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失眠的方药规律分析
1
作者 张涛 欧阳青兰 +3 位作者 莫镜颖 杨季 张毅 谭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目的对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治疗失眠的病案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熊继柏教授诊治失眠的用方、用药经验。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5),归纳和分析熊继柏教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失眠患者的门诊病历数据,利用该平台软件... 目的对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治疗失眠的病案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熊继柏教授诊治失眠的用方、用药经验。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5),归纳和分析熊继柏教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失眠患者的门诊病历数据,利用该平台软件的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总结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及合方,对“证-症-方”“证-症-药”“证-方-药”进行关联,结合熊继柏教授对失眠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认识,明确核心用药,探索其对失眠的诊治规律及遣方用药心得。结果通过总结分析,共纳入病历276份,处方中用药频次较多的有酸枣仁、龙齿、茯神、甘草,重在补虚安神;黄连、陈皮、竹茹、半夏、珍珠母、远志,重在清热化痰安神。用药性味偏甘、苦、辛,归经多为心、脾经。并归纳出虚证治疗常用合方为酸枣仁汤、枕中丹和甘麦大枣汤;因痰所致失眠治疗的主方为温胆汤及温胆汤类方(枣仁温胆汤、黄连温胆汤及十味温胆汤)。结论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失眠以“补脾化痰清热,养血补肝宁心”为治疗原则,以温胆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化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国医大师 熊继柏 温胆汤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用药规律及经验
2
作者 朱若维 李雪菲 +3 位作者 牛露娜 邓秘 郭惠怡 荆鲁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的用药规律及治疗经验。方法:以题目“胸痹心痛”“胸痹”“心痛”“冠心病”并包含120位国医大师姓名,和/或作者中包含国医大师姓名为检索式,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整理筛选后纳...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的用药规律及治疗经验。方法:以题目“胸痹心痛”“胸痹”“心痛”“冠心病”并包含120位国医大师姓名,和/或作者中包含国医大师姓名为检索式,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整理筛选后纳入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相关文献,文献中涉及的处方经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统计分析,总结国医大师的用药规律及其经验。结果: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以胸闷、胸痛为主症,伴有气短、乏力、眠差等次症;舌象以舌暗红,苔白腻为主;脉象以脉弦滑和脉细为主;高频药物主要有丹参、川芎、瓜蒌等;药物功效使用频次最多的依次是活血化瘀类、补虚类、理气类、化痰止咳平喘类及清热类等;使用频次最多的3组药对分别为瓜蒌-薤白、丹参-瓜蒌、丹参-党参,3个核心组合中以川芎、丹参、黄芪、郁金、瓜蒌(核心组合2)出现频次最多。结论: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以活血化瘀、补气化痰为主,常用血府逐瘀汤、丹参饮、瓜蒌薤白半夏汤、温胆汤等方剂化裁加减,随证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痰瘀互结证 冠心病 数据挖掘 国医大师
下载PDF
国医大师熊继柏从痰热论治失眠症临证经验
3
作者 兰松博 钟思凡 +4 位作者 常嘉昱 林佳玥 何霞 张婷 颜旭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197-199,共3页
历代医家对失眠症认识虽有不同,但总以阴阳失调、脏腑失衡为主要病机。国医大师熊继柏认为,本病总以痰热内扰为核心病机,临证多从痰论之,强调痰、湿、热在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关键作用。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长时间心情紧张,易致... 历代医家对失眠症认识虽有不同,但总以阴阳失调、脏腑失衡为主要病机。国医大师熊继柏认为,本病总以痰热内扰为核心病机,临证多从痰论之,强调痰、湿、热在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关键作用。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长时间心情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思虑气结,久郁而伤心脾,脾虚湿蕴,聚而生痰,郁而化热;或因过食肥甘厚味,导致体内痰湿内生,久积则化热,故痰、湿、热郁结,扰心动神而导致失眠。熊老以黄连温胆汤随症加减,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熊继柏 失眠症 痰热内扰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疡科与中医肿瘤的联系浅析国医大师刘尚义“从膜论治,引疡入瘤”理论
4
作者 黄雯琪 杨兵 +3 位作者 王镜辉 吴文宇 杨柱 唐东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从膜论治”是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提出的理论,基于早期疡科理论的学习,刘老认为“在内之膜,犹如在外之肤”,故体内一些空腔脏器肿瘤,如将其外翻,则犹如外在肤之疮,故可将疡科的一些治疗方法运用的肿瘤治疗中,是为“引疡入瘤”,以疡法治... “从膜论治”是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提出的理论,基于早期疡科理论的学习,刘老认为“在内之膜,犹如在外之肤”,故体内一些空腔脏器肿瘤,如将其外翻,则犹如外在肤之疮,故可将疡科的一些治疗方法运用的肿瘤治疗中,是为“引疡入瘤”,以疡法治瘤,疡药疗瘤。而这种运用也是基于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性。比如相同的病因病机:瘀血阻滞、痰湿凝聚、热毒蕴结,正气亏虚,以及阴阳为纲,整体观念的总则。该文将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尚义 从膜论治 引疡入瘤 国医大师
原文传递
基于BATMAN-TCM平台探讨刘尚义国医大师抗瘤四味方干预前列腺癌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波 李文 +1 位作者 秦忠 陈云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1-133,I0041,共4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抗瘤四味方干预前列腺癌的的机制。方法运用在线BATMAN-TCM平台对抗瘤四味方干预前列腺癌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抗瘤四味方含78种化合物,其中预测对前列腺癌靶标基因12个,涉及跨膜转运...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抗瘤四味方干预前列腺癌的的机制。方法运用在线BATMAN-TCM平台对抗瘤四味方干预前列腺癌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抗瘤四味方含78种化合物,其中预测对前列腺癌靶标基因12个,涉及跨膜转运、细胞信号转导、生物合成过程、分解代谢过程、应激反应等细胞生理病理过程。结论抗瘤四味方具有通过调节雄激素受体、维生素D受体等环节发挥抗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MAN-tcm 国医大师 前列腺癌 分子机制 生物信息
原文传递
略谈肿瘤病的辨治要领 被引量:1
6
作者 熊继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946-1950,共5页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中医诊治肿瘤病的四辨:辨部位、辨痰瘀、辨寒热、辨虚实,阐述肿瘤治疗四法:攻法、消法、散法、补法,并通过临床验案分享诊疗经验,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 熊继柏 国医大师 肿瘤 临床辨证 中医治法 临床验案
下载PDF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教育教学思想探析
7
作者 孙相如 熊辉 +3 位作者 何清湖 谢雪姣 陈楚淘 余炼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72-175,共4页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不仅是临床大家,同时,从教40余年,其治学及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学界公认。熊教授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出了以学识铸信念、以医理示逻辑、以经典为根本、以临床为指规等教育思想,强调在教学中输出学识、启发思维、融贯医...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不仅是临床大家,同时,从教40余年,其治学及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学界公认。熊教授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出了以学识铸信念、以医理示逻辑、以经典为根本、以临床为指规等教育思想,强调在教学中输出学识、启发思维、融贯医理、突出临床。这是宝贵的学术资源,能为高等中医院校教育提供有指导价值的思路与方法,值得深入的发掘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继柏 国医大师 教育教学 中医临床现场教学
下载PDF
国医大师禤国维运用祛湿药治疗皮肤病经验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绮然 李红毅 +1 位作者 吴元胜 禤国维(指导)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7期57-60,共4页
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在岭南地区长期临床实践中,依据岭南多湿的气候特点,擅长辨证运用祛湿药治疗不同类型皮肤病,并根据患者体质及皮肤病病因病机、证型特点,采用清热利湿药、祛风除湿药、健脾化湿药等配伍治疗,随症灵活加减;同时,本着... 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在岭南地区长期临床实践中,依据岭南多湿的气候特点,擅长辨证运用祛湿药治疗不同类型皮肤病,并根据患者体质及皮肤病病因病机、证型特点,采用清热利湿药、祛风除湿药、健脾化湿药等配伍治疗,随症灵活加减;同时,本着中医“治未病”思想,禤国维教授尤其重视患者的饮食和日常调护,在药膳中体现祛湿药的辨证应用,未病先防,治病于无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祛湿药 经验 国医大师 禤国维
下载PDF
国医大师王自立治疗便秘经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田苗 王煜 王自立(指导)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7期46-49,共4页
国医大师王自立认为便秘病理变化主要在肠,与肺、脾胃、肝、肾密切相关,临床当分虚实论治,实者宜攻,虚者当补。尤其习惯性便秘者多因便秘日久,邪滞不去,日久暗耗气阴;或反复使用泻下之剂,耗伤津气,终至津亏,肠腑失于濡润,气虚肠道运行无... 国医大师王自立认为便秘病理变化主要在肠,与肺、脾胃、肝、肾密切相关,临床当分虚实论治,实者宜攻,虚者当补。尤其习惯性便秘者多因便秘日久,邪滞不去,日久暗耗气阴;或反复使用泻下之剂,耗伤津气,终至津亏,肠腑失于濡润,气虚肠道运行无力,而以大便秘结不通为标,气血津液枯槁、肠道运行无力为本;故治疗时不主张峻攻,倡补而通之;自拟运肠润通汤以补虚运肠为主,俟气复津回,肠腑得以润降,则便秘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临证经验 国医大师 王自立
下载PDF
国医大师禤国维运用薄盖灵芝治疗皮肤病患者的经验
10
作者 吴汶丰 张泽鑫 +4 位作者 杨贤平 郑伟娟 梁家芬 李红毅 禤国维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358-2362,共5页
薄盖灵芝味甘、平、无毒,清香,可补肾强精、安神、平调阴阳。国医大师禤国维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病,如脱发性疾病、病毒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等,并灵活运用于天疱疮、皮肤淀粉样变、白癜风等皮肤病的治疗,疗效好。
关键词 薄盖灵芝 脱发性疾病 病毒性皮肤病 结缔组织病 皮肤病 @禤国维 国医大师 经验
下载PDF
国医大师沈宝藩分期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英
11
作者 翟雪芹 高玉 +4 位作者 杨毅 陈战西 周云 朱小莉 王晓峰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25-28,共4页
沈宝藩国医大师根据心力衰竭不同发病阶段的特征,运用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理论分期论治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治疗中,他注重痰瘀同治,治痰注重活血,治瘀注重利水,将痰瘀同治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的始终,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沈宝藩 国医大师 心力衰竭 痰瘀同治
下载PDF
苏稼夫教授“以通为用”理论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临证经验
12
作者 张铖 黄志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22期89-92,共4页
中风是指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其致残率极高,常遗留有吞咽困难、抑郁、肢体功能障碍等各类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是中风后最常见后遗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肢体的感觉、运动的异常。本病... 中风是指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其致残率极高,常遗留有吞咽困难、抑郁、肢体功能障碍等各类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是中风后最常见后遗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肢体的感觉、运动的异常。本病多由内伤积损,又叠加劳逸失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等因素触发。其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苏稼夫教授认为,中风病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脏腑气机不畅,经络运行不通,恢复气血经络的通畅是治疗此病的关键。临床上,苏教授谨察病机,“以通为用”,针药并行,取穴精准,施术合法,治疗中风病后肢体功能障碍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结合案例介绍苏稼夫教授“以通为用”理论辨治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经验,以期为了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老中医经验 针灸疗法
下载PDF
国医大师葛琳仪论胃心同源同治
13
作者 陈雯倩 孙磊涛 +1 位作者 刘予悦 余洁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归纳总结国医大师葛琳仪(以下尊称葛老)临床诊治胃心疾病的经验,从而完善葛老的胃心同源同治理论。[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相关古籍和文献资料查阅,从基本结构、生理联系、证候病理等方面总结葛老辨治胃心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 [目的]归纳总结国医大师葛琳仪(以下尊称葛老)临床诊治胃心疾病的经验,从而完善葛老的胃心同源同治理论。[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相关古籍和文献资料查阅,从基本结构、生理联系、证候病理等方面总结葛老辨治胃心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结果]葛老根据胃心病患者特点及典型症状,结合学术理论,认为胃心解剖部位邻近,形态结构类似,经络联系密切,生理功能协同,证候表现相似,且病理产物相类,以痰饮、瘀血、痰瘀互结为主,而痰瘀互结又会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影响胃心疾病发展。胃心病临床多见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之证,因而葛老常采用异病同治的思路,治标以清,内寓清补;治本以养,辅以疏利,遵循“正本清源,疏补共用”的原则,以真正实现胃心同治。[结论]葛老在长期临床实践和学术创新过程中认识到了胃与心的相关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胃心同源同治学术理论,为临床诊治胃心疾病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心同源 胃心同治 痰瘀互结 国医大师 浙派中医 葛琳仪
下载PDF
国医大师班秀文对中医教育若干问题的认知
14
作者 林怡 梁海涛 陈晓林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班秀文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著名中医教育家,其在中医教育方面有以下认识与感悟:追本溯源,临证方验;医史教育,秉要执本;课堂教学,丝丝入扣;培养后学,多措并举。研究学习班秀文对中医教育问题的认知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医文化,发展中医事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班秀文 中医教育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温病四大家治疗脓毒症用药规律
15
作者 朱嘉敏 梁群 董凌一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8-22,共5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温病四大家治疗脓毒症方剂的用药特点和处方规律。方法 依据《中医古代脓毒症医案筛选标准专家共识》提供的筛选标准,对《中华医典》收录的温病四大家医案进行处方筛选,使用Excel2010对纳入处方进行数据提取...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温病四大家治疗脓毒症方剂的用药特点和处方规律。方法 依据《中医古代脓毒症医案筛选标准专家共识》提供的筛选标准,对《中华医典》收录的温病四大家医案进行处方筛选,使用Excel2010对纳入处方进行数据提取并建立药物数据库,对药物使用频次、功效类别进行统计,借助SPSS Statistics 26.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组方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处方118首,涉及中药176味,药物总频次为1 061,频次≥14的药物共22味,包括甘草、金银花、生地黄、淡竹叶、玄参、连翘、麦冬、石菖蒲、犀角、黄连等。使用频次较高的功效类别为清热药、补益药、祛湿药及开窍药等。关联规则分析筛选出31对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4组。结论 温病四大家治疗脓毒症以清热解毒凉血、益气养阴生津为核心,辅以化湿祛痰、理气开窍、利水消肿等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四大家 脓毒症 中医药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长桑君脉法传人李树森治疗痹证肢体麻木的经验
16
作者 彭学征 李树森(指导)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9期86-89,共4页
人迎气口脉法作为中医临床重要的脉诊方法,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有专篇论述,但《黄帝内经》并未说明人迎与气口的具体诊脉部位,历代医家对此莫衷一是。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及脉息术是长桑君脉法传人李树森老师的祖传绝学。长桑君人迎气... 人迎气口脉法作为中医临床重要的脉诊方法,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有专篇论述,但《黄帝内经》并未说明人迎与气口的具体诊脉部位,历代医家对此莫衷一是。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及脉息术是长桑君脉法传人李树森老师的祖传绝学。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将人体疾病分为六经,依据人迎气口脉的“一盛、二盛、三盛”辨别病在六经中的哪条经络上。脉息术是李树森老师从《黄帝内经》中研究整理出来的一项重要中医理论。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结合脉息术,根据“少气、平人、脉躁”三种状态,能够方便区分疾病是在手六经,还是在足六经上。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脉息术能精准指导中医临床经络辨证、分经取穴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文章结合案例介绍长桑君人迎气口脉针法治疗痹证肢体麻木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桑君人迎气口脉针法 脉息术 痹证肢体麻木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CAA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17
作者 胡淑娟 范郁冰 +2 位作者 喻嵘 彭清华 彭亚军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10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索课程-跟师-评估(curriculum-apprenticeship-assessment,CAA)模式在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中医专硕)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5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目的探索课程-跟师-评估(curriculum-apprenticeship-assessment,CAA)模式在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中医专硕)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5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住院医师100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人,采用CAA模式培养;对照组50人,采用改革前传统模式培养,对两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两组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评价,观察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执业医师考试临床操作技能及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医院处方权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互评结果提示中医专硕的总体满意度为90.4%,住培研究生导师满意度为89.6%。结论采用CAA模式可提高中医专硕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CAA模式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许琳 王凤云 +3 位作者 李娟娟 张佳琪 张泽丹 唐旭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4-19,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首批国医大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UC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收录的文献,并手工检索《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首批国医大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UC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收录的文献,并手工检索《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等著作中30位首批国医大师治疗UC的医案和验方,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结合IBM 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对UC中医证候、治法及用药频次、性味归经、配伍、核心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7位国医大师的149首处方。UC常见中医证候为湿热内蕴、脾虚湿热,常见治法为清热化湿、健脾益气,常用中药为健脾化湿药,常用炮制方法为炒炭。关联规则分析得到7组常用药对,其中党参-白术频次最高。因子分析得出10个有效公因子,其中公因子1为健脾化湿组,公因子2为清肠止痢组。结论国医大师治疗UC以健脾化湿为基本治法,巧用清肠止痢之品,不忘兼顾脾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国医大师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刘尚义教授治疗肾癌的临床用药规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兵 杨柱 +4 位作者 唐东昕 罗莉 龙奉玺 王镜辉 黄雯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57-1460,共4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数据挖掘技术对"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治疗肾癌的临床用药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7月就诊于刘尚义教授国医堂门诊的120例肾癌患者信息输入系统中,对患者的用药频次进行描述统计,采...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数据挖掘技术对"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治疗肾癌的临床用药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7月就诊于刘尚义教授国医堂门诊的120例肾癌患者信息输入系统中,对患者的用药频次进行描述统计,采用关联规则阿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刘尚义教授治疗肾癌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涉及药物116味,使用频次在24次以上的药物有12味,其中前3位分别是鳖甲(119)、莪术(118)、冬凌草(106)。频次24以上的药物中,药性前3位依次为温、微寒、微温;药味前3位依次为甘、辛、苦。归经前3位依次为肝、肾、肺。药物组合频次出现58次以上的有25个组合,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莪术、鳖甲"(118),"鳖甲、冬凌草"(106),"莪术、冬凌草"(105),"莪术、鳖甲、冬凌草"(105)。经聚类分析,得到10个核心药物组合和5个新方。结论:挖掘出刘尚义教授治疗肾癌的常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及药物组合,并从中反映了刘尚义教授治疗肾癌的病机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刘尚义教授 肾癌 数据分析 用药特点
原文传递
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方药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昭瀛 吴朦 +2 位作者 江丽杰 刘刃 胡镜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明确国医大师临证医案中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及方药特点。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已发表论著及专著中收集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医案,构建国医大师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数据库。联合应用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算法及... 目的明确国医大师临证医案中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及方药特点。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已发表论著及专著中收集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医案,构建国医大师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数据库。联合应用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对冠心病心绞痛医案中的一般资料、治则治法、遣方用药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其方药特点。结果文章累计检索60位国医大师公开发表文献5967篇,出版书籍330本,最终纳入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病例166则。共提取出治则治法89种,活血、益气、化痰、化瘀、通阳、温阳、养阴、理气、宣痹、清热为累计频率>10%的治则治法;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又有针对病理因素、病位、物质基础、症的不同。其药物以活血药、理气药、化痰药、补气药为主。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论治多以活血化瘀、益气理气、化痰去浊为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冠心病心绞痛 临证医案 治则治法 遣方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