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李琳 陈丽萍 +5 位作者 周敏丽 晁小云 徐惠芳 王巧芳 蒋文星 刘红霞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60-63,67,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ARDS)实施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的江西省儿童医院的60例NA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ARDS)实施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的江西省儿童医院的60例NA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观察组患儿采用NAVA模式,各通气2 h。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呼吸力学参数、吸气触发延迟时间、并发症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动脉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吸气峰压(PIP)、自主呼吸频率(RR)、呼吸做功(WO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气道压(MAP)、吸气潮气量(VTi)、吸气分钟通气量(M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吸气触发延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NARDS实施NAVA治疗,能实现显著的疾病治疗效果,与SIMV模式比较,可提高人机协调性,降低呼吸做功,且降低气道峰压水平,较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神经调节辅助通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人机协调性
下载PDF
NIPPV与SIMV治疗早产儿NRDS的效果对比
2
作者 夏可 王爱琳 +1 位作者 潘靓 王丽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074-2078,共5页
目的:探究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NRDS患儿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IPPV组(n=51)和SIMV(n=51)组。比较治疗3 d后的... 目的:探究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NRDS患儿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IPPV组(n=51)和SIMV(n=51)组。比较治疗3 d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呼吸力学指标[潮气量(VT)、肺动态顺应性(CD)、氧合指数(OI)]差异;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 d后,NIPPV组临床疗效(88.2%)高于SIMV组(70.6%),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均低于SIMV组,两组PaCO_(2)、IL-6、HMGB-1、TNF-α、BMP-7水平均降低且NIPPV组低于SIMV组,两组PaO_(2)、SaO_(2)、VT、CD、OI水平均升高且NIPPV组高于SIM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IPPV组(11.8%)低于SIMV组(29.4%)(均P<0.05)。结论:NIPPV治疗NRDS早产儿疗效更佳,能显著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增强呼吸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郑莉佳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 探究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时,使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38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选择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观察组使用... 目的 探究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时,使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38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选择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观察组使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临床住院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等指标以及血气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临床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更短,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氧化指数等指标显著较低,血氧分压氧化指数数值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过程中,相较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使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可帮助患儿恢复血气指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临床治疗时间,降低机械通气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其肺部功能恢复,治疗效果较为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
下载PDF
不同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及患者呼吸动力学、肺功能水平比较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雅宁 米婷 周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6-39,44,共5页
目的:探究采用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呼吸动力学以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收治的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通气模式... 目的:探究采用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呼吸动力学以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收治的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通气模式将其分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组和适应性压力支持通气(ASV)组各58例。①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动力学指标(Ppeak、Pplat、Pmean)变化情况;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④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前ASV组与SIMV+PSV组患者pH值、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气氧浓度的比值(PaO_(2)/FiO_(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无显著变化(均P>0.05),PaO_(2)、PaO_(2)/FiO_(2)明显升高(均P<0.05),PaCO_(2)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②治疗后,ASV组患者Ppeak、Pplat、Pmean等各项呼吸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SIMV+PSV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治疗前ASV组与SIMV+PSV组患者1s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呼气高峰流量(PEF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以及PEFR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与SIMV+PSV组患者相比,ASV组患者不良反应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例数均有减少,总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与SIMV+PSV通气模式相比,采用ASV通气模式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状况,明显提高患者呼吸动力学稳定性,也能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呼吸动力学 肺功能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 适应性压力支持通气
下载PDF
压力支持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两种脱机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21
5
作者 秦英智 徐磊 +3 位作者 魏肃 徐源 孙惠军 李唯绪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8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比较压力支持通气(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IMVPS)两种机械通气方式的脱机效果。方法:对照观察两种通气方式患者在脱机时间、PS、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气道闭合压(P0.1)以及脱机... 目的:比较压力支持通气(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IMVPS)两种机械通气方式的脱机效果。方法:对照观察两种通气方式患者在脱机时间、PS、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气道闭合压(P0.1)以及脱机步骤方面的差异。结果:PSV脱机成功25例,SIMVPS脱机成功13例。两种脱机方式的脱机时间、PS水平、VT、f和P0.1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PSV脱机:短期带机(<7日)的PS应≤0.69kPa(1kPa=10.20cmH2O);长期带机(>7日)的PS应达0.49~0.59kPa,并应动态观察P0.1通气、氧合变化可成功实现脱机。SIMVPS脱机:短期带机(<7日)的PS应置于0.59~0.69kPa,SIMV的f可逐渐减至6次/min;长期带机(>7日)SIMV的f减至4次/min,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同时调整PS达0.49kPa,结合常规参数变化及P0.1的变化可完成脱机过程。结论:SIMVPS脱机优于PSV脱机,尤其对不能耐受PSV脱机患者采用SIMVPS方式可成功实现脱机。SIMVPS是一种较佳的脱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支持通气 SIMV-PS 机械通气
下载PDF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吴杰斌 黄启凌 +2 位作者 李传景 许红 李莹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9-881,共3页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79例,随机分为nSIMV组和nCPAP组,治疗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无...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79例,随机分为nSIMV组和nCPAP组,治疗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及呼吸暂停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SIMV组新生儿治疗后血气分析与nCPAP组相比有明显改善;nSIMV组患儿使用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发生呼吸暂停例数较nCPAP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nSIMV治疗HMD比nCPAP更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同时对于早产儿呼吸暂停可能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
下载PDF
BIPAP-SIMV-PSV与SIMV-PS-CPAP脱机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秦英智 徐磊 +1 位作者 孔美珍 王旭红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BIPAP SIMV 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SIMV PS CPAP)两种脱机方式效果。方法:49 例呼吸衰竭患者按脱机方式不同... 目的:比较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BIPAP SIMV 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SIMV PS CPAP)两种脱机方式效果。方法:49 例呼吸衰竭患者按脱机方式不同分为:BIPAP SIMV PSV 脱机成功组(22 例)与失败组(3 例),SIMV PS CPAP脱机成功组(14例)与失败组(10 例)。各组对应参数进行F检验、q检验。结果:采用BIPAP SIMV PSV 方式脱机与SIMVPS CPAP相比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88% 与58% ,P< 0.05)。尤其在SIMV PS CPAP不能脱机患者应用BIPAP SIMV PSV 能实现脱机。SIMV PS CPAP以减频率方法;BIPAP SIMV PSV 脱机参数一般为:FiO2 < 0.4、Plow < 0.49 kPa(1 kPa= 10.20 cm H2O)、Phigh < 1.57 kPa、f4 次/m in、I∶E= 1∶4、Phigh 与Plow 差0.49~1.18 kPa。结论:BIPAP SIMV PSV方式与SIMV PS CPAP相比是一种较好的脱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支持通气 脱机 BIPAP-SIMV-PSV
下载PDF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与压力支持通气模式进行自主呼吸试验对机体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美描 余雪涛 +2 位作者 邱文冰 黄贤锡 方伟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9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两种模式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对机体的影响是否不同。方法对ICU内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超过48 h的危重患者,使用SIMV或PSV模式进行SBT。对入选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同时记录SBT前、...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两种模式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对机体的影响是否不同。方法对ICU内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超过48 h的危重患者,使用SIMV或PSV模式进行SBT。对入选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同时记录SBT前、SBT后2 h和SBT后24 h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以及测末梢血糖等指标。结果使用SIMV模式进行SBT的有14例(男9例,女5例),使用PSV模式进行SBT的有18例(男15例,女3例),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无差异,且SBT前、SBT后2 h及SBT后24 h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末梢血糖等指标也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使用SIMV模式或PSV模式进行SBT对呼吸循环及血糖的影响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自主呼吸试验
下载PDF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卞叶萍 顾永辉 +3 位作者 邓晓静 程惠 徐剑 佘丽萍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ASV)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组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入住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年龄≥65岁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3...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ASV)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组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入住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年龄≥65岁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32例,将ASV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进行前后自身比较,探讨ASV模式对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及舒适度的影响。结果两种模式下病人动脉血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钟通气量、胸肺动态顺应性、潮气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SV模式下病人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力、吸气阻力及呼吸频率明显低于SIMV模式(P<0.05),重症监护室疼痛观察工具法(CPOT)评分、躁动镇静评估表(RASS)评分、丙泊酚使用剂量亦降低(P<0.05),ASV通气模式下地佐辛及咪达唑仑使用剂量较SIMV模式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V模式可改善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呼吸力学指标,增加舒适度,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老年人 适应性支持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呼吸力学 舒适度
下载PDF
ASV模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秋 李靖 +3 位作者 彭易根 陈中俊 邹文卫 杨光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9期1709-171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通气模式对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我院2011至2014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60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及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每组30人。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血气以及血清... 目的研究不同通气模式对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我院2011至2014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60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及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每组30人。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血气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SIMV+PSV组相比,ASV组的潮气量(VT)明显升高(P<0.01),呼吸频率(RR)(P<0.01)、气道峰压(Ppeak)(P<0.05)、气道阻力(R)(P<0.05)明显降低;ASV组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明显低于SIMV+PSV组(P<0.01)。ASV组患者上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ASV通气模式有利于降低重症哮喘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减少呼吸功并改善高通气力学,减少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 机械通气 适应性支持通气 同步间隙性指令通气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不同脱机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喜媛 杨敬平 姚易凯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机械通气患者不同脱机方法效果比较。方法64例患者均予机械通气支持24h以上。首先应用A/C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获得适合于患者的基础通气参数、基础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参数。患者病情稳定并具备撤机条件时,随机选用SIMV+PSV、Bil... 目的机械通气患者不同脱机方法效果比较。方法64例患者均予机械通气支持24h以上。首先应用A/C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获得适合于患者的基础通气参数、基础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参数。患者病情稳定并具备撤机条件时,随机选用SIMV+PSV、Bilevel、VS、PSV+TC脱机模式,相应分为SIMV+PSV组、Bilevel组、VS组和PSV+TC组(每组n=16)。结果四种脱机方式患者的疾病严重度、其VT、f、PaO2/FiO2在四种脱机方式间无显著差异(P>0.05)。呼吸形式和血气的改变差异也无显著性(P均>0.05)。Bilevel组、VS组、PSV+TC组脱机时间比SIMV+PSV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V+TC组脱机时间比Bilevel组、VS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再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种脱机方式中Bilevel、VS和PSV+TC优于SIMV+PSV方式,且PSV+TC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脱机 Bilevel模式 VS模式 PSV+TC模式 SIMV+PSV模式
下载PDF
适应性支持通气伴肺复张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秦宗和 应佑国 茆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加肺复张策略(LRM)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创伤后合并ARDS的患者28例,先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维持8 h后,随机选择ASV或继续IPPV机械通气。选择ASV通气模式时,其分钟通... 目的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加肺复张策略(LRM)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创伤后合并ARDS的患者28例,先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维持8 h后,随机选择ASV或继续IPPV机械通气。选择ASV通气模式时,其分钟通气量设置应与IPPV时相同。通气时,两种模式下的呼气末正压(PEEP)均按0、5、10cmH2O依次增加,每一PEEP的通气时间为60 m in。ASV通气模式时,在每一PEEP水平加用LRM(ASV+LRM模式)。前一通气模式使用3h后,将通气模式调为IPPV,PEEP调到0;1h后换另一种模式。每个PEEP水平通气50 m in时,用Swan-Ganz导管、心电监测仪、呼吸机监测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结果在同一PEEP水平下,ASV+LRM模式与IPPV模式相比较,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SV+LRM模式时,同一PEEP水平下气道峰值压(PI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EEP为5cmH2O时,肺动态顺应性、动脉氧分压和氧供均增加,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V+LRM模式比IPPV模式更有利于ARDS患者的通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间歇正压通气 适应性支持通气 肺复张策略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金绘 王军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9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通气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时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出生的,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且需要机械通气58... 目的观察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通气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时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出生的,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且需要机械通气58例新生儿,分为PRVC组(32例,采用PRVC通气)和SIMV组(26例,采用SIMV通气)。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动脉氧分压/肺泡氧分压;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酸血症、碱血症、低碳酸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1、12、24、48、72 h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血压(MABP)、气道峰压(PIP)、氧合指数(OI)等变化。结果①58例RDS新生儿均治愈出院。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气胸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支气管发育不良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的HR和RR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在机械通气72 h时接近正常范围。两组平均动脉血压变化均在正常范围。③两组PIP变化均呈下降趋势。PRVC组内各个时间点之间PIP比较、SIMV组内各个时间点之间PI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VC组PIP在机械通气1、12、24、48、72 h均低于SI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OI变化均呈下降趋势。PRVC组内各个时间点OI值比较、SIMV组内各个时间点之间O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VC组在机械通气1、12、24、48 h的OI值与SIMV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VC组OI在机械通气72 h时低于SI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机械通气时pH值〈7.35发生率(PRVC组为16.5%、SIMV组为13.5%)和pH值〉7.45发生率(PRVC组为7.8%、SIMV组为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VC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 mm Hg的发生率低于SIM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PaCO2〉60 mm Hg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S新生儿的呼吸支持中,在获得相同的疗效情况下,与SIMV模式比较,PRVC模式下PIP和过度通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RVC模式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肺损伤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不同通气方式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在超未成熟儿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振宇 黄为民 游楚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方式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超未成熟儿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66例超未成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同通气方式的3组: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组(HH...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方式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超未成熟儿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66例超未成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同通气方式的3组: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组(HHFNC组)(20例)、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组(NCPAP组)(22例)和同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组(SNIPPV组)(24例)。3组均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3组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开始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腹胀、颅内出血、低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前后pH、PO2、PaCO2及FiO2差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NCPAP组和SNIPPV组pH、PO2、PaCO2及FiO2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HHFNC组pH、PO2、PaCO2及FiO2差值均高于NCPAP组和SNIPPV组(P<0.05)。3组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PAP组、SNIPPV组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NCPAP组、SNIPPV组(P<0.05)。3组患儿中途均无排除及退出者。3组患儿腹胀、颅内出血、气胸、BPD及总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撤机成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与SNIPPV组撤机成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撤机成功高于NCPAP组(P<0.05)。结论将HHFNC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用于超未成熟儿机械通气撤机中能提高患儿血气水平,缩短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机械通气撤机 同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士发 邰海服 +2 位作者 胡芳 陈爱斌 茅双根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联合气管内滴注凝血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3例肺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SIMV组(30例)和BIPAP组(33例),两组均同时采用气管内滴注注射血凝酶治疗,每种模式通气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联合气管内滴注凝血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3例肺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SIMV组(30例)和BIPAP组(33例),两组均同时采用气管内滴注注射血凝酶治疗,每种模式通气12 h,稳定后分别记录两组的呼吸力学指标RR、Vte、PIP(PEEPH)、Pmean、Crs、氧动力学指标Pa CO2、Pa O2、Sa O2、Pa O2/Fi O2;并比较两组患儿最终的病死率、肺出血停止平均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镇静剂(咪达唑仑)使用总剂量(mg)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呼吸力学指标:RR、PIP(PEEPH)和PmeanBIPAP组低于Sl MV组(P<0.05),而Crs BIPAP组高于SIMV组(P<0.05);氧动力学指标:Pa O2和Pa O2/Fi O2BIPAP组高于SIMV组(P<0.05);病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出血停止平均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镇静剂(咪达唑仑)使用总剂量BIPAP组均低于Sl MV组(P<0.05),BIPAP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Sl MV组(4.00%vs 31.82%,P<0.05)。结论:BIPAP通气模式人机协同性好;通过改善氧合及呼吸力学效应,有效防治肺出血,缩短病程,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新生儿肺出血优于SI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血凝酶 肺出血 新生儿
下载PDF
全麻肌松恢复期不同机械通气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鲁渤 宋振国 李锦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38-440,共3页
目的 :观察全麻患者在肌松恢复期用间歇正压通气 (IPP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双水平压力正压通气 (Bi PAP)对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 :30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 3组。术中初始通气方式均为 IPPV,给最后一次肌松剂后将后两组的通... 目的 :观察全麻患者在肌松恢复期用间歇正压通气 (IPP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双水平压力正压通气 (Bi PAP)对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 :30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 3组。术中初始通气方式均为 IPPV,给最后一次肌松剂后将后两组的通气模式分别调整为 SIMV和 Bi PAP。不同时间点记录气道峰压 (Ppeak)、每分通气量 (MV)、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 CO2 )和血气 ,观察给最后一次肌松剂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L R S)。结果 :1给予最后一次肌松剂后和 T1 出现时 Bi PAP组的 Ppeak均明显低于 IPPV和 SIMV组(P均 <0 .0 1) ,TR=0 .75时 IPPV组的 Ppeak均明显低于 SIMV和 Bi PAP组 (P均 <0 .0 1) ;2 T1 恢复时Bi PAP组的 MV高于 IPPV组 (P<0 .0 5 ) ,T4 恢复、TR=0 .2 5、TR=0 .75时 SIMV和 Bi PAP组的 MV均明显高于 IPPV组 (P均 <0 .0 1) ;3TR=0 .2 5、TR=0 .75时 SIMV和 Bi PAP组的 PEt CO2 均低于 IPPV组 (P均 <0 .0 5 ) ;4拔管前 SIMV和 Bi PAP组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均低于 IPPV组 (P均 <0 .0 5 ) ;5 SIMV组和Bi PAP组的 L R S均短于 IPPV组 (P均 <0 .0 5 )。结论 :SIMV和 Bi PAP具有不对抗患者自主呼吸、L R S短、Ppeak变化小、MV高、PEt CO2 低等优点 ,更适于全麻恢复期使用。 Bi PAP还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正压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肌松 全麻恢复期
下载PDF
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与头罩吸氧对早产儿机械通气后过渡性撤机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爱斌 李志鸿 沈伊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研究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NIPPV)与头罩吸氧对早产儿机械通气后过渡性撤机的影响。方法:将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SNIPPV,对照组给予头罩吸氧,比较2组撤机后不同时间... 目的:研究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NIPPV)与头罩吸氧对早产儿机械通气后过渡性撤机的影响。方法:将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SNIPPV,对照组给予头罩吸氧,比较2组撤机后不同时间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氧分压(PaO_2)水平,并比较2组氧疗时长、住院时间、呼吸暂停发生率、撤机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撤机后12、24 h,观察组早产儿P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PaCO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撤机后48 h,2组PaO_2和PaCO_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疗时长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撤机成功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呼吸暂停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机械通气后过渡性撤机中应用SNIPPV可降低呼吸暂停发生率,有效缩短住院与氧疗时间,改善氧合状态,提高撤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 头罩吸氧 过渡性撤机
下载PDF
三种呼吸支持方式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关浩锋 郭青云 刘东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7期2533-2535,共3页
目的观察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SIPPV)、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吸氧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科诊断为反复呼吸暂停的早产儿83例,根据呼吸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NSIPPV组、NCPAP组... 目的观察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SIPPV)、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吸氧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科诊断为反复呼吸暂停的早产儿83例,根据呼吸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NSIPPV组、NCPAP组和吸氧组,三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NSIPPV、NCPAP和吸氧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 NSIPPV组、NCPAP组、吸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64.29%、34.62%(P<0.05),显效率分别为62.07%、35.71%、7.69%(P<0.05),治疗失败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百分率分别为10.34%、35.71%、65.38%(P<0.05)。结论与NCPAP、吸氧相比,NSIPPV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暂停 婴儿 早产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新生儿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8
19
作者 史源 汪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158-2161,共4页
新生儿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进步,使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显著降低,然而,气... 新生儿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进步,使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显著降低,然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并发症,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机械通气导致的肺损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等仍然是导致新生儿预后不良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支持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