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以及与T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1
作者 张娜 周婕 +3 位作者 徐锋 邹文婷 程丽华 傅媛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TP 53突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MDS病人共52例,所有病人按照入院先后及适应证分为A组(地西他滨20 mg/d×5 d)28例...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TP 53突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MDS病人共52例,所有病人按照入院先后及适应证分为A组(地西他滨20 mg/d×5 d)28例、B组(地西他滨10 mg/d×10 d)24例,比较2组6周期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地西他滨疗效与TP 53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39.3%,B组总有效率为37.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4级血小板减少、3~4级贫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感染、肝脏受损、发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 53突变型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TP 53野生型组有效率为12.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西他滨20 mg/d×5 d和地西他滨10 mg/d×10 d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但TP 53突变型病人对地西他滨的反应率明显高于野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tp 53突变 有效率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
2
作者 刘江涛 李亭亭 赵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4,8,共5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依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TP化疗组(n=30)、联合化疗组(n=30)。TP化疗组患者采用TP...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依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TP化疗组(n=30)、联合化疗组(n=30)。TP化疗组患者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在TP化疗组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2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管生成促进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不良反应,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结果联合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96.67%,高于TP化疗组的73.33%(χ^(2)=4.706,P=0.030)。化疗4个周期后,2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bFGF、VEGF水平低于化疗前,且联合化疗组低于TP化疗组(P<0.05或P<0.01);2组CD3^(+)、CD4^(+)、CD4^(+)/CD8^(+)高于化疗前,CD8^(+)低于化疗前,且联合化疗组高/低于TP化疗组(P<0.01);2组VAS评分低于化疗前,QOL评分高于化疗前,且联合化疗组低/高于TP化疗组(P<0.01)。TP化疗组与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长于TP化疗组(P<0.01)。结论贝伐珠单抗与TP化疗方案联合应用于晚期NSCLC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进展,并提升生活质量,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贝伐珠单抗 tp化疗方案 肿瘤标志物 免疫指标 不良反应 生存期
原文传递
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合并TP53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王伟 周伟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究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对EGFR合并TP53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间诊治的80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合并TP53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纳入本次... 目的探究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对EGFR合并TP53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间诊治的80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合并TP53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行奥希替尼治疗,研究组行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化疗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水平、用药安全性以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4(IL-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1年后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测定表(EORTC QLQ-C30)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化疗方案用于EGFR合并TP53基因突变的NSCLC的临床治疗,可有效发挥抗肿瘤效果,下调炎症水平,提升疗效,改善患者预后,且用药具有较高安全性,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GFR合并tp53基因突变 培美曲塞 顺铂 奥希替尼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预防性应用硫培非格司亭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P方案化疗中的价值探究
4
作者 黄小燕 薛小燕 巫莉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硫培非格司亭对非小细胞肺癌TP方案化疗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TP化疗方案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 目的观察硫培非格司亭对非小细胞肺癌TP方案化疗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TP化疗方案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组(PEG-rhG-CSF组)和硫培非格司亭组,各42例。PEG-rhG-CSF组患者于化疗后48 h给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硫培非格司亭组患者于化疗后48 h给予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2组患者均用药至白细胞计数>10×109/L。比较2组化疗后第1、3、5、10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及程度、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第1、3天,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5、10天,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且硫培非格司亭组白细胞计数低于PEG-rhG-CSF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PEG-rhG-CSF组(P<0.01)。硫培非格司亭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短于PEG-rhG-CSF组(P<0.01),硫培非格司亭组中性粒细胞减少3~4度发生率低于PEG-rhG-CSF组(57.14%vs.19.05%,χ^(2)=12.923,P<0.01);硫培非格司亭组生理、社会与家庭、功能、情感、附加关注评分及FACT-L总分高于PEG-rhG-CSF组(P<0.01)。PEG-rhG-CSF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5.71%(15/42),硫培非格司亭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95%(13/42),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4,P=0.643)。结论TP方案化疗结束后预防性用硫培非格司亭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其可有效缩短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硫培非格司亭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tp化疗方案 预防效果
原文传递
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多线化疗后进展且塞利尼索无效的TP53突变Burkitt淋巴瘤
5
作者 董丽丽 黄赛 +3 位作者 赵志艺 胥灵敏 李猛 窦立萍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B-NHL),其特征为IGH/MYC基因易位及MYC蛋白高表达。多线化疗后进展且在使用小分子核输出蛋白1(XPO1)抑制剂塞利尼索后仍无效的TP53突变Burkitt淋巴瘤是目前的治疗难点,可选择的治... 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B-NHL),其特征为IGH/MYC基因易位及MYC蛋白高表达。多线化疗后进展且在使用小分子核输出蛋白1(XPO1)抑制剂塞利尼索后仍无效的TP53突变Burkitt淋巴瘤是目前的治疗难点,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十分有限,目前仍无有效治疗手段,且预后极差。本文报道伴TP53突变Burkitt淋巴瘤多线化疗后进展且塞利尼索治疗无效的患者2例。患者均接受奥妥珠单抗(G)联合二线方案治疗(1例G-DA-EPOCH方案、1例Ibru+GB方案),目前疗效评估均达到完全缓解(CR),主要不良反应为输液相关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明显缓解。以奥妥珠单抗为代表的新药治疗可为目前多线化疗后进展且塞利尼索无效的TP53突变Burkitt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妥珠单抗 tp53突变 BURKITT淋巴瘤
下载PDF
新发胚系TP53突变致Li-Fraumeni综合征相关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6
作者 徐启璐 冉学红 +3 位作者 孙艳花 刘军 卞倩玉 刘丽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患者男性,13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有间断性牙龈出血及鼻出血半个月于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常规:白细胞(WBC)3.99×10^(9)/L,血红蛋白(HGB)101 g/L,血小板(PLT)55×10^(9)/L,C反应蛋白(CRP)138.3 mg/L。实验... 患者男性,13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有间断性牙龈出血及鼻出血半个月于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常规:白细胞(WBC)3.99×10^(9)/L,血红蛋白(HGB)101 g/L,血小板(PLT)55×10^(9)/L,C反应蛋白(CRP)138.3 mg/L。实验室检查:腹部彩超示肝左叶前后径8.0 cm,肝右叶斜径16.1 cm;脾大,20.4 cm×5.8 cm。骨髓形态: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61%,外周血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17%。免疫分型:异常B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14.7%,普通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骨髓染色体:46,XY[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基因 胚系突变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Li-Fraumeni综合征
下载PDF
TP53突变和缺失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古佳 白斯君 +1 位作者 耿晔 贺建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18-523,共6页
目的:探讨TP53突变和缺失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至2020年94例初发DLBCL患者的石蜡病理组织,应用免疫组化及二代测序检测TP53突变,FISH技术检测TP53缺失,分析TP5... 目的:探讨TP53突变和缺失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至2020年94例初发DLBCL患者的石蜡病理组织,应用免疫组化及二代测序检测TP53突变,FISH技术检测TP53缺失,分析TP53突变、缺失与临床病理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以及对生存的影响。应用COX回归分析DLBCL的生存影响因素。结果:27.7%(26/94)患者过表达p53,23.5%(19/81)患者存在TP53突变,16.0%(15/94)患者TP53缺失,结外受累(P=0.027)、MUM-1(P=0.04)及p53蛋白(P<0.01)表达在在TP53突变和/或缺失及TP53正常两组中存在明显差异。生存分析显示,“双阳性(TP53突变合并缺失)”组生存最差,“双阴性(无TP53突变及缺失)”组预后最好,TP53突变或缺失则次之,其中单突变与单缺失两组总生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89),其余各组之间生存有显著差异(P<0.05)。GCB中,TP53突变组预后较差(P=0.046)。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B症状、TP53异常及双表达是影响DLBCL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P53突变或缺失,特别是同时合并突变和缺失是DLBCL的不良预后因素,在新的分子分型中,其预后意义仍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tp53 突变 缺失 预后
下载PDF
TP347H不锈钢焊接接头敏化特性分析
8
作者 李乘安 冯道臣 +4 位作者 章霖 郑文健 程茂 鲁显京 杨建国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2,I0007,共10页
为明确TP347H不锈钢焊接接头敏化特性,对焊接接头进行不同条件的敏化处理.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敏化倾向严重,敏化过程中由于Nb原子在晶界上的结合能高于Cr原子,会先形成了粗大的初级铌碳化合物,后形成细小的二次铌碳化合物.在700... 为明确TP347H不锈钢焊接接头敏化特性,对焊接接头进行不同条件的敏化处理.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敏化倾向严重,敏化过程中由于Nb原子在晶界上的结合能高于Cr原子,会先形成了粗大的初级铌碳化合物,后形成细小的二次铌碳化合物.在700℃下保温时,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敏化度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温度达到800℃及以上时,热处理不再提高接头热影响区的敏化度.与实际生产线上服役21000 h的F347H接头热影响区敏化特性对比,证实TP347H焊接接头650℃保温100 h即可达到敏化极限,其原因是Nb元素含量为C元素的数倍,大部分C元素与Nb元素结合形成NbC,而晶粒中扩散的C元素已与Cr元素充分结合,造成的敏化程度达到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347H不锈钢 敏化 焊接接头 热处理 耐蚀性
下载PDF
TP53等位基因状态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沈凯 胡德媛 陈苏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1-818,共8页
目的:探讨TP53等位基因状态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二代测序的858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5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3.8(0.4-109.6... 目的:探讨TP53等位基因状态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二代测序的858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5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3.8(0.4-109.6)个月。401例患者(46.7%)至少有一个染色体异常,其中,复杂核型106例,单体核型78例。共发现103例TP53突变,突变率为12%。与TP53野生型患者相比,各种类型的染色体异常情况明显更多见于TP53突变型患者(均P<0.001)。TP53突变型患者相比野生型具有更低的血红蛋白含量、更低的血小板计数和更高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P<0.05),总生存期(OS)也明显更短。在97例可评估的患者中,33例(34%)为单等位基因TP53突变,64例是双等位基因突变。与单等位基因相比,双等位基因TP53突变亚组中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比例更高,共突变数目更少。单等位基因患者的中位OS为33.6个月,而双等位基因患者仅为11.4个月(HR=2.138,95%CI:1.053-4.343,P>0.05)。TP53野生型患者的中位OS未达到,野生型、单等位基因和双等位基因TP53突变患者中位OS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等位基因TP53突变为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HR=2.808,95%CI:1.487-5.003,P=0.001),而单等位基因TP53突变与野生型TP53不是。结论:伴TP53突变的患者预后不良,双等位基因TP53突变相比单等位基因TP53突变预后更差,并且独立地影响MDS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tp53突变 等位基因状态 预后
原文传递
伴TP53基因异常骨髓增生异常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百川 黄慧君 沈文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76,共6页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yelodysplastic neoplasms,MDS)患者的预后与其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密切相关,TP53基因作为MDS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其异常是MDS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以及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的...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yelodysplastic neoplasms,MDS)患者的预后与其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密切相关,TP53基因作为MDS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其异常是MDS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以及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新近更新的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血液淋巴肿瘤分类标准(the 5th edition of the who classifica⁃tion of haematolymphoid tumours,WHO 2022)以及髓系肿瘤和急性白血病的国际共识分类(international consensus classification of myeloid neoplasms and acute leukemia,ICC)将伴有TP53双等位基因失活(biallelic TP53 inactivation,biTP53)的MDS作为独立的亚型列出,该亚型患者预后极差,生存期极短。目前针对伴TP53基因异常的MDS患者的治疗尚未能有效改善该类患者预后,新型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均在探索中,本文就国内外对伴TP53基因异常的MDS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 tp53 预后 治疗
原文传递
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对晚期肺癌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光 邝恒幸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对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诊治的晚期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TP化疗方案,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贝伐珠单抗治疗,对... 目的: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对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诊治的晚期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TP化疗方案,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贝伐珠单抗治疗,对两组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0%,较对照组的55.00%高(P<0.05);治疗后两组IgM、IgA、IgG、CD4^(+)、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不仅能够提高肺癌晚期患者疾病控制效果,还能减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同时能够有效抑制肿瘤标志物生成,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tp化疗方案 晚期肺癌 效果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胃癌组织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孟俊宏 高明悦 +3 位作者 龚程 张小雅 朱悦 刘杜先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11-815,820,共6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水平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13例胃癌患者,术中取其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水平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13例胃癌患者,术中取其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量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指标[Wnt3a、Wnt5a、β-catenin、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原癌基因(c-myc)]信使RNA(mRNA)表达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法分析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量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指标mRNA表达量的相关性。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胃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结果胃癌组织LncRNA 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Wnt3a mRNA、Wnt5a mRNA、β-catenin mRNA、cyclin D1 mRNA、c-myc mRNA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Wnt3a mRNA、Wnt5a mRNA、β-catenin mRNA、cyclin D1 mRNA、c-myc mRNA表达量与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量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患者随访3年,随访中位时间为27.90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LncRNANCK1-AS1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52.31%(34/65)低于LncRNANCK1-AS1低表达组的77.08%(37/48)(P<0.05),LncRNA TP73-AS1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52.78%(38/72)低于LncRNATP73-AS1低表达组80.49%(33/41)(P<0.05)。结论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胃癌发生、发展,还可导致不良预后,有望作为辅助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NCK1-AS1 tp73-AS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预后
下载PDF
固溶处理后TP347H钢弯管的显微组织及开裂的原因
13
作者 汲高飞 李志鹏 +3 位作者 宋贤海 黄浩东 蔡熙楠 王荣彩 《热处理》 CAS 2024年第2期50-54,共5页
TP347H不锈钢弯管在固溶处理和酸洗内壁后发现管口有裂纹。通过宏观分析、金相检验和能谱分析等研究了弯管口部开裂的原因。根据裂纹的扩展方向可以断定,弯管可能在加工或运输过程中被损伤,在外力作用下而开裂。弯管经过固溶处理后,含N... TP347H不锈钢弯管在固溶处理和酸洗内壁后发现管口有裂纹。通过宏观分析、金相检验和能谱分析等研究了弯管口部开裂的原因。根据裂纹的扩展方向可以断定,弯管可能在加工或运输过程中被损伤,在外力作用下而开裂。弯管经过固溶处理后,含Nb脆性相沿晶界析出,使晶界脆化,在残余应力的作用下产生裂纹;析出相脱落导致孔洞产生,在变形应力作用下孔洞连接成蠕变裂纹,并沿晶扩展成宏观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347H不锈钢 弯管 固溶处理 裂纹 微观组织
下载PDF
西黄丸联合TP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14
作者 陈蔚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西黄丸联合TP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传统TP治疗方案,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黄丸。观察... 目的观察西黄丸联合TP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传统TP治疗方案,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黄丸。观察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血清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疗效方面,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为23.40%(10/47),临床获益率为57.45%(26/47);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为42.22%(19/45),临床获益率为88.89%(34/45),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和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癌坯抗原和糖类抗原125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化疗方案联合西黄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有效增加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功能状态,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部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tp化疗 西黄丸 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TP347H和Sanicro25在700℃高温水蒸气中的氧化行为研究
15
作者 王苗苗 倪一帆 +1 位作者 张作贵 王延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TP347H和Sanicro25在700℃、5 MPa高温水蒸气环境中的氧化行为,氧化1000 h后采用增重法和厚度法获得2种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氧化物的形貌和元素分布,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表面氧化物进... 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TP347H和Sanicro25在700℃、5 MPa高温水蒸气环境中的氧化行为,氧化1000 h后采用增重法和厚度法获得2种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氧化物的形貌和元素分布,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表面氧化物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2种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行为基本符合抛物线规律,氧化物的形成和剥落均分为6个阶段,Sanicro25样品的抗蒸汽氧化性能优于TP347H样品;TP347H氧化膜外层主要是Fe_(2)O_(3)和Fe_(3)O_(4),内层主要是(Fe,Cr)_(3)O_(4);Sanicro25氧化膜外层主要是Fe_(2)O_(3)和Fe_(3)O_(4),内层主要是(Fe,Cr)_(3)O_(4)和Cr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高温材料 tp347H Sanicro25 蒸汽氧化性能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TP310HNbN钢抗蒸汽氧化行为对比
16
作者 徐卫仙 郭岩 +1 位作者 陈卓婷 王光乐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对国产与进口TP310HNbN钢在650℃下进行不同时间(100,200,410,650,1000 h)的蒸汽氧化试验,通过钢管内壁氧化膜组成、形貌分析,对比研究了二者的抗蒸汽氧化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延长,国产试验钢氧化膜由断续状变为连续状,形成了... 对国产与进口TP310HNbN钢在650℃下进行不同时间(100,200,410,650,1000 h)的蒸汽氧化试验,通过钢管内壁氧化膜组成、形貌分析,对比研究了二者的抗蒸汽氧化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延长,国产试验钢氧化膜由断续状变为连续状,形成了厚薄不均的双层结构,氧化膜外层存在孔洞,内层较为致密,而进口试验钢氧化膜在整个氧化过程中致密且较薄,厚度均匀;国产试验钢形成保护性能较差的铁氧化物,进口试验钢形成可以阻断氧化过程的铬氧化物;进口TP310HNbN钢的抗蒸汽氧化性能优于国产TP310HNbN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310HNbN钢 蒸汽氧化 氧化膜 微观结构
下载PDF
Mutational landscape of TP53 and CDH1 in gastric cancer
17
作者 Hong-Qiao Cai Li-Yue Zhang +2 位作者 Li-Ming Fu Bin Xu Yan Ji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4年第2期276-283,共8页
In this editorial we comment on an article published in a recent issue of the World J Gastrointest Surg.A common gene mutation in gastric cancer(GC)is the TP53 mutation.As a tumor suppressor gene,TP53 is implicated in... In this editorial we comment on an article published in a recent issue of the World J Gastrointest Surg.A common gene mutation in gastric cancer(GC)is the TP53 mutation.As a tumor suppressor gene,TP53 is implicated in more than half of all tumor occurrences.TP53 gene mutations in GC tissue may be related with clinical pathological aspects.The TP53 mutation arose late in the progression of GC and aided in the final switch to malignancy.CDH1 encodes E-cadherin,which is involved in cell-to-cell adhesion,epithelial structure maintenance,cell polarity,differentiation,and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 modulation.CDH1 mutations and functional loss can result in diffuse GC,and CDH1 mutations can serve as independent prognostic indicators for poor prognosis.GC patients can benefit from genetic counseling and testing for CDH1 mutations.Demethylation therapy may assist to postpone the onset and progression of GC.The investigation of TP53 and CDH1 gene mutations in GC allow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gene mutations,as well as providing some basis for evaluating the prognosis of G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 CDH1 Gastric cancer Gene mutation METHYLATION
下载PDF
TP321焊接过程产生层间结晶裂纹和表面液化裂纹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8
作者 王龙己 吴波 赖朝喜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486-490,共5页
加氢装置因为高温、高压、临氢的特殊环境,使加热炉进出口、反应器进出口、高压换热器进出口管线不得不选用TP321或者TP347材质。但在装置建设过程中,工期紧、焊接环境差、焊工水平层次不齐、焊材成分和可焊接操作性差、对热输入和层间... 加氢装置因为高温、高压、临氢的特殊环境,使加热炉进出口、反应器进出口、高压换热器进出口管线不得不选用TP321或者TP347材质。但在装置建设过程中,工期紧、焊接环境差、焊工水平层次不齐、焊材成分和可焊接操作性差、对热输入和层间温度控制较苛刻等原因,使得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热裂纹等焊接质量问题。为保证TP321材质管道焊接质量,对产生以上质量问题原因进行简要阐述,保证焊接过程合适的热输入、应用合格焊材、保证焊缝组织铁素体含量,从而保证装置试压、开停工过程的安全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装置 tp321 层间结晶裂纹 表面液化裂纹 铁素体 低温共晶体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
19
作者 陈学艺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91-93,101,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21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DCR)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EA、SCC-Ag、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可提高DCR,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TP化疗方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tp化疗方案 食管癌 肿瘤标志物 T细胞亚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
作者 季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5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化疗组和贝伐珠单抗组,各64例。常规化疗组进行TP方案治疗...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5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化疗组和贝伐珠单抗组,各64例。常规化疗组进行TP方案治疗,贝伐珠单抗组予贝伐珠单抗联合TP方案治疗,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及随访1年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不良反应及1、2年生存率。结果 贝伐珠单抗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8.75%、84.38%,高于常规化疗组的37.50%、68.75%(P<0.05或P<0.01)。随访1年后,2组VEGF、CE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贝伐珠单抗组低于常规化疗组(P均<0.01)。贝伐珠单抗组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常规化疗组的81.25%(χ^(2)=4.571,P=0.033);贝伐珠单抗组与常规化疗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贝伐珠单抗组1年生存率与2年生存率分别为59.38%、40.63%,高于常规化疗组的39.06%、21.88%(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VEGF、CEA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珠单抗 tp方案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