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SAA和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对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赵美芳 盛美玲 +1 位作者 汪群智 肖远超 《浙江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评估外周血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protein A,SAA)和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对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的意义,为临床早期识别死亡高危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 目的评估外周血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protein A,SAA)和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对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的意义,为临床早期识别死亡高危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诊治的382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确诊后30天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29例)和存活组(353例),记录其入院时外周血SAA和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研究上述指标预测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的最佳阈值及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死亡组COVID-19患者外周血SAA水平高于存活组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存活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周血SAA预测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最佳截断值261.7 mg/L时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81.6%,Youden指数为0.668;外周血CD4^(+)细胞计数预测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最佳截断值192.4个/μL时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84.0%,Youden指数为0.733;外周血CD8^(+)细胞计数预测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最佳截断值167.7个/μL时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85.9%,Youden指数为0.788。结论外周血SAA和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可以作为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预测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血清淀粉样蛋白A t淋巴细胞计数 死亡风险 预测
下载PDF
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2年后免疫恢复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张利霞 张江辉 +1 位作者 梁梅清 邵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18-123,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对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2年后免疫恢复情况的影响,并识别免疫恢复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 我们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我院爱心门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对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2年后免疫恢复情况的影响,并识别免疫恢复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 我们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我院爱心门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根据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将患者分为<200个/μL、200-349个/μL、350-500个/μL三个亚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不同时间点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免疫恢复的因素。免疫恢复不良定义为规律cART两年后,尽管连续两次HIV RNA水平低于50 copies/ml,CD4+ T淋巴细胞计数仍未达到350个/μL。结果 共纳入867例患者进行分析,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45个/μL(四分位间距:144-338)。治疗2年后,67.8%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达到350个/μL以上。不同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亚组间的免疫恢复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免疫恢复不良的风险较高。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大于60岁(调整后OR=2.5, 95% CI: 1.2-5.0)和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调整后OR=3.0, 95% CI: 1.5-6.0)是免疫恢复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是HIV感染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免疫恢复的重要预测因素。特别是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其免疫恢复不良的风险更高。结果 强调了对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和密切监测的重要性,以优化治疗方案并提高免疫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CD4+t淋巴细胞计数 抗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
下载PDF
乳酸/白蛋白比值、白细胞介素-6、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苗芝育 张磊 +3 位作者 李晓燕 张瑞霞 赵梦姣 高延秋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32-239,共8页
目的探讨乳酸/白蛋白比值(LAR)、白细胞介素-6(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的73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为... 目的探讨乳酸/白蛋白比值(LAR)、白细胞介素-6(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的73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28 d生存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n=43)和死亡组(n=30)。通过查阅电子病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情况,入住RICU治疗时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AP)、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入住RICU后第1、3、7天,抽取患者动脉血,应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乳酸水平;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白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计算2组患者第1、3、7天的LAR。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第1、3、7天的LAR、IL-6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影响因素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占比、合并糖尿病占比、合并CHD占比、RICU住院时间以及入住RICU时的Tbil、MAP、PLT、Scr、WBC、PCT、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URB-65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第1、3、7天,死亡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生存组,SOFA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第1天,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的LAR、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死亡组患者的LAR及IL-6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生存组患者第3、7天的LAR、IL-6、SOFA评分显著低于第1天,第7天的LAR、IL-6、SOFA显著低于第3天(P<0.05);生存组患者第3、7天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第1天(P<0.05);生存组患者第7天与第3天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第7天的IL-6水平显著低于第1、3天(P<0.05),第1天的IL-6水平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R、CD4^(+)T淋巴细胞计数、SOFA评分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第3天,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LAR、IL-6水平与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85、0.394,P<0.05);第7天,LAR、IL-6与SOFA评分亦呈显著正相关(r=0.418、0.402,P<0.05);第3、7天,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SOFA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451、-0.45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第3天的LAR、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第7天的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重症肺炎并脓毒症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第3天的LAR、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三者联合,第7天的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二者联合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的28 d死亡均有一定预测价值(P<0.05);第3天的LAR、IL-6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联合预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APACHEⅡ评分预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AUC值为0.769,第3天的LAR、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预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28 d死亡的AUC值分别为0.795、0.757、0.770,第7天的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二者联合预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28 d死亡的AUC值分别为0.743、0.802、0.888。结论入院3 d LAR、3 d IL-6、3 d 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7 d IL-6、7 d 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影响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相关因素;联合检测第3天的LAR、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能够更好地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脓毒症 乳酸/白蛋白比值 细胞介素-6 CD4^(+)t淋巴细胞计数 预后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
4
作者 苏俊枝 高倩 +1 位作者 刘俊杰 吴雨宸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为判断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2022年赣州市755例抗病毒治疗24周以上的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外...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为判断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2022年赣州市755例抗病毒治疗24周以上的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根据抗病毒治疗24周后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将患者分为免疫重建良好组(≥200个/μl)和免疫重建不良组(<200个/μl)。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755例患者中,614例(81.3%)免疫重建良好,141例(18.7%)免疫重建不良。病毒学指标显示有617例(81.7%)病毒学抑制成功,138例(18.3%)病毒学抑制失败。免疫重建不良组中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占比低于免疫重建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免疫重建与性别、年龄、治疗时间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β=-0.642,OR=0.526,95%CI:0.288~0.962)、治疗时间1~2年(β=-0.538,OR=0.584,95%CI:0.383~0.890)、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500个/μl(β=-2.761,OR=0.063,95%CI:0.035~0.116)及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β=-3.206,OR=0.041,95%CI:0.010~0.169)是免疫重建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年龄>50岁(β=1.554,OR=4.730,95%CI:1.028~21.751)是免疫重建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模型对免疫重建不良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P<0.05)。结论性别、年龄、抗病毒治疗时间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患者 CD4^(+)t淋巴细胞计数 基线 免疫重建 病毒载量
下载PDF
CD4^(+)T淋巴细胞计数诊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价值分析
5
作者 姜雯雯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期84-87,共4页
目的:综合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诊断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TB)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AIDS合并TB患者(共35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5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11月),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35例AIDS患者,作... 目的:综合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诊断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TB)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AIDS合并TB患者(共35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5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11月),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35例AIDS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开展CD4^(+)T淋巴细胞检查和CT检查,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试验组AIDS合并TB患者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像学特点、肺结核分型。结果:与对照组AIDS患者比较,试验组AIDS合并TB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更高(P<0.05);试验组AIDS合并TB患者淋巴结肿大、多发结节影、多发空洞、斑片实变影等影像学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单发空洞等影像学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IDS合并TB患者Ⅰ型、Ⅲ型、Ⅳ型等肺结核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Ⅴ型等肺结核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诊断AIDS合并TB的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淋巴细胞计数 艾滋病 肺结核 影像学特点 肺结核分型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诊断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验的意义及临床疗效预测因素
6
作者 顾青青 王珊珊 章以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96-0099,共4页
围绕艾滋病(AIDS)患者,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于其是否合并肺结核(TB)的检验意义及临床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以2020.9-2023.12为时间跨度,选取20例AIDS合并TB患者作为观察组,自入院后实施抗病毒及抗结核治疗,基于同期选取20例T... 围绕艾滋病(AIDS)患者,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于其是否合并肺结核(TB)的检验意义及临床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以2020.9-2023.12为时间跨度,选取20例AIDS合并TB患者作为观察组,自入院后实施抗病毒及抗结核治疗,基于同期选取20例TB患者,作为对照组,以上研究对象均接受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分析其检验意义及。结果 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IDS合并TB患者在斑片实变影、多发空洞、淋巴结肿大、多发结节影等影像学特点及PPD、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检验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于预测合并HIV感染、评估疗效具有显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AIDS) 肺结核(tB) CD4+t淋巴细胞计数 诊断 检验意义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燕 赵清霞 +2 位作者 何云 刘建民 崔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通过对AIDS合并结核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AIDS合并结核病临床特征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AIDS并发结核感染的病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同时选择30例近期入院的HIV阴性肺结核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A... 目的通过对AIDS合并结核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AIDS合并结核病临床特征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AIDS并发结核感染的病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同时选择30例近期入院的HIV阴性肺结核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AIDS合并结核病与HIV阴性肺结核病CD4 T淋巴细胞水平对比分析;AIDS合并结核中PPD、结明试验、结核分型与CD4 T不同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IDS合并结核病与HIV阴性结核病CD4 T淋巴细胞水平相比,二者有显著性差异;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影象学表现;PPD、结明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结核病分型有相关性,CD4<100/mm3与CD4>100/mm3相比,影象学中斑片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纵隔和(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有显著性差异;单发空洞,胸腔积液的机率,无显著性差异。CD4<100/mm3与CD4>100/mm3相比,PPD、结明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Ⅱ、Ⅴ型结核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发病率高,尤其以肺外结核和血型播散性结核多见,CD4 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0/mm3时,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影象学表现多样化及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结核 临床分析 CD4 t淋巴细胞计数
下载PDF
320例经血感染HIV/AIDS中医证型分布与CD_4^+ 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晓雪 危剑安 +7 位作者 宋春鑫 黄霞珍 周伟 金燕 李宁 张同芝 薛柳华 王玉贤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5期410-413,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320例经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中医证型分布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医四诊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并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并比较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病... 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320例经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中医证型分布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医四诊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并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并比较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病毒载量分段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320例经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布与证型有相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μL以下时,以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和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多见;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1~350/μL之间时,以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和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多见;CD+4T淋巴细胞计数大于350/μL,以气血两亏型和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多见。分析病毒载量与证型的关系发现,VL(HIV血浆病毒载量)<500 copies/mL时,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最多;其次依次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和气血两亏型;500 copies/mL<VL<104copies/mL时,以气血两亏型最多,其次为痰热内扰型,以及肝郁气滞火旺型和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104copies/mL<VL<105copies/mL,以气血两亏型为主。结论经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的规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中医辨证证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血感染 HIV/AIDS CD+4t淋巴细胞计数 病毒载量 中医证型
下载PDF
(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CD4^+ T淋巴细胞计数对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柳明波 梁欣 +3 位作者 翁国庆 姚钦江 黄素兰 韦良宏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787-790,共4页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BDG)检测(简称G试验)联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怀疑合并IFD的AIDS患者297例...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BDG)检测(简称G试验)联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怀疑合并IFD的AIDS患者297例,治疗前同时行G试验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根据IFD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IFD组(拟诊、临床诊断和确诊)和非IFD组。分析G试验作为IFD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G试验联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G试验诊断AIDS合并IFD的敏感性为75.3%,特异性为87.4%。根据G试验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61(95%可信区间0.720~0.865)。G试验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8.8%。结论G试验对AIDS合并IFD有较好的诊断价值,G试验联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明显提高AIDS合并IFD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D葡聚糖 CD4^+t淋巴细胞计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侵袭性真菌病
下载PDF
吉林市HIV-1感染者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凤岩 乔建国 +5 位作者 何淑云 李玉莹 修冬莹 邢辉 李诤 赵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8期1346-1347,共2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人类免疫系统受损,以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以继发各种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致死原因。HIV在体内高速持续繁殖并不断破坏CD4+T淋巴细胞,使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人类免疫系统受损,以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以继发各种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致死原因。HIV在体内高速持续繁殖并不断破坏CD4+T淋巴细胞,使感染者免疫水平持续下降。因此,HIV在体内繁殖指标-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是衡量HIV感染者病程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淋巴细胞 HIV-1感染者 t淋巴细胞计数 病毒载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吉林市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下载PDF
宁夏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忠兰 杨东智 +2 位作者 鱼小红 张蕴惠 关光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37-39,43,共4页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自愿检测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水平,为了解本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病情进展和治疗现状提供参考。方法 110例HIV感染者在2010年1~6月和2011年1~6月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的构成比进行比较;对200...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自愿检测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水平,为了解本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病情进展和治疗现状提供参考。方法 110例HIV感染者在2010年1~6月和2011年1~6月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的构成比进行比较;对2005-2010年加入一线抗病毒在治的艾滋病患者6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Easy-Q方法检测病毒载量,同时在中国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查阅患者的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2011年较2010年未治疗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1和200~350个.μL-1之间的患者构成比均有所增加;宁夏累计在治60例AIDS患者中,随抗病毒治疗时间越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350个.μL-1的患者构成比越多,治疗时间越短,<200个.μL-1的构成比越高(26.5%),χ2=6.558,P<0.05;2010年和2011年检测的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1,P=0.327),机会性感染以持续性发热所占比例最高为33.3%,腹泻和带状疱疹所占比例次之,分别为15.5%和14.3%。结论宁夏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加快,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将增多;艾滋病患者随着治疗时间增加,部分病人可重建免疫功能;部分治疗后病毒载量未降低的病人,可能面临治疗失败的危险,关注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同时也需要及时进行耐药监测以指导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CD4+t淋巴细胞计数 HIV病毒载量
下载PDF
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牙龈出血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璇 刘静明 +4 位作者 贾洪诚 付茜 李晓光 柳月红 杨昆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326-328,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HIV阳性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牙龈出血指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79名。检查受试者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和血液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者中,54.05%出血指数为1~2;20... 目的初步探讨HIV阳性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牙龈出血指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79名。检查受试者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和血液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者中,54.05%出血指数为1~2;200~500个/mm^3者中,57.58%出血指数为2~4;>500个/mm^3者中,55.56%出血指数为0~1。总体来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HIV感染者牙龈出血指数无相关关系(P>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层后,并控制菌斑指数进行偏相关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和200~500个/mm^3者偏相关系数分别0.612(P=0.000)、0.353(P=0.048),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出血指数有相关性,2组出血指数分别是1.410±0.791和1.904±1.20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mm^3的HIV感染者的牙龈出血指数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相关性,且中度免疫抑制者牙龈出血指数高于重度免疫抑制者。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mm^3的HIV感染者的牙龈出血指数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淋巴细胞计数 出血指数 HIV 菌斑
下载PDF
玉溪市不同感染途径HIV新近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世福 许杰 +5 位作者 陈黎跃 蔡英 赵金仙 付金翠 李洪 陈良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29-1030,1033,共3页
目的探讨玉溪市不同感染途径新近感染者在无抗病毒治疗干预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情况及死亡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获得2006-2011年HIV新近感染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数据,计算不同感染途径HIV/AIDS新近感染人群CD4+T... 目的探讨玉溪市不同感染途径新近感染者在无抗病毒治疗干预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情况及死亡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获得2006-2011年HIV新近感染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数据,计算不同感染途径HIV/AIDS新近感染人群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速率并对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51例有2次及以上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的HIV/AIDS新近感染者中月均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速率为:-2.26cell/μL,M=-8.07(IQR:-15.36~5.25),吸毒传播感染者、异性性传播感染者和同性性传播感染者月均CD4+T淋巴细胞计数则分别为:-17.78cell/μL,-1.16cell/μL,-4.98cell/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截至2012年年底,玉溪市2006-2011年检出的HIV-1新近感染者尚未死于艾滋病及相关疾病。结论玉溪市HIV新近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总体平缓。吸毒传播感染者和男男同性传播感染者月均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下降速率快,需加强对这两类感染者的定期随访,以降低其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淋巴细胞计数 HIV-1新近感染者 感染途径 自然变化 死亡
原文传递
HIV/AIDS患者APOBEC3G mRNA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福祥 毕蔓茹 +4 位作者 颜丙柱 周慧 刘卫华 李用国 周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人体细胞内的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lipoprotein B mRNA editing enzyme-catalytic polypeptide-like 3G,APOBEC3G)与HIV疾病进展的关系及其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 目的探讨人体细胞内的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lipoprotein B mRNA editing enzyme-catalytic polypeptide-like 3G,APOBEC3G)与HIV疾病进展的关系及其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黑龙江省17例HIV-1感染者及7例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APOBEC3G mRNA水平,同时检测黑龙江省17例HIV-1感染者及7例健康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与未感染HIV组相比,HIV感染组APOBEC3G mRNA水平略降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APOBEC3G mRNA水平为:HIV未感染组>无症状感染组>AIDS患者组,但各组总体均数差异不显著(P>0.05)。HIV/AIDS患者CD4计数与APOBEC3G mRNA水平正相关(r=0.523,P=0.038)。结论 APOBEC3G在HIV-1疾病进展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载脂蛋白B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 CD4t淋巴细胞计数
下载PDF
HIV和HCV重迭感染者病毒载量间及与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忠礼 彭红 +1 位作者 夏志刚 王丽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5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重迭感染者两病毒载量间及其与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 5例HIV和HCV重迭感染者进行了CD+ 3 、CD+ 4 、CD+ 8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核酸载量测定...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重迭感染者两病毒载量间及其与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 5例HIV和HCV重迭感染者进行了CD+ 3 、CD+ 4 、CD+ 8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核酸载量测定,并选用多种数学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单因素相关回归分析显示:HIV病毒载量与CD+ 3 和CD+ 4 细胞计数分别呈现良好的负相关关系(r=- 0 . 6 0 1 3,P =0 .0 1 77;r =- 0. 882 8,P =0 . 0 0 0 0 ) ,HCV病毒载量与CD+ 3 和CD+ 4 细胞计数分别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 =0 . 5 931 ,P =0 . 0 1 98;r =0 . 86 2 7,P =0 .0 0 0 0 ) ,HIV和HCV病毒载量间存在统计学负相关关系(r =- 0 . 895 4 ,P =0 . 0 0 0 0 )。多因素线性相关回归分析表明:CD+ 3 和CD+ 4 细胞计数及HCV病毒载量与HIV病毒载量间均呈现良好的统计学负相关关系(r=- 0 . 6 0 5 1 ,P =0 . 0 1 6 9;r=- 0 . 882 8,P =0 . 0 0 0 0 ;r =- 0 . 895 4 ,P =0. 0 0 0 0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D+ 4 细胞计数和CD+ 4 /CD+ 8比值及HCV病毒载量与HIV病毒载量间分别存在统计学负相关关系。结论 HIV/HCV重迭感染时,两病毒间表现出竞争性抑制或干扰现象,导致CD+ 4 细胞计数多样化改变并呈现出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和HCV重迭感染 病毒载量 t淋巴细胞计数
下载PDF
严重免疫缺陷时HIV/TB合并感染者胸部CT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婧 李春华 +3 位作者 李奇穗 余庆 吕圣秀 陈耀凯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结核(Tuberculosis,TB)合并感染者严重免疫缺陷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从不同角度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CT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HIV/T...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结核(Tuberculosis,TB)合并感染者严重免疫缺陷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从不同角度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CT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HIV/TB合并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扫描结果,比较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感染者胸部CT影像学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包括病变累及肺叶数、病变性质、病变形态、纵膈淋巴结肿大数、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等。结果所有118例HIV/TB合并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低,其中116例<200个/μl。HIV/TB患者肺部病变常累及多个肺叶,且纵膈淋巴结平均肿大个数、肿大淋巴结的最大径均大于单纯TB组(P<0.05);渗出、结节及粟粒状表现在HIV/TB组较单纯TB组常见(P<0.05);对于严重免疫缺陷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200个/μL),不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低,其胸部CT影像学参数无明显差异,仅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患者的纵膈淋巴结肿大的最大直径大于较高CD4^+T细胞计数组(>100个/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免疫损伤严重程度并不会导致患者胸部影像学特征出现本质性差异,但免疫损伤极为严重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低于100个/μL)纵膈淋巴肿大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病 CD4^+t淋巴细胞计数 胸部Ct表现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迪 马永娟 王彬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5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15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给予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HAART)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 目的探讨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15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给予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HAART)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HAART治疗后,150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存在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呈现增长的趋势,且治疗3、6、9及12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以及治疗方案对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量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BMI≥23 kg/m^2及无药物漏服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量均明显高于年龄≥40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BMI<23 kg/m^2及有药物漏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艾滋病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且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年龄、BMI、治疗时机及服药依从性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t淋巴细胞计数
下载PDF
江苏省部分地区HIV/AIDS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之 胡海洋 +7 位作者 刘晓燕 郭宏雄 周莹 卢静 傅更锋 还锡萍 羊海涛 徐晓琴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传播途径和发现时间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绝对计数法,对江苏省部分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不同传播途径和发现时间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绝对计数法,对江苏省部分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 212例HIV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371.50(271.25,517.75)/μL;527例AIDS患者中,治疗前中位数为165.00(68.00,229.00)/μL;治疗后中位数为278.00(176.00,386.00)/μ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71,P<0.05)。不同发现时间AIDS患者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P>0.05),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1,P<0.05);不同发现时间HIV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7,P>0.05)。不同传播途径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5,P>0.05);HIV感染者中经同性传播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经异性传播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P<0.05)。结论应加强AIDS抗病毒治疗者的免疫学监测,及对同性传播人群的关注和有效干预,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CD4+t淋巴细胞计数 传播途径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HIV/AIDS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晓峰 李晶 +3 位作者 李征 金星 吴小慧 戴卫东 《罕少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孕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实施剖宫产分娩的58例术前2周内曾经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分娩58...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孕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实施剖宫产分娩的58例术前2周内曾经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分娩58例,切口愈合均为甲级愈合。其中50例实施孕期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结论剖宫产术前两周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没有直接关系;实施孕期HIV母婴阻断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所致的轻度贫血不会增加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剖宫产术 切口愈合 CD4+t淋巴细胞计数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贠赟 高鲁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2期69-70,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诊断价值。方法 53例艾滋病合并肺疾病患者,均接受痰涂片试验以查抗酸杆菌是否存在,根据试验结果将31例肺结核患者作为阳性组,22例非肺结核患者作为阴性组,对比CD4+T淋巴细胞计... 目的研究并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诊断价值。方法 53例艾滋病合并肺疾病患者,均接受痰涂片试验以查抗酸杆菌是否存在,根据试验结果将31例肺结核患者作为阳性组,22例非肺结核患者作为阴性组,对比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阳性组的CD4+T淋巴细胞个数为(127.36±50.69)个/μl,少于阴性组的(235.18±62.44)个/μl(P<0.05)。结论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肺结核 CD4+t淋巴细胞计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