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amination of the Illness Representations among Children with T1DM in Relation to Mental Health Factors
1
作者 Brigitta Munkácsi EnikőFelszeghy +1 位作者 Flóra Kenyhercz Beáta Erika Na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2023年第8期961-969,共9页
The most common comorbid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are depression,anxiety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Patients with comorbid psychopathology are less capable of psychically adju... The most common comorbid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are depression,anxiety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Patients with comorbid psychopathology are less capable of psychically adjusting to the new life situation resulting from T1DM,which may negatively affect glycemic control and adherence related to the treatment.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type 1 diabetes including illness representation.115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T1DM were recruited through the outpatient clinic in Debrecen,Hungary.Measures:PRISM-D,Child Depression Inventory(CDI),Cantril Ladder and Self-Rated Health,Glycosylaeted haemoglobin(HbA1C)were measured.Children having depressive symptoms drew fewer circles with less area.Children not drawing any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possessed more depressive symptoms.Those diagnosed at a younger age displayed smaller distance between the Self-and Illness-circles.The PRISM-D test can be a promising tool to analyse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and the psychological burden of T1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dm illness representation mental health DEPRESSI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GADA、ICA、ZnT-8A在T1DM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彦青 赵鸿斌 孙晓慧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9期2940-294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免疫印迹法(IB法)及化学发光免疫法(CLISA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结果,探讨这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对T1DM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 目的对比分析免疫印迹法(IB法)及化学发光免疫法(CLISA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结果,探讨这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对T1DM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1DM 32例,T2DM 68例及100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IB法及化学发光酶免疫法进行GADA、ICA、ZnT-8A检测。结果 T1DM组CLISA法检测GADA、ICA及ZnT-8A,阳性率明显高于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SA法检测GADA、ICA及ZnT-8A,敏感性均高于IB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SA法检测ICA及ZnT-8A,特异性均高于IB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GADA、ICA、ZnT-8A对诊断T1DM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dm GADA ICA ZnT-8A 免疫印迹法 化学发光免疫法
下载PDF
STZ诱导C57BL小鼠T1DM模型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宋旸 朴松兰 +3 位作者 盛春华 常颖 金正贤 张桂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索制备T1DM小鼠模型优化条件,为研究T1DM病因及发病机理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分别应用不同剂量、不同性别小鼠以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multiple low dose of streptozotocin,MLDS)制备T1DM小鼠糖尿病模型,动态监测... 目的探索制备T1DM小鼠模型优化条件,为研究T1DM病因及发病机理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分别应用不同剂量、不同性别小鼠以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multiple low dose of streptozotocin,MLDS)制备T1DM小鼠糖尿病模型,动态监测小鼠血糖水平、体重的变化,比较不同方法糖尿病模型成功率与糖尿病小鼠死亡率。结果MLDS诱导雌性C57BL小鼠T1DM模型STZ小剂量组模型成功率为0,死亡率为22.06%。STZ大剂量组模型成功率为57.14%,死亡率为28.56%;MLDS诱导C57BL雄性小鼠T1DM模型的结果,T1DM组小鼠模型成功率为75%,死亡率为20%;MLDS诱导雄性C57BL小鼠T1DM模型再研究结果,T1DM组小鼠模型成功率为84.6%,死亡率为0。结论C57BL雄性小鼠更适合用于制备MLDS诱导T1DM模型,65 mg/kg.BW STZ造模剂量优于其它三种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dm 糖尿病小鼠模型 链脲佐菌素 MLDS方法
下载PDF
T1DM患者直系亲属ZnT-8A、IA-2A、IAA、GADA、ICA检测及3年发病风险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彦青 董自杰 +1 位作者 孙晓慧 赵鸿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7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直系亲属Zn T-8A、IA-2A、IAA、GADA、ICA检测及3年发病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沉淀法检测T1DM患者(n=80)及其直系亲属(n=100)与正常受试者(n=100)血清中锌转运蛋白8抗体(Zn T-8A)阳性率,同时采...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直系亲属Zn T-8A、IA-2A、IAA、GADA、ICA检测及3年发病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沉淀法检测T1DM患者(n=80)及其直系亲属(n=100)与正常受试者(n=100)血清中锌转运蛋白8抗体(Zn T-8A)阳性率,同时采用免疫印迹试剂法检测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IA-2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对不同组合抗体联合检测效果用ROC曲线评价,同时分析直系亲属中3年发病情况。结果 T1DM组患者Zn T-8A、IA-2A、IAA、GADA、ICA血清抗体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直系亲属组和健康组(P<0.05),且直系亲属组上述血清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5种抗体联合检测总阳性率最高为91.25%,其中2种、3种和4种抗体联合总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3.75%、87.5%和90.0%。5种抗体联合检测法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各种抗体联合检测法AUC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Zn T-8A抗体单独检测(P<0.05)。3年随访调查中2例Zn T-8A和GADA抗体阳性直系亲属被诊断为T1DM,其余个体在随访期间无发病症状。结论 5种抗体联合检测能够提高T1DM临床诊断率,其中Zn T-8A和GADA抗体组合检测,对糖尿病及时、准确分型具有重要价值,还可作为T1DM直系亲属流行病学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dm 直系亲属 自身抗体 发病风险
下载PDF
赋能心理模式对T1DM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世梅 芦荣 +1 位作者 王汝萍 赵君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785-787,共3页
目的:分析赋能心理模式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定群抽样的方法连续收集某医院收治的T1DM患者96例,数表法随机分为赋能心理模式干预组(实验组,n=48)及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48),并采用不记名问卷调... 目的:分析赋能心理模式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定群抽样的方法连续收集某医院收治的T1DM患者96例,数表法随机分为赋能心理模式干预组(实验组,n=48)及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48),并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形式,通过对比T1DM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估赋能心理模式干预效果。结果:依从性考评指标中,实验组"按时按量服药"、"回访态度平和"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生活质量考评指标中,实验组患者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护理满意度考评指标中,实验组患者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 05);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 05)。结论:本研究中赋能心理模式对于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血糖水平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肯定了该干预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该结论需结合人群特征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谨慎外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t1dm) 赋能心理模式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对T1DM小鼠胰岛细胞保护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朴松兰 张桂珍 +3 位作者 杜珍武 吴玫 常颖 孙英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抗氧化微量营养素(antioxidant micronutrients,AM)对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多低剂量链脲佐菌素法(multipe low dosage of streptozotocin,MLDS)方法制备T1DM(type 1 diabetes mellitus)小鼠模型,分别联... 目的探讨联合抗氧化微量营养素(antioxidant micronutrients,AM)对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多低剂量链脲佐菌素法(multipe low dosage of streptozotocin,MLDS)方法制备T1DM(type 1 diabetes mellitus)小鼠模型,分别联合添加4种AM[硒(Se)+维生素E(VE)+钒(V)+铬(Cr)]和7种AM(Se+VE+V+Cr+VC+硫辛酸+烟酰胺)进行干预,观察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联合补充AM使T1DM小鼠血糖明显降低;T1DM模型组胰岛β细胞及内分泌颗粒数量减少,内质网明显扩张囊泡变,部分线粒体发生肿胀变性;AM4、AM7组小鼠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完好,胞浆内胰岛素分泌颗粒数量明显增多于T1DM模型组小鼠。结论联合AM对T1DM模型小鼠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抗氧化微量营养素 胰岛Β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应用SELDI-TOF-MS技术筛选T1DM患者血清蛋白标记物
7
作者 郑华 夏宁 梁瑜祯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376-379,共4页
目的:筛选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清特异标记物,并探讨其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FYAh)滴度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I,DI—TOFMS)技术及其配套蛋白质芯片,对33例T1DM患者、39例正常人的血清蛋... 目的:筛选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清特异标记物,并探讨其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FYAh)滴度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I,DI—TOFMS)技术及其配套蛋白质芯片,对33例T1DM患者、39例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图谱进行检测,结合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BPS)建立诊断模型。ELISA法检测T1DM组患者血清GAD-Ab滴度。结果:T1DM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50000范围内,有39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软件分析,建立由相对分子质量为3172.63和4884.89的标记蛋白峰组成T1DM的诊断模型,其诊断T1DM的特异度为92.308%(36/39),灵敏度为84.848%(28/33)。TIDM患者的GAD-Ab滴度与相对分子质量为4884.89的标记蛋白强度呈正相关(r=0.428,P〈o.05)。结论: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蛋白质芯片,可直接筛选出T1DM患者血清中相对特异的蛋白标记物,诊断TIDM的灵敏度、特异度高。相对分子质量为4884.89的标记蛋白是一个与GAD-Ab滴度密切相关的T1DM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dm SELDI-TOF—MS 蛋白标记物 GAD-AB 相关性
下载PDF
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对T1DM小鼠Insulin基因表达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劲然 宋旸 +4 位作者 李秋菊 张桂珍 朴松兰 吴玫 杜珍武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0期1761-1765,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抗氧化微量营养素(antioxidant micronutrients,AM)对胰岛β细胞insulin基因转录与翻译水平表达的影响,为应用天然抗氧化物的互补生物学作用,提高糖尿病状态下的胰岛素基因表达提供分子水平科学依据。方法应用MLDS(multiply... 目的探讨联合抗氧化微量营养素(antioxidant micronutrients,AM)对胰岛β细胞insulin基因转录与翻译水平表达的影响,为应用天然抗氧化物的互补生物学作用,提高糖尿病状态下的胰岛素基因表达提供分子水平科学依据。方法应用MLDS(multiply low dosage of streptozotocin)方法制备T1DM小鼠模型,分别联合添加4种AM(Se+VE+V+Cr)和7种AM(Se+VE+V+Cr+VC+硫辛酸+烟酰胺)进行干预,运用ISH、IHC及图像分析技术系统观察其对insulin基因转录与翻译水平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联合补充AM可明显增加T1DM模型小鼠胰岛β细胞insulin mRNA表达水平(P<0.05~0.01),提高胰岛β细胞insulin免疫组化阳性反应产物量(P<0.05~0.01),可分别在转录与翻译水平明显上调胰岛素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AM联合生物学效应可在转录与翻译水平上调T1DM时insulin基因表达,提高内源性胰岛素水平,拮抗糖尿病关键发病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抗氧化微量营养素 胰岛素 基因表达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寄生虫感染与1型糖尿病(T1DM)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雅文 杨叶虹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9-823,共5页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T1DM的发生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卫生假说"认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与卫生条件改善、...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T1DM的发生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卫生假说"认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与卫生条件改善、机体接触病原体减少有关,而寄生虫作为一类能够参与宿主免疫应答调节的病原体,多项动物实验都证实其有防治T1DM的作用。除了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一些固有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NKT)和替代性活化巨噬细胞(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acrophage,AAMφ),参与寄生虫免疫调节的过程近年来也受到重视。本文基于以往动物实验结果就寄生虫治疗T1DM的研究现状、分子机制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1型糖尿病(t1dm)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基于框架创新的T1DM患儿家用注射系统设计研究
10
作者 王玥 朱妍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60-168,共9页
目的论证框架创新理论在“居家医疗”相关产品及服务设计中方法的延展性与可行性,解析不同主客体之间的行为关联和情境互动。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用户访谈法,以框架创新为理论基础,进一步细化“双重叙事线”设计思维,并立... 目的论证框架创新理论在“居家医疗”相关产品及服务设计中方法的延展性与可行性,解析不同主客体之间的行为关联和情境互动。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用户访谈法,以框架创新为理论基础,进一步细化“双重叙事线”设计思维,并立足于“居家医疗”服务发展需求,将其运用于面向T1DM患儿“减创式”家用注射系统设计实践中。结论将框架创新理论与家用医疗产品设计相结合,优化“双重叙事线”中关系描述、流程叙述、愿景阐述的三层问题解析路径,既可以有助于厘清多方用户在多重情境中的需求变化和服务关系,也能针对复杂情境有效推进产品升级及服务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创新 叙事设计 t1dm 胰岛素注射产品 居家医疗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改善T1DM HbA1c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被引量:1
11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年轻人中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多项研究显示,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长期临床获益,但同时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因此,加强血糖监测是此类患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发生风险 低血糖 HBA1C t1dm 1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发病率
下载PDF
AIRE基因在NOD鼠相关组织及T1DM病人PBMC中的表达
12
作者 于春雷 刘阳 +2 位作者 李一 王少敏 王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AIRE(AutoImmueREgulator)基因在NOD(Nonobesediabetic)鼠相关组织及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病人PBMC中的表达,从分子水平上探讨AIRE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AIRE在BALB/c鼠(n=5)... 目的:通过检测AIRE(AutoImmueREgulator)基因在NOD(Nonobesediabetic)鼠相关组织及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病人PBMC中的表达,从分子水平上探讨AIRE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AIRE在BALB/c鼠(n=5)及NOD鼠(n=5)相关组织及T1DM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用βactin作为内参。结果:在BALB/c及NOD鼠中,Aire主要表达在免疫系统相关组织:胸腺、脾脏及淋巴结,另外在卵巢中也有表达,并且在NOD鼠中Aire含量与BALB/c鼠相比明显减少。部分T1DM病人PBMC上AIRE表达缺失。结论:AIRE基因的表达异常与T1DM的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 NOD鼠 1型糖尿病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T1DM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雷亮 田发明 +1 位作者 刘广源 张柳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糖尿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渐增加,其与患者的肥胖、胰岛素抵抗、胰腺的β细胞功能缺陷有关,胰岛素代谢功能紊乱影响葡萄糖、蛋白质、脂质的代谢调节,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李健等研究显示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骨吸收加快而骨形成不足,导... 糖尿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渐增加,其与患者的肥胖、胰岛素抵抗、胰腺的β细胞功能缺陷有关,胰岛素代谢功能紊乱影响葡萄糖、蛋白质、脂质的代谢调节,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李健等研究显示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骨吸收加快而骨形成不足,导致其骨量下降和骨形态计量学特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 骨折风险 t1dm 糖尿病大鼠模型 Β细胞功能缺陷 胰岛素抵抗 关机 代谢功能紊乱
下载PDF
T1DM诊断中联合检测GADA、ICA以及IAA抗体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3年第12期118-119,共2页
目的分析T1DM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9例1型糖尿病(T1D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1DM组患者的血清GAD... 目的分析T1DM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9例1型糖尿病(T1D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1DM组患者的血清GADA、ICA和IAA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GADA、ICA、IAA联合检测对T1DM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和敏感性明显均比GADA、ICA、IAA单一检测高,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GADA、ICA以及IAA抗体能够显著提高对T1DM诊断的符合率和敏感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dm诊断 联合检测GADA、ICA以及IAA抗体 可行性
下载PDF
糖尿病自身抗体GADA、IA-2A、ICA、IAA、ZnT-8A对T1DM发病风险的预测意义
15
作者 田海容 周立晶 +2 位作者 刘宇 关荣春 程丽华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159-160,共2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自身抗体GADA、IA-2A、ICA、IAA、ZnT-8A对T1DM发病风险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T1MD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血清样本50例(研究组),选取健康人员血清样本50例(参照组),利用免疫印迹法对两组血清进行... 目的分析糖尿病自身抗体GADA、IA-2A、ICA、IAA、ZnT-8A对T1DM发病风险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T1MD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血清样本50例(研究组),选取健康人员血清样本50例(参照组),利用免疫印迹法对两组血清进行检测,总结T1MD发病率和以上抗体对T1DM发病风险的预测意义。结果研究组自身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T1MD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自身抗体显示阳性会增加T1MD发生率,筛查自身抗体可对高危人群予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身抗体 t1dm发病风险 预测价值
下载PDF
C肽可作为T1DM危险分层的指标
16
《药品评价》 CAS 2015年第13期7-7,共1页
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的Faustman教授在第75届美国ADA科学会议上报告了一项大规模的横断面研究,主要探讨C肽水平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意义。研究者纳入1273例1型糖尿病患者,检测患者C肽、Hb A1c、糖尿病并发症及低血糖严重程度等,同时比... 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的Faustman教授在第75届美国ADA科学会议上报告了一项大规模的横断面研究,主要探讨C肽水平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意义。研究者纳入1273例1型糖尿病患者,检测患者C肽、Hb A1c、糖尿病并发症及低血糖严重程度等,同时比较C肽与1,5-脱水葡萄糖(1,5-AG),后者与2周内平均血糖负相关。研究发现,在诊断糖尿病后,空腹C肽通常降低,可持续数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肽水平 危险分层 t1dm 1型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平均血糖 横断面 ADA
下载PDF
青少年T1DM:体质指数可预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17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05-105,共1页
据中国医学论坛报报道,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青少年T1DM患者中,体质指数(BMI)Z值作为唯一可调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可预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论文12月30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研究对298例青少年T1D... 据中国医学论坛报报道,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青少年T1DM患者中,体质指数(BMI)Z值作为唯一可调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可预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论文12月30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研究对298例青少年T1DM患者(平均年龄13.3±2.9岁,53.7%为男性)进行了2次相距5年的心血管危险因素(B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dm 血管危险因素 糖尿病护理 中国医学论坛报
原文传递
树豆叶醇提物通过mTOR/S6K1降低T1DM小鼠胰岛素抵抗
18
作者 余晓艳 谯艳 +1 位作者 黄婧 刘云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4-48,共5页
目的探究树豆叶醇提物对1型糖尿病(T1DM)小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树豆叶醇提物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树豆叶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均用多次小剂量注射脲佐菌霉素(STZ)方法... 目的探究树豆叶醇提物对1型糖尿病(T1DM)小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树豆叶醇提物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树豆叶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均用多次小剂量注射脲佐菌霉素(STZ)方法建立小鼠的1型糖尿病(T1DM)模型,T1DM模型建立成功后,分别给予树豆叶醇提物50、100、150 mg·kg^(-1)·d^(-1)及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灌胃处理,每日1次,连续4周,模型组及对照组于同时间给予等量CMCNa灌胃处理,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INS)水平;以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估β细胞功能;以稳态评估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ICKI)评价胰岛素敏感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胰腺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糖体S6激酶1(S6K1)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mTOR、S6K1通路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皮毛松散,毛色发黄、无光泽,精神萎靡,嗜睡,时常扎堆,活动减弱,反应迟钝,多饮、多食和多尿,尿色偏黄,体质量增加较快;树豆叶醇提物3组大鼠一般情况比模型组小鼠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PG、INS、HOMA-IR水平、胰腺组织中mTOR、S6K1 mRNA及其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HOMA-β和QUICKI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树豆叶醇提物3组大鼠FPG、INS、HOMA-IR水平、胰腺组织中mTOR、S6K1 mRNA及其蛋白水平均降低,HOMA-β和QUICKI水平升高(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树豆叶醇提物能够降低T1DM小鼠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可能是通过抑制mTOR/S6K1通路活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树豆叶醇提物 胰岛素抵抗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核糖体S6激酶1通路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测序的1型和2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差异
19
作者 倪妍 滕新栋 +6 位作者 徐丽 王绪敏 曲江勇 王丽君 金黎明 邢志凯 刘秀梅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4年第2期163-171,共9页
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T1DM与T2DM大鼠肠道菌群的差异。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T1DM组和T2DM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对照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不同组样本间存在差异且有很好的聚类。在门水平上,T1DM和T2DM大鼠肠道菌群以Firmicute... 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T1DM与T2DM大鼠肠道菌群的差异。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T1DM组和T2DM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对照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不同组样本间存在差异且有很好的聚类。在门水平上,T1DM和T2DM大鼠肠道菌群以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为主,Firmicutes/Bacteroidetes(F/B)比例相比于对照组增加,且T2DM组高于T1DM组。与对照组相比,T1DM组Actinobacteria丰度显著增加,Anaerofustis丰度显著降低。在T2DM大鼠中,Proteobacteria、Oscillospira丰度显著增加。Oscillospira丰度在T2DM组增加,在T1DM组无明显差异。Rhodococcus为T1DM组的特有属,Coprobacillus和Roseburia为T2DM组的特有属。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肠道菌群失调与T1DM和T2DM密切相关,可为T1DM和T2DM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t1dm T2DM 16S rRNA测序
下载PDF
Mannogalactoglucan from mushrooms protects pancreatic islets via restoring UPR and promotes insulin secretion in TIDM mice
20
作者 Ting Liu Si Chen +7 位作者 Yunhe Qu Lujuan Zheng Xiaoxuan Yang Shuhan Men Yuanning Wang Hanrui Ma Yifa Zhou Yuying Fan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1390-1401,共12页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 lacks insulin secretion due to autoimmune deficiency of pancreaticβ-cells.Protecting pancreatic islets and enhancing insulin secretion has been therapeutic approaches.Mannogalactoglucan...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 lacks insulin secretion due to autoimmune deficiency of pancreaticβ-cells.Protecting pancreatic islets and enhancing insulin secretion has been therapeutic approaches.Mannogalactoglucan is the main type of polysaccharide from natural mushroom,which has potential medicinal prospects.Nevertheless,the antidiabetic property of mannogalactoglucan in T1DM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In this study,we obtained the neutral fraction of alkali-soluble Armillaria mellea polysaccharide(AAMP-N) with the structure of mannogalactoglucan from the fruiting body of A.mellea and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value of AAMP-N in T1DM.We demonstrated that AAMP-N lowered blood glucose and improved diabetes symptoms in T1DM mice.AAMP-N activated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 signaling pathway to maintain ER protein folding homeostasis and promote insulin secretion in vivo.Besides that,AAMP-N promoted insulin synthesis via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increased Ca^(2+) signals to stimulate intracellular insulin secretory vesicle transport via activating 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 Ⅱ(CamkⅡ) and cAMP/PKA signals,and enhanced insulin secretory vesicle fusion with the plasma membrane via vesicl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2(VAMP2).Collectively,these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AAMP-N on pancreatic islets function,indicating that mannogalactoglucan could be natural nutraceutical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1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ogalactoglucan MUSHROOM Pancreatic islets Insulin secretion Insulin synthesis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