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疼痛、认知功能及血清Aβ-42、IL-6、tau-181蛋白影响
1
作者 王佳奕 冯腾尘 +3 位作者 汪业铭 樊娟 孙晓佳 赵继波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神经阻滞麻醉方案[椎旁神经阻滞术(TPVB)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GB)]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疼痛、认知功能及血清β淀粉样蛋白-42(Aβ-42)、白细胞介素-6(IL-6)、tau-181蛋白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 目的 探讨不同神经阻滞麻醉方案[椎旁神经阻滞术(TPVB)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GB)]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疼痛、认知功能及血清β淀粉样蛋白-42(Aβ-42)、白细胞介素-6(IL-6)、tau-181蛋白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PVB组和SGB组,各60例。两组术中全麻方式相同,TPVB组在麻醉诱导前进行椎旁神经阻滞术,SGB组在麻醉诱导前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及认知功能;监测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3 d的认知功能及血清Aβ-42、IL-6、tau-181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1、6、12、24 h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83、1.325、0.397、0.611,P>0.05);术后1、3 d两组MoCA量表评分比较为TPVB组评分低于SG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1、3.218,P<0.05);术后1、3 d两组血清指标比较均为TPVB组Aβ-42、IL-6及tau-181蛋白水平高于SG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5、2.122、2.558、2.167、2.515、2.596,P<0.05)。结论 TPVB及SGB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镇痛均有良好的效果,但SGB比TPVB在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麻醉方案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认知功能 β淀粉样蛋白-42 白细胞介素-6 tau-181蛋白
下载PDF
血液中Aβ1-42和P-tau-181对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季娜 郑欣宁 +2 位作者 张凤华 朱鸿 谷娅楠 《医学与哲学(B)》 2017年第11期38-40,48,共4页
探讨血液中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181(P-tau-181)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价值。采用ELISA方法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非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健康中老年人血液中Aβ1-42和P-tau-181的浓度。阿尔茨海默病组Aβ1-42浓度... 探讨血液中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181(P-tau-181)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价值。采用ELISA方法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非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健康中老年人血液中Aβ1-42和P-tau-181的浓度。阿尔茨海默病组Aβ1-42浓度低于非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组(P=0.005)和健康对照组(P=0.000),P-tau-181的浓度高于非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组(P=0.000)和健康对照组(P=0.000)。利用ROC曲线发现,Aβ1-42和P-tau-181对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灵敏度分别为65.3%、63.6%,特异性分别为76.4%、73.1%;而应用Aβ1-42/P-tau-181的比值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灵敏度为80.0%,特异性为85.1%。Aβ1-42/P-tau-181的比值作为诊断指标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1-42 磷酸化tau-181
下载PDF
老年性痴呆血浆中Aβ1-42、Aβ1-40及p-tau(^(181)P)蛋白的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丹涛 许贤豪 +3 位作者 孟晓梅 刘江红 谢琰臣 冯凯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Aβ)142、Aβ140及过度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p tau(181P)对老年性痴呆(AD)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分层法选择早期AD患者23例(19≤MMSE≤26,CDR=1),中后期AD患者35例(MMSE<19,CDR≥2)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 目的探讨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Aβ)142、Aβ140及过度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p tau(181P)对老年性痴呆(AD)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分层法选择早期AD患者23例(19≤MMSE≤26,CDR=1),中后期AD患者35例(MMSE<19,CDR≥2)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30例。所采集血标本置EDTA抗凝管中,低温离心取上清,加酸置低温冰箱保存。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Aβ142、Aβ140及p tau(181P)蛋白水平。结果早期AD患者血浆Aβ142浓度较HC组显著升高,随着病情加重AD患者血浆Aβ142浓度明显下降,至中后期其水平与HC组差异无显著性。而AD各组患者血浆Aβ140浓度与H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D患者血浆中可检测到p tau(181P)蛋白且特异性较高,中后期AD患者血浆p tau(181P)蛋白浓度较HC组显著升高。结论根据病程将AD患者进行分层并对血标本进行特殊处理,检测血浆中Aβ142、Aβ140及p tau(181P)蛋白浓度可能成为临床辅助诊断AD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p-tau(^181p)蛋白 AΒ1-42 AΒ1-40
下载PDF
脑微出血病人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磷酸化τ-181蛋白的检测意义
4
作者 郑惠文 刘永海 +4 位作者 陈雪婷 季郑军 张琪 刘洁 张作慧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403-2406,共4页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病人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磷酸化τ-181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证实存在脑微出血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50例...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病人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磷酸化τ-181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证实存在脑微出血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50例为研究组,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不存在脑微出血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50例为对照组。将研究组按照脑微出血的MARS评估量表分为皮层和皮质下组(16例)、深部组(14例)、幕下组(15例)和混合组(5例)。对比各组间血清Aβ_(1-42)、磷酸化τ-181蛋白浓度。结果与对照组(36.63±12.72)ng/L相比,研究组血清Aβ_(1-42)浓度(50.14±25.75)ng/L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17.82±6.93)ng/L相比,研究组血清τ-181浓度(26.40±12.24)ng/L明显升高(P<0.05)。且脑微出血总数目与血清Aβ_(1-42)及血清磷酸化τ-181浓度均呈正相关(r=0.46、0.30,P<0.05)。然而皮层和皮质下组、深部组、幕下组间血清Aβ_(1-42)和磷酸化τ-18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微出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与血清Aβ_(1-42)、磷酸化τ-181蛋白的水平呈正相关,临床上对潜在认知功能损害的脑微出血病人检测血清Aβ_(1-42)、磷酸化τ-181蛋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淀粉样β肽类 磷酸化τ-181蛋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人β淀粉样蛋白1-42和人磷酸化tau-181蛋白的临床检测意义
5
作者 郭静 赖于杨 +2 位作者 罗晨辉 廖小叶 卢正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9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人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和人磷酸化tau-181蛋白(p-tau-181)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60例AD患者作为AD组,依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不同分为轻度AD组(20例)、中度及以上AD组(40例);选...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人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和人磷酸化tau-181蛋白(p-tau-181)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60例AD患者作为AD组,依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不同分为轻度AD组(20例)、中度及以上AD组(40例);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7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血清Aβ1-42和p-tau-181水平进行检测。比较AD组与健康对照组不同性别血清Aβ1-42和p-tau-18水平;AD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Aβ1-42和p-tau-18水平;AD组不同严重程度血清Aβ1-42和p-tau-18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中男性受试者血清Aβ1-42和p-tau-18水平与女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中男性患者血清Aβ1-42和p-tau-18水平与女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血清Aβ1-42和p-tau-18水平分别为(102.0±12.3)、(22.1±6.9)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3.7±10.6)、(10.9±7.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及以上AD组血清Aβ1-42和p-tau-18水平分别为(108.2±11.1)、(25.3±7.3)pg/ml,高于轻度AD组的(89.6±9.8)、(15.7±8.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中血清Aβ1-42和p-tau-181均呈高表达,且其浓度与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人β淀粉样蛋白1-42 人磷酸化tau-181蛋白
下载PDF
控制性阈值低血压对老年大鼠Tau和Aβ表达及术后认知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英 华福洲 +5 位作者 周志东 张列亮 张静 魏根 梁应平 徐国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78-248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持续时间控制性阈值低血压对大鼠p-Tau-181和Aβ-42蛋白表达和认知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老年雄性SD大鼠3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C组为对照组(n=9);A1、A2、A3组(n=10)分别每日降压持续2、4、6 h,连续5 d,降压组维持... 目的探讨不同持续时间控制性阈值低血压对大鼠p-Tau-181和Aβ-42蛋白表达和认知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老年雄性SD大鼠3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C组为对照组(n=9);A1、A2、A3组(n=10)分别每日降压持续2、4、6 h,连续5 d,降压组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50~55 mm Hg安全范围内。Morrie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脑脊液Aβ42蛋白和p-Tau-181蛋白水平。结果各组大鼠死亡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比较,A2组和A3组逃避潜伏期延长和游泳距离增加(P<0.05);术后3~7 d,大鼠脑脊液的p-Tau-181和Aβ42蛋白表达增加;随着控制性阈值低血压时间延长,与A1组相比,术后A2组和A3组逃避潜伏期延长和游泳距离增加(P<0.05);A2组和A3组的脑脊液Aβ42和p-Tau-181显著增加(P<0.05);与A2组比较,A3组Aβ42增加不明显,而p-Tau-181在术后第5天增加(P<0.05)。结论长时间的控制性阈值低血压可引起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Aβ42和p-Tau-181蛋白表达的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脑脊液 AΒ42 tau-181蛋白 认知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血液生物标志物:一项基于中国多中心的横断面和纵向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峰 戴林斌 +18 位作者 王琼 刘畅 邓克学 程昭昭 吕心怡 吴燕 张子伊 陶青青 袁晶 李世平 王越 苏娅 程忻 倪俊 吴志英 张舒婷 施炯 申勇 China Aging and Neurodegenerative Initiative(CANDI)Consortium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6期1800-1808,M0004,共10页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生物标志物在血液中含量可能因种族、老年性疾病与各种环境风险因素等不同而存在差异,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来评估AD生物标志物在中国老年及AD患者人群中的变化以及是否具有准确预测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的能力.本工作为...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生物标志物在血液中含量可能因种族、老年性疾病与各种环境风险因素等不同而存在差异,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来评估AD生物标志物在中国老年及AD患者人群中的变化以及是否具有准确预测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的能力.本工作为一项多中心纵向队列研究,共纳入来自全国各地6个不同临床中心的817个血液样本.研究测量了多个国际上通用的AD生物标志物,包括β-淀粉样蛋白40与42、磷酸化Tau(pTau)蛋白、总Tau蛋白、神经纤维丝轻链(NFL)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并使用淀粉样斑块PET示踪剂和核磁结构影像对受试者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发现,APOE基因型与血浆pTau或血清GFAP组合的预测模型对脑内淀粉样斑块的沉积状态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此外,研究还发现GFAP基线水平越高的患者其神经退行性变的速度越快.本研究结果基于多中心数据,论证了AD血液生物标志物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提示了血液pTau和GFAP是检测AD早期症状的有效指标,为我国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中心 TAU蛋白 神经退行性变 生物标志物 老年性疾病 基线水平 血液样本 示踪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