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中间层对TA2/5083爆炸焊接影响的数值模拟
1
作者 缪广红 孙志皓 +4 位作者 胡昱 马秋月 刘自伟 马宏昊 沈兆武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7,共7页
为研究添加中间层对TA2/5083爆炸焊接的影响,分别选取0.3 mm和0.5 mm厚度的1060铝中间层,利用ANSYS/LS-DYNA软件结合ALE算法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别模拟出添加0.3 mm和0.5 mm厚度1060铝中间层的焊接过程,与直接爆炸焊接TA2和5083复合板... 为研究添加中间层对TA2/5083爆炸焊接的影响,分别选取0.3 mm和0.5 mm厚度的1060铝中间层,利用ANSYS/LS-DYNA软件结合ALE算法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别模拟出添加0.3 mm和0.5 mm厚度1060铝中间层的焊接过程,与直接爆炸焊接TA2和5083复合板进行对比。模拟结果表明:选择适当厚度的1060铝中间层,能有效减少基板所受碰撞压力,让爆炸焊接过程更加平稳;结合建立的爆炸复合窗口,添加中间层能大大扩展可焊接窗口,减小碰撞速度,模拟结果更加接近理论碰撞速度,使复板以更佳的飞行速度与基板结合;0.3 mm厚度中间层复合板的焊接质量高于0.5 mm厚度中间层高于无中间层的,模拟与实验吻合较好,添加合适厚度的中间层1060能大程度提高TA2/5083复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E ta2/1060/5083 ta2/5083 ANSYS/LS-DYNA 流固耦合 爆炸焊接
下载PDF
Ta: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元宇宙社区
2
作者 甘莅豪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36,共8页
后现代女性主义运动在元宇宙社区中采取了两种话语路径以抵抗男权秩序。第一种路径是通过使用中性的“Ta”话语来实现边缘群体(赛博格、同性恋、双性人等)在主流社会的平等融入。这一路径在元宇宙社区中建立了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多元性的... 后现代女性主义运动在元宇宙社区中采取了两种话语路径以抵抗男权秩序。第一种路径是通过使用中性的“Ta”话语来实现边缘群体(赛博格、同性恋、双性人等)在主流社会的平等融入。这一路径在元宇宙社区中建立了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多元性的认知框架和文化秩序。第二种路径是在科学技术层面构建元宇宙社区“Ta”气质概念,以解构“男人/女人”二元不平等的社会秩序。从元宇宙社区主体生存角度来看,“Ta”这一流行语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游戏,而是具有思想史意义上的社会观念革新。然而,尽管后现代女性主义运动在元宇宙社区中通过“Ta”话语努力促进平等和社会观念革新,但其面临的悖论也凸显了在追求变革的道路上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不断探索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 后现代女性主义 元宇宙社区
下载PDF
GO掺杂对TA1钛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云龙 董鑫焱 +6 位作者 王俊青 姜涛 翟梓棫 李成海 郝雪龙 牛楚涵 弓张唯一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24年第1期35-44,共10页
本研究在掺杂氧化石墨烯(简称“CO”)的硅酸盐电解液中对TA1钛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处理,旨在获得较高硬度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PEO)。通过表征涂层的物相组成、表面与截面形貌、粗糙度、显微硬度、摩擦因数以及结合力等参数... 本研究在掺杂氧化石墨烯(简称“CO”)的硅酸盐电解液中对TA1钛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处理,旨在获得较高硬度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PEO)。通过表征涂层的物相组成、表面与截面形貌、粗糙度、显微硬度、摩擦因数以及结合力等参数,分析了CO浓度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参与涂层的形成过程,能够有效地减小微孔和裂纹尺寸,表面粗糙度降低。涂层厚度虽然略有降低,但致密性显著增加。与未掺杂GO的PEO涂层相比,当GO掺杂量为0.6g·L^(-1)时掺杂GO的PEO涂层显微硬度提升18.54%,摩擦系数降低84%,临界载荷强度提高3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钛合金 PEO涂层 GO掺杂 耐磨性
原文传递
9Cr-1.5W-0.15Ta耐热钢搅拌摩擦焊焊缝组织和冲击性能分析
4
作者 张超 周猛兵 +4 位作者 崔雷 陶欣 王军 王伟 刘永长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2,I0005,共8页
对9Cr-1.5W-0.15Ta耐热钢搅拌摩擦焊焊缝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冲击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搅拌针剧烈的机械搅拌和焊接热循环的双重作用,搅拌摩擦焊缝区域内发生晶粒破碎、完全奥氏体化动态再结晶、晶界处M23C6相溶解和晶内M3C相析出... 对9Cr-1.5W-0.15Ta耐热钢搅拌摩擦焊焊缝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冲击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搅拌针剧烈的机械搅拌和焊接热循环的双重作用,搅拌摩擦焊缝区域内发生晶粒破碎、完全奥氏体化动态再结晶、晶界处M23C6相溶解和晶内M3C相析出,焊后较大的冷却速率抑制晶粒长大,促进了马氏体转变.在−100~20℃温度内进行了冲击试验,随着冲击试验温度的增加,母材和FSW焊缝的冲击吸收能量均表现为单调增大的特征,同时冲击断裂模式由脆性断裂逐渐转变为延性断裂.由于FSW焊缝中板条马氏体的形成、“针状”M3C碳化物的析出,FSW焊缝的硬度显著增大,并且在相同温度下FSW焊缝的冲击韧性发生降低,韧—脆转变温度由母材的−50℃升高至−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Cr-1.5W-0.15ta耐热钢 搅拌摩擦焊 微观组织 冲击韧性 韧—脆转变温度
下载PDF
钛合金TA7铣削加工特性研究
5
作者 何绍川 李晗 +1 位作者 安庆龙 陈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TA7钛合金高强度和低热导率的特点使其成为典型的难加工材料。为了研究钛合金TA7的铣削加工特性,开展了钛合金TA7铣削实验,研究切削参数对TA7切削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MINITAB分别建立了切削力、表面粗糙度与切削参数的回归模型,并分析... TA7钛合金高强度和低热导率的特点使其成为典型的难加工材料。为了研究钛合金TA7的铣削加工特性,开展了钛合金TA7铣削实验,研究切削参数对TA7切削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MINITAB分别建立了切削力、表面粗糙度与切削参数的回归模型,并分析了切削力、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与切削参数的响应关系,揭示了切削参数对切削力时域和频域信号、已加工表面形貌与残余应力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ta7 切削力 切削振动 表面形貌 残余应力
下载PDF
深冷轧制变形对新型Ni-W-Co-Ta高密度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舒康豪 熊毅 +5 位作者 厉勇 岳赟 陈正阁 查小琴 韩顺 王春旭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214-1225,共12页
采用熔炼-浇铸-锻造流程制备新型Ni-W-Co-Ta高强度合金,并对Ni-W-Co-Ta合金经深冷轧制变形后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演变规律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新型Ni-W-Co-Ta高密度合金中等轴晶粒沿轧制方向不断被拉长,同时产生大量... 采用熔炼-浇铸-锻造流程制备新型Ni-W-Co-Ta高强度合金,并对Ni-W-Co-Ta合金经深冷轧制变形后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演变规律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新型Ni-W-Co-Ta高密度合金中等轴晶粒沿轧制方向不断被拉长,同时产生大量的滑移带以协调剧烈的塑性变形,并最终形成纤维组织。变形量的增大导致位错密度急剧增大,位错交互作用显著加强,进而使晶粒尺寸细化至纳米量级;合金强度、硬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伸长率则急剧下降。断口形貌则由韧性断裂(未变形)向准解理-韧性混合型断裂转变(90%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W-Co-ta高密度合金 深冷轧制 纤维组织 力学性能 准解理-韧性混合型断裂
下载PDF
缓冲层和保护层对Ta(Ti)/Co/Nb多层膜热稳定性影响
7
作者 黄彦翔 任康 +11 位作者 丁俊贤 贡佳伟 许文涛 赵文礼 李涛 章健康 谢俊磊 徐耀鸿 丁泽豪 朱济生 李广 王磊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底层(BL)/钴(Co)/顶层(CL)三层膜,通过考察Co磁矩(M)与温度(T)的关系,系统分析了不同BL和CL对Co层热稳定性的影响。其中BL和CL分别为非磁性过渡金属钽(Ta)、钛(Ti)和铌(Nb)。研究发现,不同的非磁性底层和顶层材料对C...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底层(BL)/钴(Co)/顶层(CL)三层膜,通过考察Co磁矩(M)与温度(T)的关系,系统分析了不同BL和CL对Co层热稳定性的影响。其中BL和CL分别为非磁性过渡金属钽(Ta)、钛(Ti)和铌(Nb)。研究发现,不同的非磁性底层和顶层材料对Co的热稳定性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Ti作为BL和CL时Co的热稳定性最好。此外,与BL相比,CL在Co层的M-T具有更重要的影响,相同的CL其Co具有类似M-T曲线。实验结果可以解释为非磁性BL和CL与Co之间存在的耦合相互作用。这揭示出在纳米级多层膜中,通常用于促进晶体结构和防止氧化的底部非磁性缓冲层和顶部保护层可能对其相邻的磁性层的磁性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i)/Co/Nb多层膜 钴热稳定性 底层(缓冲层) 顶层(保护层)
下载PDF
Co-Ta共掺杂改善LiNiO_(2)正极材料性能研究
8
作者 李文升 马帅 +1 位作者 许国峰 杨明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3,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对LiNiO_(2)正极材料进行了Co与Ta掺杂改性,并对其进行元素含量、晶体结构、形貌、比容量、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测试。结果表明,Co可以改善材料倍率性能,Ta可以细化材料颗粒、提升循环性能。Co...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对LiNiO_(2)正极材料进行了Co与Ta掺杂改性,并对其进行元素含量、晶体结构、形貌、比容量、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测试。结果表明,Co可以改善材料倍率性能,Ta可以细化材料颗粒、提升循环性能。Co与Ta同时掺杂0.01%(摩尔分数)时,LNCTO-1放电(3 C/0.2 C)容量保持率为82.8%,循环(1 C/1 C)50次后,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5.3%,热分解温度从189.3℃提升到了199.8℃,显示出了优良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Co-ta共掺杂 正极材料
下载PDF
基于JmatPro软件的TA15钛合金设计与实验
9
作者 陈炜 李晓煜 +5 位作者 肖强 程小伟 唐敏 陈鑫 秦回一 李露 《特钢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利用JmatPro软件计算了不同典型合金元素含量下TA15钛合金的相图和力学性能,明确了典型合金元素对TA15钛合金相变点、拉伸性能影响规律。研究表明:Al能提高合金的相变温度和强度,V、Mo降低了合金相变温度,但具有一定固溶强化作用,Zr对... 利用JmatPro软件计算了不同典型合金元素含量下TA15钛合金的相图和力学性能,明确了典型合金元素对TA15钛合金相变点、拉伸性能影响规律。研究表明:Al能提高合金的相变温度和强度,V、Mo降低了合金相变温度,但具有一定固溶强化作用,Zr对相变温度影响不显著,但对提升合金强度有利。基于优化后的成分配比,制备了Φ105mm×6mm规格的TA15钛合金无缝管并对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A15无缝管具有双态组织,室温抗拉强度为998 MPa,延伸率17.5%;500℃高温抗拉强度可达715.5 MPa,这说明该TA15无缝管兼具了良好的室温韧塑性和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 JmatPro 合金元素 组织性能
下载PDF
TA15钛合金低温力学性能及J-C本构模型的研究
10
作者 于清波 李建明 +4 位作者 杨月冰 张屿 甘涌泉 刘海波 刘阔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3,共7页
超低温加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钛合金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切削温度高、加工质量差等问题,然而,钛合金低温本构模型的缺失制约了钛合金超低温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TA15钛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低温静态拉伸试验,分析了TA15合金的低温力学性能... 超低温加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钛合金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切削温度高、加工质量差等问题,然而,钛合金低温本构模型的缺失制约了钛合金超低温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TA15钛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低温静态拉伸试验,分析了TA15合金的低温力学性能,构建了钛合金低温本构模型,并基于不等分剪切区理论验证了本构模型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TA15钛合金的强度提高,延伸率和塑性降低,在-196℃时材料强化阶段明显缩短;将本构模型计算获得的切削力与试验获得的切削力对比研究发现,主切削力最大误差为22.34%,最小误差为0.48%,进给力最大误差为26.32%,最小误差为1.43%。修正后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为钛合金超低温加工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 低温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 超低温加工 不等分剪切区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TA15钛合金板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马佳琨 王勤波 +2 位作者 张苗 冯军宁 马忠贤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期22-24,共3页
本研究对冷加工态TA15钛合金板材进行了750℃、800℃、850℃和900℃四种温度的热处理,并深入探讨了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室温拉伸性能、弯曲性能、洛氏硬度和高温性能。结果显示,在750℃时,板材的横向为等轴组织,纵向含有少量拉长组织;而... 本研究对冷加工态TA15钛合金板材进行了750℃、800℃、850℃和900℃四种温度的热处理,并深入探讨了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室温拉伸性能、弯曲性能、洛氏硬度和高温性能。结果显示,在750℃时,板材的横向为等轴组织,纵向含有少量拉长组织;而在800℃至900℃范围内,板材的横向和纵向均形成了均匀细小的等轴组织。随着热处理温度从750℃升至850℃,板材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而伸长率、弯曲角度则有所增加,洛氏硬度逐渐下降。值得注意的是,800℃至850℃热处理的板材显示出优异的综合性能,特别是850℃热处理的板材已完全再结晶。因此,建议TA15钛合金冷轧板材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以获得最佳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板材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薄膜宽度对于NiFe/Ta逆自旋霍尔效应影响的自动表征
12
作者 王嘉栋 骆培文 +1 位作者 黄飞 张文旭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分立模板镀膜法在同一块光刻版上设计了不同宽度的NiFe/Ta双层膜线条,采用磁控溅射镀膜制备样品。构建了自动化电测试系统实现批量测试样品的逆自旋霍尔电压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宽度会影响测试电压信号的对称性和幅值,通过拟合... 通过分立模板镀膜法在同一块光刻版上设计了不同宽度的NiFe/Ta双层膜线条,采用磁控溅射镀膜制备样品。构建了自动化电测试系统实现批量测试样品的逆自旋霍尔电压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宽度会影响测试电压信号的对称性和幅值,通过拟合得到信号的对称分量和反对称分量及其比值随着样品宽度的变化,并分析逆自旋霍尔电压和自旋整流电压的影响因素,发现随着样品宽度的减小,自旋整流效应带来的影响逐渐减小,且施加的微波磁场越大,这种变化越明显,其原因在于各向异性磁电阻对薄膜宽度的依赖性。研究结果对自旋电子器件的实用提供重要的设计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ta薄膜 逆自旋霍尔效应 自旋整流效应 各向异性磁电阻
下载PDF
抗氧化涂层对TA32钛合金连接件疲劳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黄研清 王家兴 +4 位作者 陈冬梅 周松 回丽 安金岚 赵晋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对涂覆抗氧化涂层的TA32钛合金连接件进行550℃×100 h热处理,研究抗氧化涂层对TA32钛合金连接件疲劳性能、疲劳寿命、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抗氧化涂层能减轻对TA32钛合金连接件疲劳性能的不利影响;在600℃下... 对涂覆抗氧化涂层的TA32钛合金连接件进行550℃×100 h热处理,研究抗氧化涂层对TA32钛合金连接件疲劳性能、疲劳寿命、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抗氧化涂层能减轻对TA32钛合金连接件疲劳性能的不利影响;在600℃下抗氧化涂层能提升TA32钛合金连接件的疲劳性能。这是因为室温下抗氧化涂层引入的残余应力抑制了位错反向滑移形成的疲劳裂纹,延长了疲劳寿命;在600℃下起到了抗高温氧化的作用,抑制了疲劳裂纹萌生,提高了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32钛合金 疲劳性能 断口形貌 微观形貌
原文传递
TA1高频感应焊接头和基体在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14
作者 李伟杰 李菊英 +3 位作者 谢志雄 董仕节 解剑英 叶枫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4-60,76,共8页
高频感应焊TA1薄壁管的焊接接头和基体在微观结构方面存在差异,电化学腐蚀行为往往是不同的。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了TA1基体和焊接接头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 高频感应焊TA1薄壁管的焊接接头和基体在微观结构方面存在差异,电化学腐蚀行为往往是不同的。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了TA1基体和焊接接头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TA1基体和焊接接头的腐蚀电位呈负偏移,极化电阻逐渐减小,腐蚀速率增大。相比基体,焊接接头的腐蚀电位更高、极化电阻更大、腐蚀速率更低,表明耐腐蚀性能更好。实验可为高频感应焊TA1薄壁管在海水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薄壁管 钛合金 高频感应焊 电化学腐蚀
下载PDF
不同取向下选区激光熔化TA1-AlSi10Mg合金的动态响应行为
15
作者 冯琛文 姜丽红 +2 位作者 郭正华 刘征 崔俊华 《材料科学》 2024年第3期328-339,共12页
本文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上系统地进行了动态压缩实验,研究了成形方向对选区激光熔化(SLM) Ti-Al-Si系合金在不同应变率压缩载荷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影响。动态压缩试验在样品上进行,样品的成形方向平行(0˚)、对角(45˚)... 本文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上系统地进行了动态压缩实验,研究了成形方向对选区激光熔化(SLM) Ti-Al-Si系合金在不同应变率压缩载荷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影响。动态压缩试验在样品上进行,样品的成形方向平行(0˚)、对角(45˚)、垂直(90˚)于压缩方向。讨论了合金的初始组织、动态压缩应力–应变响应、冲击吸收功、应变率硬化效应和断裂行为。结果表明:3种取向的样品均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敏感性,0˚样品具有较好的屈服强度,90˚样品具有较好的冲击吸收功;0˚样品在低于45˚、90˚样品的应变率下发生断裂,三种取向的样品的断口形貌都具有韧性韧窝和光滑表面,表明样品同时存在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ta1-AlSi10Mg合金 动态力学性能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应变率敏感性
下载PDF
TA2+Q345B轧制复合板覆层腐蚀特性研究
16
作者 郝英敏 焦四海 闫博 《宝钢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钛/钢轧制复合板因其优异的耐蚀性和结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化工、海事等领域。因复合板轧制工艺需兼顾钛/钢两者特性而与单一材质的传统生产工艺有所差别,且在冶金结合界面处元素互扩散是否对覆层TA2组织及腐蚀性能产生影响待研究。通过... 钛/钢轧制复合板因其优异的耐蚀性和结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化工、海事等领域。因复合板轧制工艺需兼顾钛/钢两者特性而与单一材质的传统生产工艺有所差别,且在冶金结合界面处元素互扩散是否对覆层TA2组织及腐蚀性能产生影响待研究。通过组织观察、能谱测试和电化学腐蚀试验,研究了界面元素互扩散对覆层TA2组织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冶金结合界面处元素的互扩散距离仅为8~10μm,不足以影响整个覆层组织;覆层TA2耐腐蚀膜成膜初期存在反复腐蚀,但随着静置时间延长而逐渐稳定,不再发生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Q345B复合板 结合界面 扩散 电化学
下载PDF
冷喷涂制备多孔Ta涂层及生物相容性
17
作者 贾利 崔烺 +4 位作者 刘光 王晓霞 郝建洁 魏连坤 沈志森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4-190,共7页
目的提高生物医用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冷喷涂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了内部多孔且表面粗糙的钽涂层,并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弹性模量、表面粗糙度、孔隙率、相组成等进行表征;通过溶血率实验、动态凝血时间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和细胞... 目的提高生物医用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冷喷涂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了内部多孔且表面粗糙的钽涂层,并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弹性模量、表面粗糙度、孔隙率、相组成等进行表征;通过溶血率实验、动态凝血时间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和细胞增殖实验等评价其血液相容性。结果涂层表面粗糙度为24.9μm,孔隙率为12.6%,弹性模量为147 GPa。喷涂后涂层相组成为Ta,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为24 MPa。TC4钛合金基体和钽涂层2种材料均具有优异的红细胞相容性且2种材料表面的动态凝血程度相似,表明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钽涂层后,钽涂层不会影响凝血因子的活性。钽涂层具有更好的防止血小板黏附与变形的性能。在细胞增殖实验中,细胞在钽涂层表面的增殖能力略高于TC4钛合金。结论多孔钽涂层的弹性模量相对钽块降低了22%。其生物活性高于TC4钛合金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多孔钽涂层 溶血率 细胞毒性
下载PDF
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8
作者 左蝶 赵佳 李萍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71-1482,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ScienceDirect、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ICU患者发生CRAB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及队列研究的... 目的系统评价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ScienceDirect、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ICU患者发生CRAB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及队列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7月1日。完成文献筛选后应用Stata1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最终纳入33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9篇,英文文献4篇,观察组3538例,对照组97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有23个危险因素,其中年龄、性别、侵入性操作5个、基础疾病5个,抗生素治疗药物3个,使用抗生素时间、联合使用抗生素、其他药物使用、ICU住院天数、入院评分、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超过1周及白蛋白含量低。结论通过现有结果分析表明,以上诸多危险因素会引起ICU患者发生CRAB感染。因此,临床科室应结合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治措施,以期减少ICU患者发生CRAB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监护室 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TA4/Q235层状复合材料激光穿透焊研究
19
作者 王志英 李佳旗 +1 位作者 张建勋 李振岗 《焊管》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为解决钛/钢层状金属在熔焊过程中易产生脆性金属间化合物而导致接头出现裂纹、难以实现可靠连接的难题,对TA4和Q235层状复合材料的激光穿透焊接进行工艺探索,并添加T2紫铜作为中间层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显示,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TA4/Q23... 为解决钛/钢层状金属在熔焊过程中易产生脆性金属间化合物而导致接头出现裂纹、难以实现可靠连接的难题,对TA4和Q235层状复合材料的激光穿透焊接进行工艺探索,并添加T2紫铜作为中间层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显示,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TA4/Q235激光穿透焊接接头呈酒杯状,焊缝上下部分出现明显的元素交换,引发裂纹缺陷;引入Cu作为中间层后,得到的Ti-Cu-Fe焊接接头成形良好。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添加Cu可有效阻隔Ti、Fe的直接接触,避免了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焊缝晶粒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细化且开裂现象明显减少,从而改善了TA4/Q235的焊接性;激光穿透焊接的最佳参数为激光功率3 000 W,线速度2.0 m/min。研究结果对Ti/Fe复合板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有积极的探索作用,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材料 激光穿透焊 ta4/Q235 Cu中间层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不同电压对TA1板材氧化膜的厚度及着色的影响
20
作者 傅鸿博 李媛媛 《五金科技》 2024年第2期63-65,共3页
钛作为一种独特的金属元素,凭借其出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日用五金领域,钛锅、钛水杯、钛质餐具等钛制品也逐渐走向成熟。而作为钛制品其表面氧化膜不仅具备独特的物理特性,其绚丽多彩的颜色... 钛作为一种独特的金属元素,凭借其出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日用五金领域,钛锅、钛水杯、钛质餐具等钛制品也逐渐走向成熟。而作为钛制品其表面氧化膜不仅具备独特的物理特性,其绚丽多彩的颜色也被作为相关产品的一大特点。本文采用阳极氧化法在磷酸中通过对不同电压下TA1钛板表面TiO2氧化膜厚度与其色彩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在电解液为稀磷酸时,表面生成的TiO2厚度与电压呈现比较严格的线性关系,颜色变化与白光干涉颜色图谱一致,5V与100V较为接近,符合干涉色特点。在特定电压下时间对氧化膜的厚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 氧化膜 着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