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vitational flap structures in the backlimb of anticlinal breakthrough Fault-Propagation Folds:case study of the Southern-Central Tunisian Atlas
1
作者 Soulef AMAMRIA Hassen BENSALEM +3 位作者 Hassan TAIB Mohamed Sadok BENSALEM Riheb HADJI Younes HAMED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12期3525-3541,共17页
The development of orogenic belts structures in the Southern-Central Tunisian Atlas is influenced by the evolution of tectonic activities during different phases,which are also closely linked to the formation of gravi... The development of orogenic belts structures in the Southern-Central Tunisian Atlas is influenced by the evolution of tectonic activities during different phases,which are also closely linked to the formation of gravitational collapse structure.The typical example is that of the northern flank of the Jebel Orbata particularly the Ben Zannouch fold.It is an asymmetrical anticline interpreted by the model of“Fault Propagation Folds”.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n Zannouch structures is resulted from landslides,scree falls and inverted layers plunging to the south.The direction of resulted gravitational structure is parallel to the main thrust direction of the Bou Omrane anticline.The thrust activity of Bou Omrane fault is associated to the important paleo-slope facing south and plastic lithology(incompetent marl layers)of outcropped series,facili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n Zannouch Flap structure.The definition of gravitational collapse structur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unisia particularly in the northern flank of the Jebel Orbata is controlled by many principal structural conditions:fragmentation of the landslide surfaces,rheology and topography.Other regional factors can be distinguished in the Southern-Central Tunisian Atlas as the seismic activity of the pre-existing Gafsa fault reactivated during compressive phases and the weather conditions during the postglacial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central Tunisian Atlas Gravitational collapses structures Paleo-slope Gafsa fault
原文传递
Paleozoic Accretion-Collision Events and Kinematics of Ductile Deformation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outhern-Central Tianshan Belt, China 被引量:37
2
作者 舒良树 J.Charvet +1 位作者 卢华复 S.C.LAURENT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08-323,共16页
The Tianshan range could have been built by both late Early Paleozoicaccretion and Late Paleozoic collision events. The late Early Paleozoic Aqqikkudug-Weiya suture ismarked by Ordovician ophiolitic melange and a Silu... The Tianshan range could have been built by both late Early Paleozoicaccretion and Late Paleozoic collision events. The late Early Paleozoic Aqqikkudug-Weiya suture ismarked by Ordovician ophiolitic melange and a Silurian flysch sequence, high-pressure metamorphicrelics, and mylonitized rocks. The Central Tianshan belt could principally be an Ordovician volcanicarc; whereas the South Tianshan belt, a back-arc basin. Macro- and microstructures, along withunconformities, provide some kinematic and 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n 2-phase ductile deformation.The earlier ductile deformation occurring at ca. 400 Ma was marked by north-verging ductileshearing, yielding granulite-bearing ophiolitic melange blocks and garnet-pyroxene-facies ductiledeformation, and the later deformation, a dextral strike-slip tectonic process, occurred during theLat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Early Carboniferous molasses were deposited unconformably onpre-Carboniferous metamorphic and ductilely sheared rocks, implying the end of the early orogeny.The large-scale ductile strike-slip along the Aqqikkudug-Weiya zone was possibly caused by thesecond tectonic event, the Hercynian collision between the northern Tarim block and the southernSiberian block. Late Paleozoic granitic magmatism and superimposed structures overprinted this EarlyPaleozoic deformation belt. Results of geometric and kinematic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primaryframework of the Southern-Central Tianshan belt, at least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ianshan belt, wasbuilt by these two phases of accretion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EMATICS ductile deformation collision-accretion PALEOZOIC southern-central Tianshan belt
下载PDF
黔桂地区下石炭统富有机质页岩的页岩气勘探意义
3
作者 梅冥相 陈基瑜 张英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93-2215,共23页
一套总厚度接近300 m的富有机质页岩,总有机碳含量(TOC)普遍大于2%是其基本特征,主导着下石炭统杜内阶至维宪阶的鹿寨组,集中发育在黔桂地区所在的华南板块滇黔桂盆地的台间盆地相带之中的三级海平面上升期,代表着一套重要的潜在性页岩... 一套总厚度接近300 m的富有机质页岩,总有机碳含量(TOC)普遍大于2%是其基本特征,主导着下石炭统杜内阶至维宪阶的鹿寨组,集中发育在黔桂地区所在的华南板块滇黔桂盆地的台间盆地相带之中的三级海平面上升期,代表着一套重要的潜在性页岩气勘探目的层。更为重要的是,特殊的形成发育时代,从深水台间盆地相的鹿寨组向浅水连陆台地中的深水陆棚相英塘组的相变和穿时减薄,而且结束于一套煤系地层主导的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过程之中;这些特征不但将这套富有机质页岩特征化,而且代表着一个与欧美地区泛大陆上的下石炭统(密西西比亚系)存在差异巨大的早石炭世沉积序列;因为在泛大陆上,只有石炭系的上部(上石炭统:宾夕法利亚亚系)储存着大量的煤,石炭系下部(下石炭统,或密西西比亚系)则包含着不同寻常的大套灰岩。这一套可以归为缺氧盆地相的下石炭统富有机质页岩,其中的有机质堆积作用,主要为以下3个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形成,即:①得到增强的生产率;②与还原条件相关而得到增强的有机质保存作用;③得到较低沉积作用速率导致的减弱的有机质稀释作用;而且这3个因素还直接受到海平面波动控制。但是,除了这3个因素之外,细粒植物碎屑的“生物碳泵(The biological carbon pump)”,也应该是这一套富有机质页岩中有机质富集的另外一个重要机制,尽管还存在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页岩 页岩气勘探 早石炭世 沉积序列 黔桂地区
下载PDF
瑞利波相速度和椭圆率与远震P波联合反演蒙古中南部地壳高分辨率S波速度结构
4
作者 徐荟 吴庆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7,共19页
利用蒙古中南部台阵记录的连续背景噪声数据、天然地震面波数据和远震P波波形数据,开展瑞利波相速度、椭圆率和远震P波叠加波形的联合反演,建立了蒙古中南部地壳三维S波速度模型.结果显示,蒙古中南部的瑞利波相速度及椭圆率、沉积基底... 利用蒙古中南部台阵记录的连续背景噪声数据、天然地震面波数据和远震P波波形数据,开展瑞利波相速度、椭圆率和远震P波叠加波形的联合反演,建立了蒙古中南部地壳三维S波速度模型.结果显示,蒙古中南部的瑞利波相速度及椭圆率、沉积基底深度、莫霍面深度、地壳S波速度在蒙古—鄂霍茨克缝合线和蒙古主构造线南北两侧分布均有明显差异,暗示了这两条缝合线至少为地壳级别的分界.中戈壁火山和Bus-Obo火山在地壳内相互连通,在下地壳存在大面积低速层.我们推测杭盖穹隆上地幔热物质上涌在中戈壁带地壳底部形成岩浆囊,为这两座板内火山活动提供了岩浆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中南部 S波速度结构 蒙古—鄂霍茨克缝合线 蒙古主构造线 板内火山
下载PDF
基于GIS分析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5
作者 王华锋 陈洪海 +5 位作者 贾琛 马龙 亓贞才 张晓飞 马建伟 张晔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10期66-72,共7页
为更好地开展山东省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本文在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上,运用信息量模型,结合GIS分析建立了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和风险性评价体系。本次评价体系选取了地形坡度、起伏度等8个不同的评价指标,得出了地... 为更好地开展山东省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本文在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上,运用信息量模型,结合GIS分析建立了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和风险性评价体系。本次评价体系选取了地形坡度、起伏度等8个不同的评价指标,得出了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分级及分布范围。叠加研究区利用皮尔逊三型水文模型得到的不同重现期下的降水强度,进行危险性评价。危险性叠加易损性,得到风险性评价,为研究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随着降水量的增大,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易发性评价 危险性评价 风险性评价 鲁中南
下载PDF
我国南方西南和中东部区域两次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与关键环流系统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孙晓娟 陈跞 +1 位作者 卢楚翰 秦育婧 《气象科学》 2024年第2期267-279,共13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753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我国南方西南和中东部区域两次持续10 d以上的低温雨雪过程,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中欧亚大陆中高纬东亚大槽均加深,但环流形势有差异。西南过程呈现"...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753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我国南方西南和中东部区域两次持续10 d以上的低温雨雪过程,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中欧亚大陆中高纬东亚大槽均加深,但环流形势有差异。西南过程呈现"北高南低"形势,关键脊区在贝加尔湖,而中东部区域过程"北高南低"和"西高东低"形势共存,关键脊区从乌拉尔山延伸至贝加尔湖。两次过程异常的环流与北大西洋向东传播的波列有关。(2)西南过程关键脊区提前过程3 d发展并东移至贝加尔湖,形成稳定形势;而中东部区域过程关键脊区提前过程一周发展,在开始日达最强。两次过程均伴随蒙古高压东移南压使地面降温,500 hPa关键脊区超前蒙古高压2 d变化。西南过程降温主要受到冷平流和绝热冷却影响,而中东部区域过程主要受到冷平流的影响。(3)西南过程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只受南支槽支配。中东部区域过程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由南支槽和西太平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两次过程水汽正收支主要来自南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西南与中东部区域 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 环流特征 蒙古高压 南支槽
下载PDF
赣北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7
作者 刘更更 吴颖宸 +2 位作者 魏文凤 严冰 邹志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10,共19页
为了解赣北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床的钨富集机理及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中的辉钼矿开展了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6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为140.2~142.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1.37±0.84)Ma(MSWD=0.84),等时线年龄为(141.... 为了解赣北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床的钨富集机理及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中的辉钼矿开展了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6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为140.2~142.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1.37±0.84)Ma(MSWD=0.84),等时线年龄为(141.79±0.97)Ma(MSWD=1.10),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可以代表辉钼矿的矿化年龄,指示该矿床的成矿时间为141 Ma左右。对赣北、赣中和赣南地区的成岩成矿年龄进行对比,发现三地的成岩成矿事件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程,本文认为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形成于早白垩世时期的伸展减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床 RE-OS同位素 成矿年龄 赣北、赣中和赣南
原文传递
川中-蜀南地区茅口组岩溶储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带预测
8
作者 江青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8,共11页
四川盆地茅口组早期勘探一直聚焦蜀南和川东高陡构造带及裂缝发育区,近年来老井复查揭示川中-蜀南地区非构造高部位,特别是斜坡-向斜区的油气显示活跃,但是斜坡-向斜区油气储层分布及发育模式认识不清,区域茅口组岩溶储层油气勘探部署... 四川盆地茅口组早期勘探一直聚焦蜀南和川东高陡构造带及裂缝发育区,近年来老井复查揭示川中-蜀南地区非构造高部位,特别是斜坡-向斜区的油气显示活跃,但是斜坡-向斜区油气储层分布及发育模式认识不清,区域茅口组岩溶储层油气勘探部署方向不明确。利用岩心观察、CT成像、测井解释、地震预测等方法,针对川中-蜀南地区茅口组岩溶储层开展攻关。结果表明:茅口组发育2套颗粒滩体,下部茅二段b亚段颗粒滩发育一种受水平潜流带控制的岩溶储层新类型,即孔隙-孔洞型,与茅口组上部茅二段a亚段至茅三段颗粒滩发育的裂缝-孔洞型岩溶储层一起,构成了川中-蜀南地区茅口组的有效岩溶储层;茅口组岩溶储层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过程,具有“现今背斜构造区早期规模富集、晚期差异调整,斜坡-向斜区原位保存”大面积成藏的特点;结合关键成藏期古地貌、颗粒滩体和现今构造,最终优选威远—古蔺一带附近茅口组2个有利勘探区带,同时建议油气勘探目标可从传统的仅为上部的裂缝-孔洞型岩溶储层类型拓展到上下2套储层兼顾,特别是不发育断裂且构造稳定的向斜区,新发现的孔隙-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是茅口组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本研究可为四川盆地茅口组油气勘探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蜀南地区 岩溶储层 茅口组 油气勘探 颗粒滩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南段哈力黑坝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拆沉作用
9
作者 魏巍 黄行凯 +4 位作者 徐巧 蒋斌斌 刘孜 祝新友 巫锡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8-994,共17页
【研究目的】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大兴安岭中南段哈力黑坝岩体早白垩世花岗岩成岩年代、岩石成因类型、源区性质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显微镜、XRF和(LA-)ICP-MS等手段对哈力黑坝岩体早白垩世花岗岩进行... 【研究目的】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大兴安岭中南段哈力黑坝岩体早白垩世花岗岩成岩年代、岩石成因类型、源区性质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显微镜、XRF和(LA-)ICP-MS等手段对哈力黑坝岩体早白垩世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组成研究。【研究结果】哈力黑坝早白垩世花岗岩主要包括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39.1±0.7)Ma和(138.4±1.0)Ma。岩石主量元素具有高硅(74.09%~77.19%)、富碱(7.92%~8.46%),低CaO(0.35%~1.14%)和低MgO(0.15%~0.47%)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其A/CNK值介于0.95~1.08,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岩石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3.69~13.17,稀土配分模式图呈右倾海鸥型,具有较为明显的负铕异常(δEu=0.11~0.47)。岩石微量元素组成显示岩石富集Rb、U、Th、Zr、Hf等元素,强烈亏损Sr、Ba、Ti、P等元素。岩石具有高正的ε_(Hf)(t)值(+5.0~+11.2)和年轻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408~731 Ma)。【结论】哈力黑坝岩体早白垩世花岗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其源区主要为年轻地壳物质,并有老地壳物质的贡献,形成于伸展的大地构造背景,受控于岩石圈拆沉减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早白垩世花岗岩 HF同位素 哈力黑坝 大兴安岭中南段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XH凹陷中南部背斜带油气分布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
10
作者 李宣玥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3,共9页
为了厘清XH凹陷中南部背斜带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解剖了中南部T气田、H气田、R气田等3个典型油气田。研究表明:中南部背斜带油气成因、来源和成藏期次一致,但油气分布却存在显著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富集程度、纵向分布层位和平面赋存位置... 为了厘清XH凹陷中南部背斜带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解剖了中南部T气田、H气田、R气田等3个典型油气田。研究表明:中南部背斜带油气成因、来源和成藏期次一致,但油气分布却存在显著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富集程度、纵向分布层位和平面赋存位置3个方面。分析认为,造成油气分布差异性的主控因素为断裂系统、烃源岩分布、源-储构造叠合关系和断-砂耦合关系。断裂系统的差异性决定纵向上油气分布层位以及构造内部的差异化富集程度;平湖组煤系烃源岩成熟度和厚度分布的差异性决定区域油气富集程度;花港组源外成藏背景下,成藏期平湖组烃源层顶面构造与花港组储集层构造叠合关系决定局部构造汇烃强度;中南部花港组强水道化背景下,断层与砂体耦合关系决定单层油气成藏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分布特征 成藏主控因素 中南部背斜带 XH凹陷
下载PDF
客省庄文化出土玉石器研究——以康家遗址出土玉石器分析为主
11
作者 秦小丽 李欣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4,共9页
分布于关中―陕南地区的客省庄文化,历来以其朴素单一的陶器组合和以村落级别的聚落规模为考古学文化特征。但诸多遗址中玉石器的发现,反映出客省庄文化朴素的文化面貌中蕴含复杂的内涵。玉石器作为新石器时代上层社会间交流频繁的遗物... 分布于关中―陕南地区的客省庄文化,历来以其朴素单一的陶器组合和以村落级别的聚落规模为考古学文化特征。但诸多遗址中玉石器的发现,反映出客省庄文化朴素的文化面貌中蕴含复杂的内涵。玉石器作为新石器时代上层社会间交流频繁的遗物,是研究考古学文化性质的重要方面。本文以目前正在整理的临潼康家遗址出土玉石器为主要分析对象,并结合其他遗址出土的玉石器,尝试从玉石器所体现的礼仪层面,探讨客省庄文化的社会结构以及其与周边同期考古学文化的交流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家遗址 关中―陕南地区 客省庄文化 玉石器 地域交流
下载PDF
皖中南地区铁路物流运输组织优化研究
12
作者 殷涛 汪正义 +1 位作者 王宴平 邵军 《铁道货运》 2024年第4期6-11,18,共7页
为深入推进铁路供给侧改革,提升铁路物流竞争力,分析了皖中南地区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即货运站货物运量较低,货物种类单一,货运站货运设施设备老旧,货场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水平低,部分从事装卸作业人员的素质也偏低。针... 为深入推进铁路供给侧改革,提升铁路物流竞争力,分析了皖中南地区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即货运站货物运量较低,货物种类单一,货运站货运设施设备老旧,货场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水平低,部分从事装卸作业人员的素质也偏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提高铁路物流市场营销手段,优化中欧班列开行方案,加强和升级货场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信息化,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优化现场装卸车作业组织,积极做好铁路保价运输工作,提升对装卸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的建议,对探索皖中南地区铁路物流运输发展的新模式,优化提升皖中南铁路物流运输的经营、安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中南地区 铁路 货物运输 货运场站 优化
下载PDF
鲁中南地区大樱桃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13
作者 刘照银 王永菊 +3 位作者 杨丽丽 梁兰真 李明丽 高文胜 《中国果树》 2024年第7期139-142,共4页
鲁中南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大樱桃以来,经过40多年的实践探索,已成为山东省大樱桃核心产地,在富民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露地种植和大棚种植搭配的种植格局,让该地区大樱桃供应时间有效延长,形成分季生产、分期... 鲁中南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大樱桃以来,经过40多年的实践探索,已成为山东省大樱桃核心产地,在富民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露地种植和大棚种植搭配的种植格局,让该地区大樱桃供应时间有效延长,形成分季生产、分期上市的发展格局。分析了鲁中南地区大樱桃产业现状,该区域是全国四大樱桃集中产地之一和全国最大的大棚樱桃种植区域,淄博市沂源县燕崖镇建有全国最大的大樱桃交易市场,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大樱桃)”,潍坊市临朐县被授予“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称号。梳理了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市场营销链条建设滞后、品牌建设有待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较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大樱桃高质量发展应确立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优化栽植品种结构、推进标准集约生产、提升品质和品牌价值、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健全推广服务体系等6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大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南 大樱桃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红色资源服务苏区振兴的实践探索、现实挑战和因应策略——以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登彬 刘一博 《老区建设》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赣南原中央苏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新时代的发展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红色资源服务苏区振兴奠定了文化资源优势、国家政策优势和发展基础优势。在实践中,赣南原中央苏区盘活红旅资源,带动产业振兴,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乡风文明,弘... 赣南原中央苏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新时代的发展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红色资源服务苏区振兴奠定了文化资源优势、国家政策优势和发展基础优势。在实践中,赣南原中央苏区盘活红旅资源,带动产业振兴,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乡风文明,弘扬苏区精神,锻造干部队伍,充分激活了红色资源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与此同时,赣南原中央苏区也面临地方政府保护管理红色资源压力增大、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创新性要求变高以及相关人才短缺等现实挑战。可以从创新红色资源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红色资源开发、壮大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探索和优化,更好地激活红色资源,服务苏区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苏区振兴 赣南原中央苏区 现实挑战 因应策略
下载PDF
渤海中南部似花状构造油气运聚过程与高丰度油气藏勘探
15
作者 宿雯 石文龙 +2 位作者 刘恭利 白冰 王傲林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4期44-52,共9页
似花状构造是渤海中南部新生代典型构造样式,对油气运聚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基于渤海勘探实践,充分利用钻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系统总结渤海中南部似花状构造带油气成藏特征,精细解析其控制油气运移的过程。研究认为,似花状构造形... 似花状构造是渤海中南部新生代典型构造样式,对油气运聚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基于渤海勘探实践,充分利用钻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系统总结渤海中南部似花状构造带油气成藏特征,精细解析其控制油气运移的过程。研究认为,似花状构造形成的深层初始汇聚和浅层二次汇聚及其叠合关系控制油气差异富集。深层初始汇聚包括潜山风化壳和沙河街组扇体两种介质,风化壳面积以及扇体的面积和厚度是初始汇聚量的主控因素;浅层二次汇聚是指馆陶组构造圈闭对油气的汇聚作用,圈闭形态与盖层条件是二次汇聚量的主控因素。深浅层汇聚中心的叠合关系决定似花状构造油气富集部位:逃逸型模式下油气在其上倾方向高部位富集;贯通型模式下油气富集于主干断层附近;偏心型模式下油气富集于次级断层附近。在研究成果的指导下,成功发现了垦利6-1油田、垦利3-2油田等一系列规模性油气藏,也为其他源外层系油气勘探提供了良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中南部 新近系 初始汇聚 二次汇聚 高丰度油气藏
下载PDF
明清以降河北中南部冀魯官話精洪知莊章分合及演變
16
作者 但鋭 《文献语言学》 2024年第1期265-281,287,共18页
本文從現代方言出發,結合韻書、方志等材料,對河北中南部冀魯官話精洪知莊章組分合關係進行探討,發現精洪與知莊章不混、知莊章合流是明清以來河北中南部冀魯官話主要特徵。據移民史,推斷精洪與知莊章相混、知莊章甲≠知莊章乙等特徵是... 本文從現代方言出發,結合韻書、方志等材料,對河北中南部冀魯官話精洪知莊章組分合關係進行探討,發現精洪與知莊章不混、知莊章合流是明清以來河北中南部冀魯官話主要特徵。據移民史,推斷精洪與知莊章相混、知莊章甲≠知莊章乙等特徵是山西、山東移民共同影響下的産物。通過歷時比較,發現河北中南部冀魯官話較爲穩定,數百年來變化不大,但20世紀中期以來語音變化在方言點數量、演變速度上均有較大增長。分析可知,方言接觸、普通話影響是演變發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中南部 冀魯官話 舌齒音 分合 演變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浅水三角洲辫流型-曲流型分流河道沉积特征
17
作者 徐东浩 秦兰芝 +2 位作者 李帅 俞伟哲 王宇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6-35,共10页
西湖凹陷中央洼陷带中南部花港组上段是重要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层系,研究区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为主,但纵向和平面上砂体相类型和规模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花港组古水体、古地貌、古气候等沉积背景的分析,认为花港组SQ3层序发育浅水三... 西湖凹陷中央洼陷带中南部花港组上段是重要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层系,研究区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为主,但纵向和平面上砂体相类型和规模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花港组古水体、古地貌、古气候等沉积背景的分析,认为花港组SQ3层序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并且受中期基准面、微古地貌、物源供给等因素控制,平原分流河道呈现出辫流型和曲流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期基准面上升期和下降期,东北侧物源供给为主,西北侧物源补充,可容纳空间较小,地貌低势区以辫流型分流河道为主,粒度粗、发育多期冲刷面和滞留砾石、心滩砂体,测井相以箱形为主,横剖面呈现厚而宽的槽状;②中期基准面转换期,西北侧物源供给为主,东北侧物源供给减弱,可容纳空间较大,地貌低势区以曲流型分流河道为主,粒度细,冲刷面见撕裂泥砾,测井相以钟形为主,横剖面呈现不对称透镜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中南部 花港组 浅水三角洲平原 辫流型-曲流型分流河道
下载PDF
鲁中南地区岱崮地貌崩塌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18
作者 陈孝峰 朱晓林 +6 位作者 王玉峰 李卫洲 刘美娟 刘子松 刘伟 刘然 郭立帅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8期11-16,共6页
本文阐述了鲁中南地区岱崮地貌崩塌地质灾害的成因与过程,指出了该类地质灾害具有崩塌体块度大、速度快、冲击力强、影响距离远、愈向下影响范围愈大等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滚石拦截、危岩体清理、崮顶加固、支撑嵌补及坡体... 本文阐述了鲁中南地区岱崮地貌崩塌地质灾害的成因与过程,指出了该类地质灾害具有崩塌体块度大、速度快、冲击力强、影响距离远、愈向下影响范围愈大等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滚石拦截、危岩体清理、崮顶加固、支撑嵌补及坡体绿化等针对性防治措施。同时,建议加强监测预防,及时查明崮顶边缘底部悬空区、崮顶裂缝发育程度、崮体边缘危岩体分布等状况,最大程度防范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岱崮地貌 崩塌特征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鲁中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国南方航空网络研究
19
作者 李振全 史晓红 +2 位作者 张越 任轩禾 徐颖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3期110-115,共6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航空运输网络的不断扩大,航空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对航空网络的研究具有较大的意义。文中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2021-2022年冬春航班计划为基础,运用复杂网络的基础理论分析中国南方航空航线网络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航空运输网络的不断扩大,航空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对航空网络的研究具有较大的意义。文中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2021-2022年冬春航班计划为基础,运用复杂网络的基础理论分析中国南方航空航线网络的特性,将南方航空网络的特性与中国航空网络的特性进行对比。再运用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接近度中心性三种中心性分析指标对南方航空网络进行节点重要性排序,分析在不同中心性指标因素下节点的重要性。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复杂网络 南方航空 幂律分布 度-度相关性 中心性
下载PDF
黑龙江中南部16个饲用燕麦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峰 李文龙 +4 位作者 李雪 张仲鹃 白林坡 赵雨霏 陶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2-92,共11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黑龙江中南部种植的春播饲用燕麦品种,助力该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16个国内外燕麦品种的生育期、倒伏情况、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应用灰色关联法对不同品种燕麦在黑龙江中南部的生产性能进行了... 为了筛选出适宜黑龙江中南部种植的春播饲用燕麦品种,助力该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16个国内外燕麦品种的生育期、倒伏情况、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应用灰色关联法对不同品种燕麦在黑龙江中南部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个燕麦品种从播种至刈割(乳熟期)需83~97 d,期间猛士1号、青引1号、青引2号、魅力、太阳神以及科纳未倒伏;各品种株高、干草产量、鲜草产量、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以及相对饲草质量(RFQ)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6.40~131.13 cm、7287.73~14635.76 kg·hm^(-2)、19366.97~36905.00 kg·hm^(-2)、8.61%~11.39%干物质(DM)、42.86%~57.84%DM、23.52%~34.99%DM、1.19%~1.88%DM、3.52%~10.18%DM和128.28~208.78;所有评价指标在不同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青引1号、青海甜燕麦和黑贝的株高显著大于其他品种,猛士1号、科纳、白燕7号和大汉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蓝鸟1号的CP含量显著大于其他品种,白燕7号、猛士1号和蓝鸟1号的NDF含量显著低于魅力和爱沃,猛士1号、白燕7号、领袖和蓝鸟1号的ADF含量显著低于爱沃,白燕7号的RFQ显著大于其他品种。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中株高、CP和NDF的权重系数位列前三,为该地区燕麦生产力评价的重要指标;白燕7号、猛士1号、科纳、青引2号和青海甜燕麦评分较高,综合生产性能较好,适宜在试验区及相同类型区域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中南部 春播 饲用燕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