和多维度干预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结论:统筹发展和安全背景下,社会空间融合应成为中国城市更新实践的重要导向。空间治理是城市更新的载体,通过多尺度共治、多主体合作和多维度干预助力社会空间融合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发展 安全 社会空间融合 空间治理
下载PDF
考虑步行影响范围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晓黎 朱才华 马超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3-140,共8页
新建轨道交通车站无法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客流预测,为了对新建车站的客流进行准确预测,研究从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需求。根据实际调查获得车站客流生成影响范围,并基于泰森多边形对影响范围的重叠区域进行重新划分... 新建轨道交通车站无法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客流预测,为了对新建车站的客流进行准确预测,研究从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需求。根据实际调查获得车站客流生成影响范围,并基于泰森多边形对影响范围的重叠区域进行重新划分。以路网距离为约束,建立考虑车站影响范围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获取社会经济属性和接驳交通对于轨道交通客流生成的具体贡献度。西安市轨道交通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步行、公交和公共自行车产生接驳客流的主要路网距离为800 m,230 m和300 m;平均每条公交线路数和每个公共自行车桩数分别产生16.368次和2.371次客流;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和人均GDP与客流关系表现为三者每增加1%,客流量分别增加0.47%,0.53%和−0.21%。研究成果可用于确定西安市新建轨道交通车站位置和规模,并预测其相应的客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社会经济属性 空间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演变与影响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时卉 石天戈 《新疆财经》 2023年第4期58-69,共12页
文章以新疆88个县域单元为例,基于PSR-TSEE评估框架,探讨2000年、2010年、2018年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整体呈现连续下降态势,各... 文章以新疆88个县域单元为例,基于PSR-TSEE评估框架,探讨2000年、2010年、2018年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整体呈现连续下降态势,各子系统脆弱性变化呈现波动特征,其中经济子系统脆弱性最高,生态子系统脆弱性最低,社会子系统脆弱性呈不断下降态势。空间变化上,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分布呈现“西南高-北部低”特征,其中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呈现“东南低-西北高”特征,经济子系统脆弱性演变格局逐步由全域分布向“南高北低”变化;各子系统脆弱性耦合度较高,各县市协调度差异较大;各县市系统脆弱性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相关度略有提升。阻碍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下降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密度、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城镇化率等,处于不同脆弱性分区的县市,其主要障碍因子及影响程度略有差异。社会经济生态基础条件、旅游业和农业发展是影响新疆县域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 脆弱性 时空演变 影响机理 新疆县域
下载PDF
新世袭主义、新自由主义、世界主义交织下的城市社会空间分异——以迪拜为例
17
作者 彭程遥 吴晓 +1 位作者 董雨萌 王雪妃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7-56,共10页
迪拜作为当今全球城市的典型样本,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冲突下,传统与现代并存,集新世袭主义的君主制、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秩序、世界主义的多民族社会文化于一身,交织发展出独特的“迪拜模式”。文章通过因子生态分析法,在宏观层面基于... 迪拜作为当今全球城市的典型样本,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冲突下,传统与现代并存,集新世袭主义的君主制、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秩序、世界主义的多民族社会文化于一身,交织发展出独特的“迪拜模式”。文章通过因子生态分析法,在宏观层面基于“单因子分析—主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研究思路,对迪拜城市社会空间进行定量分析,获得社会空间分异的特征并探讨其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分异 社会空间结构 因子生态分析 迪拜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视域下优化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的现实路径
18
作者 盛雨潇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4-21,共8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以优化空间治理为目的,以最终实现空间正义为归宿,既能在现实性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又能在价值性上推动空间公平正义。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空间正面临治理的诸多困境,政府有... 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以优化空间治理为目的,以最终实现空间正义为归宿,既能在现实性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又能在价值性上推动空间公平正义。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空间正面临治理的诸多困境,政府有关部门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找到破解困境的有效之举,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的稳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空间理论 农村公共空间 现代化治理
下载PDF
当代我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分异——对上海三个社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1
19
作者 李志刚 吴缚龙 卢汉龙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67,共8页
全球化下西方后福特主义城市转型的主要特征是社会空间极化。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伴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空间的重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空间转型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社会空间异质性的增加。这一新变化反映了全球化下城市转型的普遍规律... 全球化下西方后福特主义城市转型的主要特征是社会空间极化。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伴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空间的重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空间转型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社会空间异质性的增加。这一新变化反映了全球化下城市转型的普遍规律。本文以上海为考察对象,选取三个典型社区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上海社会空间分异在微观空间层次上的现状和特征,对其主要机制进行了分析。我们的研究表明,社区建设的历史时段对其社会空间构成具有重要影响;社区内部的均质化与社区之间的异质化两种趋向正同时发生;市场因素正逐步成为影响社会空间重构的主要因子。由此,本文强调分异中的社会空间形态对城市规划的新要求,市场转型迫切需要规划师拓展视野,关注空间资源配置的公平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城市空间 城市规划 空间资源 社会空间分异 社区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广州市从业人员的社会空间分异 被引量:45
20
作者 魏立华 丛艳国 +1 位作者 李志刚 闫小培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7-417,共11页
1990年以来中国城市的内城区传统工业向郊区外溢,郊区大量劳动密集型国际资本进驻等因素带来城市不同职业从业者的居住空间格局的重构。以1990年、2000年广州市“街道层面”的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借用经济学中的区位商指标,分... 1990年以来中国城市的内城区传统工业向郊区外溢,郊区大量劳动密集型国际资本进驻等因素带来城市不同职业从业者的居住空间格局的重构。以1990年、2000年广州市“街道层面”的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借用经济学中的区位商指标,分析1990~2000年广州市不同职业从业者的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发现工业、低端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及政府机关职员等从业者呈现出差异化的空间分异特征。工业从业者的居住空间从内城区向近郊区、远郊区等转移,低端服务业从业者的居住地一直高度集中于内城区,高端服务业从业者聚居于政府机关附近和高校、科研机构密集区,政府机关职员居住区完全与政府机关相重合。就业地与居住地的临近性是20世纪90年代广州城市从业者居住空间最为显著的特征。旧城区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空间扩展、郊区国际生产资本进驻、政府为迎合全球化而进行的政策及空间的调整、土地开发与住房商品化以及原有国家事业机关“单位制”居住模式的惯性等成为1990~2000年广州市不同职业从业者社会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基于区位商的方法来分析不同职业从业者的居住空间分异,为深入解析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空间分异 区位商 机制 广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