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4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酸对TNFα所致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刘路琼 陈通 +3 位作者 张永进 谢振荣 何成禄 黄永坤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0-17,共8页
目的探讨丁酸对TNFα所致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K-8细胞活力检测探索TNFα对Caco2发挥损伤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在TNFα发挥损伤作用最佳作用时间附近丁酸对Caco2细胞的保护情况,随后探索TNFα和丁酸共... 目的探讨丁酸对TNFα所致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K-8细胞活力检测探索TNFα对Caco2发挥损伤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在TNFα发挥损伤作用最佳作用时间附近丁酸对Caco2细胞的保护情况,随后探索TNFα和丁酸共同作用于Caco2细胞时的最佳时间和浓度,并检测Caco2细胞单层上皮屏障的FITC-dextran渗透率,紧密连接ZO-1和Occludin的mRNA表达情况及免疫荧光观察TNFα和丁酸共同作用后细胞的生长情况及ZO-1和Occludin在Caco2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100 ng/mL的TNFα刺激48 h能明显降低Caco2的细胞存活率(P<0.0001);丁酸作用于Caco2细胞48 h,0.2 mM/L的丁酸能明显提高Caco2的细胞存活率(P<0.0001)。当TNFα和丁酸共同作用时,与TNFα干预组相比,丁酸可以明显降低TNFα所致的肠上皮单层屏障的FITC-dextran渗透率(P<0.0001),提高ZO-1(P<0.01)和Occludin(P<0.01)的表达及稳定其在Caco2细胞中的分布。结论丁酸可以减轻TNFα所致的肠上皮屏障损伤,为进一步明确丁酸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 溃疡性结肠炎 tnfα 丁酸 ZO-1 OCCLUDIN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小鼠TNFα及IL-6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余万桂 张恒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TNFα及IL-6活性的影响。方法用CCl4复制小鼠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6,并行肝脏病理检测。结果三七总皂苷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TNFα及IL-6活性的影响。方法用CCl4复制小鼠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6,并行肝脏病理检测。结果三七总皂苷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肝纤维化 tnfα、IL-6 IL-6活性 血清tnfα 肝纤维化模型 三七总皂苷 小鼠血清 抗肝纤维化作用 ELISA法 肝纤维化程度 CCl4
下载PDF
小鼠动情周期与脂多糖激发TNFα产生关系
3
作者 郑莉萍 汪雁 +3 位作者 郑月慧 吴磊 肖秋香 潘小玲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3-497,共5页
观察小鼠于动情周期不同阶段腹腔注射(ip)脂多糖(LPS)时血浆TNFα含量及肝脏、腹腔巨噬细胞和卵巢组织中TNFαmRNA表达的变化。用阴道涂片确定小鼠的动情周期,分别于动情期、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ip LPS,10小时(h)后,用RIA法测定血浆TNFα... 观察小鼠于动情周期不同阶段腹腔注射(ip)脂多糖(LPS)时血浆TNFα含量及肝脏、腹腔巨噬细胞和卵巢组织中TNFαmRNA表达的变化。用阴道涂片确定小鼠的动情周期,分别于动情期、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ip LPS,10小时(h)后,用RIA法测定血浆TNFα和E2、P含量的变化,RT-PCR法测定肝脏、腹腔巨噬细胞和卵巢组织中TNFαmRNA表达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血浆TNFα含量于动情期(此时E2含量较高)和动情后期(此时P含量较低高)ip LPS无明显变化,于动情间期(此时E2和P含量均较低)ip LPS则明显现升高(P<0.01);RT-PCR结果显示,正常肝脏、腹腔巨噬细胞和卵巢组织中TNFαmRNA于动情期和动情后期表达很弱或未检测到,于动情间期表达增强;动情周期不同阶段ip LPS后,上述细胞和组织中TNFαmRNA表达均有所升高,但于动情间期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动情期和动情后期(分别P<0.01)。动情期和动情后期由于较高水平的E2和P含量对LPS诱导的TNFαmRNA表达和TNFα含量的升高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335.5动情周期 tnfα tnfαmRNA 雌二醇 孕酮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TNFα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4
4
作者 邓敏 赵金垣 +2 位作者 屠鹏飞 姜永 陈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 探讨肉苁蓉提取物松果菊苷对TNFα诱导的SH 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  目的 探讨肉苁蓉提取物松果菊苷对TNFα诱导的SH 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并用荧光酶标仪测定caspase 3的活性。结果 100μg·L-1 TNFα处理细胞 36h显著降低细胞的存活率;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率达37%;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及caspase 3的活性升高;而线粒体膜电位却明显降低,红 /绿荧光强度的比值由正常的 5 97降低为 0 35左右。而预先给予 1, 10或者 100mg·L-1浓度的松果菊苷处理细胞 2h,可提高细胞存活率;并可有效抑制DNAladder的发生;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分别降低到25 9%, 18 3% 和 8 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松果菊苷可明显抑制细胞内活性氧产生;并可逐渐恢复线粒体的高能量状态;caspase 3的活性不断降低,并呈现了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松果菊苷能抑制TNFα诱导的SH SY5Y细胞凋亡,其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抑制caspase 3的活性和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的高能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细胞凋亡 tnfα SH-SY5Y细胞 线粒体 膜电位 活性氧 caspase-3
下载PDF
不同糖代谢状态下血清TNFα和FFA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爱萍 叶山东 陈燕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10期751-75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糖代谢状态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以探讨其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27例正常糖耐量(NGT组)、28例糖耐量受损(IGT组)和21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组)个体空腹血清TNFα和FFA水平,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糖代谢状态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以探讨其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27例正常糖耐量(NGT组)、28例糖耐量受损(IGT组)和21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组)个体空腹血清TNFα和FFA水平,分析其对胰岛素抵抗(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HBCI)的影响。结果①IGT组和T2DM组空腹TNFα和FFA明显高于NGT组(P<0.05);②NGT、IGT、T2DM组TNFα和FFA之间差异有显著性(r=0.701,P<0.01);③空腹TNFα和FFA与Homa-IR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46,0.601,P<0.01),与HBCI负相关性(分别为r=-0·245,-0.244,P<0.05)。结论IGT和T2DM患者存在血清TNFα和FFA明显增高,且均与Homa-IR正相关,与HBCI负相关,提示高水平血清TNFα和FFA可能参与构成T2DM的病理生理基础,包括IR和β细胞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游离脂肪酸 糖耐量受损 2型糖尿病 血清tnfα 糖代谢状态 FFA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HOMA-IR 其意义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BXSB狼疮小鼠自身抗体产生、TNFα分泌及狼疮性肾炎病理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55
6
作者 董妍君 李卫东 +3 位作者 屠呦呦 邹万忠 膝慧玲 林志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76-679,共4页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 (DQHS)对BXSB狼疮模型小鼠几项免疫指标及狼疮性肾炎 (lupusnephri tis,LN)病理改变的影响 ,探讨DQHS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双链DNA...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 (DQHS)对BXSB狼疮模型小鼠几项免疫指标及狼疮性肾炎 (lupusnephri tis,LN)病理改变的影响 ,探讨DQHS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双链DNA(ds DNA)抗体 ,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 ,对肾脏组织进行HE常规染色及Masson特殊染色。结果 :血清中TNFα、抗ds DNA抗体水平 ,DQHS 12 5mg/kg给药组及DQHS 2 5mg/kg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各组肾脏组织HE、Masson染色病理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DQHS能抑制BXSB小鼠血清抗ds DNA抗体的生成 ,对BXSB小鼠血清中TNFα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能明显改善BXSB小鼠LN的病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BXSB狼疮 小鼠 自身抗体 tnfα 分泌 狼疮性肾炎 病理改变 影响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对人单核细胞TNFα、IL-8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万屏 肖农 +1 位作者 朱明华 胡凤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共3页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ELISA及RT-PCR技术,观察昆明山海棠对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IL-8、TNFα释放及IL-8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昆明山海棠(0.2mg/mL~1mg/mL)可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外周血单核细胞IL-8、TNFα释放及IL-8mRNA表达,...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ELISA及RT-PCR技术,观察昆明山海棠对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IL-8、TNFα释放及IL-8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昆明山海棠(0.2mg/mL~1mg/mL)可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外周血单核细胞IL-8、TNFα释放及IL-8mRNA表达,提示昆明山海棠可从转录水平抑制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实现其抗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山海棠 IL-8 tnfα IL-8MRNA 人单核细胞 基因表达 中药
下载PDF
创伤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血浆sTNFR-P55和TNFα比值变化临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占科 冯青青 +4 位作者 杨莉萍 熊晓平 胡新勇 柴长春 陈明生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 P55)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比值(sT NFR P55/TNFα)变化在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正常对照组、创伤 MODS生存组和MODS死亡组血浆sTNFR ...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 P55)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比值(sT NFR P55/TNFα)变化在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正常对照组、创伤 MODS生存组和MODS死亡组血浆sTNFR P55和TNFα的浓度,观察血浆sTNFR P55/TNFα比值变化及主要器 官功能受损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创伤MODS各组患者sTNFR P55/TNFα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且MODS死亡组低于MODS生存组(P<0.01)。创伤MODS患者sTNFR P55/TNFα与主要器官功能受 损指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创伤MODS患者血sTNFR P55浓度升高幅度不如TNFα。sTNFR P55/TNFα比值 可作为判断MODS患者器官功能不全程度及预后转归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R tnfα MODS 患者 创伤 血浆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负相关 生存 变化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细胞因子IL-6、IL-4、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2
9
作者 谢雁鸣 许勇钢 +2 位作者 赵晋宁 王智 李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通过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骨密度和血清IL 6、IL 4、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大鼠股骨、腰椎骨密度 ;应用放免法 ,通过自动酶免分析仪测定血清IL 6、IL 4、TNFα水平 ,在 5 5 0nm... 目的 :通过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骨密度和血清IL 6、IL 4、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大鼠股骨、腰椎骨密度 ;应用放免法 ,通过自动酶免分析仪测定血清IL 6、IL 4、TNFα水平 ,在 5 5 0nm光下读取OD值 ,应用标准曲线计算含量。结果 :骨碎补总黄酮能显著提高大鼠股骨、腰椎骨密度 ,作用明显优于骨松宝对照组。骨碎补总黄酮能调节细胞因子IL 6、IL 4、TNFα的水平 ,其中中剂量组IL 6、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骨碎补总黄酮三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IL 4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 :骨碎补总黄酮能明显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 ,对血清TNFα、IL 6水平有抑制作用 ,对IL 4分泌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去卵巢大鼠 骨密度 细胞因子 IL-6 IL-4 tnfα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脂多糖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生成及大鼠胸腔多形核白细胞NF-κB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聂珍贵 彭珊瑛 王文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B对脂多糖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生成及大鼠胸腔多形核白细胞NF 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用L92 9细胞结晶紫染色法检测TNFα的含量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检测法检测NF κB的结合活性。结果  1和 1 0 μmol·L-...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B对脂多糖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生成及大鼠胸腔多形核白细胞NF 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用L92 9细胞结晶紫染色法检测TNFα的含量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检测法检测NF κB的结合活性。结果  1和 1 0 μmol·L- 1 银杏内酯B能够显著抑制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的生成 ,其IC50 为 0 2 6 μmol·L- 1 ;1mg·L- 1 LPS和 1nmol·L- 1 PAF均可活化大鼠胸腔多形核白细胞NF κB ;银杏内酯B能够抑制LPS或PAF刺激的NF κB活化。结论 银杏内酯B能够抑制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生成及大鼠胸腔多形核白细胞NF κB的活化。PAF参与LPS激活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脂多糖 小鼠 tnfα 多形核白细胞 NF-ΚB活化 巨噬细胞
下载PDF
限局性硬皮病血清sIL-2R、TNFα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苏有明 于民 +3 位作者 阎锋 李达 郭翠英 包图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0,共3页
应用免疫学的方法检测了39例限局性硬皮病患者sIL-2R、TNFα、T淋巴细胞正群和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示:(1)限局性硬皮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明显低于正常人,CD4/CD8高于正常对照组;(2)血清sIL-2R、TN-Fα含量较对... 应用免疫学的方法检测了39例限局性硬皮病患者sIL-2R、TNFα、T淋巴细胞正群和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示:(1)限局性硬皮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明显低于正常人,CD4/CD8高于正常对照组;(2)血清sIL-2R、TN-Fα含量较对照组增高;(3)限局性硬皮病患者血清可明显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上述结果的异常可引起免疫功能的紊乱,免疫抑制因子参与了限局性硬皮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是本病的诱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限局性 T细胞亚群 SIL-2R tnfα
下载PDF
慢性肝病、肝癌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测定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东复 徐淑芹 +1 位作者 王丽英 宋玉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57-258,共2页
对28例慢性肝炎、23例肝炎性肝硬化及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1、IL-8及TNFα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慢性肝炎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1538.3±386.5pg/ml,506.... 对28例慢性肝炎、23例肝炎性肝硬化及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1、IL-8及TNFα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慢性肝炎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1538.3±386.5pg/ml,506.5±131.3pg/ml及212.6±98.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炎性肝硬化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2162.8±436.6pg/ml,682.6±204.5pg/ml及241.5±109.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原发性肝癌患者IL-1、IL-8活性分别为632.6±107.6pg/ml,312.8±95.8pg/ml,与对照组比较,IL-1活性明显升高(P<0.05),IL-8活性程度升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TNFα活性为321.6±183.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亦对上述3种细胞因子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细胞因子 肝肿瘤 tnfα IL
下载PDF
大黄酸抑制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升高[Ca^(2+)]_i和释放TNFα的作用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文修 李晓东 +4 位作者 刘保华 陈立君 王辉 赵英利 齐清会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以正常腹腔巨噬细胞(PMΦ)和脂多糖(Lipopolysacharide,LPS)刺激的PMΦ为对象,用MTT法和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术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量和单细胞[Ca2+]i的动态变化,研究了大黄酸(Rhein)的作用特征和机理.结果显示,大黄酸对正常PM... 以正常腹腔巨噬细胞(PMΦ)和脂多糖(Lipopolysacharide,LPS)刺激的PMΦ为对象,用MTT法和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术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量和单细胞[Ca2+]i的动态变化,研究了大黄酸(Rhein)的作用特征和机理.结果显示,大黄酸对正常PMΦ释放TNFα没有明确的影响,但对LPS刺激的PMΦ释放TNFα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10-4mol/L大黄酸抑制了10μg/mL LPS效应的72%.值得注意的是,大黄酸不但抑制了LPS引发的PMΦ[Ca2+]i的升高,而且使LPS引发的[Ca2+]i由宽平台峰状转变为振荡动力学模式,胞外介质无钙时又转变为更低幅值的峰.以上结果表明,大黄酸降低LPS引发的PMΦ的[Ca2+]i升高是其抑制TNFα释放的信号传导通路的重要环节,并提示大黄酸在降低胞内钙释放和胞外钙内流的同时又对其动力学进行了类周期性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脂多糖 大黄酸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术 tnfα 细胞内自由钙浓度([Ca^2+]i)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TNFα、IL-6和IL-8的影响 被引量:53
14
作者 黄秀梅 李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03-906,共4页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不同状态下的TNFα、IL 6和IL 8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作为过度炎症反应的体外模型 ,用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肿胀作为炎症反应的体内模型 ...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不同状态下的TNFα、IL 6和IL 8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作为过度炎症反应的体外模型 ,用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肿胀作为炎症反应的体内模型 ,采用生物学方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体外细胞培养上清液和局部炎症渗出液中TNFα、IL 6和IL 8。结果 :氧化苦参碱对体外细胞培养上清液和局部炎症渗出液中TNFα、IL 6和IL 8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氧化苦参碱的抗炎免疫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早期致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IL-6 IL-8 氧化苦参碱 小鼠 脂多糖 白血病 炎症
下载PDF
离心机训练对大鼠脑及其它组织IL-6和TNFα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建彬 王洪波 +2 位作者 刘丽 梁雪清 于立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9-653,共5页
为了解离心机训练前后大鼠脑及心、肺、肾和小肠组织中IL 6和TNFα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对雄性SD大鼠进行动物离心机训练 ,刺激值从 + 7Gz~ + 12Gz ,每天增加 + 0 5Gz ,第 12d重复 + 12Gz刺激 ,第 13d离心机训练后 ,断头处死 ,取心、... 为了解离心机训练前后大鼠脑及心、肺、肾和小肠组织中IL 6和TNFα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对雄性SD大鼠进行动物离心机训练 ,刺激值从 + 7Gz~ + 12Gz ,每天增加 + 0 5Gz ,第 12d重复 + 12Gz刺激 ,第 13d离心机训练后 ,断头处死 ,取心、脑、肺、肾和小肠组织 ,分别提取mRNA并定量 .用地高辛标记IL 6和TNFαcDNA作为探针 ,进行狭缝杂交 ,杂交结果通过光密度扫描定量后 ,进行统计学处理 .离心机训练不同时间 ,比较大鼠各组织IL 6和TNFα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显示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 ,表达水平均有所差异 .提示训练对大鼠脑及其它主要组织IL 6和TNFα基因表达水平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训练 大鼠脑 IL-6 tnfα 基因表达水平 脑组织 心肌组织 加速度耐力
下载PDF
葛根汤与桂枝汤对兔颈椎间盘组织IL-1β、iNOS、TNFα、TGFβ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拥军 施杞 +3 位作者 周重建 侯宝兴 刘梅 莫文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 检测兔动物模型风寒湿颈椎病组、低头位颈椎病组、风寒湿加低头位颈椎病组的颈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诱导型氮氧化物合酶 (induciblenitric oxide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 目的 检测兔动物模型风寒湿颈椎病组、低头位颈椎病组、风寒湿加低头位颈椎病组的颈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诱导型氮氧化物合酶 (induciblenitric oxide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al pha ,TNFα)、转化生长因子 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beta ,TGFβ)的mRNA的表达 ,并检测葛根汤、桂枝汤对兔风寒湿颈椎病组颈椎间盘组织中上述细胞因子mRNA的调节作用。方法  36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风寒湿颈椎病组、低头位颈椎病组、风寒湿加低头位颈椎病组、葛根汤治疗组、桂枝汤治疗组。葛根汤、桂枝汤治疗组均以风寒湿颈椎病模型为基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颈椎间盘组织中上述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 各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 1βmRNA、iNOSmRNA表达上调 (P <0 .0 1) ;葛根汤、桂枝汤治疗组与风寒湿颈椎病组比较 ,IL 1βmRNA、iNOSmRNA表达均下调 (P <0 .0 5或 <0 .0 1) ;低头位加风寒湿颈椎病组TNFαmRNA表达上调 ,与风寒湿及低头位颈椎病组比较 (P <0 .0 1) ;葛根汤下调TNFαmRNA表达 ,与风寒湿颈椎病组比较 (P <0 .0 1) ;各模型组同正常对照组比较 ,TGFβmRNA表达均下调(P <0 .0 1) ;与风寒湿颈椎病组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汤 桂枝汤 颈椎间盘 治疗 白细胞介素1β IL-1Β INOS tnfα TGFΒ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氮氧化物合酶 中药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NFα、IL-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郭振辉 洪新 +2 位作者 毛宝龄 钱桂生 陈正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0-413,共4页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 (6 5 4 2 )对内毒素致伤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的防治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观察 6 5 4 2对ALI大鼠血气分析和肺组织损伤的影响 ,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 8mRNA表达和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IL 8...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 (6 5 4 2 )对内毒素致伤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的防治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观察 6 5 4 2对ALI大鼠血气分析和肺组织损伤的影响 ,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 8mRNA表达和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IL 8含量的改变。结果  6 5 4 2干预后可减轻ALI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 ,减少肺组织TNFα、IL 8mRNA表达及其肺组织匀浆含量。结论  6 5 4 2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 8mRNA表达 ,减少肺组织中TNFα、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山莨菪碱 tnfα IL-8 LPS
下载PDF
脊髓TNFα、IL-1β和IL-6在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5
18
作者 钟敏 曾因明 +1 位作者 柳垂亮 招伟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IL-1Β tnfα 表达变化 IL-6 脊髓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细菌脂多糖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TNFα、NO及IL-1的影响 被引量:40
19
作者 路景涛 杨雁 陈敏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 (APS)对细菌脂多糖 (LPS)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1(IL 1)及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10mg/LLPS体外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小鼠成纤维细胞瘤株 (L92 9)杀伤法检测TNFα的...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 (APS)对细菌脂多糖 (LPS)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1(IL 1)及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10mg/LLPS体外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小鼠成纤维细胞瘤株 (L92 9)杀伤法检测TNFα的含量、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IL 1的活性、Griess法检测NO的水平。结果 APS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激活巨噬细胞对TNFα、NO与IL 1的分泌。结论 APS抑制巨噬细胞的分泌功能可能是其保肝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细菌脂多糖 诱导 大鼠 腹腔巨噬细胞 tnfα NO IL-1
下载PDF
二硫键稳定的抗肝癌人源化scFv-hTNFα突变体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志伟 俞炜源 +3 位作者 孙岩 吴涛 林建波 刘彦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 提高抗肝癌抗体靶向人肿瘤坏死因子(hscFv2 5-hTNFα)的稳定性和杀伤活性 ,并探讨该新型靶向细胞因子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方法 以引物PCR法和重叠延伸PCR法 ,对人源化抗肝癌hscFv2 5及hTNFα基因进行定点突变 ,构建重组... 目的 提高抗肝癌抗体靶向人肿瘤坏死因子(hscFv2 5-hTNFα)的稳定性和杀伤活性 ,并探讨该新型靶向细胞因子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方法 以引物PCR法和重叠延伸PCR法 ,对人源化抗肝癌hscFv2 5及hTNFα基因进行定点突变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pGEX -hFvT ,并以IPTG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和MTT比色法 ,分别检测重组蛋白的抗体和hTNFα突变体的双重活性。结果 重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可溶性表达。表达产物具有抗体和hTNFα突变体的双重活性 ,重组蛋白的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抗体活性于 4℃放置 3个月活性无明显下降 ,抗肿瘤活性较天然hTNFα高 4倍。结论 重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功能性表达 ;重组蛋白稳定性及抗肿瘤活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单链抗体 tnfα 突变体 靶向细胞因子 可溶性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