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牵引成骨和正颌外科技术在TMJ强直继发OSAS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卢晓峰 祝岩 +2 位作者 唐友盛 沈国芳 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  30例 TMJ强直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 ,单侧 TMJ强直 18例 ,双侧强直 9例 ,TMJ强直术后 3例。患者均有严重的小下颌畸形并伴轻度的上颌后缩畸形 ,睡眠呼吸暂停指数 AI>5 ,且睡眠时血氧饱和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 目的  30例 TMJ强直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 ,单侧 TMJ强直 18例 ,双侧强直 9例 ,TMJ强直术后 3例。患者均有严重的小下颌畸形并伴轻度的上颌后缩畸形 ,睡眠呼吸暂停指数 AI>5 ,且睡眠时血氧饱和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方法 应用术前后临床检查、头影测量分析和夜间多导睡眠检测筛选患者和评价治疗效果。采用电脑辅助的诊断和手术模拟及预测系统 ,获得充分扩展口咽和纠正颌面畸形的最佳手术方案 ,以 TMJ重建、牵引成骨和正颌外科方法治疗患者。结果 本研究有 15例患者接受患侧下颌升支倒置 TMJ重建、植骨前移 ,健侧升支矢状劈开、下颌前移和颏前移成形术 ;其中有 3例行二期的上颌的 L e Fort 截骨术。 6例行双侧 TMJ重建、植骨前移下颌和颏成形术。 3例施行同期双颌截骨前移和颏成形术 ;6例行单或双侧 TMJ重建、牵引成骨术。全部病例创口均正常愈合 ,无一例感染。术后复查 (平均 5 .2 5年 ,最短 1年 ,最长 8年 ) :1例术后 TMJ强直复发 ,余张口度均在 3cm以上 ;术后颌面形态获得明显改善 ;2 9例患者眠眠呼吸障碍解除和睡眠质量获得提高 ;1例 AI>5 ,睡眠呼吸障碍改善不明显。结论  TMJ强直继发 OSAS的治疗既要兼顾关节强直的解除 ,又要矫正牙颌面畸形 ,更不容忽视睡眠呼吸障碍的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j强直 OSAS tmj重建 牵引成骨 正颌外科
下载PDF
间接性TMJ损伤后髁突软骨中MMP-13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新军 胡开进 +3 位作者 王文勇 李玉松 周树夏 孔亮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羊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间接创伤后不同时期髁突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的表达,探讨MMP-13在TMJ创伤后导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 目的 通过观察羊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间接创伤后不同时期髁突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的表达,探讨MMP-13在TMJ创伤后导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TMJOA)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自制撞击装置造成山羊双侧颞颌关节间接性创伤。分别于伤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取材,并以正常TMJ作为对照,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TMJ髁突软骨中MMP-13伤后1周即出现强的表达,以后逐渐减弱;荧光着色于软骨破坏区增生滑膜样组织及软骨肥大带较强,正常对照组基本呈阴性反应。结论 MMP-13参与了TMJ创伤所致TMJOA过程,并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性tmj损伤 髁突软骨 MMP-13 临床意义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下载PDF
TMJ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加理 朱仲礼 +1 位作者 孙宁亚 姚苏伟 《科技通报》 1995年第3期180-182,共3页
应用牙体内存在内正外负生物电位的原理,采用电化学研究手段研制成的TMJ新药用于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经临床试验,采用接触电敏感测式方法对患牙进行前后对照观察,有效率达95.45%,显效率为75.76%,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应用牙体内存在内正外负生物电位的原理,采用电化学研究手段研制成的TMJ新药用于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经临床试验,采用接触电敏感测式方法对患牙进行前后对照观察,有效率达95.45%,显效率为75.76%,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过敏 药物治疗 tmj 生物电位 牙体
下载PDF
儿童AngleⅡ类错颞下颌关节(TMJ)间隙改变的研究
4
作者 胡志运 彭友俭 王世平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0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 :研究AngleⅡ类病例TMJ间隙左右对称的情况。方法 :通过对 45例儿童薛氏片前、上、后间隙的定量测量 ,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左右关节间隙均值的差异。结果 :儿童左右TMJ间隙不对称。结论 :AngleⅡ类错可影响TMJ的发育 。
关键词 AngleⅡ类错He tmj 儿童 下颌关节间隙改变
下载PDF
骨牵引技术治疗TMJ强直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朝晖 潘朝斌 +2 位作者 张彬 李劲松 王建广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术(d 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在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 e,OSAHS)中的应用。方法:9例小下颌畸形伴OSAHS患者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3个月后行颞...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术(d 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在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 e,OSAHS)中的应用。方法:9例小下颌畸形伴OSAHS患者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3个月后行颞下颌关节成形术,术前术后行头颅侧位测量和多导睡眠监测仪测试。结果:9例牵引完成后所有患者后气道间隙(posterior airway space,PAS)值扩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指数下降,血氧饱和度增加,OSAHS症状消失或减轻,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DO技术在矫治颞下颌关节强直导致的小下颌畸形伴OSAHS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成骨术 小下颌畸形 颞下颌关节强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间接性TMJ损伤后髁突软骨增殖能力的改变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开进 王大章 +1 位作者 李明哲 赵宗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撞击装置撞击山羊右侧下颌角部,间接造成TMJ损伤,以对侧关节为对照,伤后2小时,1、3、6月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髁突软骨细胞... 目的:探讨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撞击装置撞击山羊右侧下颌角部,间接造成TMJ损伤,以对侧关节为对照,伤后2小时,1、3、6月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髁突软骨细胞PCNA阳性细胞的分布及改变。结果:与对照侧相比,髁突软骨PCNA阳性细胞在伤后2小时无变化,伤后1月时增多而在伤后3月和6月时明显减少。结论:TMJ损伤导致TMJOA的机理是由于损伤破坏了髁突面屏障,使胶原纤维裸露于关节腔内,引起关节局部内环境变化,使滑液中的异物在关节内压作用下进入软骨或骨髓,破坏和抑制了软骨的增殖能力,引起软骨组织进行性丧失,导致TMJ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损伤 增殖细胞核抗原 髁突软骨增殖
下载PDF
成年女性骨性II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TMJ结构特征CBCT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晓利 肖丹娜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利用CBCT研究成年女性骨性II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年女性骨性II类错牙合高角骨面型患者20例作为高角组,低角骨面型患者20例作为低角组和正常牙合女性2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利用CBCT研究成年女性骨性II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年女性骨性II类错牙合高角骨面型患者20例作为高角组,低角骨面型患者20例作为低角组和正常牙合女性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CBCT头颅扫描,分析测量三维重建影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三组研究对象TMJ骨性结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三组研究对象左右侧TMJ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研究对象的部分代表TMJ骨性结构特征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成年女性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TMJ骨性结构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 CBCT 不同垂直骨面型 骨性Ⅱ 类错牙合 tmj
下载PDF
IL-1、IL-6、TNF对人TMJ滑膜细胞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为 司徒镇强 +5 位作者 李焰 吴军正 陈建元 朱南洲 李国华 赵重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研究人TMJ滑膜细胞(SMC)蛋白质合成能力,与其它组织细胞的差异,及细胞因子对这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SMC、TGC、NMC3种细胞及无血清培养液,应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280nm波长处,对培养上清中... 目的:研究人TMJ滑膜细胞(SMC)蛋白质合成能力,与其它组织细胞的差异,及细胞因子对这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SMC、TGC、NMC3种细胞及无血清培养液,应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280nm波长处,对培养上清中的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并与加用IL-1、IL-6、TNF后蛋白质合成的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正常状态下,TGC蛋白合成量最高,OD值达0.14,而SMC最低,为0.079。在加用细胞因子作用48h后,SMC蛋白含量达到0.117,提高30%,而TGC、NMC却下降10%~30%。结论:正常状态下SMC合成蛋白质成份较其它细胞少,而细胞因子可刺激SMC蛋白质合成增加,这些蛋白成份中可能具有影响关节炎症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滑膜细胞培养 蛋白合成 IL-1 IL-6
下载PDF
间接性TMJ损伤的生物力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桂才 刘彦普 +2 位作者 胡开进 雷德林 周树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 :研究间接性TMJ损伤时下颌骨不同部位在致伤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颏部撞击法对 6个新鲜羊头颅以 4kg和 10kg的压力推动 0 .84 5kg的圆柱形钢质抛射体进行撞击 ,对头颅加速度、双侧下颌骨体部、髁突颈部以及颞骨部... 目的 :研究间接性TMJ损伤时下颌骨不同部位在致伤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颏部撞击法对 6个新鲜羊头颅以 4kg和 10kg的压力推动 0 .84 5kg的圆柱形钢质抛射体进行撞击 ,对头颅加速度、双侧下颌骨体部、髁突颈部以及颞骨部的应变变化情况进行检测 ,应用新研制的生物撞击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结果 :随撞击速度的增加 ,头颅加速度和各检测部位的应变也随之加大 ,髁突颈部可产生最大应变 ,颞骨部应变明显减小 ,说明颞颌关节的存在可减小颏部撞击伤对颅脑的损伤。在外力作用于颏部时 ,髁突颈部受到的应力最大 ,因而较其他部位容易发生骨折。当髁突颈部所受应力超出其自身生理范围时 ,即发生髁突骨折。结论 :撞击速度和下颌骨内应力的变化是衡量下颌部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损伤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和上颌骨LefortI型前移术对颞下颌关节(TMJ)的受力影响
10
作者 李沛涵 滕海东 +1 位作者 邵冰莓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21-321,共1页
目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配合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术是目前用于矫正治疗咬合畸形的常见术式之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型和咀嚼功能。然而文献表示,此类手术会对颞下颌关节(TMJ)同时产生多种影响。本课题分析在前牙切咬下的有... 目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配合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术是目前用于矫正治疗咬合畸形的常见术式之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型和咀嚼功能。然而文献表示,此类手术会对颞下颌关节(TMJ)同时产生多种影响。本课题分析在前牙切咬下的有限元结果,定量地描述下颌后缩患者SSRO+LefortI手术前后TMJ的应力大小和分布变化以及与正常人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治疗 下颌后缩 手术前后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上颌骨 前牙 咀嚼功能 tmj
原文传递
TMJ型矫正器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惠萍 马冬梅 李新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3,共3页
选择6例OSAS患者接受TMJ型矫治器治疗,结合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进行疗效评价。患者戴用后1个月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呼吸紊乱指数(AHI)显著减少(P<0.01),最低SaO2显著增加(P<0.01)。X线片示:上气道间隙显著增加(... 选择6例OSAS患者接受TMJ型矫治器治疗,结合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进行疗效评价。患者戴用后1个月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呼吸紊乱指数(AHI)显著减少(P<0.01),最低SaO2显著增加(P<0.01)。X线片示:上气道间隙显著增加(P<0.01)、中气道间隙显著增加(P<0.05),下气道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研究证明TMJ型矫治器治疗阻塞型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型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tmj型矫治器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TMJ内错乱手术──疗效评价和成功指标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大多数颞颌关节(TMJ)内错乱的手术研究是回顾性的,且并未指出病例的接纳和排除、评判方法和对结果明确的评判标准等。本文通过回顾有关疗效评价和评价方法的文章,推荐出有代表性的TMJ手术评价参数,强调用随机试验方法进行临... 大多数颞颌关节(TMJ)内错乱的手术研究是回顾性的,且并未指出病例的接纳和排除、评判方法和对结果明确的评判标准等。本文通过回顾有关疗效评价和评价方法的文章,推荐出有代表性的TMJ手术评价参数,强调用随机试验方法进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 tmj内错乱 外科手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关节腔内注射Anti-VEGF对家兔TMJ间接性损伤作用研究
13
作者 陈健 齐鸿亮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拮抗血管形成因子试剂对于减轻TMJ(Temporomandibular joint)间接性损伤后软骨破坏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关节病理损伤指数、关节滑膜血管密度积分和关节软骨含量等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组织损伤情况。结果:4周及8周实验组... 目的:研究应用拮抗血管形成因子试剂对于减轻TMJ(Temporomandibular joint)间接性损伤后软骨破坏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关节病理损伤指数、关节滑膜血管密度积分和关节软骨含量等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组织损伤情况。结果:4周及8周实验组软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周及8周对照组的关节病理损伤指数均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周及8周的关节滑膜血管密度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拮抗血管生成剂可显著提高TMJ间接损伤的关节软骨含量,减少新生的血管形成及减轻TMJ间接损伤后关节内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j Anti—VEGF 炎症 作用
下载PDF
关节腔注射5%碳酸氢钠对TMJ间接损伤后MMP-3的拮抗作用研究
14
作者 陈健 齐鸿亮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对家兔TMJ(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间接性损伤后于其关节腔内注射5%碳酸氢钠,研究碱性试剂对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方法:应用关节病理损伤指数、关节软骨含量和关节软骨MMP-3(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免疫荧光染色等观... 目的:对家兔TMJ(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间接性损伤后于其关节腔内注射5%碳酸氢钠,研究碱性试剂对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方法:应用关节病理损伤指数、关节软骨含量和关节软骨MMP-3(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免疫荧光染色等观察指标来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结果:4周及8周实验组动物软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周及8周对照组的关节病理损伤指数均高于实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周及8周的关节软骨MMP-3免疫荧光染色积分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碳酸氢钠可显著提高TMJ间接损伤的关节软骨含量,降低MMP-3表达,减轻关节创伤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j 组织蛋白酶 间接性损伤 MMP-3
下载PDF
PTHrP promotes subchondral bone formation in TMJ-OA 被引量:1
15
作者 Jun Zhang Caixia Pi +6 位作者 Chen Cui Yang Zhou Bo Liu Juan Liu Xin Xu Xuedong Zhou Liwei Zh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89-496,共8页
PTH-related peptide(PTHr P) improves the bone marrow micro-environment to activate the bone-remodelling, but the coordinated regulation of PTHr P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 signalling in TMJ-OA remains i... PTH-related peptide(PTHr P) improves the bone marrow micro-environment to activate the bone-remodelling, but the coordinated regulation of PTHr P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 signalling in TMJ-OA remains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We used disordered occlusion to establish model animals that recapitulate the ordinary clinical aetiology of TMJ-OA.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histological analyses revealed condylar fibrocartilage degeneration in model animals following disordered occlusion. TMJ-OA model animals administered intermittent PTHr P(i PTH)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ndylar cartilage degeneration. Micro-CT,histomorphometry, and Western Blot analyses disclosed that i PTH promoted subchondral bone formation in the TMJ-OA model animals. In addition, i PTH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osterix(OSX)-positive cells and osteocalcin(OCN)-positive cells in the subchondral bone marrow cavity. However, the number of osteoclasts was also increased by i PTH, indicating that subchondral bone volume increase was mainly due to the i PTH-mediated increase in the bone-formation ability of condylar subchondral bone.In vitro, PTHr P treatment increased condylar subchondral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 oste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and upregulated the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key regulators of osteogenesis. Furthermore, we found that PTHr P-PTH1R signalling inhibits TGFβ signalling during oste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Collectively, 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i PTH improves OA lesions by enhancing oste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in subchondral bone and suppressing aberrant active TGFβsignalling.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PTHr P, which targets the TGFβ signalling pathway, may be an effective biological reagent to prevent and treat TMJ-OA in the clin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j DEGENERATION OCCLUSION
下载PDF
Treatment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 Reankylosis with Preservation of the TMJ Prosthesis and Use of Fat Graft: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被引量:1
16
作者 Risimati Ephraim Rikhotso Mohammed Bobat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8年第3期71-80,共10页
We report on a case of TMJ reankylosis (heterotopic bone) following total TMJ alloplastic reconstruction in a 40-year-old Black male. The heterotopic bone was excised following removal of the fossa component. The foss... We report on a case of TMJ reankylosis (heterotopic bone) following total TMJ alloplastic reconstruction in a 40-year-old Black male. The heterotopic bone was excised following removal of the fossa component. The fossa component was re-inserted, and the periarticular tissue was grafted with fat procured from the abdomen. Patient was placed on an aggressive physiotherapy programme which was monitored for a period of 6 months. He returned for review one year later with a mouth opening of 27 mm. We present also a short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heterotopic bone formation. This case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in that despite the heterotopic bone around it;the prosthesis was preserved after the bone was rem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j Reankylosis HETEROTOPIC Bone Alloplasts FAT GRAFT
下载PDF
IL-1、IL-6、TNF对TMJ滑膜细胞培养上清粘度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王为 司徒镇强 +4 位作者 吴军正 陈建元 李焰 朱南洲 李国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了解体外培养滑膜细胞培养上清粘度情况,及与其它细胞的区别,细胞因子对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滑膜细胞,牙乳头细胞、粘膜纤维细胞,用椎板式粘度仪对细胞因子作用前后的培养上清进行粘度测定,将粘度测定值绘制成... 目的:了解体外培养滑膜细胞培养上清粘度情况,及与其它细胞的区别,细胞因子对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滑膜细胞,牙乳头细胞、粘膜纤维细胞,用椎板式粘度仪对细胞因子作用前后的培养上清进行粘度测定,将粘度测定值绘制成图。结果:正常状态,SMC粘度值达2.8,其它细胞仅为2,细胞因子作用后,SMC粘度明显减少,降为2以下,其它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体外培养SMC能保持体内功能特点,细胞因子所引起SMC的培养上清粘度下降,这可能是影响关节炎病情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滑膜细胞 体外培养 上清粘度 IL-1
下载PDF
人TMJ滑膜细胞的生长特性观察
18
作者 王为 司徒镇强 +5 位作者 陈建元 吴军正 朱南洲 李国华 张纯妍 刘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人TMJ滑膜细胞生长特性和遗传稳定性。方法:采用MTT法、HE染色及培养细胞染色体制备法,测定3种细胞(SMC、TGC、NMC)的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和贴壁率,观察不同代数的染色体数量和形态。结果:...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人TMJ滑膜细胞生长特性和遗传稳定性。方法:采用MTT法、HE染色及培养细胞染色体制备法,测定3种细胞(SMC、TGC、NMC)的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和贴壁率,观察不同代数的染色体数量和形态。结果:3种细胞体外生长都较为稳定,滑膜细胞生长速率略低于其它两种细胞,分裂指数最多为15‰,贴壁率8h为60%,12h达95%,不同代数的滑膜细胞染色体形态正常,数量均在23对,遗传性状稳定。结论:体外培养人TMJ滑膜细胞生长稳定,在一定培养代数以内,生长较为规律,保持二倍体正常细胞特性,可以应用该细胞进行TMJ相关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滑膜细胞 体外培养 生长特性
下载PDF
Apoptosis in TMJ Disc Diseases
19
作者 Giuseppe Musumeci Carla Loreto 《Open Journal of Apoptosis》 2013年第4期45-47,共3页
Apoptosis in TMJ Disc
关键词 APOPTOSIS in tmj DISC DISEASES
下载PDF
Morphology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 of Sheep (<i>Ovis aries</i>)
20
作者 Amol S. Patil Gunit K. Bindra 《Open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2012年第4期242-244,共3页
The detailed anatomy of TMJ of sheep was explored so that it could be used as an experimental animal for study of condylar growth.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was a 3 month old sheep, head of which was procured from a loc... The detailed anatomy of TMJ of sheep was explored so that it could be used as an experimental animal for study of condylar growth.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was a 3 month old sheep, head of which was procured from a local abetto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heep is an excellent experimental model for the study of condylar growth, with and without the use of functional appliances, because of similarity in anatomy related to size, shape and position of the condyle to that of human beings. Thu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tudy will help future investigators in the field of dentistry to consider the sheep as an experimental animal for further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EP tmj CONDYL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