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GF-β_(1)/Smads信号通路探讨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
1
作者 白敏 李晓翠 +2 位作者 靳世英 李慧 吴洁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肾纤维化和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大蒜素对T2DM所致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大蒜素低剂量组(5 mg/kg)、大蒜...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肾纤维化和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大蒜素对T2DM所致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大蒜素低剂量组(5 mg/kg)、大蒜素中剂量组(10 mg/kg)、大蒜素高剂量组(20 mg/kg),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其余各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的方法复制T2DM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大蒜素各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剂量大蒜素溶液,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共4周。干预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称量体质量;生化分析法测定24h尿蛋白(24 hour urine protein,24h UP)、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Masson染色进行肾组织纤维化检查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磷酸化Smad2(phospho-Smad2,p-Smad2)、p-Smad3蛋白表达以及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ColⅢ)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增大、系膜基质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大鼠空腹血糖、24h UP、BUN、SCr、CVF、TGF-β_(1)、p-Smad2、p-Smad3、Col I、ColⅢ均升高,体质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中、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降低、体质量升高(P<0.05),24h UP和血清BUN、SCr水平降低(P<0.01),病理学改变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纤维化改善,肾组织CVF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中、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TGF-β_(1)、p-Smad2、p-Smad3、Col I、ColⅢ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大蒜素对T2DM大鼠肾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大蒜素调控TGF-β_(1)/Smads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尿 tgf-β_(1)/Smads信号通路
下载PDF
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GF-β_(1)、TSGF的影响
2
作者 邓星佑 林忆平 +2 位作者 吴向农 李剑峰 张霞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究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影响。方法:将13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 目的:探究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影响。方法:将13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3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A组采用疏调气机法治疗,对照B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联合组采用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3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雌激素指标[雌二醇(estradiol,E_(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催乳素(prolactin,PRL)]、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TGF-β_(1)、TSGF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A组的84.44%(38/45)、对照B组的80.00%(36/45)(P<0.05);治疗后3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联合组小于对照A组、对照B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治疗前,联合组大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月经异常、下腹胀痛、面色晦暗积分均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PRL、LH、E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血清AOPP、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TGF-β_(1)、TSGF水平均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与对照A组的6.67%(3/45)、对照B组的8.89%(4/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提高子宫肌瘤临床疗效,下调血清TGF-β_(1)、TSGF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下载PDF
基于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中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智博 赵克明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基于TGF-β_(1)/Smads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对哮喘发病过程中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的病理基础发挥作用,TGF-β_(1)对气道炎... 基于TGF-β_(1)/Smads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对哮喘发病过程中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的病理基础发挥作用,TGF-β_(1)对气道炎症具有双重作用,既可通过刺激嗜酸性粒细胞促进气道炎症发生,又可通过刺激肥大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6,抑制气道炎症;此外,因TGF-β_(1)具有超强的致纤维化作用,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引起气道重塑,中药可通过调控TGF-β_(1)/Smads信号通路,从而干预哮喘发作,缓解哮喘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_(1)/Smads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云药天龙竭分期干预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β_(1)表达及病理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陈冰 袁德政 付义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 观察天龙竭对肺纤维化(PF)大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的影响及病理变化,探讨其干预PF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博来霉素法建立大鼠PF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模型早期组,模型晚期组,天龙竭早期干... 目的 观察天龙竭对肺纤维化(PF)大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的影响及病理变化,探讨其干预PF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博来霉素法建立大鼠PF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模型早期组,模型晚期组,天龙竭早期干预中剂量组,天龙竭晚期干预低、中、高剂量(1.26、2.52、5.04 g·kg^(-1)·d^(-1))组,吡非尼酮早期干预组,吡非尼酮晚期干预组。早期干预组与晚期干预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天或第14天起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用药,观察大鼠的生存状态,并于造模后第28天取材。以SABC和RT-PCR技术检测TGF-β_(1)在肺组织中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经HE染色、Masson三联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TGF-β_(1)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天龙竭早期及晚期干预均可降低PF大鼠肺组织中TGF-β_(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 <0.05,P <0.01);早期干预与晚期干预中剂量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晚期干预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吡非尼酮早期及晚期干预均可降低PF大鼠肺组织中TGF-β_(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 <0.05)。天龙竭早期干预与吡非尼酮早期干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天龙竭晚期干预中剂量组与吡非尼酮晚期干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天龙竭及吡非尼酮干预均可减轻肺泡炎、胶原沉积及间质细胞增生,早期干预作用更为明显。病理形态学定量分析显示,天龙竭及吡非尼酮早期干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天龙竭能有效减缓博来霉素诱发的肺泡炎及纤维化进程,早期干预更有意义。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F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因子TGF-β_(1)在肺组织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下载PDF
艾灸结合肺纤通络方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NF-κB/TGF-β_(1)/smad 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善军 封笑 +4 位作者 邢露茗 王玥 曲阳 王浩 李希尧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究艾灸结合肺纤通络方对博莱霉素(BLM)所致肺纤维化(PF)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NF-κB/TGF-β_(1)/smad 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从50只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其余40只采用博莱霉素诱导建立PF模型,4只大鼠死亡,其余随机分为PF组... 目的探究艾灸结合肺纤通络方对博莱霉素(BLM)所致肺纤维化(PF)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NF-κB/TGF-β_(1)/smad 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从50只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其余40只采用博莱霉素诱导建立PF模型,4只大鼠死亡,其余随机分为PF组、艾灸组、联合组及阳性组,各9只。艾灸组采用艾灸治疗,联合组在艾灸的穴位处滴加5滴肺纤通络方并艾灸至干燥,阳性组给予泼尼松3 mL·kg^(-1),PF组及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d后,测量各组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NF-κB/TGF-β_(1)/smad 3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F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及HYP、GSH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NF-κB、TGF-β_(1)、smad 3 mRNA水平升高,NF-κB、TGF-β_(1)、smad 3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PF组比较,艾灸组、联合组及阳性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及HYP、GSH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NF-κB、TGF-β_(1)、smad 3 mRNA水平降低,NF-κB、TGF-β_(1)、smad 3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艾灸组比较,联合组及阳性组血清IL-1β、IL-6、TNF-α及HYP、GSH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NF-κB、TGF-β_(1)、smad 3 mRNA水平降低,NF-κB、TGF-β_(1)、smad 3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联合组比较,阳性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及HYP、GSH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NF-κB、TGF-β_(1)、smad 3 mRNA水平降低,NF-κB、TGF-β_(1)、smad 3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艾灸结合肺纤通络方能够改善BLM所致PF大鼠炎症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对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NF-κB/TGF-β_(1)/smad 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tgf-β_(1)/smad 3
下载PDF
基于TGF-β_(1)/Smads信号通路探讨水蛭素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梁红 赵应学 +4 位作者 吴林秀 梁杏梅 周维海 甄汉深 刘喜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83-1787,共5页
目的:探讨水蛭素治疗单钠尿酸盐(MSU)所致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用250μg/mL MSU诱导RA-HFLs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1μmol/L)组及水蛭素低(1 U/mL)、中(2 U/mL)、高(4 U/mL)浓度组。CCK-8法检... 目的:探讨水蛭素治疗单钠尿酸盐(MSU)所致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用250μg/mL MSU诱导RA-HFLs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1μmol/L)组及水蛭素低(1 U/mL)、中(2 U/mL)、高(4 U/mL)浓度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水平;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A-HLFs细胞凋亡率及IL-1β、TNF-α、NF-κB水平显著升高,细胞活力显著降低,α-SMA、Col-Ⅰ、Col-ⅢmRNA及TGF-β_(1)蛋白表达和p-Smad2/Smad2、p-Smad3/Smad3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01)。与模型组比较,水蛭素各浓度组RA-HFLs细胞凋亡率及IL-1β、TNF-α、NF-κB水平显著降低,细胞活力显著升高,α-SMA、Col-Ⅰ、Col-ⅢmRNA及TGF-β_(1)蛋白表达和p-Smad2/Smad2、p-Smad3/Smad3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01)。水蛭素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水蛭素能促进RA-HFLs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_(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tgf-β_(1)/Smads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百令胶囊上调miR-145-5p逆转TGF-β_(1)/Smad3通路机制初探
7
作者 冯平 姬泽萱 +1 位作者 陈丽萍 王布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6期34-40,共7页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BL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损伤的改善作用,以及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作用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生长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灌胃生理盐水2 mL),模型组(B组,灌胃生理盐水2...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BL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损伤的改善作用,以及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作用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生长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灌胃生理盐水2 mL),模型组(B组,灌胃生理盐水2 mL),BLC组(C组,灌胃BLC 5.5 mg/kg),miR-145-5p inhibitorNC组(D组,灌胃BLC 5.5 mg/kg+尾静脉注射miR-145-5p inhibitorNC 6μL),miR-145-5p inhibitor组(E组,灌胃BLC 5.5 mg/kg+尾静脉注射miR-145-5p inhibitor 6μL),各12只。以香烟烟雾吸入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建模成功后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每周1次),连续8周。以0(空白对照),3%,5%,10%,20%CSE,以及加5%,10%,20%,40%的BLC药物血清(BLC-S)孵育细胞48 h。检测大鼠潮气量(TV)、呼气峰流量(PEF)、分钟通气量(MV)、用力肺活量(FVC)和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0.3));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Smad3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miR-145-5p mRNA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与B组比较,C组及D组大鼠TV,PEF,MV,FVC,FEV0.3均显著升高;与D组比较,E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及D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显著改善,平均肺泡数显著增加,肺泡直径显著减小;与D组比较,E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未改善,且平均肺泡数显著减少,肺泡直径显著增长(P<0.05)。与5%CSE条件比较,5%CSE+20%BLC-S条件下的细胞活力显著增强(P<0.05)。与B组比较,C组及D组大鼠肺组织中Smad3,TGF-β_(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miR-145-5p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D组比较,E组大鼠肺组织中Smad3,TGF-β_(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miR-145-5p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5%CSE条件比较,5%CSE+20%BLC-S条件下细胞Smad3和TGF-β_(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miR-145-5p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5%CSE+20%BLC-S+inhibitor NC条件比较,同水平inhibitor条件下细胞Smad3及TGF-β_(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BLC在体内和体外均显示出对香烟诱导COPD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45-5p水平逆转香烟暴露激活的TGF-β_(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5p tgf-β_(1)/Smad3信号通路 BEAS-2B
下载PDF
腹主动脉钙化患者AAC评分与TGF-β_(1)、MCP-1、骨密度的关系
8
作者 叶林 史晨辉 +3 位作者 闫小龙 孙昊昊 任谦 王维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2-78,共7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钙化(AAC)患者血管钙化程度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2022年3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1例AAC患者。依据AAC评分将...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钙化(AAC)患者血管钙化程度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2022年3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1例AAC患者。依据AAC评分将患者分为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及重度钙化组,分别有107、107、98和89例。双能X射线检测骨密度T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TGF-β_(1)和MCP-1表达,分析AAC评分与TGF-β_(1)、MCP-1水平及骨密度T值的相关性。结果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年龄高于无钙化组(P<0.05);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体质量指数高于重度钙化组(P<0.05),无钙化组与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高于无钙化组(P<0.05),无钙化组与轻度钙化组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TGF-β_(1)高于无钙化组(P<0.05),重度钙化组高于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P<0.05);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MCP-1高于无钙化组(P<0.05),中度钙化组高于轻度钙化组(P<0.05),轻度钙化组与重度钙化组MCP-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骨密度异常检出率高于A组(45.8%)(P<0.05),中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高于轻度钙化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高血压、骨密度T值降低是影响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AAC评分与TGF-β_(1)、MCP-1、年龄呈正相关(r=0.245、0.126和0.651,均P<0.05),与骨密度T值、BMI、呈负相关(r=-0.385和-0.168,均P<0.05),与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白蛋白无相关性(r=0.065、0.008、-0.071和0.053,均P>0.05)。结论低骨密度、高龄、血浆TGF-β_(1)、MCP-1水平升高有可能作为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可一定程度上预测血管钙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及TGF-β_(1)/Smad3通路的影响
9
作者 彭奋飞 陈月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504-1510,共7页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3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取12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心肌...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3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取12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5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福辛普利组及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2.5 g/kg、5 g/kg、10 g/kg灌胃,福辛普利组给予福辛普利4 mg/kg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8周。超声诊断仪测定大鼠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丙二醛(MDA)及内皮素(ET)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中TGF-β_(1)及Smad3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中TGF-β_(1)mRNA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FS及LVEF、心肌组织中NO和eNOS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CK、CK-MB、BNP、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心肌组织中MDA和ET含量、心肌组织中TGF-β_(1)和p-Smad3/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心肌组织中TGF-β_(1)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大鼠心肌组织有明显炎症浸润及坏死;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各组及福辛普利组大鼠LVFS及LVEF、心肌组织中NO和eNOS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CK、CK-MB、BNP、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心肌组织中MDA和ET含量、心肌组织中TGF-β_(1)和p-Smad3/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心肌组织中TGF-β_(1)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降低(P均<0.05),大鼠心肌组织炎症坏死明显减轻。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抑制心肌重塑,调节血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_(1)/Smad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3通路
下载PDF
血清TGF-β_(1)、INF-ε及microRNA-21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变化及与HPV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明艳 孙亚男 +3 位作者 周书杰 田娜 车娇子 杨涛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人干扰素epsilon(INF-ε)及microRNA-21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变化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负荷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诊治的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 目的分析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人干扰素epsilon(INF-ε)及microRNA-21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变化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负荷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诊治的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各80例,将其分别纳入宫颈癌组、癌前病变组。按照1∶1原则在同期选择体检健康的女性8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检测血清TGF-β_(1)、INF-ε及microRNA-21水平及HPV感染情况。比较三组血清TGF-β_(1)、INF-ε及microRNA-21水平及不同HPV阳性情况。分析血清TGF-β_(1)、INF-ε及microRNA-21水平与HPV负荷量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血清TGF-β_(1)、INF-ε及microRNA-2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颈癌患者血清TGF-β_(1)、microRNA-21水平分别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对照组(P<0.05),INF-ε水平分别低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对照组(P<0.05);宫颈癌前病变组血清TGF-β_(1)、microRNA-2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NF-ε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HPV阳性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负荷量1~100组、101~1000组、>1000组患者血清TGF-β_(1)、INF-ε及microRNA-21水平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颈癌HPV负荷量>1000组患者血清TGF-β_(1)、microRNA-21水平分别高于1~100组、101~1000组(P<0.05),INF-ε水平分别低于1~100组、101~1000组(P<0.05);101~1000组血清TGF-β_(1)、microRNA-21水平高于1~100组(P<0.05),INF-ε水平低于1~100组(P<0.05)。TGF-β_(1)、microRNA-21水平与HPV负荷量呈正相关(P<0.05),INF-ε水平与HPV负荷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血清TGF-β_(1)、INF-ε及microRNA-21水平不同,其中宫颈癌患者血清TGF-β_(1)、microRNA-21水平相对较高,INF-ε水平较低,且与HPV感染负荷量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_(1) INF-ε MICRORNA-21 HPV
下载PDF
基于TGF-β_(1)/Smad信号通路探讨健脾化瘀汤抗肝硬化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11
作者 张杭洲 朱岩洁 +4 位作者 王菲 娄静 徐娇娇 侯留法 赵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8期3383-3387,共5页
目的探究健脾化瘀汤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80例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 目的探究健脾化瘀汤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80例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胶囊治疗,治疗组接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胶囊联合健脾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GPT)]、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胶原蛋白(Ⅳ-C)、透明质酸(HA)]、肝硬度值、TGF-β_(1)/Smad信号通路相关mRNA。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胁肋疼痛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TBIL、GGT、GPT、PCⅢ、Ⅳ-C、HA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TGF-β_(1)、Smad3、Smad5 mRN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瘀汤可改善肝功能、肝硬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_(1)/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_(1)/Smad信号通路
下载PDF
阳和解凝膏联合梅花针对局限性硬皮病小鼠TGF-β_(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
12
作者 白雨 李丹 +2 位作者 孔洁 韩慧 王红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第12期1-5,10,共6页
目的:观察阳和解凝膏联合梅花针对局限性硬皮病小鼠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同源物3(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肝素钠组、阳和解凝膏组、梅花针组、阳和解凝... 目的:观察阳和解凝膏联合梅花针对局限性硬皮病小鼠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同源物3(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肝素钠组、阳和解凝膏组、梅花针组、阳和解凝膏联合梅花针组(联合治疗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皮下注射博莱霉素建立局限性硬皮病小鼠模型。治疗4周后,处死小鼠取皮肤组织,采用Rodnan评分观察皮肤受累程度,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偏振光皮肤镜观察皮肤组织表面血管和毛发的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皮肤组织中TGF-β_(1)、白细胞介素-4(IL-4)、Smad3、Smad7的表达;Masson特殊染色检测皮肤胶原纤维的面积。结果:阳和解凝膏组、梅花针组、联合治疗组小鼠治疗后皮肤组织表面血管和毛发恢复生长;HE染色观察真皮变薄;Masson特殊染色胶原纤维面积减少;TGF-β_(1)、IL-4、Smad3表达降低,Smad7表达升高,且以联合治疗组效果最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解凝膏、梅花针可以通过抑制TGF-β_(1)/Smad3信号通路的表达干预局限性硬皮病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阳和解凝膏联合梅花针治疗局限性硬皮病小鼠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_(1)/Smad3信号通路
下载PDF
滋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13
作者 张震 许光明 +4 位作者 庄加川 吴克亮 肖庆华 朱建宗 林晓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39-443,448,共6页
目的 探讨滋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SD大鼠制备低、中、高剂量滋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将培养第3代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hBMSCs分为6组,空白组常规培... 目的 探讨滋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SD大鼠制备低、中、高剂量滋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将培养第3代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hBMSCs分为6组,空白组常规培养;模型组进行成骨诱导;空白血清组进行成骨诱导+空白血清培养;低剂量滋肾健骨含药血清组进行成骨诱导+低剂量滋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培养;中剂量滋肾健骨含药血清组进行成骨诱导+中剂量滋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培养;高剂量滋肾健骨含药血清组进行成骨诱导+高剂量滋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培养。CK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观察细胞分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2、Smad3、Smad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比较,各剂量滋肾健骨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活性和ALP活性均明显增强(P均<0.05),且中、高剂量滋肾健骨含药血清组均明显强于低剂量滋肾健骨含药血清组(P均<0.05);与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比较,各剂量滋肾健骨含药血清组细胞中TGF-β_(1)、Smad2、Smad3、Smad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高剂量滋肾健骨含药血清组均明显高于低剂量滋肾健骨含药血清组(P均<0.05)。结论 滋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调控TGF-β_(1)/Smads信号通路促进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hBMSCs的成骨增殖及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_(1)/Smads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抑制Wnt/β-catenin和TGF-β_(1)/Smad3信号通路激活抗纤维化及肾脏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重祥 侯启迪 +6 位作者 邵小飞 周琴 苏宝庭 胡尽香 黄馨怡 邹杰锋 林宏初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77-581,I000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慢性肾脏病(CKD)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Sham);(2)5/6肾切除组(CKD);(3)5/6肾切除+丹参多酚酸盐组100 mg/kg... 目的:本研究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慢性肾脏病(CKD)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Sham);(2)5/6肾切除组(CKD);(3)5/6肾切除+丹参多酚酸盐组100 mg/kg(CKD+Salvianolate);(4)5/6肾切除+吡非尼酮组(250 mg/kg)(CKD+Pirfenidone)。建立5/6肾脏切除的CK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丹参多酚酸盐以及吡非尼酮进行干预,检查肾脏功能、肾脏损伤和纤维化指标。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肾脏中Wnt/β-catenin和TGF-β_(1)/Smad3以及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丹参多酚酸盐改善CKD肾功能,降低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组织病理显示丹参多酚酸盐减轻肾小管损伤和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沉积。丹参多酚酸盐能显著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标志蛋白α-SMA的表达,促使E-cadherin恢复。Wnt/β-catenin和TGF-β_(1)/Smad3在慢性肾脏病大鼠模型明显活化,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能明显抑制Wnt/β-catenin和TGF-β_(1)/Smad3的表达。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可以改善肾脏功能,抑制肾脏纤维化发挥肾脏保护作用与Wnt/β-catenin和TGF-β_(1)/Smad3信号通路激活抑制有关,是肾脏纤维化的一种新型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 tgf-β_(1)/Smand3
下载PDF
推拿㨰法对骨骼肌钝挫伤兔MMP-9、TIMP-1、TGF-β_(1)和COL-Ⅰ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阮磊 黄博 +4 位作者 王兰兰 薛惠天 孙梦龙 段苗苗 彭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8期2514-2518,共5页
目的观察推拿㨰法对家兔骨骼肌钝挫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以及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的影响,探讨推拿㨰法对骨骼肌钝挫伤的修复作用机制。方法将15只健康成... 目的观察推拿㨰法对家兔骨骼肌钝挫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以及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的影响,探讨推拿㨰法对骨骼肌钝挫伤的修复作用机制。方法将15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推拿㨰法组,每组5只。使用自制改良重力锤打击装置对模型组和推拿㨰法组家兔建立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推拿㨰法组家兔于造模成功后第7天给予法干预,滚动频率140次/min,2次/d,3 min/次,连续干预3 d。干预结束后第3天进行取材,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股四头肌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股四头肌组织中MMP-9、TIMP-1、TGF-β_(1)、COL-Ⅰ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肌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细胞边界模糊,间隙显著增宽,结缔组织增多,炎细胞浸润明显;推拿㨰法组肌细胞结构相对完整,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减少。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肌纤维形态多样且不规整,间隙增宽,部分肌纤维融合成片状,胶原纤维沉积明显;推拿㨰法组肌纤维结构、形态变化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模型组家兔股四头肌组织中MMP-9、TIMP-1、TGF-β_(1)、COL-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推拿㨰法组家兔股四头肌组织中MMP-9、TIMP-1、TGF-β_(1)、COL-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推拿㨰法能通过下调MMP-9、TIMP-1、TGF-β_(1)、COL-Ⅰ的表达,抑制胶原蛋白沉积,调控细胞外基质的生降平衡,进而抑制骨骼肌纤维化,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下载PDF
散结消瘤方调控TGF-β_(1)/Smads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对乳腺癌皮下移植瘤的影响
16
作者 陈茂 欧阳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15-620,695,共7页
目的探讨散结消瘤方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s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对小鼠乳腺癌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A裸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散结消瘤方低剂量组、散结消瘤... 目的探讨散结消瘤方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s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对小鼠乳腺癌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A裸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散结消瘤方低剂量组、散结消瘤方中剂量组、散结消瘤方高剂量组,每组8只。各组均采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接种法制备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造模第6天,环磷酰胺组给予环磷酰胺溶液30 mg/kg腹腔注射,散结消瘤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7.8 g/kg、15.6 g/kg、31.2 g/kg散结消瘤方灌胃,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各组小鼠瘤重和抑瘤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阳性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twist、Snail、TGF-β_(1)、Smad2、p-Smad2、Smad3、p-Smad3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GF-β_(1)、Smad2、Smad3 mRNA表达情况。结果环磷酰胺组及散结消瘤方各组瘤重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散结消瘤方高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瘤重均明显低于散结消瘤方低、中剂量组(P均<0.05),抑瘤率均明显高于散结消瘤方低、中剂量组(P均<0.05)。环磷酰胺组及散结消瘤方各组瘤组织中MMP-2、MMP-9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Vimentin、twist、Snail、TGF-β_(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Smad2/Smad2、p-Smad3/Smad3比值,TGF-β_(1)、Smad2、Smad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瘤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散结消瘤方高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上述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散结消瘤方低、中剂量组(P均<0.05),散结消瘤方高剂量组与环磷酰胺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散结消瘤方对乳腺癌皮下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_(1)/Smads信号通路,逆转其所介导的EMT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s信号通路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17
作者 卢娜 梁栋龙 +1 位作者 李静 余南生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4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66例进行研究,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激光治疗,... 目的:探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66例进行研究,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激光治疗,研究组给予5-ALA-PDT治疗,同时对两组均进行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培养。比较治疗后两组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观察不同浓度5-氨基酮戊酸(5-ALA)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并总结5-ALA对MAPK信号通路中ERK、JNK和P38的影响。结果:(1)研究组不同浓度5-ALA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不同浓度5-ALA对成纤维细胞前胶原(包括Ⅰ前胶原/β-actin、Ⅲ前胶原/β-actin)mRNA表达的影响不同,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3)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给予不同浓度5-ALA测定发现,0.5 mmol/L、1.0 mmol/L浓度的5-ALA对TGF-β_(1)的分泌起到了抑制作用,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分泌起到了诱导作用。(4)研究组中,观察到MAPK家族的信号在0.5 mmo/L时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ERK(44 ku)、P38(38 ku)和JNK(46 ku)分别增加了113.0%、36.0%和67.0%(P<0.05)。结论:采用5-ALA-PDT治疗增生性瘢痕可取得一定的成效。5-ALA-PDT可通过抑制Ⅰ型和Ⅲ型前胶原蛋白基因的合成来抑制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对TGF-β_(1)起到抑制作用,对MMP-1起到诱导作用,同时观察到MAPK信号通路在浓度为0.5 mmo/L的5-ALA下增强,该浓度可作为5-ALA-PDT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参考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下载PDF
延胡索乙素通过抑制TGF-β_(1)/Smads通路影响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18
作者 丁晓明 曾江琴 +2 位作者 黄天慧 罗蒙 牟艳杰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14-2318,共5页
目的:探讨参芍消瘤方主要活性成分延胡索乙素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Bel-7402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延胡索乙素组、TGF-β_(1)/Smads通路抑制剂LY2109761组和延胡索乙素+LY2109761组。EDU法检... 目的:探讨参芍消瘤方主要活性成分延胡索乙素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Bel-7402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延胡索乙素组、TGF-β_(1)/Smads通路抑制剂LY2109761组和延胡索乙素+LY2109761组。EDU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ICAM-1、MMP2、TGF-β_(1)、Smad2/3、p-Smad2/3、Smad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延胡索乙素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中ICAM-1、MMP2、TGF-β_(1)、p-Smad2/3、Smad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LY2109761组趋势与延胡索乙素组相同。与LY2109761组比较,延胡索乙素+LY2109761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中ICAM-1、MMP2、TGF-β_(1)、p-Smad2/3、Smad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延胡索乙素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_(1)/Smads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_(1)/Smads通路
原文传递
MUC5AC、TGF-β_(1)、CD69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陈丽文 宋鹏 陈艳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1期56-60,共5页
目的:分析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CD69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120... 目的:分析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CD69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患者是否伴有鼻息肉分为不伴鼻息肉组(n=60)、伴鼻息肉组(n=60),另外选取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为对照组(n=5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流式细胞仪检测MUC5AC、TGF-β_(1)、CD69。分析MUC5AC、TGF-β_(1)、CD69表达变化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伴鼻息肉组、伴鼻息肉组MUC5AC、TGF-β_(1)、CD69表达水平均更高(P<0.05);与不伴鼻息肉组相比,伴鼻息肉组MUC5AC、TGF-β_(1)、CD69表达水平均更高(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重度组MUC5AC、TGF-β_(1)、CD69表达水平均更高(P<0.05);与中度组相比,重度组MUC5AC、TGF-β_(1)、CD69表达水平均更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UC5AC、TGF-β_(1)之间呈正相关(r=0.524,P=0.001);MUC5AC、CD69之间呈正相关(r=0.529,P=0.001);TGF-β_(1)、CD69之间呈正相关(r=0.554,P=0.001)。ROC曲线显示,三项联合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诊断价值高于MUC5AC、TGF-β_(1)、CD69单项诊断(P<0.05)。结论:MUC5AC、TGF-β_(1)、CD69高表达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着病情加重,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且MUC5AC、TGF-β_(1)、CD69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C 转化生长因子-β_(1) CD69
下载PDF
新加肾元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及Klotho/TGF-β_(1)信号通路影响
20
作者 陈立 阮小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468-1472,共5页
目的探讨新加肾元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对肾脏Klotho/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新加肾元汤正常剂量组、新加肾元汤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每组10... 目的探讨新加肾元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对肾脏Klotho/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新加肾元汤正常剂量组、新加肾元汤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均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新加肾元汤正常剂量组和新加肾元汤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新加肾元汤3 mg/(kg·d)和6 mg/(kg·d)灌胃,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5 m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12周。末次灌胃结束后,生化仪检测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Klotho、TGF-β_(1)、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层黏连蛋白(LN)及纤连蛋白(Fibronectin)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水平及肾组织中TGF-β_(1)、CollagenⅣ、LN、Fibronectin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Klotho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镜下见系膜基质增宽、增多,基底膜弥漫增厚。与模型组比较,新加肾元汤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血清SCr、BUN水平及各药物组肾组织中TGF-β_(1)、CollagenⅣ、LN、Fibronectin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各药物组肾组织中Klotho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各药物组肾组织病理改变均有改善。结论新加肾元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Klotho/TGF-β_(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Klotho/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