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7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Ni content on the weldability of middle-chromium hyperpure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 00Cr21Ti
1
作者 ZHANG Xinbao WANG Zhibin +2 位作者 SUN Mingshan YAN Zhifeng WANG Wenxian 《Baosteel Technical Research》 CAS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Excellent weldability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s to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steels,while appropriate chemical composition plays a primary role in the essential weldability of steels.The poor weldability of ferritic st... Excellent weldability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s to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steels,while appropriate chemical composition plays a primary role in the essential weldability of steels.The poor weldability of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 could be improved through modification with minor alloy elements while minimally increasing the cost.Therefore,studying the effect of minor alloy elements on the weldability of steels is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In this study,several steels of middle-chromium hyperpure ferritic stainless 00Cr21Ti with different Ni content(0.3%,0.5%,0.8%,and 1.0%)were developed,and their weldabilities of butt joint samples welded using the metal inert gas welding process,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welded joints on the microstructure,tensile performance,corrosion resistance,and fatigue property,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els with w(Ni)≥0.8%exhibit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low-Ni content steels,further,their impact toughness at normal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meets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standard and the fatigue property is similar to that of 304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Moreover,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ll the samples is almost at the same level.The results acquired in this study are supposed to be useful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tainless steels aiming to improve weld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Cr21ti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SUS443 welded joi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fatigue property Ni content
下载PDF
晶粒形态对Ti-Mo钢耐蚀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杨洪波 李昊玥 +3 位作者 赵贺然 孙蒙 邵明增 亓伟伟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166,共9页
采用周期浸润腐蚀实验机、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等研究了晶粒形态对Ti-Mo微合金钢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i-Mo微合金钢经600~750℃等温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单相铁素体,耐蚀性能受晶粒尺寸... 采用周期浸润腐蚀实验机、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等研究了晶粒形态对Ti-Mo微合金钢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i-Mo微合金钢经600~750℃等温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单相铁素体,耐蚀性能受晶粒尺寸、大角度晶界比例、再结晶程度的影响;晶界和变形组织作为阳极,晶粒作为阴极,不均匀的电化学腐蚀使实验钢的腐蚀电流升高,促进了电偶腐蚀的发生,这是影响Ti-Mo微合金钢腐蚀行为的主要机制;在不损害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可通过采取适当增大晶粒尺寸、降低大角度晶界比例、提高再结晶程度的措施,提高Ti-Mo钢的耐蚀性能;在本实验条件下,当等温温度为600℃时,Ti-Mo钢的晶粒尺寸为9.66μm、大角度晶界比例为80.3%、平均错配角为1.99°、腐蚀质量损失率为1.98 g/(m^(2)·h),其耐蚀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微合金钢 耐蚀性能 晶粒尺寸 大角度晶界 再结晶程度
原文传递
Ti微合金化对高锰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潘胡江 杨新明 +2 位作者 李光强 杨治争 霍旭东 《特殊钢》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研究了Ti微合金化对Mn18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Mn18钢锤头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Ti微合金化在Mn18钢中具有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伸长率、强度和硬度等作用,在Mn18钢加入0.10%和0.30%的w[Ti]时,随着Ti含量增加,高锰钢的硬... 研究了Ti微合金化对Mn18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Mn18钢锤头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Ti微合金化在Mn18钢中具有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伸长率、强度和硬度等作用,在Mn18钢加入0.10%和0.30%的w[Ti]时,随着Ti含量增加,高锰钢的硬度增大、强度提高,冲击韧性和延伸性也均呈优化趋势,继续增加w[Ti]至0.51%时,除布氏硬度继续增大外,KU2数值及稳定性、强度稳定性、伸长率等指标均出现下降趋势,高锰钢属于高氮奥氏体钢,加入Ti后迅速析出大量TiN,作为异质核心,起到系列有益作用,加入量过大,则TiN类夹杂物的尺寸过大,且出现局部聚集,将对Mn18钢的性能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也易于导致Mn18锤头断裂失效。在Mn18钢中使用Ti微合金化,为保证其有益效果,其含量不应超过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微合金化 Mn18高锰钢 力学性能 夹杂物 失效
下载PDF
等温温度对Ti-Mo微合金高强双相钢相变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何平 王巍 +3 位作者 李群芳 王礼凡 党正卓 胡海江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153,共8页
采用热模拟实验、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等温温度对Ti-Mo微合金高强双相钢相变、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等温温度在750~725℃时,实验钢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少量贝氏体或铁素体,随着等温温度降低(≤700℃),铁素... 采用热模拟实验、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等温温度对Ti-Mo微合金高强双相钢相变、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等温温度在750~725℃时,实验钢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少量贝氏体或铁素体,随着等温温度降低(≤700℃),铁素体含量增多,排碳行为增加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抑制了中低温区贝氏体相变,在随后的冷却阶段,过冷奥氏体更倾向转变为马氏体。铁素体与马氏体的显微硬度均随等温温度降低而增加,但进一步降低温度,马氏体硬度基本保持稳定(361 HV0.1);650℃时铁素体显微硬度最高(242 HV0.1),这主要是由于铁素体内部产生了大量细小的相间析出,同时析出强化作用减小了铁素体与马氏体的硬度差异,降低了双相钢强度对马氏体体积分数的依赖性,等温温度较高时,相间析出形成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 ti-Mo微合金钢 等温相变 相间析出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Mg处理Nb-Ti微合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演变机理研究
5
作者 朱吴杰 王德永 +2 位作者 孙群 温荣宇 屈天鹏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1,共12页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Nb-Ti微合金钢进行Mg处理试验,分析了Mg处理条件下,微合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微合金钢经过铝脱氧产物主要为Al_(2)O_(3)夹杂,进行Ca处理后,Al_(2)O_(3)夹杂减少,转变为CaO-Al_(2)O_(3)夹杂,且部...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Nb-Ti微合金钢进行Mg处理试验,分析了Mg处理条件下,微合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微合金钢经过铝脱氧产物主要为Al_(2)O_(3)夹杂,进行Ca处理后,Al_(2)O_(3)夹杂减少,转变为CaO-Al_(2)O_(3)夹杂,且部分MnS夹杂转变为CaS夹杂;精炼阶段将Ca处理改为Mg处理后,可将铝脱氧产物Al_(2)O_(3)夹杂变性为MgO-Al_(2)O_(3)夹杂。Mg处理前,夹杂物在LF主要是Al_(2)O_(3)夹杂,进行Mg处理和Ti合金化后,钢中主要夹杂物变为MgO-Al_(2)O_(3)夹杂、MgO夹杂和TiN夹杂,最终在铸坯中的夹杂物为MgO-Al_(2)O_(3)外包裹CaS/MnS和(Nb、Ti)N复合夹杂。对Ca处理和Mg处理的夹杂物尺寸进行对比,夹杂物尺寸主要分布在5μm以内,Mg处理形成的2μm以内的夹杂物占比高于Ca处理工艺,表明镁处理可以较好地细化夹杂物,形成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夹杂,有助于提升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处理 NB-ti微合金钢 非金属夹杂物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Ti-Mg脱氧钢复合夹杂物诱导针状铁素体原位观察
6
作者 武承远 熊杰 +1 位作者 唐帅 王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56,61,共5页
以Ti-Mg脱氧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模拟和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研究了不同冷速对组织相变的影响以及连续冷却条件下原位观察晶内夹杂物诱导针状铁素(AF)体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冷速的增加,AF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冷速为5℃/s时,AF... 以Ti-Mg脱氧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模拟和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研究了不同冷速对组织相变的影响以及连续冷却条件下原位观察晶内夹杂物诱导针状铁素(AF)体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冷速的增加,AF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冷速为5℃/s时,AF含量最多;高温原位观察发现,614℃时AF开始在夹杂物处形核,553℃时形核长大结束。电子探针面扫夹杂物内层以MgO-Al_(2)O_(3)为主体,外层覆盖TiOx-MnO。贫Mn区的形成是诱导含Ti-Mg复合夹杂物诱导生成AF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铁素体(AF) 原位观察 贫Mn区(MDZ) ti-Mg脱氧钢
原文传递
Ti对中碳高硅锰合金钢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
7
作者 杨康 王志英 +2 位作者 郭云婷 田春健 杨帅 《铸造》 CAS 2024年第1期60-64,65-67,共8页
利用SEM、EDS、Q10M显微维氏硬度计、RtecMFT-5000多功能往复式摩擦试验机、白光干涉仪等设备研究了不同Ti含量的中碳高硅锰合金钢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析出相成分和形貌等特征,并进行了耐磨性分析与磨损机制解析。结果表明:Ti的适量... 利用SEM、EDS、Q10M显微维氏硬度计、RtecMFT-5000多功能往复式摩擦试验机、白光干涉仪等设备研究了不同Ti含量的中碳高硅锰合金钢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析出相成分和形貌等特征,并进行了耐磨性分析与磨损机制解析。结果表明:Ti的适量加入可以有效细化晶粒,但过量Ti(0.7wt.%)的加入会导致晶粒粗化,并且Ti加入量的不同会导致析出物种类、尺寸与形貌的变化;硬度与摩擦磨损试验对比发现,Ti的添加总体上降低了中碳高硅锰合金钢的硬度,其耐磨性能得以提升主要依赖于合金化后析出的微米级TiC、TiN颗粒硬质相,0.5wt.%的Ti添加量可有效降低中碳高硅锰合金钢的硬度,同时降低摩擦系数,提高耐磨性,这主要归因于晶粒细化强化与析出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合金化 耐磨钢 显微组织 硬度 耐磨性能
下载PDF
Ti-Mg脱氧工艺对低碳钢板气电立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欣瑶 胡珂 +3 位作者 王天舜 李志 郝俊杰 王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9-43,共5页
Ti-Mg脱氧工艺可有效提高钢材的大线能量焊接性能,实焊条件下该类钢的组织特征及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比研究了Ti-Mg脱氧钢和普通工艺钢,开展了气电立焊大线能量焊接试验,检测了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采用电解萃取的方法提取钢... Ti-Mg脱氧工艺可有效提高钢材的大线能量焊接性能,实焊条件下该类钢的组织特征及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比研究了Ti-Mg脱氧钢和普通工艺钢,开展了气电立焊大线能量焊接试验,检测了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采用电解萃取的方法提取钢中夹杂物,并进行扫描电镜表征,分析了脱氧工艺对焊接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Ti-Mg复合脱氧工艺下钢中主要形成细小弥散的球状Ti-Mg-O型夹杂物,改善了夹杂物形态,减轻了对钢材基体性能的不利影响。大线能量焊接过程中,微细氧化物钉扎细化粗晶热影响区的奥氏体晶粒,消除仿晶铁素体和侧板条结构,促进针状铁素体组织转变,显著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线能量焊接用钢 ti-Mg脱氧 针状铁素体 冲击韧性 气电立焊
原文传递
中碳CrMo钢中Ti、Nb液析形貌及生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蒋乔 张健 倪燕红 《特殊钢》 2024年第2期18-23,共6页
通过观察微合金Ti、Nb、V在42CrMo钢连铸坯中的液析形貌,以及液析经加热轧制后的变化,同时,采用热力学计算的方式推导液析生成机理。结果表明,在含w[Ti]0.012%、w[Nb]0.030%、w[V]0.030%、w[N]0.003 5%的42CrMo钢410 mm×530 mm连... 通过观察微合金Ti、Nb、V在42CrMo钢连铸坯中的液析形貌,以及液析经加热轧制后的变化,同时,采用热力学计算的方式推导液析生成机理。结果表明,在含w[Ti]0.012%、w[Nb]0.030%、w[V]0.030%、w[N]0.003 5%的42CrMo钢410 mm×530 mm连铸坯中,可观察到Ti、Nb以复合碳氮化物的形式析出,形成微米级液析,w[Ti]较高(70%~83%)的多呈多边形块状,w[Nb]较高(70%~85%)的多呈薄膜状或不规则块状,液析中基本不含V元素;Ti和Nb的碳氮化物液析可互溶并共同生长,Nb含量较高的液析以Ti含量较高的液析为核心长大为块状,部分液析以含硫夹杂物为核心形核并长大;连铸坯心部的碳氮化物液析较多,并且尺寸较大(最长达35μm),连铸坯表面的数量较少,尺寸较小(10μm以下);连铸坯经1 200℃加热并轧制后,液析可部分回溶,数量减少,尺寸减小,并且在轧制过程中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NB CrMo 微合金 中碳钢 液析
下载PDF
Ti微合金化400 MPa级光伏支架用钢的开发 被引量:1
10
作者 果超 成生伟 +5 位作者 刘西峰 林瑞民 贾思贤 张丹 王彦文 杜晓建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21-22,共2页
详细介绍了山西建龙1500生产线试制400 MPa级光伏支架用热轧钢带的成分设计、工艺路线以及产品质量情况。生产实践表明,按照设计的成分和工艺生产的光伏支架用热轧带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少量珠光体,拉伸性能和冷弯性能优异,能够满足用户... 详细介绍了山西建龙1500生产线试制400 MPa级光伏支架用热轧钢带的成分设计、工艺路线以及产品质量情况。生产实践表明,按照设计的成分和工艺生产的光伏支架用热轧带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少量珠光体,拉伸性能和冷弯性能优异,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微合金化 光伏支架 热轧钢带 控轧控冷技术
下载PDF
1RK91不锈钢电渣重熔过程中Ti含量控制研究
11
作者 王育飞 李瑞杰 +3 位作者 徐梓真 张福利 徐于斌 王博祥 《上海金属》 CAS 2024年第1期58-61,69,共5页
为了实现电渣重熔1RK91不锈钢过程中Ti含量的精准控制,以CaF_(2)-CaO-Al_(2)O_(3)三元渣系为基础,通过向渣中添加一定量的MgO、TiO_(2)、Al进行电渣重熔试验。结果表明:在三元基础渣系中添加5%(质量分数,下同)MgO和4%TiO_(2),电渣锭Ti... 为了实现电渣重熔1RK91不锈钢过程中Ti含量的精准控制,以CaF_(2)-CaO-Al_(2)O_(3)三元渣系为基础,通过向渣中添加一定量的MgO、TiO_(2)、Al进行电渣重熔试验。结果表明:在三元基础渣系中添加5%(质量分数,下同)MgO和4%TiO_(2),电渣锭Ti损失量可降低12.9%以上;添加5%MgO和0.4%Al粉时,随着渣中TiO_(2)含量的增加,电渣重熔锭Ti烧损量减小,TiO_(2)添加量达到10%时,出现烧铝增钛现象。试验确定了电渣冶炼1RK91钢的渣系调控方案,在基础渣系中添加5%MgO、7%TiO_(2)和0.4%Al粉,Ti烧损量可控制在2.5%以内,实现了Ti元素的精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RK91不锈钢 电渣重熔 ti烧损
下载PDF
Corrosion and tribocorrosion behaviors of AISI 316 stainless steel and Ti6Al4V alloys in artificial seawater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君 张清 +2 位作者 李全安 付三玲 王建章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022-1031,共10页
The corrosion and tribocorrosion behaviors of AISI 316 stainless steel and Ti6Al4V alloys sliding against Al2O3 in artificial seawater using a pin-on-disk test rig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corrosion and tribocorrosion behaviors of AISI 316 stainless steel and Ti6Al4V alloys sliding against Al2O3 in artificial seawater using a pin-on-disk test rig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corrosion and wear was emphatically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en circuit potentials of both alloys drop down to more negative value due to friction.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ies obtained under tribocorrosion condition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corrosion-only condition. Friction obviously accelerates the corrosion of the alloys. The wear loss for both alloys is larger in seawater than that in pure water. Wear loss is obviously accelerated by corrosion. And AISI 316 stainless steel is less resistant to sliding damage than Ti6Al4V alloy.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wear and corrosion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for the materials loss in tribocorrosion. In this surface-on-surface contact geometry friction system, the material loss is large but the ratio of wear-accelerated-corrosion to the total wear loss is very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alloy AISI 316 stainless steel TRIBOCORROSION synergistic effect
下载PDF
Ti-IF和Ti+Nb-IF钢铁素体区热轧组织和织构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锦刚 蒋奇武 +1 位作者 刘沿东 左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68-971,共4页
选择Ti-IF和Ti+Nb-IF钢铁素体区热轧板为实验材料,采用金相组织观察、二相粒子形貌分析、织构分析等实验手段对其组织和织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IF钢比Ti+Nb-IF钢的晶粒尺寸大,二相粒子尺寸大且数量多;两种钢的表层板织构强弱... 选择Ti-IF和Ti+Nb-IF钢铁素体区热轧板为实验材料,采用金相组织观察、二相粒子形貌分析、织构分析等实验手段对其组织和织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IF钢比Ti+Nb-IF钢的晶粒尺寸大,二相粒子尺寸大且数量多;两种钢的表层板织构强弱正好相反且在二分之一层形成了具有冷轧特征的织构,而纤维织构表层为(1 1 0)∥ND,(1 1 2)∥ND,(1 0 2)∥ND,二分之一层为(0 0 1)∥ND,(1 1 1)∥ND,(1 1 2)∥ND;区别于Ti+Nb-IF钢,Ti-IF钢在表层出现了〈0 0 1〉∥RD,二分之一层出现了〈1 0 2〉∥RD织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热轧 ti-IF钢 ti+nb-if 织构 第二相粒子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Ti+Nb-IF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晶 刘帅 +2 位作者 贾维平 吕林 王海慧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59-63,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Ti+Nb-IF钢的相变点、再结晶规律及退火工艺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奥氏体到铁素体的转变温度为873℃,为奥氏体区热轧提供理论依据;Ti+Nb-IF钢再结晶温度为710℃,在800℃恒温条件下,再结晶完成时间为60...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Ti+Nb-IF钢的相变点、再结晶规律及退火工艺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奥氏体到铁素体的转变温度为873℃,为奥氏体区热轧提供理论依据;Ti+Nb-IF钢再结晶温度为710℃,在800℃恒温条件下,再结晶完成时间为60 s;经850℃×120 s退火,IF钢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b—IF钢 再结晶 连续退火
下载PDF
超低碳Ti+Nb-IF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姚兵 周欢 +1 位作者 苏岚 赵爱民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40,共7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Ti+Nb-IF钢再结晶温度与时间以及退火制度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Nb-IF钢再结晶开始温度为680℃,在800℃退火温度下,再结晶完成时间为60 s。当退火温度为870℃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其抗拉强度为313 M...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Ti+Nb-IF钢再结晶温度与时间以及退火制度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Nb-IF钢再结晶开始温度为680℃,在800℃退火温度下,再结晶完成时间为60 s。当退火温度为870℃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其抗拉强度为313 MPa,屈服强度为156 MPa,伸长率50.8%,n值为0.281,r值为2.07。退火织构特征表现为较强的γ纤维织构和较弱的α纤维织构,γ纤维织构主要为{111}〈110〉和{111}〈112〉,最强织构组分在{111}〈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b—IF钢 连续退火 再结晶 r值 织构
下载PDF
Al/Ti/Steel覆板爆炸焊接界面的显微组织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春旭 施雨湘 +2 位作者 孙国正 W.Scholz A.Y.Trykov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199-1206,共8页
利用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Al/Ti/Steel覆板爆炸焊接中两个异种焊接界面的显微组织变化特征透射电镜直接取样观察到在界面处有组织过渡区,并且过渡区之间及过渡区与母材之间存在明显的边界Al/Ti界面过渡区为Al+Ti混合组织;Ti/Steel... 利用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Al/Ti/Steel覆板爆炸焊接中两个异种焊接界面的显微组织变化特征透射电镜直接取样观察到在界面处有组织过渡区,并且过渡区之间及过渡区与母材之间存在明显的边界Al/Ti界面过渡区为Al+Ti混合组织;Ti/Steel界面由FeTi金属间化合物区和非晶区组成过渡区的形态和宽度与焊接过程中的合金元素扩散及冷却速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界面结构 焊接性
下载PDF
Effect of Hot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of Interface of Ti/Steel Composite Sheet 被引量:6
17
作者 关尚哲 刘润生 +1 位作者 范江峰 王小兵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5年第11期25-30,共6页
研究了热加工工艺对钛-钢复合板界面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测试了在A,B,C,D4种温度下热轧复合板界面的力学性能,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了界面显微组织并分析了界面的成分。结果表明,在A,B2种温度下轧制的钛-钢复合板界... 研究了热加工工艺对钛-钢复合板界面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测试了在A,B,C,D4种温度下热轧复合板界面的力学性能,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了界面显微组织并分析了界面的成分。结果表明,在A,B2种温度下轧制的钛-钢复合板界面机械性能良好,延伸率高,其剪切强度不但可保持坯料原有的水平,甚至还略有增加。在C,D2种温度下轧制的钛-钢复合板界面机械性能相对较低,延伸率较高,但剪切强度要比爆炸复合坯料低,尤其是D加热温度,轧制后界面剪切强度急剧下降。热轧的终轧温度也是影响钛-钢复合板界面结合性能的重要因素。在低于相转变温度的合适温区热轧,且终轧温度合适,获得的钛-钢复合板结合界面无爆炸波纹,没有污染,生产的脆性化合物极细小,组织类同于钛材完全退火的等轴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钢复合板 热加工工艺 力学性能 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Ti-Mo铁素体基微合金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行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洪波 孙佳通 +2 位作者 赵贺然 王豪 亓伟伟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7-133,共7页
利用Gleeble 3800热模拟实验机分别获得了Ti-Mo铁素体基微合金钢在静态和动态经不同速率冷却后的温度-膨胀量曲线,结合金相法绘制了Ti-Mo微合金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果表明:无论是静态CCT还是动态CCT,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实验... 利用Gleeble 3800热模拟实验机分别获得了Ti-Mo铁素体基微合金钢在静态和动态经不同速率冷却后的温度-膨胀量曲线,结合金相法绘制了Ti-Mo微合金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果表明:无论是静态CCT还是动态CCT,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实验钢的珠光体与铁素体均减少,贝氏体体积分数增加,当冷却速率达到30℃/s时,组织全部为贝氏体。实验钢铁素体相变的开始温度为800℃,压缩变形扩大了珠光体相区使其向左扩张,缩小了贝氏体相区,并降低铁素体转变开始温度。在制定控轧控冷工艺时,为了使实验钢在卷取过程中获得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组织,从而进一步优化强韧性能,建议Ti-Mo铁素体基微合金钢终轧温度应高于800℃,轧后冷却速率应高于30℃/s,并且要在贝氏体相变高温区完成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微合金钢 CCT 微观组织 冷却速率 维氏硬度
原文传递
再结晶区变形后冷却速率对Nb-V-Ti-N微合金钢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婧 赵志博 +3 位作者 辛文彬 谷静远 罗果萍 彭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105,共12页
利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机研究了Nb-V-Ti-N微合金钢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规律,并探讨了再结晶区变形后冷速对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速由0.1℃/s增大至30℃/s时,实验钢发生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相变,冷速区间分别... 利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机研究了Nb-V-Ti-N微合金钢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规律,并探讨了再结晶区变形后冷速对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速由0.1℃/s增大至30℃/s时,实验钢发生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相变,冷速区间分别为0.1~30℃/s、0.1~8℃/s、3~30℃/s和15~30℃/s;随着冷速的增大,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相变温度分别由785、682和498℃降低到625、553和415℃,而马氏体相变温度则由342℃升高为365℃。当冷速由3℃/s增大至8、20和30℃/s时,钢中大角度晶界占比由0.734不断减少到0.509;平均有效晶粒尺寸先由10.62μm减小到7.46μm后增大到9.61μm,最小值在20℃/s获得;平均KAM值先由0.419°略降低到0.407°后升高到0.691°,最小值在8℃/s获得。此外,当冷速由0.1℃/s增大至30℃/s,实验钢的显微硬度由(197±23.3)HV0.1逐渐增加到(316±11.8)HV0.1,屈服强度由(475±67.1)MPa增加到(818±33.9)MPa。分析可知,为了获得良好的强度-韧性配合,实验钢再结晶区变形后适宜的冷速为8℃/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V-ti-N微合金钢 冷却速率 组织演变 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21Cr超纯铁素体不锈钢TiN析出的热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盛捷 魏佳富 +3 位作者 孟亚惠 李玉峰 马国财 喇培清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共9页
非金属夹杂的数量和尺寸控制对钢铁的加工性能与使役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基本凝固理论对21Cr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中TiN的析出条件进行数值求解,从理论上研究了TiN的热力学、动力学形成条件与析出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钢液中无TiN析出,凝固过... 非金属夹杂的数量和尺寸控制对钢铁的加工性能与使役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基本凝固理论对21Cr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中TiN的析出条件进行数值求解,从理论上研究了TiN的热力学、动力学形成条件与析出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钢液中无TiN析出,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前沿发生溶质偏析富集,促使TiN在固相率f_(s)为0.15时开始析出.析出的TiN尺寸受钢液中Ti、N元素初始含量与凝固冷却速率的影响,降低Ti、N初始含量,提升凝固冷却速率均可减小TiN半径,Ti,N元素含量对TiN尺寸影响更加敏感,可通过降低钢液中N元素初始含量延迟凝固过程中TiN夹杂物的析出.实际生产中可调控钢液中Ti的添加量,使得TiN的数量与尺寸分布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纯铁素体不锈钢 tiN析出 固相率 冷却速率 钛氮浓度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