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单侧隐睾对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与T-AOC、MDA和Bcl-2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林超 郑新民 +2 位作者 李世文 杨志伟 胡礼泉 《医学新知》 CAS 2005年第3期15-16,19,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单侧隐睾对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发生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建立单侧隐睾大鼠模型。术后90d取手术对侧睾丸,采用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化学比色... 目的探讨大鼠单侧隐睾对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发生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建立单侧隐睾大鼠模型。术后90d取手术对侧睾丸,采用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化学比色法测定睾丸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实验组手术对侧睾丸重量减轻,生精细胞凋亡指数(AI)增高,Bcl-2基因表达降低,总抗氧化能力下降,丙二醛含量增高,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鼠单侧隐睾可导致对侧睾丸生精细胞过度凋亡,生精功能严重受损,致使生育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对侧睾丸 凋亡 Bcl-2 t—aoc MDA BCL-2基因表达 丙二醛(MDA) 生精细胞凋亡 SD雄性大鼠
下载PDF
鲜乳及发酵乳中SOD和T-AOC的活性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明华 《甘肃畜牧兽医》 2008年第1期9-11,共3页
对10份鲜牛乳以98℃煮沸5min消毒后用乳酸杆菌发酵制作酸乳,测定了发酵前后乳中SOD的活性和T-AOC的变化。结果发酵前SOD活性和T-AOC分别为54.44U/mL±10.37U/mL,4.86U/mL±2.06U/mL;发酵后SOD活性和T-AOC分别为:66.96U/mL±... 对10份鲜牛乳以98℃煮沸5min消毒后用乳酸杆菌发酵制作酸乳,测定了发酵前后乳中SOD的活性和T-AOC的变化。结果发酵前SOD活性和T-AOC分别为54.44U/mL±10.37U/mL,4.86U/mL±2.06U/mL;发酵后SOD活性和T-AOC分别为:66.96U/mL±6.45U/mL,7.97U/mL±3.51U/mL。发酵乳SOD活性升高了23%,T-AOC升高了64%(均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乳 发酵乳 SOD t—aoc
下载PDF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T-AOC、SOD、MDA的特点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3
3
作者 殷作明 胡德耀 +7 位作者 李素芝 叶峰 石权贵 宋俊 刘良明 杨志焕 陈永龙 刘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9-812,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火器伤后血浆及伤道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2 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火器伤后血浆及伤道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2 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组8头,在不同环境下致伤;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采集中静脉血和伤道肌肉组织定量测定T AOC、SOD、MDA。结果 ①平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伤后均持续下降,在伤后1~2d降至最低点,此后逐渐上升;SOD、MDA均在伤后3 0min~2h即有升高,至6h时达最高点,此后逐渐下降,组织中3d恢复到较低水平,血浆中5d恢复至正常水平。②高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SOD、MDA变化规律与平原平时组相似,但变化的幅度大、持续的时间长。③高原战时组与高原平时组相比,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在伤前即有显著降低,SOD、MDA显著增高,伤后各指标升高或降低的程度、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高原平时组,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提前。结论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全身和局部伤道组织的损伤程度重于高原平时组,而高原平时组的损伤又重于平原平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寒 战争环境 枪弹伤 总抗氧化能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不同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清MDA、SOD、T-AOC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顾丽燕 章岚 张一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1,共4页
研究目的是探讨不同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的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清MDA、SOD、T-AOC的影响。将2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1h(6次/周)组、运动2h(6次/周)组和运动1h(3次/周)组,运动组进行了14周无负重游泳训练。运动后分别测定了血清... 研究目的是探讨不同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的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清MDA、SOD、T-AOC的影响。将2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1h(6次/周)组、运动2h(6次/周)组和运动1h(3次/周)组,运动组进行了14周无负重游泳训练。运动后分别测定了血清MDA、SOD和T-AOC。结果表明,运动后大鼠血清MDA的变化与运动持续时间和频率有关,每周运动6次的大鼠血清MDA含量下降,而每周运动3次MDA含量没有变化;运动后大鼠血清SOD活性没有变化,但是SOD/MDA有升高的趋势;运动各组血清T-AOC的浓度均升高。提示长期适量的游泳运动,可以提高血清T-AOC,从而降低MDA含量,提高SOD/MDA比值,有利于氧自由基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运动 大鼠 MDA SOD t-aoc
下载PDF
电针对亚急性衰老大鼠肝与血清SOD MDA T-AOC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野 洪英杰 +1 位作者 朱慧明 杨国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132-134,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D-半乳糖造成的亚急性衰老大鼠肝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并光镜下观察肝、胸腺组织的变化,从自由基学说、组织学探讨电针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 目的:观察电针对D-半乳糖造成的亚急性衰老大鼠肝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并光镜下观察肝、胸腺组织的变化,从自由基学说、组织学探讨电针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其中模型组、电针组、维生素E组用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空白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同时进行治疗,电针组选用"百会"、"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每日刺激10min,维生素E组造模同时灌服维生素E植物油溶液。42天后,采集标本,按试剂盒要求测试各项指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SOD活性、T-AOC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维生素E组均能显著提高SOD活性、T-AOC,降低MDA含量;电针组肝组织SOD活性与维生素E组有显著性差异。病理切片提示电针组、维生素E组肝及胸腺较空白组仅轻微改变,少量脂肪变性,明显好于模型组。结论:电针可以通过抗自由基延缓衰老,并可改善肝组织及胸腺组织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D-半乳糖 SOD MDA t-aoc 组织学
下载PDF
锌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TP酶、MAO活性和T-AOC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磊 孟春阳 +3 位作者 李鹏 李雷 王永杰 尹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方法研究外源性补锌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TP酶、MAO活性和T-AOC含量的影响,从而探讨锌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硫酸锌预处理高剂量... 目的方法研究外源性补锌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TP酶、MAO活性和T-AOC含量的影响,从而探讨锌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硫酸锌预处理高剂量组(100mg/kg)、中剂量组(50mg/kg)和低剂量组(25mg/kg)。各剂量组每日灌胃给予硫酸锌1次,连续7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7天后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损伤后24h采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法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后肢神经功能评价;测定脊髓组织中ATP酶、MAO活性和T-AOC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锌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硫酸锌处理组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各硫酸锌处理组脊髓组织Ca2+-Mg2+-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和各硫酸锌处理组大鼠脊髓组织内的MAO活性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100mg/kg/d硫酸锌处理组MAO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各硫酸锌处理组大鼠脊髓组织内的T-AOC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T-AOC含量最低,随着硫酸锌剂量的增加,T-AOC含量呈上升趋势。结论锌可能通过提高ATP酶的活性、抑制MAO活性和升高T-AOC含量,从而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AtP MAO t-aoc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牦牛肌组织线粒体T-AOC的测定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生芳 杨雪梅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828-6828,6832,共2页
[目的]为从细胞分子水平进一步探讨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的生物学机制及其高原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青海省玛多县和刚察县成年牦牛的心肌、骨骼肌线粒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进行测定。[结果]玛多县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的T-... [目的]为从细胞分子水平进一步探讨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的生物学机制及其高原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青海省玛多县和刚察县成年牦牛的心肌、骨骼肌线粒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进行测定。[结果]玛多县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的T-AOC分别为(28.94±5.11)和(17.86±5.98)U/mg蛋白,均显著高于刚察县牦牛。在高原低氧环境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T-AOC显著增加。玛多牦牛心肌线粒体的T-AOC显著高于骨骼肌,且差异显著(P<0.05),而刚察牦牛的心肌、骨骼肌线粒体的T-AOC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牦牛具有对高原低氧环境的显著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线粒体 t-aoc
下载PDF
膳食补充剂对雷达兵血清T-AOC、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昌林 张清俊 +4 位作者 罗丽华 杜鹏 王若永 穆慧玲 邓昌磊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服用膳食补充剂后雷达兵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为评价膳食补充剂抗氧化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装备雷达型号不同选取2个雷达站的官兵,分为警戒组(n=40... 目的观察服用膳食补充剂后雷达兵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为评价膳食补充剂抗氧化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装备雷达型号不同选取2个雷达站的官兵,分为警戒组(n=40)和导航组(n=24),采用场强仪测定2个雷达站微波辐射强度并计算累积剂量及平均功率密度。膳食补充剂主要成分为7种维生素、2种微量元素及红景天甙和原花青素。分别在服用膳食补充剂前及服用30 d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及T-AOC活性。结果警戒组工作区微波辐射的累积剂量和生活区平均功率密度分别为37.4μW·h/cm2和6.1μW/cm2,而导航组工作区微波辐射累积剂量和生活区平均功率密度分别为6.5μW·h/cm2和4.5μW/cm2。导航组服用膳食补充剂后,T-AOC为(6.36±0.92)U/ml,明显高于服用前(5.00±0.94)U/ml,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雷达兵血清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虽然略有增加,但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膳食补充剂可提高受试者体内抗氧化能力,调节抗氧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补充剂 超氧化物岐化酶 总抗氧化能力 雷达兵
下载PDF
针灸足三里穴对化疗大鼠T-AOC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亦农 查炜 尚明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60-361,共2页
目的 探求针灸足三里穴对化疗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T -AOC)保护作用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将大鼠分为先针灸、后化疗 ;针灸、化疗同时进行 ;先化疗、后针灸等组 ,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测T -AOC。结果 实验对照组大鼠A -... 目的 探求针灸足三里穴对化疗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T -AOC)保护作用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将大鼠分为先针灸、后化疗 ;针灸、化疗同时进行 ;先化疗、后针灸等组 ,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测T -AOC。结果 实验对照组大鼠A -TOC明显低于其它各组 ;先针灸、后化疗组大鼠A -TOC明显高于其它治疗组 ;针刺各组大鼠A -TOC虽高于艾灸各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化疗药CTX确实能造成机体较严重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针灸足三里穴能有效地拮抗CTX在这方面的毒副作用 ,而且治疗越早 ,损伤越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穴 不同时期 化疗大鼠 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远红外陶瓷微珠对一次性力竭大鼠IL-6、T-AOC等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建伟 杨金龙 赵广高 《莆田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5-19,24,共6页
探讨远红外陶瓷微珠(FICM)作为干预手段对大鼠一次性力竭运动后骨骼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指标的影响。将88只SD雄性大鼠分为:A组,安静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模型+热水组;D组,模型+陶瓷微珠干预... 探讨远红外陶瓷微珠(FICM)作为干预手段对大鼠一次性力竭运动后骨骼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指标的影响。将88只SD雄性大鼠分为:A组,安静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模型+热水组;D组,模型+陶瓷微珠干预组。大鼠利用下坡跑台一次性运动至力竭,取各个对应时相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D组恢复后各时相血清T-AOC水平均高于B组与C组(P<0.05),D组恢复后各时相血清IL-6、MDA均显著低于B组与C组(P<0.01)。结果表明,陶瓷微珠干预不但具有抑制机体自由基生成,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而且还具有有效减轻骨骼肌微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陶瓷微珠 IL-6 t-aoc 骨骼肌微损伤 丙二醛
下载PDF
乙酰唑胺对缺氧耐受小鼠血清T-chE和T-AOC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志锋 林军 +4 位作者 陈春晖 王强 王志峰 唐水珍 梁杰珍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1期1585-1587,共3页
目的:研究乙酰唑胺对小鼠缺氧耐受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心得安对照组、乙酰唑胺高剂量组和乙酰唑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予以乙酰唑胺1g/kg、低剂量组予以乙酰唑胺0.2g/kg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心得安0.16g/k... 目的:研究乙酰唑胺对小鼠缺氧耐受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心得安对照组、乙酰唑胺高剂量组和乙酰唑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予以乙酰唑胺1g/kg、低剂量组予以乙酰唑胺0.2g/kg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心得安0.16g/kg灌胃,正常对照组用20g/kg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小鼠均每天灌胃一次,连续5天并于末次给药1小时后测定小鼠在室温空调25℃条件下的常压缺氧耐受能力;同时在小鼠死亡时尽快断头取血,以3000r/min,离心5分钟,按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胆碱酯酶(T-ChE)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乙酰唑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耗氧率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均P<0.01),与心得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分别P<0.01和P<0.05);乙酰唑胺高剂量组T-ChE活性和T-AOC均明显比生理盐水组高(均P<0.01),比心得安组显著增高(分别P<0.01和P<0.05)。结论:乙酰唑胺高、低剂量均能提高小鼠抗常压的缺氧耐受能力,与提高T-AOC和T-ChE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唑胺 缺氧耐受 耗氧率 胆碱酯酶 小鼠
下载PDF
鲜乳及发酵乳中SOD和T-AOC的活性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明华 《中国奶牛》 2008年第2期45-47,共3页
对10份鲜牛乳以98℃煮沸5min消毒后,用乳酸杆菌发酵制作酸乳,测定了发酵前后乳中SOD和T-AOC的活性变化。结果发酵前SOD活性和T-AOC分别为:54.44±10.37(U/mL),4.86±2.06(U/mL);发酵后SOD活性和T-AOC分别为:66.96±6.45(U/m... 对10份鲜牛乳以98℃煮沸5min消毒后,用乳酸杆菌发酵制作酸乳,测定了发酵前后乳中SOD和T-AOC的活性变化。结果发酵前SOD活性和T-AOC分别为:54.44±10.37(U/mL),4.86±2.06(U/mL);发酵后SOD活性和T-AOC分别为:66.96±6.45(U/mL),7.97±3.51(U/mL)。发酵乳SOD活性升高了23%,T-AOC升高了64%(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乳 发酵乳 SOD t-aoc
下载PDF
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T-AOC的影响
13
作者 井长勤 张秀华 +2 位作者 郭静 刘瑞 霍晓东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7-58,共2页
为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组和解救组,解救组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注射酸纳络酮注射液。处理结束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浆,测血清中T-AOC活力。结果酒精中毒小鼠血... 为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组和解救组,解救组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注射酸纳络酮注射液。处理结束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浆,测血清中T-AOC活力。结果酒精中毒小鼠血清T-AOC活力降低,纳洛酮解救后T-AOC的活力升高显著(α=0.05),但仍未能回复到中毒之前的水平。结果表明,纳洛酮在恢复酒精中毒小鼠机体抗氧化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未能大幅度扭转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纳络酮 急性酒精中毒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TBWDS水煎剂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血清SOD、MDA和T-AOC的影响
14
作者 曹瑞珍 白靓 +2 位作者 于丽丽 狄建军 张树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99-700,共2页
目的:研究滋补健身方剂塔本文都苏(TBWDS)水煎剂对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BWDS高、低剂量组,用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复制衰老小鼠模型,连续灌胃60天.结果:TB... 目的:研究滋补健身方剂塔本文都苏(TBWDS)水煎剂对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BWDS高、低剂量组,用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复制衰老小鼠模型,连续灌胃60天.结果:TBWDS水煎剂能显著降低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血清的丙二醛(MDA)含量(P<0.01),能明显升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P<0.01).结论:TBWDS水煎剂可通过抗氧化作用从而延缓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WDS水煎剂 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
下载PDF
维生素E辅助用于癫痫中对患者血浆T-Aoc、MD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7期1703-1705,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E辅助治疗对癫痫患者血浆总抗氧化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进行治疗的癫痫患儿90例,每组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 目的探讨维生素E辅助治疗对癫痫患者血浆总抗氧化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进行治疗的癫痫患儿90例,每组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应用维生素E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血浆T-Aoc、MD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Aoc明显高于治疗前[(17.58±2.13)U/ml vs.(14.23±1.43)U/ml],MDA低于治疗前[(35.97±3.86)mmol/L vs.(44.09±4.8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Aoc、MDA治疗前后变化不显著[(14.02±1.53)U/ml vs.(14.58±1.63)U/ml;(44.98±4.80)mmol/L vs.(43.02±4.2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T-Aoc水平更高,MDA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癫痫的治疗中辅助用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浆的T-Aoc水平,并显著减低MDA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维生素E 总抗氧化力 丙二醛
下载PDF
外周血MDA、淋巴细胞DNA损伤及T-AOC测定与荨麻疹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康贵龙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丙二醛(MDA)、淋巴细胞内DNA损伤及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284例荨麻疹患者,其中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AU)156例,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128例,通过荨麻疹活动性评...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丙二醛(MDA)、淋巴细胞内DNA损伤及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284例荨麻疹患者,其中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AU)156例,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128例,通过荨麻疹活动性评分系统(UAS)进行病情评分,根据评分将急性和慢性荨麻疹患者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收集各组患者外周血,采用ELISA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实验)及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外周血MDA、淋巴细胞内DNA损伤及外周血T-AOC水平。以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各监测指标变化与荨麻疹病情相关性。结果 (1)氧化损伤水平比较:AU与CU患者中氧化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AU和CU病情轻度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比较,随着病情加重,外周血MDA及氧化损伤水平升高(P﹤0.01);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在相同病情下AU外周血MDA及氧化损伤水平高于CU患者(P﹤0.01);而随着病情加重氧化损伤水平加重。(2)抗氧化水平比较:与对照组比较,AU及CU患者外周血T-AOC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AU与CU组内比较,两组患者随着病情加重,抗氧化水平降低(P﹤0.01);AU与CU组间比较,在相同病情下,AU低于CU患者(P﹤0.01);而随着病情加重,抗氧化水平降低。结论荨麻疹患者机体内存在氧化与抗氧化失衡,氧化损伤程度与患者病程及病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丙二醛(MDA) DNA损伤 总抗氧化能力(t-aoc)
原文传递
胰激肽原酶联合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SOD、T⁃AOC及TNF⁃α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珊珊 周红军 +1 位作者 杨铭 胡文秀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2期2086-2089,共4页
目的分析胰激肽原酶联合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于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17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胰激肽原酶联合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于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17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61,胰激肽原酶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n=56,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SOD、T⁃AOC、TNF⁃α、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水平均出现下降,SOD、T⁃AOC水平均上升,其中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均出现下降,其中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效果明确,能有效调节血糖水平,改善SOD、T⁃AOC及TNF⁃α水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激肽原酶联合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SOD taoc tNF⁃α
下载PDF
阿莫西林制药废水对斑马鱼T-AOC和CAT活性的影响
18
作者 解卫方 沈洪艳 郭志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0年第12期84-87,共4页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阿莫西林废水对斑马鱼肌肉组织中T-AOC和CAT活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水体积分数为0.1%时,斑马鱼肌肉组织内T-AOC和CAT活性在整个实验中呈现出“抑制—诱导—抑制”的变化规律,表明斑马鱼已经对阿莫西林废水的胁...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阿莫西林废水对斑马鱼肌肉组织中T-AOC和CAT活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水体积分数为0.1%时,斑马鱼肌肉组织内T-AOC和CAT活性在整个实验中呈现出“抑制—诱导—抑制”的变化规律,表明斑马鱼已经对阿莫西林废水的胁迫作出了应激反应;实验第3天时,斑马鱼肌肉组织中T-AOC和CAT活性在废水体积分数为0.3%时达到最高,表明斑马鱼抗氧化系统可承受的阿莫西林废水最大体积浓度为0.3%;斑马鱼肌肉组织内T-AOC和CAT活性,在实验中都呈现“抑制—诱导—抑制”的变化规律,表明T-AOC和CAT活性具有协同作用;实验第3天和第6天时,0.2%、0.3%、0.4%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T-AOC的活性出现了显著性诱导(0.01<p<0.05),CAT活性有所上升,表明受到相同浓度的阿莫西林废水胁迫时,T-AOC的活性变化较为显著,能够较好地反映斑马鱼在阿莫西林废水中所受到的氧化胁迫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废水 斑马鱼 t-aoc CAt
下载PDF
不同机体血清中SOD、T-AOC、AMPK水平的对比研究——以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学生为例
19
作者 时杰 《福建体育科技》 2014年第6期14-16,共3页
通过对20名体育专业学生(体育组)和20名非体育专业学生(非体育组)血清中AMPK、SOD、T-AOC水平的测定,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探讨不同锻炼强度对机体血清中SOD、T-AOC、AMPK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体育组和非体育组机体血清中AMPK... 通过对20名体育专业学生(体育组)和20名非体育专业学生(非体育组)血清中AMPK、SOD、T-AOC水平的测定,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探讨不同锻炼强度对机体血清中SOD、T-AOC、AMPK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体育组和非体育组机体血清中AMPK浓度值均值为59.44±7.43U/L,非体育组机体血清中AMPK浓度均值为8.50±8.23U/L,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体育组机体血清中的SOD均值为34.48±6.51U/L,非体育组机体血清中的SOD均值为19.17±7.25U/L,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3.体育组机体血清中的T-AOC均值为11.22±14.24U/L,非体育组机体血清中T-AOC均值为10.34±5.33U/L,组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最后得出结论:长期的较高强度的运动锻炼能显著提高机体血清中AMPK、SOD水平,有效增加组织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和抗氧化能力,这是机体产生良性运动适应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K SOD t-aoc 血清
下载PDF
DATS对LPS诱导ALI小鼠抗氧化功能及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桂军 孟志强 +4 位作者 李娟 武新慧 王澜涛 陈玉红 胡振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ATS)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抗氧化功能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LPS复制小鼠ALI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LI组、DATS预防组、DATS治疗组。测定肺系数、肺组...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ATS)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抗氧化功能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LPS复制小鼠ALI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LI组、DATS预防组、DATS治疗组。测定肺系数、肺组织湿/干重量比值(W/D),以及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及ICAM-1的表达。结果 ALI组肺系数、肺组织W/D明显升高,肺组织MDA含量增加,MPO活性升高、SOD活性及T-AOC活性降低,ICAM-1表达增加;预防性应用DATS可减轻肺水肿,减少MDA生成,降低MPO活性、增加SOD活性及T-AOC活性,并使ICAM-1表达减少。DATS治疗组与ALI组相比,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预防性应用DATS对LPS诱导的ALI小鼠可发挥抗氧化作用,减轻肺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二烯丙基三硫 髓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总抗氧化能力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