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HARI COUNTY,A MAJOR LINK ALONG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1
作者 Sochung(Text&Photo) 《China's Tibet》 2019年第3期50-55,共6页
Lhari County is situated in a special part of Nagqu in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 living in the valley of southern Tibet often refer to it as north Lhari, and it is recognized as part of the area where north ... Lhari County is situated in a special part of Nagqu in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 living in the valley of southern Tibet often refer to it as north Lhari, and it is recognized as part of the area where north Tibetan culture continues to prevail. Neverthel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ARI COUNTY A MAJOR LINK ALONG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商丘古城文化外宣翻译研究
2
作者 朱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5期15-18,共4页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文化方面加强了交流,加深了理解,实现了优势互补,也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提供了传播的平台,商丘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要发展就要加强对外宣传。基于“一带一路”...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文化方面加强了交流,加深了理解,实现了优势互补,也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提供了传播的平台,商丘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要发展就要加强对外宣传。基于“一带一路”背景,通过商丘古城文化外宣翻译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针对商丘古城现有对外翻译资料存在的问题,该文运用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种符合商丘古城文化特点的翻译策略(变意合为形合、用音译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关注文本交际功能),并就商丘古城文化外宣翻译工作给出具体建议,以期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商丘古城 文化外宣 翻译研究 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下载PDF
Evaluation System for Yunnan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Based on a Five Component Model: Case Study of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in the South of Yunnan 被引量:4
3
作者 WANG Yan XIE Hongzhong ZHU Tao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9年第5期553-558,共6页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can reveal and protect cultural tourism heritage by means of cultural tourism in the'time category'and the'space category'.The construction of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cultural ...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can reveal and protect cultural tourism heritage by means of cultural tourism in the'time category'and the'space category'.The construction of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and the evaluation,scoring and grading of existing and potential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are the key to the protection of heritage,history and culture along these routes,and the key to encouraging the standardization,bran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formats on the routes.Yunnan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are diverse and rich in resources,and their developmental foundation is good.However,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ctivities occur along separate lines and there is a lack of unified management.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collection,information analysis,problem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status in the local practices of Yunnan cultural tourism routes,and to guid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Yunnan cultural tourism routes.Based o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COE(Council of Europe),UNESCO WHC(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World Heritage Committee)and ICOMOS(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decisive criteria for line evaluation by interpreting and summarizing the connotations of cultural tourism routes,and determines that the evalu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should include lines.Five aspects―the theme,the participating subject,the object itself,related activities and multi-party value―are used to construct a five-component model.At the same time,based on the consumer utility function,a complete route evaluation and hierarchical system is constructed.Then,taking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cultural tourism route as an example and using the expert scoring method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the actual scores and grades of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cultural tourism route are determined,an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proposed.The paper also verifies the applica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and promotes and improves the feedback evaluation system.The aim is to at promote and widely apply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ultural tourism routes,real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ndividual cases to joint cases,and promo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evaluation criteria evaluation system
原文传递
道路空间的文化塑造:路学视角下的云南会泽铜商古道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邓玉函 秦琨驭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114,共7页
云南会泽铜商古道为服务于清朝康乾年间的铜运贸易政策开拓,因其地理优势与资源禀赋成为国家与地方联结的纽带。政策往来与经济贸易的共同作用又从空间维度形塑了会泽的地方文化。以道路人类学为视角,本文剖析了铜商古道文化空间的历史... 云南会泽铜商古道为服务于清朝康乾年间的铜运贸易政策开拓,因其地理优势与资源禀赋成为国家与地方联结的纽带。政策往来与经济贸易的共同作用又从空间维度形塑了会泽的地方文化。以道路人类学为视角,本文剖析了铜商古道文化空间的历史源流与构成,正是路与城市、乡村的串联组成了“两点一线”的文化空间。路的动态性延续到空间中,提供了维系文化空间的特质,使之直到今日铜商古道的社会生命依旧以有形之路与无形之路发挥独到作用,并行不悖于现代交通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人类学 铜商古道 文化空间 云南会泽
下载PDF
开拓乡土文献学研究的新领域——构建“茶马古道学”刍议
5
作者 周铭 郑玥宁 +1 位作者 李学文 刘玲玲 《保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21,共6页
自1992年我国学者提出“茶马古道”这一概念以来,对其研究呈现多学科参与、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茶马古道应古代中原地区与西部牧区经济交流的需求而产生,后来逐渐成为西南地区与内地及至国外等地区各民... 自1992年我国学者提出“茶马古道”这一概念以来,对其研究呈现多学科参与、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茶马古道应古代中原地区与西部牧区经济交流的需求而产生,后来逐渐成为西南地区与内地及至国外等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见证。然而,在乡土文献学持续发展及对茶马古道研究不断扩展的背景下,缺乏学科研究范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茶马古道研究深度和广度的瓶颈。为此,提出构建“茶马古道学”学科的构想,重点探讨“茶马古道学”的任务及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学” 学科构建 乡土文献学
下载PDF
苕溪古河道区域承压水含水层特性研究
6
作者 赵世豪 叶向前 《地基处理》 2023年第S01期145-152,160,共9页
杭州机场轨道快线是杭州第一条穿越城市中心区域的轨道快线,连接了杭州火车西站、杭州火车东站及萧山国际机场等杭州最主要的对外交通枢纽。本线西起余杭区的苕溪站,途经余杭区、西湖区、拱墅区、上城区、萧山区、钱塘区,东至钱塘区的... 杭州机场轨道快线是杭州第一条穿越城市中心区域的轨道快线,连接了杭州火车西站、杭州火车东站及萧山国际机场等杭州最主要的对外交通枢纽。本线西起余杭区的苕溪站,途经余杭区、西湖区、拱墅区、上城区、萧山区、钱塘区,东至钱塘区的永盛路站,线路全长约59.1 km,设车站15座,正线设计最高运行速度120 km/h,于2017年开始前期研究工作,2019年9月开工建设,2022年9月22日全线通车试运营。本文结合杭州机场轨道快线工程仓前车辆段至西溪湿地站—西文区间风井3区间的工程勘察经验,论述苕溪古河道承压水的赋存特征、补给排泄方式及动态变化特性,分析该区域承压水的水位变化规律,确定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预测承压水变化趋势,为杭州城西苕溪古河道地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快线 苕溪 古河道 承压水 抽水试验 特性研究
下载PDF
网络视角下旅游产业集群差异及成因——基于多案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姚云浩 高启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网络属性,从网络角度研究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趋势。但学术界大部分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都是移植产业集群的理论成果,鲜有比较视野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差异及其成因分析。从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征出发,以产业... 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网络属性,从网络角度研究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趋势。但学术界大部分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都是移植产业集群的理论成果,鲜有比较视野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差异及其成因分析。从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征出发,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为分析框架,选择平遥古城旅游产业集群、剑门蜀道旅游产业集群、黄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杭州西湖国际旅游综合体4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析归纳法得出不同类型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网络行为和网络绩效间的关系和差异,并解释了造成集群绩效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群 网络特征 SCP范式 案例比较 平遥古城 剑门蜀道 黄陂乡村 杭州西湖
下载PDF
千年帝都洛阳人文地理环境变迁与洛阳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占仓 唐金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8-125,共8页
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条件对城市发展,特别是都城建立和发展具有加速或者延缓作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洛阳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年帝都,优越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居"天下之中"的独特优势,&... 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条件对城市发展,特别是都城建立和发展具有加速或者延缓作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洛阳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年帝都,优越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居"天下之中"的独特优势,"河山拱戴"的战略地形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先天条件;丰厚的中原文化积淀,特别是包容文化的形成、传承和创新,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文化保障。北宋以后,洛阳以及中原地区之所以逐渐衰落,与中国宏观地理格局变迁和人文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成为中国工业重镇,焕发出发展活力,仍然与其地理背景和人文环境关系密切。伴随着改革开放与中原崛起,洛阳学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研究洛阳学,研究千年帝都形成、演化、发展变化规律以及源于洛阳的包容文化,可以较好地阐释为什么全球四大文明发祥地只有中国传统文明在包容文化氛围中传承至今,而且一直具有很大的韧性,具备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支撑这种传承发展能力的包容文化,在中国推动的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载体的新的全球化过程中,特别值得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进一步弘扬,是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的支撑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学 包容文化 古都变迁 一带一路 千年帝都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从龟兹石窟和出土文书看唐朝对龟兹的治理 被引量:2
9
作者 苗利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9,共10页
有唐一代,中央政府在龟兹设立了以安西大都护府为核心的一整套军政管理体系,保障了中国边疆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丝路的畅通,并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龟兹石窟及其出土文书保存了唐代治理龟兹的珍贵信息与资料,文本通... 有唐一代,中央政府在龟兹设立了以安西大都护府为核心的一整套军政管理体系,保障了中国边疆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丝路的畅通,并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龟兹石窟及其出土文书保存了唐代治理龟兹的珍贵信息与资料,文本通过深入研究,以期使学界对唐代治理龟兹的政策与措施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果有更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文化 龟兹学研究 唐朝 治理 石窟 文书
原文传递
清代潇贺古道生态文化认同及当代启示——潇贺古道石刻文化系列研究之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其现 《贺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潇贺古道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在古道上至今还保存着清代时期的生态文化石刻,这些石刻集中反映了潇贺古道2000多年来的生态文化的发展脉落,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历史依据,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 潇贺古道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在古道上至今还保存着清代时期的生态文化石刻,这些石刻集中反映了潇贺古道2000多年来的生态文化的发展脉落,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历史依据,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重要参考,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贺古道 生态文化 石刻研究
下载PDF
虞坂古道与伯乐相马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征松 《运城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14,共14页
伯乐相马故事,在我国广泛传扬,家喻户晓。伯乐相马在今天已经成为识别人才,使人才脱颖而出的代名词,在人才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还原伯乐相马的背景、伯乐相马的本事、伯乐相马的重要影响,对伯乐相马做出正确的评价,对于开发利... 伯乐相马故事,在我国广泛传扬,家喻户晓。伯乐相马在今天已经成为识别人才,使人才脱颖而出的代名词,在人才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还原伯乐相马的背景、伯乐相马的本事、伯乐相马的重要影响,对伯乐相马做出正确的评价,对于开发利用伯乐文化遗产,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坂古道 伯乐相马 人才学 开发利用
下载PDF
《说文》与古代交通民俗——《说文》汉字民俗文化溯源研究之七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宇鸿 《钦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7-83,共7页
古代交通民俗与物质生产和消费生活密切相关。古代字书民俗史资料证明,早在夏商时代,我国就有了“车马”和“舟楫”等交通工具,而且建立了“驲传”制度。我国古代道路的开辟、桥梁的建筑、车舟的制造、交通的管理,在世界交通史上长期居... 古代交通民俗与物质生产和消费生活密切相关。古代字书民俗史资料证明,早在夏商时代,我国就有了“车马”和“舟楫”等交通工具,而且建立了“驲传”制度。我国古代道路的开辟、桥梁的建筑、车舟的制造、交通的管理,在世界交通史上长期居于领先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交通民俗 路桥 车舆 舟楫 驲传 里堆
下载PDF
蜀道学刍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天佑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5-103,共9页
蜀道学是以历史时期蜀道主干线及其支线的产生、起源、发展、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延及以蜀道主干道及其支道为载体的历史人物、文物古迹、自然景观、民俗风情、诗词文赋、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等等方面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传统蜀道... 蜀道学是以历史时期蜀道主干线及其支线的产生、起源、发展、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延及以蜀道主干道及其支道为载体的历史人物、文物古迹、自然景观、民俗风情、诗词文赋、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等等方面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传统蜀道交通文化、学术研究为基础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蜀道"不仅仅是属于四川、陕西两省的历史文化资源,"蜀道"申遗应当以甘陕川三省为主体,其覆盖范围还应当包括青海、西藏、湖北、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市(区)。"蜀道"文化线路不仅覆盖了中国西部九个省市区,而且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是可以造福于陕西、四川、甘肃、湖北、云南等沿线及周边省市珍贵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蜀道学"研究前景广阔,有望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学 秦蜀古道 陇蜀古道 滇蜀古道 鄂蜀古道 茶马古道
下载PDF
试论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丽萍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5,共5页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纵贯滇、藏、川西南边疆地区的商贸通道,是该区域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线形文化景观。文章以连接云南和藏区的滇藏茶马古道为重点,整理和细化了滇藏茶马古道的线路网络,确定主次线路网络,并介绍了美国遗产廊道保护跨...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纵贯滇、藏、川西南边疆地区的商贸通道,是该区域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线形文化景观。文章以连接云南和藏区的滇藏茶马古道为重点,整理和细化了滇藏茶马古道的线路网络,确定主次线路网络,并介绍了美国遗产廊道保护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理念和方法,以该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滇藏茶马古道构建文化遗产廊道的适宜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构建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的6个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茶马古道 文化遗产廊道
原文传递
文化图式理论视阈下《茶马古道》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15
作者 李玥月 王露金 《现代英语》 2021年第6期28-31,共4页
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一样,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走廊,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文章从文化图式理论的视角,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红"系列图书《茶马古道》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了研究。文章以文化图式的三种... 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一样,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走廊,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文章从文化图式理论的视角,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红"系列图书《茶马古道》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了研究。文章以文化图式的三种情况(文化图式的重合、文化图式的冲突和文化图式的缺省)作为切入点,分析这三种情况下《茶马古道》一书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期更好地将中国的茶马古道文化介绍给外国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图式理论 茶马古道 文化负载词 英译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