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拴系综合征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林 洪毅 +3 位作者 易斌 王波 王昌海 周钧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04-307,共4页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TCS) 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112 例经MRI明确诊断的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硬膜外松解、切除脂肪瘤及纤维瘢痕,硬膜内松解粘...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TCS) 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112 例经MRI明确诊断的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硬膜外松解、切除脂肪瘤及纤维瘢痕,硬膜内松解粘连的神经根与脊髓,切断增粗的终丝。其中72 例得到2 年以上随访。结果:手术年龄在10 岁以下者,术后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和并发症改善率达60 % 以上,而年龄大于10 岁者却不足40 % 。经Kendall 等级相关检验,手术年龄与术后功能改善呈正相关( P< 0-01) 。结论:MRI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诊断一经成立宜及早手术,手术年龄越小,术后效果越好;手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并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可避免加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松解术 脊髓拴系综合征 手术疗效
原文传递
高压氧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郝强 黄建立 +1 位作者 田庄 许海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总结高压氧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包头市第四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20例,经过微创手术治疗及高压氧治疗,设为氧疗组;把2008年之前经包头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高压氧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包头市第四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20例,经过微创手术治疗及高压氧治疗,设为氧疗组;把2008年之前经包头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手术治疗(但未做高压氧治疗)的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20例,设为对照组;氧疗组患者在术后第2天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每天上午、下午各做1次,10 d为1个疗程,共做4个疗程。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2个月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天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个月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组患者的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术后做4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可显著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治疗 脊髓栓系综合征 疗效
下载PDF
显微外科治疗成人脊柱裂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寅涛 蒋健 王嵘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705-2707,共3页
目的研究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成人脊柱裂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1998年6月 ̄2004年2月治疗的21例成人脊柱裂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该组... 目的研究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成人脊柱裂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1998年6月 ̄2004年2月治疗的21例成人脊柱裂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该组术后即获得症状改善的有14例,占67%;13例获随访,随访6个月 ̄2a,症状进一步改善者38%;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脊柱裂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应积极治疗成人患者,治疗的越早,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裂 脊髓拴系综合征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松解术
下载PDF
硬膜内、外腔联合松解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伟 罗意革 +5 位作者 陈嘉波 苏成 李彦强 王从军 史波 李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8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内、外腔联合松解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28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手术治疗77例(常规组),采用硬膜内、外腔联合松解术治疗209例(联合松解组)。... 目的探讨硬膜内、外腔联合松解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28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手术治疗77例(常规组),采用硬膜内、外腔联合松解术治疗209例(联合松解组)。结果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4%,8/77)与联合松解组(6.2%,13/209)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组术后6个月Hoffman分级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松解组术后6个月Hoffman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且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6个月,常规组显效7例,改善6例,稳定43例,加重21例;联合松解组显效30例,改善32例,稳定132例,加重15例;联合松解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脊髓栓系综合征,在硬膜内腔脊髓栓系松解的基础上,探查硬膜外腔,松解硬膜外腔粘连栓系、离断外终丝,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硬膜内、外腔联合松解术 疗效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作用和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健刚 汪求精 +2 位作者 刘明刚 宋昭 陈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在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显微手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购买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前后被确诊为TCS行显微手术治疗并完成随访的连续患者132例,根据... 目的:探讨在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显微手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购买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前后被确诊为TCS行显微手术治疗并完成随访的连续患者132例,根据是否应用电生理监测分为试验组(术中应用电生理监测)和参照组(术中未应用电生理监测),各66例。比较两组膀胱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膀胱功能改善率为63.6%,高于参照组的3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60,P=0.003);试验组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2.7%,高于参照组的65.2%,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4,P=0.347)。结论:在TCS显微手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有效提高患者膀胱改善率,有助于防止术中对神经的副损伤,有助于对终丝判定从而获得最大程度的松解,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显微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作用
下载PDF
导航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栓系外科松解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邹敏刚 罗德芳 +2 位作者 冯开明 周椿昊 郑宽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栓系外科松解术中保护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外科松解术治疗的28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术中均使用导航精确定...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栓系外科松解术中保护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外科松解术治疗的28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术中均使用导航精确定位,同时实施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tcMEP)及肌电图(EMG)监测。对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时的神经功能进行Hoffman分级,并分析预后功能好转情况与电生理数据变化的相关性。结果25例(89.3%)术中引发出体感诱发电位,24例(85.7%)术中引发出运动诱发电位;23例(82.1%)术中观测到爆发肌电活动,所有患者均经触发肌电图成功定位神经根,鉴别出马尾与终丝,并切断终丝。神经功能好转情况:明显好转7例,一般好转16例,无好转5例。明显好转组栓系松解前后SEP、tcMEP的潜伏期及波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好转组栓系松解前后SEP潜伏期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SEP波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MEP波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MEP潜伏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好转组栓系松解前后SEP、tcMEP的潜伏期及波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采用神经导航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有效保护脊髓功能,避免神经再受损,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神经电生理监测 脊髓栓系综合征 外科松解术
下载PDF
成人与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永栋 徐林 俞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成人与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二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2012年3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骨科的76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儿童组47例(年龄〈18岁),年龄8个月~17岁,平均(8.18±...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成人与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二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2012年3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骨科的76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儿童组47例(年龄〈18岁),年龄8个月~17岁,平均(8.18±5.3)岁;成人组29人(年龄≥18岁),年龄18~54岁,平均(31.59±11.79)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和尿流动力学检查(婴幼儿除外)。手术疗效通过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神经症状评分进行评估,平均随访时间(60±62)个月。[结果]疼痛是成人组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存在严重神经障碍的患者很少。括约肌功能失调是儿童组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儿童组47例中有4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成人组29例中有2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神经症状的稳定状态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儿童组患者术后括约肌功能改善显著,而成人组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更明显。总体来看,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一经发现应尽快手术治疗,以防止症状出现和(或)加重。对于神经症状不断发展的成人患者,建议行手术治疗,手术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延缓神经症状的进展,但手术治疗应慎重,尤其是伴有脂肪瘤和神经管囊肿的复杂成人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应特别注意手术方式及手术策略,由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医生完成。同时,建议不存在神经症状的成人患者保守治疗,以保持长期、稳定的神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儿童 脊髓拴系综合征 临床特点 手术疗效
原文传递
婴儿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振兴 段虹宇 +6 位作者 萧凯 周荣凇 宋亚玲 张书生 赵胜男 左焕琮 崔志强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7-920,共4页
目的 通过对125例婴儿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临床数据分析,评价其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并有效随访的婴儿脂肪瘤型脊髓拴系125例,患者术前均行神经系统、MRI、残余尿及神经电生... 目的 通过对125例婴儿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临床数据分析,评价其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并有效随访的婴儿脂肪瘤型脊髓拴系125例,患者术前均行神经系统、MRI、残余尿及神经电生理检查,术中在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疗效评估分为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近期疗效根据Hoffman功能性分级、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和并发症评估,远期疗效根据临床表现、MRI、膀胱残余尿和神经电生理结果进行评估.统计学通过SPSS16.0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近期随访:按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评定方法:108例(86.4%)达到Ⅰ级,13例(10.4%)达到Ⅱ级,4例(3.2%)为Ⅲ级;发生并发症14例,占11.2%.远期随访:根据Hoffman功能性分级:术后无症状组、轻度症状组症状组在术前和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在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残余尿检查在术前和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检查未发现脂肪瘤复发病例;神经电生理检查在术前和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儿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显微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 脊髓拴系 婴儿 疗效
原文传递
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健康宣教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晓静 胡梅 +1 位作者 林少琴 邹尤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6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健康宣教效果的影响因素,减少因手术产生的患儿预后偏移,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不同分型脊髓栓系综合征且接受脊髓栓系松解...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健康宣教效果的影响因素,减少因手术产生的患儿预后偏移,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不同分型脊髓栓系综合征且接受脊髓栓系松解术的95例患儿,所有患儿及陪伴监护人均给予术前和术后健康宣教,观察健康宣教效果,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健康宣教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健康宣教满意率为84.21%(80/95),不满意率为15.79%(1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29,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陪伴监护人文化程度、陪伴监护类型、希望水平、心理弹性、家庭功能及健康宣教途径是健康宣教效果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健康宣教在不同分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健康宣教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根据影响因素,针对重点群体采取相应对策有利于提高宣教效果,减少因手术等原因产生的患儿预后偏移,提高治疗预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儿童 健康宣教效果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