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ZMB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杨卫 李媛媛 +1 位作者 张丽柯 徐全晓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颗粒酶B(granzyme B,GZMB)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3例为观察组,根据肿瘤分期分为T_(1)N_(0)M_(0)组、T_(2)N_(0)M_(0... 目的:探讨颗粒酶B(granzyme B,GZMB)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3例为观察组,根据肿瘤分期分为T_(1)N_(0)M_(0)组、T_(2)N_(0)M_(0)组、T_(2)N_(1)M_(0)组、T_(3)N_(0)M_(0)组及T_(3)N_(1)M_(0)组;选择同期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物患者9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GZMB及T淋巴细胞水平;对乳腺癌患者GZMB与T淋巴细胞参数完成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患者GZ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不同分期下CD_(8)^(+)水平无统计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中T_(3)N_(1)M_(0)组GZMB水平高于其余4组(P<0.05),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低于其余4组(P<0.05);乳腺癌患者分期越高,GZMB水平越高,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越低;Pearson相关性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GZMB水平与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GZMB在乳腺癌患者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在不同分期中存在差异,且与T淋巴细胞水平存在相关性,可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酶B 乳腺癌 乳腺良性肿物 t淋巴细胞水平 相关性 流式细胞
下载PDF
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李璐璐 何芳 王丽莉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3年第6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究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AML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阿扎胞苷组与联合组,每组各获45例患者。对比... 目的:探究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AML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阿扎胞苷组与联合组,每组各获4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血液指标、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免疫变化,远期生存预后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与阿扎胞苷组缓解率分别为71.11%和48.89%,血小板输注量分别为(14.26±2.51)U和(16.32±3.52)U、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24.02±4.01)d和(26.59±4.24)d、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14.52±4.14)d和(17.14±5.01)d,以上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CD3^(+)、CD4^(+)、CD8^(+)显著上升(P<0.05),白细胞计数(WBC)、骨髓原始细胞比例(NEC)、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乳酸脱氢酶(LDH)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各指标显著优于阿扎胞苷组(P<0.05);随访1年后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χ^(2)=5.410,5.656,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可有效治疗老年AML,改善患者血液指标,减少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扎胞苷 维奈克拉 急性髓系白血病 t淋巴细胞水平 生存期
下载PDF
乳酸菌联合氟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刘菲菲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6期96-97,113,共3页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患者采用乳酸菌联合氟康唑治疗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治疗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86例作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患者采用乳酸菌联合氟康唑治疗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治疗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86例作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乳酸菌联合氟康唑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T淋巴细胞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后IL-4、IL-6、IFN-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4+/CD8+、CD16+/CD56+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红疹、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症状的总发生率为4.65%(2/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26%(10/43)(P<0.05)。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采用乳酸菌联合氟康唑治疗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效提高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氟康唑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t淋巴细胞水平 炎症因子
下载PDF
CD4^+T淋巴细胞水平对HCV/HIV合并感染自然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洪清 肖宏 +3 位作者 杨菲 李菊花 林文 陈良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497-1499,共3页
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水平对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自然进程的影响。方法比较初次就诊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HCV/HIV合并感染(HCV/HIV组)、HCV单纯感染(HCV组)、HIV单纯感染(HIV组)患者的CD4^+T淋... 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水平对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自然进程的影响。方法比较初次就诊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HCV/HIV合并感染(HCV/HIV组)、HCV单纯感染(HCV组)、HIV单纯感染(HIV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HCV RNA、HIV RNA、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甘胆酸(CG)、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年龄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HCV/HIV组CD4^+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HCV组和HIV组(P<0.01);HIV RNA高于HIV组(P<0.01);发病年龄低于HCV组(P<0.01);HCV RNA、CⅣ、CG、PCⅢ、ALT高于HCV组(P<0.05);HCV/HIV组CD4^+T淋巴细胞与CG和PCⅢ呈负相关(r=-0.504、r=-0.232,P<0.05)。结论低水平的CD4^+T淋巴细胞加快和加重HCV/HIV合并感染的自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淋巴细胞水平 相关性 HCV/HIV合并感染 自然进程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蔡素芬 罗权 +1 位作者 黄久遂 徐晓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44-149,共6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涂。治疗1个月后...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涂。治疗1个月后评估疗效,均随访12个月。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9(CXCL-9)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两组皮损面积、首次复色时间、色素积分、炎症因子水平、T淋巴细胞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皮损面积、色素积分及首次复色时间均小(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1.49、16.89、19.30,P值均<0.05),治愈率高于对照组(2=25.0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瘙痒、水疱、瘢痕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2值分别为12.62、14.83,P值均<0.01)。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炎症因子IL-6、TNF-α、CXCL-9及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8.69、12.83、18.42、35.52,P值均<0.05),T淋巴细胞CD3+、CD4+及CD4+/CD8+百分比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91、5.12、2.73,P值均<0.05),CD8+百分比低于对照组(t=3.96,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能减小皮损面积,缩短首次复色时间,降低复发率,有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T淋巴细胞水平,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软膏 中波紫外线 白癜风 t淋巴细胞水平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输血治疗联合放化疗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燕 丁荣 +3 位作者 张吕玲 王若花 赵晓玲 马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输血治疗联合放化疗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至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68例,结合患者病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均分为2组,对照组(n=34例)进... 目的探讨输血治疗联合放化疗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至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68例,结合患者病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均分为2组,对照组(n=34例)进行放化疗治疗,研究组(n=34例)进行输血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干预前,2组患者CA19-9、TK1、CEA、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A19-9、TK1、CEA、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施以输血治疗联合放化疗干预,可促进疗效提升,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机体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治疗 放化疗 结直肠癌患者 疗效 肿瘤标志物 t淋巴细胞水平
下载PDF
麦杏补肺汤联合西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袁艳梅 刘纯钢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4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麦杏补肺汤联合西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自2017年4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应用麦杏补肺汤联合西药治疗... 目的:探讨麦杏补肺汤联合西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自2017年4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应用麦杏补肺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D4^+、CD4^+/CD8^+水平提升情况及CD8^+水平降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OPD患者应用麦杏补肺汤联合西药进行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中西结合治疗对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更佳,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幅度较大,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更好,联合治疗对抑制炎症反应效果更强,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杏补肺汤 西药 硫酸特布他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t淋巴细胞水平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春雷 白雪峰 韦勇占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12期2035-2037,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进展期胃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腹腔镜联合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进展期胃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腹腔镜联合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不良反应以及淋巴细胞水平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等术后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K562杀伤比率、NK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等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新辅助化疗 进展期胃癌 t淋巴细胞水平
下载PDF
ENA多肽抗体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喜明 李佳 高振奎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545-1549,共5页
目的:探讨ENA多肽抗体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ENA... 目的:探讨ENA多肽抗体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ENA多肽抗体检测率及T淋巴细胞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ENA多肽抗体阳性率检测结果均较高,同时均能检测出两种及两种以上自身抗体,研究组患者的血清中均包含多种自身抗体,说明ENA抗体含有对应的疾病抗体谱。结论: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加大了对早期诊断的困难,而ENA多肽抗体的检测重复性好、无需特殊设备、用血量少、特异性好、省时、操作简便,又可对多种自身抗体进行同时过筛和识别,有利于对患者早期诊断,对后续治疗有很大帮助,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ENA多肽抗体谱 抗体阳性率 t淋巴细胞水平
下载PDF
CD_4 T淋巴细胞水平与肺结核患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新亚 卢绍蓉 王宏泽 《云南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88-90,共3页
肺结核病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淋巴细胞在结核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1]。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不仅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毒力有关,而且与宿主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绝对值测定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 肺结核病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淋巴细胞在结核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1]。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不仅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毒力有关,而且与宿主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绝对值测定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通过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CD4绝对值计数的变化,探讨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变化在肺结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免疫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淋巴细胞水平 肺结核 发病
下载PDF
维生素D3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骆宁 柴静 林雨薇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19年第4期139-139,共1页
目的探究在肝病患者失代偿期采用维生素D3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后对肝纤维化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70例代偿期肝病患者予以选取(均为我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患... 目的探究在肝病患者失代偿期采用维生素D3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后对肝纤维化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70例代偿期肝病患者予以选取(均为我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药物治疗,即恩替卡韦,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恩替卡韦同时配合维生素D3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测验值均有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代偿期患者使用维生素D3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具有抗纤维化作用,且对患者的病情、控制预防和提高免疫力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维生素D3 恩替卡韦 代偿期 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在AIDS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陈思睿 彭仕宁 +1 位作者 蒋慧荣 韩亚娟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4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病毒方法对艾滋病(AIDS)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AIDS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25例。对照1组采用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治疗,对照2组采用拉米夫定+奈伟拉平+... 目的探讨不同抗病毒方法对艾滋病(AIDS)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AIDS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25例。对照1组采用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治疗,对照2组采用拉米夫定+奈伟拉平+依非韦伦治疗,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奈伟拉平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疗效,并对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随访方式以门诊随访为主),比较三组T淋巴细胞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A组患者胃肠不适、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结论三种抗病毒治疗方案用于AIDS患者中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且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奈伟拉平有助于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均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 疗效对比 t淋巴细胞水平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联用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柴蔚霞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16期2291-229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分别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分别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水平均低于单一组;联合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效果较为理想,可在改善肾功能的同时提高T淋巴细胞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肾功能 t淋巴细胞水平
下载PDF
PCT、IL-6和PA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中检测意义及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关系
14
作者 杜豪伟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前白蛋白(PA)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NBI)中的表达意义及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NBI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NBI组,另选取150例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前白蛋白(PA)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NBI)中的表达意义及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NBI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NBI组,另选取150例在我院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血清PCT、IL-6、PA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CT、IL-6、PA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IL-6、PA单一及联合检测在新生儿NBI中的检测意义。结果:相比于对照组,NBI组新生儿血清PCT、IL-6、CD3+、CD4+表达显著上升,而PA、CD8+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PCT、IL-6均与CD3+、CD4+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CD8+呈负相关(均P<0.05);而PA则与CD3+、CD4+呈显著负相关,但与CD8+呈正相关(均P<0.05);ROC分析显示PCT、IL-6、PA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任意指标单独检测(均P<0.05),敏感度为86.00%,特异度为86.67%。结论:PCT、IL-6、PA在NBI新生儿中均具有特异性表达,且与新生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之间具有较强关联性,临床通过联合检测PCT、IL-6、PA对NBI的发生发展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性疾病 降钙素原 细胞介素6 前白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封小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0049-0051,共3页
探讨胃癌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组,分别给予腹腔镜联合胃癌根治术与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 探讨胃癌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组,分别给予腹腔镜联合胃癌根治术与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2%,其显著低于A组的76.08%(P<0.05);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可进一步提高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改善其T淋巴细胞水平,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新辅助化疗 进展期胃癌 t淋巴细胞水平
下载PDF
比较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艾滋病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情况
16
作者 陈艳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5期0009-0012,共4页
分析艾滋病患者中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情况。方法:选择近2年(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86例,按照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高低分组对照研究,其中33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μl(A组),29例CD4+T淋巴... 分析艾滋病患者中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情况。方法:选择近2年(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86例,按照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高低分组对照研究,其中33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μl(A组),29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100/μl-200/μl(B组),24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C组),分析三组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情况。结果:A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口腔真菌病、真菌性肺肺孢子虫肺炎发生率中,A组高于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μl时机会性感染率频率明显增加;细菌性肺炎、口腔真菌病、真菌性肺真菌性肺炎的感染率随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升高而降低。及时发现、确证HIV感染,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对降低机会性感染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 机会性感染 感染率
原文传递
HPV感染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17
作者 黄永 顾礼忠 冯菁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6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究HPV感染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4例HPV感染患者,共检测出慢性宫颈炎患者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患者17例,宫颈癌患者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期患者34例,然后... 目的探究HPV感染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4例HPV感染患者,共检测出慢性宫颈炎患者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患者17例,宫颈癌患者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期患者34例,然后将1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与17例CINⅠ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23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A组,34例CINⅡ~CINⅢ期患者作为观察B组。评估各组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CD3+总T细胞计数、CD8+抑制/杀伤T细胞计数、CD4+辅助/诱导T细胞计数以及CD4+/CD8+)的变化情况;并比较观察A组中宫颈癌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个月体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各个指标(CD3+总T细胞计数、CD8+抑制/杀伤T细胞计数、CD4+辅助/诱导T细胞计数以及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3+总T细胞计数、CD8+抑制/杀伤T细胞计数、CD4+辅助/诱导T细胞计数指标均明显高于观察A组和观察B组(P<0.05);观察B组患者的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中的CD3+总T细胞计数、CD8+抑制/杀伤T细胞计数、CD4+辅助/诱导T细胞计数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A组(P<0.05);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患者的CD4+/CD8+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术后2个月体内的CD3+总T细胞计数和CD4+辅助/诱导T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2个月患者体内CD8+抑制/杀伤T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2个月患者CD4+/CD8+略有上升,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且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会进一步下降,其中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最明显,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检测能够有效甄别宫颈癌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宫颈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下载PDF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何其瑞 金玉林 +1 位作者 丁兴华 徐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 探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RRI患儿40例及正常健康儿童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组(n=40)、对照组(n=40),采用免疫... 目的 探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RRI患儿40例及正常健康儿童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组(n=40)、对照组(n=40),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儿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25羟基纤维素D3[25(OH)D3],采用BD FACSCanto做干扰素γ(IFN),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和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进行检测。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组治疗前,IgG、IgA、IgM、25(OH)D3、IFN-γ、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IL-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治疗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组IgG、IgA、IgM、25(OH)D3、IFN-γ、CD3^(+)、CD4^(+)、CD4^(+)/CD8^(+)显著提高,IL-4、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RI患儿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可用于评估病情,而且有利于评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外周血CD3CD38^+T淋巴细胞水平与HBV合并HIV患者病毒载量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霞 王建新 +2 位作者 邢海霞 尚品杰 张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052-3057,共6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CD3CD38^+T淋巴细胞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9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1例HIV感染患者及同期于医院查体的100名健康成人... 目的探究外周血CD3CD38^+T淋巴细胞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9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1例HIV感染患者及同期于医院查体的100名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BV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单纯HIV感染组(144例)及HBV/HIV共感染组(107例),根据CD4^+水平将HBV/HIV共感染组分为无症状HIV感染期(38例)及艾滋病(AIDS)期(69例)两个亚组,测定HBV-DNA、HIV-RNA载量及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3CD38^+T淋巴细胞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HIV感染组及HBV/HIV共感染组患者CD3CD38^+、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升高(P<0.05),CD3、CD4^+、CD4^+/CD8^+降低(P<0.05),HBV/HIV共感染组患者升高或降低幅度高于单纯HIV感染组患者(P<0.05);HBV/HIV共感染组患者HIV-RNA载量高于单纯HIV感染组患者(P<0.05);AIDS期组患者CD3、CD4^+、CD4^+/CD8^+等指标低于无症状HIV感染期组(P<0.05),CD8^+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CD3CD3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HIV-RNA载量、HBV-DNA载量均高于无症状HIV感染期组(P<0.05);在无症状HIV感染期亚组中,HIV-RNA载量与CD4^+、CD4^+/CD8^+呈负相关,与CD3CD38^+呈正相关(P<0.05);在AIDS期组亚组中,HBV-DNA载量、HIV-RNA载量与CD4^+、CD4^+/CD8^+呈负相关(P<0.05),与CD3CD38^+等呈正相关(P<0.05)。结论HIV/HBV共感染患者可存在T淋巴细胞活化,CD3CD3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可一定程度反映HIV/HBV共感染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t淋巴细胞水平 病毒载量
原文传递
超声探测技术联合T淋巴细胞水平在11~14周孕妇胎儿畸形中的筛查效果及与预后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虹 齐静 严玺德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12期95-97,1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探测技术联合T淋巴细胞水平在11-14w孕妇胎儿畸形中的筛查效果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0月入院进行胎儿畸形筛查孕妇16793例,先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对于疑似畸形胎儿采用表面三维超声检查。对于疑... 目的探讨超声探测技术联合T淋巴细胞水平在11-14w孕妇胎儿畸形中的筛查效果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0月入院进行胎儿畸形筛查孕妇16793例,先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对于疑似畸形胎儿采用表面三维超声检查。对于疑似畸形胎儿在征求家属同意后在孕晚期对产妇进行T淋巴细胞水平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超声探测技术联合T淋巴细胞水平筛查结果与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6793例产妇中最终确诊186例胎儿畸形,畸形率为1.11%。疑似畸形胎儿孕妇CD3+、CD4+及CD4+/CD8+水平,均低于正常孕妇(P<0.05)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畸形胎儿预后与超声检查结果呈正相关性(P<0.05);畸形胎儿预后与CD3+、CD4+及CD4+/CD8+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将超声探测技术联合T淋巴细胞水平用于11-14w孕妇胎儿畸形筛查中能提高筛查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探测技术 t淋巴细胞水平 11-14w孕妇 孕妇胎儿 畸形筛查 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