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I大鼠Claudin-5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变化及CBD干预研究
1
作者 康丽 曹艳 +5 位作者 李恒希 李佳丽 凌腾晗 尹爱平 张瑞林 李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8-703,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的时序性规律,探讨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SD大鼠TB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S... 目的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的时序性规律,探讨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SD大鼠TB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TBI+vehicle组)和干预组(TBI+CBD组),每组分8 h、1 d、2 d、3 d、5 d和7 d 6个亚组(n=3)。运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实验,观察CBD干预对TBI后Claudin-5阳性表达与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激活的影响。结果PCR结果表明:TBI后不同时间段Claudin-5的mRNA表达下降,CBD干预后,其表达有明显回升。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表明,Sham组Claudin-5蛋白表达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呈点状、线条状,AST胞体较小、突起少呈细长状;TBI后Claudin-5阳性细胞线条断裂,其表达显著减弱且呈下降趋势,以2 d组表达最低(P<0.05),此外,AST被激活,胞体变大、突起增多肿胀;CBD干预后Claudin-5阳性表达显著升高,AST激活状态明显减弱,胞体有所回缩,足板肿胀减轻。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表达的AST和Claudin-5蛋白不存在共表达,但是AST伸出的足板与微血管内皮细胞直接相贴附。结论TBI后AST激活并参与Claudin-5蛋白表达的调节;CBD可能通过调控AST的激活状态调节Claudin-5阳性表达,进而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I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 CBD 大鼠
原文传递
健脾补土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皮质Claudin-5、Occludin、p-BAD、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陈佳敏 李花 +2 位作者 刘旺华 陈岩岩 陈心豪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653-660,共8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土方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手术组70只,手术组经模型制备后评价,剔除不成功的及死亡大鼠,二次分组,分为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健脾补土方高、中、低剂量... 目的探讨健脾补土方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手术组70只,手术组经模型制备后评价,剔除不成功的及死亡大鼠,二次分组,分为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健脾补土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3只。手术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干预7天,取材。取材前每组选取10只,采用国际公认的大鼠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mN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取材部位为缺血侧脑皮质组织。每组随机选取3只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病理形态改变;每组随机选取其中5只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量;剩余5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磷酸化相关死亡启动因子(phospho-Bcl-xL/Bcl-2 asociated death promoter,p-BAD)、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1)造模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上升,经药物干预后,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以依达拉奉组与健脾补土方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2)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较假手术组病理改变严重,出现组织大片坏死,经药物干预后,各组病理改变均有所改善,依达拉奉组和健脾补土方高剂量组尤为明显;(3)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脑组织缺血皮质区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均有所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依达拉奉组和健脾补土方高剂量组最为显著;(4)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脑缺血皮质组织p-BAD、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有所降低(P<0.05),其中依达拉奉组与健脾补土方高剂量组最为显著。结论健脾补土方可能通过上调p-BAD、Bcl-2、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脑组织病理改变,进而促进缺血脑组织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健脾补土方 磷酸化相关死亡启动因子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半胱氨酸蛋白酶-3 紧密连接蛋白-5 闭合蛋白
下载PDF
白藜芦醇联合5-氨基水杨酸对脂多糖诱导的HT-29细胞损伤模型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韦镔倩 赵培庄 +3 位作者 王珍 黄俊 施佳玲 黄雪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SV)联合5-氨基水杨酸(5-AS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HT-29细胞紧密连接蛋白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100μg/mL的LPS刺激人结肠腺癌细胞HT-29,分为LPS组、5-ASA组、RSV组和RSV+5-ASA组,同时设对照组。用CCK-8法检测...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SV)联合5-氨基水杨酸(5-AS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HT-29细胞紧密连接蛋白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100μg/mL的LPS刺激人结肠腺癌细胞HT-29,分为LPS组、5-ASA组、RSV组和RSV+5-ASA组,同时设对照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occludin、claudin-1、ZO-1、Notch1、Hes1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紧密连接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表达水平降低,Notch1、Hes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且紧密连接结构模糊,呈连续性中断。与LPS组比较,5-ASA组、RSV组和RSV+5-ASA组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表达上调,Notch1、Hes1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紧密连接结构致密,其中RSV+5-ASA组最为显著(P<0.05)。结论:RSV与5-ASA联用可上调HT-29细胞损伤模型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的表达,该过程可能与抑制Notch1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水杨酸 白藜芦醇 紧密连接蛋白 Notch1信号通路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刘娜 刘文文 +3 位作者 李猛 邱松伟 王保华 孔德荣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缓解组(49例)和发作组(47例),检测缓解组、发作组和对照组(96名健康志愿者)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采用蒙哥马...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缓解组(49例)和发作组(47例),检测缓解组、发作组和对照组(96名健康志愿者)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采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评定抑郁、躁狂严重程度,并比较3组检测结果和量表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与抑郁、躁狂严重程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缓解组及发作组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与发作组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组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高于缓解组、对照组(P<0.05),缓解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水平与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血清连蛋白水平与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预测双相情感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714(95%CI为0.628~0.821,P<0.05),最佳截断值为1650.25 pg·ml^(-1),灵敏度为73.5%,特异度为71.3%;血清连蛋白预测双相情感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685(95%CI为0.563~0.845,P<0.05),最佳截断值为150.50 ng·ml^(-1),灵敏度为74.3%,特异度为65.1%;两者联合预测双相情感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为0.671~0.916,P<0.05),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90.2%。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可能是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二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紧密连接蛋白5 连蛋白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周雯 王青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820-823,共4页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对claudin-10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并对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分析。方法:利用BLAST比对分析TATA-box、GC-box和CAAT-box;利用在线分析软件Neural NetworkPromoter Prediction、PROMOTERSCAN和PROMOTER2.0分析cl...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对claudin-10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并对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分析。方法:利用BLAST比对分析TATA-box、GC-box和CAAT-box;利用在线分析软件Neural NetworkPromoter Prediction、PROMOTERSCAN和PROMOTER2.0分析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启动子;利用在线分析软件EMBOSS和CpGIsland Searcher分析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CpG岛位置;利用在线分析软件TFSEARCH分析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存在1个CAAT-box和3个GC-box,没有TATA-box;claudin-10基因可能存在4个启动子位点;CpG岛为444bp区间(1700bp-2143bp)或834bp区间(1367bp-2200bp);评分在85分以上时,该区域具有159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0分以上时,该区域具有48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5分以上时,该区域具有9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于claudin-10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启动子区域和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对于科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最终的结论还需要实验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0 5′调控区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雯 蔡望伟 +1 位作者 周代锋 王青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685-1688,共4页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5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并对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分析。方法:利用BLAST比对获得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利用模序识别分析TATA-box、GC-box和CAAT-box;利用在线分析软件Neural Network Promoter ...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5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并对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分析。方法:利用BLAST比对获得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利用模序识别分析TATA-box、GC-box和CAAT-box;利用在线分析软件Neural Network Promoter Prediction和PROMOTER 2.0分析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启动子;利用在线分析软件EMBOSS和CpG Island Searcher分析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CpG岛位置;利用在线分析软件TFSEARCH分析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存在1个CAAT-box和1个GC-box,没有TATA-box;Caudin-15基因可能存在4个启动子位点;CpG岛为70bp区间(51~120bp)、77bp区间(312~388bp)、72bp区间(2 029~2 100bp)、204bp区间(1 745~1 948bp);结果显示评分在85分以上(Score Threshold:85.0)时,该区域具有470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0分以上(Score Threshold:90.0)时,该区域具有162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5分以上(Score Threshold:95.0)时,该区域具有59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100分(ScoreThreshold:99.0)时,该区域具有14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于Claudin-15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启动子区域和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对于科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5 5′调控区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4基因5'调控区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周雯 蔡望伟 +1 位作者 周代锋 王青松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4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并对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局部序列比对基本检索工具(BLAST)比对获得claudin-14基因5'调控区序列;利用模序识别分析TATA-box、GC-box和CAAT-box;利用在线分析...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4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并对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局部序列比对基本检索工具(BLAST)比对获得claudin-14基因5'调控区序列;利用模序识别分析TATA-box、GC-box和CAAT-box;利用在线分析软件Neural Network Promoter Prediction和PROMOTER 2.0分析claudin-14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启动子;利用在线分析软件EMBOSS和CpG Island Searcher分析claudin-14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CpG岛位置;利用在线分析软件TFSEARCH分析claudin-14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 Claudin-14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存在1个CAAT-box、1个TATA-box和1个GC-box;claudin-14基因可能存在5个启动子位点;CpG岛位于62 bp区间(229~290 bp)、99 bp区间(417~515 bp)、76 bp区间(523~598 bp)、89 bp区间(836~924 bp)、69 bp区间(1 216~1 284 bp)和194 bp区间(1 235~1 428 bp)。评分在85分以上时,该区域有432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0分以上时,该区域有156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5分以上时,该区域有66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100分时,该区域有24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 Claudin-14基因可能存在不同的转录起始位点;claudin-14基因的转录受DNA甲基化和多种转录因子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4 5’调控区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8
作者 周雯 王青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拟对claudin-10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和启动子区域进行预测,并对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分析。方法:利用BLAST比对分析TATA-box、GC-box和CAAT-box;利用在线分析软件Neural Network Promoter Prediction、PROMOTER SCAN和PROMOTER ... 目的:拟对claudin-10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和启动子区域进行预测,并对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分析。方法:利用BLAST比对分析TATA-box、GC-box和CAAT-box;利用在线分析软件Neural Network Promoter Prediction、PROMOTER SCAN和PROMOTER 2.0分析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启动子;利用在线分析软件EMBOSS和CpG Island Searcher分析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CpG岛位置;利用在线分析软件TFSEARCH分析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存在1个CAAT-box和3个GC-box,没有TATA-box;claudin-10基因可能存在4个启动子位点;CpG岛为444bp区间(1 700~2 143bp)或834bp区间(1 367~2 200bp);评分在85分以上时,该区域具有159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0分以上时,该区域具有48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5分以上时,该区域具有9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于claudin-10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启动子区域和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对于科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最终的结论还需要实验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0 5′调控区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噪声对豚鼠耳蜗血管纹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及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吴永翔 朱国霞 +3 位作者 刘新秦 米文娟 刘顺利 卢连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研究噪声对豚鼠耳蜗血管纹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及血迷路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和噪声暴露组(20只),噪声暴露组给予声强为115dB SPL白噪声暴露,每天6小时,连续两天,对照组不予噪声暴露。于实... 目的研究噪声对豚鼠耳蜗血管纹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及血迷路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和噪声暴露组(20只),噪声暴露组给予声强为115dB SPL白噪声暴露,每天6小时,连续两天,对照组不予噪声暴露。于实验前及噪声暴露后次日对两组豚鼠行ABR检测,第二次ABR检测后对两组豚鼠耳蜗基底膜行鬼笔环肽-异硫氰酸荧光素(Phalloidin-FITC)染色;用硝酸镧透射电镜和常规透射电镜观察两组豚鼠内耳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和紧密连接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两组豚鼠耳蜗血管纹和螺旋韧带处claudin-5的表达。结果噪声暴露组豚鼠ABR波Ⅲ反应阈较正常对照组阈移40dB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膜铺片FITC染色示噪声暴露组底回基底膜毛细胞大量缺失,其余部分毛细胞纤毛排列紊乱并出现融合,而对照组毛细胞排列整齐,其纤毛呈V或W型,两组间外毛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噪声暴露组血管内皮细胞间和边缘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均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大;硝酸镧透射电镜下,大量镧颗粒从血管腔内渗漏到管腔外的组织间隙,而对照组镧颗粒仅局限于血管腔内;Western blot结果示,两组耳蜗外侧壁血管纹均有claudin-5表达,但噪声暴露组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也表明,两组豚鼠耳蜗外侧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边缘细胞等处均有claudin-5阳性表达,但噪声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噪声通过下调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破坏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加豚鼠血迷路屏障的通透性,从而导致内耳微环境的破坏,是噪声性聋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 紧密连接 噪声性聋 血管纹 血迷路屏障
下载PDF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促进6T-CEM细胞穿过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 被引量:1
10
作者 尚德淑 马怡然 +4 位作者 赵伟东 方文刚 朱莉 陈誉华 宋今丹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883-887,共5页
有研究表明,T细胞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D)免疫过程,但T细胞如何穿过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到达脑内还不清楚。我们研究曾发现,AD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穿过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单层能力高于同龄正常人,其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有研究表明,T细胞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D)免疫过程,但T细胞如何穿过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到达脑内还不清楚。我们研究曾发现,AD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穿过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单层能力高于同龄正常人,其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表达明显增高。为进一步在体外研究促使T淋巴细胞穿过HBMEC单层的机制,选取重组人MIP-1α(rhMIP-1α)作用于HBMEC,同时选用高表达MIP-1α的人急性白血病T淋巴细胞(6T-CEM)作为模式细胞,与HBMEC共同温育。发现rhMIP-1α可促进6T-CEM细胞穿过HBMEC单层,并使HBMEC单层紧密连接结构发生改变。在6T-CEM细胞或rhMIP-1α与HBMEC单层单独温育过程中,均引起HBMEC单层CCR5表达变化。提示MIP-1α可能通过与HBMEC单层上CCR5相互作用介导T淋巴细胞穿过HBMEC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紧密连接蛋白ZO-1 CC趋化因子受体5
下载PDF
血脑屏障氧糖剥夺再灌体外模型小鼠脑内皮细胞bEnd.3中微小RNA-290b-3p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1
作者 张奕雯 凡子莲 +3 位作者 李经伦 熊兰 赵自胜 李超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再灌(OGD/R)条件下,小鼠脑内皮细胞bEnd.3中微小RNA-290b-3p(miR-290b-3p)在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培养小鼠脑内皮细胞bEnd.3,建立OGD/R模型与体外血脑屏障模型,Transwell法检测氧糖剥夺后体外血脑屏障模...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再灌(OGD/R)条件下,小鼠脑内皮细胞bEnd.3中微小RNA-290b-3p(miR-290b-3p)在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培养小鼠脑内皮细胞bEnd.3,建立OGD/R模型与体外血脑屏障模型,Transwell法检测氧糖剥夺后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CR,RT-PCR)检测OGD/R后miR-290b-3p表达水平;Targetscan网站预测miR-290b-3p与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结合;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90b-3p与Claudin-5结合;转染bEnd.3细胞miR-290b-3p抑制剂,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laudin-5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抑制miR-290b-3p后氧糖剥夺后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变化。结果OGD/R后体外血脑屏障破坏,1、2、3、4、6 h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葡聚糖扩散速率分别为(0.04±0.00)、(0.04±0.01)、(0.05±0.01)、(0.07±0.01)、(0.12±0.01)pmol·mm^-2·min^-1,通透性增加;miR-290b-3p在OGD/R后1、2、3、4、6 h表达量分别为(1.18±0.12)、(1.27±0.12)、(1.55±0.18)、(2.13±0.18)、(2.53±0.15),表达增加;miR-290b-3p与Claudin-5结合;抑制miR-290b-3p可以缓解OGD/R后Claudin-5的降低,减轻血脑屏障的损伤。结论氧糖剥夺后bEnd3细胞中miR-290b-3p表达增加抑制miR-290b-3p可通过调节Claudin-5表达减轻氧糖剥夺模型中血脑屏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缺氧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糖剥夺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5 微小RNA
下载PDF
高渗盐水对心搏骤停后脑复苏大鼠血脑屏障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禹霞 陈俊玲 张岩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对心搏骤停后脑复苏大鼠血脑屏障的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组)、模型组(MS组)、高渗盐水(3%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组(HS组)、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组(NS组),各18只。MS组、NS组和HS组均采用改良...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对心搏骤停后脑复苏大鼠血脑屏障的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组)、模型组(MS组)、高渗盐水(3%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组(HS组)、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组(NS组),各18只。MS组、NS组和HS组均采用改良窒息心搏骤停法建立急性脑缺血模型,并进行心肺复苏操作。S组和MS组大鼠不干预;HS组输注高渗盐水(3%氯化钠溶液,4 ml/kg),NS组输注同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均持续输注8 min。观察缺血再灌注6和24 h时各组脑组织血脑屏障渗漏情况、脑含水率(BWC)及闭合蛋白(occludin)、密封蛋白-5(claudin-5)、紧密连接蛋白-1(ZO-1)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6、24 h时血脑屏障渗漏情况及BWC,MS组、HS组和NS组较S组严重或增加,HS组和NS组较MS组减轻或降低,HS组较NS组减轻或降低(P<0.05);且脑缺血再灌注24 h时血脑屏障渗漏及BWC降低程度轻于或低于6 h时(P<0.01)。与S组比较,MS组、HS组和NS组脑缺血再灌注6、24 h时脑组织occludin、ZO-1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而claudin-5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P<0.05);与MS组比较,HS组和NS组脑组织occludin、ZO-1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claudin-5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P<0.05);与NS组比较,HS组脑组织occludin、ZO-1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claudin-5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P<0.05);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组织occludin、ZO-1和claudin-5 mRNA表达下调程度增加(P<0.05)。结论高渗盐水可明显改善心搏骤停后脑复苏大鼠脑水肿,作用机制可能与修复血脑屏障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术 再灌注损伤 大鼠 高渗盐水 血脑屏障 闭合蛋白 密封蛋白-5 紧密连接蛋白-1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纤维连接蛋白结合蛋白A对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破坏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洒然 李德志 +1 位作者 林殿杰 朱玲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5期411-417,共7页
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纤维连接蛋白结合蛋白A基因(fnBA)敲除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的影响,并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方法将野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NCTC8325... 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纤维连接蛋白结合蛋白A基因(fnBA)敲除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的影响,并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方法将野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NCTC8325与HMEC-1按100︰1比例共培养,实时定量RT-PCR检测共培养30 min、60 min和120 min时HMEC-1紧密连接成份ZO-1和Claudin-5 mRNA的表达,同时应用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共培养不同时间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5的表达。构建fnBA基因敲除突变菌株NCTC8325ΔfnbA,以野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NCTC8325为阳性对照,观察突变株NCTC8325ΔfnbA与HMEC-1共培养120 min后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5的变化。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8325与HMEC-1共培养30 min、60 min和120 min后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 mRNA的表达在30 min、120 min时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0 min时与对照组比较:ZO-1:t=4.104、P=0.015,Claudin-5 mRNA:t=2.802、P=0.049;120 min时与对照组比较:ZO-1:t=3.478、P=0.025,Claudin-5 mRNA:t=1.802、P=0.261],但60 min时ZO-1、Claudin-5 mRNA的表达有一过性升高。与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8325共培养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发现在30 min时ZO-1和Claudin-5两种紧密连接蛋白较对照组表达显著下降(t=33.6、59.03,P均<0.001),120 min时ZO-1和Claudin-5两种紧密连接蛋白较对照组表达亦显著下降(t=31.8、60.75,P均<0.001);Western blot与免疫组组织化学结果一致。与突变菌株NCTC8325ΔfnbA共培养30 min、60 min和120 min后,在30 min和60 min时ZO-1、Claudin-5蛋白的表达与NCTC8325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120 min时ZO-1和Claudin-5蛋白的表达较NCTC8325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O-1:t=14.89、P<0.001,Claudin-5:t=7.008、P=0.002)。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能通过下调紧密连接蛋白破坏HMEC-1紧密连接屏障,且其表面蛋白FnBPA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基因敲除 纤维连接蛋白结合蛋白A基因 紧密连接 闭锁小带蛋白1 紧密连接整合膜蛋白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