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足三里穴对脓毒症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雷澍 徐勇刚 +3 位作者 江荣林 吴建浓 朱美飞 智屹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 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采用CLP致腹腔感染脓...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 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采用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仪以Annexin-PI双染色法及光镜、透射电镜观察CLP致腹腔感染后36h脾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观察脾淋巴细胞中Bc l-2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可导致脾淋巴细胞凋亡增多,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的胸腺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3%±5.1%)、(36.1%±5.3%)、(21.7%±4.6%),高于正常对照组(6.5%±2.1%)(P<0.05);电镜和光镜显示脾淋巴细胞凋亡典型的形态学特征;而足三里组的脾淋巴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0.05)。CLP致腹腔感染后脾淋巴细胞Bc l-2蛋白含量下降,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分别为(32.4±5.2)、(37.5±4.8)、(56.0±4.9),低于正常对照组(82.6±5.1)(P<0.05);而足三里组的脾淋巴细胞Bc l-2蛋白含量高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减轻CLP致腹腔感染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c l-2基因的表达、提高脾淋巴细胞中Bc l-2蛋白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穴:脓毒症 淋巴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