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术前定量评估距骨骨软骨损伤范围对术式选择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的影响
1
作者 刘洪达 闫荣亮 +7 位作者 高岩 陈江华 曲平艳 王磊 彭义 曹立海 杜晓健 曲家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88-5395,共8页
背景:距骨骨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该损伤类型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加重病情。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式选择和中长期随访结果的评估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目的:探究术前T1ρ技术定量评... 背景:距骨骨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该损伤类型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加重病情。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式选择和中长期随访结果的评估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目的:探究术前T1ρ技术定量评估距骨骨软骨损伤范围对术式选择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MRI检查距骨骨软骨损伤部位,比较不同分型患者的T1ρ值及T2值;再根据T1ρ值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将T1ρ值<45 ms采用微骨折手术治疗设为A组(n=73),T1ρ值≥45 ms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设为B组(n=81)。比较不同术式下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T1ρ值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y=1-1/(1+e-z)回归方程建立预测模型,十字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稳定性。结果与结论:①154例患者中距骨骨软骨损伤分型Ⅰ型36例,Ⅱ型37例,Ⅲ型40例,Ⅳ型41例,4个分型患者的T1ρ值及T2值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两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②154例患者治疗后局部肿胀7例(4.6%),疼痛加重3例(2.0%),创口感染5例(3.3%),软骨愈合不良2例(1.3%);③A、B组治疗后美国骨科足踝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软骨下骨骨髓水肿体积、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疗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B组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0%,比A组总有效率(85%)高(P<0.05);④年龄(OR=1.589,95%CI:0.305-1.252,P=0.036)、白细胞介素6(OR=1.737,95%CI:0.974-5.254,P=0.049)、白细胞介素8(OR=1.385,95%CI:1.066-4.355,P=0.034)、C-反应蛋白(OR=1.957,95%CI:1.323-2.178,P=0.035)、转化生长因子β1(OR=1.459,95%CI:0.897-2.455,P=0.038)、T1ρ值(OR=1.687,95%CI:0.854-3.321,P=0.026)、T2值(OR=1.843,95%CI:0.657-2.454,P=0.036)、并发症(OR=1.719,95%CI:0.654-3.464,P=0.019)、距骨骨软骨损伤分型(OR=3.789,95%CI:1.023-5.897,P=0.028)均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微骨折手术(OR=0.751,95%CI:0.321-1.264,P=0.012)、自体骨软骨移植(OR=0.649,95%CI:0.246-1.356,P=0.023)、是中长期随访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⑤当T1ρ值≤35 ms时,术后复发的风险迅速降低;当T1ρ值>35 ms时,术后复发风险迅速升高;⑥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上述9个危险因素与术后复发的关联最紧密,得出术后复发的公式,利用回归方程计算术后复发的可能性;P=0.75时,约登指数值最大,为77.728,提示模型预测效果较好;⑦提示术前T1ρ技术定量评估可有效指导术式的选择,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ρ技术定量 距骨骨软骨损伤 分型 微骨折术 自体骨软骨移植 随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