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uper-SBM-DEA模型的区域物流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尹阳 叶翀 江文婷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目的/意义】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区域性特征逐渐凸显,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效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促进二者良性循环发展,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设计/方法】选取2011~2021年长江三角洲区域41个城市的相... 【目的/意义】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区域性特征逐渐凸显,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效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促进二者良性循环发展,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设计/方法】选取2011~2021年长江三角洲区域41个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Super-SBM-DEA模型、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区域41个城市物流效率进行研究,借助Tobit模型分析城市物流效率影响因素。【结论/发现】2011~2021年长江三角洲区域41个城市整体物流效率较高,效率平均值在1左右徘徊;该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于规模效率,其次是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未能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产业集聚、物流资源利用、物流信息化水平对物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产业结构对物流效率的正向作用还未显现出来,能源消耗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MQUIST指数 物流效率 长江三角洲区域 super-sbm-DEA模型
下载PDF
基于Super-SBM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输计划效率评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柯廷 纪成嫣 +1 位作者 倪少权 信聪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不断扩充,线路间联系更为紧密,线网运输计划作为轨道交通的核心技术文件,其评估选优是运营组织的核心问题。研究围绕轨道交通线网运输计划编制及其效率评估,分析了线网运输计划的编制目标和影响因素,从运能运量...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不断扩充,线路间联系更为紧密,线网运输计划作为轨道交通的核心技术文件,其评估选优是运营组织的核心问题。研究围绕轨道交通线网运输计划编制及其效率评估,分析了线网运输计划的编制目标和影响因素,从运能运量匹配性、列车运行技术性、候车客流饱和性和列车衔接协调性4个方面建立线网运输计划效率相关评估体系;对指标进行筛选并分类处理,提出基于超效率的Super-SBM模型的线网运输计划效率评估方法,考虑松弛变量求解并选择更新效率值;以某城市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对备选运输计划效率进行测算得到最优备选方案,并基于投影原理分析其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提出方案优化调整思路,为轨道交通线网运输计划评估选优及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运输计划 效率评估 super-sbm模型 超效率值
下载PDF
基于Super-SBM模型的四川省地市州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测算与分析
3
作者 吴佳玲 丁奕芳 李亚丹 《竞争情报》 2023年第6期41-49,共9页
科学评价四川省地市州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能够有效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以2015—2020年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混合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Super-SBM模型,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区... 科学评价四川省地市州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能够有效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以2015—2020年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混合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Super-SBM模型,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四川省21个地市州整体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高,但规模效率低于纯技术效率,制约了部分地区的综合效率有效;各地市州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川南、川西北和攀西经济区技术转化效率差异较小。最后根据效率测算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效率测算 super-sbm模型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Super-SBM-Tobit模型
4
作者 沈艳阳 吴越 +1 位作者 那晓红 王爱民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10期53-61,共9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碳减排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从农业机械化视角助力中国农业低碳发展,探究其对我国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生产相关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和Tobit...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碳减排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从农业机械化视角助力中国农业低碳发展,探究其对我国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生产相关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和Tobit模型测算中国省域农业的碳排放效率,并重点分析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0年中国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均值为0.925,平均年增长率为2.744%,整体农业碳排放效率稳步提高,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各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农业机械化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农业碳排放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与节能减排协同增效,是中国新时期新常态下奔向“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基于上述结论,从科技创新、因地制宜、政策支持和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搭建4个角度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业碳排放效率 super-sbm模型 TOBIT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Super-SBM模型的我国物流业发展绩效评价研究
5
作者 铁世萃 《青海交通科技》 2023年第3期1-7,91,共8页
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改进数据包络分析模型(Super-SBM)对其物流业发展的相对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并引进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其动态演变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上海、安徽和天津的物流业发展绩... 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改进数据包络分析模型(Super-SBM)对其物流业发展的相对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并引进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其动态演变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上海、安徽和天津的物流业发展绩效均显著优于其他省市、自治区,而青海、四川和云南的发展绩效表现最差。全国物流业整体发展不太理想,平均绩效值为0.569。(2)从物流业发展绩效的空间分布和区域特征来看,全国三大地区的省市、自治区物流业绩效水平差异比较明显,其整体布局表现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3)从物流业发展绩效的动态演变来看,在整个考察期内,全国物流业发展绩效整体水平有3.6%的提高,22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提高。基于以上实证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绩效 投入产出指标 super-sbm模型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
下载PDF
我国环境规制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变化轨迹——基于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6
作者 孙钰 宋雪瑶 +2 位作者 马建辉 齐艳芬 姚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0,共8页
“十四五”时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提升环境规制效率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论文基于2009—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 “十四五”时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提升环境规制效率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论文基于2009—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以及加权求和法,对环境规制静态、动态和综合效率分别进行了测度,并利用核密度估计、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法,探究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环境规制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动态变化轨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环境规制效率差距较大,四大区域呈现非均衡特征;环境规制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空间和潜力最大,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环境规制效率上升趋势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效率 动态变化 区域差异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原文传递
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及收敛性分析
7
作者 张佰瑞 胡明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1,共9页
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三大城市群48个地级市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模型,系统考察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长三角城市群趋于平... 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三大城市群48个地级市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模型,系统考察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长三角城市群趋于平稳,珠三角城市群呈下降态势;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空间演变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城市群呈现由“面”向“点”转变的趋势、长三角城市群呈“三点”分布状并逐步向外发散、京津冀城市群则以北京市为起点并逐步向南发展。(2)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存在σ收敛特征,珠三角城市群不存在σ收敛;三大城市群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收敛速度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效率 中国三大城市群 super-sbm模型 收敛模型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刘明广 黄彦婷 +1 位作者 许培涵 刘世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基于Super-SBM模型对2011—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莫兰指数以及冷热点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探究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 基于Super-SBM模型对2011—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莫兰指数以及冷热点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探究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时间区间,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且呈波动上升趋势;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且该格局有加剧趋势,同时空间相关性于2020年由正转负;政府支持、教育水平以及经济水平对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育水平对邻近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而政府支持对邻近地区效率值具有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绿色创新效率 super-sbm模型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我国物流业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分析
9
作者 花均南 胡美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0,共9页
深入研究非期望产出的我国物流业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对于推进物流业的低碳转型,促进物流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0年我国内陆30个省份的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物流业效率,借助修正的引... 深入研究非期望产出的我国物流业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对于推进物流业的低碳转型,促进物流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0年我国内陆30个省份的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物流业效率,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物流业效率空间关联效应已经突破了地理邻近范围,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但松散。研究期内,空间关联网络中各地区物流产业辐射关联能力及中介作用表现情况不同。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科技水平差异和政府支持力度差异对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物流业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期望产出 物流业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生态效率测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
10
作者 薛伟贤 臧倩文 +1 位作者 程爱联 王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城市是承载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借助生态效率可以揭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已有研究测算城市生态效率通常将其置于同样的外部条件下,鲜少考虑城市的差异性。构建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因素... 城市是承载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借助生态效率可以揭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已有研究测算城市生态效率通常将其置于同样的外部条件下,鲜少考虑城市的差异性。构建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测度2010—2019年黄河流域九省(区)57个城市生态效率,并分析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生态效率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剔除了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环境保护政策和外商直接投资等环境变量的影响后,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生态效率有所下降,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较传统超效率SBM模型更加合理;时间演变特征上,黄河流域九省(区)大部分城市的生态效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上游城市生态效率下降幅度较大;空间分布特征上,黄河流域九省(区)大部分城市集中在低生态效率区,从西到东呈现“低-高-低-高”交替式空间分布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特征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东北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
11
作者 崔宁波 王婷 董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5-344,共10页
[目的]探究东北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时空格局和演变趋势,将碳源与碳汇融入耕地利用过程,这对于实现黑土减排增效和“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方法]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插值工具等方法,系统考察... [目的]探究东北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时空格局和演变趋势,将碳源与碳汇融入耕地利用过程,这对于实现黑土减排增效和“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方法]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插值工具等方法,系统考察了2006—2020年东北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时空特征与演进规律。[结果]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历经波动上升、显著下降和迅速回升3个阶段,总体处于较高发展水平,北部边缘城市的效率值明显高于中南部地区,基期和末期区间两极分化局势尤为显著,整体发展严重失衡;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全局空间相关特性并不明显,大致呈现“边缘—中心”空间扩散格局,由南北两端高值集聚向内及四周递减,而后形成多个块状高值区和低值分布带,规模集聚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多数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与产出冗余,劳动力和化肥冗余问题较为严重,碳排放冗余是造成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损失的普遍因素。[结论]优化要素配置和污染减排治理成为黑土利用重点改善方向,也是提升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生态效率 “双碳”目标 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格局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投入产出结构分析
12
作者 卢明湘 石小燕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3期77-84,共8页
为进一步探究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各个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其投入产出结构,利用2009—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研究,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15个行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效率和投入冗余、产... 为进一步探究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各个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其投入产出结构,利用2009—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研究,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15个行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效率和投入冗余、产出不足,为高技术产业及其行业调整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供基础。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呈现出先下降再波动上升的趋势,各行业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良好发展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行业间差距较大;行业间R&D活动人员、技术改造经费和科技活动经费中的政府资金投入冗余,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不足问题突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根据行业特点,先转换再精减冗余人员、重视科研人员再教育、调整资金分配结构、转变政府干预方式、建立健全多渠道合作机制、注重市场需求导向促进理论成果市场化等建议,以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高技术行业 超效率SBM模型 投入冗余 产出不足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还是抑制?
13
作者 夏建红 刘松 +1 位作者 丁晨峰 陶鑫庆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7,共8页
在“双碳”背景下通过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以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阐释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分别控制... 在“双碳”背景下通过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以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阐释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分别控制时间和地区的双固定效应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PQRM)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是先抑制后促进;(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环境规制对高端分位点省级行政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程度远小于低端分位点省级行政区;(3)技术进步是我国东、中、西和东北等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全域技术效率尤其是规模效率是阻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地方政府首先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及自然环境承受能力,完善环境规制政策,缩小区际差异;其次要加强基础性研究,破除技术垄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规模经济,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 超效率SBM—GML模型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樊传浩 孙桂路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33,共8页
基于“双碳”目标视角,采用超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82市(盟)2011—2021年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科技研发效率及成果转化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检验外部环境因素对三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CO_(2)排放量纳入指... 基于“双碳”目标视角,采用超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82市(盟)2011—2021年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科技研发效率及成果转化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检验外部环境因素对三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CO_(2)排放量纳入指标体系后,中下游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得以提升,上游地区效率反而下降;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科技研发效率起引擎作用;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区域差异明显,成果转化效率差异是综合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人力资本禀赋、对外开放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和环境规制强度对三种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建议黄河流域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推动能源和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高质量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超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工业化发展效率测度及收敛性分析
15
作者 李子成 王珏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期91-101,共11页
中国政府提出的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而提高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工业化发展效率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2005—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 中国政府提出的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而提高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工业化发展效率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2005—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ML模型、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以及收敛模型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动态演变趋势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发展效率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增长动力主要来自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新型工业化发展效率差异总体在缩小,区域间差异是效率差异的主要部分;新型工业化发展效率的空间差距在逐步扩大,存在多级分化现象;四大规模城市均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收敛速度呈Ⅰ型城市、Ⅱ型城市、特大城市、长三角城市群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效率SBM MALMQUIST指数 Dagum基尼系数 收敛模型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刘学峰 丁翔宇 +1 位作者 董会忠 盛科荣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2期194-204,共11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流域内各区域的绿色发展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6—2020年黄河流域6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Super-SBM模型对该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流域内各区域的绿色发展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6—2020年黄河流域6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Super-SBM模型对该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深入探究绿色发展效率的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处于波动上升状态,空间上呈现为上游地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的梯性差异;(2)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关联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地理邻近效应,并表现出复杂的网络结构,但整体网络密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关联网络包括净溢出、经纪人、双向溢出和净受益4个板块,关联路径以板块间为主;(4)城市间地理临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关联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效率 super-sbm模型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Super-SBM模型的污水厂投资效率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乃毅 徐敏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0-173,共4页
随着我国对污水处理行业投资的不断增长,污水厂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污水厂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研究污水厂投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传统的CCR模型没有考虑投入要素"松弛"和无法解决有效单... 随着我国对污水处理行业投资的不断增长,污水厂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污水厂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研究污水厂投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传统的CCR模型没有考虑投入要素"松弛"和无法解决有效单元排序问题,运用Super-SBM模型对河南省新建13座污水厂投资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厂平均投资效率较高,但在建设单位管理费、征地移民、人员培训、勘察设计方面仍存在浪费资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厂 super-sbm模型 投资效率
下载PDF
陕西省生态环境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响应
18
作者 王睿 员学锋 +1 位作者 杨悦 赵雨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2-430,共9页
[目的]揭示陕西省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阐明生态环境质量对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响应方式,进而为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数据,计算了遥感生态指数以表征陕西省... [目的]揭示陕西省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阐明生态环境质量对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响应方式,进而为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数据,计算了遥感生态指数以表征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利用SBM模型测度陕西省耕地利用生态效率;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生态环境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响应。[结果](1)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9年陕西省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有88%以上的地区属于低效率、较低效率和中等效率等级;(2)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9年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在不断提高,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毛乌素沙地等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空间格局总体上保持“南高北低”不变;(3)陕西省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关系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结论]陕西省生态环境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协同发展模式并不稳定,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生态效率 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 遥感生态指数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陕西省
下载PDF
中国农业化学品使用效率测算及特征分析
19
作者 李益欣 郑军 张明月 《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综合利用三阶段DEA模型、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个层面对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化学品使用效率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化学品使用效率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地区间农业化学... 综合利用三阶段DEA模型、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个层面对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化学品使用效率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化学品使用效率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地区间农业化学品使用效率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差异;高效率地区数量先减后增,并由传统作物主产地区向华南地区扩展;西北地区和京津地区属于低效率地区,高效率地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从动态特征来看,我国农业化学品使用效率整体稳中有升,受技术进步影响呈现阶段性变化。我国应持续挖掘农业化学品减量增效潜力,加强新型农业化学品减量与替代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和区域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DEA模型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农业化学品使用效率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基于Super-SBM模型的中国省际建筑业能源效率研究——以2006~2015年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鸣明 李宗煜 +1 位作者 谢怡欣 向鹏成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0-105,共6页
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将极大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选取劳动、能源、资本作为投入变量,经济产出和碳排放量作为产出变量,建立Super-SBM模型,对2006-2015年中国省际建筑业能源效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仍没有摆脱粗放型... 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将极大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选取劳动、能源、资本作为投入变量,经济产出和碳排放量作为产出变量,建立Super-SBM模型,对2006-2015年中国省际建筑业能源效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仍没有摆脱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且各地区能源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建筑业能源效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能源投入与碳排放冗余情况仍不容乐观。最后,从政策措施、市场手段和区域合作方面提出建筑业节能减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sbm模型 能源效率 冗余分析 政策性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