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性和雄性非肥胖糖尿病小鼠中CD8^(+)T细胞分化亚群差异研究
1
作者 杨数数 刘东 +2 位作者 黎婕 张梦军 王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7-848,共12页
目的以雌性和雄性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以及健康对照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ICR)小鼠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初始、效应、记忆、耗竭以及调节性CD8^(+)T细胞分化亚群差异,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 目的以雌性和雄性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以及健康对照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ICR)小鼠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初始、效应、记忆、耗竭以及调节性CD8^(+)T细胞分化亚群差异,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背景下的性别因素对CD8^(+)T细胞分化命运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雌雄NOD小鼠脾脏、胰腺引流淋巴结(pancreatic draining lymph nodes,pLN)、胰腺浸润淋巴细胞(pancreas-infiltrating lymphocytes,PIL)、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s,T_(N))、中枢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_(CM))、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s,T_(EFF))、效应前体样T细胞(effector precursor T cells,T_(EP))、耗竭T细胞(exhausted T cells,T_(EX))、耗竭前体T细胞(precursor exhausted T cells,T_(PEX))以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等CD8^(+)T细胞分化亚群的频率和表型差异。结果与雄性NOD小鼠比较,雌性NOD小鼠pLN及PIL中IFN-γ^(+)、CD107a^(+)和CCL5^(+)CD8^(+)T_(EFF)频率显著升高(P<0.01,P<0.05,P<0.05),同时脾脏中CD8^(+)T_(N)、CD8^(+)T_(CM)、CD8^(+)T_(EX)、CD8^(+)T_(PEX)和CD122^(+)CD8^(+)Tregs亚群的频率均显著降低(P<0.01,P<0.01,P<0.01,P<0.01,P<0.001);而雌性和雄性ICR小鼠体内除CD122^(+)CD8^(+)Tregs差异变化与NOD小鼠一致(P<0.05),其余上述各CD8^(+)T细胞分化亚群无显著差异。结论雄激素可能通过抑制记忆T细胞向效应T细胞分化,同时促进效应T细胞功能耗竭,导致雌雄发病率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CD8^(+)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耗竭t细胞 初始t细胞 记忆t细胞
原文传递
TRBC1作为潜在靶点治疗T细胞来源肿瘤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萌 李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163-1166,共4页
T细胞来源肿瘤具有侵袭性、易耐药且预后不良的特点,常规治疗后复发率高,目前对于其的治疗不存在特效药。若能改进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将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细胞免疫治疗对B细胞来源的血液系统肿瘤获得较高的治愈率。却因为缺乏合适... T细胞来源肿瘤具有侵袭性、易耐药且预后不良的特点,常规治疗后复发率高,目前对于其的治疗不存在特效药。若能改进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将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细胞免疫治疗对B细胞来源的血液系统肿瘤获得较高的治愈率。却因为缺乏合适的靶点对治疗T细胞来源血液系统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不佳。最新发现的T细胞受体β链恒定结构域1(TRBC1)作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给T细胞来源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希望。本文将对TRBC1在当前的疾病诊断和细胞免疫治疗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抗原受体 t细胞受体β链恒定结构域1 血液肿瘤诊断 CAR-t细胞治疗 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
下载PDF
过继性T细胞疗法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寅瑜 陈霖 +3 位作者 徐凤 邹子川 葛良玉 孟箭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2-197,共6页
过继性T细胞疗法(adoptive T cell therapy,ACT)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抗肿瘤治疗方法,临床研究正在迅速发展。研究表明,ACT疗法可以通过增加T细胞数量,增强对肿瘤组织的特异性和反应性,从而克服肿瘤免疫缺陷抑制的产生。ACT疗法目前有3种... 过继性T细胞疗法(adoptive T cell therapy,ACT)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抗肿瘤治疗方法,临床研究正在迅速发展。研究表明,ACT疗法可以通过增加T细胞数量,增强对肿瘤组织的特异性和反应性,从而克服肿瘤免疫缺陷抑制的产生。ACT疗法目前有3种主要模式: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和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CR-T)治疗。本文对ACT疗法的分类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TILs、CAR-T、TCR-T以及基于类器官共培养的过继性T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探讨ACT作为头颈部鳞癌治疗方式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性t细胞疗法 头颈部鳞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 类器官
原文传递
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代谢产物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段一硕 饶军 +13 位作者 夏菁 马娜丫 蔺诗佳 李甫 唐书翰 周沙 曾韫璟 李炘檑 黄德智 李琼 刘帮洞 赵先兰 魏锦 张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2-358,共7页
目的 观察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从能量代谢角度寻找监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诊治的1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初诊患者,并招... 目的 观察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从能量代谢角度寻找监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诊治的1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初诊患者,并招募同期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elected/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SRM/MRM)检测其血清中能量相关代谢产物的差异,并结合其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中能量代谢相关产物水平表达谱存在差异,其中环磷腺苷、琥珀酸、柠檬酸和顺乌头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6-磷酸葡萄糖水平升高(P<0.05),且患者血清中的柠檬酸和琥珀酸水平与疾病危险度分级(低危、中危、高危)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同时,苹果酸和柠檬酸水平与患者中期疗效评估结果[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或疾病稳定(SD)]呈明显负相关(P<0.05)。对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n=10),与健康对照相比,其血清中环磷腺苷、琥珀酸、柠檬酸、异柠檬酸和顺乌头酸含量亦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柠檬酸与琥珀酸的水平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中期疗效评估(CD/PR或SD)呈明显相关性(P<0.05);对于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n=6),与健康对照相比,其血清中环磷腺苷、柠檬酸和琥珀酸的含量明显降低,而6-磷酸葡萄糖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琥珀酸水平分别与患者临床分期和危险度分级都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在血清代谢产物水平上共鉴定出5个差异代谢产物,其中琥珀酸、柠檬酸有希望成为血清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 血清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多反应监测
原文传递
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并异常表达CD20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王正岩 安风仙 +4 位作者 杜颖 杜然 李迎雪 闫金强 张学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Waldeyer’s ring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with T-follicular helper phenotype,wPTCL-TFH)临床病理学、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wPTCL-TFH临床资料,对其病变组织行HE... 目的探讨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Waldeyer’s ring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with T-follicular helper phenotype,wPTCL-TFH)临床病理学、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wPTCL-TFH临床资料,对其病变组织行HE、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及TCR基因重排检测,应用一代测序法检测IDH2 Exon4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1岁,临床表现为咽痛、消瘦,无其他发热、盗汗等B症状。组织学表现为扁桃体实质内小-中等大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全T细胞标志物及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CD10、BCL6和PD-1,弥漫表达CD20,部分表达CD30(约10%);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IDH2基因未见突变。采用R-CHOP方案化疗6个周期,随访7个月,患者无瘤生存。结论wPTCL-TFH异常表达CD20者临床罕见,化疗中加入利妥昔单抗可能对CD20异常表达wPTCL-TFH有效,仍需更多的病例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滤泡辅助t细胞 外周t细胞 CD20
下载PDF
流式分选仪的创新调试及在初始T细胞纯化中的应用
6
作者 万雅娟 王瑞 +2 位作者 张松 周颖 龙加福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针对敏感细胞样本如何调试流式分选仪以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分选产物是众多流式分选从业者关注的问题。该文以流式分选仪FACSAria Fusion为例,首创性地将工程师调试界面与用户调试界面相结合调整系统默认最低样品进样压力,并配合85μm... 针对敏感细胞样本如何调试流式分选仪以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分选产物是众多流式分选从业者关注的问题。该文以流式分选仪FACSAria Fusion为例,首创性地将工程师调试界面与用户调试界面相结合调整系统默认最低样品进样压力,并配合85μm喷嘴,按照用户常规操作流程,在流速1.0的情况下对小鼠原代初始T细胞进行纯化,并对产物的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证明阐述的调试方法可以成功地获得高纯度初始T细胞,并且诱导分化成的调节T细胞产生特异转录因子Foxp3的能力与未分选细胞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分选 进样压力 初始t细胞 调节t细胞 FOXP3
下载PDF
以急性胰腺炎为典型表现的成人T细胞淋巴瘤致1例
7
作者 杨欣然 柴敏 +4 位作者 符浩雪 陈一欣 臧秀贤 逄利 徐大海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8期49-50,共2页
急性胰腺炎病因复杂,约20%的急性胰腺炎因病因不明而被归类为特发性急性胰腺炎,而暴饮暴食是最常见的诱因。以急性胰腺炎为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罕见,易误诊而延误诊治。本文对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以急性胰腺炎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成... 急性胰腺炎病因复杂,约20%的急性胰腺炎因病因不明而被归类为特发性急性胰腺炎,而暴饮暴食是最常见的诱因。以急性胰腺炎为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罕见,易误诊而延误诊治。本文对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以急性胰腺炎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成人T细胞淋巴瘤1例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以作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外周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静 李志铭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近年来,得益于新型药物的快速发展,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作为中国发病率相对较高的淋巴瘤亚型,相关研究进展备受该领域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对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报道的外周T细胞淋... 近年来,得益于新型药物的快速发展,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作为中国发病率相对较高的淋巴瘤亚型,相关研究进展备受该领域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对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报道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7A和NF-κB信号通路减轻γδ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9
作者 刘槃 席德双 +4 位作者 黄瑞 滕益霖 刘睿 曾高峰 宗少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8-1094,共7页
目的 探究短链脂肪酸减轻γδ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一定浓度的短链脂肪酸干预大鼠肠道来源的γδT细胞,CCK-8检测短链脂肪酸对γδT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7A(IL-17A)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 目的 探究短链脂肪酸减轻γδ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一定浓度的短链脂肪酸干预大鼠肠道来源的γδT细胞,CCK-8检测短链脂肪酸对γδT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7A(IL-17A)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q PCR)检测IL-17A因子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IL-17+γδT细胞的比例,Western blot研究γδT细胞IL-17A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CCK-8结果提示乙酸钠的浓度≤0.5 mmol/L,丙酸钠、丁酸钠和混合短链脂肪酸的浓度≤0.25 mmol/L对γδT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P> 0.05);ELISA和RT-q PCR结果显示,丙酸钠、丁酸钠及混合短链脂肪酸处理的γδT细胞IL-17A的含量较Control组均显著降低。流式细胞检测结果示IL-17+γδT细胞的比例在丙酸钠、丁酸钠、混合短链脂肪酸及TSA干预下均明显下降(P <0.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丙酸钠、丁酸钠和混合短链脂肪酸可抑制IL-17A、IKK的表达及NF-κB磷酸化水平(P <0.05)。结论 短链脂肪酸能抑制γδT细胞IL-17A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ΓΔt细胞 细胞介素17A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误诊为鼻窦炎眶周蜂窝织炎1例
10
作者 王明婕 李骋 +1 位作者 孙炎 杨磊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3期193-194,196,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鼻堵脓涕1月余伴右眼红肿2周”于门诊就诊。患者1个月前在劳累饮酒后出现双侧持续性鼻堵、黄脓涕,伴双侧额部头痛、右眼眶重度胀痛,需口服止痛药缓解疼痛。2周前右眼疼痛加重,伴视物稍模糊,无复视,伴发热,体... 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鼻堵脓涕1月余伴右眼红肿2周”于门诊就诊。患者1个月前在劳累饮酒后出现双侧持续性鼻堵、黄脓涕,伴双侧额部头痛、右眼眶重度胀痛,需口服止痛药缓解疼痛。2周前右眼疼痛加重,伴视物稍模糊,无复视,伴发热,体温最高38.2℃。门诊初步疑诊“急性鼻窦炎眶周蜂窝织炎”收治入院。发病以来患者神清,精神可,食欲尚可,近6个月体重下降约30斤,夜间睡眠差,伴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蜂窝织炎 鼻窦炎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针刺联合硫酸羟氯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比率的影响
11
作者 李新华 周晓莉 +1 位作者 王超 宋美卿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硫酸羟氯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硫酸羟氯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硫酸羟氯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泪液流率、唾液流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Th17/Treg比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泪液流率、唾液流率高于对照组;ESR、CRP、IgG水平低于对照组;Th17/Treg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明显改善口干、眼干症状,降低免疫反应,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升高泪液流率、唾液流率,降低Th17/Treg比率,调节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针刺 硫酸羟氯喹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12
作者 张炎 刘洁 张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是最常见的CTCL类型,多数患者处于疾病早期,发展缓慢,以局部治疗为主。但进展期(ⅡB期~Ⅳ期)患者可累及淋巴结、血液和内脏器官,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进展期患者预...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是最常见的CTCL类型,多数患者处于疾病早期,发展缓慢,以局部治疗为主。但进展期(ⅡB期~Ⅳ期)患者可累及淋巴结、血液和内脏器官,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进展期患者预后不佳,5年生存率仅为47%。近年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认识加深,出现多种新型疗法,如单克隆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表观遗传学修饰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该文对CTCL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瘤 治疗进展
原文传递
成人接种2剂新冠灭活疫苗12个月后T细胞免疫应答特点
13
作者 王静 李亚群 +7 位作者 汪海燕 宋曜如 李静 王文鑫 万林钰 周春保 范兴 王福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评估成年人接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灭活疫苗12个月后不同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特点。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22年4-6月招募15名健康成年人,于接种2剂新冠灭活疫苗12个月后采集其静脉血标本,以基于多色流式细胞... 目的评估成年人接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灭活疫苗12个月后不同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特点。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22年4-6月招募15名健康成年人,于接种2剂新冠灭活疫苗12个月后采集其静脉血标本,以基于多色流式细胞术的活化诱导标记法(AIM)检测SARS-CoV-2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水平,并分析其记忆表型与亚群分化特点。结果成年人接种2剂灭活疫苗12个月后,90%以上个体可检测到Spike及Non-spike特异性CD4^(+)T细胞反应(S:14/15,P=0.0001;NS:15/15,P<0.0001);80%个体检测到Spike及Non-spike特异性CD8^(+)T细胞反应(S:12/15,P=0.0463;NS:12/15,P=0.0806)。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主要表现为中央记忆细胞(CM)、1型效应记忆细胞(EM1)记忆表型,以及1/17型辅助性T细胞(Th1/17)、2型辅助性T细胞(Th2)辅助表型。结论灭活疫苗接种后能诱导广泛且持久的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反应,可能是当前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化比例较低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灭活疫苗 t细胞免疫应答
下载PDF
端粒酶、γ-干扰素、腺苷酸脱氨酶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诊断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作用分析
14
作者 由振华 黄锦宏 +3 位作者 赵云根 顾宇平 程易 凌春华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 评价端粒酶、γ-干扰素(IFN-γ)、腺苷酸脱氨酶(ADA)及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诊断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早期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组)和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肿瘤组),分别在治疗前抽取患者胸腔... 目的 评价端粒酶、γ-干扰素(IFN-γ)、腺苷酸脱氨酶(ADA)及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诊断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早期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组)和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肿瘤组),分别在治疗前抽取患者胸腔积液及空腹血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端粒酶的含量和IFN-γ的浓度,应用比色分析法检测ADA的活性,采用Elispot斑点计数检测T-SPOT.TB阳性率。结果 结核组和肿瘤组的端粒酶含量分别为(1.46±0.73)×10~(-3) nmol/L和(3.34±1.72)×10~(-3) nmol/L,结核组端粒酶含量低于肿瘤组(P<0.01);结核组和肿瘤组的IFN-γ含量分别为(137.44±38.93) U/L和(27.94±8.46) U/L,ADA含量分别为(68.42±9.58) U/L和(15.39±4.43) U/L,2组患者IFN-γ含量和ADA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组IFN-γ浓度、ADA活性及T-SPOT.TB阳性率均高于肿瘤组(P<0.01)。联合应用端粒酶、IFN-γ、ADA及T-SPOT.TB 4个诊断指标的诊断试验鉴别诊断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为0.974,特异度为0.974。结论 联合应用端粒酶、IFN-γ、ADA及T-SPOT.TB 4个诊断指标的诊断试验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Γ-干扰素 腺苷酸脱氨酶 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基于多分析方法探讨近十年T细胞对类风湿关节炎影响的可视化分析
15
作者 苏小军 朱文菊 +6 位作者 王欢 何倩 包强 郭影 可易弘 沈海丽 张志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目的通过对近十年T细胞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影响的文献进行多软件可视化分析,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发展。方法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2012-2022年关于T细胞对RA影响的中英文文献,运用C... 目的通过对近十年T细胞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影响的文献进行多软件可视化分析,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发展。方法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2012-2022年关于T细胞对RA影响的中英文文献,运用CiteSpace、VOSviewer软件对其发文量、作者、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中文文献519篇,英文文献861篇,结果显示2020-2022年中文发文量缓慢增加,英文发文量整体趋势较为平稳。关键词分析显示,预测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聚焦于T细胞在RA中的发病机制、RA的骨破坏机制、疾病活动度、氧化应激等方面。结论T细胞对RA影响的研究关注度一直较高,研究价值大。但因国内外研究重点存在差异,团队间应良性互动、相互交流,以期揭示RA的内在机制,为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t细胞 CItESPACE VOSviewer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16
作者 罗佳 马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的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接受颅内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取栓术中...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的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接受颅内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取栓术中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和发病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临床结局进行评价。所有血栓标本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栓红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以及调节性T细胞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具有完整血栓数据的44例患者,其中红细胞型15例、混合型11例、纤维蛋白/血小板型18例,三组间ORG 10172急性脑卒中治疗分类试验(TOAST)病因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余一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无明显差异(均P>0.05)。按TOAST病因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8例和心源性栓塞型1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血栓的红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心源性栓塞型[分别为58.0%(44.2%,72.5%)和24.5%(12.7%,48.0%),P<0.01],而心源性栓塞型患者血栓的纤维蛋白/血小板比例明显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分别为73.0%(49.2%,84.5%)和40.0%(25.2%,54.5%),P<0.01]。44例患者中,神经功能结局良好者19例,神经功能结局不良者25例,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CD4^(+)CD25^(+)T细胞数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结局相关(均P<0.05),而其余临床相关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与患者神经功能结局无关(均P>0.05)。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年龄、手术时间、CD4^(+)CD25^(+)T细胞数等变量,发现血栓CD4^(+)CD25^(+)T细胞数是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69,95%CI:1.101~1.701,P<0.01)。结论:血栓中红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成分与患者功能结局无明显相关性,但调节性T细胞表达增高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 细胞 纤维蛋白/血小板 调节性t细胞 预后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中的毒副作用
17
作者 尹萌萌(综述) 胡群(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1-366,共6页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因其特异性识别功能及细胞毒性,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但它也具有一系列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儿童,毒性反应发展迅速,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本文对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中的毒副作用,及其临床表现...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因其特异性识别功能及细胞毒性,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但它也具有一系列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儿童,毒性反应发展迅速,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本文对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中的毒副作用,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概述,旨在优化其在儿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毒副作用 儿童
下载PDF
γδT细胞在气道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
18
作者 闫新宇 韩金帅 王俊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气道过敏性疾病是一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哮喘和变应性鼻炎为主。变应性鼻炎和哮喘都是异质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炎、气道高反应性、黏液高分泌,以及炎症细胞反应引起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研究人员认为,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 气道过敏性疾病是一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哮喘和变应性鼻炎为主。变应性鼻炎和哮喘都是异质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炎、气道高反应性、黏液高分泌,以及炎症细胞反应引起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研究人员认为,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1 γδT概述γδT细胞是T细胞的一个亚群。最初,由于γδT细胞在免疫细胞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并且是异质性的,所以对γδT细胞的研究还很少。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了γδT细胞在许多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气道过敏性疾病 变应性鼻炎 哮喘
下载PDF
丙戊酸钠辅助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血清NSE、Hcy与T细胞17水平变化分析
19
作者 柳敏 程颖 +2 位作者 景素敬 姜红 郝伟红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辅助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及T细胞17水平(Th17)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邯郸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15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辅助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及T细胞17水平(Th17)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邯郸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15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3例(托吡酯)和观察组79例(丙戊酸钠+托吡酯)。比较两组总疗效率、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SE、Th17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疗效率为91.81%,对照组总疗效率为75.29%,观察组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2、NSE、Hcy、Th17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TNF-α、IL-2、NSE、Hcy、Th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DNF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59%、5.04%,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辅助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显著降低NSE、Th17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小儿癫痫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同型半胱氨酸 t细胞17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