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carbon stock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on the southern Song-nen Plain,Heilongjiang Province 被引量:19
1
作者 Xueqi Xia Zhongfang Yang +2 位作者 Yan Liao Yujun Cui Yansheng Li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2010年第1期125-132,共8页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当前的背景,在土壤碳水池和它的控制因素的变化的学习可以在温室气体的缓解或改进帮助土壤角色的评估。这份报纸在 Heilongjiang 省在南部的 Song-nen 平原在土壤碳水池和他们的控制因素学习空间、时间的变化,用在二...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当前的背景,在土壤碳水池和它的控制因素的变化的学习可以在温室气体的缓解或改进帮助土壤角色的评估。这份报纸在 Heilongjiang 省在南部的 Song-nen 平原在土壤碳水池和他们的控制因素学习空间、时间的变化,用在二个不同时期由上收集的土壤数据在 20052007 的多种用途的地区性的 Geochemical 调查,和另外一个玷污在 19821990 进行的调查。学习区域是 1479 t/km2 并且在过去的 20 年里的碳来源,从直到 2005 的 1980 年代,从土壤的实际的碳排放是 0.12 Gt。温度,被发现了线性地被相关玷污器官的碳,是控制器官的碳满足的土壤的主导的 climatologic 因素。我们的学习在器官的碳由升起的温度引起了的土壤的潜在的损失是的相关区域和时间时期显示出那 0.10 Gt ,源于陆地使用变化的潜在的土壤碳排放是 0.09 Gt ,并且温暖和陆地使用变化引起的土壤碳( 0.19 Gt )的联合潜在的损失比得上石块燃料燃烧( 0.21 Gt )的。由于在土壤碳水池变化的时间延期,仍然在温暖和以后将逐渐地被释放的陆地使用变化引起的潜在的排放有 0.07 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库 控制因素 时间变化 松嫩平原 黑龙江省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土壤有机碳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土壤硒元素循环特征 被引量:37
2
作者 夏学齐 杨忠芳 +4 位作者 薛圆 崔玉军 李延生 侯青叶 余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0-858,864,共10页
硒(Se)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微量元素,其丰缺与人和动植物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选择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Se元素数据基础上,采集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等土壤硒输入端元,以及植物收割、下渗水等输出端... 硒(Se)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微量元素,其丰缺与人和动植物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选择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Se元素数据基础上,采集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等土壤硒输入端元,以及植物收割、下渗水等输出端元样品,计算土壤Se输入输出通量,研究土壤硒循环特征,并预测土壤Se未来发展趋势。结果发现:研究区总体上为土壤低Se区,Se不足和潜在Se不足面积占总面积的35.20%;土壤Se的主要输入途径为大气干湿沉降,可达总输入量的70%~90%,主要输出途径为土壤下渗水,约占总输出量的73%;研究区土壤Se为净积累状态,预测表明20年后土壤Se不足和潜在Se不足面积将从目前的35.20%下降到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循环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 大气干湿沉降 下渗水
下载PDF
松嫩平原典型黑土耕作区中小型土壤动物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旭 林琳 +2 位作者 张雪萍 张利敏 沙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53-3260,共8页
为了考察松嫩平原黑土耕作区中小型土壤动物时空分布特征,在松嫩平原东南至西北选取5个典型区域,于2009年5、8、10月进行调查研究,共获取土壤动物15058只,分别隶属于54个类群,其中甲螨亚目、前气门亚目和节跳虫科3类为优势类群,占总数的... 为了考察松嫩平原黑土耕作区中小型土壤动物时空分布特征,在松嫩平原东南至西北选取5个典型区域,于2009年5、8、10月进行调查研究,共获取土壤动物15058只,分别隶属于54个类群,其中甲螨亚目、前气门亚目和节跳虫科3类为优势类群,占总数的69.94%,常见类群为8类,占总数的25.20%。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采样区域土壤动物差异明显(P<0.01),海伦区域样地的土壤动物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度指数最高。绥化地区土壤动物类群与丰富度指数最高。(2)月份变化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影响明显,土壤动物多样性特征随着月份变化起伏较大,8月份的土壤动物特征显著区别其它取样月份。(3)垂直分布上,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总体上是随土壤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但不同采样区域土不同采样月份土壤动物垂直分布规律有一定差异。(4)从土壤动物与土壤环境关系来看,土壤环境的p H、全氮与全磷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显著相关(P<0.05),土壤动物个数、均匀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密度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显著相关(P<0.05),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的数量与土壤中全磷、碳氮比、总有机碳关系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黑土 松嫩平原 中小型土壤动物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松嫩平原主要盐碱植物群落生物生态学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8
4
作者 杜晓光 郑慧莹 刘存德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1-49,共9页
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分析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方面初步探讨松嫩平原三个盐碱植物群落的生物生态学机制,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盐碱含量是决定盐碱植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导因素。在植物群落的生态分布上,表现出虎尾... 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分析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方面初步探讨松嫩平原三个盐碱植物群落的生物生态学机制,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盐碱含量是决定盐碱植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导因素。在植物群落的生态分布上,表现出虎尾草群落、星星草群落和碱蓬群落对盐碱的耐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2)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群落的建群种碱蓬、星星草、虎尾草对盐碱生境的生理适应性依次减弱.(3)在盐碱含量不同的土壤上,星星草体内脯氨酸含量与土壤总含盐量,特别是土壤中Na ̄+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植物通过调节体内某些生理反应来适应盐碱生境。上述结果初步揭示了松嫩平原主要盐碱植物群落的生物生态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盐碱植物 群落 生态学
下载PDF
松嫩平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黑土有机碳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廖艳 杨忠芳 +3 位作者 夏学齐 高磊 冯海艳 赵秀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3-561,共9页
对松嫩平原旱地、水田和草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黑土进行了为期90天的实验室培养。研究发现,土壤呼吸强度表现为在初期达到一个最大值后不断下降,随后趋于稳定。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5℃、15℃、25℃和35℃),各类型土壤的呼吸强度均随... 对松嫩平原旱地、水田和草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黑土进行了为期90天的实验室培养。研究发现,土壤呼吸强度表现为在初期达到一个最大值后不断下降,随后趋于稳定。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5℃、15℃、25℃和35℃),各类型土壤的呼吸强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同步增强。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土壤呼吸强度强弱顺序为:水田黑土>草地黑土>旱地黑土。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系数Q10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意味着低温区域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暖的反馈将更敏感。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土壤呼吸动态拟合,3种黑土活性有机碳含量以水田黑土最高,旱地黑土次之,草地黑土最低;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由高到低则依次为草地黑土、旱地黑土和水田黑土。通过密度分选划分了轻组和重组组分,发现土壤样品中重组组分占总有机碳量的95%以上,要大大高于轻组。密度分选与模型拟合的结果基本吻合,轻组碳(活性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大小均是草地黑土>旱地黑土>水田黑土,重组碳(缓效性碳)比例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黑土 土壤呼吸 温度敏感性系数 活性有机碳
下载PDF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大气颗粒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文宇博 杨忠芳 +1 位作者 夏学齐 程新彬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7-815,共9页
研究采集了黑龙江松嫩平原南部28个夏季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TSP、PM10、PM2.5)样品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对元素浓度含量特征、元素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使用富集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元素来源解析。研究表... 研究采集了黑龙江松嫩平原南部28个夏季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TSP、PM10、PM2.5)样品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对元素浓度含量特征、元素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使用富集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元素来源解析。研究表明:在PM10-100中富集的元素多在地壳中含量很高,重金属元素在PM2.5中高度富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各元素质量浓度整体水平为:大庆>绥化>哈尔滨>齐齐哈尔。富集因子分析表明:Fe、K、Ti、Mn、Co的富集因子小于1或非常接近1,Ca、Mg、Ni、Cr的富集因子大于1但仍小于10,Na、Zn、Cu、Cd、Pb、Se的富集因子大于10,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人为来源特征。参照颗粒物不同源主要标识元素,对各元素进行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松嫩平原南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土壤扬尘,此外还有燃煤、垃圾焚烧、汽车尾气、碱尘大气传输、燃油和工业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质量浓度 富集因子 主因子分析 松嫩平原
下载PDF
松嫩平原盐碱植物群落种子库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8
7
作者 杨允菲 祝玲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本文对松嫩平原碱化草甸6种单优盐碱植物群落土壤中有发芽力的种子贮量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虎尾草群落、角碱蓬群落、翅碱蓬群落3种一年生植物群落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表现为种子库存量大,优势种的种子数量占绝大多数,种... 本文对松嫩平原碱化草甸6种单优盐碱植物群落土壤中有发芽力的种子贮量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虎尾草群落、角碱蓬群落、翅碱蓬群落3种一年生植物群落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表现为种子库存量大,优势种的种子数量占绝大多数,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对较小。星星草群落和獐毛群落这两种过渡性的多年生群落,地上优势种均为种子库中的优势种,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趋于中等。羊草群落与其他演替阶段的群落相比,种子库存量最小,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库 盐碱植物 植物群落 草甸
下载PDF
松嫩平原湿地水质及土壤重金属季节分布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旭丹 孙晓刚 +2 位作者 赵春莉 郭太君 董然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2-288,共7页
以松嫩平原湿地植物多样性为基础调查值,连续2a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水质状况(TN、NH4+-N、TP、高锰酸钾指数、BOD5和CODCr)及土壤重金属(Hg、Cu、Zn、Pb、Cd和Cr)分布特征,并运用主成分提取和冗余分析(RDA)的... 以松嫩平原湿地植物多样性为基础调查值,连续2a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水质状况(TN、NH4+-N、TP、高锰酸钾指数、BOD5和CODCr)及土壤重金属(Hg、Cu、Zn、Pb、Cd和Cr)分布特征,并运用主成分提取和冗余分析(RDA)的方法研究了植被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土壤和水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松嫩平原湿地植被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总体变化为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随季节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具体表现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2)松嫩平原湿地水质中TN、NH4+-N、TP、高锰酸钾指数、BOD5和CODCr和土壤As、Cd、Cu、Zn、Ni和Pb含量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相一致。(3)偏相关分析显示,影响松嫩平原湿地春季和冬季植物多样性主要的环境因子是土壤重金属含量,而影响松嫩平原湿地夏季和秋季植物多样性主要的环境因子是水质状况。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松嫩平原湿地土壤中Pb和Cd含量、水质中BOD5浓度和CODCr浓度是松嫩平原湿地的主要影响因子。(4)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松嫩平原湿地植物多样性影响最大的是BOD5浓度、CODCr浓度和土壤Cu、Pb含量,而水质BOD5、CODCr和土壤Cu和Pb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表征松嫩平原湿地植物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湿地 重金属 水质 季节分布
下载PDF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天然碱地肤种群的密度制约规律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允菲 张宏一 张宝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33,共11页
本文以两个生长季的调查测定为基础.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天然碱地肤种群不同数量性状的密度制约规律及其数量调节机制。两个生长季取样合并拟合的幂函数模型,是碱地肤种群平均植株重、平均植株籽实重、单位面积籽实重、籽实重比率... 本文以两个生长季的调查测定为基础.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天然碱地肤种群不同数量性状的密度制约规律及其数量调节机制。两个生长季取样合并拟合的幂函数模型,是碱地肤种群平均植株重、平均植株籽实重、单位面积籽实重、籽实重比率以及在籽实成熟期的地上生物量等性状密度制约的最好描述模型。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条件而变化,在环境容纳量和密度制约上,两个生长季均表现为籽实成熟期比开花期大。密度制约作用是一个连锁反应过程,碱地肤种群最终是以增减对生殖生长能量分配的生殖对策来实现其种群的数量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地肤 种群 种群密度 草甸
下载PDF
松嫩平原几种根茎型禾草种群的营养繁殖特性及其持续更新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允菲 李建东 《草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43-48,共6页
根据对典型群落随机取样的调查与观测,分析了松嫩平原几种根茎型禾草种群的营养繁殖特性及其持续更新机理。根茎型禾草能够不断生产营养繁殖芽使种群持续更新。在松嫩平原8~10月份是根茎型禾草种群营养繁殖芽生产的旺盛时期。牛鞭草种... 根据对典型群落随机取样的调查与观测,分析了松嫩平原几种根茎型禾草种群的营养繁殖特性及其持续更新机理。根茎型禾草能够不断生产营养繁殖芽使种群持续更新。在松嫩平原8~10月份是根茎型禾草种群营养繁殖芽生产的旺盛时期。牛鞭草种群的芽库100%为根茎芽。羊草、拂子茅、假苇拂子茅、硬拂子茅、冰草、光稃茅香、野古草7个种群的芽库是由根茎芽和分蘖节芽组成。在两种形式芽输出成株的比率中,根茎型禾草种群普遍以根茎芽成株占较大比率。放牧利用可以促进羊草和冰草种群的分蘖节芽成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茎禾草 营养繁殖 种群更新 松嫩平原
下载PDF
不同水土保持模式下坡耕地的土壤水分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晓艳 王存国 +1 位作者 魏永霞 陈伟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1,共3页
针对松嫩平原北部丘陵漫岗区坡耕地存在的干旱与水土流失并存的问题,选取了垄向区田、鼠道、鼠道+暗管、鼠道+垄向区田、鼠道+暗管+垄向区田、常规耕作等6种水土保持技术模式,研究了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不同水土保... 针对松嫩平原北部丘陵漫岗区坡耕地存在的干旱与水土流失并存的问题,选取了垄向区田、鼠道、鼠道+暗管、鼠道+垄向区田、鼠道+暗管+垄向区田、常规耕作等6种水土保持技术模式,研究了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不同水土保持技术模式0~100cm土层土壤储水量与时段降雨量变化趋势一致,土壤储水量大小的技术模式依次为,鼠道+暗管+垄向区田>鼠道+垄向区田>垄向区田>鼠道+暗管>鼠道>常规耕作。各水土保持技术模式的总蒸散量大小依次为:鼠道+暗管+垄向区田>鼠道+垄向区田>鼠道+暗管>鼠道>垄向区田>常规耕作。研究结果为松嫩平原北部丘陵漫岗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技术模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北部 丘陵漫岗区 坡耕地 水土保持技术 土壤水分
下载PDF
松嫩平原玉米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I)——能流模型各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宏燕 周东兴 +1 位作者 孙聪姝 侯中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对松嫩平原玉米带农业生态系统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玉米带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框图,并对各库的状态变量和反映各库之间关系的生态转移参数进行了确定。
关键词 玉米带 农业生态系统 松嫩平原 能流模型
下载PDF
松嫩平原南部羊草草地水分生态环境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常杰 葛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20,共7页
根据1985~1989年的试验,对松嫩平原南部天然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草地的水分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松嫩平原南部羊草草地年水分收支基本相等,但收与支的时间格局不一致,6月明显干旱,7月末地表暂时性积水;土壤含水率... 根据1985~1989年的试验,对松嫩平原南部天然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草地的水分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松嫩平原南部羊草草地年水分收支基本相等,但收与支的时间格局不一致,6月明显干旱,7月末地表暂时性积水;土壤含水率在生长季初期(4月)最高,雨季来临前(6月)最低;空气相对湿度在整个生长季中均较低,生长季初期尤为明显;人类对草地的过度利用已对水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生长季前期干旱抑制植物同化器官的充分生长和发育,使其不能有效利用雨季的大量降水;空气干旱降低植物的 CO_2同化量,二者都制约草地生产力的提高。本文还从治标和治本两个角度探讨了改善松嫩羊草草地的水分生态环境,提高生产力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草地 水分 生态学 环境 分析
下载PDF
松嫩平原盐碱植物群落形成过程的探讨 被引量:19
14
作者 郑慧莹 李建东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2,共12页
据调查分析,松嫩平原的地貌、水文地质、生物气候和土壤等都存在形成盐碱植物群落的潜在条件;人为活动,特别是长期过度放牧。导致羊草草地的退化,出现次生的盐碱植物群落。其过程体现在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种类成分的消长和种群动态... 据调查分析,松嫩平原的地貌、水文地质、生物气候和土壤等都存在形成盐碱植物群落的潜在条件;人为活动,特别是长期过度放牧。导致羊草草地的退化,出现次生的盐碱植物群落。其过程体现在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种类成分的消长和种群动态;土壤的变化包括盐分的含量和组成、pH值、腐殖质含量及其有关的土壤性状;最终盐碱植物与生境达到了动态平衡。整个过程用加权平均指数和群落系数测定了数量指标,说明其变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盐碱植物 植物群落 羊草 种群动态
下载PDF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黑土的元素含量特征 被引量:12
15
作者 崔玉军 时永明 +4 位作者 刘国栋 杨兴 谭福成 李延生 韩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9-933,共5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全面查清了测区8.15万km2内元素分布特征及不同土壤类型中元素含量特征。通过对不同土壤类型中元素含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松嫩平原南部的黑土类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较丰富... 通过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全面查清了测区8.15万km2内元素分布特征及不同土壤类型中元素含量特征。通过对不同土壤类型中元素含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松嫩平原南部的黑土类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较丰富,而有毒有害元素含量较低,土壤呈中性,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测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等级划分,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的一级土地质量占调查区总面积的96.08%;农业用地的黑土区域均属于没有重金属污染的净土,有利于农业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带 元素含量特征 黑龙江省 松嫩平原
下载PDF
松嫩、辽河平原地貌特征及其生态土地类别的划分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正祥 靳英华 周道玮 《土壤与作物》 CSCD 2012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了深化理解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土地利用存在的生态问题,研究了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的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信息,并根据存在的土壤限制因子和指示植物划分了生态土地类别。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的地貌类型可划分为低台地、极高平原、高平原... 为了深化理解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土地利用存在的生态问题,研究了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的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信息,并根据存在的土壤限制因子和指示植物划分了生态土地类别。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的地貌类型可划分为低台地、极高平原、高平原等6类,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草地、农田等9类,生态土地类别划分为甜土地类、盐碱地类、水湿地类和沙土地类,论述了各生态土地类别的生态问题及管理对策,讨论并间接证明了盐碱地形成的离子积累理论。图3,表7,参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土地类型 生态管理对策 盐碱地
下载PDF
含盐量对松嫩平原碳酸盐渍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国辉 李建朋 +3 位作者 于青春 张炳涛 杨润超 陈鸿汉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28-131,共4页
松嫩平原分布着大量的碳酸盐渍土,其不良的工程性质给穿越其中的道路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盐渍土所含易溶盐成分主要为碳酸氢钠,该研究通过向碳酸盐渍土内加入碳酸氢钠制备不同含盐量的盐渍土,进行室内直剪试验。试验表明:随着... 松嫩平原分布着大量的碳酸盐渍土,其不良的工程性质给穿越其中的道路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盐渍土所含易溶盐成分主要为碳酸氢钠,该研究通过向碳酸盐渍土内加入碳酸氢钠制备不同含盐量的盐渍土,进行室内直剪试验。试验表明: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土的粘聚力减小,内摩擦角有先减小后变大的趋势;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土的含盐量越高,土的粘聚力减小越明显。易溶盐在土中的状态形式是影响其抗剪强度参数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渍土 碳酸氢钠 含盐量 抗剪强度 土的粘聚力 松嫩平原
下载PDF
松嫩平原湖泡湿地水化学特征及净化水质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云鹏 李怡庭 +2 位作者 刘景哲 郎振华 李青山 《东北水利水电》 2001年第11期39-43,共5页
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阐述了松嫩平原湖泡湿地的水化学类型与离子总量等水化学特征及其与环境条件的联系,分析了湿地保护区水域水质年度及季节变化趋势,并对湿地净化水质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湖泡湿地 水化学特征 净化水质 松嫩平原 湿地保护区
下载PDF
松嫩平原西部水环境中各盐碱化成分的变异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宋新山 邓伟 闫百兴 《东北水利水电》 2002年第9期45-46,共2页
文章通过对松嫩平原西部水环境中各盐碱化成分的统计分析,探讨它们的变异特征,并分析不同水环境中盐碱化成分的变化规律,在大量数据实证研究基础上,得出该区水环境中矿化度和关键离子之间简洁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松嫩平原 水环境 盐碱化成分 变异特征
下载PDF
松嫩平原沼泽湿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崔玉军 时永明 +4 位作者 李延生 王恩宝 刘国栋 杨兴 韩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5-1058,共4页
沼泽湿地属于一种特殊的生态景观条件。为了选择适合沼泽湿地区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采样介质,在松嫩平原西部扎龙保护区开展了方法试验,采样介质主要采取沼泽湿地区的表层腐殖泥和基底冲积土2种介质。通过对比试验,反映出沼泽湿地区表... 沼泽湿地属于一种特殊的生态景观条件。为了选择适合沼泽湿地区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采样介质,在松嫩平原西部扎龙保护区开展了方法试验,采样介质主要采取沼泽湿地区的表层腐殖泥和基底冲积土2种介质。通过对比试验,反映出沼泽湿地区表层的腐殖泥是代表该景观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最佳采样介质。腐殖泥样品中的OrgC、N、S、Se、Hg、TC、U、Br、Au、TFe2O3、Bi、Cr、Ag、Li、Y、Mo、Cu、Sb等元素含量均高于其基底沉积物样品。这与沼泽湿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相吻合,而腐殖泥下部的冲积成因的基底物质属于外来物质,不能反映目前沼泽湿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由此确定沼泽湿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最佳采样介质为表层的腐殖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多目标地球化调查 方法试验 松嫩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