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孕妇女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的测定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越 屈野 +1 位作者 陈莉 潘菊芬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早孕 HCG hCG受体 外周血 th1/th2细胞亚群
下载PDF
正常成人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体外活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振 曾耀英 +3 位作者 何贤辉 蔡小嫦 曾山 狄静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 :探讨CD4+ T细胞在体外活化的条件下向Th1或Th2极化的规律。方法 :用Ficoll-Hypaque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正常成人抗凝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和血浆 ,将PBMC置于含或不含有自身血浆环境中 ,并在植物血凝素 (PHA ,2 0mg L)的刺激下进... 目的 :探讨CD4+ T细胞在体外活化的条件下向Th1或Th2极化的规律。方法 :用Ficoll-Hypaque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正常成人抗凝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和血浆 ,将PBMC置于含或不含有自身血浆环境中 ,并在植物血凝素 (PHA ,2 0mg L)的刺激下进行培养 ,培养 2 4、48、72h后收获细胞 ,分别用双色免疫荧光标记 ,以流式细胞术对CD4+ T细胞表达表面分子CCR3、CCR5进行分析。结果 :CD4+ T细胞受自身血浆和PHA刺激后向Th1 Th2两个方向极化 ,2 4、48、72h后极化率分别达到 (13 2 8± 1 5 9) % (12 70± 1 6 5 ) %、(17 19± 1 0 3) % (17 5 0± 1 30 ) %、(19 49± 2 87) % (18 5 8± 1 49) % ;而只有PHA刺激的极化率很低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Th1∶Th2之比约等于 1。结论 :正常成人外周血CD4+ T细胞可以在体外自身血浆和PHA的条件下明显极化 ,而且Th1 Th2细胞处于等值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趋化因子 流式细胞 th1/th2细胞亚群
下载PDF
1型糖尿病患者Th1/Th2细胞亚群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班博 王雪楠 郭焕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517-518,556,共3页
目的研究Th1/Th2细胞亚群分泌的不同细胞因子,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Th1/Th2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8例1型糖尿病患者(7例合并有下肢血管病变)血清中Th1型细胞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Th2型细胞亚群... 目的研究Th1/Th2细胞亚群分泌的不同细胞因子,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Th1/Th2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8例1型糖尿病患者(7例合并有下肢血管病变)血清中Th1型细胞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Th2型细胞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变化,19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的水平分别(63.30±14.3)ng/L和(65.03±24.98)Fmol/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9.48±11.98)ng/L和(23.66±13.51)Fmol/ml(P<0.01);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分别为(2.21±0.96)ng/L和(24.98±7.31)n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37±1.10)ng/L和(62.87±5.97)ng/L(P<0.01);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患者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分别为(90.03±5.20)ng/L、(109.28±26.74)Fmol/ml和(0.55±0.22)ng/L、(12.12±2.39)ng/L,单纯糖尿病患者组四种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为(58.76±9.57)ng/L、(56.98±15.43)Fmol/ml和(2.49±0.72)ng/L、(27.18±5.30)ng/L,两组相比,四种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Th1/Th2细胞亚群发生了Th2→Th1的漂移改变,并与病情相关,为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及病情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th1/th2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结核病与Th1/Th2细胞亚群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奇凤 袁俐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64-267,共4页
关键词 th1/th2细胞亚群 结核病患者 保护性免疫反应 辅助性T细胞 机体免疫 分子生物学 变态反应
下载PDF
再障小鼠骨髓淋巴细胞Th1/Th2细胞亚群漂移与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振芳 孙汉英 +1 位作者 刘文励 马劼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生贫血(再障)小鼠骨髓淋巴细胞的Th1/Th2细胞亚群的漂移与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再障小鼠模型,取再障和正常组小鼠骨髓淋巴细胞,在终浓度为15 mg/L植物血凝素(PHA)条件下培养,用双抗体夹心ELISA...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生贫血(再障)小鼠骨髓淋巴细胞的Th1/Th2细胞亚群的漂移与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再障小鼠模型,取再障和正常组小鼠骨髓淋巴细胞,在终浓度为15 mg/L植物血凝素(PHA)条件下培养,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小鼠骨髓淋巴细胞培养上清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用RT-PCR技术检测小鼠骨髓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和GATA-3 mRNA表达强度。结果:再障小鼠IL-2、IFN-γ水平及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IL-4、IL-10水平及GATA-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再障小鼠出现Th细胞向Th1亚群漂移现象,导致机体Th1细胞的优势应答状态,从而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而T-bet表达增强与GATA-3低表达可能是再障Th1优势分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障 小鼠骨髓 淋巴细胞 th1/th2细胞亚群 漂移现象 细胞转录因子 T-bet GATA-3 低表达 mRNA 植物血凝素 造血干细胞 细胞毒作用 双抗体夹心 RT-PCR技术 IL-10 IFN-Γ水平 ELISA方法 再生障碍 优势
下载PDF
磁珠分选系统和胞内染色法联合分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中Th1/Th2细胞亚群分布特点 被引量:6
6
作者 任秀宝 于津浦 +2 位作者 刘虹 张澎 郝希山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的 评价以磁珠分选系统和胞内染色法联合分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中Th1 /Th2细胞亚群分布特点,探讨胞内染色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体外大规模扩增CIK,利用磁珠分离系统富集纯化CIK中的人白细胞分化抗原(CD)4+T细胞亚群。用胞内... 目的 评价以磁珠分选系统和胞内染色法联合分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中Th1 /Th2细胞亚群分布特点,探讨胞内染色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体外大规模扩增CIK,利用磁珠分离系统富集纯化CIK中的人白细胞分化抗原(CD)4+T细胞亚群。用胞内染色法分析其Th1 /Th2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结果 经磁珠分离法富集的CD4+CIK细胞纯度高达96%,它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相比变化显著,其中Th1 (IFN -γ+IL- 4 )亚群、Th0 (IFN -γ+IL- 4+ )亚群分别从( 1 .18±0. 94)%和( 0. 19 ±0. 16 )%升至( 33 .93 ±6 .38 )%和( 23. 07 ±8. 23 )% (P< 0 .01 ),而Th2(IFN -γIL- 4+ )亚群虽然从( 17 .56±16. 71 )%降至( 10 .21±7. 05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本试验提示CIK具有明显的“Th1优势”;磁珠分选系统和胞内染色法联合测定Th1 /Th2细胞亚群分布的方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联合分析 染色法 胞内 磁珠 分布 分选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IFN-γ T细胞 CD4^+ CIK细胞 应用价值 富集纯化 分离系统 联合测定 临床应用 分离法 统计学
原文传递
自拟抗纤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Th1/Th2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高慧 肖芙蓉 +2 位作者 许小珍 林锋 张秀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864-867,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抗纤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Th1、Th2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0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 [目的]探讨自拟抗纤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Th1、Th2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0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自拟抗纤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肝功能指标、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IFN-γ、IL-4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74.51%)(P<0.05);2组肝功能指标AST、TBIL、ALT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ST、TBIL、ALT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治疗后减少(P<0.05);观察组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IFN-γ治疗后增加,而IL-4下降(P<0.05);观察组IFN-γ治疗后高于对照组,而IL-4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用药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抗纤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Th1、Th2细胞亚群水平,从而纠正Th1/Th2失衡,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抗纤方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疗效 th1/th2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Th1/Th2细胞亚群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雪楠 彭存旭 张海苓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18期2423-2424,共2页
目的:通过对Th1/Th2细胞亚群分泌的不同细胞因子的研究,探讨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体内Th1/Th2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38例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型细... 目的:通过对Th1/Th2细胞亚群分泌的不同细胞因子的研究,探讨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体内Th1/Th2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38例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型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变化。结果: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水平分别为(36.76±16.39)pg/ml和(73.35±109.8)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2±3.9)pg/ml和(13.9±6.1)pg/ml(P〈0.05);Th2型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为(6.8±4.1)p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42.56±7.9)pg/ml(P〈0.05)。结论: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体内Th1/Th2细胞亚群发生了Th2向Th1的漂移,为该病的诊疗及病情监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th1/th2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Th1/Th2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苏峥 徐国光 +2 位作者 徐俊 姚希贤 王军民 《肝脏》 2007年第5期384-386,共3页
关键词 th1/th2淋巴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HCVRNA 慢性丙型肝炎 技术检测 免疫功能 IFN-Γ 基因芯片
下载PDF
Th1/Th2淋巴细胞亚群类细胞因子在紫癜性肾炎患儿中的测定和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挺柏 于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7期893-898,共6页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Th1/Th2淋巴细胞亚群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差异以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中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儿科收治住院的50例HSPN患儿病例资料,时间起始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50例患儿(...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Th1/Th2淋巴细胞亚群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差异以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中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儿科收治住院的50例HSPN患儿病例资料,时间起始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50例患儿(研究组)按临床分型,其中孤立性血尿型12例,孤立性蛋白尿型17例,血尿蛋白尿型15例,肾病综合征型6例;共有38例行肾穿刺活检术,病理分型参照2000年中华儿肾学组病理分级标准,其中IIa型14例,IIb型17例,IIIa型7例,另有12例家属拒绝行肾活检术。选择门诊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IL-2、IL-4、IL-6、IL-10、TNF-α、IFN-γ、IgG、IgM、IgA、IgE、C3、C4浓度,比较它们的变化差异,并做统计相关性分析。结果:(1)研究组IL-4(4.072±1.70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206±0.738)pg/ml( P<0.05),研究组TNF-α(5.168±1.44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117±0.539)pg/ml( P<0.05),研究组IL-10(5.368±1.561)pg/ml高于对照组(3.531±1.258)pg/ml( P<0.05),研究组IgE(445.040±86.827)IU/ml高于对照组(83.100±22.973)IU/ml( P<0.05)。(2)TNF-α与IgE呈正相关( r=0.964, P<0.05)。(3)TNF-α/ IL-10比值>0.747 6时,对于HSPN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87,灵敏度为72%,特异度为80%)。 结论:1.Th1/Th2型细胞因子变化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与HSPN患儿发病相关;Th1/Th2型细胞因子在发病过程中存在不平衡分泌表达,IL-4、IL-10和TNF-α可能为关键因子。2.观察细胞因子的分泌规律应比单纯分析细胞失衡更加有意义。3.TNF-α与IgE相关,间接证明HSP及HSPN或与Ⅰ型血管变态反应有关。4.TNF-α/ IL-10比值>0.747 6时,提示紫癜性肾炎的损伤因子和保护因子比例失衡,该比值可作为预警紫癜性肾炎危险因素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淋巴细胞 紫癜性肾炎 小儿 测定 意义
下载PDF
接触过敏与Th1/Th2淋巴细胞亚群平衡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静 毕志刚 刘彦群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0年第5期273-276,共4页
综述了接触过敏中Th1 /Th2平衡与相关细胞因子 (白介素 4、1 0、1 2、1 8和γ干扰素 )、相关配体与受体 (B7 1/B7 2 与CD2 8、CD4 0与CD4 0L)以及与变应原接触方式的关系。简要说明免疫调节治疗与Th1 /Th2平衡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接触... 综述了接触过敏中Th1 /Th2平衡与相关细胞因子 (白介素 4、1 0、1 2、1 8和γ干扰素 )、相关配体与受体 (B7 1/B7 2 与CD2 8、CD4 0与CD4 0L)以及与变应原接触方式的关系。简要说明免疫调节治疗与Th1 /Th2平衡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接触过敏的发病机制并探讨可能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过敏 th1/th2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T细胞亚群和Th亚型的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陶国华 曹兴建 +1 位作者 巫云 刘曼华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功能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中的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方法用佛波醇酯(PMA)、离子霉素体外激活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ICP孕妇(ICP组)和24名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PMA等刺激下产生辅助...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功能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中的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方法用佛波醇酯(PMA)、离子霉素体外激活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ICP孕妇(ICP组)和24名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PMA等刺激下产生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及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并与ICP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CP组CD3、CD4、CD4/CD8和Th1均高于对照组,而CD8和Th2低于对照组。结论ICP患者体内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由Th2向Th1偏移,细胞免疫功能增强,ICP患者体内Th1型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的增强可能与肝细胞损伤、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th1/th2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心肌病小鼠免疫球蛋白G亚类和Th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璟 廖玉华 +3 位作者 汪朝晖 张景辉 董继华 王金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Th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自身免疫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发生中的作用趋势。方法:应用 线粒体ADP/ATP载体肽(免疫应答组)和不含肽的免疫液(对照组)免疫Balb/c小鼠,试验期内(6个月)光镜和电 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 目的:探讨Th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自身免疫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发生中的作用趋势。方法:应用 线粒体ADP/ATP载体肽(免疫应答组)和不含肽的免疫液(对照组)免疫Balb/c小鼠,试验期内(6个月)光镜和电 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其血清抗ADP/ATP载体自身抗体及IgG亚类水平,三色荧光标记的流 式细胞术测其脾细胞中Th细胞亚群分布。结果:免疫应答组小鼠自身抗体均为阳性,且在免疫过程中其抗体水平、 血清IgG1及IgG2a亚类、Th1/Th2细胞亚群含量均持续高于对照组(P均<0.01)。免疫的第1个月末,免疫应答 组小鼠心脏形态及病理学变化类似心肌炎,IgG2a亚类与Th1细胞亚群在体内占优势;第6个月末,心脏改变类似 扩张型心肌病,且以IgG1与Th2亚群为主,对照组均正常。结论:线粒体ADP/ATP载体肽可诱导小鼠血清IgG2a 向IgG1优势的转化,此转化与Th1、Th2免疫应答分别在自身免疫性DCM发生的早期和后期阶段起优势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IGG th1/th2细胞亚群 扩张型心肌病 ADP/ATP载体 小鼠
下载PDF
苦参碱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影响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旭 石文达 +4 位作者 才春华 黄伟 胡久丽 李代晓 赵艳武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416-1420,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苦参碱预处理后,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的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手术模型组、苦参碱(4mg/kg,8mg/kg,16m... 目的:探讨通过苦参碱预处理后,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的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手术模型组、苦参碱(4mg/kg,8mg/kg,16mg/kg)预处理组。手术前48h,假手术对照组与手术模型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药物预处理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苦参碱溶液,每日2次,每次2m L,共给药2日。于脑缺血再灌注后4h,8h,16h,24h进行股动脉取血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TNF-α、IL-4、IL-10)。结果:苦参碱各预处理后可明显降低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降低(P<0.05或P<0.01),升高CD8^+T细胞水平(P<0.05或P<0.01),降低Th1细胞活化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P<0.01或P<0.05),升高Th2细胞活化的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P<0.01或P<0.05)。结论:苦参碱通过调节Th1/Th2细胞亚群,调整后Th1/Th2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达到脑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起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th1/th2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雪楠 刘毅 张勤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8期670-671,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27例经荧光定量PCR(FQ-PCR)筛选HSV-2型DNA阳性感染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和IL-4水平。结果:(1)HSV-2型感染者血清中Th1型...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27例经荧光定量PCR(FQ-PCR)筛选HSV-2型DNA阳性感染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和IL-4水平。结果:(1)HSV-2型感染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L-2的水平为(22.35±14.78)p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96.88±30.25)pg/mL(P<0.01)。(2)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水平为(15.36±9.47)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98±2.79)pg/mL(P<0.01)。结论:HSV-2型感染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发生了显著改变,提示了HSV-2型感染者体内Th1/Th2型细胞亚群的飘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2 细胞因子 th1/th2细胞亚群
下载PDF
Th1/Th2亚群细胞因子联合中性粒细胞CD64和人白细胞DR抗原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价值
16
作者 朱彩平 周世新 贺小红 《大医生》 2022年第15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Th1/Th2亚群细胞因子联合中性粒细胞CD64和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296例AECOPD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目的分析Th1/Th2亚群细胞因子联合中性粒细胞CD64和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296例AECOPD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复诊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检测Th1/Th2亚群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及中性粒细胞CD64、HLA-DR,并进行对比,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一致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Th1/Th2亚群细胞因子及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高于治疗7 d后及对照组复诊时,HLA-DR水平低于治疗7 d后及对照组复诊时(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 d后Th1/Th2亚群细胞因子及CD64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复诊时,HLA-DR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复诊时,经ROC分析,入院时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CD64指数、HLA-DR表达率预测AECOPD的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0、0.935、0.948、0.918、0.811。经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敏感度为0.905,特异度为0.894,准确率为0.900;经一致性分析,Kappa为0.799。结论Th1/Th2亚群细胞因子及中性粒细胞CD64、HLA-DR联合检测可反映AECOPD严重程度,且敏感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细胞因子 中性粒细胞CD64 人白细胞DR抗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及对Th1/Th2平衡和IgE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栾红 王英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12期887-888,共2页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病因复杂,目前研究认为,Th1/Th2细胞亚群失衡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卡介菌多糖核酸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确切,但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研...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病因复杂,目前研究认为,Th1/Th2细胞亚群失衡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卡介菌多糖核酸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确切,但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IgE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慢性荨麻疹的可能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菌多糖核酸 慢性荨麻疹 免疫增强治疗 th1/th2平衡 IGE水平 th1/th2细胞亚群 疗效 IFN-γ
下载PDF
1型糖尿病的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逄曙光 赵家军 《医学综述》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细胞因子 胰岛B细胞 th1/th2细胞亚群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家族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丽华 冉志华 《胃肠病学》 2006年第4期241-244,共4页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细胞介素 发病机制 th1/th2细胞亚群 家族 CD4^+T细胞 分泌细胞因子 th1细胞 IL-4 Crohn病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流产模型妊娠结局的影响
20
作者 陈肖静 杨晓清 +3 位作者 陈薇薇 吴荣荣 谢绘绘 张玉泉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WJ-MSCs)移植对大鼠流产模型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8只孕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对照组(a):孕6~8d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4mg·kg^(-1)·d^(-1),孕9d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kg;乙醇对...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WJ-MSCs)移植对大鼠流产模型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8只孕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对照组(a):孕6~8d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4mg·kg^(-1)·d^(-1),孕9d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kg;乙醇对照组(b):孕6~8d皮下注射75%乙醇0.4mg·kg^(-1)·d^(-1),孕9d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kg;流产模型组(c):孕6~8d皮下注射溴隐亭0.4mg·kg^(-1)·d^(-1),孕9d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kg;实验组d1、d2、d3分别于孕6~8d皮下注射溴隐亭0.4mg·kg^(-1)·d^(-1),孕9d尾静脉注射WJ-MSCs 1×105个、1×106个、1×107个(生理盐水使用量为1ml/kg,将细胞制成混悬液后注射)。各组大鼠均于孕14d处死并取材,观察各组大鼠胚胎吸收率,RT-PCR检测蜕膜组织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和IL-17mRNA的相对表达量。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IL-10、IFN-γ和IL-17的含量。结果 c组和d1组的平均胚胎吸收数和平均胚胎吸收率均显著高于a、b、d2、d3组(P<0.05)。c组、d1组与a、b、d2、d3组比较,IL-10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IFN-γ和IL-17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c组、d1组与a、b、d2、d3组比较外周血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IFN-γ和IL-17含量显著升高(P<0.05)。c组与d1组间,a、b组与d2、d3组间的观察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WJ-MSCs移植入大鼠流产模型体内,可以降低胚胎吸收率,改善大鼠流产模型的妊娠结局;其机制可能与WJ-MSCs上调IL-10、下调IFN-γ和IL-17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大鼠 th1/th2/th17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