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SSCP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克隆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徐兵 田红 周淑芸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7-400,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进一步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患者骨髓标本克隆T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基因重排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联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confor... 背景与目的:进一步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患者骨髓标本克隆T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基因重排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联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分析43例NHL患者骨髓标本TCRVγI-Jγ基因重排情况。结果:43例NHL患者有26例(60.5%)存在克隆性TCRVγI-Jγ基因重排。16例骨髓形态学检查未发现淋巴瘤细胞浸润者中有3例(18.8%)发现克隆性TCRVγI-Jγ基因重排,此3例患者分别于4~9个月后行骨髓形态检查时发现淋巴瘤细胞浸润;27例骨髓形态学检查有淋巴瘤细胞浸润者有23例(85.2%)存在克隆性TCRVγI-Jγ基因重排阳性。26例PCR扩增阳性病例经SSCP分析发现7例(26.9%)存在寡/亚克隆重排。7例存在寡/亚克隆重排患者经3~11个月有5例(71.4%)发展为白血病,存在寡/亚克隆重排NHL患者1年内转化为白血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寡/亚克隆重排患者(10.5%)(P<0.005)。结论:应用PCR检测NHL患者骨髓标本克隆性TCRVγI-Jγ基因重排可较骨髓形态学检查更早发现NHL患者骨髓浸润微小病灶。具有寡/亚克隆NHL患者更易发展为白血病,还可发展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寡克隆 亚克隆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下载PDF
怀疑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患者是否应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
2
作者 刘雨欣 孙佳铭 +4 位作者 刘佳佳 邱岑 崔俊祺 郑丹宁 余力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4-519,共6页
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IA-ALCL)是一种罕见的T细胞淋巴瘤,尽管亚洲报道的BIA-ALCL病例很少,但尽早诊断至关重要。包膜内积液中ALK^(-)和CD30^(+)T细胞数>10%是其重要诊断标准。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检测是辅助复杂T细... 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IA-ALCL)是一种罕见的T细胞淋巴瘤,尽管亚洲报道的BIA-ALCL病例很少,但尽早诊断至关重要。包膜内积液中ALK^(-)和CD30^(+)T细胞数>10%是其重要诊断标准。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检测是辅助复杂T细胞疾病病理诊断和免疫诊断的常用手段,但在BIA-ALCL早期是否存在TCR基因单克隆重排目前尚未见报道。该文报道了1例双侧假体隆乳术后20余年的56岁女性患者,因左侧乳房变硬、增大伴轻微刺痛于2023年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MRI提示假体破裂,遂于2023年2月2日行双侧假体取出术。患者左侧假体包膜积液病理切片中发现少量ALK^(-)和CD30^(+)T细胞,TCRγ基因重排呈单克隆性,疑为BIA-ALCL早期改变,需要长期随访。作者建议对怀疑为BIA-ALCL的患者在行细胞形态学、免疫学检查的同时应进行TCR基因重排检测,可以为此类患者的诊治和必要的长期随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 乳房假体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血清肿
原文传递
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分析在淋巴瘤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静 张太明 +2 位作者 杨飞 蔡旭 周晓燕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15-617,共3页
克隆性基冈重排检测已成为淋巴瘤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其原理是利用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过程中VDJ区互相靠拢的特征,通过适当的家族引物或通用引物在淋巴瘤中可扩增出特征... 克隆性基冈重排检测已成为淋巴瘤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其原理是利用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过程中VDJ区互相靠拢的特征,通过适当的家族引物或通用引物在淋巴瘤中可扩增出特征性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基因片段。PCR产物的分析有两种推荐方法:(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异源双链分析;(2)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基因扫描分析 毛细管电泳 淋巴瘤 检测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皮损和外周血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的研究
4
作者 宋丽新 张士发 高兴华 《沈阳部队医药》 2011年第1期6-8,共3页
为探讨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皮损及外周血中的存在情况及与疾病的相关性。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4例蕈样肉芽肿、(MF)17例可疑蕈样肉芽肿、8例神经性皮炎、8例湿疹、2例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红皮病患者皮损及外周... 为探讨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皮损及外周血中的存在情况及与疾病的相关性。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4例蕈样肉芽肿、(MF)17例可疑蕈样肉芽肿、8例神经性皮炎、8例湿疹、2例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红皮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进行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的检测,同时取5例正常皮损及健康人血作为对照。结果:MF患者皮损TCR-γ基因重排总阳性率为78.6%;外周血总阳性率为35.7%;MF患者皮损和血液中有3例患者同时出现TCR-γ基因重排,2例在皮损中无基因重排的情况下血液单独出现TCR-γ基因重排。可疑MF皮损总阳性率为41.2%,血液总阳性率为17.6%。神经性皮炎、湿疹、淋巴瘤样丘疹病、红皮病患者皮损和外周血及正常皮损和健康人血中无TCR-γ基因重排。结论:皮损TCR-γ基因重排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血液中的TCR-γ基因重排与MF疾病进展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瘤 蕈样肉芽肿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下载PDF
伴T细胞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阳性的淋巴瘤样丘疹病C型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凯健 龚予希 +1 位作者 杨野梵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3-634,共2页
患者女性,25岁,主诉左侧小腿足踝上方紫癜样褐色丘疹2年。曾诊断为血管炎,给予抗组胺药及沙利度胺等治疗,期间皮疹有新发,血液中IgE 373.9 IU/mL,尿蛋白±,贫血。皮肤科拟诊“丘疹性荨麻疹血管炎”,给予醋酸地塞米松片、乌灵胶囊、... 患者女性,25岁,主诉左侧小腿足踝上方紫癜样褐色丘疹2年。曾诊断为血管炎,给予抗组胺药及沙利度胺等治疗,期间皮疹有新发,血液中IgE 373.9 IU/mL,尿蛋白±,贫血。皮肤科拟诊“丘疹性荨麻疹血管炎”,给予醋酸地塞米松片、乌灵胶囊、粉尘螨滴剂治疗,患者病情仍无缓解,故行皮肤活检。患者无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血液流式细胞免疫分型示:淋巴细胞占11.1%,提示淋巴细胞比例偏低,抗原表达无明显异常。骨髓病理学检查示:未见异型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正常。血液分子病理示:TCRβ、TCRγ和TCRδ重排检测阴性。体格检查示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丘疹病 皮肤CD30^(+)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t细胞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 病例报道
下载PDF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TCRγ基因重排的检测及其意义
6
作者 雷珂 卢洁 +1 位作者 谷仁凯 董增义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11-213,共3页
①目的 探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中T细胞抗原受体γ链 (TCRγ)基因重排的发生情况及其与AML临床特征的关系。②方法 以构建的TCRγ基因片断为内参照模板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扩增TCRγ基因重排片断。③结果 TCRγ基因重排在AM... ①目的 探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中T细胞抗原受体γ链 (TCRγ)基因重排的发生情况及其与AML临床特征的关系。②方法 以构建的TCRγ基因片断为内参照模板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扩增TCRγ基因重排片断。③结果 TCRγ基因重排在AML中发生率为 2 4 .4 % ,在急性单核系白血病中发生率高达 4 8.1% ,差异有极显著性 (χ2 =12 .32 ,P <0 .0 0 1)。有TCRγ基因重排的AML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无TCRγ基因重排的AML病人 (t=2 .5 35 ,P <0 .0 5 ) ;有TCRγ基因重排的AML病人的肝大程度大于无TCRγ基因重排的AML病人 (t=2 .35 7,P <0 .0 5 ) ;TCRγ基因重排阳性的AML病人达到第 1次缓解的时间长于TCRγ基因重排阴性的AML病人 (t=2 .5 32 ,P <0 .0 5 )。④结论 TCRγ基因重排可发生于部分髓系白血病病人 ,急性单核系白血病的发生率最高 ,这部分病人临床体征明显 ,对标准化疗不敏感 ,不易获得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细胞 急性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重排 γ链t细胞抗原受体
下载PDF
T细胞受体删除环定量检测的意义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素芳 李扬秋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
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 (TRECs)是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过程中删除的DNA环 ,可作为最近从胸腺输出初始细胞的标记 ,其定量检测应用于胸腺近期输出功能的评价。近年来由于免疫重建研究的广泛开展 ,定量检测TRECs得到重视。本文拟从TRECs的产... 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 (TRECs)是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过程中删除的DNA环 ,可作为最近从胸腺输出初始细胞的标记 ,其定量检测应用于胸腺近期输出功能的评价。近年来由于免疫重建研究的广泛开展 ,定量检测TRECs得到重视。本文拟从TRECs的产生以及定量检测在正常人和各类免疫缺陷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其意义给予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tRECS 胸腺 定量PCR
下载PDF
EBV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3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樊翔 董正邦 +2 位作者 王雪晴 王国庆 张丽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EBV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道3例EBV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从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EBER原位杂交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例成人型... 目的探讨EBV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道3例EBV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从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EBER原位杂交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例成人型系统性EBV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以发热起病,肝脾受累明显,肝窦和脾窦内小淋巴细胞浸润伴较多嗜血细胞,免疫组化示浸润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EBER(+),基因重排未见单克隆条带。2例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瘤以面部、躯干及四肢反复出疹样皮损伴破溃、痂皮形成为主要表现,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内见小~中等大小淋巴细胞浸润,以血管中心性浸润为特征,表达T细胞抗原和EBER,2例均显示TCR受体基因单克隆性重排。结论EBV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表现不特异,组织学易误诊为炎性反应性病变或嗜血细胞综合症,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能够帮助明确本类疾病的恶性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EB病毒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原文传递
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多态性研究
9
作者 吴岩 张纪红 +3 位作者 董会卿 万岁桂 孙雪静 苏圣尧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不同阶段外周血T淋巴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TCRVβ)多态性的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30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40例、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SPMS)患者10...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不同阶段外周血T淋巴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TCRVβ)多态性的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30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40例、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SPMS)患者10例、健康对照者30名,经TCRVβ单克隆抗体标记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外周血TCRVβ扩增程度以及TCRVβ24个亚家族扩增患者百分比、扩增片段所占百分比的差异。结果 CIS、RRMS及SPMS组TCRVβ存在扩增患者比例、扩增个数和扩增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CIS、RRMS及SPMS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IS、RRMS及SPMS组CD4+TCRVβ2扩增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8),CIS组、RRMS及SPMS组CD8+TCRVβ11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PMS组CD4+TCRVβ21.3表达水平低于CIS组(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CD8+TCRVβ11的扩增片段所占百分比对MS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MS分型无诊断价值;CD4+TCRVβ21.3的扩增片段所占百分比对SPMS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结论可通过检测部分TCRVβ片段对MS及SPMS的早期诊断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排 β链t细胞抗原受体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型 多发性硬化 继发进展型 临床孤立综合征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下载PDF
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NK/T细胞淋巴瘤:MICM技术对诊断的重要性(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芳 林跃辉 +4 位作者 刘红星 王彤 单福香 童春荣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347-1351,共5页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类罕见淋巴瘤,起源于活化的NK细胞或活化的T细胞。它通常为结外病变,往往表现为位于面部中线组织的破坏性病灶。NK/T细胞淋巴瘤常见于鼻腔及鼻窦,此外其他结外器官如咽部、胃肠道、睾...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类罕见淋巴瘤,起源于活化的NK细胞或活化的T细胞。它通常为结外病变,往往表现为位于面部中线组织的破坏性病灶。NK/T细胞淋巴瘤常见于鼻腔及鼻窦,此外其他结外器官如咽部、胃肠道、睾丸等部位的侵犯也有报导,也有一些罕见的表现为胸腔积液的报导。本文中报道了1名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NK/T细胞淋巴瘤。这名患者在外院通过对胸膜活检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误诊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入院后通过对胸水细胞形态学(morphologic M)、免疫学(immunophenotypic,I)、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 C)及分子生物学(molecular,M)(MICM)联合检测。结果表明,形态学检测证实有幼稚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这些细胞表达胞浆CD3(cCD3)及CD56,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克隆性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从而纠正误诊而正确将其诊断为NK/T细胞淋巴瘤,并成功地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论:对这罕见病例应强调MICM联合诊断技术对诊断的重要性,另外,此罕见疾病有特殊临床表现,能够对其进行成功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MICM技术 流式细胞 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肝脾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爽 农琳 +1 位作者 任雅丽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脾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T cell lymphoma,HSTC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病理诊断。方法:复习3例HST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原位杂交及T细胞受体γ(T cell receptor γ,TCRγ)基因重... 目的:探讨肝脾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T cell lymphoma,HSTC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病理诊断。方法:复习3例HST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原位杂交及T细胞受体γ(T cell receptor γ,TCRγ)基因重排检测。结果:3例HSTCL中,骨髓1例呈间质和窦性浸润,2例呈间质及弥漫性浸润;肝1例和脾1例呈窦性浸润。免疫组化:3例均CD3、TIA-1强阳性,而粒酶B阴性;CD56阴性;TCRβ阴性;3例EBV原位杂交均阴性。TCRγ基因重排检测2例呈单克隆性,1例呈弥散态。结论:HSTCL是一种罕见的非活化T细胞毒性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PTCL),EBV原位杂交阴性和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我国病例与国际报道病例临床病理特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外周 骨髓 原位杂交 基因重排 γ链t细胞抗原受体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和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傅卫军 侯健 +3 位作者 丁思奇 王东星 陈玉宝 陈秋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IGH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原文传递
急性髓性白血病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和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的检测意义
13
作者 许莲蓉 乔振华 +4 位作者 苏丽萍 马梁明 王宏伟 张丽 朱镭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3-58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表型
原文传递
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细胞受体β链基因重排的特点及其在微小残留病定量检测中的意义
14
作者 姚利 陈子兴 +4 位作者 岑建农 梁建英 冯宇锋 刘红 吴德沛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目的 建立以TCR β基因重排为分子标志,基于ASO引物的RQ-PCR方法,检测成人T-ALL患者的TCR β基因重排,以利于动态监测患者的MRD.方法 20例成人T-ALL患者的初诊DNA标本经多重PCR检测方法设计38条引物,分成3管,分别扩增TCR β基因完全重... 目的 建立以TCR β基因重排为分子标志,基于ASO引物的RQ-PCR方法,检测成人T-ALL患者的TCR β基因重排,以利于动态监测患者的MRD.方法 20例成人T-ALL患者的初诊DNA标本经多重PCR检测方法设计38条引物,分成3管,分别扩增TCR β基因完全重排和不完全重排,克隆产物经电泳和双色基因扫描鉴定.对其中4例患者进行基因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根据克隆特异性序列信息,利用软件设计4条ASO引物,作为RQ-PCR检测的上游引物,合成通用的Jβ下游引物和TaqMan探针,对患者的随访标本定量监测MRD.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7例可检测到克隆性TCR β基因重排,克隆检出率为85.0%(17/20).其中16例可检测到至少1个Vβ-Jβ完全重排(94.1%,16/17),7例患者有Dβ-Jβ的不完全重排(41.2%,7/17),完全Vβ-Jβ和不完全Dβ-Jβ重排之间的比例约为2∶1.双色基因扫描分析显示Jβ2家族的使用频率为73%,Jβ1家族的使用频率为27%,Jβ2家族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Jβ1家族.4例患者使用ASO引物RQ-PCR扩增TCR β重排靶基因的标准曲线的斜率为-3.60~-3.27,相关系数>0.99,敏感性达4×10-5μg/μl,荧光背景信号不显示或较低.监测4例T-ALL患者在疾病治疗各随访时间点的TCR β重排靶基因水平,包括诱导完全缓解、巩固治疗等时间点,RQ-PCR显示其MRD水平随病情的缓解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 以克隆性TCR β基因重排为靶分子的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RQ-PCR方法可对T淋巴细胞系统的恶性克隆进行准确定量,适用于成人T-ALL患者MRD的随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淋巴瘤 成人t细胞 基因重排 β链t细胞抗原受体 肿瘤 残余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细胞受体β链基因重排的特点及其在微小残留病定量检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婕妤 李志刚 +2 位作者 高超 崔蕾 吴敏媛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87-492,共6页
目的建立以T细胞受体β链(TCRβ)基因重排为分子标志定量检测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微小残留病(MRD)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体系。方法应用BIOMED-2欧洲协作组设计的PCR检测体系,检测26例初发T—ALL... 目的建立以T细胞受体β链(TCRβ)基因重排为分子标志定量检测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微小残留病(MRD)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体系。方法应用BIOMED-2欧洲协作组设计的PCR检测体系,检测26例初发T—ALL患儿的TCRβ基因重排,并进行序列分析与比对。对其中6例患儿根据基因重排后连接区序列设计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ASO)引物,结合胚系TaqMan探针与引物,建立RQ—PCR检测方法,行缓解期标本MRD定量追踪检测。结果92.3%的T—ALL患儿可检测到克隆性TCRβ基因重排[84.6%具有Vβ-(Dβ)-Jβ完全重排,50%具有Dβ-Jβ不完全重排]。通过序列分析,V片段使用频率最高的家族为BV5、BV6,J区使用频率最高的家族为Jβ2.7,J1.3、J2.4、J2.6未被使用。6例患儿ASO标准曲线的斜率为-3.54-3.37,截距为19.35-20.51,相关系数〉0.98。定量范围均达到10^-4。对随访期标本MRD检测发现,复发患儿的MRD水平在复发前显著升高。结论以TCRβ基因重排为分子标志对T—ALL患儿行MRD定量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动态追踪检测随访期标本MRD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排 β链t细胞抗原受体 白血病 t细胞 肿瘤 残余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TCRγV_1/pcDNA3重组质粒的构建
16
作者 李景芸 宗红 邢国臣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2408-2410,共3页
目的:构建含TCRγV1重排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人淋巴瘤Jurkat细胞中提取mRNA,用RT-PCR法扩增含BamH与Hind酶切位点TCRγV1基因序列,对pcDNA3载体及TCRγV1基因PCR产物经双酶切,用连接酶将两者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a,对重组质... 目的:构建含TCRγV1重排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人淋巴瘤Jurkat细胞中提取mRNA,用RT-PCR法扩增含BamH与Hind酶切位点TCRγV1基因序列,对pcDNA3载体及TCRγV1基因PCR产物经双酶切,用连接酶将两者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a,对重组质粒经序列测定,称pcDNA3/TCRγV1。结果:电泳获得333bp的TCRγV1预期条带。结论:该条带测序证实为TCRγV1基因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排 γ链t细胞抗原受体 质粒 疫苗 DNA
下载PDF
副银屑病皮损及外周血TCRγ基因重排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晓明 薛峰 郑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68-572,共5页
目的:检测副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CRγ基因重排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例副银屑病患者,采用BIOMED-2多重PCR扩增体系检测其皮肤及外周血TCRγ链基因重排,分析TCRγ基因重排与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类型、组织病理表现(非特异表现... 目的:检测副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CRγ基因重排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例副银屑病患者,采用BIOMED-2多重PCR扩增体系检测其皮肤及外周血TCRγ链基因重排,分析TCRγ基因重排与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类型、组织病理表现(非特异表现和非典型表现)的相关性。结果20例副银屑病患者皮损中,7例TCRγ基因重排阳性。11例外周血TCRγ基因重排检测中3例阳性,其中2例皮损检测亦阳性。皮损及外周血TCRγ基因重排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类型均无关(P〉0.05),而皮损TCRγ基因重排阳性与蕈样肉芽肿相关不典型表现有关(P〈0.05)。20例患者平均随访(44.85&#177;18.48)个月,1例进展为蕈样肉芽肿,2例痊愈。结论副银屑病患者皮损TCRγ基因重排阳性可能与蕈样肉芽肿相关不典型表现有关,结合组织病理不典型表现,提示有进展为蕈样肉芽肿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银屑病 基因重排 γ链t细胞抗原受体 蕈样真菌病
原文传递
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鄂丽 黄欣 +2 位作者 李敏 王晨 高子芬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7年第8期465-471,共7页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CSEBV+T-LPD)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基因重排技术,分析11例CSEBV+T-LPD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随访.结果 临床特征:男性5例,女性6例...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CSEBV+T-LPD)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基因重排技术,分析11例CSEBV+T-LPD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随访.结果 临床特征:男性5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13岁(3~19岁),中位病程6个月(3~25个月).其中4例诊断为淋巴瘤,男女各2例,中位年龄15岁,中位病程4.5个月.11例患者主要症状有反复持续发热(10例)、多发淋巴结肿大(10例)、脾大(7例)、肝大(4例).组织病理学特征:4例淋巴瘤患者表现为淋巴细胞片状或弥漫性增生,细胞体积中等偏大,增生细胞较单一;7例良性病变者增生细胞较混杂,增生淋巴细胞散在其中,体积中等偏大或大.免疫表型:全部患者增生细胞大多数为T细胞,均强弱不等地表达CD3ε.2例淋巴瘤患者、1例良性病变者中CD8单阳性,4例淋巴瘤患者、1例良性病变者有T细胞抗原丢失.全部患者EBV-EBER阳性.T细胞受体(TCR)基因检测:3例淋巴瘤患者、1例良性病变者检测到克隆性重排.病理分级:淋巴瘤患者均为A3级,良性病变者1例为A2级、6例为A1级.结论 CSEBV+T-LPD是一系列涵盖不同发展阶段的疾病谱,诊断需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免疫表型、EBV-EBER原位杂交及TCR基因检测等综合分析.患者年龄偏大,增生细胞较单一、 弥漫或片状,CD8单阳性,T细胞抗原丢失尤其CD5、EBV-EBER高表达,TCR克隆性重排,病理分级为A3级等因素对于鉴别良、恶性病变可能有重要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淋巴瘤 t细胞 原位杂交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原文传递
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志超 孙青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2-443,共2页
皮肤假性淋巴瘤系指在组织学上类似皮肤恶性淋巴瘤,而临床表现为良性生物学行为,不完全符合皮肤淋巴瘤的诊断标准。区分淋巴细胞的良性反应性增生和恶性增生(淋巴瘤)一直是临床病理诊断的难题。淋巴细胞成熟过程中免疫球蛋白和T细... 皮肤假性淋巴瘤系指在组织学上类似皮肤恶性淋巴瘤,而临床表现为良性生物学行为,不完全符合皮肤淋巴瘤的诊断标准。区分淋巴细胞的良性反应性增生和恶性增生(淋巴瘤)一直是临床病理诊断的难题。淋巴细胞成熟过程中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假性淋巴瘤 克隆性基因重排 石蜡包埋组织 皮肤恶性淋巴瘤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临床病理诊断 反应性增生 检测
原文传递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表型和IgH基因重排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24
20
作者 易祥华 周晓燕 +3 位作者 张太明 周彩存 粟波 张韵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MALTLoma)的免疫表型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2例肺MALTL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7例进行IgH和T细胞受体γ链(TCRγ)基因重排检测,并对治疗后...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MALTLoma)的免疫表型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2例肺MALTL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7例进行IgH和T细胞受体γ链(TCRγ)基因重排检测,并对治疗后结果随访.结果12例中,开胸肺活检7例,经电视胸腔镜肺活检2例,细针肺穿刺活检3例.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瘤细胞主要由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样瘤细胞组成;12例有淋巴上皮病变,11例有反应性淋巴滤泡,10例有淋巴滤泡的克隆化,9例有血管受侵,4例有胸膜受侵;瘤细胞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7例行IgH 基因重排检测,FR2阳性6例,FR3A 阳性5例.TCRγ1 和TCRγ2基因重排检测均为阴性.12例患者单纯化疗3例,手术切除8例,其中术后化疗6例,对症治疗1例;随访11例,随访时间1~12年,复发1例,死亡2例.结论组织病理学结合免疫组化检查能对大多数具有典型病变的肺MALTLoma进行诊断;在肺MALTLoma与肺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上,IgH基因重排检测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γ链t细胞抗原受体 诊断技术和方法 IGH基因重排 开胸肺活检 检测价值 黏膜相关 免疫表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